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八年级文言复习提纲_第1页
(推荐)八年级文言复习提纲_第2页
(推荐)八年级文言复习提纲_第3页
(推荐)八年级文言复习提纲_第4页
(推荐)八年级文言复习提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八上文言文 桃花源记1、文学常识 陶渊明 东晋大诗人 体裁 记2、 通假字便要还家 要 通 邀 邀请3、古今词义不同芳草鲜美 古义:鲜艳美丽 今义:食物味道好阡陌交通 古义:交错相通 今义:交通运输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古义:妻子儿女 今义:妻子 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 今义:没有出路的地方无论魏晋 古义:不要说 不必说 今义:表条件关系的连词4、 解释加点的字武陵人捕鱼为业 作为 缘溪行 沿着 落英缤纷 花 繁多的样子 夹岸数百步 几 渔人甚异之 以为异 复前行 又 走 欲穷其林 走完 便得一山 看见 彷佛若有光 隐隐约约 好像 便舍船 丢弃 初极狭 一开始 才通人 只 仅 复行数十步 又 屋舍

2、俨然 整齐的样子 土地平旷 平整广阔 处处志之 做标记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类 鸡犬相闻 听见 悉如外人 全 都 黄发垂髫 老人孩子并怡然自乐 愉悦的样子 具答之 详尽 咸来问讯 都 询问消息 遂与外人间隔 隔开 皆叹惋 都 感叹 惋惜 皆出酒食 都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邀请 辞去 告辞 离去此中人语云 告诉 说 不足为外人道也 值得 说 既出 已经 得其船 找到 便扶向路 沿 顺着 及郡下 到了 诣太守 到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 马上 遂迷 终于 欣然规往 高兴的样子 计划 后遂无问津者 就 渡口5、一词多义武陵人捕鱼为业 作为 乃大惊 于是 寻病终 不久 便舍船 丢下不足为外人道也 值得 乃不知有

3、汉 竟然 寻向所志 寻找 屋舍俨然 房屋渔人甚异之 代词 代这种情况具答之 代词 代他们闻之 代词 代这件事 6、翻译重要句子缘溪行,忘路之远近:他顺着溪水划船,忘记了路程的远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花草遍地,鲜嫩而美丽,落花纷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他非常诧异,继续往前走,想走到林子的尽头。林尽水源,便得一山:桃林的尽头正是溪水的发源地,便出现一座山。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山上有个小洞口,洞里隐隐约约仿佛有点光亮。初极狭,才通人:起初,洞口很狭窄,只容一个人通过。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敞亮了。(呈现在他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

4、一排排整齐的房舍。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沼、桑树、竹林之类。田间小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鸡犬相闻:(村落间)鸡鸣狗叫之声都处处可以听到。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人们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的穿戴跟桃源外面的人完全一样。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老人和孩子们个个都安闲快乐。问所从来,具答之:(村中人)问他是从哪儿来的。渔人详细地作了回答。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们来到这个跟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不再出去,因而跟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5、(村中人)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至于)魏、晋两朝就更不用说了。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渔人把自己听到的事一一详细地告诉了他们。(听罢),他们都感叹起来。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其余的人各自又把渔人请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饭(来款待他)。停数日,辞去:渔人逗留了几天后,向村中人告辞。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临别时)村中人嘱咐他道:“(我们这个地方)不值得对外边的人说啊!”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渔人)出来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顺着来时的路划回去,处处都做了记号。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到了郡城,去拜见太守,报告了这番经历。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

6、志,遂迷,不复得路。太守立即派人跟着他去,寻找先前所做的记号,竟然迷失了方向,再也找不到(通往桃源的)路了。闻之,欣然规往:(刘子骥)听到这件事后,高高兴兴地打算前往,但未能实现。未果,寻病终:不久,他因病去世。后遂无问津者:此后就再也没有人探寻(桃花源)了。7、你对陶渊明的理想社会怎么看?全文从桃花源的优美景色和社会生活及社会风尚两方面描写理想社会的。是一个没有阶级,没有压迫。没有战争,自由美满,人人安居乐业的理想社会。是对黑暗社会现实的否定。但这个社会是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社会,这个社会是虚构出来的,在阶级社会中是不可能存在的。陋室铭 1、文学常识作者 刘禹锡 唐代文学家 诗人 铭 古代刻在

