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感地带杯第三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复赛试卷(D组)_第1页
动感地带杯第三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复赛试卷(D组)_第2页
动感地带杯第三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复赛试卷(D组)_第3页
动感地带杯第三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复赛试卷(D组)_第4页
动感地带杯第三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复赛试卷(D组)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动感地带杯”第三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复赛试卷(D组)     比赛时间为90分钟;满分为120+20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一、按照要求填空。(20分) 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称诗或诗三百,汉始称诗经;与_、_、_、_合称“五经”。(1分)    。  2论语是记录孔子言行之儒家典籍,为其弟子及再传弟子编集。与_、_、_合称“四书”。(1分)  3史记是我国第一部    。全书130篇,包括_、_

2、、_、_、_五部分。所记内容从黄帝到汉武帝年间,长达三千年的历史。被称为。(3分)  4刘勰,南朝文学理论家,他的代表著作_,是我国古代文学批评的巨著。(1分)  5“王孟”指唐代诗人_。他们较多用五言诗描写自然风光,艺术风格相似,被称为“_”。“高岑”指唐代诗人_,他们风格也相似,被称为“_”。(2分)  6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著有优秀长篇小说_,又名_。(2分)  7“二十四史”包括:_、_、_、_、_、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南史、北史、旧唐书、_、_、新五代史、_、辽史_、_

3、、_。(按照顺序依次填写)(4分,三本书1分)  8我国古代干支纪年法,干,即天干,共十位:_。支,即地支,共十二位:_。干支两字相配,六十年周而复始,用以纪年。(按照顺序依次填写)(4分)  9郭沫若先生曾为蒲松龄故居题联,赞其著作“_高人一等,_入骨三分。”(1分)  10四库全书是乾隆年间纂修的一部丛书,共收古籍3503种,按照_、_、_、_四部分类,所以称为“四库”。(1分)  二、按照要求完成下列选择题:(6分,每题2分)  11“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这首诗

4、中的“三父子”,指的是  A曹操、曹丕、曹植    B且  苏洵、苏轼、苏辙  c  班彪、班固、班超    D 杜甫、杜牧、杜荀鹤  12下面作品、作家、朝代对应有错的一项是  A西游记吴承恩明代;  B镜花缘李汝珍明代;  C西厢记王实甫元代;  D桃花扇孔尚任清代。  13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选出一项错误的:

5、  A“骚体”又称“楚辞体”,得名于屈原的离骚,特点之一是多用“兮”字。  B韩愈、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们主张废弃六朝以后华而不实的骈俪文,而创作内容充实、形式自由的散文。  c冯梦龙编订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合称“三言”,其中保存了不少宋元“话本”,也有不少明人的“拟话本”。  D三国志、柳河东集的作者分别是陈寿、柳宗元。  E李贺、李煜、李清照三位分别是我国唐代、南唐和北宋初期著名的诗人、词人。  三、解释下列成语中加点的词。(10分,每题1分)

6、60; 14安之若素:            15暴殄天物:  16义愤填膺:            17不苟言笑:  18不可理喻:            19蹉跎岁月: 

7、60;20大相径庭:            21匪夷所思:  22洞若观火:            23刚愎自用:  四、写出下列各诗文名句的空句。(7分,每题1分)  24_,本固邦宁。  25_,远近高低各不同。  26始知锁向金笼听,_。 &#

8、160;27_,疑义相与析。  28沉舟侧畔千帆过,_。  29_,雪却输梅一段香。  30君主视臣如手足,_。  五、阅读诗词曲,回答问题(32分)  (一)阅读下面一首曲子,按要求答题。(7分)    双调沉醉东风    (元)关汉卿    咫尺的天南地北,霎时间月缺花飞。手执着饯行杯,眼阁着别离泪。刚道得声“保重将息”,痛煞煞教人舍不得。“好去者望前程万里!” 

9、 31开头两句“咫尺的天南地北,霎时间月缺花飞”从_和_。两方面写送别。(2分)  32第4句“眼阁着别离泪”中的“阁(搁)”字描写了_的神态。(1分)  33第6句“痛煞煞教人舍不得”中的“人”包括_和_。(2分)     34这首曲子所描写的送别场景与柳永的雨霖铃不同之处主要在于_。(2分)  (二)阅读下面一首词,按要求答题。(5分)    菩萨蛮·黄鹤楼    1927年春 &#

10、160;  毛泽东    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    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    注释“九派”水的支流叫派,长江在湖北、江西一带有很多支流,称九派,“九”是多数的意思。 “中国”即国中。  35上片写景,是按照由_及_的顺序依次写来。(1分)  36下片开头化用唐代诗人崔颢的黄鹤楼的诗句,请补出空句。“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_。

