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陕科大附中高中部“255自主学习”教案课题: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实践的含义;实践的构成要素;实践的特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活动的三种形式;根据所学知识,结合相关原理,分析说明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的活动;依据相关原理,说明实践是检验认识的唯一标准。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实践和认识的关系原理,使学生初步确立科学的实践观,深刻认识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观点,确立实践是检验认识的唯一标准的观点。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实践和认识的关系原理,使学生认识到一切知识来源于实践,一切认识要服务于实践。从而认识到实践的重要性,牢固树立实践第一的
2、观点,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中获得直接经验,并与书本上的理论相结合。【教学重点】实践的基本特点【教学难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教法学法】讨论探究、讲授法【授课课型】新课【授课课时】一课时【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温故预习:1实践及其特点(1)实践是人们改造 的一切 活动。它有两层基本含义:其一,凡是实践,都是以_为主体、以_ 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其二,实践是一种_ 的活动。实践具有三个特点_ _ 、 _ _、_ 。(2)实践的基本要素有: 、 、 。(3)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这首先是由_ 决定的。实践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也受到_ ,因而也具有客观性。(4)实践
3、具有主观能动性意味着实践是一种_、_的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5)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实践不是单个人的孤立的活动,而是处在一定_中的人的活动。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表现在_ 、_ 、_ _、_ _。(2)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_ _的反映,这种反映只有在实践中、在_才能完成。在实践活动中,人们借助于 作为手段,同客观物质对象发生关系,使客观对象发生某种改变,并从中获得对_ _的认识。(3)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产生于_ ,人们在实践中不断遇到的新问题、产生的新要求,推动着人们去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 ,这些工具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
4、促进人类认识的发展。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 。因为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着自己的 ,提高自己判断和推理的能力,从而推动认识的不断深化。(4)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_ 标准。通过实践,人们可以把自己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_ 。在这一过程中,人们把指导自己实践_ 和实践中产生的 加以对照,从而检验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5)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认识从_中来,最终还要回到_中去。认识本身不是目的,_ 才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二、新知教学:(一)导舌头为什么能尝出各种味道,面对各色菜肴我们怎样才能得到是什么味道,好不好吃这种认识呢?品尝,也就是实践。这节课我们就进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
5、认识论,先来探讨人的认识从何而来。(二)探1实践及其特点课堂探究一: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人类的探月活动。1610年意大利人发明了望远镜,观测到了月球的存在,以后各个国家开始了探月活动,我们中国也发射了嫦娥一号和嫦娥二号进行探月,请同学们思考两个问题 : 第一、研制发射嫦娥一号活动与动物的活动是一样的吗?如果不同,有何区别? 第二、探月活动的对象是什么?它是纯主观的思维活动吗? 研制发射嫦娥一号是人的活动,人发挥了主观能动性,与动物为适应环境的本能活动不同。探月活动的对象是月球,是客观世界,它是人的一种实践活动,不是纯主观的思维活动。 (1)实践的含义:实践就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第一、
6、凡是实践,都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第二、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它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这就意味着实践是人类特有的活动,不同于动物的本能活动。实践的对象是客观世界。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改造客观世界是发生在人与自然界、社会之间的活动。它并非纯主观的活动。如只停留在人的头脑或口头上的活动如思考、修行、辩论等不是实践,它们是纯粹的思维活动。实践中的“改造是使客观事物发生变化,这意味着实践是一种直接的现实性活动,只有把头脑中的观念付诸行动才是实践。 我们来做几道判断题,判断下列哪些活动属于实践? 学生学习理论、讨论问题 教师讲课 大猩猩用树枝钩食白蚁
7、农民种庄稼 科学家探月活动 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答案:课堂探究二:前面我们了解了人类的探月活动,下面我们来看看中国的探月工程。中国的探月工程分绕、落、回三个阶段。请大家思考三个问题: 探月活动是实践活动吗?为什么?它由几要素构成? 探月活动与燕子筑巢一样吗?为什么? 中国自古就有嫦娥奔月的故事,为什么直到现在才实现? 第一题,研制发射嫦娥一号是实践活动,它符合实践的含义,主体是人,对象是月球,是改造客观世界的直接活动。实践的三要素具有客观物质性,发射飞行器首先要克服万有引力,实践的过程受客观事物和运动规律制约。这就是实践特点的第一个特点,实践具有物质客观性。 第二题,探月工程与燕子筑巢不一样。探
8、月工程是实践活动,实践活动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是人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活动。实践活动在改造自然时创造了物质生活资料,在改造社会时创造了新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这体现了实践的第二个特点,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 第三题,奔月得以实现是由于生产力落后,受社会历史条件制约,社会性强调实践不是单个人的孤立活动,而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历史性强调人的实践活动是历史的发展着的,受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这就是实践的第三个特点: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2)实践的特点 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这是由实践的构成要素的客观性决定的。实践的过程就是物质相互作用的过程,这个过程及其结果受客观事物及其运
