第四章交流绕组及其电动势和磁动势_第1页
第四章交流绕组及其电动势和磁动势_第2页
第四章交流绕组及其电动势和磁动势_第3页
第四章交流绕组及其电动势和磁动势_第4页
第四章交流绕组及其电动势和磁动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四章第四章 交流绕组及其电动势和磁动势交流绕组及其电动势和磁动势主要内容:主要内容:交流绕阻的构成,即绕组连接规律及电动势电动势和磁动势磁动势交流电机交流电机:包括同步电机和感应电机。这两类电机在转子结构、工作原理、励磁方式和性能有所不同,但是定子定子中所发生的电磁过电磁过程以及机电能量转换的机理和条件却相同程以及机电能量转换的机理和条件却相同,可以采用统一的观点研究。1 交流绕组构成原则和分类交流绕组构成原则和分类虽然绕组的型式各不相同,但它们的构成原则基本相同,基本要求是:(1)电势和磁势波形要接近正弦波正弦波,数量上力求获得较大基波电基波电动势和基波磁势动势和基波磁势。为此要求电势和磁

2、势中谐波分量尽可能小。 (2)对三相绕组各相的电动势,磁动势必须对称对称,电阻电抗要平衡。(3)绕阻铜耗小,用铜量少。 (4)绝缘可靠,机械强度高,散热条件要好,制造方便。 p对极电机,气隙磁场空间分布为对极电机,气隙磁场空间分布为p个正弦波的磁场称为个正弦波的磁场称为基波磁场基波磁场,基波磁场在绕组中感应的电动势为,基波磁场在绕组中感应的电动势为基波电动基波电动势势。交流绕组的分类:交流绕组的分类:按相数分:(1)单相 (2)多相(两相,三相)按每极每相槽数分:(1)整数槽 (2)分数槽按槽内层数分:(1)单层 (2)双层 (3)单、双层按绕阻形状分:(1)叠绕(双层)(2)波绕 (双层)(

3、3)同心式 (单层)(4)交叉式 (单层)(5)链式 (单层)2 2 三相双层绕组三相双层绕组本节介绍三相双层绕组展开图。对于10kw以上的三相交流电机,其定子绕组一般均采用双层绕组。双层绕组每个槽内有上、下两个线圈边,每个线圈的一个边放在某一个槽的上层,另一个边则放在相隔节距为y1槽的下层。绕阻的线圈数正好等于槽数绕阻的线圈数正好等于槽数图4-1 双层绕组a)双层绕组在槽内的分布 b)有效部分和端部双层绕组的优点:双层绕组的优点:1、可选择最有利的节距,以改善电势、磁势波形; 2、线圈尺寸相同便于制造; 3、端部形状排列整齐,有利于散热和增加机械强度。机械角度和电角度机械角度和电角度电机圆周

4、在几何上分为360,这个角度称为机械角度。若磁场在空间按正弦波分布,则经过N、S一对磁极电角度就为360。若电机有若电机有p对极,电角度对极,电角度=p 360线圈线圈组成绕组的基本单元是线圈。由一匝或多匝组成,两个引出端,一个叫首端,一个叫末端。节距节距线圈两边所跨定子圆周上的距离,用y1表示,y1应接近极距接近极距 槽距角槽距角相邻两槽间的电角度每极每相槽数每极每相槽数长距短距整距1yp2Q定子槽数:3600QQppmQq2 m:相数 p:极对数 即每一个极下每相所占的槽数2.1 槽电势星形图和相带划分槽电势星形图和相带划分交流绕组内的感应电动势通常为正弦交流电动势正弦交流电动势,因此可用

