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物流需求分析要点_第1页
城市物流需求分析要点_第2页
城市物流需求分析要点_第3页
城市物流需求分析要点_第4页
城市物流需求分析要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本科毕业论文题 目 城市物流需求分析姓名一樊焕芨 学号,.0203100139所在学院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tai iBnHtBBiatB (OBBniBBMatBHiatBHaiiBB n n n ib iMBna 年级专业物流管理.指导教师方伦一职称.指导老师完成时间.2012年4 月24 日城市物流需求分析 IB I IB am BIMIB BMIB ( ( ! IB tB n 樊焕芳自考本科物流管理专业(准号号:190111502646)摘要:城市物流需求分析是城市物流规划的重要内容和首要前提,分 析是否准确,是决定城市物漉兢划是否科学.合理的关键。也是制定 各项政策决策、物流基础设施投资

2、建设、改进物流供给系统的基本依 据。首先,物流需求是一种派生性需求。这种派生需求的大小与其本源 需求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其本源需求的需求量符合菜种援律,它必是在现实物流量的基础上发生变化,或是 与本源需求量同步发生变化。 论文主要分析了影响城市物流需求的经济因素和非经济因素,其中,城市物流需求与城市经济存在极强的相关性,经济规模和产业结构共 同决定了物流需求的规模和结构.其次,论文结合对城市物流需求影响因素和目前我国物流统计 现状的分析,建立了城市物流需求预测指标体系,采用“实物量”的 货运量指标和“价值量”的物流成本指标共同反映城市物流需求规模的全貌。同对,论文指出了货运量和物流成本之闯可透过

3、货运强度 指标作为中间桥梁映射出两者的内在联系。最后,论文结合上述城市物流需求规模的预测成果,按照区位经济理论和区域相互作用理论的思想构建数学模型进行市场细分(即总 规模的小经济区分摊),并采用AHP1求 出各物流节点在缅分市场的 竞争比例,进而得到城市物流节点的有效需求,以考察各物流节点服 务范围内需求市场的总体特征,为城市物流节点的合理规划提供定量 化依据。关键诃:城市物流器求,指标体系,纽合预测,物流成本, 货运强度,物波节点,市场细分,有效需求。目 录【到三级标题】前言 页码一、 页码(1) .页码1、 页码2、 页码(2) .页码1、 页码2、 页码二、 页码(1) .页码1、 页码

4、2、 页码(2) .页码1、 页码2、 页码参考文献 页码、/' 、.刖B我国自上世纪70年代末期;经过二十多年的理论研究和物流实 践,人们对物流的认识不断深化。但由于起步较晚,目前我国的物流 业还处于起步阶段。在认识上 还存在一些误区和盲点,从而必然导致了发展的盲目 性。据国家统计局统计:目前我国城市物流园区建设存在着盲目追求 投资速度而忽视效益的现象,造成空置 60%”,2001年,我国颁布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对物流的解释为“物品从供应地向接受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存储、装卸搬运、 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的结合。”城市物流是

5、城市经济的基础。也是城市经济的命脉,是联系生 产和消费、城乡交流的纽带,是社会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基础, 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当前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发展物流产业,尤其是在相关理论研 究、物流实践、物流技术方面进行着深化、革新,使得物流产业成为 各国经济新的增长点和拉动力。在我国,随着物流产业的快速发展,“物流热”方兴未艾,物流需求增长迅速。全国上下各种鼓励物流发 展的政策纷纷出台,各类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也频频上马, 物流业迎来 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但在此过程中,也存在盲舀发展,急功近利的弊 端.各张物漉发展政策的制定、各类物流基础设麓的可行性研究等均缺乏物流需求的定量依据

6、.进入21世纪,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与一体化,尤其是我国加入1盯0之后,为我国的物流业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经济的发展需 要与之相适应的物流水平作为支搏,然而就目前我国的物流发展水平而言,还远远滞后于经济的发展水平,己成为 经济发展的瓶颈。综观我国物流业的发展历程和现状,不难发现,我 国物流业是在逐步摆脱计划经济体制束缚的情况下走上市场化道路 的,与国外物流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物流企业的规模效益和竞争优势 无从谈起。因此,迅速壮大我国物渡企业力量,完善城市物流系统建 设,不仅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也是面对市场全球化和经济一 体化挑战的一柄利剑.城市物流需求分析是城市物流规划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7、,分析准确与否,接关系到城市物流规划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关系到城市物流规 划的成功与否,同时也会对城市的经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城市物 流需求分析的目的在于能为城市物流活动提供物流能力,作为供给不断满足需求的依据,以保证物流服务的供给与需求之间保持相对平 衡,使城市物流保持较高的效益和效率。物流需求分析是物流能力 供给的基础,也是进行系统规划的主要依据,进行物流需求分析的社 会经济意义亦在于此。借助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手段,进行有效的需求 管理,引导社会投资有目的地进入物流服务领域。 将有利于城市现代 物流系统的合理规划,制定科学的政策决镜,建设物流基础设施,改 进物流供给系统。一、城市物流需求

