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2主要内容主要内容n目的与方法目的与方法n常见并发症常见并发症n气道内分泌物的吸引气道内分泌物的吸引n人工气道的湿化人工气道的湿化3人工气道的概念n是将导管经上呼吸道或直接插入气管所建立的气体通道。目前常用的人工气道包是将导管经上呼吸道或直接插入气管所建立的气体通道。目前常用的人工气道包括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根据插管途径不同,气管插管又可分为经口气管插管和括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根据插管途径不同,气管插管又可分为经口气管插管和经鼻气管插管。经鼻气管插管。4n改善通气、纠正缺氧改善通气、纠正缺氧n解除上呼吸道梗阻,保证气道通畅,有效清除呼吸道分泌物解除上呼吸道梗阻,保证气道通畅,有效清除呼吸
2、道分泌物5n定位定位n通畅性通畅性n封闭性封闭性6n简易人工气道简易人工气道n气管插管气管插管n气管切开气管切开7n简易人工气道简易人工气道 口咽导管口咽导管 鼻咽导管鼻咽导管 目的:解除上呼吸道梗阻目的:解除上呼吸道梗阻8910气管插管气管插管n适应症适应症n严重低氧或高碳酸血症严重低氧或高碳酸血症n气道分泌过多气道分泌过多n上气道损伤、狭窄、阻塞、气管食道漏上气道损伤、狭窄、阻塞、气管食道漏11n会厌会厌n声带声带n气管气管12插管前的准备插管前的准备n物品的准备物品的准备(简易人工呼吸器(简易人工呼吸器 、负压吸引器)、负压吸引器)n病人的准备病人的准备 13插管的途径插管的途径 经经
3、鼻鼻 经经 口口优点 1.易耐受,留置时间长易耐受,留置时间长1.插入容易,适合急救插入容易,适合急救2.易于固定易于固定2.相对管腔大,吸痰容易相对管腔大,吸痰容易3.便于口腔护理便于口腔护理 缺点 1.管腔小,吸痰不方便管腔小,吸痰不方便1.容易移位容易移位,脱出脱出2.不易迅速插入,不适合急救不易迅速插入,不适合急救2.不易长期耐受不易长期耐受3.易产生鼻出血,鼻骨折易产生鼻出血,鼻骨折3.口腔护理不便口腔护理不便4.可有鼻窦炎可有鼻窦炎.中炎等并发症中炎等并发症4.可引起牙齿可引起牙齿.口咽损伤口咽损伤5.清醒状态不易实施清醒状态不易实施1415l通过以下方法确定气管导管的位置通过以下
4、方法确定气管导管的位置 - - 听诊听诊 - - 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测定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测定 - - 观察胸廓抬起的情况观察胸廓抬起的情况- - 用棉花絮放在导管外端,观察飘动情况用棉花絮放在导管外端,观察飘动情况l如果对导管位置仍有疑问:如果对导管位置仍有疑问: - - 拔除导管拔除导管 - - 辅助通气后重新插管辅助通气后重新插管16气管插管和气管套管的选择气管插管的大小与病人的食指的粗细相近。气管插管的大小与病人的食指的粗细相近。 (1) 1(1) 1岁以内用内径为岁以内用内径为4mm4mm的插管。的插管。(2) 2 (2) 2 岁用内径为岁用内径为5mm5mm的插管。的插管。(3)