5、相量相量表示和计算。当把各槽内导体感应的电势分别用相量表示时,这些相量构成一个辐射星形圈,称为槽电势星形图槽电势星形图。(槽电势是指槽内放置的导体上感应的电动势)实例实例:Q=36,2p=4,m=3定子绕组每极每相槽数:槽距角:334362pmQq20363602360Qp槽电势的产生槽电势的产生:根据e=blv,定子槽内放置导体,因此导体是固定不动的,电动势是由于磁场旋转产生的。磁场为正弦形,其在一个圆周上的周期数等于极对数p。(一对极对应磁场一个周期)槽内导体的感应电动势e与所在位置处的磁通密度b有关系。导体感应电势的相位取决于气隙磁密。相邻槽内导体上电势相位差等于槽距角。槽1和槽19内导

6、体的电动势相位相同。119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第1对极下槽电势2对极下槽电势以A相为例, A相在每极下应占有3个槽,整个定子中A相共有12个槽。为使合成电势最大,在第一个N极下取1、2、3三个槽作为A相相带带。在第一个S极下取10、11、12三个槽作为X相带相带。1、2、3三个槽向量间夹角最小,合成电势最大,同理10、11、12的合成电势最大。而10、11、12三个槽分别于1、2、3三个槽相差一个极距一个极距,即相差180度电角度,这两个线圈组(极相组)反接以后合成电势代数相加,其合成电势最大。同理,为了使三相绕组对称对称,应将距A相120度度处的7、8、9、

7、16、17、18和25、26、27、34、35、36划为B相。而将距A相240度度处的13、14、15、22、23、24和31、32、33、4、5、6划为C相,由此得一对称三相绕组。每个相带各占60度电角度,称为60度度相带绕组相带绕组。绘制绕组展开图绘制绕组展开图绘制绕组展开图的步骤是:a、绘槽电势星形图星形图; b、划分相带相带; c、把各相绕组按一定规律连接连接成对称三相绕组。根据线圈的形状和连接规律,双层绕组可分为叠绕组叠绕组和波绕组波绕组两类。a)叠绕线圈b)波绕线圈 叠绕和波绕线圈叠绕组叠绕组任何两个相邻相邻的线圈都是后一个叠在前一个上面后一个叠在前一个上面的,称为叠绕组。例:绘制

8、4极三相36槽的双层叠绕组展开图。解:槽电势星形图和相带划分如前面所述。线圈如果采用整距,节距y1=9,本例中采用短距短距,取y1=8。所以1号线圈的一条边嵌放在1号槽的上层时,另一条线圈边放置在9号槽的下层,依此类推。322236922363362qmQpA相中在四个极下各占有3个槽,分别为1、2、3;19、20、21 -处于相同极下10、11、12;28、29、30-处于相同极下把所有属于A相的线圈连接起来,有多种方式a=1最多可以将4个极相组并联,得到4条并联支路。由于极相组数等于极数,双层叠绕组的最多并联支路数最多并联支路数等于极数极数2p。但实际应用中,实际支路数一般小于2p。波绕组

9、波绕组其特点是:两个相邻的线圈成波浪形前进,如图所示,波绕组的连接规律是把所有同一极性所有同一极性(如N1,N2)下属于同一相同一相的线圈按波浪形依次串联起来组成一组,再把另一极性(S1,S2)下的属于同一相的线圈按波浪形依次串联起来,组成另一组,最后根据需要把这两组接成串联或并联,构成相绕组。mqpQy2 为合成节距 图4-5 波绕线圈的节距y1yy1串联的两个线圈,对应线圈边之间的距离称为合成节距,用y表示。合成节距表示每连接一个线圈时,绕组在空间上前进了多少个槽距。波绕组依次将所有N1、N2-极下的线圈连接,对每极每相为整数对每极每相为整数槽的情况,每连接一个线圈就前进一对极的距离槽的情

10、况,每连接一个线圈就前进一对极的距离,故合成节距y应为2倍的极距倍的极距。这样连续连接p个线圈,前进前进p对极后对极后,绕组将回到出发槽号而形成闭合回路闭合回路;为使绕组能够连接下去,每绕行一周,都要人为的后后退或前移退或前移一个槽。mqpQy2同样以4极36槽电机为例说明。节距仍采用短距短距y1=8合成节距18236pQy同理可画出位于S极下的支路一路串联波绕组的最大并联支路数为最大并联支路数为2二路并联3 3 三相单层绕组三相单层绕组单层绕组每槽只有一个线圈边,所以线圈数等于槽数的一半。这种绕组下线方便,槽利用率高(无层间绝缘)。分同心式、链式和交叉式。3.13.1同心式绕组同心式绕组同心

