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技术开发合同协议书范本带附件_第1页
项目技术开发合同协议书范本带附件_第2页
项目技术开发合同协议书范本带附件_第3页
项目技术开发合同协议书范本带附件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编号: 项目技术开发合同甲 方: 乙 方: 签订日期: 年月日第 1 页 共 14 页项目名称: 委托人(甲方):研究开发人(乙方):签订地点:签订日期:年 月 日有效期限:年 月 日至 年 月 日项目的技术开发,经协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规定,合同双方就 商一致,签订本合同。一、标的技术的内容,范围及要求甲方的主要义务为:1、筹措并按期支付研究经费2、指派专人负责本项目,参与研究方案和有关学术讨论;协调研究过程中的事宜;3、及时验收阶段及总体研究成果乙方的主要义务为:就的开发提供必要的实验设备及仪器,安排相关硕士、博士研究生参与项目研究。二、应达到的技术指标和参数指标性要求:详情请见附件

2、1技术协议技术说明文件注:本合同书标有号的条款请按填写说明填写三、研究开发经费、报酬及其支付或结算方式(一)研究开发经费是指完成项目研究开发工作所需的成本,报酬是指本项目开发成果的使用费和研究开发人员的科研补贴。本项目研究开发经费和报酬(大写)万元正,甲方承担项目的研究开发经费并提供实第2页共14页习场所及设备。 乙方为本项目提供必要的试验设备及仪器, 并安排硕士、 博士研究生参与项目研 究。(二) 此项目产生相关研究成果归甲方所有,乙方对项目过程中产生的论文及研究成果检定享有 署名权和发表权。四、履 行的期限、地点和方式本合同自 年 月 日至 年 月 日在 履行。五、技术情报和资料的保密1、

3、保密期内,乙方应对本合同标的所涉及的全部技术资料和研究开发成果承担保密义务。2、 保密期自 年 月 日至 年 月 日。3、除甲方书面同意外,乙方在此期限内不得泄露上述任何资料给第三方。六、技术成果的归属和分享1、专利申请权:专利申请权归甲方享有2、技术秘密的使用权、转让权:技术秘密的使用权和转让权归甲方享有。甲方拥有甲方的业务流程和乙方专门为甲方这个项目软件所有的版权以及源代码和其他提交物的所有权。甲乙双方不得将学科软件向无关的第三方(双方书面同意与此系统有关的必要业务关联方除外)提供、 销售、 出租、 出借、 转让或提供分许可、 转许可、 通过信息网络传播或其他形式供人利用七、验收的标准和方

4、式预定 标准,采用 实地验研究开发所完成的技术成果,达到了本合同第二条所列技术指标,按收 方式验收,有甲方出具技术项目验收证明。八、风险责任的承担在履行本合同的过程中, 确因在现有水平和条件下难以克服的技术困难, 导致研究开发部分或全 部失败所造成的损失,风险责任有甲方承担100%,乙方承担 0%。但乙方发现欠款所列可能导致研究开发失败或部分失败的情形时, 应当及时通知甲方并采取措施 减少损失。没有及时通知并采取适当措施,致使损失扩大的,应就扩大的损失承担责任。九、甲乙双方的合同义务甲方的主要义务为:筹措并按期支付研究经费, 指派专人负责本项目, 参与研究方案和有关学术讨论; 协调研究过程 中

5、的事宜;及时验收阶段及总体研究成果乙方的主要义务为:按照约定指定和实施研究开发计划; 合理利用研究开发经费,除为实现本合同规定的研究开发目的外,不得用于其他用途; 按期完成研究开发工作,交付研究开发成果; 提供有关的技术资料和必要的技术指导,帮助甲方掌握研究开发成果; 对研究开发成果和资料保密,不得泄露给第三方。十、违约金或者损失赔偿额的计算 违反本合同约定,违约方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有关条款的规定承担违约责任。 1、甲方的违约责任:甲方迟延支付研究开发经费,造成研究开发工作停滞、延误的 ,乙方不承担责任。 甲方逾期三个月不支付研究开发经费或者报酬的,乙方有权解除合同。2、乙方的违约责任