7、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 一般都是用韵的2、解释加点的字有仙则名 有名气 有龙则灵 灵异 斯是陋室 这 是 惟吾德馨 只 香气 谈笑有鸿儒 大 读书人 往来无白丁 平民 可以调素琴 调弄 阅金经 佛经 无丝竹之乱耳 音乐 使 扰乱 无案牍之劳形 官府公文 使劳累 身体 孔子云 说 何陋之有 什么 简陋3、一词多义无丝竹之乱耳 助词 取消句子独立性 不译 何陋之有 助词 宾语前置的标志 不译4、翻译句子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谈笑的是渊博的学

8、者,往来的没有平民。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可以弹奏素朴的古琴,浏览珍贵的佛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累身心。孔子云:“何陋之有?”孔子说:(虽然是陋室,但只要君子住在里面)有什么简陋的呢?5、问题:选文的主旨句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选文从 环境的清幽、交友的高雅、生活情趣的高雅三个方面表现陋室不陋的。选文表现了诗人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和不慕名利的道德节操。爱莲说1、文学常识作者 周敦颐 宋代哲学家 世称濂溪先生 体裁 说 借事或物来论述道理2、解释加点的字可爱者甚蕃 值得 多 晋陶渊明独爱菊 唯独 自李唐来 从 世人盛爱牡丹 很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

9、不染 沾染(污秽) 濯清涟而不妖 洗涤 清水 美丽而不端庄不蔓不枝 生枝蔓 长枝节 香远益清 更加 亭亭净植 洁净 立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看 亲近而不庄重 花之隐逸者也 隐居的人 予谓菊 认为 陶后鲜有闻 少 同予者何人 我 宜乎众矣 应当 多3、 一词多义水陆草木之花 助词 的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助词 取消句子独立性 不译4、 翻译句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水上、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值得喜爱的很多。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自唐朝以来,世人很喜欢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我惟独喜爱莲从淤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泥的沾染;它经过清水洗涤,却不显得妖媚。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它

10、的茎)内空外直,没有(缠绕的)蔓,(也)没有(旁逸的)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香气远播,更显得清芬;它笔直地洁净地立在水中,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啊。莲,花之君子者也:莲,是花中的君子。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唉!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莲之爱,同予者何人:对于莲的爱好,像我一样的还有谁呢?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对于牡丹的爱,那当然是有很多的人了。5、问题选文的主旨句是: 莲,花之君子者也选文采用衬托的表现手法,牡丹反衬,菊花正衬,用来突出莲花的高尚情操。选文从以下方面描写了莲花的美好品质:出淤泥而不染:象征君子身处污浊环境而不同流合污,不随俗浮

11、沉的品质。濯清涟而不妖:象征君子的庄重质朴,不哗众取宠,不炫耀自己。(生长环境)中通外直,不蔓不枝:象征君子的特立独行,正直不苟,豁然大度香远益清,亭亭净植:象征君子的美好资质。(香味、形态)表现了诗人不与世同流合污,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及高洁傲岸的思想情趣。核舟记1、文学常识作者 魏学洢 明末人 选自清代涨潮编辑的虞初新志2、通假字八分有奇 “有”通“又” 诎右臂支船 诎 同“屈” 弯曲左手倚一衡木 “衡”同“横” 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甫 ”通“父” 男子美称 为字共三十有四 “有”通“又”3、解释加点的字明有奇巧人 奇巧精妙 能以径寸之木 用 为宫室 刻 罔不因势象形 无不 顺着 各具情态

12、具备 神情 姿态 尝贻余核舟一 赠送 盖大苏泛赤壁云 原来 长约八分有奇 零数 高可二黍许 大约 上下 中轩敞者为舱 是 启窗而观 打开 看 雕栏相望焉 相对 清风徐来 慢慢 水波不兴 起 石青糁之 涂 中峨冠而多髯者 高高的帽子 佛印居右 处在 东坡右手执卷端 右端 鲁直左手执卷末 左端 如有所语 说话 东坡现右足 显露 其两膝相比者 靠近 佛印绝类弥勒 极 像 矫首昂视 举 神情与苏黄不属 类似 左臂挂念珠倚之 靠 珠可历历数也 分明可数的样子 右手攀右趾 拉 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 拿 其人视端容寂 看 正 容貌 平静 其船背稍夷 平 细若蚊足 好像 钩画了了 清清楚楚的样子 通计一舟 总共