5、(3) 2 2 岁的儿童插管的内径岁的儿童插管的内径(mm)=(mm)=(年龄年龄/4)+4mm/4)+4mm。(4) (4) 成人用内径成人用内径32F-36F32F-36F(1 F=0.33 mm1 F=0.33 mm),常用为),常用为7 7、8 8、8.58.5号。男性号。男性8mm8mm,女性,女性7.5mm7.5mm17气管插管的深度(1)(1)口插管的深度:男性口插管的深度:男性22-24cm22-24cm, 女性女性21-23 cm21-23 cm。 儿童儿童(cm)=(cm)=(年龄年龄/2)+12/2)+12。(2)(2)鼻插管的深度:在口插管的深度的基础上加上鼻插管的深度
6、:在口插管的深度的基础上加上2-3cm2-3cm。18插管的固定插管的固定鼻插管固定时不要压迫鼻腔鼻插管固定时不要压迫鼻腔, ,可直接用布胶或可直接用布胶或3M3M胶带胶带“H”H”形或形或“一一”字形固定;字形固定;口插管应将气管插管与牙垫共同固定,气囊导管固定于两者,再与鼻插管同法固定;口插管应将气管插管与牙垫共同固定,气囊导管固定于两者,再与鼻插管同法固定;男性病人剃净胡须,防止胶布粘帖无效,导致意外拔管;男性病人剃净胡须,防止胶布粘帖无效,导致意外拔管;任何插管禁用纸胶固定。任何插管禁用纸胶固定。19气管导管固定器20气管切开气管切开n适应症适应症n无法进行气管插管无法进行气管插管n需
7、长时间机械通气需长时间机械通气n需长时间保留人工气道需长时间保留人工气道1.不能首选气管切开不能首选气管切开21气管切开气管切开n优点:优点:n死腔小死腔小 n阻力低阻力低 n吸痰容易吸痰容易 n患者易耐受患者易耐受 进食?进食?22232425人工气道的建立后的监测人工气道的建立后的监测n基本监测:基本监测: 生命体征生命体征 胸部物理检查胸部物理检查 呼吸系统:呼吸系统: 呼吸困难呼吸困难 缺氧的表现缺氧的表现n床旁仪器监测:床旁仪器监测: ECG SaO2 EtCO2 n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 Xray 26人工气道的并发症人工气道的并发症n插管期间的并发症插管期间的并发症n时间过长时
8、间过长3min 缺氧、抽搐、心跳停止缺氧、抽搐、心跳停止2. 插入食道插入食道3. 插入右主支气管插入右主支气管4. 鼻出血鼻出血5. 自行拔管自行拔管27人工气道的并发症与处理人工气道的并发症与处理n口腔感染口腔感染n切口出血、感染切口出血、感染n气道粘膜的损伤气道粘膜的损伤n 气管狭窄气管狭窄n气道出血气道出血n鼻窦炎鼻窦炎n肺炎肺炎n声嘶、声带水肿声嘶、声带水肿n纵膈气肿纵膈气肿n皮下气肿皮下气肿n气管食管瘘气管食管瘘n脱位脱位n气道阻塞气道阻塞n漏气漏气28气道的管理气道的管理n气道的湿化n气道的吸引n气囊的管理n意外拔管的处理29n气道湿化有利于痰液稀释与排出,避免痰痂形成,从而保证
9、呼吸道畅通,改善通气功能.n当湿化充分时,即使是没有咳嗽反射的昏迷病人,也能保持呼吸道纤毛运动活跃从而保证有效的分泌物引流.30气道湿化的方法气道湿化的方法n滴注湿化液 间断推注湿化法 持续滴注湿化法n蒸汽加温加湿n雾化湿化法n人工鼻n空气湿化31间断推注湿化法间断推注湿化法n使用注射器吸取湿化液使用注射器吸取湿化液,在病人吸气时脱下针头后将湿化液沿着气管套在病人吸气时脱下针头后将湿化液沿着气管套管或气管插管管壁缓缓注入,每次管或气管插管管壁缓缓注入,每次3-5ml,间隔间隔30-60min一次。一次。n大多数人认为此法由于一次气道滴药量大,易引起刺激性咳嗽、憋闷、大多数人认为此法由于一次气道
