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施工监测监理细则_第1页
地铁施工监测监理细则_第2页
地铁施工监测监理细则_第3页
地铁施工监测监理细则_第4页
地铁施工监测监理细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地铁工程地铁施工监测监理实施细则编制 审核 广东天衡工程建设咨询监理有限公司 年 月地铁施工监测监理实施细则审批表编制小组组长组 员项目部审批意见 总监理工程师年 月 日监理规划细则标准化模版之四(地铁) 地铁施工监测监理实施细则目 录第一章 工程概况2第一章 工程概况3第二章 编制程序及依据4第三章 工程特点5第四章 监理工作流程8第五章 监理工作控制要点及目标值10一、监测工作中监理的主要目的10二、监理工作控制要点10(一)地表沉降监测10(二)地下管线沉降11(三)围护桩顶水平位移、垂直位移监测12(四)地下水位监测13(五)土压力监测13(六)桩体水平位移14(七)基坑隆起15(八)

2、钢支撑轴力17(九)隧道水平收敛监测18(十)隧道顶沉降监测19三、监测项目控制指标和监测频率19(一)车站监测频率及报警值19(二)隧道监测频率计报警值21第六章 监理工作方法及措施22一、监测工作监理方法22二、监控工作监理措施22(一)施工前期准备工作22(二)施工中控制措施23(三)竣工后监测资料汇总控制措施24三、监控工作具体控制措施24(一)基准点布设与保护24(二)监测点的布设及保护25(三)初始值取值时间要求25(四)监测频率25(五)监测数据分析管理与预警信息报送流程26四、安全保证措施27第一章 工程概况项目名称:武汉轨道交通四号线一期一标工程(土建)项目地点:武汉市首义路

3、站中南路工程性质:市政工程、政府投资建设单位:武汉地铁集团设计单位:北京城市建设研究总院勘察单位:中铁二院工程集团责任公司监理单位:广东天衡工程建设咨询监理有限公司施工单位:宏润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质监单位:武汉市政质监站1、工程总投资:33966万元2、质量目标:合格3、进度目标:30个月4、安全目标: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及公共环境安全事故为零5、文明要求:武汉市文明样板工程第二章 编制程序及依据一、编制程序1、监理实施细则应在相应工程施工开始前编制完成,并必须经总监理工程师批准。2、监理实施细则应由专业监理工程师编制。二、编制监理实施细则的依据(1)已批准的监理规划(2)与专业工程相关的标准设

4、计文件和技术资料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50319-2000)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 12897-2006)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2008)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 8-2007)(3)施工组织设计三、在监理工作实施过程中,监理实施细则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补充、修改和完善。第三章 工程特点(一)工程技术特点本标段工程包括首武区间、武昌站、武梅区间、梅苑小区站、梅中区间及梅中区间竖井。里程范围为ck13+599.500ck16+248.797。1、车站为地下二层岛式站台车站,

5、地下一层为站厅层,地下二层为站台式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混凝土强度等级:顶板、顶梁及下一层内衬墙为c30补偿收缩混凝土,内部结构柱为c40,其余为c30,抗渗等级为s8。(1)梅苑小区站位于武汉市武昌区傅家坡梅苑路与文安路交汇处,车站位于梅苑路东侧文安路下:车站形式为明挖底下二层岛式站台车站,起点里程右ck15+169.442至终点里程ck15+360.546,全长191.1m,车站标准段宽度19.7m,岛式站台宽11m,总建筑面积为10471.47m³,主体建筑面积为7864.12m³,附属建筑面积为1204.31m³。(2)武昌火车站位于武昌火车站西广场北侧,

6、横跨中山路,车站中心里程为ak14+356.394,为底下二层结构。车站基坑宽度为20.827.4m,总长度236.6米。设计花费为a、b、c三个施工区段(a区段位于中山路西侧;b区段位于中山路高架车道下方,穿越中山路;c区段位于现邮电宾馆下方,现b、c区结构已竣工。本标段工程为武昌站a区,车站起点里程为右ak14152.794,终点里程为右ak14+235.594,全长82.8m,车站采用明挖法基坑长82.8m,标准段宽度20.7m,西端头井处宽度为24.6m,东端扩大段为26.8m。2、区间首武区间、武梅区间及梅中区间,本区间隧道结构采用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单层内衬,错缝拼装,环片内径54

