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初中数学几何公式大全初中几何公式包括:线、角、圆、正方形、矩形等数学学几何的公式初中几何公式:线1 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2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3 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4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5 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6 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7 平行公理 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8 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初中几何公式:角9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0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1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12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13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14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
2、补初中几何公式:三角形15 定理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16 推论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17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学习必备欢迎下载18 推论 1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19 推论 2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20 推论 3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21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22 边角边公理 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3 角边角公理 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4 推论 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5 边边边公理 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6 斜边
3、、直角边公理 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27 定理 1 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28 定理 2 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同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29 角的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初中几何公式:等腰三角形30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31 推论 1 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32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高互相重合33 推论 3 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34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 ( 等角对等边 )35
4、推论 1 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36 推论 2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37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38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上的一半39 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和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学习必备欢迎下载40 逆定理和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41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可看作和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42 定理 1 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43 定理 2 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44 定理 3 两个图形关于某
5、直线对称,如果它们的对应线段或延长线相交,那么交点在对称轴上45 逆定理 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被同一条直线垂直平分, 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46勾股定理 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 b 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 的平方,即 a+b=c47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 有关系 a+b=c,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初中几何公式:四边形48定理 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49四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50多边形内角和定理n 边形的内角的和等于(n-2) × 180°51推论 任意多边的外角和等于360°52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1平
6、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53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2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54推论 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55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3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56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1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7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2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8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3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9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4一组对边平行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初中几何公式:矩形60 矩形性质定理1 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61 矩形性质定理2 矩形的对角线相等62 矩形判定定理1 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63 矩形判定定理2 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
7、矩形初中几何公式:菱形64菱形性质定理1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65菱形性质定理2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66菱形面积 =对角线乘积的一半,即 S=(a× b) ÷ 267菱形判定定理1四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68菱形判定定理2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初中几何公式:正方形69 正方形性质定理1 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都相等70 正方形性质定理2 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并且互相垂直平分,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71定理 1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的72定理 2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连线都经过对称中心,并且被对称中心平分73逆定理
8、 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都经过某一点,并且被这一点平分, 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一点对称初中几何公式:等腰梯形74 等腰梯形性质定理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75 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76 等腰梯形判定定理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学习必备欢迎下载77 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初中几何公式:等分78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如果一组平行线在一条直线上截得的线段相等,那么在其他直线上截得的线段也相等79推论 1经过梯形一腰的中点与底平行的直线,必平分另一腰80推论 2经过三角形一边的中点与另一边平行的直线,必平分第三边81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它的一半
9、82梯形中位线定理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两底,并且等于两底和的一半L=(a+b) ÷ 2S=L× h83(1)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 a:b=c:d, 那么 ad=bc如果 ad=bc, 那么 a:b=c:d84(2)合比性质如果 a/b=c/d, 那么 (a ±b)/b=(c ± d)/d85(3)等比性质如果 a/b=c/d= =m/n(b+d+ +n 0), 那么(a+c+ +m)/(b+d+ +n)=a/b86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87推论 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他两边( 或两边的延长线 ) ,所得的对应线段
