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第第十一十一章章 电离辐射的生物效应与损伤电离辐射的生物效应与损伤 辐射第十一章第十一章 电离辐射的生物效应与损伤电离辐射的生物效应与损伤电离辐射 非电离辐射直接电离辐射间接电离辐射声波等可见光红外线紫外线粒子粒子离子质子X射线射线中子2第第十一十一章章 电离辐射的生物效应与损伤电离辐射的生物效应与损伤第一节 辐射量及其测量第二节 电离辐射的生物学效应第三节电离辐射的损伤机制第十一章第十一章 电离辐射的生物效应与损伤电离辐射的生物效应与损伤3第第十一十一章章 电离辐射的生物效应与损伤电离辐射的生物效应与损伤第一节 辐射量及其测量国际权威组织“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 (ICRP)“国际辐射单位和
2、测量委员会”(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on radiological units and measurements ICRU)4第第十一十一章章 电离辐射的生物效应与损伤电离辐射的生物效应与损伤一、电离辐射的常用辐射量及其单位 二、辐射防护用辐射量和单位 三、电离辐射的测量方法 第一节 辐射量及其测量5第第十一十一章章 电离辐射的生物效应与损伤电离辐射的生物效应与损伤一、电离辐射的常用辐射量及其单位 单位 Ckg-1, 库仑千克-1 ,曾用名称为伦琴(R) 1R=2.5810-4Ckg-1 1Ckg-1=3.877103R定义 X或射线光子在质量为dm的空气中产生出所
3、有次级电子完全被空气阻止时,在空气中所形成的任何一种符号离子总电荷量的绝对值dQ除以dm所得的值 照射量 mQXdd照射量随时间的变化率称照射量率6第第十一十一章章 电离辐射的生物效应与损伤电离辐射的生物效应与损伤 比释动能 定义单位与照射量不同,比释动能只适用间接电离辐射,它不仅用于空气,也适用于其他物质 注意 焦耳千克-1(Jkg-1),专用名称为戈瑞(Gy) 不带电粒子在质量为dm介质中释放出的全部带电粒子初始动能之和除以dm所得的值mKtrdd一、电离辐射的常用辐射量及其单位 比释动能随时间的变化率称为比释动能率7第第十一十一章章 电离辐射的生物效应与损伤电离辐射的生物效应与损伤单位
4、戈瑞(Gy),1Gy1Jkg-1, 曾用单位为拉德 (rad),1Gy100rad。 定义 单位质量物质吸收电离辐射的平均能量 吸收剂量mDdd吸收剂量随时间的变化率称为吸收剂量率一、电离辐射的常用辐射量及其单位 吸收剂量适用于任何类型辐射以及任何被辐射物质8第第十一十一章章 电离辐射的生物效应与损伤电离辐射的生物效应与损伤照射量、比释动能、吸收剂量之间的关系 KWmWXatraedde式中e为一个电子的电量。一、电离辐射的常用辐射量及其单位 如果把 换算成等效的电荷数,即可从比释动能算出照射量。如果电离一对离子的平均消耗能量为 ,则有trdaW9第第十一十一章章 电离辐射的生物效应与损伤电离
5、辐射的生物效应与损伤照射量、比释动能、吸收剂量之间的关系 mDmKtrdddd上式一般在低原子序数和X、g 射线能量较低时,均可满足。一、电离辐射的常用辐射量及其单位 比释动能是非带电粒子传给全体次级电子的能量,吸收剂量是物质从全体电子吸收的能量,所以在同一物质中 与 近似相等,即trdd10第第十一十一章章 电离辐射的生物效应与损伤电离辐射的生物效应与损伤1.当量剂量(equivalent dose,H) 描述生物效应发生的程度就必须对吸收剂量D加以修正,这个修正因子称之为辐射权重因子WR。当量剂量由下式给出 :H = WRD 二、辐射防护用辐射量和单位11第第十一十一章章 电离辐射的生物效
