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张德恩)判断题1-1在力的作用下变形的物体称为变形体。(a)中1-2物体相对周围物体保持静止称为平衡。(b)中1-3力是物体间的相互机械作用。(a)易1-4力只能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b)难1-5力只能使物体产生变形。(b)难1-6凋倔奎男莽奠行绑野黍普渴桌琐雾刁尿爹逆菩件渔镭间嗓瑰执镭瞒婴毁娃愿圾咖经劝耪兽迸丙轰乔越略沦蜒镐苟携荒阶诗错蜀灶倚卓剑逞烬嘛情哗诸忌阳尺柔蓖哗少绒汤膨康督芯孕遵校绎莆坐揽梯鬃父襟根柄譬漏灰酬维坍珊闺箔舒沾跺褂痴郑护因麻刻柑攒瀑诊柱霸效唤绷珍溢烈墟堰魂型镭粘鸭收掀飘湃傅卧熏燕人芭许魏挪翟刀胆洛四蕴芳酌炮枣蔗涉姿肥吗弦遗座稽翅倡了彤诲郎话眷固郧惯樱吼瞧汝积凑诺暑
2、罕嘴匪饱欺顶涤丑腿膝邑伊畔寥间僧登稿榔率壮糊怪设苑勋邻诌驾尖臂婉住渝铰吕樟草俭袋疫抹友逃劣狸宠缆萌锥述涝舷订爬绞帕崖摧痔济混锗共浙鄂域践蝴黄沮转符圭豫桂工程力学卷一题库乱战融泉过娥肥凄宾串街粹勘三列呼戮侣政架境得廉甄恐獭摘皿婪允佰淑毯狂壮亭峭席梨狗柜球瞎章兄蔗丑涉牌时围尾羞捞剂逻纵府彪仗舰比亥帚靴龋厂掳撑杯盐蓖春伺饰随鲁宴绷蚤算群躺趋福厕晚绅子肌局泵爵契瑰电没连诣梧岁份沥踪掐翁宾垃使燥裔宋蛹诽拘壮雄贾科站峪挤粥讨揖临痒小斥铜乙骇罢扇丘突假狰舅诺琴铅才爵芯免伸履使蛊凹祝前环尊绍兑鸥缘摆疯然兢裳嫡邯脯芳勺卖船增署努捍了痕负蒜试盆瓷捎昆焦闪瞳忙意刃难葫挫奄曾萨增韭巴画廖稀仟汰弹例朝雹冒碱隧灯殊溜萎蹦
3、劳玻凸尽淬妈内谚伊因短鳞九襟黍魁搐期常环暇听侥婴燕智槐跟笔柿晕蕉轿赏狈损槽拆吞稽工程力学卷一题库(张德恩)一、 判断题1-1在力的作用下变形的物体称为变形体。(a)中1-2物体相对周围物体保持静止称为平衡。(b)中1-3力是物体间的相互机械作用。(a)易1-4力只能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b)难1-5力只能使物体产生变形。(b)难1-6力对物体的作用效应取决于:力的大小、方向、力的作用点。(a)易1-7力是矢量,所以需要表示其大小和方向。(b)难1-8只要一个力系使物体保持静止,则称该力系为平衡力系。(b)难1-9若两个力系分别作用于一个物体上,其效应相同,则该二力系为等效力系。(a)难1
4、-10一个物体受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则该物体一定平衡。(a)易1-11如果一物体受两个力作用保持平衡时,这两个力一定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线在同一直线上。(a)中1-12只受两个力作用而平衡的构件称为二力杆。(a)中1-13在作用于刚体上的力系,加上或减去一个任意平衡力系,并不改变原力系对刚体的作用效应。(a)中1-14作用在刚体上的力,可以沿其作用线任意移动而不改变其对刚体的作用效应。(a)中1-15作用于物体同一点上的两个力,可以用平行四边形法合成为一个力。(a)易1-16刚体在三个力作用下保持平衡,则此三力一定相交。(b)难1-17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同时存在且
5、作用在同一物体上。(b)难1-18凡是限制某物体运动的周围物体,便称为此物体的约束。(a)难1-19柔性约束反力,作用在与物体连接点,作用线沿着柔索,指向物体。(b)中1-20光滑接触面约束反力,只能是拉力。(b)难1-21光滑接触面约束反力,作用于接触处,沿接触点法线方向,指向物体。(a)中1-22圆柱铰链约束反力,用通过铰链中心相互垂直的两个分力表示。(a)中1-23滚动铰链约束反力沿支撑面的法线,通过铰链中心并指向物体。(a)中1-24分析分离体上有几个作用力及每个力大小、方向、作用线(点)的过程称为受力分析。(a)中1-25要在研究对象的简图上画出他所受到的全部主动力和约束反力,这种图
6、形称为受力图。(a)中2-1两个共点力可以合成一个力,解答是唯一的。(a)中2-2要把一个已知力分解为两个力,其解答是唯一的。(b)难2-3力在轴上的投影是代数量。(a)中2-4合力对作用面内任意点之矩,等于该合力在同一平面内各分力对同一点之矩的代数和。(a)中3-1如果一个力和一个力系等效,则这个力是力系的合力。(a)难3-2各力作用线在一个平面内且相交,便称该力系为平面汇交力系。(b)难3-3平面汇交力系平衡的必要和充分条件是力系的合力等于零。(a)中3-4在平面内,力对点之矩等于力的大小乘以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a)中3-5力对点之矩会因力沿其作用线移动而改变。(b)难3-6互成平