10、成比例88 定理 如果一条直线截三角形的两边 ( 或两边的延长线 ) 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那么这条直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89 平行于三角形的一边,并且和其他两边相交的直线,所截得的三角形的三边与原三角形三边对应成比例90 定理 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 ( 或两边的延长线 ) 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91 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 1 两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相似 (ASA)92 直角三角形被斜边上的高分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和原三角形相似93 判定定理2 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两三角形相似(SAS)学习必备欢迎下载94 判定定理3 三边对应成比例,两三角形相似(SSS)95 定
11、理 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与另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96 性质定理1 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对应中线的比与对应角平分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97 性质定理2 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98 性质定理3 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99 任意锐角的正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弦值,任意锐角的余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弦值100 任意锐角的正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切值,任意锐角的余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切值初中几何公式:圆101 圆是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102 圆的内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小于半径的点的集合103 圆的外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
12、大于半径的点的集合104 同圆或等圆的半径相等105 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是以定点为圆心,定长为半径的圆106 和已知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着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107 到已知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这个角的平分线108 到两条平行线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 是和这两条平行线平行且距离相等的一条直线109 定理 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个点确定一条直线110 垂径定理 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这条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111 推论 1 平分弦 ( 不是直径 ) 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弦的垂直平分线经过圆心,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平分弦所对的一条弧的直径,垂直平分
13、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另一条弧学习必备欢迎下载112 推论 2 圆的两条平行弦所夹的弧相等113 圆是以圆心为对称中心的中心对称图形114 定理 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所对的弦相等,所对的弦的弦心距相等115 推论 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个圆心角、两条弧、两条弦或两弦的弦心距中有一组量相等那么它们所对应的其余各组量都相等116 定理 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它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117 推论 1 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 ; 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周角所对的弧也相等118 推论 2 半圆 ( 或直径 ) 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 ;90 °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直径119 推论