11、式绕组由不同节距的同心线圈组成。以2极三相24槽电机为例进行说明。4322421222423241pmQqpQmQpA AZ ZB BX XC CY YA AN NS S图4-7 单层同心式绕组中A相的展开图图4-7 单层同心式绕组中A相的展开图 (2p=2,Q=24) (2p=2,Q=24)A AX X11111 12 222223 34 45 56 67 78 89 91010121213131414151516161717181819192020212124242323同心式优点:下线方便,端部的重叠层数较少,便于布置,散热易好缺点:线圈的大小不等、绕制不便,端部亦较长。链式绕组链式绕组

12、链式绕组的线圈具有相同的节距。就整个绕组外形来看,一环套一环,形如长链。链式线圈的节距恒为奇数节距恒为奇数。以三相6极36槽电机为例绘制链式绕组展开图。1号向右连,36号向左连,且节距相等,然后用极间连线(红线)按相邻极下电流方向相反的原则将6个线圈反向串联,得A相绕组。2332362pmQq1-(6) -36-(31) -25-(30) -24-(19) -13-(18) -12-(7) 11135791315171921232527293133 35AXS SN NN NN NS SS S图4-8 单层链式绕组中A相的展开图图4-8 单层链式绕组中A相的展开图 (2p=6,Q=36) (2

13、p=6,Q=36)这种绕组主要用在q=偶数的小型四极、六极感应电动机中。如q为奇数,则一个相带内的槽数无法均分为二,必须出现一边多,一边少的情况。因而线圈的节距不会一样,此时采用交叉式绕组。交叉式绕组交叉式绕组主要用于q=奇数的小型四极、六极电机中,采用不等距线圈不等距线圈。三相四极36槽定子,绘制交叉式绕组展开图36-(8) -1-(9) -35-(28) -19-(27) -18-(26) -17-(10)1 11 11 13 35 57 79 91 13 31 15 51 17 71 19 92 21 12 23 32 25 52 27 72 29 93 31 13 33 3 3 35

14、51 17 71 19 9A AX XS SN N2 26 6图图4 4- -9 9 单单层层交交叉叉式式绕绕组组的的A A相相展展开开图图(2 2p p= =4 4, ,Q Q= =3 36 6) )2 27 7S SN N4正弦磁场下交流绕组的感应电动势正弦磁场下交流绕组的感应电动势在交流电机中有一以ns转速旋转的旋转磁场,本节讨论旋转磁场在旋转磁场在空间正弦分布时空间正弦分布时,交流绕组中感应电势的公式。由于旋转的磁场切割定子绕组,所以在定子绕组中将产生感应电势首先求出一根导体中的感应电势一根导体中的感应电势,然后导出一个线圈的感应电势一个线圈的感应电势,再讨论一个线圈组一个线圈组(极相

15、组)的感应电势,最后推出一相绕组感应一相绕组感应电势电势的计算公式。4.1导体的感应电势导体的感应电势E1下图为一台两极交流发电机,转子是直流励磁形成的主磁极(简称主极)定子上放有一根导体,当转子由原动机拖动以后,形成一旋转磁场。定子导体切割该旋转磁场感应电势。a)二极交流发电机a)二极交流发电机b)主极磁场在空间的分布b)主极磁场在空间的分布c)导体中感应电动势的波形c)导体中感应电动势的波形图4-10 气隙磁场正弦分布时导体内的感应电动势图4-10 气隙磁场正弦分布时导体内的感应电动势N NS Se e1 1b bB B1 1 t0 0e e1 1N N01800360b bn ne e1