10、滴药量大,易引起刺激性咳嗽、憋闷、心率增快,心率增快,SPO2下降等并发症。同时,由于刺激性咳嗽,把部分滴入下降等并发症。同时,由于刺激性咳嗽,把部分滴入的湿化液咳出,影响湿化效果。的湿化液咳出,影响湿化效果。32持续滴注湿化法持续滴注湿化法n输液管持续滴注温化法:输液管持续滴注温化法: 头皮针软管剪去针头后插入人工气道内壁,头皮针软管剪去针头后插入人工气道内壁,OT 5-8cm,ET15-18cm,以每分钟,以每分钟0.2-0.4ml的速度持的速度持续滴注。续滴注。n泵注持续湿化法:泵注持续湿化法: 用输液泵或微泵持续注入湿化液,能改变输液管持续用输液泵或微泵持续注入湿化液,能改变输液管持续
11、滴入不易控制湿化过程的缺点。滴入不易控制湿化过程的缺点。33蒸汽加温加湿蒸汽加温加湿n用电热恒温蒸汽发生器进行湿化,将湿化器温度调控用电热恒温蒸汽发生器进行湿化,将湿化器温度调控在在32-35,热湿化器将水加温后产生蒸汽,混进吸,热湿化器将水加温后产生蒸汽,混进吸入气中,起到加温加湿的作用。入气中,起到加温加湿的作用。n使用时湿化罐内的无菌蒸馏水要及时添加。使用时湿化罐内的无菌蒸馏水要及时添加。34雾化湿化法雾化湿化法n临床上根据病情,痰量、痰培养及药临床上根据病情,痰量、痰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用不同药物放入雾化器敏试验结果,用不同药物放入雾化器中,达到稀释痰液、消炎、解痉的目中,达到稀释痰液
12、、消炎、解痉的目的。的。35人工鼻人工鼻n是模拟人体解剖湿化系统的机制所制造的替代性是模拟人体解剖湿化系统的机制所制造的替代性装置,可截留患者呼出气的热量和水分,避免呼装置,可截留患者呼出气的热量和水分,避免呼吸管路干燥;又可过滤和吸附呼气中的细菌,降吸管路干燥;又可过滤和吸附呼气中的细菌,降低低VAP的发生率。的发生率。36空气湿化空气湿化n保持病房内的温度保持病房内的温度22,相对湿度,相对湿度60%,也是一种间接的湿化方法,也是一种间接的湿化方法37湿化液的选择湿化液的选择n生理盐水生理盐水.0.45%盐水盐水.无菌蒸馏水无菌蒸馏水: 等渗的等渗的0.9%的氯化钠的氯化钠,国外许多研究证
13、明对稀释和溶解痰液是无效的国外许多研究证明对稀释和溶解痰液是无效的.主张用主张用0.45%盐水或无菌蒸馏水代替生理盐水盐水或无菌蒸馏水代替生理盐水.n碳酸氢钠溶液碳酸氢钠溶液n沐舒坦沐舒坦n糜蛋白酶和生理盐水糜蛋白酶和生理盐水n生理盐水加庆大霉素生理盐水加庆大霉素38人工气道的湿化标准人工气道的湿化标准湿化满意:分泌物稀薄、能顺利通过吸引管,导管内没有结痂湿化满意:分泌物稀薄、能顺利通过吸引管,导管内没有结痂湿化不足:为气道分泌物粘稠,吸引困难,可有突然的呼吸困难、紫绀加重;湿化不足:为气道分泌物粘稠,吸引困难,可有突然的呼吸困难、紫绀加重;湿化过度:则可见分泌物过分稀薄而咳嗽频繁,需要不断吸
14、引,听诊肺部和气管内痰湿化过度:则可见分泌物过分稀薄而咳嗽频繁,需要不断吸引,听诊肺部和气管内痰鸣音多,患者烦躁不安,紫绀加重。鸣音多,患者烦躁不安,紫绀加重。39有效的气道抽吸有效的气道抽吸n吸痰指征:吸痰指征: 病人咳嗽有痰病人咳嗽有痰 肺部听诊有痰鸣音肺部听诊有痰鸣音 呼吸机送气压力高呼吸机送气压力高 拔除气管插管前拔除气管插管前吸引不因作为常规操作,提倡适时吸痰吸引不因作为常规操作,提倡适时吸痰40气道内分泌物的有效吸引气道内分泌物的有效吸引n吸痰管直径吸痰管直径n长度(切开长度(切开 30cm 、 插管插管45cm)n无菌无菌n时间时间15sn氧儲备氧儲备41吸引不当的后果吸引不当的