14、 3 如果三角形一边上的中线等于这边的一半,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120 定理 圆的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并且任何一个外角都等于它的内对角121直线 L 和 O相交 d r直线 L 和 O相切 d=r直线 L 和 O相离 d r122 切线的判定定理经过半径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123 切线的性质定理圆的切线垂直于经过切点的半径124 推论 1 经过圆心且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经过切点125 推论 2 经过切点且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经过圆心126 切线长定理 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切线,它们的切线长相等,圆心和这一点的连线平分两条切线的夹角127 圆的外切四边形的两组对边的和相等
15、128 弦切角定理 弦切角等于它所夹的弧对的圆周角129 推论 如果两个弦切角所夹的弧相等,那么这两个弦切角也相等130 相交弦定理圆内的两条相交弦,被交点分成的两条线段长的积相等学习必备欢迎下载131 推论如果弦与直径垂直相交,那么弦的一半是它分直径所成的两条线段的比例中项132 切割线定理 从圆外一点引圆的切线和割线,切线长是这点到割线与圆交点的两条线段长的比例中项133 推论 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割线,这一点到每条割线与圆的交点的两条线段长的积相等134 如果两个圆相切,那么切点一定在连心线上135两圆外离d R+r 两圆外切d=R+r两圆相交R-r d R+r(R r)两圆内切d=R-
16、r(R r)两圆内含d R-r(R r)136 定理相交两圆的连心线垂直平分两圆的公共弦137 定理把圆分成n(n 3):依次连结各分点所得的多边形是这个圆的内接正 n 边形经过各分点作圆的切线,以相邻切线的交点为顶点的多边形是这个圆的外切正n 边形138定理 任何正多边形都有一个外接圆和一个内切圆,这两个圆是同心圆139正 n 边形的每个内角都等于 (n-2)× 180° /n140定理 正 n 边形的半径和边心距把正n 边形分成 2n 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141正 n 边形的面积 Sn=pnrn/2 p 表示正 n 边形的周长142正三角形面积 3a/4 a表示边长143
17、如果在一个顶点周围有k 个正 n 边形的角,由于这些角的和应为360°,因此 k×(n-2)180° /n=360 °化为 (n-2)(k-2)=4144弧长计算公式: L=n R/180145扇形面积公式: S 扇形 =n R/360=LR/2146内公切线长 = d-(R-r)外公切线长 = d-(R+r)学习必备欢迎下载物理中考复习- 物理公式s物理量单位vv速度m/skm/h单位换算 :速度公式:ts路程mkm1 m=10dm=10 2cm=103mmt时间sth s公式变形:求路程 svt求时间 v重力与质量的关系:物理量单位G重力NG = m
18、gm质量kgg重力与质量的比值F =F1+F2g=9.8N/kg ;粗略计算时取 g=10N/kg 。合力公式: 同一直线同方向二力的合力计算F =F1-F2 同一直线反方向二力的合力计算密度公式:物理量单位m 密度 kg/m3g/cm3单位换算 :m质量kgg3333V1kg=10g1g/cmV体积33=1×10 kg/mmcm浮力公式:物理量单位F 浮 浮力NF=G FN浮G 物体的重力F 物体浸没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NF 浮 =G 排=m 排 g F 浮 = 水 gV 排F 浮=G压强公式:Fp= S液体压强公式:p= gh物理量单位 G排 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NF 浮
19、浮力N m排 物体排开的液体的质量kg物理量 密度kg/m3V单位m3排 物体排开的液体的体积F 浮 浮力N提示: 当物体处于 漂浮 或悬浮 时g=9.8N/kg,粗略计算时取 g=10N/kgG 物体的重力N物理量单位注意 : S 是受力面积,p压强 Pa;N/m 2面积单位换算 :指有受到压力作用的F 压力N那部分面积1 cm2=10 -4m2S受力面积m21 mm 2=10-6m2物理量单位注意 :深度是指液体内部p压强2Pa; N/m 液体密度kg/m3某一点到自由液面的h深度mg=9.8N/kg , 粗略计算时取g=10N/kg学习必备欢迎下载F1F2F1S1帕斯卡原理: p1 2
20、S1S2或 F2S2=p提示 :应用帕斯卡原理解题时,只杠杆的平衡条件:物理量单位提示:应用杠杆平衡条件解题时,F1L1=F 2L2F 1动力NF1L2L 1动力臂mL 、L 的单位 只要相同即可, 无或写成: F2L1F 2阻力NL 2阻力臂m滑轮组:物理量单位1F动力NG 总 总重N(当不计滑轮重及摩擦时, G 总 =G)F = n G 总n 承担物重的绳子段数s =nh物理量单位s动力通过的距离mh重物被提升的高度m对于定滑轮而言: n=1F =Gs = hn承担物重的绳子段数1对于动滑轮而言: n=2 F =2 Gs =2 h机械功公式:物理量单位W=F sW动力做的功JF 动力N提示
21、 :克服重力做功或重功率公式:s 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m物理量单位单位换算 :P功率WWW功J1W=1J/s1 马力 =735WP = tt时间s36机械效率:物理量单位提示 :机械效率 没有单位,用百W有用 机械效率W总 ×100%W 有 有用功J分率表示,且总小于 1W 总 总功JW 有 =G h 对于所有简单机械 热量计算公式:提示:物体吸热或放热物理量单位当物体吸热后,终温t2 高于Q 吸收或放出的热量JQ = c m t初温 t1 , t = t2 - t1c 比热容J/(kg ·)当物体放热后,终温t2 低于(保证 t >0)m 质量kgt = t1
22、- t2t 温度差初温 t1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燃料燃烧时放热Q 放 = mq物理量单位Q 放 放出的热量J提示 :m燃料的质量kg电流定义式:q燃料的热值J/kg物理量单位QI 电流A提示: 电流等于 1s 内通过导体横截面IQ电荷量库 Ctt时间s欧姆定律:物理量单位同一性: I、 U、 R 三量必须对应 同一导体UI 电流A(同一段电路) ;IU 电压VR同时性: I、U、R 三量对应的是 同一时刻 。R电阻电功公式:物理量单位提示 :W = U I tW电功J(1) I 、 U、 t 必须对 同一段电路、同一时刻 而言。(2) 式中各量必须采用国际单位;U 电压V1 度=1 kWh =