8、分析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一)研究目标针对我国城市物流及城市物流需求的特点,充分研究影响城 市物流需求的经济和非经济因素,并在积极吸收、借鉴国内外研 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适合城市物流需求预测的指标体系和预测 方法,得出城市物流需求总体规模及城市物流节点的效需求,为 城市物流系统规划提供合理的依据。(二)要研究内容1 .城市物流需求相关概念分析分析城市物流的概念、特征:阐述城市物流需求的定义、城 市物流需求分析的内容以及进行城市物流需求分析的意义;对物 流服务需求的阶段性演化特征进行分析;从物流需求企业和物流 供给企业的角度对物流服务市场进行分析;分析城市物流需求与 城市经济的相互关系作用机理。2

9、 .城市物流需求的影响因素分析物流需求是一种派生性需求。这种派生需求的大小与其本源 需求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其本源需求的需求量符合某种规律。它 必是在现实物流量的基础上发生变化,或是与本源需求量同步发 生变化。因此,本文主要分析影响城市物流需求的经济因素和非 经济因素,以找出与城市物流需求存在内在联系的根源。二、城市物流需求相关分析(一)城市物流分析1、城市物流概念所谓城市物流是指物品在城市内的实体流动、城市与外部区域 的货物集散。以及城市废弃物的清理等活动,其目标是实现城市物流 的合理化。从行政区划而言,城市物流主要是指在城市范围内从事的物流活 动,主要研究的是物流与城市经济发展的关系。 它是

10、城市规划和管理 的重要内容,是城市功能得以发挥的有力支柱,是城市资源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的基础。正如物流专家的观点“城市物流的任务是为处 在城市里的零售商、工商企业和家庭,以城市可以承受的方式,经济 高效地进行物资供应和废弃物清理,以减轻城市的交通和环境负担。 同时,城市物流系统就产业而言是开放的系统,其发展已不局限于单一的产业,和城市其它系统之间有着广泛的联系 和较强的相互影响关系.从城市物流所涉及的服务范围而言,随着城市经济实力的提高和 对周边区域影响能力(辐射能力)的逐步增强,城市物流也逐渐突破了 “城市”的地理和行政区划上的局限,服务于周边城市或者整个经济 协作区域。虽然经济区域和行政区

11、域可能出现某种重合或一致, 但这是两个有着本质不同的概念。经济区域不像行政区域划分有明确 具体的界限“ “,经济区域的界限是模糊的,是一条过渡带,并随着 离中心城市距离的远近存在明显的辐射级差特点, 这形成了物流系统 在区域上的开放性和同一性.2、城市物流与其他物流的区别城市物流与行业物流相比,最主要的区别在于追求的目标不同。 行业物流如商业物流,追求的是本行业的效益最大化,在此过程中, 不可避免的要牺牲其他行业的利益或者社会利益,不考虑对环境、交通等造成的影响;城市物流追求的目标是整个城市社会成本的最小 化,包括环境、交通等因素。另外一个区别就是研究的对象不同:城 市物流研究的对象是城市内的

12、所有物流活动, 行业物流是针对本行业 货物种类本身的特点,确定其配送、加工模式等物流活动。城市物流与国际物流、区域物流相比,最大的区别在于研究的内 容不同。国际物流,区域物流的重点在于如何组织货物在大范围区域 内的流动,通过不同交通方式的联运使得物流活动经济、快捷.考虑 的是干线运输组织。城市物流的重点是如何保障整个城市的物流活 动满足人们生活、生产的需要,考虑的是货物在城市内的流动以及与 城市外界的交换,以城市物流配送为主。3、城市物流特征城市物流与其它物流形式相比,有其特有的特征,体现在如下几 方面:(1)城市物流的繁杂性城市是人生产和消费高度集中的空间载体,城市城市的政治活 动、经济活动

13、以及居民的生活、消费、休闲娱乐等习惯,这些都为城 市物流的组织工作带来了繁杂性。城市物流的客体不断呈现小批量、 多样化的趋势,进一步加剧了城市物流的繁杂性。除此之外,城市性质的差异也为不同城市物流带来了不同的特征, 尽管不同城市的物流 存在一定的共性,但往往部具有各自鲜明的特征。城市物流的繁杂性 还表现为城市的建设一般要先于城市物流设施的建设, 即城市物流发 展的滞后性。(2)城市物流的密度大,流量多城市内的物流量要大于城市间的物流量.中国社科院财贸所曾选 取北京、上海、广东、辽宁,四Jll和陕西作为样本分析了我国1987 年1991年国内省际贸易的情况,得出如下结论:无论是从外省购 进的消费