16、 1定子定子设设主极磁场在气隙内按正弦规律正弦规律分布(实际主极磁场还含有大量谐波) B1:磁场幅值 :离开原点的电角度 坐标取在转子上,原点位于极间位置。为方便分析,把主极视为不动,导体向转向相反的方向旋转,则导体中的感应电动势是交流电动势。设t=0时,导体位于极间、将要进入N极的位置,转子旋转的角频率为(每秒电弧度)。当时间为t时,转子转过,且= t。则导体感应电势为:由上式可见导体中感应电势是随时间正弦变化的交流电动势 。sin1Bb tEtlvBblvesin2sin111正弦电势的频率正弦电势的频率f f若p=1 ,电角度=机械角度 ,转子转一周感应电势交变一次,设转子每分钟转ns转

17、(即每秒转ns/60转),于是导体中电势交变的频率应为:若电机为p对极,则转子每旋转一周,导体中感应电势将交变p次,此时电势频率为:在我国工业用标准频率为50Hz,所以)Hz(nfs60)Hz(pnfs60min/30001rnps时min/rnps15002时当导体电势有效值导体电势有效值211lvBEfnpDnRnRvsss260260602:平均磁密avavBBB121111122. 2222222fflBflBffBlEav:一极下磁通量 11122. 2fE 整距线圈的感应电动势整距线圈的感应电动势Ec1 则线圈的一根导体位于N极下最大磁密处时,另一根导体恰好处于S极下的最大磁密处。

18、所以两导体感应电势瞬时值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设线圈匝数Nc,则整距线圈的电势为1y111114442 ccfN.EEEE短距线圈的电动势,节距因数短距线圈的电动势,节距因数短距线圈的节距y1,用电角度表示时1801y01190ysinkp节距因数(基波) 111EEEc 11111114449044490221802p)N(ckf.ysinf.ysinEcosEEc当Nc时,1144. 4pcckfNEkp1表示线圈采用短距后感应电势较整距时应打的折扣可见采用短距线圈后对基波电动势的大小稍有影响,但当主磁场中含有谐波时,它能有效地抑制谐波电动势(后述),所以一般交流绕组大多采用短距绕组。0

19、11111190ysin)y(E)y(Ekccp1y当时,1pk1当 时,例如: 1y651y19660906501.sinkp分布绕组的电动势,分布因数和绕组因数分布绕组的电动势,分布因数和绕组因数每极下每相有一个线圈组,线圈组由q个线圈组成,且每个线圈互差 电角度,由于每个线圈嵌放在不同的槽内,线圈的空间位置互不相同,这样就构成了分布绕组分布绕组。(与此对应的是集中绕组集中绕组)一个极相组由q个线圈串联组成,每个线圈电动势有效值Ec1均相等,相位相差角。O OR RA AB BC CD D1qE 1cE 2cE 3cE q图图4 4- -1 13 3 极极相相组组的的合合成成电电动动势势2

20、sin21qREq2sin21cER 2sin2sin11qEEcq2sin2sin1qqqEc其中kd1:基波分布因数q个线圈分布在不同槽内,使其合成电动势小于q个集中线圈的合成电动势qEc1,所以kd16时,分布因数的下降已不明显,所以一般选6q2,右图表示不同q值时,谐波分布因数的变化情况。改善主极磁场分布改善主极磁场分布改善磁极极靴外型(凸极同步电机)或励磁绕组的分布(隐极同步电机)使磁极磁场沿电枢表面分布接近于正弦波。对于齿谐波齿谐波,由于其绕组因数与基波绕组因数相同其绕组因数与基波绕组因数相同,不能采用短距不能采用短距和分布的方法削弱它和分布的方法削弱它,若采用分布和短距则基波电势

21、将按相同比例缩小。凸极电机采用斜槽采用斜槽采用斜槽后,同一根导体内的各个小段在磁场中的位置互不相同,所以同一导体各点感应电势不同,与直槽相比,导体中的感应电势有所变化,理论证明采用斜槽后对齿谐波大为削弱,对基波和其他谐波也起削弱作用,为了计及这一影响,在计算各次谐波电势时,除了考虑节距因数和分布因数节距因数和分布因数外,还应考虑斜槽因数斜槽因数。为了推导斜槽因数,把斜槽内导体看为无限多根短直导体的串联。相邻直导体间有一微小的相位差(0)短直导体数q,而q =(为整根导体斜过的电弧度)仿照分布因数的推导方法,可导出基波的斜槽因数为导体斜过的距离用c表示,则对v次谐波可见要用斜槽消除v次谐波,只要