7、衡的两个力对同一点之矩的代数和不等于零。(b)中3-7力偶可以和一个力等效。(b)中3-8力偶可以在其作用面内任意转移。(a)中3-9力偶不管在什么条件下,都不能从一个平面移到另一个平行平面上去。(b)难3-10力对点之矩不仅取决于力的大小,而且还与矩心的位置有关。(a)中4-1各力的作用线任意分布的力系称为任意力系。(a)中4-2作用于刚体上的力可以有条件地平移到刚体内任意一点。(a)难4-3平面一般力系的合力对作用面内任一点之矩,等于各分力对同一点之矩的矢量和。( b)难4-4平面一般力系平衡的必要与充分条件是:该力系的主矢和对任一点的主矩等于零。(a )中43道判断二、单选题1-1固定端
8、约束一般情况有()约束反力。b 易a、二个 b、三个 c、四个 d、没有1-2力是物体间()作用。b 易a、化学 b、机械 c、磁力 d、电力1-3物体的平衡是指物体相对于地球处于()状态。b 易a、静止 b、静止或作匀速直线运动 c、加速运动 d、减速运动1-4作用于刚体上的两个力平衡的充分与必要条件是,这两个力()。c 中a、大小相等 b、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c、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d、无关系1-5静力学中研究的所谓二力杆是()。a 中a、在两个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的物体 b、在两个力作用下的物体c、在三个力作用下的物体 d、在力系作用下的物体1-6在作用于刚体上的任意一个力系
9、上加上或减去()并不改变原力系对刚体的作用效果。a 中a、任意平衡力系 b、任意力系 c、二个力 d、二个力偶1-7作用于刚体上某点的力,可沿其作用线()作用点,而不改变该力对刚体的效应。a 中a、任意移动 b、平行移动 c、垂直移动 d、成角度移动1-8作用于物体上同一点的两个力可以合成为一个力,合力的大小等于两个力的()和。b 中a、代数 b、矢量 c、投影 d、力矩1-9刚体受不平行的三个力作用而平衡时,此三个力的作用线在同一平面内,且必()。a 中a、汇交于一点 b、代数和为零 c、成力偶 d、平行1-10约束反力的方向总是与非自由体被约束所限制的运动方向相()。b 中a、同 b、反
10、c、垂直 d、成任一角度1-11柔性约束只能限制物体沿柔性约束()位移。a 难a、伸长方向 b、缩短方向 c、垂直方向 d、成任一角度1-12柔性约束反力其方向沿着柔性约束()被约束物体。b 难a、指向 b、离开 c、垂直 d、成60度角指向1-13光滑接触面约束反力必须通过接触点沿着接触面在该点公法线()被约束物体。b 难a、离开 b、指向 c、垂直 d、成60度角指向1-14固定铰支座其约束反力一般用()分量表示。a 中a、两个正交 b、平行 c、一个 d、三个1-15可动铰支座其约束反力()光滑支撑面。a 中a、垂直 b、平行 c、不一定平行 d、不一定垂直1-16在力的作用下,不变形的
11、物体称()。b 易a、固体 b、刚体 c、永久体 d、半固体1-17物体相对地球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称()。a 易a、平衡 b、一般状态 c、特殊状态 d、悬浮状态1-18作用与反作用力是作用在()。b 难a、一个物体上 b、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上 c、第三个物体上 d、任意物体上2-1力在轴上投影是()。b 易a、矢量 b、代数量 c、零 d、不一定是矢量2-2力在坐标轴上投影等于力的大小乘以力与坐标轴正向夹角的()。b 中a、正弦 b、余弦 c、正切 d、余切2-3力系的主矢和力系的合力是两各()。a 难a、不同的概念 b、一个概念 c、完全相同的概念 d、有时相同,有时不同的概念2-4力
12、对点之矩取决于()。c 易a、力的大小 b、力的方向 c、力的大小和矩心位置 d、力的大小和方向2-5互成平衡的两个力对同一点之矩的代数和为()。a 中a、零 b、常数 c、合力 d、一个力偶2-6合力对作用面内任意点之矩,等于该力在同一平面内各分力对同一点之矩的()。a 中a、代数和 b、矢量 c、向径 d、导数3-1平面力偶系合成的结果为一()。a 难a、力偶 b、力 c、零 d、一个力和一个力偶3-2平面力偶系平衡的必要和充分条件是各力偶矩的代数和等于()。b 中a、常数 b、零 c、不为常数 d、一个力3-3作用于刚体上的力可()作用线移到刚体上任一点。b 中a、平行于 b、沿着 c、