11、”(1分)  37翻译“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并作简洁的解说。(3分)(三)阅读下面两首题为台城的唐诗,按要求答题。(10分)    台城    刘禹锡    台城六代竞豪华,结绮临春事最奢。万户千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    台城    韦  庄    江雨霏霏江苹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

12、十里堤。    注台城,旧址在南京市玄武湖旁,六朝时是帝王荒淫享乐的场所。南朝陈后主在台城营造结绮、临春、望仙三座高楼,以供游玩,并自谱玉树后庭花,中有“玉树后庭花,花开不复久”之句。  38下列对两首诗解说分析不恰当的二项是:(2分)  A刘涛中的“六代”与韦诗中的“六朝”同指历史上建都金陵的六个朝代,即东吴、东晋、宋、齐、梁、陈。  B刘诗“成野草”一句同韦诗“鸟空啼”一句都是以乐景写哀情。草和鸟都不解世事兴衰,草绿鸟啼,描绘出一派繁盛欢乐的景象。  C两首诗都是凭吊古迹

13、之作,抒写了诗人盛衰兴亡之感、吊古伤今之慨。两诗都在吊古中寄寓了深刻的历史教训,流露出浓重的伤感情绪。  D刘诗起句总写六代豪华。二、三、四句借用史实,指出造就“万户弓:门成野草”的凄凉结局,乃是因为陈后主纵情声色、不理朝政,暗含了对当时唐代统治者的批评。  E韦诗全诗写景,以霏霏细雨、江草、啼鸟和柳色着意营造一种四望迷蒙、烟笼雾绕、如梦如幻的氛围,而一座荒凉破败的台城就隐藏在其中。  39两首诗都运用了对比手法,刘诗把_与_对比;韦诗则用_同_对比。(4分)  40请对刘诗中“竞”和韦诗中的“无情”作一简要分析,

14、说出其精妙处。(4分)  刘诗中“竟”:_。  韦诗中的“无情”:_。  (四)阅读下面两首宋词,完成试题。(10分)    长相思(二首)    万俟咏    雨    一声声,一更更。窗外芭蕉窗里灯,此时无限情。    梦难成,恨难平。不道愁人不喜听,空阶滴到明。    山驿 

15、0;  短长亭,古今情。楼外凉蟾一晕生,雨余秋更清。    暮云平,暮山横。几叶秋声和雁声,行人不要听。  41雨词通篇不出“雨”字(标题除外),但很多地方都写出了夜雨之声,请写出表现夜雨之声的词语(或句子)_、_、_。(3分)  42山驿词通篇不着一“愁”字,却写出了羁旅愁思,请写出表现羁旅愁思的词语(或句子)_、_、_。(3分)  43这两首词写景抒情,所写的景物有不同,也有相同的,相同的是都写了 _,只不过雨是写_,山驿是写_。它们都抒发了_之情。  

16、;(4分)  六、阅读古文,回答问题。(45分)  (一)阅读下文,按要求回答问题。(12分)    (韩)信乃令军中毋杀广武君,有能生得者购千金。于是有缚广武君而致戏下者,信乃解其缚,东乡坐,西乡对,师事之。诸将效首虏,毕贺,因问信曰:“兵法右倍山陵,前左水泽,今者将军令臣等反背水阵,曰破赵会食,臣等不服。然竟以胜,此何术也?”信曰:“此在兵法,顾诸君不察耳。兵法不曰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且信非得素拊循士大夫也,此所谓驱市人而战之,其势非置之死地,使人人自为战;今子之生地,皆走,宁尚可得而用之乎!”诸将

17、皆服曰:“善。非臣所及也。”于是信问广武君曰:“仆欲北攻燕,东伐齐,何若而有功?”广武君辞谢曰:“臣闻败军之将,不可以言勇;亡国之大夫,不可以图存。今臣败亡之虏,何足以权人事乎!”信曰:“仆闻之,百里奚居虞而虞亡,在秦而秦霸,非愚于虞而智于秦也,用与不用,听与不听也。诚令成安君听足下计,若信者亦已为禽矣。以不用足下,故信得侍耳。”因固问曰:“仆委心归计,愿足下勿辞。”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44于是有缚广武君而致戏下者  45此在兵法,顾诸君不察耳  46广武君辞谢曰  47诚令成安君听足下计解释下列句中