13、为人五 刻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竟然 满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原来 挑选 又长又窄 4、一词多义明有奇巧人 奇特 为宫室 刻 明有奇巧人 同“无”相对 长约八分有奇 零数 中轩敞者为舱 是 长约八分有奇 通“又” 启窗而观 表顺接 高可二黍许 大约 佛印绝类弥勒 极中峨冠而多髯者 表并列 珠可历历数也 可以 来此绝境 隔绝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表转折 却5、 翻译句子 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能够用直径一寸的木头,雕刻房屋、器具、人物,以及鸟兽、树木、石头。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全都按照(材料原来的)形状刻成(各种事物)形象,各有各的神情恣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14、:(他)曾经赠送给我一个用桃核雕刻成的小船,刻的是苏轼游赤壁。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船从头到尾长大约八分多一点,大约有两个黄米粒那么高。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中间高起而宽敞的部分是船舱,用篛竹叶做成的船篷覆盖着它。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打开窗户来看,雕刻着花纹的栏杆左右相对。石青糁之:用青色颜料涂在刻着字的凹处。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中间戴着高高的帽子并且有很多胡须的人是苏东坡,佛印在他的右边,鲁直在他的左边。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他们互相靠近的两膝,各自隐藏在书画卷下面的衣褶里面。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佛印极像弥勒菩萨,

15、敞开胸襟露出两乳,抬头仰望,神态表情和苏东坡、黄鲁直不相类似。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佛印)左臂挂着念珠靠在左膝上,念珠可以清清楚楚地数出来。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在右边的人扎着椎形的发髻,仰着脸,左手靠着一根横木,右手扳着右脚脚趾,好像大声呼叫的样子。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那个人的眼睛正视着(茶炉),神色平静,好像在听茶水烧开了没有的样子。 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字迹)细小得像蚊子脚,一勾一画清清楚楚,而计其长曾不盈寸:可是计算它的长度,竟然不满一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原来是挑选桃核中又长又窄的雕刻成的。嘻,技亦灵怪矣哉!嘻,技艺也真神奇啊!6、 问

16、题核舟的主题是:大苏泛赤壁核舟艺术的精湛表现在:用料体积小、所刻事物多、人、物情态具备介绍核舟的顺序是:船舱-船头-船尾-船背 按照空间顺序。采用这种顺序的原因是:核舟中间部分是船舱,是核舟最重要的部分,小窗雕刻精细,体现了核舟的精湛技艺;窗上有苏轼的诗句,点出核舟的主题。核舟许多细节的刻画是为了:表现雕刻者精湛的技艺。大道之行也1、文学常识选自礼记 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加以辑录、编纂而成 共49篇 大约是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家学者托名孔子答问的著作2、通假字选贤与能 “与” 通“举” 矜、寡、孤、独、废疾者 “矜”通“鳏” 老而无父的人3、解释加点的字大道之行也 古代

17、最高的理想 天下为公 是 讲信修睦 培养 故人不独亲其亲 所以 以为亲 亲人 不独子其子 以为子 孩子 废疾者皆有所养 残疾人 男有分 职分 指职业、职守 女有归 女子出嫁 货恶其弃于地也 厌恶 是故谋闭而不兴 因此 奸邪之谋 发生 盗窃乱贼而不作 造反 害人 兴起 故外户而不闭 因此 大门 是谓大同 这 叫做 和、平4、翻译句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人人)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因此人们不仅仅以自己的亲人为亲人所赡养,不仅仅抚育自己的子女.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

18、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使老年人能安享晚年,使壮年人能为社会效力,使孩子健康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而无父的人、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有人供养。男有分,女有归:男子有职务,女子有归宿。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对于财货,人们憎恶把它扔在地上的现象,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人们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这样一来,奸邪之谋就不会发生,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发生,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家家户户)都不用关大门了,这就叫做理想社会。5、 问题中心思想:通过对理想社会的描述,阐明了儒家理想中的“大同”社

