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计量标准技术报告计量标准名称衡 器 检 定 装 置建立计量标准单位大丰市计量测试所计量标准负责人朱 剑 锋筹建起止日期2003年11月12日目 录一、建立计量标准的目的 3二、计量标准的工作原理及其组成 3三、计量标准器及主要配套设备 4四、计量标准的主要技术指标 5五、环境条件 5六、计量标准的量值溯源和传递框图 6七、计量标准的测量重复性考核 7八、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考核 8九、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9-17十、检定或校准结果的验证18十一、结论19十二、附加说明19一、建立计量标准的目的为了适应工业生产发展的需要,保证量值传递的准确一致,特建立衡器检定标准,用以检定能源计量、贸易结算等用途的衡
2、器。二、计量标准的工作原理及其组成衡器的检定是采用相应精度的砝码,用直接衡量法来校验衡器的计量性能,也可采用替代法,按有关检定规程要求进行检定。原理框图如下:衡 器 检 定 装 置或替代法直接衡量法被 检 衡 器本标准主要由砝码组成。 三、选用的计量标准器及主要配套设备计量标准器名 称型号测量范围(mm)不确定度或准确度等级或最大允许误差制造厂及出厂编号检定证书号砝 码10kg100kgm1级0110fm20100003砝 码(1002000)g(1002000)gm1级020fm20100025砝 码25kg5000kgm1级001200fm20100002砝 码1000kg22000kgm
3、12级上海冶金局01-2220101028958001砝 码500kg3000kgm12级23-2820101028958001主要配套设备砝 码fg210mg-500gf2级13201012f80193砝 码fk3(120)kgf2级上海 4162010003hq0066 四、计量标准的主要技术指标测量范围:060t名 称型号规格准确度等级出厂编号砝 码10mg500gf213砝 码100g2000gm1级020砝 码10kgm1级01-10砝 码1kg20kgf2416砝 码25 kgm1级001-200砝 码500kgm12级23-28砝 码1000kgm12级01-22 五、环境条件项
4、 目要 求实际情况结 论温 度常 温常 温合 格相对湿度无雨、雪天气无雨、雪天气合 格振 源无振源无振源合 格磁 场无磁场影响无磁场影响合 格风 力不影响计量性能不影响计量性能合 格 六、计量标准的量值溯源和传递框图上级计量标准器具江苏省计量院大砝码标准装置盐城市测试所f 1级砝码标准装置本所计量标准器具大丰市计量测试所f 2级砝码标准装置1 kg20 kg允差16mg-300 mg大丰市计量测试所衡器检定装置1t砝码 m12级大丰市计量测试所衡器检定装置25kg砝码 m1级工作计量器具060t级及以下的秤 七、计量标准的测量重复性考核用本标准在重复性条件下对scs30型(e10kg)3000
5、59号电子衡15t示值点连续测量10次,其测量结果见下表:序号xi (t)xix (kg) (kg)2115.000-0.10.01215.000-0.10.01315.000-0.10.01415.0010.90.81515.000-0.10.01615.000-0.10.01715.000-0.10.01815.000-0.10.01915.000-0.10.011015.000-0.10.01150.0010.915.0001计算得:15.0001t0.316kg 结论:经考核,重复性s(s0.316kg)小于本标准的合成不确定度uc (uc=0.793kg),符合要求。 八、计量标准的
6、稳定性考核 用一稳定的大衡每隔一个月对该衡器15t值进行一次测量,大衡的编号为300059检定分度值(e=10kg),结果如下:测量时间测量结果(t)平均值(t)差值(t)2009.11.1815.00115.00015.00115.00070.00072009.12.1815.00115.00015.00015.00032010.1.1815.00115.00015.00015.00032010.2.1815.00015.00015.00015.0000其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maxmin|0.0007t0.7kg根据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本标准的扩展不确定度u951.60kg,k95t95(25
7、)2.06显然|maxmin|u95结论:经考核,每月的测量结果中,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为0.7kg,小于本标准的扩展不确定度u95(u951.60kg),符合要求。 九、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一)、数字指示秤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1 测量方法: 依据被检衡器的检定规程,在相应精度的天平上,采用替代法,将被检衡器的校准结果与所加标准砝码的质量相减,得出衡器的示值误差。2 数学模型:mmms其中:m为被检衡器的示值误差;m为被检衡器的实际质量;ms为标准砝码的实际质量。由数学模型知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的方差为式中ci为第i个不确定度分量的灵敏系数,其值分别为: 3 标准不确定度分量的来源:3.1 输入量m的标