22、使该次谐波的斜槽因数kskv=0即可。2222022q01sinsinsinlimsinqqsinlimkskc221ccsinksk22/c/csinksk上式有很多解,但是我们希望斜槽斜过距离c越小越好,因此取表明:斜过的距离等于该次空间谐波的波长时,导体内的v谐波的电动势将相互抵消。若要消除齿谐波电动势,应使通常为使 这两个齿谐波都得到削弱,常使即斜过的距离恰好等于一个齿距。022/c/csinksk02/csin222cc122mqc12mqZtmqc22Qpmq 2 其他措施其他措施 在多极同步发电机(例如水轮发电机)中,常常采用分数槽分数槽绕组绕组来削弱齿谐波。由于每极每相槽数q=

23、分数,所以齿谐波次数 一般为分数或偶数,而主极磁极中仅含有奇次谐波,即不存在齿谐波磁场,也就不存在齿谐波电势。 在小型电机中采用半闭口槽半闭口槽,中型电机中采用磁性槽楔磁性槽楔来减小由于槽开口而引起的气隙磁导变化和齿谐波。但采用半闭口下线工艺复杂。12 mqZ6 通有正弦电流时的单相绕组的磁动势通有正弦电流时的单相绕组的磁动势交流绕组通过电流时,将产生磁动势和磁场。a=1tIicos2与感应电动势的分析类似,采用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整距线圈通入固定电流固定电流所产生的磁动势整距线圈组通入固定电流固定电流所产生的磁动势短距线圈组通入固定电流固定电流所产生的磁动势一相绕组通入固定电流固定电流所产生的

24、磁动势一相绕组通入正弦电流正弦电流所产生的磁动势为简化分析,假设:定转子铁心的磁导率无穷大,即认为铁心的磁位降忽略不计;定转子之间的气隙均匀;槽内电流集中于槽中心处,槽开口的影响忽略不计。6.1整距线圈的磁动势整距线圈的磁动势一个Nc匝的整距线圈(y1=),电流ic从线圈边A流出,从X流入。由于对称关系,此载流线圈所产生的磁场如图虚线所示。因为铁心内的磁位降可以忽略不计,所以线圈的磁动势将全部消耗在两个气隙内。如气隙均匀, 一个极下的磁动势fc应该为:所以整距线圈在气隙内形成一个一正一负、矩形分布的磁动势波,矩形波的幅值等于Ncic/22322222scccsccc,iNf,iNf当当图为4极

25、磁场的情况,幅值为Ncic/2。把整距线圈产生的周期性的矩形磁动势波分解为基波和一系列的奇次空间谐波,基波的幅值应为矩形波幅值的4/。以线圈轴线为原点,基波磁动势可写为:scscccFiNfcoscos24116.2分布绕组的磁动势分布绕组的磁动势整距分布绕组整距分布绕组:图为q=3的整距线圈组成的极相组,此绕组为整距分布绕组。每个线圈的匝数为:Nc ;通入的电流为:ic整距线圈产生的磁动势都是一个矩形波; 三个整矩线圈产生相同的矩形波磁动势,但空间位置不同。每个线圈产生一个矩形波,将q个整距线圈产生的矩形波磁动势相加,就得到了极相组的合成磁动势。由于线圈是分布,相邻线圈在空间相差角,所以矩形