19、会的基本特征,表达了“天下为公”的理想。全文分三层。第一层对“大同”社会进行概括性说明。第二层从三方面阐述“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第三层对全文总括。拿现实社会与大同社会对比。全文从三方面说明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人人都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人人都能安居乐业;货尽其用,人尽其力。三峡一、文学常识1、郦道元, 北魏 时期 地理学家。他撰写的 水经注 ,其书名为注释水经,实则以水经为纲,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不仅是一部具有重大科学价值的 地理著作 ,而且也具有较高的 文学价值 。2、长江三峡是 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的总称。3、通过描写三峡的 山、夏水、春冬景色

20、、秋天景象,来表现三峡的壮丽风光。4、第一节抓住三峡的山 高峻、连绵 的特点。第二节突出夏水的 迅猛、湍急 的特点。第三节写 春冬景色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从 俯视 的角度,“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从 仰视 的角度。第四节突出了三峡景物的 悲寂、凄凉,结尾引用渔者歌谣 突出了三峡山高、岭连、狭窄的特点,渲染了秋天萧瑟的气氛。 全文的顺序 是先写山,再写水;写水时 按照夏春冬秋的顺序。二、通假字略无阙处 阙 通 缺 缺口三、翻译加点字自三峡七百里中 从 略无阙处 毫无 缺口 重岩叠嶂 像屏风一样的山峰 自非亭午夜分 如果;正午 不见曦月 太阳 至于夏水襄陵 上 沿溯阻绝 顺流而下

21、 逆流而上 断 或王命急宣 有时;传达 虽乘奔御风 即使;飞奔的马 不以疾也 认为;快 则素湍绿潭 白色的急流 回清倒影 回旋 绝巘多生怪柏 极高的山峰 飞漱其间 冲荡清荣峻茂 水清;树荣;山高;草盛 良多趣味 实在 属引凄异 连接;延长 每至晴初霜旦 到;开始、刚;早晨 哀转久绝 婉转;消失 故渔者歌曰 所以四、一词多义 属引凄异 (连接)属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类) 神情与苏黄不属 (相似) 哀转久绝 (消失)绝 绝巘多生怪柏 (极) 沿溯阻绝 (断) 夜久语声绝 (消失)自 自三峡七百里中 (从)自非亭午夜分 (如果)五、翻译重要句子1. 略无阙处。 几乎没有中断的地方。2. 至于夏水襄

22、陵,沿溯阻绝。 到了夏天江水漫上山陵的时候,上行和下行的船只都被阻断。3、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中间相距一千二百里,即使骑着骏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4、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层层的悬崖,排排的峭壁,把天空和太阳都遮蔽了。5、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有时皇帝的命令要急速传达,这时候只要清早坐船从白帝城出发,傍晚便可到江陵。6、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在春、冬两个季节,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深潭,回旋着清波。7、绝巘多生怪柏。 在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8、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水清,树荣,山高,草盛,实在是趣味无穷。9、每至晴初霜旦,

23、林寒涧肃。(在秋天,)每到初晴的时候或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10、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高处的猿猴)声音连续不断,非常凄凉怪异。空旷的山谷传来猿啼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短文两篇一、文学常识1、答谢中书书作者 陶弘景 是 南朝文学家。答:回复。书:书信。2、开头两句 以感慨发端:总领全文。中间十句,作者具体描绘 山川景色。 先 仰视“高峰入云 ”,再 俯视 “清流见底 ”,又 平看“两岸石壁 ”“青林翠竹 ”;先静后动, 最后又 按时间 分“晓”、“夕”来写,一句一景,次第井然。最后两句 以感慨收束全文,首尾呼应。表达了作者 欣赏自然的自豪之感,同时也希望与