9、动规律的制约。 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它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地改造世界的活动,在改造自然的活动中人们创造出自然界中原本没有的物质生活资料。在改造社会的活动中创造出新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 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它不是单个人孤立的活动,而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上,还受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 实践就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那么什么是认识呢?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面对一事物,每个人有不同的看法,这就是认识。认识与第五课中的意识是不同的。认识属于认识论,意识属于唯物论,意识的范畴比认识大。探究活动三:(教材
10、44页)我们通过亲身经历实践才能知道鱼的特性,鸟的叫声,这种通过亲身实践得到认识的途径我们叫直接经验。我们通过书本获得的认识是间接的,我们叫间接经验。书本上的认识是前人实践总结出来的,所以获得认识的途径有两种: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不管是直接经验还是间接经验最终都是来源实践。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探究活动四:(教材44页)原始人靠两条腿出行。随着历史的发展人们发展,人们想要到远方去,由于体力有限,开始寻找替代的交通工具,发明了马车,现在我们出行海陆空交通工具任你选。请问交通工具为什么会有如此变化?这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人不需要的东西是不会去发明的,因为有需要,产生了要求,开始研究创造。 (2
11、)实践是认识发展得动力。 第一、人们在实践中不断遇到的新问题、产生的新要求,推动着人们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 第二、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这些工具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促进人类认识的发展。 第三、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因为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着自己的主观世界,提高自己判断和推理的能力,从而推动认识的不断深化。探究活动五:(教材45页)关于伽利略证实不同重量的物体速度相同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了,这说明了什么哲学原理? (3)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人开始有一种认识,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获得一种实践结果,实践结果与开始的认识不符,说明认识是错误的,如果相符
12、就是正确的,就是真理。检验一种认识是否是真理,不能由这一认识本身来回答。要检验一种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就必须超出认识的范围,从认识之外寻找判断认识是否与客观事物相符合的标准。客观事物自身也不能回答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它。主观认识和客观事物自身都不能作为判断真理的标准,只有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和对照的东西,才能检验主观认识与客观事物是否相符合。唯一能够满足这一要求的,就是处在主观和客观交汇点上的实践。通过实践,人们可以把自己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在这一过程中,人们把指导自己实践的认识和实践所产生的结果加以对照,从而检验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此时,我们可以水到
13、渠成地得出一个结论: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探究活动六:(教材46页)前面我们了解了人类的探月活动,那么人类发现宇宙规律的目的是什么?这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认识本身不是目的,目的在于更好地指导人类探索宇宙的实践活动,说明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人得到一种认识后就把这种认识摆在那看,他能发挥作用吗?能有价值、有意义吗?认识、真理摆在那不用是没有价值的,只有回到实践,指导实践活动才有价值,所以认识不是目的,用于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才是最终的目的和归宿。我们在实践中获得认识,认识又指导实践,由此得出公式“实践认识实践”或“行知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这
14、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实践第一,主动参加实践活动,使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综合探究: 据医学史料记载,17世纪20年代,英国有个医生给一位生命垂危的青年输羊血,奇迹般地挽救了该青年的生命。其他医生纷纷仿效,结果造成了大量受血者死亡,输血医疗手段便被禁止使用。19世纪80年代,北美洲医生给一位濒临死亡的产妇输人血,产妇起死回生。医学界再次掀起输血医疗热,却带来惊人的死亡。直到1901年维也纳医生莱因茨坦发现了人的血型系统,才打开了科学输血的大门。上述材料是怎样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这个道理的? (1)第一次输羊血成功,从而发现输血可以救治病人,说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从输羊血到输人血直到终于解决输
15、血问题,表明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输羊血的成功及大量受血者残废和输人血的再次成功及一次输血医疗热带来惊人的死亡,直到终因发现血型系统而使输血问题得以成功解决,说明实践是检验认识的标准。 (4)为救人找输血失败的原因,直至发现人的确定血型系统,从而最终解决输血问题,说明实践是认识的根本目的。(三)展(四)点全面把握实践的含义,防止几种错误的认识 (1)实践是社会性的活动,单个人的实践活动是不存在的。任何实践都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实践具有社会性,孤立的活动是不存在的,但孤立的活动不等于单个人的活动。同时,个人的活动也不排斥实践的社会性。 (2)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盲目的实践是