14、品总额比重。还是销售到外省的消费品比重呈逐年下降趋 势。这研究说明地区问商品流通的发展比整个商品流通的发展要滞 后。以上海为钟,1997年上海市场实现的贸易颠约为 2010亿元,其 中批发为1300亿元、销往夕省仅为230亿元,仅占全部批发额的 17. 6%.表2 l所示为北京商业机构区域分布情况(据1999年北京 统计年鉴)。表2-1北京市商业机构区域分布情况项目单位数(个)比重(%)零售额(亿元)比重()合计257411100. 01195. 2100. 0城近郊区16266263. 2991. 583. 0城远郊区4832118. 8114. 69, 6各县4642818. 089. I

15、7. 4表2-2所示的是北京市商业机构地理位置分布情况(据1999年北京统 计年鉴)。表2-2北京市商业机构地理位置分布情况项目单位数(个)比重(%)零售额(亿元)比重(%)合计41152100.0952.2100.0一环路以内1047925.5227.423.9一划、路至二环路948723.266.730.0二环路至四环路826320.1241.725.4四环路以外卫星 城497812.197.010.2四环路以外794519. 3100.410.5从上述两表可以看出:商业销售情况直观的反映了城市物流内 密外疏的基本分布情况,同时也说明了城市物流密度大、 流量多的特 点。(3)城市物流节点多

16、、分布广城市物流除了存在大量的货物运输外,每个工厂、配送中心, 货运场站、各类市场、商业网点、机关、学校甚至广大家庭都形成了 物流的节点.最终用户所形成的末端节点在城市内分布数量多,分布范围广。末端节点越多,所需的中转节点就越多。城市的物流基地、 物流中心、物流园区、配送中心的规划就成为城市物流规划的重点。 物流节点及节点之间联系所承载的线路共同构成了城市的物流网络, 它体现了物流在城市空间的覆盖程度,同时其合理化程度也决定了城 市物流的合理化程度。(4)城市物流以配送为主要运作方式由于城市范围一般处于汽车运输的经济里程. 城市配送可直接将 物资送达至最终用户,所以,城市配送往往和商品经营相结

17、合。由于运距短、反映能力强等特点,从事多品种、小批量、多批次、多用 户的配送服务优势明显,这使得城市配送成为城市物流的主要运作方 式。(二)城市物流需求分析1、城市物流需求分析定义城市物流需求分析是指将物流需求与生产需求的社会经济活动 进行相关分析的过程。由于物流活动日益渗透到生产、流通、消费等 整个社会经济活动过程之中,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进行城市物流需求分折的且的是为了保证物流服务的供给与需求之 间保持相对平衡,使物流话动保持较高的效率.2、城市物流需求分析内容本文主要从城市物流需求规模分析和城市物流节点有效需求分 析两方面进行城市物流需求的分析。(1)城市物流需求规模分析

18、城市物流需求规模分析是城市物流需求分析的主要内容。物流 规模是物流活动中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搬运和流通加工等物流作 业量的总和。从实物角度可由货运量、货运周转量反映,从货币价值 角度可由运输成本、保管成本,管理成本等构成的物流成本反映。可 通过对城市经济指标与城市物流需求规模之间的相关性方面进行定量分析。或根据往年的历史数据和当前的经济形势进行定性预测,然后利用各种有用的数据进行计算,进行综合分析可望对城市物流需求 有一个比较近似的分析。(2)城市物流节点有效需求分斩城市物流节点主要包括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货运场 站以及批发市场等,进行城市物流节点有效需求分析旨在考察其服务 市场的

19、总体特征,进而分析出进入各物流节点的作业量, 为城市物流 节点的合理规划提供定量化依据。因此,进行城市物流节点有效需求 分析是本文的核心内容。3、城市物流需求分析意义物流需求分析是进行城市物流规划的必要条件。物流作为一个新兴的产业,和其他产业一样,有需求才有发展, 才有必要进行物流规划,以提供与需求相匹配的合理供给.国民经济 大动脉能够畅通有序有赖于合理的物流规划.目前,在我国物流供给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必须重点考察物流的 需求,进行较系统的分析。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进行与物流需求 规模相适应的物流规划。物流需求分析能推动城市物流的合理规划能较为准确的把握物 流器求规模和结构,才能保证物流规划