23、 3.6 10× 6 J。W = U I t 结合I 电流2 AUI RW=IRt(3) 普遍适用公式,对任何类型用电器都适用;t通电时间 U 2sW = U I t 结合 I U/R W =Rt如果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则: Q=W如电热器。电功率公式:物理量单位单位P = W /tP电功率WkWW电功JkWht 通电时间shP=IU物理量单位P电功率WU 2I 电流AP=R只能用于: 纯电阻电路 。串联电路的特点:U 电压VP=I2R电流:在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都相等。表达式:I=I1=I 2电压 :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表达式:U=U1+U 2U 1R1分
24、压原理: U 2R2P1R1串联电路中,用电器的电功率与电阻成正比。表达式:P2R2并联电路的特点:电流:在并联电路中,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的电流之和。表达式:I =I 1+I2学习必备欢迎下载I1R2分流原理: I 2R1电压 :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表达式:U=U1=U 2P1R2并联电路中,用电器的电功率与电阻成反比。表达式:P2R1怎样画物理电路图画电路图首先克服怕难思想,然后要掌握方法。画电路图题型大约可分为以下几种:1、看实物画出电路图。2、看图连元件作图。3、根据要求设计电路。 4、识别错误电路,并画出正确的图。一般考试就以上四种作图,下面就它们的作图方法详细说明。(一)看实
25、物画电路图,关键是在看图,图看不明白,就无法作好图,中考有个内部规定,混联作图是不要求的,那么你心里应该明白实物图实际上只有两种电路,一种串联,另一种是并联, 串联电路非常容易识别,先找电源正极, 用铅笔尖沿电流方向顺序前进直到电源负极为止。明确每个元件的位置,然后作图。顺序是:先画电池组,按元件排列顺序规范作图,横平竖直,转弯处不得有元件若有电压表要准确判断它测的是哪能一段电路的电压,在检查电路无误的情况下,将电压表并在被测电路两端。对并联电路, 判断方法如下, 从电源正极出发,沿电流方向找到分叉点,并标出中文“分 ”字,(遇到电压表不理它,当断开没有处理)用两支铅笔从分点开始沿电流方向前进
26、,直至两支笔尖汇合,这个点就是汇合点。并标出中文 “合 ”字。首先要清楚有几条支路,每条支路中有几个元件,分别是什么。特别要注意分点到电源正极之间为干路,分点到电源负极之间也是干路,看一看干路中分别有哪些元件,在都明确的基础上开始作电路图,具体步骤如下:先画电池组,分别画出两段干路,干路中有什么画什么。 在分点和合点之间分别画支路,有几条画几条 (多数情况下只有两条支路),并准确将每条支路中的元件按顺序画规范,作图要求横平竖直,铅笔作图检查无误后,将电压表画到被测电路的两端。(二)看电路图连元件作图方法:先看图识电路:混联不让考,只有串,并联两种,串联容易识别重点是并联。若是并联电路,在电路较
27、长上找出分点和合点并标出。并明确每个元件所处位置。(首先弄清楚干路中有无开并和电流表)连实物图,先连好电池组,找出电源正极,从正极出发,连干路元件,找到分点后,分支路连线,千万不能乱画,顺序作图。直到合点,然后再画另一条支路 注意导线不得交叉,导线必须画到接线柱上(开关,电流表,电压表等)接电流表,电压表的要注意正负接线柱 遇到滑动变阻器,必须一上,一下作图,检查电路无误后,最后将电压表接在被测电路两端。(三)设计电路方法如下:首先读题、审题、明电路, (混联不要求)一般只有两种电路,串联和并联,串联比较容易,关键在并联要注意干路中的开关和电流表管全部电路,支路中的电流表和开关只管本支路的用电
28、器, 明确后分支路作图, 最后电压表并在被测用电器两端。完毕检查电路, 电路作图必须用铅笔,横平竖直,转弯处不得画元件,作图应规范。(四)识别错误电路一般错误发生有下列几种情况:1、是否产生电源短路,也就是电流不经过用电器直接回到电源负极;学习必备欢迎下载2、是否产生局部短接,被局部短路的用电器不能工作;3、是否电压表、电流表和正负接线柱错接了,或者量程选的不合适(过大或过小了);4、滑动变阻器错接了(全上或全下了)。一、根据要求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各题中的实物连接起来。1、图 1 中灯泡 L 1 和 L2 串联,开关控制两灯的通、断电。2、图 2 中灯泡 L 1 和 L2 并联,开关同时控制
29、两灯的通、断电。3、图 3 中灯泡 L 1 和 L2 并联,开关 S1 同时控制两灯,开关S2 只控制灯泡 L2。L 1L2L1L 2L1L 2S2S1图1图 2图 34、图 4、图 5 中灯泡 L1 和 L2并联,S 是总开关,S1 只控制灯泡 L 1, S2 只控制灯泡 L2。5、图 6 中三个灯泡并联,S 是总开关, S1 只控制灯泡 L 1, S2 只控制灯泡 L 2。L1S1L1L 2SL 1L2S21SL2S2S1SSS2L 3图 4图 5图 66、图 7、图 8、图 9、图 10、图 11、图 12、图 13 中两灯并联, S 是总开关, S1 只控制灯泡L1,请将所缺的导线补上
30、。L1SL1L21L2L1S1S1SL 2S图 7图 8图 9L 1S1L 1S1L1S1L2L2SL2SS图 10图 11图 127、在图13 中只接通开关S 时,两灯都亮,同时接通S 和 S1 时 L1亮, L2 不亮。8、灯泡L1 和 L2 并联, S 是总开关,S1 只控制灯泡L1, S2 只控制灯泡 L2。L1L2S2SSL 2S1S1L1图 13图 14学习必备欢迎下载9、图 15 中在 A、B 两房间都能控制灯泡的通、断电。10、图 16 中两灯泡并联,开关 S 是总开关,电流表测通过L1 和 L2 的总电流SBAL 2L1图15图1611、图 17、图 18 中两灯泡并联,开关
31、S 是总开关,电流表只测通过L1 的电流。SSL 2L2L1L 1图 17图 1812、图 19、图 20 中两灯泡并联,开关S是总开关,电流表A1 只测通过 L1 的电流, A2 只测通过 L 2 的电流。SSA 1A1A 2A 2L1L2L 1L 2图 19图 2013、图 21、图 22 中两灯泡并联,开关S 是总开关,电流表只测通过L1 的电流。SSL2L 2L 1L1图21图2214、图 23、图 24 中两灯泡串联,电压表V 1 只测 L1 两端的电压,图23 中 V 2只测 L2 两端的电压;图24 中 V 2 测 L1、 L2 两端的总电压。L2L1L2L1V 1V 1V 2V
32、 2图 23图 2415、图 25、26 中两灯泡并联,S 是总开关,滑动变阻器只控制L2,电流表只测通过L1 的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流。SSL 2L 2L1L1图 24图 25S二、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16、L2L 1S17、L1S18、A 1L 1L2A 219、+LS1S2D电路和电路图练习1将下列元件用导线连接起来使小灯泡能够发光,并在右边方框中画出相应的电路图。学习必备欢迎下载2、根据实物图,在下边方框中画出相应的电路图( 1)( 2)( 3)3.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1)( 2)4、试指出下面电路有什么错误,并改正。5、一个开关能够控制3 个灯泡,试画出连接方式。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学习
