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新课程目标下学生数学质疑意识培养之思考摘要:学生的质疑意识是探索创新的基石,本文针对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质疑意识缺乏的情况,结合数学教学的实践,就新课程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质疑意识谈一点体会。关键词:新课程 质疑意识 创新教育一、问题的提出在网上曾看到这样一则信息:和外国学生相比,中国学生的最大弱势是质疑能力不足。这使我想起了课堂中常见的现象:老师在不断地提出问题,学生在亦步亦趋地回答老师的问题。我们很少看到学生在课堂上提出有意义的、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而这问题又与教学主题紧密相关,然后学生通过各种方式解决这个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在知识技能、数学思考、情感态度上都能有所收获。我对本
2、校的部分学生做了一项调查,结果表明,对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相比哪个更重要的回答中,仅有15的学生认为提出问题更重要,认为一样重要的占59,认为解决问题重要的占21;对课堂提问你属于哪种情况的回答是:能主动提出问题的占18,有问题但不敢提的占48,不知道提什么问题的占25;影响提问的原因是没有提问习惯的占36,没有问题的占25,对自己没有信心,怕提错了被嘲笑的占33。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学生已经习惯依赖老师的提问,不善于甚至不会自己提问,一旦离开老师的问题引导,就不知所措;主要表现为两类:其一是不敢或不愿提出问题,其二是不能或不善于提出问题。二、质疑意识培养的重要地位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
3、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对所研究的主体产生某种新颖、独特的看法并发表自己的见解,进而提出问题,这就是质疑。它是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体现。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在其具体目标中指出:提高学生数学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数学创新意识,力求对现实世界中蕴涵的一些数学模式进行思考和作出判断,形成批判性的思维习惯,崇尚数学的理性精神。从中可看出,新课改不仅注重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更注重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发展数学创新意识。科学上的很多重大发明与创新,与其说是问题的解决者促成的,不如说是问题的寻求者促成的。就像每天有无数的人烧开水,都见到水开时壶盖会跳,
4、但没有人能像瓦特那样提出质疑:壶盖为什么会跳?正是瓦特的质疑以及由此发明的蒸汽机,推动了人类社会由农业文明进入工业文明。这有力地证明了一个简单却又十分重要的命题:一切创新都始于质疑,没有质疑,创新教育将成为无本之木,不重视对学生质疑意识的培养而谈创新教育,是毫无实际意义的。因此,教师要把培养学生质疑意识作为创新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使学生学会质疑,在质疑中发展求异思维,提高创新能力。三、质疑意识培养的尝试(一)创设质疑环境1、心理环境的创设首先,在学生中树立“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的观念。要让学生意识到不会提问就不会学习,在思想上要求自己能提出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我通过名人格言、名人故事等,
5、帮助学生提高对质疑的认识。如: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自由落体定理”的科学修正及创新,非常清晰而准确地说明了这一点。因为比萨斜塔上的试验几乎人人可为,但是能发现这一问题存在的仅有伽利略一人。其次,帮助学生冲破迷信权威的心理障碍,给学生以质疑的信心。我总是鼓励学生:“虽然我是老师,但我也会出错,你们应该大胆的提出来。”同时,利用教材、教辅等权威书籍中的不足、遗漏甚至错误,让学生明白任何人都会出错,没有绝对的权威,鼓励学生大胆向权威的观点提出挑战。比如,在抛物线的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发现:课本中关于抛物线的定义是不严格的,实质上,若定点f在定直线l上,则符合条件的动点轨迹将是经过f与l垂直的直线。2、课
6、堂教学环境的创设首先,尊重学生,善待学生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采用语言的激励等手段对学生的质疑行为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赞赏。哪怕是一些没有意义的问题,我也对他能尝试质疑表示肯定,而后再引导。如果学生的质疑得不到教师的肯定认可,反而遭到批评、讽刺,那么学生的质疑欲望和行为就会受到压制,久而久之就没有学生再敢质疑了。其次,设置问题情境,引发学生自主质疑。在教学过程中,我通过精心设置问题情境,使学生在情境中产生困惑,让他们自己主动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去解决问题。比如,在导数的计算章节,关于曲线的切线问题的教学中,我给出两个非常相似的题目: 例:1)求y=x3-2x在m(1,-1)处的切线
7、方程。2)求过m(1,-1)且与y=x3-2x相切的直线方程。题目一给出就有学生提出疑问:这两道题不是一样的吗?也有学生认为不一样,但又说不出原因。更有学生说它们写在一起,肯定不一样。这样就引起了学生的讨论,使他们兴趣盎然,接下来教师再引导学生揭开问题的本质。(二)教师示范引导学生的一切活动都是从模仿开始的,质疑也是如此。因此,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要特别注意质疑的“言传身教”,养成质疑的习惯,这样可以为学生作出示范,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会对问题产生疑问。若教师自己缺乏质疑的习惯和能力,那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也就成为了奢谈。如,在同校教师开设的圆锥曲线的定义及应用观摩课中,教师出示例题:例:p满足,
8、则p的轨迹是。对该题学生很快就解决了,学生以为问题已解决就无需再思考了,此时,教师提出了质疑:(1)若把4变为2,则轨迹是什么图形?(2)若把左边“+”改为“-”又是什么图形?(3)怎样的式子才能表示抛物线呢?通过对已解决问题的不断质疑,从而更加深入的认识问题,给学生起了一个积极的示范作用,在后面的例题教学中,则让学生模仿着自己提出感兴趣的问题。(三)指导质疑方法有了良好的质疑环境和教师质疑示范后,就要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使学生能创造性地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在教学中我常结合实例告诉学生一些常用的质疑方法。1、因果法:就是在学习数学过程中,对推导的每一个步骤都问一个为什么,“为什么可以得到这一步?