20、的质量。在进行城市物流规 划的同时。往往需要新建一定的物流基础设施或对现有物流设施进行 有效的整合。这些基础设施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如果不考虑该 规划城市的物流需求规模及需求结构就盲目的进行投资建设,不仅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而且甚至会事与愿违,造成城市商品经济流通体系的混乱.因此.通过对物流需求的合理分析,在规划时就能做到有 的放矢。对各种物流要素进行优化重组和台理配置, 从而实现物流活 动效率的提高和社会物流成本的降低。4、物流服务市场分析在市场营销理论中,服务市场即日标市场,是企业决定追求的 那部分有效市场.由此推 论,物流服务市场即为物流需求企业和物 流供给企业所追求的那部分有效市场

21、。(1)物流需求企业一是境内的三资企业。在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浪潮下,大型 跨国公司为了最大限度地获得竞争优势,它们积极实行物流本地化战 略,并视是否具有高效、机动、方便、及时的物流系统作为评价投资 环境的重要指标。因此,外资企业在进入中国; i后一般都不建立独 立的物流部门,而是选取若干专业的物流服务提供商,通过合同物流、 设施租赁等多种形式获得所需的物流服务。目前,三资企业已构成了国内物流市场需求的主体。二是国内新兴的中小企业.这些企业产品大多具有小批量、 高增 值的特点。对物流服务的及时性、准确性、灵活性要求较高。面 I临 激烈的市场竞争,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保证物流服务水平、赢 得

22、更多顾客的青睐,它们也对物流服务提出了迫切需求。三是部分国有大型工业企业。这部分企业面对激烈的国际国内竞 争,也开始打破“大而全、小而全”的传统观念,开始着手对企业传 统钻流业务进行重新改造,以最大蔽度地获取竞争优势、赢得更大的 发展空间。这些企业主要采取了两种做法:一是应用现代物流管理手 段和物流技术对传统的物流过程进行重组。 如成立专门的物流部门实 现对企业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以及回收物流的一体化管理: 投资兴建现代化立体仓库,提高取货效率等.二是将企业所属的物流 活动(比较典型的是仓储、运输)剥离出去,使其成为独立或相对独立 的专业企业,实行物流专业化、社会化管理;或是将企业原属

23、非核心 业务的物流业务交由专业的第三方物流企业进行管理。(2)物流供给企业放着国际经济大环境风起云潇的变化,龙其是我国早已成为 IsrrO的一员,周内外的竞争日趋激烈,传统的储运企业要想扎稳脚 跟,赢得竞争优势,就必须改变现有的经营方式和经营榛式,提供全 方位、多功能的服务,从只提供单一运输(仓储)服务向提供全面物流 服务转变。从储运企业自身生存角度考虑,也促使其走专业化的物流 企业的道路。因为只有专业化才能社会化,才能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降低成本,改善服务水平,从而赢褥客户,赢得市场。通过近几年的摸索、实践,目前国内能提供现代物流服务的物流 企业已崭露头角.提供专业物流服务的企业主要有以下几

24、弛类型:一是部分交通运输企业拓展业务范围,逐步向专业物流提供商方向转 化。特别是一些行业性的大公司,如中远集团、中外运集团等,它们 在长期形成的规模、实力和全国性服务网络的基础上,及时调整产业 定位,更新技术装备.与国外知名物流公司合作等,逐渐涉足配j羞、物流组织及后道加工等领域.致力于向货主提供更加系统、便捷 的物流服务.一部分中 小运输企业特别是公路运输企业充分发挥了 经营灵活的特点。二是商业系统在推行商业连锁、 配送制过程中也积 累了许多成功经验。比较普遍的做法是将仓储与运输、配送结合。以 上海地区为例,归属于上海市商委管理的联华、华联和农工商三大连 锁商业集团,利用掌握市场、贴近生活的

25、优势,建设自己的仓储和配 送中心,并配备了专门的运输力量,在上海市及周边地区各自建立了 几百家连锁超市,实行商品的共同配送、统一管理,不仅降低了经营 总成本,提高了管理效率,而且活跃了市场,提高了企业的整体形象。 三是在沿海和内陆中心城市迅速发展起来的物流中心。 这些物流中心 以现代化立体仓库为主体,配备了先进的装卸、运输设备和信息系统, 定期向用户提供货物状况。并随时接受用户指令,将货物配送至指定 地点。同时,这些物流中心大都集中了众多货运代理企业,可以提供 运输组织、报关等多种服务,成为物流系统的中枢。近年来,国际著名的物流公司看好中国市场。 采取合资或独资形 式,开始在国内开展物流监务,

26、是物流市场上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 量。日本的通运、伊腾忠、住友,澳大利亚的TNT和英国的英之杰等公司己在上海、北京、广州、武汉等大中城市建立物流机构和货运 网络。1997年以来,我国先后批准了丹麦马士基、美国总统班轮等 4 家外国航运企业在我国设立独资集运服务公司,进行物流服务试点。 这些企业通晓规范的物流运作,且大多与大型跨国公司有传统的韭务 联系,因此它们凭借其丰富的经验,优质的服务、一流豹管理和优秀 的人才,获得了三资企业物流供给大部分的份额。5城市物流需求与城市经济相互作用机理分析(1)城市物流需求与城市经济的内在关系城市物流需求的产生和发展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而城市经