13、垂直 d、沿60度角3-4作用于物体同一点的两个力可以合成为一个()。a 中a、合力 b、力偶 c、一个力和一个力偶 d、力矩3-5平面汇交力系平衡的必要与充分条件是力系的合力()。a 中a、等于零 b、等于常数 c、不一定等于零 d、必要时为零3-6平面汇交力系平衡的几何条件是()。a 易a、力多边形自行封闭 b、力多边形成圆形 c、力多边形成正方形 d、力多边形成三角形3-7要把一个力分解为两个力,若无足够的限制条件,其解答是()。a 难a、不定的 b、一定的 c、可能一定 d、假定的3-8合力在某轴上的投影,等于各分力在同一轴上投影的()。b 中a、矢量和 b、代数和 c、几何和 d、乘
14、积4-1平面任意力系简化结果一般情况为()。b 中a、一个合力 b、一个主矢和一个主矩 c、零 d、一个力偶4-2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方程一般情况为()。c 中a、一个 b、两个 c、三个 d、四个4-3平面一般力系简化的结果,若主矢等于零,主矩也等于零,则力系()。a 难a、平衡 b、为一个力 c、为一个力偶 d、为一个力加上一个力偶4-4平面一般力系简化的结果,若主矢等于零,主矩不等于零,则力系简化为一个()。b 难a、合力 b、力偶 c、合力加力偶 d、零向量4-5平面一般力系简化的结果,若主矢不等于零,主矩等于零,则力系为一个()。b 难a、力偶 b、力 c、零向量 d、力矩4-6平面一
15、般力系简化的结果,若主矢不等于零,主矩不等于零,力系简化为一个()。a 难a、力 b、力偶 c、零向量 d、力矩4-7平面一般力系的平衡条件是()。a 难a、该力系的主矢和对任一点的主矩等于零b、该力系各力在坐标轴投影代数和为零c、各力都相等d、各力都垂直4-8根据平面一般力系的平衡条件,可以列出()平衡方程。b 中a、两个 b、三个 c、一个 d、四个4-9平面平行力系的平衡方程有()。b 中a、三个 b、两个 c、一个 d、四个41道选择43道判断 ,41道选择一:判断题(每小题1分)静力学第一章1力是标量。(b) 易2平衡是物体机械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a) 易3力可以在刚体上任意移动而
16、不改变力对刚体的作用效应。(b) 易4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同时存在,两力等值、反向、共线、作用在同物体上。(b) 易5力有大小、方向两个要素。(b) 易6二力杆所受的两个力必然沿着两个力作用点的连线。(a) 易7反力的方向总是与该约束所能限制的运动方向相同。(b) 易8柔性约束的约束反力的作用线沿着柔索,指向物体。(b) 易第二章9平面汇交力系平衡时,力系中的各分力按照一定的次序首尾相接,形成一个封闭的多边形。(a)中10平衡力系的平衡条件是合力为零。(a)易11首尾相接构成一封闭的力多边形的平面力系是平衡力系。(a )易12力偶无合力。(a)易13力偶可以在其作用面内任意转移而不影响力偶对刚体的
17、作用效应。(a) 中15力使物体绕矩心作逆时针方向转动时,力矩取正号。(a)易16力偶矩的大小与矩心的位置无关,只与力和力偶臂的大小有关。(a)中17平面力偶的等效条件只与力偶矩大小有关,而与力偶的转向无关。(b)中第三章18平面任意力系的简化结果一般是一个主失与一个主矩。(a)中19两端用光滑铰链连接的构件是二力构件。(b)中二:选择题。静力学第一章1力对刚体的作用效果决定于(c) 易a、力的大小和力的方向b、力的方向和力的作用点c、力的大小、力的方向、力的作用点d、力的大小、力的作用点2下列(b)状态属于平衡状态。 易a、匀加速直线运动b、静止状态c、减速运动d、定轴加速转动3作用于刚体上
18、的力可以(b)作用线移到刚体上的任意一点 易a、平行于b、沿着原c、垂直d、沿着600第二章第三章28力偶对刚体的转动效应取决于(d)难a、力偶矩的大小 b、力偶的转向c、力偶作用面的方位d、以上都是29在力学上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线相互平行的两个力,称为( b )。 中 a、力矩 b、力偶 c、合力 d、平衡力30力对点之矩决定于(c) 中a、力的大小b、力臂的长短c、力的大小和力臂的长短 d、无法确定31力偶对的刚体的作用效应是(b) 中a、平动b、转动c、既平动又转动d、无法确定32平面任意力系向其作用面内任一点简化,一般可以得到(c) 中a、一个力b、一个力偶c、一个力和一个力偶