6、应与损伤电离辐射的生物效应与损伤吸收剂量应取器官或组织的平均吸收剂量DT,则组织与器官的当量剂量的计算公式是: 如果多种辐射作用于某组织与器官,则该组织与器官的总的当量剂量为辐射权重因子WR由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认定。WR无量纲,故HT与D的量纲相同,也是Jkg-1,但专用名称为希沃特(Sv)。HT = WRDT TRRRTDWH二、辐射防护用辐射量和单位1.当量剂量(equivalent dose,H) 12第第十一十一章章 电离辐射的生物效应与损伤电离辐射的生物效应与损伤1.有效剂量( effective dose,E ) 组织权重因子WT 器官和组织的权重因子T0.720.08
7、0.160.041.000.120.080.040.01总计红骨髓、结肠、肺、胃、乳腺、其余组织性腺膀胱、食道、肝、甲状腺骨表面、脑、唾腺、皮肤 WTWT组织或器官二、辐射防护用辐射量和单位13第第十一十一章章 电离辐射的生物效应与损伤电离辐射的生物效应与损伤 经WT修正后的当量剂量称为有效剂量,用E表示。如果所受辐射包括了几种组织与器官,则辐射造成的有效剂量是各组织、器官有效剂量之和,即TTTTTHWEE二、辐射防护用辐射量和单位14第第十一十一章章 电离辐射的生物效应与损伤电离辐射的生物效应与损伤 例11-1 某次胸部检查(胸片)患者各组织器官受到的当量剂量为生殖腺0.01,乳腺0.06;
8、红骨髓0.25,肺0.05,甲状腺0.08,骨表面0.08,其他组织0.11;胸部检查(胸透)各组织器官受到的当量剂量为生殖腺0.15,乳腺1.30;红骨髓4.10,肺2.30,甲状腺0.16,骨表面2.60,其他组织0.85,剂量单位均为mSv,求接受者的有效剂量。二、辐射防护用辐射量和单位15第第十一十一章章 电离辐射的生物效应与损伤电离辐射的生物效应与损伤解:依公式11-9有:EXP=0.010.08+0.060.12+0.250.12+0.050.12+0.080.04+0.080.01+0.110.51=0.1041mSvEXT=0.150.08+1.300.12+4.100.12+
9、2.300.12+0.160.04+2.600.01+0.850.51=1.4019mSv可见,此次胸透患者接受的有效剂量相当于14次胸透。二、辐射防护用辐射量和单位16第第十一十一章章 电离辐射的生物效应与损伤电离辐射的生物效应与损伤 ICRR委员会采用男性和女性参考体模,计算了器官和组织的当量剂量。为了确定有效剂量,应先评价参考男人和参考女人的器官或组织当量剂量,然后通过平均来得出参考人的当量剂量二、辐射防护用辐射量和单位17第第十一十一章章 电离辐射的生物效应与损伤电离辐射的生物效应与损伤 放射性核素摄入和外照射女性体模吸收剂量当量剂量性别平均当 量剂量HT有效剂量EWRWT参考男人参考
10、女人参考人男性体模吸收剂量当量剂量性别平均得到有效剂量二、辐射防护用辐射量和单位18第第十一十一章章 电离辐射的生物效应与损伤电离辐射的生物效应与损伤按照以下公式分别根据对参考男人和对参考女人的器官和组织T评估得到的当量剂量和,计算出有效剂量:TFTMTT2HHWE二、辐射防护用辐射量和单位19第第十一十一章章 电离辐射的生物效应与损伤电离辐射的生物效应与损伤3.集体当量剂量(collective dose equivalent) 集体有效剂量(collective effective dose) 统称集体剂量 集体当量剂量ST是受辐射群体中每个成员所受当量剂量的总和。集体当量剂量的单位是人希
11、沃特二、辐射防护用辐射量和单位 如N个人所受当量剂量相同,则ST为个人当量剂量的N倍。同样的概念也用于集体有效剂量。即每个人的平均有效剂量与人数的乘积为集体有效剂量S,集体有效剂量的单位也是人希沃特。 20第第十一十一章章 电离辐射的生物效应与损伤电离辐射的生物效应与损伤1、电离室法测量照射量 三、电离辐射测量方法2、量热计法测量吸收剂量 3、热释光法测量吸收剂量 4、胶片剂量测定法 5、放射性计数测量 利用辐射产生的各种物理效应,如热作用、电离作用、荧光作用、光化学效应等,可以对辐射源进行检测 21第第十一十一章章 电离辐射的生物效应与损伤电离辐射的生物效应与损伤电离室法测量照射量 自由空气