33、必备欢迎下载怎样识别电路图正确识别电路图,是初中学生的最基本的能力要求,一些电学计算也总是要事先进行电路情况分析, 中考中所占比重较大, 中考中的电学压轴题的难点、 关键点往往就是电路识别问题, 是普遍学生觉得难以弄懂, 并且也是高中学习及以后从事涉及电学知识工作中还会经常遇到的问题,因此,必须高度重视。要过好识别电路这关,必须扫清知识、方法上的障碍。现将几个关键的问题提出来和大家一道探讨,以期抛砖引玉。一、串、并联电路的概念及特点人教版新教材八年级上册第 106 页是这样说的:“两个小灯泡首尾相连,然后接到电路中,我们说这两个灯泡串联”和“两个小灯泡的两端分别连在一起,然后接到电路中,我们说
34、这两个灯泡是并联”,原老教材第二册第57 页也有类似的叙述。我们从上述关于串联和并联的定义中不难看出串、并联电路的特点,串联电路只有一条通路,各用电器通则都通,断则都断,互相影响,无论开关接在何处均控制整个电路,而并联电路有两条或多条支路, 各用电器独立工作, 干路的开关控制整个电路, 支路的开关只控制其所在的那一路。二、串、并联电路的判断方法1用电器连接法分析电路中用电器的连接法,逐个顺次连接的是串联,并列接在电路两点间的是并联。2电流法在串联电路中电流没有分支,在并联电路中干路的电流在分支处分成了几部分。3共同接点数法在串联中,某一用电器与另一用电器只有一个共同的连接点,而在并联中,某一用
35、电器与另一用电器有两个共同的连接点。4在分析电路连接情况时,从电源正极开始,顺着电流的方向,一直到电源的负极。5由于在初中阶段多个用电器的连接不涉及混联,因而对于初中生来说,电路连接的最终结果只能是电路两种基本连接方式串联和并联之一。6由于电路图画法的多样性,也造成学生不习惯而难以辨认,此时只须将原电路图整理改画成常见的标准形式,透过现象看本质。如图1 的标准形式是图2,图 3 的标准形式是图 4,图 5 的标准形式是图6,另外图7、图 8 都可把它画成标准形式的。图1图2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图3图4图5图6图7图8三、几个常见电路元件的特殊处理我们在分析电路连接情况时,往往是针对用电器而言的,其
36、它元件如开关、电压表、电流表等这些“拦路虎”,对我们分析比较复杂的电路来说负面影响很大,如果既可将有些元件从电路图中拆掉,又能保证那些元件拆掉后不影响用电器的原连接情况的的话,图就可以得到简化,以便揭开“庐山真面目”。为此,我们完全可以依据所拆元件的特性进行简化,其方法是:原电路1开关若是开关闭合,就在原开关处画一导线连通,若是开关断开,就将此路完全去掉不要。2电压表由于电压表的电阻很大,因此可把连电压表处当成开路,只须把电压表拆掉即可。3电流表由于电流表的电阻很小,因此可把连电流表处当成短路,电流表拆下处要用导线连通。通过上述方法所得的简化图表示出的用电器连接情况即为原电路中用电器连接情况。
37、此步最好在草稿纸上,用铅笔先画出原电路图后,从电源正极开始,逐一依序增删,直到电源负极为止。例如,我们要判断图9 中当开关S 和 S 都断开时,电阻R、R 和 R 的连接情况,对开关、电压表、电流表依序进行简化后的电路图分别如图10、 11 和 12 所示。我们从图12 不难看出电阻R 和 R串联。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图9图10图11图12四、关于电表示数问题首先弄清楚各电表是测的什么物理量,电流表测的是通过哪个的电流就是看它串在哪一路上, 电压表测的是谁的电压就看电压表直接接在谁的两端(注意: 电源电压是总电压即最高电压, 如在图 10 中,不能说电压表测的是电源与 R1 的总电压, 而只能说是 R3 的电压) 。有时对比较复杂的电路, 还需要结合上述第三条将电路简化后, 再将电表依照原电路图逐一还原到电路中去判断,以降低难度。五、滑动变阻器的变化首先弄清楚滑动变阻器的连接情况。由于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是“一上一下, 各用一个” ,连入电路的就是滑片与下接线柱间的这部分,很多人在电路图上看不懂滑动变阻器的连接情况,就是没懂其实物连接与元件符号是完全一致的道理,其实,当滑片滑动时我们就可在电路图上直接看这部分是变长了还是缩短了,从而确定其连入电路的阻值是增大了还是减小了,只有真正弄清楚了这个问题才能进一步弄清楚其电流、电压变化的情况,以及整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三学习攻略-主题班会课件
- 2025年餐饮营销方案策划主题
- 2025年暑期工作方案
- 2025年瓦楞彩钢夹芯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环保型聚烯烃阻燃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药学情景英语》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浙江宇翔职业技术学院《供配电工程》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四校2025届初三下学期第一次周考化学试题试卷含解析
- 四川农业大学《三字一话》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浙江省丽水市四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三物理试题二模冲刺试题(六)含解析
- 《云南蔬菜出口现状及完善对策研究》8400字(论文)
- 《常见鱼类》课件
- 劳动用工风险与规范培训
- 咯血病人的护理
- 银行业审计服务方案
- 安徽省2024年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试卷(含答案)
- 《公路建设项目文件管理规程》
- 2023年北京按摩医院招聘笔试真题
- 西门子S7-1500 PLC技术及应用 课件 第5、6章 S7-1500 PLC 的通信及其应用、S7-1500 PLC的工艺指令应用
- 中国生殖支原体感染诊疗专家共识(2024年版)解读课件
-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期数学单元、期中和期末检测试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