18、加点词的用法。(2分)  48西乡对,师事之  49驱市人而战之翻译下列句子。(6分)  50有能生得者购千金  51今予之生地,皆走,宁尚可得而用之乎  52于虞而智于秦也  (二)阅读下文,按要求回答问题。(17分)    陈胜王凡六月。已为王,王陈。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之陈,扣宫门曰:“吾欲见涉。”宫门令欲缚之。自辩数,乃置,不肯为通。陈王出,遮道而呼涉。陈王闻之,乃召见,载与俱归。入宫,见殿屋帷帐,客曰:“伙颐!涉之为王沈沈者

19、!”楚人谓多为伙,故天下传之,伙涉为王,由陈涉始。客出入愈益友舒,言陈王故情。或说陈王曰:“客愚无知专妄言轻威。”陈王斩之。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陈王以朱房为中正,胡武为司过,主司群臣。诸将徇地,至,令之不是者,系而罪之,以苛察为忠。其所不善者,弗下吏,辄自治之。陈王信用之。诸将以其故不亲附,此其所以败也。    陈胜虽已死,其所置遣侯王将相竟亡秦,由涉首事也。高祖时为陈涉置守冢三十家砀,至今血食。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  53自辩数,乃置  54主司群臣 

20、60;55下列句中加点词用法不同类的一项是(2分)  A陈胜王凡六月      B由涉首事也  C涉之为王沈沈者    D,系而罪之  56文中划线部分共有3个分句,请依次把它们写出来(3分)  客愚无知专妄言轻威  (1)_(2)_(3)_  翻译下列句子。(6分)  57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  58所不善者,弗下吏,辄自治之 

21、 59其所置遣侯王将相竟亡秦  60根据本段文章原意概括陈胜失败的原因(4分)  (1)_(2)_。(三)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试题。(16分)    开元四年,山东大蝗,民祭且拜,坐视食苗不敢捕。崇奏:“诗云:秉彼蟊贼,付畀炎火。汉光武诏曰:勉顺时政,劝督农桑。去彼螟蜮,以及蟊贼。此除蝗谊也。且蝗畏人易驱,又田皆有主,使自救其地,必不惮勤。请夜设火,坎其旁,且焚且瘗,蝗乃可尽。古有讨除不胜者,特人不用命耳。”乃出御史为捕蝗使,分道杀蝗。汴州刺史倪若水上言:“除天灾者当以德,昔刘聪除蝗不克而害愈甚。”拒

22、御史不应命。崇移书诮之曰:“聪伪主,德不胜袄,今袄不胜德。古者良守,蝗避其境,谓修德可免,彼将无德致然乎?今坐视食苗,忍而不救,因以无年,刺史其谓何?”若水惧,乃纵捕,得蝗十四万石。时议者喧哗,帝疑,复以问崇,对曰:“庸儒泥文不知变。事固有违经而合道,反道而适权者。昔魏世山东蝗,小忍不除,至人相食;后奏有蝗,草木皆尽,牛马至相啖毛。今飞蝗所在充满,加复蕃息。且河南、河北家无宿藏,一不获则流离,安危系之。且讨蝗纵不能尽,不愈于养以遗患乎?”帝然之蝗害讫息。    注蟊贼:吃禾苗的害虫。付畀(bi):付与。螟蜮:同注。刘聪:十六国时期汉国国君,无道。袄(ya

23、o):同“妖”。回答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61诗云:“秉彼蟊贼,付畀*炎火。”  62此除蝗谊也。  63崇移书诮之曰  64必不惮勤下列句子中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65古有讨除不胜者,特人不用命耳。(2分)  A古时有讨除蝗虫而未获胜的情况,只是人们未用上死力而已。  B古时有讨除蝗虫而未尽灭的情况,只是人们未听从命令而已。  C古时有讨除蝗虫而未尽灭的情况,只是人们未用上死力而已。 

24、 D古时有讨除蝗虫而未获胜的情况,只是人们未听从命令而已。  66谓修德可免,彼将无德致然乎?(2分)  A是说修德可以免除蝗虫灾害,恐怕:是刘聪那里缺少德行而导致这样的吧?  B是说修德可以免除蝗虫灾害,恐怕是汴州那里缺少德行而导致这样的吧?  C是说修德可以避免蝗虫入境,恐怕是汴州那里缺少德行而导致这样的吧?  D是说修德可以避免蝗虫入境,恐怕是刘聪那里缺少德行而导致这样的吧?  67事固有违经而合道,反道而适权者。(2分)  A事情本来就有