26、波磁动势在空间相差电角度。将这些矩形波相加,得到合成磁动势是一个梯形波。下面考虑这三个线圈的基波磁动势。分别对三个矩形波磁动势分解,得到三个基波磁动势,可知这三个基波磁动势,幅值相等,空间相差电角度。将三个基波磁动势相加,得到基波合成磁动势。由于基波磁动势在空间为余弦规律变化,可用空间矢量表示和运算,于是q个线圈的基波合成磁动势矢量,等于各个线圈基波磁动势矢量的矢量和。可见利用矢量运算时,分布线圈基波磁动势的合成与基波电动势的合成完全相似,同样引入分布因数kd1来计及线圈分布的影响。单层整距分布绕组的基波合成磁动势fq1为qNc为q个线圈的总匝数。对于双层绕组,计及上下两层的影响,上式应乘以2

27、考虑到双层绕组每相总串联匝数每相总串联匝数为相电流为sqsdccdcqFkiqNkqffcoscos24)(11111sdccqkiqNfcos2811paqNNc2caii sdqipNkfcos2411坐标原点位于线圈组的轴线处:幅值在轴线处2sin2sin1qqkd短距分布绕组的磁动势短距分布绕组的磁动势:下图为q3,线圈节距y18(9)的双层短距绕组,一对极下属于同一相的有两个极相组。不按照实际联结方式,分成两个整距绕组直接利用前面讲到的“整距分布线圈的磁动势”的计算结果。这两个整距分布线圈,形成两个梯形磁动势,进而分解为两个磁动势基波。我们例子中,很明显短距比整距短了一个槽,那么相差

28、电角度为槽距角电角度。如果短距为y1,那么空间相差(- y1) 或1801y双层短距分布绕组的基波磁动势为:结论:双层短距分布绕组的基波磁动势是双层整距时的cos(/2)倍2cos2)(1下qqFF )ysin()ycos(cos9090211sqswspdqFipNkikpNkfcoscos24cos2411111其中,111dpwkkk6.3单相绕组的磁动势单相绕组的磁动势一相绕组的磁动势与这一相绕组一对极下线圈组所产生磁动势的区别:因为各对极下的磁动势和磁阻组成一个对称的分支磁路,所以一相绕组的磁动势就等于一个线圈组的磁动势。图4-25 两组整距线圈形成的四极磁场a)磁场分布b)磁动势分

29、布所以,一相绕组的磁动势与一对极下某相线圈组的磁动势相同,即:swqipNkffcos24111单相绕组的基波磁动势在空间随s按余弦规律分布幅值在相绕组轴线上(即线圈组的轴线上)幅值:ipNkw241正比于每极下每相的有效匝数有效匝数和相电流i 若绕组内的电流随时间作余弦变化,tFtIpNktfsswscoscoscoscos224),(111tIicos2swqipNkffcos24111IpNkIpNkFww1119 . 0224单相绕组产生基波磁势的幅值磁动势为:磁动势为:01ttFtIpNktfsswscoscoscoscos224),(111幅值:1F3/1t幅值:1F2/01t2/

30、3t5t3/2t3/24t单相绕组通入交变电流产生的基波磁动势在空间随s按余弦规律变化,在时间上随t按余弦规律脉振脉振磁势(磁场)脉振磁势(磁场):空间上看轴线固定不动,从时间上看其大小不断地随电流的交变而在正、负幅值之间脉振的磁动势(磁场);脉振磁动势的脉振频率取决于电流的频率单相绕组的谐波磁动势单相绕组的谐波磁动势单相绕组的谐波磁动势,根据傅立叶级数可知,单个整距线圈单个整距线圈所产生矩形磁动势波中可以分解出一系列高次(奇次奇次)谐波磁动势,其中第v次谐波分量应为:scccvviNvfcos241按照与基波磁动势同样的方法,单相余弦电流通入到单相绕组中所产生的v次谐波磁动势(包括基波磁动势