7、00mm,厚度300mm,宽1500mm。管片强度等级c50、抗渗等级为p12。管片环向采用12根,纵向采用16根单排弯螺栓连接,共计28根。管片衬砌体接头面采用平面式,在环缝和纵缝靠近外弧侧设止水条槽,在内弧侧设嵌缝槽。(1)首武区间采用盾构法施工,本区间由首义路站始发沿紫阳路行进,以350m半径折向东南,下穿达胜房产地块、七四三五工程、教委宿舍楼、逸宝宾馆到达武昌火车站。区间间距为13.515m。区间在右dk13+902处设置一个联络通道,联络通道与泵房合并。(2)武梅区间采用盾构法施工,本区间由梅苑小区站始发沿紫阳东路左转下穿交通银行后,进入梅苑小学后穿越波光园拔出桩区域,进入武昌火车站

8、站场区域,至武昌火车站c区接收,平移调头后左线始发,始发后进入武昌火车站站场区域,穿越波光园桩基拔除区域,进入梅苑小学区域,下穿梅苑小学教学楼,下穿交通银行,进入梅苑小区站完成接收,盾构吊出。盾构本区间隧道最小平曲线半径为r350m,最大坡度为19.717,隧道覆土约8 13.6m,区间在dk14+868处设联络通道及泵房一座。(3)梅中区间采用盾构法施工,本区间主要布置在付家坡一路和中南路南段,受两端车站位置的控制,区间沿线下穿梅苑小区现状地块并临近多栋多层建筑,在付家坡路口与地铁2号线形成叠交关系。盾构本区间隧道最小平曲线半径为r350m,最大坡度为26.15,隧道覆土约4.615.8m,

9、区间在dk15+655.000处设竖井兼逃生通道一座。3、竖井位于梅中区间,由于可设联络通道区域内线路高差过大,无法实现在两隧道间设置联络通道,故考虑采用逃生通道形式,在左dk15+655.000里程点设置大竖井,同时解决两线疏散的问题。逃生竖井结构采用明挖法施工,基坑长度约15.5m,宽度约为6.4m,基坑平面呈长方形,基坑开挖升读约24.5m。(二)工程其他特点1、施工工期较长,且交通流量大,在施工过程中承包商必须有完善的安全施工责任制并制定严格的安全施工管理办法,把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降低到最低。2、施工环境比较复杂,涉及到供电、路灯、燃气、自来水、电信、园林、移动、铁通、市有线等多个专

10、业管线改移及拆迁工作。现场协调工作量大。3、施工地交通流量较大,车辆容易堵塞,承包商在施工过程中必须有详细周全的交通导流措施以保证工程的正常进行。4、施工过程中必须加强监督,防止出现施工质量事故,为工程的顺利开展创造条件。5、环境保护工作在施工时应做到全面规划,合理布局,跟踪监测,确保该区自然环境不遭破坏也是本工程特点。6、盾构机是盾构法施工中的主要施工机械。用盾构机进行隧洞施工具有自动化程度高,节省人力,施工速度快,一次成洞,不受气候影响,开挖时可控制地面沉降,减少对地面建筑物的影响和在水下开挖时不影响水面交通等特点。第四章 监理工作流程一、监测准备阶段监理程序 熟悉施工合同、设计文件、监测

11、规范、标准等参加图纸会审及设计交底审查施工方的监测专项方案与施工单位进行交底编制监测监理细则审查施工单位的质量保证体系审查施工单位的质量保证体系落实监控测量现场条件二、监测信息反馈程序图。图6-2 监测信息反馈程序序图第五章 监理工作控制要点及目标值一、监测工作中监理的主要目的了解支护结构和周围地层的变形情况,为施工日常管理提供信息,预防施工事故发生,保证施工安全。为修改工程设计方案提供依据。保证施工影响范围内建筑物、地下管线的正常使用,为合理确定保护措施提供依据。验证支护结构设计,为支护结构设计和施工方案的修订提供反馈信息。积累资料,以提高地下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水平。二、监理工作控制要点(一)

12、地表沉降监测1、监测仪器要求:精密水准仪、精密铟钢尺。(按国家二等水准测量技术标准要求)2、沉降值计算:施工前,由基点通过水准观测3次且数值相对稳定后测出初始高程h0,在施工过程中测出的高程为hn。高差hnh0为地表沉降值。3、数据分析与处理:(1)时间位移曲线散点图和距离位移曲线散点图,根据沉降规律判断围岩稳定状态和施工措施的有效性。(2)当位移时间曲线趋于平缓时,可选取合适的函数进行回归分析。预测最大沉降量。4、工作基点的布设:工作基点是每次监测工作的直接出发点,因此,工作基点的选取原则是要保证监测的便利性和稳定性,所以要求工作基点选在相对稳定的地段,一般浅埋式工作基点直接埋设至自然地坪以