16、不存在的。任何实践都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没有意识参与的实践是不存在的,但这并不意味着盲目的实践不存在。因为我们讲盲目的实践是指这种实践没有以正确的认识为指导,导致失败。 (3)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只有人的活动,才称得上实践,但并非人的一切活动都是实践活动,这要具体分析。首先,对人要具体分析,必须是达到一定年龄阶段的人,必须是具有正常思维的人。如,婴幼儿、精神病人的某些活动不一定是实践活动。其次,对人的活动要具体分析,人的活动可分为认识世界的活动和改造的活动,实践是非认识性活动,只有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才是实践。(五)练1下列属于实践活动的是 蜜蜂酿蜜 教师讲课 人认识世
17、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与活动 鹦鹉学舌 到南极进行科学考察 经济体制改革 修身养性 A B C D2人们常说,做事要“三思而后行”。这表明 A认识总是先于实践而产生的 B认识是实践发展的根本动力 C认识决定并指导开展实践 D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活动3在当代,人类的交往已超出了民族和国家的范围,世界各国有着紧密的联系。任何国家的重大实践问题,都与整个世界密切相关。这说明实践是 A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 B客观的物质性活动 C有目的、有意识的能动性活动 D社会性、历史性的活动4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这是因为 A实践是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的客观存在 B实践是变革客观事物的活动 C实践的主体、手段和对象都
18、是客观的物质的东西 D实践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活动5人们通过实践可以把头脑中的观念存在变为现实存在,主要体现了实践的特点是 A客观物质性 B主观能动性 C社会历史性 D客观规律性6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唯物主义、辩证法、认识论的有机统一。下列关于实践的基本特征中,体现唯物主义的是 A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的活动 B实践是社会性、历史性的活动 C生产实践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D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7“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和“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共同说明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19、8狄德罗认为研究自然有三种方法,通过观察搜集材料,通过思考把材料组合起来,通过实验证实组合的结果。这蕴涵的哲理是 A认识的范围局限于自然界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9“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从认识论角度看,其哲学寓意是 A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 B实践是检验认识的唯一标准 C一切真知都来自于实践 D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10下列观点包含实践是认识基础的有 近水知鱼性,近山知鸟音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百闻不如一见 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A B C D11材料:在改革开放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取得的加快实现现代化、巩固和发
20、展社会主义的宝贵经验之一就是把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从认识与实践关系的角度,说明党的十七大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的哲学依据。 答案:1.B 2.D 3.D 4.C 5.B 6.D 7.A 8.C 9.B 10.B11.(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党的十七大提出的这一关于分配的原则要求源于实践的需要,顺应了实现科学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这一要求体现党在实践基础上对公平与效率关系认识的深化;这一要求将继续得到实践的检验。(2)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21、,正确的认识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的这一要求。对于提高效率、促进公平、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具有重要作用。三、归纳总结: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表现在四个方面: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拓展: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对实践又具有反作用?认识有正确和错误之分,它们对实践的作用也不同。正确的认识、科学的理论能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推动实践的发展,错误的认识会把实践引向歧途。这就要求我们树立正确认识,坚持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总之:要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四、教学反思:五、作业强化:【课外拓展】辨析:
22、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一看实践,二看多数人的意见。(1)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因为只要实践才能吧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对照,只有实践才能检验认识与客观事物是否相符合,(2)“多数人的意见”不能成为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因为多数人的意见仍属于主观范畴,人的认识不能判断自身是否与客观事物相符合。(3)经过实践证明是正确的认识,即是真理,最终是要被大多数人接受而成为大多数人的意见。陕科大附中高中部“255自主学习”教学模式高二年级政治学案 课题: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编写: 审定: 时间 时间 年 月 日班 级组别 姓 名课时第 课时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实践的含义;实践的构成要素;实