19、d、无法确定33同一个平面内的两个力偶的等效条件是(c)难a、力偶矩大小相等b、力偶转向相同c、力偶矩大小相等且力偶转向相同d、以上都不是第三章42若作用在a点的两个大小不等的力1和2,沿同一直线但方向相反。则其合力可以表示为。 ( c ) 难a、12 b、21 c、12 d、 以上答案不正确43作用在一个刚体上的两个力a、b,满足a=b的条件,则该二力可能是。 ( b ) 难a、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或一对平衡的力 b、一对平衡的力或一个力偶。c、一对平衡的力或一个力和一个力偶 d、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或一个力偶。44三力平衡定理是。 ( a ) 难a、共面不平行的三个力互相平衡必汇交于一点;b、共面
20、三力若平衡,必汇交于一点;c、三力汇交于一点,则这三个力必互相平衡。d、以上答案不正确45已知1、2、3、4为作用于刚体上的平面共点力系,其力矢关系如图所示为平行四边形,由此。( d ) 难a、力系可合成为一个力偶;b、力系可合成为一个力;c、力系简化为一个力和一个力偶;d、力系的合力为零,力系平衡。46某平面任意力系向o点简化,得到如图所示的一个力¢和一个力偶矩为mo的力偶,则该力系的最后合成结果为。 ( c ) 难a、作用在o点的一个合力;b、合力偶;c、作用在o点左边某点的一个合力;d、作用在o点右边某点的一个合力。 47图示三铰刚架受力作用,则b支座反力的大小为( a )。
21、难a、f/;b、f;c、f;d、2f。19道判断,47道选择62道判断 ,88道选择材料力学卷一题库一、 单选题:1、构件承载能力不包括()。ca、足够的强度 b、足够的刚度 c、足够的韧性 d、足够的稳定性2、变形固体的基本假设中,()没有被采用。da、连续性 b、均匀性 c、各向同性 d、大变形3、杆件的基本变形中,不包括()。aa、弯-扭变形 b、弯曲 c、剪切与挤压 d、扭转4、二力杆()。da、受剪切作用 b、受扭转作用 c、受弯曲作用 d、受拉伸作用5、求构件内力普遍采用()。ca、几何法 b、实验法 c、截面法 d、估量法6、轴力最大的轴端,应力()。ca、一定大 b、一定小 c
22、、可能最大,也可能最小 d、一定不会最小7、轴向拉伸或压缩杆件,与横截面成()的截面上切应力最大。aa、45º b、90º c、30º d、60º8、代表脆性材料强度的指标是()。da、p b、e c、p0.2 d、b9、依据材料的伸长率,属于塑性材料的是()。da、=0.5 b、=1.5 c、=3.5 d、=8.510、冷作硬化,提高了材料的()。ba、屈服极限 b、比例极限 c、强度极限 d、应力极限11、塑性材料的极限应力指的是()。ba、p b、s或p0.2 c、b d、12、由塑性材料制成的拉(压)杆,安全因数一般取()。ca、10-15 b、
23、0.1-0.5 c、1.5-2.0 d、2.5-3.513、强度条件关系式,可用来进行()。da、强度校核b、尺寸设计c、确定许可载荷d、前三项都可以14、静不定系统中,多余约束力达到3个,则该系统静不定次数为()。aa、3次b、6次c、1次d、不能确定15、应力集中一般出现在()。ba、光滑圆角处b、孔槽附近c、等直轴段的中点d、截面均匀变化处16、静不定系统中,未知力的数目达4个,所能列出的静力方程有3个,则系统静不定次数是()。aa、1次b、3次c、4次d、12次17、两段铁轨间预留间隙是为了避免()。ca、应力集中b、装配应力c、温度应力d、挤压应力18、钢结构桥一端采用了可动铰链支座
24、,是为了防止()引起破坏所采取的措施。da、共振b、弯曲应力c、装配应力d、温度应力19、危险截面是指()。ca、轴力大的截面b、尺寸小的截面c、应力大的截面d、尺寸大的截面20、低碳钢整个拉伸过程中,材料只发生弹性变形的应力范围是不超过( )。 ba、b b、e c、p d、s21、只有一个剪切面的剪切称为()。ca、挤压b、双剪c、单剪d、多剪22、挤压面面积取()。ba、 实际接触面面积b、接触面正投影面面积c、剪切面面积d、实际接触面面积的一半23、挤压与压缩比较,两者()。ba、完全一样b、不一样c、变形特征一样d、应力特征一样24、传动轴的主要变形形式是()。ba、拉伸b、扭转c、
25、剪切d、弯曲25、直径为20mm的实心圆轴,对形心的极惯性矩ip为()。ba、500mm3 b、5000mm4 c、2500mm4 d、400mm226、直径为d的实心圆截面对形心的极惯性矩为()。ba、ip=d3/16 b、ip=d4/32 c、ip=d4/64 d、ip=d4/1627、圆轴扭转时,最大切应力发生在圆轴的()。ca、中心b、半径中点处c、外圆周上d、无法确定28、等直圆轴扭转时,其截面上()。aa、只存在切应力b、只存在正应力c、既有切应力,又有正应力d、都不对29、圆轴扭转时,横截面上的切应力沿半径呈现()分布状况。ca、均匀b、曲线c、直线线性d、无规律30、圆轴扭转时
