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试题中国地质大学_第1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0/28/a0c677c8-bb00-4ea8-a360-d81185bac17c/a0c677c8-bb00-4ea8-a360-d81185bac17c1.gif)
![遥感试题中国地质大学_第2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0/28/a0c677c8-bb00-4ea8-a360-d81185bac17c/a0c677c8-bb00-4ea8-a360-d81185bac17c2.gif)
![遥感试题中国地质大学_第3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0/28/a0c677c8-bb00-4ea8-a360-d81185bac17c/a0c677c8-bb00-4ea8-a360-d81185bac17c3.gif)
![遥感试题中国地质大学_第4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0/28/a0c677c8-bb00-4ea8-a360-d81185bac17c/a0c677c8-bb00-4ea8-a360-d81185bac17c4.gif)
![遥感试题中国地质大学_第5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0/28/a0c677c8-bb00-4ea8-a360-d81185bac17c/a0c677c8-bb00-4ea8-a360-d81185bac17c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08一、名词解释 1辐射校正:消除图像数据中依附在辐亮度的失真的过程 2 直方图均衡化:是将随机分布的图像直方图修改成为均匀分布的直方图,其实质是对图像进行非线性拉伸重新分配图像像充值, 一定灰度 范围内的像 的数量大致相同。 3反差增强:在数字图像处理中,增强感兴趣目标和周围背景图像之间的反差。 4电磁波普:按电磁波在空中传播的波长或频率、递增或递减排列,则称为地电磁波普。 5光谱分辨率:是指传感器接收目标辐射波普时能分辨最小波长间隔。间隔越小,分辨率越高。 6,直接解译标志:是指能够直接反映和表现目标地物信息的遥感图像的各种特征,它包括遥感摄影相片的色调,色彩,大小,形状,阴影,纹理,图型
2、,解译者利用直接介意标志,可以直观识别遥感相片上的目标地物。7 监督分类:是首先需要从研究区域内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训练场地作为样本。根据已知训练区提供的样本,通过选择特征参数(如像素,亮度值,方差)来识别建立判别函数据此对样本像元进行分类,依据样本类别的特征来识别非样本的归属类别的方法。非监督分类:是在没有检验类别(训练场地)作为样本的条件下,即事先不知道类别的特征主要根据像元之间相似度的大小进行归类合并(将相似度大的像元归为一类)的方法。二 、问答题 1、遥感数字图像定义及数学表示,举列说明? 答:遥感数字图像是以数字形式表示的遥感影像。遥感数字图像基本的单位的像素。像素是成像过程的采样点,也
3、是计算机图像处理的最小单元。像素具空间特征和属性特征。 遥感数字图图像以二维数组表示。一个元素代表一个像素,像素的坐标位置隐含,由这个元素在数组中的行列位置所决定的。元素的值表示传感器到像素对应面上目标地物电磁波波辐射强度,采用这一种方法可以将地球表面一定区域内目标地物信息记录在一个二维数据中。(别忘了举例说明)如:f=f(,),=1,2,3,,m =1,2,3,n 式中,代表行号;代表列号;f(,)值代表像素在(,)上目标地物的电磁辐射强度值 2 、地貌的判读标志?地貌的判读,主要任务是对地貌进行分类,识别各种地貌的形态,要素及其分布,地貌的判读主要用图形图形,包调,和明别,等判别标志,影像