24、古往今来的林泉高士相比肩的思想感情。3、 记承天寺夜游作者是 苏轼 ,号 东坡 ,宋代 文学家 、词人 唐宋 八大家之一,和父亲 苏洵 弟 苏辙 共称“三苏”。本文选自东坡志林。4、 文中写景的句子是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景物特点是 月色空明澄澈;“积水空明” 用比喻手法写出月光的清澈透明。“藻、荇交横”写出 竹柏倒影的清丽淡雅。作者以高度凝练的笔墨,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 5、 “闲人”指闲情逸致的人。表面上是自嘲说自己和张怀民是清闲之人,实际上有自豪之感,月到处都有,但只有 情趣高雅之人才能真正感受月下的美好 。“闲人”还包含了作者 郁

25、郁不得志的悲凉心情 。感情微妙而复杂,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尽在其中。二、解释加点的字山川之美 的 古今共谈 赞叹 五色交辉 交相辉映 四时俱备 四季;都 具备 晓雾将歇 早晨;消散 夕日欲颓 傍晚,坠落 沉鳞竞跃 潜游的鱼 争相 实是欲界之仙都 人间 自康乐以来 从 、自从 未复能有与其奇者 再也没有;参与 这里指欣赏 月色入户 门 解衣欲睡 脱了欣然起行 高兴的样子 念无与为乐者 考虑,想到 遂至承天寺 于是 怀民亦未寝 也;睡觉 相与步于中庭 共同;一起 如积水空明 形容水的空灵清澈 水中藻、荇交横 交错 纵横 盖竹柏影也 原来 何夜无月 哪里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

26、者耳 只是; 像 ; 罢了 三、翻译重要句子1、山川之美,古今共谈。 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赞叹的啊。2、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3、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4、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青葱的树木,翠绿的竹丛,四季长存。5、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的叫声;6、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7、 自康乐以来,未复能有与其奇者。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8、 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脱了衣服打

27、算睡觉,这时月光照进门里,(十分美好),我高兴的起来走到户外。9、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想到没有人与我同乐,于是到承天寺去找张怀民。10、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张怀民也还没睡觉,(于是)我们一起在庭院中散步。11、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月光照在庭院中,如水一般清明澄澈,竹子和松柏的影子,就像水中交错的藻、荇。12、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哪一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竹子和松柏?13、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啊。四、一词多义 念无与为乐者 和与 未复能有与其奇者 参与,这里指欣赏观潮一、文学常识1、观潮选自武林旧事,作者 周密

28、 , 宋 代人。二、解释加点的字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 农历十六 是 方其远出海门 正时 发起 仅如银线 只际天而来 连接着天 吞天沃日 用水淋洗 杨成斋有诗者是也 这样的情景每岁京尹出浙江亭 年 艨艟数百 战船 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 穷尽;阵势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 马;舞动;树立、举 如履平地 踏 倏尔黄烟四起 突然人物略不相睹 毫不 ; 看 一舸无迹 船 仅有敌船为火所焚 只 被 随波而逝 去 皆披发文身 画着花纹 溯迎而上 逆流 江干上下 江岸出没于鲸波万仞中 巨浪 指浪头极高 珠翠罗绮溢目 满目 皆倍穹常时 高而僦赁看幕 租用 虽席地不容间也 即使 一席之地 许 空地三、一词多义自

29、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 (是) 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 (连词,而。)为火所焚 (被) 以此夸能 (凭借,靠)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 (顺连,那么,就) 溯迎而上 (连词,表示修饰关系)则 而 则一舸无迹 (可译为“可是,却”) 而僦赁看幕 (表示转折,可译为“可是”)四、翻译重要句子1、方其远处海门,仅如银线。 当潮水从浙江入海口涌起的时候,(远远看去),几乎像一条银白色的线; 2、 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 随着潮水越来越近,就像玉城雪岭一般连天涌来。 3、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军,艨艟数百,分列两岸。每年(阴历八月),京都临安府长官来到浙江亭教阅水军,数百条战船分列两岸。 4、 既而尽奔腾分

30、合五阵之势,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然后演习五阵的阵势,忽而疾驶,忽而腾起,忽而分,忽而合,极尽种种变化,同时有在水面上起马、舞旗、举枪、挥刀的人,好像踩在平地上一样。 5、 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 忽然黄烟四起,人和物一点也看不见了。 6、 烟消波静,则一舸无迹。 (待到)烟雾消散,水面又恢复了平静,看不到一条船的踪迹。 7、 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 几百个擅于泅水的吴中健儿,披散着头发,浑身刺着花绣。 8、 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争相奋力逆流迎潮而上,(他们的身影)在万仞高的惊涛骇浪中浮沉,翻腾着身子变换着各种姿态。9、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而旗尾却一