27、济的发展是个涉及经济活动中各部门、各环节发生动态变化的过程。在整个经济括动中,各经济部门和生产单位构成了 经济活动的主体,彼此之间的联系是实现经济活动的前提。生产、流 通,分配和消费,各个环节紧密联系不可或缺。因此,城市物流需求 规模和城市物流需求结构在很大程度上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紧密相 关。城市经济发展对城市物流需求的影响突出的表现在经济发展的规 模、结构对物流需求的抑制和激发作用方面。城市物流与城市经济增长的内在关系主要表现如下:一方面,城市物流在经济增长中起到从属和引导的功能, 即物流在为经济增长提 供前提保障的同时,还可以促进经济的快速增长;另一方面。经济的 快速增长增加了对物流的嚣求

28、,经济结构的变化导致了物流需求结构 的变化。(2)城市物流需求与城市经济相关性分析城市物流需求与城市经济相关性分析可由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来反 映,本文采用SPSS软件对全国,北京.上海历年的货运量、货运周 转量及GDP统计数据进行分析。相关性矩阵见表 23。表23全国、北京、上海历年货运量、货运周转量及 GDP相关系数 矩阵全国GDP1. 000. 950. 90货运周转量0. 951 . 000. 98货运量O. 900. 981. 00北京GDP1. 000, 960. 94货运周转量0. 961 . 000. 97货运量0. 94O. 971. 00上海GDP1. 000. 950. 97

29、货运周转量O. 951 . 00O. 99货运量0. 970, 991. OO备注:全国为19802003年统计数据,北京、上海为1990c2005年统计数据上表数据说明:我国城市的国内生产总值与货运量、 货运周转量之间存在很强的线性关系,而这种线性关系的存在主要是 由物流需求与经济水平的密切内在关系决定的。园此,在下文进一步分析中应高度重视城市经济对物流需求的影响,并对这种影响作充分的分析。三、城市物流需求影响因素分析(一)经济影响因素分析1、城市经济发展规模对物流需求的影响 (1)国民经济发展规模与社会物流总成本按照国外经济统计资料和相关研究,从 2001年至2003年,美国物流成本占GD

30、P的比重分别预测为9. 5%、9. 4%、9. 3%,这期间美国物流成本年均增长率分别为 3. 7%, 3. 9%, 3.蝴。目前。中国的物流管理水平还远远低于美国, 据权威机构估算,中国近年的 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在20%以上.由于目前尚缺乏完整的关于物流成本的统计数据,所以,在采用社会物流成本来研究物流需求变化规律时应加以合理的假设:假设某市2000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为 GDPm,物流成本占该年 GDP的q%,且该数值以每年n%的速率下降,该市国内生产总值的 增长率为p%。(2)国民经济发展规模与综合货运量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了很长高速发展时期,19801989十年年均增长率为13

31、.57%,九十年代以来保持着更高的发展速 度。这一时期的高速发展是多种因素的综合结果. 一是国家调整产业 政策,重点支持农业、基础工业、交通运输和高新技术产;二是短缺 经济下的供给扩张,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各地农业、能源,原材料、优 势产业、基础工业、新兴产业等的比较优势。以下以无锡市为例,通 过历年数据的统计分析,从综合货运量的角度侧面探讨国民经济发展 规模对物流需求的影响程度。表2-4无锡市国民经济综合指标年份国内生产 总值(亿元)第一产业 所占比例 (%)第一产业 所占比例 (%)第二产业 所占比例 (%)综合货运 量(万吨)1991184. 828. 868. 822, 346121992

32、304. 007. 465. 427. 274071993441. 415. 864. 429. 8104381994607. 245. 761 . 632. 792801995761. 115. 359. 635. 1107421996870. 015. 159. 135. 881221997960. 014. 858, 736. 5762119981052. 014. 457. 937. 7619919991138. 014. 257. 638. 2769320001200. 174 . 056. 939. 1744320011360. 114. 055, 240. 87500200215

33、80. 603. 654. 941 . 57493数据来源:无锡市统计年鉴(2003版)一般而言,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物流需求规模是呈增长态势的.但从数据图2 4图可以以看出,无锡市历年经济总量的波动较 小,增长趋势明显,但综合货运量波动较大,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增 长趋势。可见,经济总量对物流需求的影响程度在不断弱化,而随着 城市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经济结构的变化对物流需求量的影响在增 强,而这种影响是抑制性的。2.产业结构对物流需求的影响影响一个城市物流需求规模和结构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城市 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一 个城市的经济产业结构在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是不同的,它随着城市工业化发展的不同阶