4、的图形包括;平面的轮廓及图案的及地表的高低起伏特征,色调和阴影可以帮助观察分析各种地貌形态,获得地貌形态,获得地貌的侧面影像及其物质组成方面的信息。 3、中心投影与正射投影区别? 答:投影距离的影投影面倾斜的影响:地面起伏的影响:垂直投影时,随地面起伏变化,投影点之间的距离与地面实际水平距离成比例缩小,相对位置不变。中心投影时,地面起伏越大,产生投影误差。这种误差有一点的规律。4、 地物在遥感图像上的特征? 答: 地物在遥感图像上的特征包括:目标地物的特征:遥感图像中目标地物特征是地物电磁辐射差异在遥感影像上的典型反映。按其表现形式的不同,目标地物特征可以概括分为“色,形,位”三大类:色:是指
5、目标地物在遥感影像的颜色,这里包括目标地物的颜色,色调和阴影:形 :指目标地物在遥感影像上的形状,这里包括目标地物形状,纹理,大小,图形等:位:指目标地物在遥感影像上的空间位置,这里包括目标地物分布的空间位置,相关布局等:目标地物识别特征:色调,颜色,阴影 ,形状,图型,相关布局。051、 名词解释 光学图像与数字图像: 数字图像: 是指能够被计算机存储,处理,和使用的图像。 数字图像: 由离散化的坐标和灰度值组成的m×n数字矩阵: g(0,0), g(0,1), g(0,n-1) g(x,y) g(1,0), g(1,1), g(1,n-1)
6、g(m-1,0),g(m-1,1),g(m-1,n-1) 即为数字化图像,其中每一个格网称为一像元,它在m×n数字阵中,用行、列号和灰度值表示 。主动遥感:是由探测器主动发射一定电磁波能量并接受目标的后向散射信号。被动遥感:传感器不向目标发射电磁波,仅被动的接受目标物的自身发射和对自然辐射反射能量。空间分布率:是指像素所代表地面范围的大小,即扫描仪得瞬时视场或地面物体能分辨的最小单元。波普分辨率:是指传感器在接收目标辐射的波普时能分辨的最小波长间隔。间隔愈小,分辨率越高。比值植被指数和归一化植被指数归一化植被指数:= (nvi:归一化植被指数)比值植被指数:= (rvi:比值植被指数
7、) 差值植被指数:dvi=nir-r(dvi:差值植被指数)(r为遥感影像中红光波段反射值)假色彩合成:由于选择与原来遥感波段所代表的真实颜色不同,因此生成的合成色不是地物的真实颜色,因此这种合成叫做假色彩合成真色彩合成:图像上显示的色调与地物的真实颜色相同或相近。假色彩合成:任意三个波段或者经过处理产生的三个分量图像分别用红、绿、蓝显示而合成彩色。2、 简答题 1、遥感探测系统包括那几个系统,起作用是什么?答:遥感系统包括:被测目标的信息特征、信息的获取,信息的传输与记录、信息的处理与信息的应用五大部分。目标物的电磁特性:任何目标物都有发射,反射电磁波的特性,是遥感的信息源,是目标信息物与电
8、磁波相互作用,构成了目标地物电磁物特性,它是遥感探测的依据。信息的获取,是通过接受记录目标物的电磁波特征的仪器,称为传感器或遥感器。信息的接收,传感器接收到目标地物的电磁波信息,记录在数字磁介质或胶片上,胶片是有人回收舱送至地面回收,而数字磁介质上记录的信息则可通过卫星上的微波天线传输给地面的卫星接收站。信息的处理,地面站接接收到遥感卫星发送来数字信息,记录在高密度的磁介质上,并进行一系列的处理,如信息回复,辐射校正,卫星姿态校正,投影变换等在转化为用户可以使用的通用格式,或转化成模拟信息号(记录在胶片上)才能被用户使用。信息的应用,遥感获取信息的目的是使用,这项工作与各专业人员按不同的应用目
9、的进行。在应用过程中,也需要大量的信息处理和分析。2、 试述水体波谱特征,并说明影响水体波普的主要因素及水在可见光,微波,红外线图像的色调特征?(自己再查查)答:水体的反射主要在蓝绿光波段,其他波段吸收都很强,特别是近红外波段,吸收就更强。水的浑浊度(含泥沙)的变化、叶绿素浓度的变化对水体的波谱都会有影响,如水中含泥沙时,由于泥沙散射,可见光波段反射率会增加,峰值出现在黄红区;水中含叶绿素时,近红外波段明显抬升。在可见光、微波、近红外影像上,水体呈黑色。3、 何谓大气窗口?常见的大气窗口有哪些? 答:通常把电磁波通过大气层时较少被反射,吸收或散射,通过率较高的波段。大气窗口的主要光谱波段:0.