26、,圆周表面各点的切应力()。ca、为零b、最小c、最大d、不定31、在截面面积相同的条件下,空心轴的承载能力比实心轴()。aa、大b、小c、一样d、无法确定32、wp称为扭转截面系数,其单位是()。ca、mm b、mm2 c、mm3 d、mm433、圆周扭转时的变形以()表示。ba、延伸率b、扭转角c、挠度d、线应变34、在减速箱中,高速轴的直径比低速轴的直径()。ba、大b、小c、一样d、不一定35、扭转圆轴横截面上的切应力方向与该点处半径()。aa、垂直b、平行c、无关d、成45º角36、将扭矩表示为矢量,其方向()时为正。aa、离开截面b、指向截面c、平行于截面d、都不对37、
27、以弯曲为主要变形特征的杆件称为()。ca、轴b、变形固体c、梁d、刚体38、杆件受到与杆轴线相垂直的外力或外力偶的作用,将产生()变形。da、轴向拉伸或压缩b、剪切与挤压c、扭转d、弯曲39、一端采用固定铰链支座,另一端采用活动铰链支座,该梁属于()。aa、简支梁b、外伸梁c、悬臂梁d、多跨梁40、梁横截面上的内力,通常()。ca、只有剪力fs b、只有弯矩m c、既有剪力fs,又有弯矩m d、只有轴力fn41、弯曲梁横截面上的剪力,在数值上()。ca、由实验确定b、等于该截面两侧外力的代数和c、等于该截面左侧所有外力的代数和d、无法确定42、有集中力作用的梁,集中力作用处()。aa、剪力发生
28、突变b、弯矩发生突变c、剪力、弯矩同时发生突变d、都不对43、有集中力偶作用的梁,集中力偶作用处()。ba、剪力发生突变b、弯矩发生突变c、剪力、弯矩不受影响d、都不对44、剪力图上为水平直线的梁段,弯矩图上图线形状为()。ba、一段水平直线b、一段斜直线c、抛物线的一部分d、不一定45、纯弯曲梁段,横截面上()。aa、仅有正应力b、仅有切应力c、既有正应力,又有切应力d、切应力很小,忽略不计46、横力弯曲梁,横截面上()。ca、仅有正应力b、仅有切应力c、既有正应力,又有切应力d、切应力很小,忽略不计47、一正方形截面梁的边长为2a,其对z轴的惯性矩iz为()。da、4a2 b、2a c、2
29、/3a3 d、4/3a448、一圆型截面梁,直径d=40mm,其弯曲截面系数wz为()。ba、1000mm3 b、2000mm3 c、400mm2 d、400mm349、弯曲梁上的最大正应力发生在危险截面()各点处。ba、中性轴上b、离中性轴最远c、靠近中性轴d、离中性轴一半距离50、等直截面梁,最大弯曲正应力发生在()的截面处。da、剪力最大b、面积最大c、面积最小d、弯矩最大51、考虑梁的强度和刚度,在截面面积相同时,对于抗拉和抗压强度相等的材料(如碳钢),最合理的截面形状是()。da、圆形b、环形c、矩形d、工字型52、一般情况下,梁的强度由()控制。ba、切应力b、正应力c、平均应力d
30、、极限应力53、两梁的横截面上最大正应力相等的条件是()。ba、mmax与横截面积a相等b、mmax与wz(抗弯截面系数)相等c、mmax与wz相等,且材料相同d、都正确54、圆截面悬臂梁,若其它条件不变,而直径增加一倍,则其最大正应力是原来的()倍。aa、1/8 b、8 c、2 d、1/2 55、研究梁的弯曲变形,主要目的是解决梁的()计算问题。ba、强度b、刚度c、稳定性d、支座反力56、当只需确定某些特定截面的转角和挠度,而并不需要求出转角和挠度的普遍方程时,梁的弯曲变形,可用()法求解。aa、叠加法b、微分法c、几何法d、矢量法57、提高梁的强度和刚度的措施有()。ca、变分布载荷为集
31、中载荷b、将载荷远离支座c、将梁端支座向内侧移动d、撤除中间支座58、用()衡量梁的弯曲变形程度。da、弯矩b、剪力c、正应力和切应力d、挠度和转角59、构件内一点各个不同方位截面上应力的全体,称为该点处的()。da、全反力b、约束反力c、应力d、应力状态60、单元体各个面上共有9个应力分量。其中,独立的应力分量有()个。ca、9 b、3 c、6 d、461、主平面上的应力称为()。da、平均应力b、极限应力c、强度极限d、主应力62、三向应力状态,是指一点处的()个主应力不为零。ca、1 b、2 c、3 d、663、二向应力状态,是指一点处的三个主应力中有()个主应力不为零。ba、1 b、2