34、段而不断变化. 特别 是到了工业化中、后期,随着信息产业的产生和发展,尤其是中心城 市,原来的加工业逐步迁往郊区,城市对外及内部交流的有形货物不 断减少,丽无形货物日浙增加,其结果是此消彼涨,同时由于城市信 息功能和管理功能的不断发展 r综合导致城市货运总量有明显的下 降趋势。当代产业经济学的研究表明,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道路大致 沿着以第一产业为主转向以第二产业为主再转向以第三产业为主的 顺序进行,这一规律被称之为“配第一克拉克”定律。从横向分析,不同地区的城市其产业结构也是不同的。 例如我国 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的城市,其产业结构就存在较大差异:东部地 区城市经济发展已经开始进入工业化后

35、期阶段,产业结构基本形成三 二一结构,城市的经济功能已经开始进入升级转换阶段,城市的物 流流量在下降,而信息流量在上升;中部地区城市正处于工业化阶段, 产业结构基本是一结构,城市经济功能正处于扩展阶段,城市的物流 量和信息量都在增加,但物流量可能要大于信息流量;西部地区的经 济结构还是一二三的结构,城市经济功能还处于聚集发展阶段,城市的物流流量发展较快,信息流发展相对滞后。城市作为区域经济的核心,其产业结构往往与所在区域的经济结 构相似,因此,要探讨城市产业结构对物流需求的影响,不仅要考虑 某个城市自身的特点,还应将城市置于更大的经济区域,从经济区域 之间的相互联系进行分析。(1)产业结构不均

36、衡性决定物流需求结构特点就目前我国的区域发展现状而言,主要存在三大经济区域 (环渤 海湾经济区,长三角经济区和珠三角经济区 ),这些经济区域又与周 边区域形成了梯度辐射的带动关系。而经济区域之间产业结构水平的 差异和不均衡性则导致了区域乃至城市之问物流需求结构具有不同 的特点.表252003年我国东、中、西部地区 GDP及货运量比重地区GDP占全国比重(%)货运量占全国比重(%)向58. 9049. 32中部24. 5731. 83四部16. 9417, 06资料来源:2005年中国现代物流发展报告目前我国产业结构总体分布情况是:东部地区三省市的二、三产 业比重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特别是上海市

37、;西部地区二、三产业所 占的比重则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与东部地区之间的差距更明显: 工业 产值占工农业意产值的比重同样是东部地区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中西部地区除湖北省与全国水平大致持平外,其余省份都较全国水平为 低;从轻重工业比重来看,东部重工业比重较高,而中西部地区则是 轻工业占优势。表2-5为2003年我国东、中、西部 地区GDP班货 运量比重情况,说明我国地区间的经济发展水平、 产业结构水平发展阶段的不同对物流需求的影响也存在差异。(2)产业结构升级导致物流需求特征的变化根据产业经济学理论,产业结构的递推效应是地区间要素流动的 原因之一。区域内地区间在产业结构方藤往往具有极大的差异性,由于各

38、她区产业结构的层次不周,因此产业在各地区之问是有规律的递 推转移的。产业结构的升级不是政府政策能够决定的, 而是由高层次 地区产业结构的升级决定的 8”.以芜湖为例,与其毗邻的长三角地 区是高层次产业结构地区,其中以上海为主中心,南京为副中心.由 于安徽省自身的经济增长极不明显,虽然芜湖市在上海的辐射范围 内,但南京对芜湖经济的辐射效应更大。 因此其产业结构的升级应该 由其经济中心的发展决定。产业结构的升级对城市物流需求有着极其 重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就物流需求量而言,首先,由于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的 增多,物流需求强度降低了.其次,原材料产品和能源产品的运输半 径减小了,即原来运往经济

39、发展中心地区的物流量减小了;第三,轻 工业产品的输入量也减少了,输出量却增加了。就物流需求结构而言,产品技术含量增加,单位商品的价值增 加,对物流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公路运输逐渐显示出 优势,使公路运输成为主导:其次,对仓储条件的要求提高了,对现 代化仓库设施的要求逐渐增多;再次,由于低梯度地区接受的产业 一 般是成熟产业,利润空间很低,所以企业对于增值服务的重视增强, 如产品包装趋于复杂化,服务个性化等,综合物流服务的需求也相应增加。(3)投入产出法分析产业结构对物流需求的影响由于我国至今还缺乏详细的物流数据统计资料,所以在地区投入产出分析中,产业分类不包括物流产业。与物流业相关