10、3m1.3m即紫外,可见光,近红外波段,这一波段是摄影成像的最佳波段,也是许多卫星传感器扫描成像的常用波段。1.5m1.8m,2.0m3.5m即近红外和中红外波段是白天日照条件好时,扫描成像波段。3.5m5.5m即中红外波段。该波段出啦反射地面外,也可以自发射热辐射能量,8m14m远红外波主要来自地物热辐射能量,应用夜间成像,0.8m2.5m及微波波段由微波穿透云雾能力强,这一区间可以全天候观测。4、 简述遥感解译中目标地物的识别标志?答:1、目标地物的特征:是指地物电磁辐射差异在遥感影像的典型反应。按其表现形式的不同,目标地物的特征可以概括为“色,形,位”三大类。色:是指目标地物在遥感影像的
11、颜色,包括目标地物的颜色,色调,阴影。形:是指目标地物在遥感影像的形态,包括目标地物的形状,纹理,大小,图形等。位:是指目标地物在遥感影像的空间位置,包括目标地物的相关布局,相关位置。 2、目标识别特征:色调:全色遥感中从白到黑的密度比叫色调,色调标志是识别地物的基础,依据地地物的标志可以区分出目标地物。颜色:是彩色遥感中目标地物识别的基本标志,是地物在不同波段中的反射或发射电磁辐射差异的综合反应。纹理:是遥感图像上光束被地物遮挡而产生的地物的影子,根据阴影形状大小,可以判读物体的性质或高度。形状:目标地物在遥感图像的外部轮廓。纹理:目标地物在遥感图像的内部色调有规则的变化造成的。大小:目标地
12、物在遥感图像的形状,面积,体积的度量。位置目标地物在遥感图像的分布地点。图型:目标地物有规律的排列而成的图形结构。相关布局:多个目标地物之间的空间配置关系。5、 简述at图像的特点?(不会,我觉得是不是tm图像的特点,你就把这个背了吧)4、 论述题1、图形融合主要目的和方法是什么?试举例说明融合的过程?答:图形融合后的图像数据更有利于综合分析,更好的发挥不同数据优势互补,弥补了某一种遥感数据额不足之处提高了遥感数据的可应用性,在仅应用遥感数据难以解决问题的时候,加入非遥感数据进行补充,是更综合的,更深入的分析得以进行,也为进一步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打下坚实的基础。方法:1加权融合2基于hls变换
13、3 k-l主成分变换4基于相加,相减,相乘等其他运算5色彩合成的方法6基于分类的图像融合7基于特征图像的合成。(实例见课本p129)。2、 结合植被光谱特征解释比值运算能够突出植被覆盖的原因? 答:(见第四章3)061、 名词解释 1、直接判读标志与间接判读标志 答:直接判读标志是能够直接反应和表现目标地物信息的遥感图像的各种特征,它包括遥感摄相片上的色调,色彩,大小,形状,阴影,纹理,图型等,解译者直接利用解译标志直观识别遥感相片上的目标地物。间接判读标志时能够间接的反应和表现目标地物信息的遥感图像的各种特征,借助它可以推断与某地物属性相关的其他影响现象。2、k-l与k-t变换 答:k-l变
14、换是离散变换的简称,又称主成分变换,它是利用某一多光谱图像x,利用k-l变换矩阵a进行线性组合,而产生一组新的多光谱图像y表达式y=ax(x变换前的多光谱空间的像元矢量,y为变换后的主分量空间的像元矢量,a为变换矩阵) k-t变换:(缨帽变换)也是一种线性组合变换,其变换x变换前的多光谱空间的像元矢量,y为变换后的新坐标空间像元矢量,b为变换矩阵,表达式y=bx3、比值植被指数和归一化植被指数归一化植被指数:= (nvi:归一化植被指数,nir:经红外波段,r:红波段)比值植被指数:= (rvi:比值植被指数,nir:经红外波段,r:红波段)差值植被指数:dvi=nir-r(dvi:差值植被指
15、数)(r为遥感影像中红光波段反射值)4、假色彩合成:由于选择与原来遥感波段所代表的真实颜色不同,因此生成的合成色不是地物的真实颜色,因此这种合成叫做假色彩合成。真色彩合成:图像上显示的色调与地物的真实颜色相同或相近。假色彩合成:任意三个波段或者经过处理产生的三个分量图像分别用红、绿、蓝显示而合成彩色。2、 简答题1、 简述图像融合的目的和主要方法? 答:图像融合后的图像数据更有利于综合分析,更好的发挥不同数据优势互补,弥补了某一种遥感数据额不足之处提高了遥感数据的可应用性,在仅应用遥感数据难以解决问题的时候,加入非遥感数据进行补充,是更综合的,更深入的分析得以进行,也为进一步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打