31、点也不被水沾湿,凭借这种(表演)来显示他们(高超)的技能。 10、珠翠罗绮溢目,车马塞途。 满眼都是华丽的服饰,路上堵满了车马。 11、而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间也。 而租赁看棚的人非常多,即使是一席之地的空地也不容有。 湖心亭看雪一、 文学常识作者:张岱,字 宗子 ,号 陶庵, 明末清初(朝代)人。本文选自陶庵梦忆 。二、 解释加点的字湖中人鸟声倶绝 全,都;消失 是日更定矣 这 结束 余挐一小舟 通“桡”撑雾凇沆砀 冰花一片弥漫。水汽凝成的冰花;白气弥漫的样子 惟长堤一痕 只拥毳衣炉火 穿着、带着; 用毛皮制成的衣服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哪能 ;还 客此 在此客居 及下船 等到 余强饮三大白而

32、别 尽力;酒杯 三、 一词多义上下一白 (全) 是日更定矣 (初更) 是日更定矣 (代词,这)一 更 是长堤一痕 (数词,一) 更有痴似相公者(还)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 (判断词“是”)四、 翻译重要句子1、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这一天晚上初更时,我划着一叶扁舟,穿着毛皮衣服、带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 。 2、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弥漫着水气凝成的冰花,天与天空、白云、山峦、湖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 3、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只有(淡淡的)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

33、粒人影罢了。 4、湖中焉得更有此人。在湖上怎么还能碰上(您)这样(有闲情雅致)的人呢。 5、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我痛饮了三大杯,然后(和他们)道别。问他们的姓氏,得知他们是金陵人,在此地客居 。 6、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您一样痴的人呢。 八下文言文与朱元思书一、文学常识1、作者吴均,是南朝梁文学家。体裁是书信,(山水小品)2、总领全文山水特征的是哪一句?全文结构有什么特点?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总分式3、第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第一段是文章的总起,概括描述了从富阳至桐庐一路上的奇山异水。4、第二段写出了水的什么特点?采用什么手法达到这种效果?

34、水之清;水之急。夸张手法、比喻手法5、第三段写出山的什么特点?轩邈成峰,形的角度,视觉。鸟鸣猿啼,声的角度。听觉。6、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这句话赞美了富春江山水之美,也抒发了作者对世俗官场和追求利禄之徒的蔑视之情,含蓄地流露出爱慕美好的大自然、避世隐退的高洁志趣。二、解释加点词风烟俱净 消失 天山共色 一样 从流飘荡 顺、随 任意东西 向东向西 自富阳 从 许里 上下 天下独绝 独一无二 水皆缥碧 青白色 直视无碍 障碍 急湍甚箭 比快 猛浪若奔 飞奔的马 夹岸高山 江流两岸 负势竞上 凭借 争着 互相轩邈 向高处和远处(伸展) 泠泠作响

35、拟声词,形容水声清越 嘤嘤成韵 鸟鸣声 千转不穷 通“啭”鸟叫声 停止 百叫无绝 停止 鸢飞戾天 至 经纶事务 筹划 窥谷忘反 看 通“返”,往返 横柯 树木的枝干 在昼犹昏 昏暗 疏条交映 相互掩映三、一词多义 绝 天下独绝: 独一无二 上 负势竞上: 向上猿则百叫无绝: 断、停,动词 横柯上蔽: 上面直 直视无碍: 一直争高直指: 笔直四、通假字 千转不穷 转通“啭”,鸟叫声 窥谷忘反 反通“返”,往返五、词类活用任意东西 东西:向东或向西 猛浪若奔 奔:飞奔的马负势竞上 上:向上 互相轩邈 轩邈:往高处或往远处伸展望峰息心 息:使平息 横柯上蔽 上:在上边风烟俱净 净:消散、散净六、翻译