40、的数据只有运输邮电业的数据,并不能反映物流需求的全貌。3,城市对外贸易对物流需求的影响对于全国性的港口城市或以外向型经济为主的城市而言。外贸物流在整个城市物流规模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同时,外贸物流对现代物流服务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在分析此类城市的物流需求时应充分考虑外贸物流,更好的满足对外经济交流的需要。表 3-4为历年上 海市货物运输量与外贸总额的数据统计。表2-6上海市历年赁运量与外贸总额统计数据年份外贸总额(亿美元)货物运 输量(万 吨)199074. 3126777199180. 4427558199297. 57295801993127. 32302931994158. 672858

41、51995190. 25275711996222. 63458211997247. 64459381998313. 44462301999386. 04483982000547. 10622062001608. 98540492002726. 645665220031098. 6861073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利用SPSS软件对上表中的外贸总额和货物运输量指标进行相 关性分析,得出这两个指标的相关系数为0. 948,存在着较为明显的线性相关性。同时数据也表明,上海市的对外贸易发展是促进其经 济发展的重要源动力,上海市在一系列政策保障下实现了对外贸易的 快速增长,2003

42、年上海对外贸易额达到1098. 68亿美元,居江苏、 广州之后,列第三位。上海巨大的外贸额潜藏着庞大的外贸物流需求 量,作为国内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之一, 上海的外贸物流在总体物流 需求规模中占举足轻重的地位。4 .城市居民消费水平对物流需求的影响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城市居民的人均可支 配收入也日渐增加,城市居民购买能力也相应增强,多样化、个性化 的生活需求逐步显现,为了适应这种要求,具有小批量、多品种、高频率服务的城市配送无疑是居民生活的首选城市物流需求特别是作为物流需求重要组成部分的城市配送量也将随着城市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而“水涨船高”。总体来说,由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存在地

43、域不均衡性,东部沿海地区的主要城市居民消费水平要高于中西都城市, 而消费水平的增幅也表现为沿海城市高于中西部城市。 因此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城市物流需求随着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而增加, 而消费能力的强弱也决定了城市物流需求的规模.5 .城市商贸流通对物流需求的影响城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能很好的说明一个城市商贸流通的活跃程度,也能从一个侧面较好的反映城市物流需求的规模, 对于配送中心、物流中心等物漉节点的规划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通过分析目标城市历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其构成, 可反映出消费市场物流需求的规模、构成及其变化趋势。二、非经济影响因素分析(一)运输对物流需求的影响物流作为现代社会经济

44、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发展和运行过程中,与交通运输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首先,交通运输是现代物流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物流的核心环节,不论是企业的输入物流还是输出物流, 或者渡通企业的销售物流,都 有赖于运输实现商品的空间转移.运输成本在物流总成本中所占的比 重很好的说明了运输在物流系统中的地位:欧洲的运输成本一般占 物流总成本的1乃以上,即使在物流发达的美国,其 2000年运输开 支约为5900亿美元,占当年美国物流总成本的 58. 7%”。可以说, 没有运输就没有物流。其次,交通运输还影响着物流的其他功能要素,如包装的选择 就要考虑各种运输方式的衔接,运输方式的选择又影响着装卸搬运工 具及

45、技术方法的选择,运输条件又影响着仓储量的确定等。再次,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体系是实现物流管理现代化的基础,为了适应现代物流的需要,在满足流通需求的同时,追求将服务全过程 系统总成本降至最低水平,而流通过程本身则有赖于完善的运输体 系。在国外,尤其是发达国家。第三方物流市场已经较为成熟.工商 企业的运输业务岁包占有很大的比重,其物流效率很高.而我国, 由于专业物流企业的发展相对滞后,大部分工商企业仍处于运输业务 自理的状况,运输效率低下,运输供给水平与物流需求失衡,部分物 流需求未能得到满足,导致整个物流系统效率不高.综上所述,运输在整个物流活动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运输业的发展势必推动物流的进步,

46、而物流业的发展又将导致物流需求的增 长。(二)城市交通系统对物流需求的影响城市物流与城市交通是息息相关的,城市物1抗离不开城市交 通;城市交通是物流流动的唯载体; 城市交通的合理性和畅通性是 衡量城市物流合理与否的重要标志之,同时又是保证物流需求得到 充分实现的前提.因此,本文从城市道路等级结构及道路人均占有量指标着手,探讨我国城市交通系统的特征,以考察物流括动所依托的城市交通载体 对物流活动本身所产生的影响.城市道路网必须有合理的等级结构,以保障城市道路交通流从低 一级道路向高一级道路有序汇集,并由高级道路肉低一级道路有序 蔬数。唇内夕长期约经验表明,从快速于道到支路,各级道路里程 的比例关