16、下坚实的基础。方法:1加权融合2基于hls变换3k-l主成分变换4基于相加,相减,相乘等其他运算5色彩合成的方法6基于分类的图像融合7基于特征图像的合成。(实例见课本p129)。2、 何谓地物波谱特征,影响地物波谱特征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地物波普也叫地物光谱,地物波普的特性是指各种地物各所具有的电磁波特性(发射辐射和反射辐射,)遥感图像中灰度和色调的变化是指遥感图像所对应的地面范围内电磁波特性反应。 主要因素:很多因素会引起反射率的变化,太阳的位置,传感器的位置,地理位置,地面湿度,地面本身的变异,大气状况。3、 何为电磁波谱,目前常用遥感中的波段有哪些? 答:按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的波长或
17、频率,递增或递减排列,则构成了电磁波谱。该波普以频率从高到底,可以划分为射线,x射线,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无线电波。遥感中较多地使用可见光,红外,微波波段。4、 为什么tm4图像能区分水陆边界? 答:因为在可见光范围内,水体的反射率总体上比较低,不超过10%,一般为4%-5%,并随着波长的增大逐渐降低,到0.6m处约为2%-3%,过了0.75m,水体几乎成为全部吸收。故在tm4影像上,水体呈黑色。在tm图像上,为了区分水陆界限,确定地面上有无水体覆盖,应选择近红外波段(tm4)的影像。5、微波遥感的特点? 答:1、全天候,全天时的工作 2、对某些地物具有特殊的波谱特征 3、对冰雪,森林,土
18、壤等具有一定的穿透力、对海洋遥感具有特殊的意义。分辨率较低。但特性明显4、 论述题1、试述his变化及其作用? 答:(见遥感导论p121)2、 遥感技术如何调查水体污染? 答:水体光谱的的特征:太阳光照射到水面,少部分被水面反射到回到空中,大部分入射到水体,有大部分被水体吸收,部分被水中悬浮物(泥沙,有机质)反射,少部分透射到水底,被水吸收和反射。由于不同水体的水面性质,水体中悬浮物的性质和含量,水深和水底特性不同,从而形成传感器上接收到的反射光谱特征存在差异,为遥感探测水底提供基础。 目前,遥感应用于探测水体污染还不是十分有效,但是当出现下例情况是,有可能采用遥感方法探测到水体污染。 1、水
19、体物浓度较大且使水体显著的变黑,变红或变黄,并与背景水色有较大差异时。如上海的苏州河在污染最严重时黑色的河水注入黄浦江,与黄色的黄浦江性形成明显的差异色调,可以在可见光波段的影像上被识别。 2、水体高度富营养化,受到严重的有机污染,浮游生物浓度过高时,与背景的差异也可以在近红外波段影像上识别。 3、水体受到热污染,与周围水体有明显温差,可以在热红外波段影像上被识别。 4、其他情况,如水上油溢污染可使紫外波段和近红外波段的反射率增高,可能被探测出来。20101、 名词解释1、 主动遥感2、 被动遥感3、 高光谱遥感4、 色调5、 瞬时视场角6、 合成孔径雷达7、 大气窗口8、 传感器9、 数字图
20、像10、 均值平滑二、简答题1、中心投影与正射投影区别?2、简述目视解译的判读标志,谈谈为什么说绝对正确的解译标志不存在?3、卫星图像的类型以及特征?4、在遥感影像上怎样进行岩石产状分析?(见第七章第二题)论述题1、 谈谈遥感技术的发展的趋势?20071、 名词解释 1、非监督分类和监督分类:首先需要在研究区域内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训练场地作为样本根据已知训练区提供样本,通过特征参数(如像素亮度,均值,方差)建立判别函数据此对样本进行分类,依据样本类别的特征来识别非样本像元的归属类别。非监督分类,是在没有先验类别特征,主要根据像元间相似度的大小进行归类合并(将相似度大归为一类)地方法2、 主动遥感
21、和被动遥感 主动遥感:是由探测器主动发射一定电磁波能量并接受目标的后向散射信号。 被动遥感:传感器不向目标发射电磁波,仅被动的接受目标物的自身发射和对自然辐射反射能量。3、 反射率:物体反射的辐射能量p占总入射能量p的百分比, 发射率: m=m =4、 数字图像:是指能够被计算机储存,处理和使用的图像(二维离散光密度函数) 模拟图像:是一种以胶片或其他光学成像载体的形式存储处理和使用的图像,二维连续的光密度函数图象。5、 比值增强:在数字图像处理中,可以检测的斜率信息并加以扩展,以突出不同波段间地物光谱的差异,以提高对比度。 差值增强:在数字图像处理中,增强感兴趣目标和周围背景图像之间的反差。