12、电离室(标准电离室)是根据照射量定义设计的,是对照射量进行直接绝对测量的标准仪器。 三、电离辐射测量方法22第第十一十一章章 电离辐射的生物效应与损伤电离辐射的生物效应与损伤量热计法测量吸收剂量 任何一种物质,当受到辐射照射时,其吸收的射线能量都将以热的形式表现出来。吸收的能量越大,产生的热量越高。通过测量此热量,就可以定量给出吸收剂量的大小。这就是热量计的制作原理。 三、电离辐射测量方法23第第十一十一章章 电离辐射的生物效应与损伤电离辐射的生物效应与损伤热释光法测量吸收剂量 用辐射照射剂量元件,然后对热释光剂量片重新加热时,可使带电中心束缚的价电子脱离吸引重新变成自由电子,同时以光的形式释
13、放出能量来。三、电离辐射测量方法24第第十一十一章章 电离辐射的生物效应与损伤电离辐射的生物效应与损伤胶片剂量测定法 当射线穿过感光胶片时,胶片中的灵敏物质如溴化银便形成潜影,经过化学处理(显影、定影)后,其光学密度发生变化,变化程度与胶片吸收辐射能量的多少有关,这种关系在一定的剂量范围内呈线性。三、电离辐射测量方法25第第十一十一章章 电离辐射的生物效应与损伤电离辐射的生物效应与损伤放射性计数测量 用计数的形式来测量辐射场剂量的大小。在GM计数管的阴极和阳极之间加上电压(几百伏至上千伏),当辐射入射到管内时,管内气体将产生电离,一次接一次的电离形成雪崩放电。每产生一次放电在外线路就会形成一个
14、脉冲。因此确定了计数管的工作电压,即可由此测量辐射量的大小。三、电离辐射测量方法26第第十一十一章章 电离辐射的生物效应与损伤电离辐射的生物效应与损伤第二节 电离辐射的生物学效应一、电离辐射损伤的表观特性二、确定性效应和随机性效应三、小剂量电离辐射的生物效应四、影响辐射生物效应的因素27第第十一十一章章 电离辐射的生物效应与损伤电离辐射的生物效应与损伤 电离辐射将能量传递给有机体引起的任何改变,统称为电离辐射生物学效应(ionizing radiation biological effect),人类的放射损伤是一种严重的病理性辐射生物效应。一、电离辐射损伤的表观特性28第第十一十一章章 电离辐
15、射的生物效应与损伤电离辐射的生物效应与损伤 电离辐射的剂量具有累积性,对生物体所造成的伤害大小与各次辐射的总和成正比。 电离辐射生物学效应表现强烈又多种多样。它能促进细胞分裂与生长;抑制生物体新陈代谢;诱发遗传性变异选育新品种;也能破坏细胞结构用于消灭病菌、害虫;还能用于诊断和治疗疾病;但也能导致肿瘤及辐射病的发生。 一、电离辐射损伤的表观特性29第第十一十一章章 电离辐射的生物效应与损伤电离辐射的生物效应与损伤1确定性效应(deterministic effect) 当辐射作用于生物体的整体或局部组织时,构成该组织的相当数量的细胞被杀死,从而使该种组织或有该种组织构成的器官的功能受到影响并可
16、观察到其形态变化或症状,通过这样的发生机制产生的效应称为确定性效应。 二、确定性效应和随机性效应特点: 此生物效应的严重程度与照射剂量的大小成正比,且存在剂量阈值,通常为0.1Gy-0.2Gy。30第第十一十一章章 电离辐射的生物效应与损伤电离辐射的生物效应与损伤2随机性效应(stochastic effect) 电离辐射能量沉积是一种随机性过程,对于单个细胞的变异而产生的生物学效应是随机性事件。因此称这类辐射效应为随机性效应。 特点:此效应无剂量阈值,损伤严重程度与受辐射剂量 大小无关,效应发生概率与所受剂量大小成正比注意这个剂量是累积剂量,有日、月、年及终生剂量二、确定性效应和随机性效应随
17、机性效应分成两大类:致癌效应和遗传效应。31第第十一十一章章 电离辐射的生物效应与损伤电离辐射的生物效应与损伤1小剂量一次照射 人员受到一次小剂量照射后,机体在照后60天以内主要出现两方面的变化。早期临床症状 :多在受照后当天出现,持续时间较短,不经治疗一般数天后可自行消失。 三、小剂量电离辐射的生物效应2小剂量慢性照射效应 人员受到当量剂量限值范围内的长期照射,称之为小剂量慢性照射或低水平照射。由于受照次数多,叠加时间长,因而机体既有损伤的表现,又有修复和适应的表现。 32第第十一十一章章 电离辐射的生物效应与损伤电离辐射的生物效应与损伤3毒物刺激效应 较大剂量的电离辐射已被公认具有降低免疫