6、:乙方未按计划实施研究开发工作的, 甲方有权要求其实施研究开发计划并采取补救措施。 乙方逾 期三个月不实施研究开发计划的,甲方有权解除合同。乙方将研究开发经费用于履行合同以外的目的, 甲方有权制止并要求其退还相应的经费用于研究 开发工作。经甲方催告后,逾期二个月未退还经费用于研究开发工作的,甲方有权解除合同。因乙方的违约行为造成研究开发工作停滞或者延误的,乙方应当赔偿因此给甲方造成的损失,致研究开发工作失败的,乙方应当支付数额为项目总投资额的5%的违约金。在研究开发成果交付前, 因乙方原因导致研究开发成果泄露给第三方的, 乙方须退还甲方支付的 研究开发费用,赔偿甲方的损失,并支付甲方数额为项目

7、总投资额20%违约金。研究开发成果交付后,在保密期内,乙方违反保密义务, 须赔偿甲方因此造成的损失, 并支付甲 方数额为项目投资总额 20%的违约金。因乙方原因导致甲方解除合同的, 乙方须退还甲方支付的研究开发费用, 并支付甲方数位为投资 总额 5%的违约金。十一、合同的解除若本合同规定研究开发期内, 作为本合同标的技术已经由他人公开, 致使本合同的履行没有意义的,甲方可以解除合同。甲方因此解除合同的,双方均不承担违约责任,但乙方须退还尚未使用的研究开发费用。十二、解决合同纠纷的方式在履行本合同的过程中发生争议, 双方当事人和解或调解不成, 双方同意由北京仲裁委员会仲裁 解决。十三、名词和术语

8、的解释无十四、其它1. 本合同含附件一技术协议,附件和正文享有同等的法律效力。2. 本合同执行过程中,甲乙双方均不能随意更改合同条款,如确需更改,应通过双方协商一致, 并签订补充协议。3. 本合经双方签字盖章后生效,同一式四份,甲乙方各持两份。委托人(甲方)单位公章法定代表人 (签章 ):委托代理人 (签章 ): 联系(经办)人(签 章) : 通讯地址 :邮政编码:电话 :传真 :开户银行:帐号 :年月日研究开发人 (乙方 ) 单位公章 法定代表人(签章): 委托代理人(签章): 联系( 经办)人(签章): 通讯地址: 邮政编码 : 电话:传真:开户银行:帐号:年月日印花税票粘贴处登记机关审查

9、登记栏:经办人:技术合同登记机关(专用章)(签章) 年 月 日附件 1: 技术协议1 概述 时间和频率是倒数关系, 频差的测量可以转换为相位差的测量值,而且加大测量的采样周期可 以得到更精确的频差, 但这是平均频差。 在实际的高精度时频测量和控制系统中, 采样间隔太大 测量得到的平均频差是没有意义的, 在此状态下测得的频差与当时实际的频差是有差异的。 因此 在系统的设计中采用较高分辨率的相位测量单元是十分必要的, 这样可以在较短的采样时间内测 量得到更高的频差测量精度,也就是说时间间隔测量精度直接决定了最终频率准确度测量结果。 本系统采用双内插时间间隔计数技术,设计了TDC( Time to

10、Digital Converter)专用芯片配合FPGA实现TIC的方案,能够达到 1ns的测量精度。下图是高分辨率时间间隔测量模块的原理 框图(图 略)高精度时间间隔测量原理框图本地发送和接收的两个 1pps 信号通过同轴电缆输入时间间隔测量系统,经过阻抗匹配与信号隔离电路之后进入两路高速比较器。两路高速比较器获得差分ECL电平的START和STOP脉冲同时送入FPGA和专用TDC芯片。在FPGA内部采用双内插时间间隔计数法精确测量时间 间隔,下图是双内插计数法的时序图(图 略)双内插计数法时序图STARTA上跳沿与STOPA上跳沿之间是待测量的时间间隔T,将STARTA与 STOPA异或可

11、以得到主计数器的计数使能区间。 主计数器时间段的前后两个不大于主计数器时钟周期的时间区间分别送 入两路TDC做精确时间量化,量化值分别为 NA和NB,量化步长分别为 A和B。主计数器时钟周期为 T0,计数结果为NG START和STOP脉冲与参考时钟的第一个上升沿之间的 待量化时间间隔送入专用TDC芯片测量TDC芯片的作用是测量 START和STOP脉冲与第一个参考TDC通道,由FPGA给岀控制信号选时钟上升沿之间的时间间隔,两次测量可以时分复用同一个通两路高速比较器即可以实现复用。FPGA内部实现双内插器、主计数器以及其他一些外围电路接口。主计数器以参考时钟计数并将计数结果送入双口RAM之后

