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子的旱船舞_第1页
南海子的旱船舞_第2页
南海子的旱船舞_第3页
南海子的旱船舞_第4页
南海子的旱船舞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南海子的旱船舞康君 一、南海子的地理状况及民间传统活动 南海子南濒黄河,东靠磴口、古城湾,西接前明乡,北邻东河区,属包头市郊区河东乡管辖。由于本村位于黄河岸边,地势低洼,下雨时村内积水,故名南海子。自清朝初年至20世纪30年代前期,南海于历来是黄河流经包头的重要水旱码头。 黄河每年“冬至”结冰,“清明”开河,一年通航时间有七八个月。运输一直依靠木船、木排和牛羊皮筏。甘、宁、青各省的大宗皮毛、木材和药材,河套的大宗粮食等农产品,都要在包头集散、销售、外运。离城东十二三里南海子的水运码头间或使用。每逢涨水季节,南海子码船筏林立,或停泊、或卸货、或转运,虽然说是效率很低,但却十分忙碌。此间的人们,不

2、但水性好,更是撑船、划渡的好艄公。 赖以得天独厚的地理状况,各种民间传统民俗活动,皆与本地的风土人情有着密切的关联。 每逢黄河上涨,河水经常漫出岸边,淹没田园及村庄。 为了保佑南海子,保佑河路航运客商的船只运行顺利,由大户集资在南海子建造了一座河神庙,又称禹王庙(此庙于1979年被水冲毁)。每年在农历七月初一至初三日,有本村“河路社”主办庙会,演戏3天,并燃放其最有特色的“河灯”以酬谢 “河神爷”。七月初二的晚上,船只装载着千百盏彩色“河灯”,摆渡到南海子渡口的上游,一盏盏放入河内。在黢黑的夜里,只见千百盏五颜六色的河灯,漂游于河面,若隐若现,忽明忽暗,顺流而下,与天上的繁星交相辉映,别具一番

3、奇观美景。传说这是为了敬供河神,“河神爷”享受了人们的敬供,就会保佑南海子平安无事,风调雨顺。 二月初二,传说是龙抬头的日子,从初一到初三,南海子“河路社”要举办龙灯舞,形成祭祀娱乐活动。 正月十五南海子举办各种闹社火、放烟火、迎三官活动。社火活动有跑早船、踩高跷、扭秧歌、推彩车、九曲黄河阵、抬阁、脑阁等多种。从正月十二开始,当天迎喜神,十三踩街,十四下帖,到各处表演,歌舞,弹唱,到十六活动结束,十七御身,十八送瘟神。 在这些活动中,最有突出特点的就数跑旱船了,真是别具一格。南海子这个自古以来的水旱码头,人们每日撑船行舟,习以为常。把这些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内容加以表演,真实可信,形象逼真。 二

4、、早期旱船舞的产生,发展 民间歌舞早船舞,是从水上行舟的生活中产生的。船,是从古至今的交通工具,也是捕获鱼类水产的生产工具。人们使用船主要是在使用木船的生活中,提炼、创造了旱船这种舞蹈形式,千百年来,一直流传民间。 早船舞起源于哪一代无从考证,但在唐代已有旱船舞的节目太平广记204卷大酺条),至于当时旱船的表演形式与后世所见民间歌舞旱船有何区别至今尚未见到详尽记载。 五代时期和宋代都部分地继承了唐代舞蹈。五代时期有表演划船采莲的大型舞蹈,宋代也有“乘彩舟,执莲花”而舞的采莲队队舞,虽皆属于宫廷舞,但这些舞蹈的根源却在民间。南宋诗人范成大描写民间“社火”的诗:“村田蓑笠野,街市管弦清,市苍分题句

5、,官曹别扁名。旱船逻似泛,水儡近如生。”(自注云:“夹道陆行,为竞渡之乐,谓之划旱船”)。划旱船是在陆地上表演竞渡的。 旱船广泛流传,船由竹,木、秫扎成,套在舞者的腰间,像坐船的样子,另有人手拿木桨,两人对舞,似船行水上。 清代灯节演早船的风俗比较普遍。北京走会图所画的旱船表演形式足以说明.清嘉录所载,描写灯节的诗句:“看残火烛闹元宵,划出旱船忙打招,不放月华侵下界,烟竿火塔又星桥。”燕京岁月记“跑旱船”条载:“跑旱船者,乃村童扮成女子,手架布船,口唱俚歌,意在学游湖而采莲者凡诸杂技,皆京南人为之。正月最多,至农忙时则舍艺而归耕矣。”农闲时,人们表演 旱船取乐,大多男扮女装,载歌载舞。李振声百

