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直线的方程(1)_第1页
82直线的方程(1)_第2页
82直线的方程(1)_第3页
82直线的方程(1)_第4页
82直线的方程(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课题】82 直线的方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直线的倾角、斜率的概念;(2)掌握直线的倾角、斜率的计算方法能力目标:采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培养学生有条理地思考问题【教学重点】直线的斜率公式的应用【教学难点】直线的斜率概念和公式的理解【教学设计】本教材采用的定义是:“当直线与x轴相交于点P时,以点P为顶点,始边指向x轴正方向,终边落在直线上的最小正角叫做直线的倾角当直线与x轴不相交(或重合)时,规定倾角为零角”这样就使得关于角的概念一致起来结合图形,让学生观察倾角的取值范围,要注意倾角的取值范围是0,) 而非0,教材中的“试一试”有助于巩固学生对倾角概念的理解教材采用“数形结合”的方

2、法,分成两种情况来研究斜率公式教学中要注意这种分类讨论问题的思考方法的教育,培养学生有条理的思考问题要强调应用斜率公式的条件例1是斜率概念及公式的巩固题目,属于简单题通过例题加强对概念和公式的理解【教学备品】教学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90分钟)【教学过程】教 学 过 程教师行为学生行为教学意图时间*揭示课题82 直线的方程*创设情境 兴趣导入如图83所示,直线、虽然都经过点P,但是它们相对于x轴的倾斜程度是不同的图83 介绍观察质疑引导分析了解思考自我分析从实例出发使学生自然的走向知识点010*动脑思考 探索新知【新知识】为了确定直线对x轴的倾斜程度,我们引入直线的倾角的概念设直线l与x轴相

3、交于点P,A是x轴上位于点P右方的一点,B是位于上半平面的l上的一点(如图84),则叫做直线l对x轴的倾斜角,简称为l的倾角若直线l平行于x轴,规定倾角为零,这样,对任意的直线,均有OABPxyPABOxy 图84下面研究如何根据直线上的任意两个点的坐标来确定倾角的大小设、为直线l上的任意两点,可以得到(如图85):图85当时,(如图85(1)、(2); 当时,的值不存在,此时直线l与x轴垂直(如图85(3)倾角的正切值叫做直线的斜率,用小写字母k表示,即设点、为直线l上的任意两点,则直线l的斜率为 (83)【想一想】当、的纵坐标相同时,斜率是否存在?倾斜角是多少?总结归纳仔细分析讲解关键词语

4、总结归纳仔细分析讲解关键词语思考理解记忆思考理解记忆带领学生分析引导式启发学生得出结果35*巩固知识 典型例题例1 根据下面各直线满足的条件,分别求出直线的斜率: (1)倾角为;(2)直线过点与点解 (1)由于倾斜角,故直线的斜率为(2)由点、,由公式8.3得直线的斜率为说明 利用公式8.3计算直线的斜率时,将哪个点看作为,哪个点看作为并不影响计算结果 【想一想】你能求出例1(2)中直线的倾角吗?说明强调引领讲解说明观察思考主动求解注意观察学生是否理解知识点55*运用知识 强化练习 1判断满足下列条件的直线的斜率是否存在,若存在,求出结果(1)直线的倾角为;(2)直线过点与点;(3)直线平行于

5、y轴;(4)点,在直线上2设点、,则直线的斜率为 ,倾角为 提问巡视指导思考动手求解及时了解学生知识掌握得情况65*理论升华 整体建构思考并回答下面的问题:直线倾角的取值范围、直线的斜率公式?结论:直线的倾斜角的取值范围是点、为直线l上的任意两点,则直线l的斜率为 质疑归纳强调回答及时了解学生知识掌握情况75*归纳小结 强化思想本次课学了哪些内容?重点和难点各是什么?引导回忆*自我反思 目标检测 本次课采用了怎样的学习方法?你是如何进行学习的?你的学习效果如何?求过点、的直线的倾角和斜率?提问巡视指导反思动手求解检验学生学习效果85*继续探索 活动探究(1)读书部分:教材(2)书面作业:教材习题8.2 A组(必做);8.2 B组(选做)(3)实践调查:编写一道关于直线斜率的问题并求解说明记录分层次要求90【教师教学后记】项目反思点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学生是否真正理解有关知识;是否能利用知识、技能解决问题;在知识、技能的掌握上存在哪些问题;学生的情感态度学生是否参与有关活动;在数学活动中,是否认真、积极、自信;遇到困难时,是否愿意通过自己的努力加以克服;学生思维情况学生是否积极思考;思维是否有条理、灵活;是否能提出新的想法;是否自觉地进行反思;学生合作交流的情况学生是否善于与人合作;在交流中,是否积极表达;是否善于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