47、系应为“金字塔”型,即各级道路里程 (密度)从快速干道到 支路逐渐增加。四、城市物流节点有效需求预测城市物流节点有效需求是指物流节点这种特定的物流服务企业 在其服务范围内,对其提供的特定服务有兴趣并有支付能力的物流需 求的总和城市物流节点规划布局是否合理是城市物流系统规划成败 的关键。本部分内容主要是通过对城市物流节点的有效需求进行预 测,进而计算出各物流节点的入驻作业量, 以考察其服务需求市场的 总体特征,为城市物流节点的合理规划提供定量化依据。(一)城市物流节点类型及需求市场细分1 .城市物流节点主要类型城市物流节点是城市物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组织各种物流活动、完成各种物流功能、提供物

48、流服务的重要场所。合理规划建设 城市物流节点不但有利于企业物流资源的有效整合,提高物流经营的规模效益,而且有助于整个城市的物流合理化。现代物流的发展产生了众多类型不同的物流节点, 在不同物流系 统中起着不同的作用,按照物流节点的主要功能及性质,城市物流节 点主要可分为如下几类(见下表),物 流 节 占 八、 类 型物流节点概念主要功能物 流 园 区是多家物流相关企业在空间上集中布局的场 所,是具有一定规模和综合服务能物流集结 占八、具有集约、转运、集中库 存、货物集散、线路调节 信息处理、管理、指挥等物 流 中 心是从事物流活动的场所或组织,同时具备配 送中心的功能和货物运输中转功能、综合服务

49、功麓、集中了订单处理.仓储 缸里、拣货配送、咨询服务等系列功 能配 送 中 心是专门从事配送业务的物流场所或组织主要为特定部门或客户服务. 辐射范围 小,从事多品种、小批量、多批次配送 服务,以配送为主、存储为辅货 运 场 站是区域性运输网络系统中对区域货物的流 向、流量具有重要控制性影响的运输结点, 是多种运输方式相衔接的货物集散中心和 综合运输组织服务中心具备运输组织、货物中转、中介代理和 货运信息交流等功能批 发 市 场是专门从事商品批发交易的场所,在空问 上表现为特性相似商品的聚集.分拨主要为供需双方提供批发交易的平台, 集管理、信息服务、配套设施一体2 .城市物流需求市场细分城市物菠

50、节点分布于城市空阅之内,根据各类物流节点的不周功 能特性,往往有不屈的服务对象和服务范围。 而整个城市宏观经济区 域又可细分为若干个小的经济区域,即细分市场.按照增长极理论, 每个小经济区都有各自的经济增长极,并以增长极为中心带动全区的 经济发展。每个物流节点服务所涉及的细分市场都应纳入到该物流节 点的服务范围。不同物流节点的服务范围在城市空间内存在重合部分,换个角度 来说,每个细分市场的物流需求是由不同物流节点提供服务来满足 的。这些物流节点根据自身的优势在细分市场范围内展开竞争,并取得各自在细分市场内的市场份额。因此本文对需求市场细分的目的在 于为计算不同物流节点在同一细分市场的份额作定量

51、分析奠定基础。(二)城市细分市场物流需求预测城市细分市场物流需求预测就是将城市物流需求总量根据细分市 场之间的某种相互作用机制确定各细分市场的分摊比例.从而可得到 各细分市场的物流需求量。1、区位经济理论和区域相互作用理论思想(1)区位经济理论思想区位经济理论是关于人类经贸活动地域空问组合优化的理论。它的基本宗旨是寻求人类经贸活动的空间法则, 区位经济理论是区域经 济学最根本的理论基础。场论是研究场的表征量的变化特性及其数学物理结构的数学理论 与方法.若在空闻李(或空间的某一部分),每一点都对应一个确定 的量。则该空间为场。区域经济地理学提出了经济地域的概念,经济 地域是由工业、农业、交通运输

52、业、商业、服务业等物质生产部门 和非物质生产部,以及城镇体系在一定地域上有机组合两成鲍统一整 体。可以从国民 经济总体的角度,以经济地域作为物流场中的。点”, 称之为物流场场结点.每一个经济地 域上必然有物流的产生,将经 济地域产生的物流总量即该经济地域上的“理论物流规模”选定为“量”(如果菜区域无物流活动,则认为该区域的“量”为 0).以存 在多个经济地域和非经济地域的较大的地域范围(如一个国家)为研究的空间范围,该地域空间中有众多的物流场场结点, 每个物流场场 结点有其相应的“理论物流规模”。根据“场”的定义,该空间范围 为物流场。经典场论是以徽积分为主要工具研究场现象的. 若直接用经典场 的各种物理量及其一般规律刻画物流场,则物流场研究会变的非常复 杂。这里,以场论中的一个较为简单的理想化模型为原型来定义物流 场的各个表征量。真空中点电荷产生的静电场是不随时间变化的一种理想化电场, 是有源无旋场。物流场是由物流场场结点产生的、 随时问变化的现实 存在;如果以较长时间间隔(如:年)为周期观测物流场,可以认为该 时间问隔内物流场是不随时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