8、准不确定度分量u(m),由3.1.1、3.1.2合并而成。3.1.1 操作人员操作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u(m1)3.1.2 测量重复性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u(m2)3.2 输入量ms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u(ms),由标准砝码测量不确定度产生。注:1.由于采用替代法测量,消除了天平的不等臂引起的误差,故测量方法误差为零。 2.对于3级以下衡器,环境影响可予以忽略。4 标准不确定度分量评定:4.1 输入量m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u(m)4.1.1 操作人员操作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u(m1)操作人员操作引起的误差约1kg,均匀分布,则 九、测量不确定度评定u(m1) kg4.1.2 测量重复性引入的
9、标准不确定度分量u(m2)用本标准在重复性条件下对scs60型 (e20kg),编号为0303275号电子衡15t示值点连续测量10次,其显示值分别为:15.007、15.006、15.008、15.007、15.007、15.008、15.008、15.007、15.008、15.007(单位:t)。计算得:算术平均值: 15.0073t实验标准偏差: 0.675kg标准不确定度分量: u(m2)0.213自由度: 12n194.1.3 合并4.1.1和4.1.2,输入量m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u(m)为0.615kg104.2 输入量m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u(ms)根据jjg992006规定,1
10、5只m12级标准砝码按绝对值相加法,允差1.5kg。正态分布,则u(ms)kg估算可靠程度为90,则自由度 (ms)(190)2250 九、测量不确定度评定5 标准不确定度分量一览表标准不确定度分量符号ui(x)不确定度来源标准不确定度的值(kg)灵敏系数分量不确定度贡献|ci| ui(x)分布特性自由度iu(m)输入量m的不确定成分0.61510.615正态分布10u(m1)操作人员引起的误差0.577均匀分布8u(m2)测量重复性0.213正态分布9u(ms)输入量ms的不确定成分0.510.5正态分布506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评定 u(m)和u(ms)彼此独立且不相关,则0.793kg25
11、7 扩展不确定度评定取置信概率p95%,由p及eff从t分布表中查得包含因子k95为:k95t95(25)2.06则扩展不确定度u95为:u95k95uc2.060.7931.63kg0.0016t8 测量不确定度报告被检电子衡15t示值点的测量结果为:m(15.00730.0016)t,eff25九、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二)、模拟指示秤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1 测量方法: 依据被检衡器的检定规程,在相应精度的天平上,采用替代法,将被检衡器的校准结果与所加标准砝码的质量相减,得出衡器的示值误差。2 数学模型:mmms其中:m为被检衡器的示值误差;m为被检衡器的实际质量;ms为标准砝码的实际质量。由数
12、学模型知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的方差为式中ci为第i个不确定度分量的灵敏系数,其值分别为: 3 标准不确定度分量的来源:3.1 输入量m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u(m),由3.1.1、3.1.2合并而成。3.1.1 操作人员操作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u(m1)3.1.2 测量重复性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u(m2)3.2 输入量ms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u(ms),由标准砝码测量不确定度产生。注:1.由于采用替代法测量,消除了天平的不等臂引起的误差,故测量方法误差为零。 2.对于3级以下衡器,环境影响可予以忽略。4 标准不确定度分量评定:4.1 输入量m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u(m)4.1.1 操作人员操作引入的标
13、准不确定度分量u(m1)操作人员操作引起的误差约10g,均匀分布,则 九、测量不确定度评定u(m1) g可信程度约75,则自由度 11(175)2/284.1.2 测量重复性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u(m2)用本标准在重复性条件下对atz-8型 (e20g),编号为04352号弹簧度盘秤6kg示值点连续测量10次,其显示值分别为:6.04、6.05、6.04、6.04、6.05、6.04、6.05、6.03、6.04、6.04(单位:kg)。计算得:算术平均值: 6.042kg实验标准偏差: 6.32g标准不确定度分量: u(m2)2.00g自由度: 12n194.1.3 合并4.1.1和4.1
14、.2,输入量m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u(m)为6.11g105.2 输入量m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u(ms)根据jjg992006规定,3只m1级标准砝码按绝对值相加法,允差0.3g。正态分布,则u(ms)g估算可靠程度为90,则自由度 (ms)(190)2250九、测量不确定度评定6 标准不确定度分量一览表标准不确定度分量符号ui(x)不确定度来源标准不确定度的值(g)灵敏系数分量不确定度贡献|ci| ui(x)分布特性自由度iu(m)输入量m的不确定成分6.1116.11正态分布10u(m1)操作人员引起的误差5.77均匀分布8u(m2)测量重复性2.00正态分布9u(ms)输入量ms的不确定成分