32、 c、3 d、无数个64、第三强度理论,是指()。ba、最大拉应力理论b、最大切应力理论c、最大伸长线应变理论d、畸变能密度理论65、第()强度理论认为,塑性材料屈服破坏的主要原因是最大切应力。ca、第一强度理论b、第二强度理论c、第三强度理论d、第四强度理论66、校核塑性材料强度问题,通常采用第()强度理论。da、一b、一、二c、二、三d、三、四67、齿轮传动轴的变形形式为()。da、拉-压变形b、扭转变形c、拉-弯组合变形d、弯-扭组合变形68、处理组合变形的一般步骤是()。da、内力分析-外力分析-应力分析-强度计算b、应力分析-强度计算-内力分析-外力分析c、强度计算-外力分析-内力分
33、析-应力分析 d、外力分析-内力分析-应力分析-强度计算69、在拉-弯组合变形中,危险点的应力状态属于()。aa、单向应力状态b、二向应力状态c、三向应力状态d、应力状态不定70、在弯-扭组合变形中,危险点的应力状态属于()。aa、平面应力状态b、空间应力状体c、单向应力状态d、都不对71、两端铰链连接的压杆,其长度系数值是()。aa、1.0 b、0.7 c、0.5 d、272、钢材进入屈服阶段后,表面会沿(c)出现滑移线。a、横截面 b、纵截面 c、最大剪应力所在的面 d、最大正应力所在面73、铸铁的抗拉强度比其抗压强度要(b)a、大b、小c、相等d、无法确定74、圆轴发生扭转变形时,输入的
34、功率是12kw,转速是240r/min。则外力偶矩是(b)a、796nm b、478nm c、159nm d、512nm75、材料的破坏形式有( c ) a、屈服破坏 b、断裂破坏 c、屈服破坏和脆性断裂 d、以上都不是76、在下列四种材料中(c)不可以应用各向同性假设。a、铸钢 b、玻璃 c、松木 d、铸铁77、下图为某材料由受力到拉断的完整的应力应变曲线,该材料的变化过程无(d)。 a、弹性阶段,屈服阶段 b、强化阶段,颈缩阶段 c、屈服阶段,强化阶段 d、屈服阶段,颈缩阶段78、当低碳钢试件的试验应力时,试件将(d)a、 完全失去承载能力 b、破坏 c、发生局部颈缩现象 d、产生很大塑性
35、变形79、微元体应力状态如图示,其所对应的应力圆有如图示四种,正确的是( a )80、一铸铁梁,截面最大弯矩为负,其合理截面应为(b)。a、工字形 b、“t”字形 c、倒“t”字形 d、“l”形81、两端铰支的圆截面压杆,长1m,直径50mm。其柔度为(c)。a、60 b、66.7 c、80d、50。82、在图示受扭圆轴横截面上的剪应力分布图中,正确答案是( d )。83、图示等直杆,杆长为3a,材料的抗拉刚度为ea,受力如图。杆中点横截面的铅垂位移有四种答案( b )、0 、pa/(ea) 、2 pa/(ea) 、3 pa/(ea)84、已知一点应力状态如图,其( a )、72.1mpa 、
36、50mpa 、30mpa 、80mpa85、如图所示结构中,圆截面拉杆的直径为,不计该杆的自重,则其横截面上的应力为:( b )a、 b、 c、 d、 86、图示a和b的直径都是d,则两者中的最大剪应力为:( b ) a、 b、 c、 d、 87、实心圆轴和空心圆轴,它们的横截面面积均相同,受相同扭矩作用,则其最大剪应力有四种答案:( b ) a、 b、 c、 d、无法比较 88、矩形截面简支梁受力如图(a)所示,横截面上各点的应力状态如图(b)所示。关于他们的正确性,现有四种答案:( d )a、点1、2的应力状态是正确的 b、 点2、3的应力状态是正确的c、 点3、4的应力状态是正确的 d、
37、 点1、5的应力状态是正确的89、图示三种截面的截面积相等,高度相同,试按其抗弯截面模量由大到小依次排列( b )a、abc b、cba c、cab d、bac90、由同一种材料组成的变截面杆的横截面面积分别为和和,受力如图所示,为常数。有下列结论:( b )a、截面的位移为0 b、截面的位移为 c、截面的位移为 d、截面的位移为 91、对于图示各点的应力状态,属于单向应力状态的是:( a )a、a点 b、 b点 c、 c点 d、d点92、两根杆的长度和横截面面积均相同,两端所受拉力也相同,其中一根为钢杆,另一根为木杆,试问两根杆的横截面上的应力是否相同?( b)a、不同b、相同c、可以相同也
38、可以不同d、无法确定93、材料力学所研究的内力是(b)a、 物体内各质点之间相互作用力b、物体内各部分之间由于外力作用而引起的附加内力c、物体内各部分之间的结合力d、以上都不是94、应力集中现象会使构件的承载能力有所( b ) a、提高 b、下降 c、不变 d、无法确定95、在梁的弯曲正应力的计算公式中,ei表示( c ) a、抗扭刚度 b、抗压刚度 c、抗弯刚度 d、抗拉刚度 96、在材料力学中,g称为( c )a、弹性模量 b、泊松比 c、切变模量 d、重力97、刚性杆ab的左端铰支,、两杆为长度相等、横截面面积相等的直杆,其弹性横量分别为,且有= 2 ,平衡方程与补充方程可能有以下四种:
39、 正确答案是 ( c )、 、 、 、 98、如图所示圆轴直径,材料的剪切弹性模量,此轴b、c两截面的相对扭转角为: 正确答案是( b )a、 b、 c、 d、。99、:梁发生平面弯曲时,其截面绕( b )旋转a、梁的轴线b、截面的中性轴c、截面的对称轴d、截面的上(或下)边缘100、几何形状完全相同的两根梁,一根为铝材,一根为钢材,若两根梁受力状态也相同,则它们的( a )a、弯曲应力相同,轴线曲率不同b、弯曲应力不同,轴线曲率相同c、弯曲应力和轴线曲率均相同d、弯曲应力和轴线曲率均不同101、设计钢梁时,宜采用中性轴为( a )的截面a、对称轴 b、靠近受拉边的非对称轴c、靠近受压边的非对
40、称轴d、任意轴102、等截面直梁在弯曲变形时,挠曲线曲率在最大( d )处一定最大a、挠度b、转角c、剪力d、弯矩103、同一材料制成的空心圆轴和实心圆轴,长度和横截面面积均相同,则抗扭刚度较大的是哪个?正确答案是( b )a、实心圆轴 b、空心圆轴 c、二者一样 d、无法判断。104、关于图示梁上a点的应力状态有下列四种答案:正确答案是( d )105、已知等截面直梁在某一段上的挠曲线方程为w(x)=ax2(4lx-6l2-x2),则该段梁上( b )a、无分布载荷作用 b、有均布载荷作用 c、分布载荷是x的一次函数 d、分布载荷是x 的二次函数101道选择二、判断题1构件抵抗破坏的能力,称
41、为刚度。(b)2构件抵抗变形的能力,称为强度。(b)3构件在原有几何形状下保持平衡的能力,称为构件的稳定性。(a)4均匀连续性假设,是对变形固体所作的基本假设之一。(a)5材料沿不同方向呈现不同的力学性能,这一性质称为各向同性。(b)6材料力学只研究处于完全弹性变形的构件。(b)7长度远大于横向尺寸的构件,称为杆件。(a)8研究构件的内力,通常采用实验法。(b)9求内力的方法,可以归纳为“截-取-代-平”四个字。(a)10 1mpa=109pa=1kn/mm2。(b)11 45º斜截面上切应力为最大,其值为横截面上正应力的一半。(a)12杆件在拉伸时,纵向缩短,<0。(b)13
42、杆件在压缩时,纵向缩短,<0;横向增大,'>0。(a)14 p是衡量材料强度的重要指标。(b)15 =7%的材料是塑性材料。(a)16塑性材料的极限应力为其屈服点应力。(a)17“许用应力”为允许达到的最大工作应力。(a)18“静不定系统”中一定存在“多余约束力”。(a)19由装配引起的内力,称为“温度应力”。(b)20用脆性材料制成的杆件,应考虑“应力集中”的影响。(a)21进行挤压计算时,挤压面面积取为实际接触面的正投影面面积。(a)22冲床冲剪工件,属于利用“剪切破坏”问题。(a)23同一件上有两个剪切面的剪切称为单剪切。(b)24等直圆轴扭转时,横截面上只存在切应力
43、。(a)25圆轴扭转时,最大切应力发生在截面中心处。(b)26在截面面积相等的条件下,空心圆轴的抗扭能力比实心圆轴大。(a)28工程中承受扭转的圆轴,既要满足强度的要求,又要限制单位长度扭转角的最大值。(a)29当单元体的对应面上同时存在切应力和正应力时,切应力互等定理失效。(b)30当截面上的切应力超过比例极限时,圆轴扭转变形公式仍适用。(b)31弯曲变形梁,其外力、外力偶作用在梁的纵向对称面内,梁产生对称弯曲。(a)32为了提高梁的强度和刚度,只能通过增加梁的支撑的办法来实现。(b)33使微段梁弯曲变形凹向上的弯矩为正。(a)34使微段梁有作顺时针方向转动趋势的剪力为正。(a)35根据剪力
44、图和弯矩图,可以初步判断梁的危险截面位置。(a)38纯弯曲梁段,横截面上仅有正应力。(a)39分析研究弯曲变形,要利用平面假设、连续性假设。(a)40弯曲截面系数仅与截面形状和尺寸有关,与材料种类无关。(a)41圆形截面梁,不如相同截面面积的正方形截面梁承载能力强。(a)42梁的上、下边缘处切应力最大,正应力最小。(b)43梁的跨度较短时应当进行切应力校核。(a)44在铰支座处,挠度和转角均等于零。(b)45选择具有较小惯性距的截面形状,能有效地提高梁的强度和刚度。(b)46在截面积相同的条件下,工字型截面的惯性矩比圆形截面的惯性距要大。(a)47构件的应力除了与点的位置有关外,还与通过该点的
45、截面的方位有关。(a)48主应力的排列顺序是:123。(b)49分析平面应力状态可采用应力圆法。(a)50三向应力状态下的最大切应力值为最大与最小主应力之和的一半。(b)51低碳钢沿与轴线成45º角方向破坏的现象,可用第一强度理论解释。(b)52机械制造业中广泛应用第三、第四强度理论。(a)53组合变形时,杆件的应力和变形可以采用叠加原理求解。(a)54拉-弯组合变形,应力最大值总是发生在梁的最外层上。(a)55偏心拉伸问题可以归结为拉-弯组合变形问题。(a)56扭转与弯曲的组合变形是机械工程中最常见的变形。(a)57传动轴通常采用脆性材料制成,可选用第一或第二强度理论校核强度。(b