22、2、 简答题 1、遥感技术的特点 答:1大面积的同步观测 2时效性可以在短时间内对同一地区进行重复观测,发现地球上许多事物的变化动态。 3数据的综合性与可比性 4经济性 5局限性 2、大气对电磁辐射有何影响,大气散射为什么会降低图象的质量? 答:大气对电磁辐射有,吸收,散射,折射,反射,大气影响电磁波的透过率,进入传感器的辐射强度反应在图象就是亮度值(灰度值),辐射强度越大,亮度值越大,该值主要受两个因素,一是太阳辐射照射到地面的辐射强度,二是地物的光谱反射率。由于大气存在,辐射经过大气吸收和散射,透过率小于1,从而减弱了原信号的强度。同时大气的散射光也有一部分直接或经过地物反射进入到传感器,
23、这两部分辐射有增强了信号,但不是有用的。由此可见,大气主要影响时间少了图像的对比度,是原始信号和背景信号都增加了因子。,可见对比对比度减少,图像质量下降了。 3、如何评价遥感影像的质量? 答:从四个方面根据遥感图像的特征来评价遥感图像的质量,遥感图像获取三个方面的信息:目标地物的大小,形状,空间分布特点目标地物的属性特点目标地物的变化动态,因此将遥感图像进行归三方面特征,几何,时间,物理特征,表现参数即为,空间分辨率,时间间分辨率,光谱分辨率,辐射分辨率。(见第四章) 4、简述tm图像各波段的特征? 答:(tm1:tm2: tm3: tm4: tm5: tm6: tm7:)波段序号波段波长范围
24、/m地面分辨率/m主要应用领域1蓝色0.450.5230对水体有透射能力,能够反映潜水水下特征,可区分土壤和植被、编制森林类型图、区分人造地物类型。2绿色0.520.630探测健康植被绿色反射率、可取分植被类型和评估作物长势,区分人造地物类型,对水体有一定透射能力。3红色0.630.6930在叶绿素吸收带内,识别土壤边界和地质界线。4近红外0.760.930测定生物量和作物长势,区分不同类型的岩石,区分云、地面冰和雪。5短波红外1.551.7530水的吸收率很高,区分植被类型,绘制水体边界、探测水中生物的含量和土壤湿度6热红外10.412.560探测地球表面不同物质的自身热辐射的主要波段,可用
25、于地热制图,热惯量制图。7短波红外2.082.3530用于地质制图,特别是热液蚀变岩制图5、 简述遥感中目标地物的识别标志? 答:1、目标地物的特征:是指地物电磁辐射差异在遥感影像的典型反应。按其表现形式的不同,目标地物的特征可以概括为“色,形,位”三大类。色:是指目标地物在遥感影像的颜色,包括目标地物的颜色,色调,阴影。形:是指目标地物在遥感影像的形态,包括目标地物的形状,纹理,大小,图形等。位:是指目标地物在遥感影像的空间位置,包括目标地物的相关布局,相关位置。 2、目标识别特征:色调:全色遥感中从白到黑的密度比叫色调,色调标志是识别地物的基础,依据地地物的标志可以区分出目标地物。颜色:是彩色遥感中目标地物识别的基本标志,是地物在不同波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第4课洋务运动听课评课记录
- 环保合作项目协议书
- 2022年新课标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六课 角色与责任同在 》听课评课记录(2课时)
-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下册7.2《探索平行线的性质》听评课记录1
- 湘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3.3《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法则》听评课记录
- 无锡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观察由几个正方体摆成的物体》听评课记录
- 湘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2.6《弧长与扇形面积》听评课记录2
- 可转股债权投资协议书范本
- 投资框架协议书范本
- 多人合办店铺合伙协议书范本
- 卫生院安全生产知识培训课件
- 口腔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1
- 发生输液反应时的应急预案及处理方法课件
- 中国旅游地理(高职)全套教学课件
- 门脉高压性消化道出血的介入治疗课件
- 民航保密培训课件
- 儿童尿道黏膜脱垂介绍演示培训课件
- 诗词写作入门
- 学校教育中的STEM教育模式培训课件
- 电器整机新产品设计DFM检查表范例
- 桩基础工程文件归档内容及顺序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