23、践的特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活动的三种形式;根据所学知识,结合相关原理,分析说明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的活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实践和认识的关系原理,使学生初步确立科学的实践观,确立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的观点。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实践和认识的关系原理,使学生认识到一切知识来源于实践,一切认识要服务于实践。从而认识到实践的重要性,牢固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中获得直接经验,并与书本上的理论相结合。 学习重难点(1)实践的基本特征 (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一、温故预习:1实践及其特点(1)实践是人们改造 的一切 活动。它有两层基本
24、含义:其一,凡是实践,都是以_为主体、以_ 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其二,实践是一种_ 的活动。实践具有三个特点_ _ 、 _ _、_ 。(2)实践的基本要素有: 、 、 。(3)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这首先是由_ 决定的。实践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也受到_ ,因而也具有客观性。(4)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意味着实践是一种_、_的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5)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实践不是单个人的孤立的活动,而是处在一定_中的人的活动。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表现在_ 、_ 、_ _、_ _。(2)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_ _的反映,这种反映只有在实践中、在_才能完成。在实践活动中,
25、人们借助于 作为手段,同客观物质对象发生关系,使客观对象发生某种改变,并从中获得对_ _的认识。(3)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产生于_ ,人们在实践中不断遇到的新问题、产生的新要求,推动着人们去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 ,这些工具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促进人类认识的发展。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 。因为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着自己的 ,提高自己判断和推理的能力,从而推动认识的不断深化。(4)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_ 标准。通过实践,人们可以把自己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_ 。在这一过程中,人们把指导自己实践_ 和实践中产生的 加以对照,从而检验认识是否正确地反
26、映了客观事物。(5)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认识从_中来,最终还要回到_中去。认识本身不是目的,_ 才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二、新知学习:(一)导舌头为什么能尝出各种味道,面对各色菜肴我们怎样才能得到是什么味道,好不好吃这种认识呢?品尝,也就是实践。这节课我们就进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论,先来探讨人的认识从何而来。(二)探课堂探究一: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人类的探月活动。1610年意大利人发明了望远镜,观测到了月球的存在,以后各个国家开始了探月活动,我们中国也发射了嫦娥一号和嫦娥二号进行探月,请同学们思考两个问题 : 研制发射嫦娥一号活动与动物的活动是一样的吗?如果不同,有何区别?探月活动的对象是什
27、么?它是纯主观的思维活动吗?课堂探究二:前面我们了解了人类的探月活动,下面我们来看看中国的探月工程。中国的探月工程分绕、落、回三个阶段。请大家思考三个问题: 探月活动是实践活动吗?为什么?它由几要素构成? 探月活动与燕子筑巢一样吗?为什么?中国自古就有嫦娥奔月的故事,为什么直到现在才实现?探究活动三:(教材44页)探究活动四:(教材44页)原始人靠两条腿出行。随着历史的发展人们发展,人们想要到远方去,由于体力有限,开始寻找替代的交通工具,发明了马车,现在我们出行海陆空交通工具任你选。请问交通工具为什么会有如此变化?这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 探究活动五:(教材45页)关于伽利略证实不同重量的物体速
28、度相同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了,这说明了什么哲学原理?探究活动六:(教材46页)前面我们了解了人类的探月活动,那么人类发现宇宙规律的目的是什么?这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综合探究 据医学史料记载,17世纪20年代,英国有个医生给一位生命垂危的青年输羊血,奇迹般地挽救了该青年的生命。其他医生纷纷仿效,结果造成了大量受血者死亡,输血医疗手段便被禁止使用。19世纪80年代,北美洲医生给一位濒临死亡的产妇输人血,产妇起死回生。医学界再次掀起输血医疗热,却带来惊人的死亡。直到1901年维也纳医生莱因茨坦发现了人的血型系统,才打开了科学输血的大门。上述材料是怎样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这个道理的?(三)展(四)点(五)练1下列属于实践活动的是 蜜蜂酿蜜 教师讲课 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与活动 鹦鹉学舌 到南极进行科学考察 经济体制改革 修身养性 A B C D2人们常说,做事要“三思而后行”。这表明 A认识总是先于实践而产生的 B认识是实践发展的根本动力 C认识决定并指导开展实践 D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活动3在当代,人类的交往已超出了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中国陶瓷珠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4年医药类吸塑包装盒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4年中国一出十六自动胶瓶坯模具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购销合同电视机交易合同
- 知识传授合同
- 法国红酒销售合同
- 汽车采购合同的终止条件
- 演艺经纪合作合同协议
- 借道合同协议书
- 2025届上海市杨浦高中高二物理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第3课 数据的价值》参考课件5
- 科室手卫生分析
- 筹备期间劳动合同的制定与实施
- 智能控制技术专业教学标准调研报告
- 2022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施工组织设计
- 物联网产业贷款合同
-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蓝图规划及顶层设计框架
- 2023年福建陆军第七十三集团军医院招聘考试真题
- MOOC 战略推演:企业致胜七步法-中南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某尾矿库应急预案
- 1.2数据的计算第一课时教案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1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