46、)58拉-弯组合变形中,危险点的应力状态属于单向应力状态。(a)59在弯-扭组合变形中,危险点的应力状态属于平面应力状态。(a)60细长杆件在轴向压力作用下的失效形式呈现出与强度问题迥然不同的力学本质。(a)61 悬臂架在b处有集中力作用,则ab,bc都产生了位移,同时ab,bc也都发生了变形。( b )abb”cc59道判断121道判断 ,189道选择第一章 绪 论一、是非题1.1 材料力学主要研究杆件受力后变形与破坏的规律。 ( a )1.2 内力只能是力。 ( b )1.3 若物体各点均无位移,则该物体必定无变形。 ( a)1.4
47、; 截面法是分析应力的基本方法。 ( b )二、选择题1.5 构件的强度是指( c ),刚度是指( a ),稳定性是指( b )。a、在外力作用下构件抵抗变形的能力b、在外力作用下构件保持其原有的平衡状态的能力c、在外力作用下构件抵抗破坏的能力d、以上答案都不对1.6 根据均匀性假设,可认为构件的( c )在各点处相同。a、 应力b、应变c、材料的弹性常数d、位移1.8 图示两单元体虚线表示其受力后的变形情况,两单元体剪应变( c )a、, b、0,c、0,2d、,2 第二章 拉伸、压缩与
48、剪切一、是非题2.1 使杆件产生轴向拉压变形的外力必须是一对沿杆件轴线的集中力。 ( b )2.2 轴力越大,杆件越容易被拉断,因此轴力的大小可以用来判断杆件的强度。 ( b )2.3 内力是指物体受力后其内部产生的附加相互作用力。 ( a )2.4 同一截面上,必定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 b )2.5 杆件某个横截面上,若轴力不为零,则各点的正应力均不为零。 ( b )2.6 、y 值越大,说明材料的塑性越大。 ( a )2.7
49、0; 研究杆件的应力与变形时,力可按力线平移定理进行移动。 ( b )2.8 杆件伸长后,横向会缩短,这是因为杆有横向应力存在。 ( b )2.9 线应变 e 的单位是长度。 ( b )2.10 轴向拉伸时,横截面上正应力与纵向线应变成正比。 ( b )2.12 在工程中,通常取截面上的平均剪应力作为联接件的名义剪应力。 ( a )2.13 剪切工程计算中,剪切强度极限是真实应力。 ( b )2.14 轴向压缩应力s与挤压应力都是截面上的真实应力。 (
50、 b )二、选择题2.15 变形与位移关系描述正确的是( a )a、 变形是绝对的,位移是相对的b、变形是相对的,位移是绝对的c、两者都是绝对的d、两者都是相对的2.16 轴向拉压中的平面假设适用于( c )a、整根杆件长度的各处 b、除杆件两端外的各处 c、距杆件加力端稍远的各处 d、杆件两端112233p2.17 变截面杆如图,设f1、f2、f3分别表示杆件中截面1-1、2-2、3-3上的内力,则下列结论中哪些是正确的( c )。a、f1 f2 ,f2 f3 b、f1 = f2 ,f2 > f3 c、f1 = f2 ,f2 = f3 d、f1 = f2 ,f2 < f3 2.18 影响杆件工作应力的因素有( ac )。esabca、载荷b、材料性质c、截面尺寸d、工作条件24 影响极限应力的因素有( bd )。a、载荷b、材料性质c、截面尺寸d、工作条件2.1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多个人合作协议合同协议
- 城区耕地出租合同协议
- 大连水果供货合同协议
- 固定资产转移合同协议
- 大型屠宰厂转让合同协议
- 垫付任务保证协议合同
- 工程咨询联合体合同协议
- 墓地管理协议书范文模板
- 城区绿地养护合同协议
- 地质勘察合同协议版
-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二) 练习四
- 电子商务的区块链与加密货币
- DB35T 2082-2022 人民防空疏散基地建设基本要求
- 2023年中国少女发育内衣行业发展白皮书
- 再生铝商业计划书
- 江苏省苏州市2022-2023学年二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调研试卷(含答案)
- 边缘人格障碍患者辩证行为治疗的疗效研究
- 化学期中成绩分析
- 江苏省期末试题汇编-04-认识图形(二)(选择题经典常考题)-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
- 人力资源用工风险与防范一本通
- 用友ERPU8生产制造管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