6、戏竹枝词旱船诗题解:“陆地行舟,以锡片铺地作水形,亦水银江海之意也。”诗曰:“罔水行舟古所难,居然一叶银滩。无边陆海吾何惧,稳生鳌鱼背上看。”清代的旱船已成为小型轻便、以表现游湖采莲等为内容的民问歌舞。这种历史悠久的民问歌舞至今仍在我国许多地区流行。它那优美生动描绘水上行舟的舞蹈动作及表现手法,曾被戏曲艺术所吸收。如,川剧 秋江中那个船夫和尼姑,在臆想的“船”上,一面歌唱,一面对舞表演,是多么引人入胜啊!剧中人犹如同乘在一条“船”上,时而风平浪静,时而在激流中划行。他们配合默契的舞蹈动作及朴素无华的唱词,既表现了当时的自然环境,又表现了两个不同人物的内心感情,也为我国戏曲艺术独特而高超的写意性

7、增加了丰寓的色彩。但更为普遍的情况是,早船虽被搬上舞台,却仍然以民问歌舞的形式在人民群众中广泛流传。三、南海子旱船舞的源流及风格、特色 南海子船工、艄公众多,水性好,因此跑早船艺人较多,大部分的艺人是由一个叫杨和尚教授的。他原姓孙,由于保人姓杨,后改名为杨和尚,已故。由表演旱船舞的艺人张四口述,在他十六、七岁学这技艺时,杨和尚已年逾花甲,他是南海子人,为村里的总会首。在“社火”办红火上,更是-个多面手,可说得上样样精通。每年过年开始就被请走。他教授徒弟非常严格,经常打骂。 关于南海子早船舞的源流,显而易见是从外地流人,而不足源于本地。我国早期的旱船舞已充分证明了这种民间表演形式在我国各地有着悠

8、久的发展历史。而南海子是早年的水旱码头,交通发达,外地的移民纷纷迁徙本地。特别是山西,陕西、关中等地移民的大量流人,把他们本乡本土的一些风俗活动亦随之带入。南海子的人们吸收了流传过来的旱船舞,并且结合本地区的特点,对旱船舞不断加工,使之得以发展。随着时间的椎移,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形式。使这个舞种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在南海子本地富有特色,更加日趋完美。 从历史考证,再通过我们的普查和艺术鉴定,更明确了南海子旱船舞是流人后而发展的,不是源于本地,至于具体是从哪里流人,已经无法考察。 南海子的旱船在制作上与众不同。用木架、竹子编制,船身轻而大,用画布包裹,配置彩旗、花篮、灯笼等装扮一新。 船队以

9、双数为主,多则达到八只。每只船一个划船艄公,一个坐船女子。艄公多以碎步摇桨划船,踏步点舟转弯,跨步快速行船,跪步收桨触滩等动作,扛船、扳船为主要动作,多以弓步,骑马蹲裆式、踏步、跺步等。坐船者多以碎步、转身,扭腰、挑腰、摆腰,转圈等为主。船身非常平稳,波浪、起伏都很适度,这是南海于旱船舞的重要特点。行船、摇船,扛船、转弯更具有独特风格。表演者形象真切、配合默契,陆地跑船确实如同水上行舟,既漂又稳。 南海子早船舞的主要套路有:二龙出水、压葫芦、压葫芦蒜辫、金钱圈、八宝罗汉圈、塌滩,扳船等。所有套路都表现了行船开始至扳船回归的途中所遇到的风、浪、漩涡、回水湾,触沙滩的情形。四、南海子旱船舞的音乐、

10、节奏、唱词、对白 南海子旱船舞的音乐,是在包头地区流传很广的,现已列入西部二人台的唱腔部分,即撑船。唱词是以信天游词牌为主,众人即兴发挥,信口押韵合成。段落很多。主要段落的唱词:无事出城东, 河湾嘹闪星 南海子起了一个河灯会, 人儿乱咚咚, 抬头门几看, 江船水上行, 那江船又坐一个江河女, 活活爱死个人, 艄套船头站 手拿荡船杆, 那河女又戴一副银手镯, 金莲寸八分。 船儿急转弯, 行走罗汉圈, 船老艄你把妹妹往哪扳, 快快向回转, 过了回水湾, 江船到岸边, 那河女上岸再也不回还, 相见万万难。 南海子旱船舞的道白很少,只有开场前,一艄公喊:“开船啦!”随着打击乐节奏起步开始。最后到了“塌

11、滩”,一艄公:“老伙计们,船塌滩了,昨办呀?”众人: “那就扳哇!” 五南海子旱船舞艺人简介 杨和尚(1886 - 1980年),南海子人。曾作总会首。是旱船舞的表演艺人和教授旱船舞的主要师傅,更是“办红火”的多面手。他教传过许多徒弟,现在世的有李德富、李枝荣、张四、王丑、李笑等。 李德富,男,80岁,南海子人。作过会首。是表演早船舞和“办红火”的多面手艺人。周五十七,男,80岁,南海子人。是“办红火”及表演旱船舞、车车舞的艺人。关二全,男(1901-1976年),是旱船舞的艺人和“办红火”的多面手。张长明,男,70岁,南海子的捕鱼人。能歌善舞,是旱船舞的艺人和“办红火”的多面手。李枝荣,男,65岁,达旗树林招人,小时随父迁居南海子。是旱船舞、跑圈子秧歌的艺人。张四,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