15、后果n气道粘膜损伤气道粘膜损伤n缺氧缺氧n肺不张肺不张42气气 囊囊 管管 理理n是否要定时放气?是否要定时放气?n气囊漏气表现?气囊漏气表现?n气囊漏气有什么后果?气囊漏气有什么后果?43气管插管及气管套管的种类气管插管及气管套管的种类n小容量高压套囊小容量高压套囊 大容量低压套囊大容量低压套囊(理想的气囊压力(理想的气囊压力2030mmHg)44气 囊 管 理n适度充气:囊内压不超过适度充气:囊内压不超过30mmHg,达防漏气和误吸的效果。达防漏气和误吸的效果。n套囊充气量多少不应固定不变,一般以喉部刚刚听不到漏气声为宜。套囊充气量多少不应固定不变,一般以喉部刚刚听不到漏气声为宜。n导管越
16、粗,充气量可越小,注气要缓慢,一般不超过导管越粗,充气量可越小,注气要缓慢,一般不超过8ml。n现在通用的高容积、低压套囊不用定时放气,因囊内压维持在现在通用的高容积、低压套囊不用定时放气,因囊内压维持在25mmHg以内,不会引起气以内,不会引起气管粘膜损伤。管粘膜损伤。n气囊压力已够但仍出现漏气,不宜再往气囊内注入气体,应查看插管深度是否适当,插管气囊压力已够但仍出现漏气,不宜再往气囊内注入气体,应查看插管深度是否适当,插管管径是否过小。管径是否过小。45气 囊 管 理46意外拔管意外拔管n定义:未经医护人员同意,病人将气管插管定义:未经医护人员同意,病人将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导管拔除或插管气管切开导管拔除或插管/气管切开气管切开导管从气道滑出。导管从气道滑出。47意外拔管n何时容易发生?何时容易发生? 插管固定不当时 更换体位时 病人转运时 口护时 病人躁动时48意外拔管的预防意外拔管的预防 固定牢靠,要有警示标识; 吸痰等护理操作时时避免推拉气管插管以防止位置移动; 应每班记录插管距门齿距离; 有人工气道的患者常规进行双上肢的约束和必要时用镇静剂。 进行宣教。49意外拔管的紧急处理n气管插管意外拔除和滑出的处理气管插管意外拔除和滑出的处理1、打开气道,观察有无呼吸困难和、打开气道,观察有无呼吸困难和缺氧的表现缺氧的表现2、按需要以面罩给氧或皮囊辅助呼、按需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排水设施保险合同4篇
- 二零二五版饭店蔬菜肉类产地直供合作合同2篇
- 二零二五年度全新科技项目居间合作费合同模板下载2篇
- 二零二五年度内蒙古肉牛产业链人才培养与引进合同
- 2025年度汽车销售促销活动执行合同模板
- 二零二五年度学校室内外体育设施一体化采购合同范本3篇
- 2025年度民间借贷合同监督与委托管理服务合同4篇
- 2025年度面粉加工企业二零二五年度绿色有机面粉采购合同4篇
- 2025年度新能源汽车抵押担保服务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公共绿地养护管理合同范本3篇
- 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生物学试卷(含答案)
- 2024版个人私有房屋购买合同
- 2024爆炸物运输安全保障协议版B版
- 2025年度军人军事秘密保护保密协议与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合同3篇
- 《食品与食品》课件
- 读书分享会《白夜行》
- 光伏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DB4101-T 121-2024 类家庭社会工作服务规范
- 化学纤维的鉴别与测试方法考核试卷
- 2024-2025学年全国中学生天文知识竞赛考试题库(含答案)
- 自动驾驶汽车道路交通安全性探讨研究论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