13、下深度应不小于3m;若采用永久建筑物式工作基点,应在地铁线路两侧施工影响范围以外已稳定的建筑上安设,并采取保护措施,确保观测数据的连续性。5、沉降测点埋设地表沉降采用精密水准测量,要求等级为国家二等水准闭合差0.60mm。基坑四周距坑边10m的范围内沿坑边设2排沉降测点,排距38m,点距510m,地表沉降标志应钻投地表路面,埋深深度大于0.8m的水准桩,对机械碾压段的地面测点要设置保护盖;监理要旁站观测地表沉降点的初始值采集工作,并对初始值数据存档;(二)地下管线沉降1、仪器及计算同地表沉降2、观测点布设要求:(1)有检查井的管线直接将监测点布设到管线上或管线承载体上;(2)无检查井但有开挖条

14、件的管线将监测点直接布到管线上;(3)无检查井也无开挖条件的管线可用对应的地表点代替;(4)封闭的管线可采用抱箍式埋点,开放式的管线可在管线或管线支墩上做监测点支架。(5)监测点平面间距宜为1525m,并宜延伸至基坑以外20m 图6-2抱箍式管线测点(三)围护桩顶水平位移、垂直位移监测1、水平位移用全站仪观测,观测过程按国家四等导线测量技术标准要求;垂直位移要求同地表沉降。2 、观测点布设要求:(1)桩体水平位移测点布设在围护桩体冠梁顶部,采用预埋18钢筋,或膨胀性螺栓。(2)围护墙周边中部、阳角处应布置监测点。(3)监测点间距不宜大于20m,每边监测点数目不应少于3个。(四)地下水位监测数据

15、测试:水位管完毕后,待水位管内水位与周边土体水位一致时,采用电测水位仪测试管内水位。点位布设要求:水位管采用钻孔法埋设。在紧靠围护桩外侧土体中。水位监测管的埋置深度(管底标高)应在最低设计水位之下35m。钻孔结束后用清水清孔,再沉入pvc水位管。水位管与钻孔空隙间填入细砂,并做好孔口保护。当采用深井降水时,水位监测点宜布置在基坑中央和两相邻降水井的中间部位;当采用轻型井点、喷射井点降水时,水位监测点宜布置在基坑中央和周边拐角处,监测点数量视具体情况确定;(五)土压力监测工作原理:利用vwe型振弦式土压力计,量测由于土体压力变化产生的压力盒输出频率变化值,推算出压力值。并同步测量埋设点的土体温度

16、。点位布设要求:监测点应布置在受力、土质条件变化较大或有代表性的部位;平面布置上基坑每边不宜少于2个测点。在竖向布置上,测点间距宜为25m,测点下部宜密;当按土层分布情况布设时,每层应至少布设1个测点,且布置在各层土的中部;土压力盒应紧贴围护墙布置,宜预设在围护墙的迎土面一侧。注:土压力盒的安装既可以在地下连续墙成型过程中采用挂布法进行安装,也可以在地下连续墙施工完毕后采用钻孔法进行安装,第一种方法安装方便,但是由于水下混凝土浇注的不确定因素较多,保护较为困难,第二种方法虽然安装复杂,但是安装过程可控,传感器的成活率高,具体安装方法根据现场施工条件确定。(六)桩体水平位移基坑开挖过程中围护桩的

17、桩体水平位移是反映基坑各部位水平变形大小的最直接的监测数据,所以基坑围护桩桩体水平位移监测的主要目的为监测围护的水平位移的大小,掌握基坑围护结构稳定状态。1、监测实施(1)测点埋设布置在基坑短边中点,阳角处沿基坑长边设置34主测断面(桩顶水平、垂直位移测点相同位置)断面在基坑两侧的桩均设测点,监测深度应不小于维护结构深度。(2)桩体水平位移的监测将测斜管直接埋设在支护结构钢筋笼中,安装和埋设时,检查测斜管内的一对导槽,其指向应与欲测位移一致,及时修正。如果埋设测斜管的管槽与欲测方向有一个角度实际所测得的位移为s1,那么欲测方向上的位移s=s1*cosa。测试应从孔底开始,自下而上沿导管全长每一