18、力和诱发肿瘤的作用,但低剂量电离辐射对免疫系统却具有一定的刺激性作用,同时它对生物生长发育、延长寿命、提高生育力、防癌和抗感染等方面具有有益的作用,同时能提高免疫能力,并能使小剂量预辐射照射后的大剂量辐射产生适应性。这种反转效应称为Hormersis效应。三、小剂量电离辐射的生物效应33第第十一十一章章 电离辐射的生物效应与损伤电离辐射的生物效应与损伤1. 与电离辐射有关的因素 (1)照射剂量相同的情况下,因辐射种类不同,机体产 生的生物效应也不一样;(2)吸收剂量愈大生物效应愈明显;(3)剂量率愈大,效应愈显著;(4)当总剂量相同时,分次愈多,各次照射时间间隔愈 长,生物效应愈小;(5)当吸
19、收剂量和剂量率相同时,机体受照的部位不同 引起的生物效应也不同;(6)其他条件相同时,受照面积愈大损伤愈严重;四、影响辐射生物效应的因素34第第十一十一章章 电离辐射的生物效应与损伤电离辐射的生物效应与损伤2. 与机体有关的因素 高度敏感组织 淋巴组织、胸腺、骨髓 肠胃上皮 性腺和胚胎组织3. 环境因素 低温、缺氧情况下,可以减轻辐射的生物效应。 不同种类的生物对辐射的敏感性差异很大, 种类进化程度愈高,组织结构愈复杂,辐射敏感性愈高不敏感组织 肌肉组织 软骨 骨组织 结缔组织中度敏感组织 感觉器官 内皮细胞 皮肤上皮 肾 、肝、肺的上皮细胞轻度敏感组织 中枢神经系统 内分泌腺 心脏人类对辐射
20、四、影响辐射生物效应的因素35第第十一十一章章 电离辐射的生物效应与损伤电离辐射的生物效应与损伤第三节电离辐射的损伤机制一、辐射与自由基二、直接作用与间接作用三、原初过程和时间进程四、靶学说和生物靶的调节作用36第第十一十一章章 电离辐射的生物效应与损伤电离辐射的生物效应与损伤一、辐射与自由基 自由基(free radical) 自由基是带有一个或多个不配对电子的原子、分子、离子或原子团,具有极强的活性。 为了使自由基显示出未配对电子特征,一般在原有原子、分子、离子或基团符号的一侧或上方记一个圆点“”以显示带有未配对电子,但不表示未配对电子的数量。 37第第十一十一章章 电离辐射的生物效应与损
21、伤电离辐射的生物效应与损伤 当辐射能量被生物体活性分子(如脱氧核糖核酸)所吸收时,射线有可能直接与细胞中的关键部位(俗称靶)作用,靶分子的原子本身被电离或激发,引起这些生物大分子损伤,这就是直接作用。 对应物理量传能线密度(linear energy transfer,LET) 定义:单位长度径迹上释放辐射能的多少,其单位为 Jm-1或keVm-1。LET与粒子种类及能量大小有 关。一般规律是LET越大,直接作用概率越高 二、直接作用与间接作用 1.直接作用(direct action) 38第第十一十一章章 电离辐射的生物效应与损伤电离辐射的生物效应与损伤 生物分子处在射线的径迹外没有直接受
22、到射线的作用,而是通过生物分子周围的介质发生辐射反应时产生的自由基与生物分子作用,引起生物分子损伤。这种作用为间接作用(indirect action)。 间接作用在引起生物大分子损伤中具有重要意义2.间接作用(indirect action) 二、直接作用与间接作用 39第第十一十一章章 电离辐射的生物效应与损伤电离辐射的生物效应与损伤 1)带电粒子与DNA分子的直接作用;2)通过自由基与DNA分子的间接作用,即紧邻 DNA处的“环境”分子(水分子)电离形成的自 由基向DNA扩散,并将其能量转移给DNA, 从而使该分子产生化学变化。 二、直接作用与间接作用 40第第十一十一章章 电离辐射的生