9、”“依据是什么?”“之后又能得到什么?”。这是最简单、最常见的质疑方法,也就是我们平时常讲的“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学生平时在问的问题往往都是用这种方法提出的,而学生自己并没有意识到。因此,我要求学生在解题后有意识的用这种方法来自己质问自己,这种质疑能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弄清问题的来龙去脉,也能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2、变化法:就是对题目的条件、结论作适当的变化,如果条件改变了,结果如何变化?结果变了,条件又有什么变化? 等等。像“教师的示范引例”中教师的质疑就是变化法的典型例子。3、推广法:就是把某种特殊情况下总结出来的规律推广到一般情况还能成立吗?这规律具有普遍性还是只适合某些特殊情况?比如
10、,在变化率问题的教学中有这样一例:已知函数f(x)=2x-1,分别计算在下列区间上f(x)的平均变化率。(1)-3,-1;(2)0,5;(3)-5,7;并思考由本例你可得出什么结论?通过计算可知,f(x)=2x-1的平均变化率均为2,恰好是该直线的斜率,而与所给的区间无关。解题后引导学生应用推广法质疑:y=kx+b在区间m,n上的平均变化率是否为k呢?其他函数是否也有规律性?等等。4、反问法:就是正面的问题反过来又会怎样?原命题成立,它的逆命题也成立吗?如在合情推理的教学中我向学生介绍了歌德巴赫猜想的提出。据说歌德巴赫无意中观察到:3+7=10,3+17=20,13+17=30,可得规律:奇质
11、数+奇质数=偶数。歌德巴赫有意识的把上面式子改写为:10=3+7,20=3+17,30=13+17,大胆的提出了猜想:任何一个不小于6的偶数都等于两个奇质数之和。当然这个猜想的提出还应用了推广法,并对一些数作了检验,使猜想具有一定的可靠性。质疑的方法多种多样,不仅仅局限于上面所述,在实际的质疑过程中,还常常将各种方法综合的运用起来,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出新的问题,进而再解决问题、提出问题,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四)实施成功教学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成功的快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时时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
12、学生渴望成功,成功将更能激发他们提出问题的兴趣。教师的责任就是要引导、帮助学生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即使学生有时提出了不合理的问题,也要首先肯定学生思考问题的主动性、积极性,然后共同分析思维不合理的原因,让学生自悟自明,获得成功的喜悦。比如在等比数列的学习中,我从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定义出发对两者的相关概念、通项公式、求和公式等进行比较,使学生对两者的联系与区别有深刻的认识,此时有学生提出了质疑。学生1:既然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有那么多的类似之处,等差数列求和公式为,能否把等比数列求和公式写为呢?这个问题一提出,立刻在同学中炸开了锅,很多同学表示有同感,大家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了
13、这个问题上。学生通过类比,作出这样的猜想是难能可贵的,如果我用“这个问题提得好,大家可在课后好好探究”来搪塞过去,那就会严重打击学生探究问题的热情,但如果引导的好,就能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师:学生1的猜想是有道理的,从等差数列通项公式到等比数列通项公式,从等差中项到等比中项,那么从等差数列求和公式到等比数列求和公式写为,这样的猜想是合乎情理的,到底对不对呢?我们该怎样判断?学生2:用特殊情况先检验一下。这个建议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取等比数列,其中,q=1,n=4, 此时,代入得,显然猜想不成立。得出这个结论后,大家感到一阵的轻松与快乐,但问题还没有结束,我引导学生从已解
14、决的问题中再次提出问题。教师:不是等比数列的和,那它究竟是谁的值呢?我们能不能改进这个猜想?教师:等差数列求和公式中出现的有何特征?等比数列中的又有何特征?学生3:等差数列中满足=定值,而等比数列满足=定值。学生4:那就有,既有,其中表示各项的乘积而不是各项的和,即有,而且正负的取值与q的正负、n的奇偶等有关。学生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再提出问题的过程中,通过积极的思考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发现了新知识,使学习的情绪达到了高潮,在获得成功感、满足感和喜悦感中下课,并对未来的学习充满了信心,热切的盼望着再上下一节课。此外,如果学生一直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状态之中,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进行探究,形成独特的见解,长此以往,他们创造的火花就会变成燃烧的火焰,学生的创造性也就能得以充分的展示。总之,学问学问,要学就要问,陶行知也曾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 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该通过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自主质疑意识,为学生的主动创新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五加二的课程设计
- sql 课程设计 题目描述
- 吸管插土豆课程设计
- 图书馆课程设计书
- 21天亲子运动课程设计
- 四年级上册英语一课一练- Unit 12 Peter can jump high 第一课时 湘少版(三起)(教学版含答案)
- c程序课程设计投票设计
- 双h桥pwm课程设计
-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平面图
- C语言课程设计NBA管理系统
-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建筑信息模型建模与应用赛项)备赛试题库(含答案)
- 2024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护理技能赛项)考试题库(含答案)
- 专升本计算机教学课件-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2023新版大纲)
- 银行职工食堂管理服务实施方案
- 退学申请表模板
- 护林员巡山日记300篇
- 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2024年中考语文二模试卷附答案
- 华为质量回溯(根因分析与纠正预防措施)模板
- 2024-2030年中国3D打印金属粉末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分析报告
- 4.1 10的再认识-一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 10J301 地下建筑防水构造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