18、个测段固定位置测读一次,测段长度为500mm,每个测段测试一次数据后,将测头提转180°插入同一对导槽重复测试,两次读数应数值接近,符号相反,取数字平均值,作为该次数值,在基坑开挖前,以连续三次测试无明显差异读数的平均值作为初始值。观测间隔要根据位移的绝对值或位移增长速率而定。当位移增大时,应加密观测次数,并及·时向监理汇报桩体位移情况。(七)基坑隆起1、测点布设(1)坑底隆起监测点的布设应按基坑形状和深度以及地层条件,以最少的测点数测出所需的回弹量为原则。(2)利用对称基坑隆起变形也对称的特点,可沿对称轴或对角线在最先开挖的区域内进行布点,基坑中心和周边是重要监测区。(3

19、)隆起监测标采用钻孔法埋设,深度应在开挖面以下0.30.5m,以免开挖时被挖去,回弹标上部钻孔内回填1m高的白灰后再填砂、土,见下图。 2、坑底隆起监测和计算(1)开挖前的监测开挖前回弹标的高程可采用磁锤式和测杆式分层沉降标的监测方法。当孔深较大或地表和孔内的温差悬殊时,应考虑测杆和钢尺的线膨胀系数,一般应放入孔中10min后再进行监测。(2)开挖后的监测回弹标开挖后的高程可采用高程传递法进行监测。具体方法是在基坑边架设一吊杆,从杆顶向下悬挂一根钢尺,钢尺下垂吊一个重锤,重锤的重量应与检定钢尺时所用的拉力相同。在地表基准点(高程为h0)和基坑之间架设水准仪,先测读基准点上水准尺读数a,再测读上

20、部钢尺读数b。然后将水准仪搬入基坑,测读下部钢尺读数c和回弹标上水准尺读数d,则回弹标的高程h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b-c)为通过钢尺传递的高程,因基坑回弹的测量精度较高,故应对钢尺进行尺长和温度的修正。(3)开挖中监测如要求对开挖过程中基底的回弹量进行跟踪监测,则可将前面两种方法结合起来应用,即从地表到分层开挖面可采用高程传递法,从开挖面到回弹标采用磁锤法或测杆法。钻孔后沉入的护筒在分层开挖面上不作刚性连接,让其随上层土挖去。回弹标埋设后,孔内不用泥沙充填,仅在非刚性接头处塞麻袋类的织物,用以保护孔内不进杂物,便于监测时取出,开挖至回弹标护筒处派专人看管,加强保护措施等。3、坑底隆起监测提

21、交成果(1)基坑回弹标平面布置图;(2)隆起监测记录及报表;(3)开挖深度回弹量曲线图、时间回弹量曲线图。(八)钢支撑轴力了解基坑开挖过程中钢支撑的轴力变化情况,指导施工单位对钢支撑轴力调整。1、监测实施主体基坑每层支撑布置2个角撑测点;其余与设置桩顶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测点的主测断面一致,该断面位置的全部支撑均设测点,测点一般布置在支撑的端头部。支撑安放时,将轴力计安装架与钢支撑端头对中并牢固焊接。钢支撑安装前,先将轴力计的固定支架焊接在钢支撑的端头部,待钢支撑吊装到位后,将钢支撑轴力计放入固定支架内,并调整固定螺丝保证钢支撑与轴力计受力结合面平贴,在钢支撑未施加轴力前测量轴力计的初始值,并将

22、测量数据线调整至安全位置后向监理报告所安装轴力测点安装位置和初始值数据;2、数据计算每次测得钢支撑轴力计的频率,可根据钢筋计的频率-轴力标定曲线来直接换算出相应的轴力值。3、量测原理与计算对于振弦式表面应变计由一根张拉并固定在两支座之间的钢弦,其自振频率f与钢弦应力的关系式为:式中 l钢弦的有效长度;钢弦的材料密度。则作用在两支座之间的应变量为 式中 被测物体的应变量();k标定系数(/hz2);fi在应变下的钢弦自振频率(hz);f0无应变下的钢弦自振频率(hz);4、数据分析与处理根据轴力值绘制钢支撑轴力-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以及钢筋应力随基坑开挖进度的变化曲线图(九)隧道水平收敛监测1、测