23、物效应与损伤电离辐射的生物效应与损伤 在辐照情况下,水受辐射分解后可产生离子和自由基。这些自由基具有过剩的能量而不稳定,极易反应将能量转移给其他分子,使其损伤。二、直接作用与间接作用 41第第十一十一章章 电离辐射的生物效应与损伤电离辐射的生物效应与损伤三、原初过程和时间进程 近年由于高分辨和快速记录等技术的发展,对原初物理事件的观察时间现已能缩短到10-24s,从原初物理事件到可能在照射后数十年(109s)后出现的癌症和遗传性死亡,时间跨越33个数量级。 辐射作用原初过程 物理、物理化学和化学三个阶段。 辐射作用时间阶段划分(不同学者意见不同),代表性三个阶段,如下表所示。42第第十一十一章
24、章 电离辐射的生物效应与损伤电离辐射的生物效应与损伤表11-2 电离辐射作用时间表细胞分裂受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及胃肠道损伤出现造血障碍性死亡晚期肾损伤、肺纤维样变性癌症和遗传变化数小时数天约1个月数月数年至数十年生物学阶段e- 水合前与高浓度的活性溶质反应e-aq、OH、H及其他基团与活性溶质的反应刺团内水自由基之间的相互作用自由基扩散和均匀分布e-aq、OH、H及其他基团与低浓度活性溶质的反应自由基基本完成生物化学过程10-1210-1010-710-710-311103化学阶段快速粒子穿过原子电离作用: H2O电离为H2O+ + e_,生物分子B直接电离为B+H2O和生物分子的激发,产生H2
25、O+ 和B*离子-分子反应,如:H2O+H2OOH+H3O+分子振动导致激发态解离,如H2O*OH+H,B*B1+B2转动驰豫,离子水合作用,如e-e-aq10-1810-1610-1710-1510-1410-12物理阶段 发生进程时间/s 三、原初过程和时间进程 43第第十一十一章章 电离辐射的生物效应与损伤电离辐射的生物效应与损伤四、靶学说和生物靶的调节作用1、靶学说 活细胞内存在对射线特别敏感的区域,称作“靶”target),射线辐照在靶上即引起某种生物效应;射线与靶区的作用是一种随机过程,是彼此无关的独立事件,“击中”概率服从泊松分布(Poisson);射线在靶区内的能量沉积超过一定值便发生效应,不同的靶分子或靶细胞具有不同的“击中”数。按照这一学说,可根据经受照射剂量的细胞或生物分子的比例来计算靶结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科技创新在环保产业的应用与挑战
- 科技助力商业模式的创新与升级
- 2025年河北石家庄建筑行业大型国有企业公开招聘46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至2030年中国胶带封箱机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电梯故障诊断技术及其在商业领域的应用
- 2025至2030年中国耐高温铁氟龙电线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二零二五年度解除劳动合同关系及经济补偿支付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服装厂员工绩效考核与晋升劳动合同
- 2025年度窗帘产品质检与认证合同
- 知识经济下的专利保护与风险防控策略研究
- 《幼儿园经营与管理》课件
- 热化学储热耦合高温相变储热多物理场协同调控机理
- 赵匡胤:中国北宋时期的开国皇帝2
- 中国纺织服装制造业年度授信政策指引研究报告
- 零基础学机器学习
- 第26课《诗词五首》作业设计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 西方绘画艺术流派(最全)课件
- 预防保健科护理管理质量控制考核标准
- JCT548-2016 壁纸胶粘剂标准
- 气管切开患者的管理和康复治疗推荐意见(新版)解读
- 医院污水处理站维保服务项目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