15、0.110.5正态分布507合成标准不确定度评定 u(m)和u(ms)彼此独立且不相关,则6.11g108扩展不确定度评定取置信概率p95%,由p及eff从t分布表中查得包含因子k95为:k95t95(10)2.23则扩展不确定度u95为:u95k95uc2.236.1113.6253g0.014kg9 测量不确定度报告被弹簧度盘秤6kg示值点的测量结果为m(6.0420.014)kg,eff10 九、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三)、非自行指示秤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1 测量方法:依据被检衡器的检定规程,在相应精度的天平上,采用替代法,将被检衡器的校准结果与所加标准砝码的质量相减,得出衡器的示值误差。2
16、数学模型:mmms其中:m为被检衡器的示值误差;m为被检衡器的实际质量;ms为标准砝码的实际质量。由数学模型知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的方差为式中ci为第i个不确定度分量的灵敏系数,其值分别为: 3 标准不确定度分量的来源:3.1 输入量m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u(m),由3.1.1、3.1.2合并而成。3.1.1 操作人员操作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u(m1)3.1.2 测量重复性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u(m2)3.2 输入量ms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u(ms),由标准砝码测量不确定度产生。注:1.由于采用替代法测量,消除了天平的不等臂引起的误差,故测量方法误差为零。2.对于3级以下衡器,环境影响可予以忽略。
17、4 标准不确定度分量评定:4.1 输入量m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u(m)4.1.1 操作人员操作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u(m1)操作人员操作引起的误差约0.2kg,均匀分布,则九、测量不确定度评定非自行指示秤u(m1) kg可信程度约75,则自由度11(175)2/284.1.2 测量重复性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u(m2)用本标准在重复性条件下对tgt-300型 (e0.2kg),编号为222004号机械磅秤200kg示值点连续测量10次,其显示值分别为:200.0、200.1、200.1、200.1、200.0、200.0、199.9、199.9、200.1、200.1(单位:kg)。计算得:算
18、术平均值: 200.03kg实验标准偏差: 0.082kg标准不确定度分量: u(m2)0.026kg自由度: 12n194.1.3 合并4.1.1和4.1.2,输入量m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u(m)为0.118kg96.2 输入量m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u(ms)根据jjg992006规定,8只m1级标准25kg砝码按绝对值相加法,允差0.01kg。正态分布,则u(ms)kg估算可靠程度为90,则自由度 (ms)(190)2250 九、测量不确定度评定非自行指示秤7 标准不确定度分量一览表标准不确定度分量符号ui(x)不确定度来源标准不确定度的值(kg)灵敏系数分量不确定度贡献|ci| ui(x)分布特性自由度iu(m)输入量m的不确定成分0.11810.118正态分布9u(m1)操作人员引起的误差0.115均匀分布8u(m2)测量重复性0.026正态分布9u(ms)输入量ms的不确定成分0.003310.0033正态分布507合成标准不确定度评定 u(m)和u(ms)彼此独立且不相关,则0.118kg98扩展不确定度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森林资源可持续开发与木材购销合作协议4篇
- 2025版学校宿管员招聘、培训及考核合同2篇
- 二零二五年版在线教育平台合同欺诈风险控制与赔偿协议3篇
- 基于2025年度预算的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合同
- 2025个人劳动合同示范文本及劳动法解读4篇
- 二零二五年度健康养老产业合作框架协议4篇
- 2025年陕西劳动合同解除与终止操作规范及案例分析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国际美食餐厅经理聘用合同范本3篇
- 2025年度鱼塘承包与农业科技推广合同4篇
- 2025版文化创意产业贷款担保协议范本9篇
- 开展课外读物负面清单管理的具体实施举措方案
- 2025年云南中烟工业限责任公司招聘420人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2030年中国洗衣液市场未来发展趋势及前景调研分析报告
- 2024解析:第三章物态变化-基础练(解析版)
- 北京市房屋租赁合同自行成交版北京市房屋租赁合同自行成交版
- 《AM聚丙烯酰胺》课件
- 系统动力学课件与案例分析
- 《智能网联汽车智能传感器测试与装调》电子教案
- 客户分级管理(标准版)课件
- 护理学基础教案导尿术
-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小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