23、点布设:观测点隧道水平收敛监测点和隧道顶沉降监测点布置在同一个断面上。观测使用gy1数字收敛仪,钢弦式压力计。 2、观测频率:观测应在每次环片拼装后立即进行,初始读数应在环片拼装后12小时内取得,最迟不得超过24小时。量测频率与隧道顶沉降的监测频率相同。3、观测资料的整理:各项观测均应持续到变形基本稳定后13周,平时要及时根据观测数据绘制净空收敛、拱顶下沉时态曲线及净空收敛、拱顶下沉与距开挖工作面距离的关系图等。(十)隧道顶沉降监测1、监测点布置:隧道顶监测点在每隔30m布置一个。2、观测方法和数据处理:精密水准仪、3m分划为5mm的线条式因瓦合金水准尺观测。开挖面距监测断面20米时,每天观测

24、2次,开挖面距监测断面50米时,每2天观测1次,开挖面距监测断面50米时,每周观测1次。每次观测结束后,及时整理观测记录、计算当次沉降量和各点的累积沉降量,并绘制沉降量-时间关系曲线。三、监测项目控制指标和监测频率(一)车站监测频率及报警值1、监测频率表施工工况监测频率施工前至少测2次初值围护结构施工1次1d地基加固和降水1次3d开挖05m1次1d开挖510m1次1d开挖1015m1次1d开挖15m浇垫层1次0.5d浇好垫层浇好底板1次1d浇好底板后7d内1次1d浇好底板后7d30d1次2d浇好底板30d180d1次7d2、报警值总汇表序号监测内容日报警值累计报警值备注1围护墙顶水平位移

25、77;3mm/日±35mm0.14h2围护墙顶垂直位移±3mm/日±25mm01h3围护墙墙体测斜±3mm/日±35mm0.14h4支撑轴力设计轴力80暂定5基坑外地下水位±50mm/日±1000mm 6建筑物垂直位移±3mm/日±20mm7地下管线垂直和水平位移±3mm/日±10mm8基坑外地表沉降±3mm/日±23mm01h9立柱沉降±3mm/日±10mm(二)隧道监测频率计报警值1、监测频率施工工况一般监测范围监测频率备注出洞出洞50m2次

26、/天视变量情况适当加密频率正常推进盾构切口前方20m盾尾后30m1次/天视变量情况可扩大范围调整加密监测频率正常推进盾尾后50m1次/周视变量情况适当加密频率,数据变形稳定后可停测进洞进洞50m2次/天视变量情况适当加密频率隧道沉降盾尾后100m1次/2周大于100米范围为1次/月备注:后期沉降视观测数据稳定后停止观测。2、报警值序号监测内容日报警值累计报警值备注1地表±3mm/日+10mm/-30mm2建筑物±3mm/日±20mm3管线压力管线±2mm/日±10mm4非压力管线±2mm/日±30mm5隧道±3mm

27、/日±20mm 第六章 监理工作方法及措施一、监测工作监理方法1、审查监测人员资格、监测仪器(具)检定证书、监控量测方案、审查施工单位监控量测成果。2、依据设计蓝图,核对监测项目,监测布点图,确定报警值;3、对监控量测项目中重要的桩体位移监测等项目的初始值采集工作,实行全程旁站检查,并对监控量测采集初始值数据内业资料计算进行复核检查。4、督促施工单位建立完善的监控量测管理制度,要有完整准确的监测记录格式及计算机上报文档格式,及时、准确的完成各项监控量测工作,做好监控量测资料整理、归档工作。5、要求施工单位建立完善的监测预警机制,根据施工具体情况确定监测项目,设定变形值、内力值及其变化

28、速率预警值,当发现超过预警监测值时,及时报告监理并采取应急补救措施。6、定期不定期地对现场监控量测活动进行巡视检查,对影响监控量测工作质量的活动和因素提出限期整改要求,落实由项目经理、项目总工程师、监测负责人和监测小组 组成的监测负责机构组织;二、监控工作监理措施(一)施工前期准备工作1、熟悉设计图纸和设计说明,领会本工程监控量测意图和设计要求;2、熟悉专业规范、规程、规定以及监控量测三级预警机织;3、参与业主组织的安全监测信息化施工会议;4、督促施工单位对监控量测控制点进行保护;5、监控量测组织结构是否健全;6、监控量测各项工作制度是否完善7、监测方案的审查:(1)内容应完整,主要内容应包括