36、重要句子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没有一丝风,烟雾也完全散尽,天和山是一样的颜色。(乘船)随着江流飘荡,任意向东向西。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奇异的山水,是天下独一无二的。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惊涛骇浪像飞奔的马。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山峦凭借着(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蝉儿长时间地叫个不停,猿猴也长时间地叫个不断。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极力追求名利的人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高峰,就会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那些治理政务的人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流连忘返。五柳先生传一、文学常

37、识1 、作者陶渊明,东晋大诗人。体裁是自传,陶渊明是一个安贫乐道、悠闲自适、率真放达、淡泊名利的隐士形象。2、陶渊明“好读书”,为什么“不求甚解”呢? 这是陶渊明的读书方法,广泛浏览,获得求知的满足;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解释上过分深究。3、 喝酒为什么要“期在必醉”? 他爱喝酒,表现了率真,不拘世俗礼教的性格。4、本文在写作上的最大特点是多用否定句。作用是突出了自己与世俗的格格不入,表现了他对高洁志趣和人格的坚持。5、本文主要表现五柳先生的性格 、生活和志趣。文中最能体现五柳先生性格的八个字是“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五柳先生的三大志趣是读书、饮酒、 写文章。6、“赞语”是作者仿照史

38、学家笔法加的评论性的文字。赞语中“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 与前文中 “ 不慕荣利 ” 相照应,写出五柳先生最大的特点和优点。二、解释加点词何许 处所 不详 知道 因以为号 以之为 把它作为 不求甚解 十分,非常 每有会意 领会 性嗜酒 喜爱 亲旧 亲戚朋友 或 有时 造饮辄尽 往,到 吝情 舍不得 环堵 周围都是土墙,形容居室简陋 短褐穿结 指衣服上有洞和补丁 箪瓢屡空 经常 晏如 安然自若的样子 著文章 写 颇示己志 稍微 以此自终 用来赞 传记结尾的评论性文字 戚戚 忧愁的样子 汲汲 心情急切的样子兹若 大概 这,此 俦 辈、同类 以乐其志 使为乐 三、一词多义以 因以为号 把

39、之 或置酒而招之 代词,代他以此自终 用来 黔娄之妻有言 的 无怀氏之民饮 的言 闲静少言 说,说话 其 亲旧知其如此 代词,他,第三人称代词黔娄之妻有言 言语,话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语气词,表示揣测、反问 四、词类活用亲旧知其如此:旧:朋友 以乐其志:使快乐。 亦不详其姓字:知道。五、翻译重要句子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他)安闲宁静,寡言少语,不羡慕荣华利禄。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 亲戚朋友知道他这种情况,有时备了酒菜叫他(来喝)。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一喝酒就要喝得尽兴,希望一定喝醉。短褐穿结,箪瓢屡空。 粗布短衣上面打了许多补丁,平时难以吃饱,可是他却总是一副安然自若的样子。忘怀得

40、失,以此自终。 (他)从不将得失都不放在心上,用这样的方式过完自己的一生。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衔觞赋诗,以乐其志。 一边喝酒一边作诗,为自己的报定志向而感到无比快乐。此言兹若人之俦乎? 这话大概说的是五柳先生一类的人吧?好读书,不求甚解。 (五柳先生)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探究。马说一、文学常识1、作者韩愈是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本文选自杂说。体裁是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发表议论,也可以记事,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 马说即谈马、论马。2、领起全文作用的句子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3、说明千里马和伯乐之间的关系的句子是世

41、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4、表明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的句子是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5、表明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的句子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6、揭示全文中心的句子是不知马。7、“千里马”寓指人才。“ 伯乐 ”寓指识别、赏识任用人才的人。“食马者”寓指不识人才、压制人才、摧残人才的封建统治者。8、借千里马难遇伯乐,最终被埋没这一现象,对封建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的愤懑和控诉,也流露了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激之情。二、解释加点字然后有千里马 这样 而伯乐不常有 但是 故虽有名马 所以 即使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只是 骈死于槽枥之间 两马并驾 不以千里称也 用 著称一食或尽粟一石 吃一顿 吃完,吃尽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食 通“饲” 喂是马也 这 虽有千里之能 虽然 才美不外见 通“现” 显露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尚且 一般的 一样 安求其能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