12、中断CPU由CPU到预定地址读取主计数器结果。CPU主要完成对整个系统的控制功能、时间测量值的计算和测量数据的后续处理工作,包括通过FPGA调节DAC的输岀电平;将测量数据通过串口输岀等功能。2 主要技术指标2.1 测量精度时间间隔测量测量精度: 1ns2.2 10MHz 频率标准精度10路,SMA 50 Q,正弦波,电平500mV (有效值);(电缆材质优于SYV50-5时传输100米0dB)准 确 度: W1E-12 ( 24小时平均准确度,开机48小时以后,GPS锁定状态)< 5E-12(取样10s)保持精度:W 5E -12 (开机48小时以后,GPS断开,保持24小时内)稳定度

13、:w 1E -10(10ms)W1E-11(100ms)W3E-12(1s)W3E-12(10s)W5E-12(100s)相位噪声:w -125 dBc/10HzW -135 dBc/100Hzw -140 dBc/1kHzw -155 dBc/10kHz2.3 时间标准信号2.3.1 IRIG-B(DC) 码(符合 GJB-2242-94 )1路,SMA单端同步精度: <50ns( RMS)2.3.2 ASC H时间码接口: RJ45 RS232 电平码速率: 9.6 kbps星历数据、监控数据(包括控制方式、GPS犬态、网络服务器状态、时码产生单元状态、设备综合状态)输出2.3.3

14、1PPS 采样脉冲信号4路,SMA TTL电平(输岀阻抗50 Q)相对同步精度:<50ns ( RMS ( GPS同步)2.3.4 IEEE1588 网络协议:1 路, RJ-45 , 10/100 自适应以太网接口时钟参考模式,一级网络时间服务器 局域网直连方式:± 50ns , 统计值 <10ns;交换机连接方式:± 210ns, 统计值 <35ns路由器连接方式:士 25us,统计值<150ns具有定时校时(可设置)和手动校时的功能;可提供客户端软件,支持 Windows 2000 Server 和 Windows 2003 Server 操作

15、系统。2.3.5 时间、位置信息1 路, DB-9 female , RS232 电平, 9600-N-8-1GPSTOD寸间、位置信息(NMEA 0183语句)3 工作原理3.1 系统组成系统由高精度GPS接收机授时单元、高稳定度铷原子钟和高精度双槽恒温晶振振荡源、同步单元、时间间隔测量模块、时码产生单元、频标分配放大单元、显示单元组成。系统组成框图如图1所示。(图略)系统组成框图3.2 工作原理本机在时间间隔测量模块的控制下,同步(1)电路将 GPS 时间参数与铷原子频标进行同步比对,控制铷频标相位与 GPS参考时间统计中心(虚拟)对齐;同步(2)使得高稳晶振输岀频率被铷频标缓锁, 从而改

16、善输出频率的相位噪声及短稳性能。 频率信号经分配放大器提供多路输出; 同 步( 3)通过比对控制电路及时间产生电路产生1pps 、 IRIG -B ,经分配电路提供多路输岀。当GPS卫星信号失锁或岀现异常时,中心控制单元能够智能判别,自动进入守时模式,继续提供高可靠性的时间频率信号。守时模式时,系统精度随守时工作时间累计而略有下降(详见技术指标)。当GPS卫星信号恢复后,自动进入正常模式,恢复系统精度。3.2.1 时间测量模块单元时间测量模块单元由ACAM GP1高速模块及处理系统组成。软硬件有机结合,密切协同各单元间时序控制流程。3.2.2 GPS 接收机采用双系统接收机,完备性、可靠性、授

17、时精度及定位精度应满足系统要求。3.2.3 銣原子频标在进口同类产品, 注重优选长稳及低漂移性能。 系统保持性能取决于该部件的长稳及低漂移性能3.2.4 双恒温槽高稳晶振 采用双恒温槽高稳晶振,主要考虑其压控范围小,有利于相噪及长短稳等指标的改善。3.2.5 同步电路同步(1)电路:完成銣频标被GPS同步。同步( 2)电路:完成双槽恒温晶振被銣频标同步。同步( 3)电路:完成 1PPS、IRIG-B 同步产生。3.2.6 PTP 精确网络同步单元内置工控机从系统中实时取得完备的时码,建立完善的PTP网络时间服务体系。(图 略)3.2.6.1 IEEE1588 标准定义规定了将分散在测量和控制系