29、编制依据、工程概况、监测范围、监测项目、测点布置、监测机构人员、监测方法及仪器、监测精度、监测频率、各监测项目的监测管理基准值(分预警值、报警值、极限值等三级管理)、安全质量管理、信息反馈、监测异常情况的反馈、处理和应急预案等;(2)方案可操作性强,能具体指导项目施工监测的作业;(3)符合有关规范、标准的要求。(二)施工中控制措施(1)审查监测人员的岗位设置和组成与监控量测方案是否一致,各岗位人员是否具有相应的资格证书,且在有效期内。(2)审核监测仪器的完好性、可靠性、精确度,以及法定计量单位的标定证书和业主认可的合格证件,检查监测仪器的数量是否和监控量测方案>一致;(3)变形监测所用基

30、准点,监测点尽早设定。监测点的初始值数据要在施工主体结构施工前采集。(初始值为采集三次以上的稳定数值)(4)要求施工单位监测人员相对固定,保证数据资料的连续性;仪器管理采用专人使用保养,专人检验的办法管理。(5)重点车站结构变形初始数据采集测量工作全程旁站;记录存档初始值数据;(6)要求施工单位安排有经验的监测技术人员进行施工现场全过程巡视观察,并作好记录。及时发现并消除可能出现的事故隐患。(7)对敏感建、构筑物观测点进行实地旁站复测。(8)不定时抽查施工监测数据,审核监施工单位监测组提交的监测数据资料及数据分析结论;(9)监测资料的上报要有完整清晰的监测记录、图表、曲线和监测文字报告,并以日

31、报、周(月)、预警快报的监测数据形式,送监理审查。监控量测资料的整理均设专人负责。(三)竣工后监测资料汇总控制措施督促监测组对历时的监测数据资料进行整编,形成监测成果表;最终汇总编制监测技术报告上报监理,由专职监理对所有监测资料文件进行归档整理后移交总监办;监测成果表要求:(1)监测的各项记录应真实、可靠;(2)形成总曲线图和总变化量;(3)监测成果符合有关技术标准及设计的要求;三、监控工作具体控制措施(一)基准点布设与保护基准点在远离地表施工区的稳定区域设立3个水准基准点,3个基准点间距不小于30m,水准基准点宜选在带基础的建筑物底部或坚实的空旷区域进行布设,在此基础上建立水准测量控制网。若

32、业主单位提供水准高程点要与该水准点进行定期联测,确定其水准高程。为了保证沉降观测的精度,在布设水准路线时,如现场通视条件较好可参照等水准规范测量要求,视距不超过30m,前后视距差不超过1m,视距累计差不超过3m,进行闭合或附合线路测量。尽可能采用固定线路测量,方能确保测量精度。(二)监测点的布设及保护按设计里程及坐标对隧道轴线进行定位。在地面布置隧道轴线上的地面沉降监测点和垂直于隧道轴线方向的沉降监测断面。隧道轴线上的沉降监测点主要用于观测盾构施工对地面的影响程度,垂直于隧道轴线的沉降监测点主要用于观测盾构施工对轴线两侧地面的影响范围。布设方式一般采用地面桩方式和深层点方式。进出洞段:盾构进出

33、洞区域拟布设地表沉降点,或布设深层沉降监测点。地表点布设,是将地面表层用冲击钻成孔然后埋入测量专用水准钉进行观测。布置深层沉降点,是用专业打孔机切除地面硬化层,将长约为50cm的测针布置在软土层之中,然后对其测针直接观测。(三)初始值取值时间要求初始值在盾构出洞前完成隧道轴线的定位工作,在盾构出洞前布设好0100环内的各种监测点并测取初始值,满足盾构切口前方20环、盾尾后方30环的监测范围内所有测点均已布设取值完成。(四)监测频率监测频率安排施工工况一般监测范围监测频率备注出洞出洞50m2次/天视变量情况适当加密频率正常推进盾构切口前方20m盾尾后30m1次/天视变量情况可扩大范围调整加密监测频率正常推进盾尾后50m1次/周视变量情况适当加密频率,数据变形稳定后可停测进洞进洞50m2次/天视变量情况适当加密频率隧道沉降盾尾后100m1次/2周大于100米范围为1次/月备注:后期沉降视观测数据稳定后停止观测。(五)监测数据分析管理与预警信息报送流程1、施工单位监测资料报送审核要求(1)日报表:日报主要内容为当日施工工况信息、关键性施工监控量测数据、巡视信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