31、)为:tvFvtIpNkvfsvswvvcoscoscoscos2241IpNkvIpNkvFwvwv9 . 012241谐波磁动势从空间上看是按谐波磁动势从空间上看是按 次谐波分布,从时间上看按次谐波分布,从时间上看按 t的余的余弦规律脉振弦规律脉振(同基波磁动势同基波磁动势)的脉振磁动势的脉振磁动势7 正弦电流下三相绕组的磁动势正弦电流下三相绕组的磁动势 根据前面分析,单相绕组的磁势为一脉振磁势。在此基础上将ABC三个单相绕组产生的磁动势逐点相加,就可得到三相绕组的合成磁动势。用解析法和图解法两种方法进行分析一、三相绕组的基波合成磁势二、三相合成磁动势中的高磁谐波解析法和图解法内容:分析方

32、法:sAXBYCZA相绕组轴线C相绕组轴线B相绕组轴线三相对称绕组:三相对称绕组:绕组分布相同;三相绕组在空间互差120电角度(轴线相差120 ) A相绕组B相(落后A相120)C相(落后B相 120)三相对称绕组三相对称电流(正序电流))240cos(2)120cos(2cos2tIitIitIiCBA7.1 三相绕组基波合成磁动势三相绕组基波合成磁动势解析法:解析法:坐标原点: 在A相绕组轴线上tFfsAcoscos11A相绕组的磁动势:)120cos()120cos(11tFfsBB相绕组的磁动势:)240cos()240cos(11tFfsCC相绕组的磁动势:)cos()cos(cos

33、cos21利用积化和差,将各个磁动势分解成两个磁动势之和 )120cos(21)cos(21)240cos(21)cos(21)cos(21)cos(2101110111111ssCssBssAtFtFftFtFftFtFf)(35. 19 . 02323)cos()cos(231111111111恒定值IPNKIPNKFFtFtFffffWWsscbA三相磁势共同作用于气隙,则合成磁动势:)tcos(F)t ,(fss11时:01ttsssFFtfcos)cos(),(1111合成磁动势:时:2tt)cos(),(121ssFtft1和t2时刻的磁动势分布:幅值不变,时间变化了t=角度,在空

34、间上磁势波形沿+s向前移动了角度。随着时间的推移,角不断增大,即磁动势波不断地向+s方向移动),(1tfs是一个恒幅、正弦分布的正向行波行波定子气隙呈圆柱形,因此,三相合成磁势实质上沿着气隙圆周连续推移的旋转磁动势波-圆形旋转磁势 计算旋转速度:当电流变化一个周期(T=1/f,t=2),磁势波推移2电弧度,相当于2 / p机械弧度。ns- 同步转速(磁场的旋转速度)回忆:60spnf 电机绕组在转速为ns的旋转磁场下感应电势的频率为:分)(转秒)(转秒机械弧度/pf/pf)/(pfT/pns6022 绕组相电流达最大值与磁动势幅值位置之间的关系)tcos(F)t ,(fss11)240cos(

35、2)120cos(2cos2tIitIitIiCBAsAXBYCZA相绕组轴线C相绕组轴线B相绕组轴线,0时tA相电流达最大值,)cos(),(111ssFtf磁动势幅值位于(cos(-s)=1)即:s=0的位置,即A相绕组轴线处(对s其原点为A相绕组轴线),120 时tB相电流达最大值,)120cos(),(111ssFtf磁动势幅值位于s=120的位置,即B相绕组轴线处,240 时tC相电流达最大值,)cos(F)t ,(fss240111磁动势幅值位于s=240的位置,即C相绕组轴线处sAXBYCZA相绕组轴线C相绕组轴线B相绕组轴线)240cos(2)120cos(2cos2tIitIitIiCBA所以,旋转磁动势波向前推移的角频率与电流交变的频率一致分析结论分析结论:对称三相绕组通有对称三相(正序)电流时,基波合成磁动势是一个正弦正弦分布分布、以同步转速同步转速向前推移的正向旋转磁动势正向旋转磁动势,即从A相轴线移向B相轴线、再移向C相轴线。合成磁动势的幅值是单相磁动势幅值的3/2。图解法脉振磁动势用空间相来表示:相量的长度表示磁动势幅值大小;相量的方向表示磁动势幅值的正负1F2F3F4F5F绕组轴线2/2/0mCmBmAIiIiIi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