18、统内的分离节点上独立运行的时钟,同步到一个高精度和准确度的协议。这些时钟是在一个通信网络中互相通信的按这个基本格式, 这个协议要形成树形的管理,使系统内的这些时钟产生一个主从关系。 在一个给定子网中包括多个节点, 每一个节点都有一个 时钟。时钟之间经由网络连接。 IEEE1588 规定了子网的划分规则,它是按时钟的级别划分子网, 一个子网只有一个 1 级或 2 级时钟。在一个子网中只有一个主时钟,从时钟从主时钟得到时间, 所有时钟最终都是从一个称为祖母时钟那里得到它的时间。 任何时钟和它的祖母时钟之间的通信 路径都是最小跨度树的一部分。分布时钟的PTP系统由普通时钟和边界时钟组成。 普通时钟是

19、只有一个 PTP端口的时钟,边界时 钟是带两个或多个不同的 PTP通信路径的端口的时钟。 如一个可在它的端口上实现 PTP协议的交 换机就是一个边界时钟。很明显普通时钟只有接收时间的能力,边界时钟具有传递时间的能力。3.2.6.2 PTP 时钟的协议模型PTP子域是一个 GPS( Global Positio ning Satellite System是由美国国防部维持的系统,来自GPS的时间可以达到10100ns的精度范围)时钟,是这个子域的时间源,下面通过父子结构的时钟端口构成传递系统。 这个结构的根是祖母时钟, 这个结构的每一个分支点通常需要一个边 界时钟, 这点上从根进一步分支方向的所

20、有时钟端口必须是主或父代端口,而有一个端口是同步到更加靠近根的时钟的从端口。分支到最后(不是根方向)的端口必定是从端口或不活动( Passive )端口(不活动端口的通信路径上,除非另外规定不应当发生报文)。PTP 同步机制IEEE1588 定义了四种同步报文 Sync, Follow_up ,Delay_Request , Delay_Response ,和一组管理报文。为了简化问题,我们先考虑一个主时钟与一个从时钟的同步过程:1,主节点每 2 秒钟(同步报文的间隔是可设置的, 这里假设为 2 秒)向从节点发送一个“同步”(Sync)报文。这个报文是由主节点打上预计的发送时间标记的报文,但是

21、由于预计的发送时间和实际的发送报文发送本身可能的延迟, 实际时间标记不能随“同步”报文一起发送。 这个“同 步”报文在接收端被从节点打上接收时间标记 (为了提高精度, 应在物理层或接近物理层的位置 检测、记录和标识发送或接收时间)。 IEEE1588 规范制定了可选件“硬件辅助”设计来实现这 个精度的提高。2,第二步主节点向从节点发送一个“跟随”( Follow_up )报文, 这个报文包含先前的同步报文准确的发送时间的标记。 从节点利用这两个时间标记可以得到它与主节点的延迟,据此可调整它 的时钟的频率。3,从节点向主节点发送“延时请求”(Delay_Request 报文(延时请求报文的间隔是

22、独立设置的,一般应较同步报文间隔长),这个报文是由从节点记录它的准确发送时间, 由主节点打上准 确的接收时间标记。4,主节点向从节点返回一个“延时响应”(Delay_ Response )报文,这个报文带着先前的“延时请求”报文的准确的接收时间标记, 从节点利用这个时间和由它所记录的准确的发送时间, 可 计算出主节点和从节点之间的传输延迟并调整它的时钟漂移误差。(图 略)图 2 ,图 3 例示主节点与从节点之间报文的交换,图中的时间也仅是为了理解假设的,不代表实际情况( IEEE1588 中表示时间使用 64 位数,可以精确地表示绝对时间)。图 2 表示经过两次同 步可以校正主节点与从节点之间的偏差。但无法计算传输延时。经过延时报文的请求和应答以及同步报文的时间标记, 可以计算出两个方向的平均传输延时, 在 以后的计算中就可使用。 实际上偏移与延时值的测量是互相影响的, 要经过多次测量和计算, 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