25、违背条文而合乎事理,违反事理而投合权势的情况。  B事情本来就有违背经典而合乎事理,违反事理而适应权变的情况。  c,事情本来就有违背经验而合乎事理,违反事理而适应权变的情况。  D事情本来就有违背法则而合乎事理,违反事理而投合权势的情况。  68“庸儒泥文不知变”中“泥文”的“文”指的是(3分)  A聪伪主,德不胜袄,今袄不胜德。  B古有讨除不胜者,特人不用命耳。  C除天灾者当以德,昔刘聪除蝗不克而害愈甚。  D古者良守,蝗避其其

26、境,谓修德可免,彼将无德致然乎?  69从姚崇三次讲话的内容看,他关于灭蝗的实际见解是(3分)  A既要做到合道,又要做到适权,就能战胜蝗灾妖异。  B既要有德行,又要上下齐心合力,就能战胜蝗灾妖异。  c既要有德行,又要正确的方法,就能战胜蝗灾妖异。      D既要有正确的方法,又要上下齐心合力,就能战胜蝗灾妖异。  七、附加题:(20分)  阅读下面首词,按照要求答题。   

27、60;相见欢    南唐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注释“深院锁清秋”,深院被秋色所笼罩。这是作者看到寂寞梧桐所引起的联想。用一“锁”字,当和作者的处境和感受有关。    “离愁”,是指去国之愁。以上两句形容愁绪纷乱,难于排遣。    “别是一般,另有一种。这句意思是说不出

28、心里是什么滋味,进一步表现了作者心情的愁苦。    70古代诗人、词人借助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来表现离愁时,各具特色,如李白远离别:“海水直下万里深,谁人不言此愁占”;如李白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如李清照武陵春:“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如秦观千秋岁:“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试将它们与李煜此词作一比较,说说其异同。第三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复赛答案(D组)  一、按照要求填空。(2 0分)  1书、礼、春秋、易  2大学、中庸、孟子  3纪传体通史&#

29、160; 书、表、本纪、世家、列传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4文心雕龙  5王维和孟浩然  田园诗人  高适和岑参  边塞诗人  6红楼梦  石头记  7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  隋书  新唐书、旧五代史  宋史  金史、元史、明史  8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

30、160;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9写鬼写妖  刺贪刺虐  10经、史、子、集   二、按照要求完成下列选择题:(6分,每题2分)  11B  12B(李汝珍应是清代人)  13E(关于李清照的叙述是错误的,李清照是生活在北宋末、南宋时期的词人,主要创作期在南宋)  三、解释下成语中加点的词。(10分,每题1分)  14心安  15灭绝 &

31、#160;16胸  17苟且、随便  18使明白  19时间白白过去  20相差很远  21平常  22透彻、深入  23执拗  四、写出下列各诗文名句的空句。(7分,每题1分)  24民为邦本  25横看成岭侧成峰  26不及林间自在啼  27奇文共欣赏  28病树前头万木春  29梅须逊雪三分白 

32、0;30则臣视君如心腹  五、阅读题。(3 2分)  (一)31空间  时间  32送行女子眼眶里勉强噙住眼泪  33送者  行者  34  有送别的话语(“保重将息”、“好去者望前程万里”均为临别赠言。)  (二)35远  近  36白云千载空悠悠  37译文:把酒浇在滔滔长江里,心潮追逐着浪潮高涨。解说:作者触景生情,联系当时严峻的革命形势,内心的感情像

33、江上的波涛一样翻腾起伏,激动不已。  (三)38 B(“成野草”“鸟空啼”都不是乐景)  C(刘诗在吊古中总结了深刻的历史教训,韦诗则无此意,只是流露出浓重的伤感情)  39刘诗把野草丛生的荒凉破败与昔日“万户千门”热闹繁盛对比,韦诗则用江雨、江草、啼鸟、柳色等景象同如梦幻般转瞬即逝的六代豪华相对比。  40刘诗着一“竞”字,幻化出无数幅争奇斗巧、富丽堂皇的六代皇宫图。韦诗“无情”二字是说台城柳并不管人间兴亡,它照样生长,照样“烟笼十里堤”。说柳无情,正写出诗人有情。  (四)41。一声声(写雨

34、之稠密),一更更(写雨之不断),芭蕉(间接写雨,在中国古典诗词中,“芭蕉夜雨”也像“梧桐夜雨”一样,是典型化了的抒情意象),空阶滴到明(直接写雨声)。  本题只要写到三个即可,不必分析    42短长亭(即短亭和长亭,古有“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是古代饯别之处,柳永雨霖铃有“对长亭晚”),凉蟾(蟾代指月),雨余,暮云,秋声和雁声。  本题只要写到三个即可,不必分析    43雨  雨中听雨  雨后山驿的黄昏景色  凄愁六、阅读古文,回答问题。(45分)  (一)44送到  45只是  46推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