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基本结构PPT课件_第1页
人体基本结构PPT课件_第2页
人体基本结构PPT课件_第3页
人体基本结构PPT课件_第4页
人体基本结构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节第一节 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动物细胞的结构动物细胞的结构第1页/共115页一、细胞的形态与大小一、细胞的形态与大小人体大约有200种不同形态的细胞第2页/共115页第3页/共115页二、细胞的结构二、细胞的结构(一)细胞膜(一)细胞膜 细胞膜的结构细胞膜的结构 细胞膜的功能细胞膜的功能第4页/共115页1.1.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1 1)单纯扩散单纯扩散(2 2)易化扩散易化扩散(3 3)主动运输主动运输(4 4)出胞和入胞出胞和入胞2.2.受体作用受体作用3.3.抗原功能抗原功能第5页/共115页(二)细胞质(二)细胞质(cytoplasm) 填充于细

2、胞膜和细胞核之间的半透明胶状物质。 基质、细胞内含物。 细胞器: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溶酶体、核糖体、中心体、微丝、微管、线粒体。第6页/共115页第7页/共115页(三)细胞核(三)细胞核(nucleus) 核膜 核仁 染色质第8页/共115页三、细胞连接 (一)紧密连接(二)中间连接(三)桥粒(四)缝隙连接第9页/共115页第10页/共115页第11页/共115页第12页/共115页第二节第二节 基本组织基本组织 组织组织(tissue)的概念的概念结构和机能相似的细胞和细胞间质所组成的基本结构结构和机能相似的细胞和细胞间质所组成的基本结构 组织的类型组织的类型 上皮组织上皮组织(epit

3、helial tissue) 结缔组织结缔组织(connective tissue) 肌肉组织肌肉组织(muscular tissue) 神经组织神经组织(nervous tissue)第13页/共115页一、上皮组织一、上皮组织 上皮组织的定义、分布、上皮组织的定义、分布、特点、功能、类型。特点、功能、类型。 被覆上皮被覆上皮 腺上皮腺上皮第14页/共115页上皮组织的定义、分布、特点、功能、类型上皮组织的定义、分布、特点、功能、类型 定义定义 由密集的细胞和少量细胞间质组成的组织由密集的细胞和少量细胞间质组成的组织 分布分布 机体外表面、有腔器官表面和腔面。机体外表面、有腔器官表面和腔面。

4、 特点特点 1 1、分布于表面、分布于表面2 2、细胞多、间质少、排列紧密。、细胞多、间质少、排列紧密。3 3、多排成层、成囊、成管、成泡。、多排成层、成囊、成管、成泡。4 4、无血管。、无血管。5 5、具有极性,即游离面和基底面。、具有极性,即游离面和基底面。6 6、再生能力强。、再生能力强。 功能功能 保护、吸收、分泌、排泄。保护、吸收、分泌、排泄。 类型类型 被覆上皮、腺上皮、感觉上皮、生殖上皮。被覆上皮、腺上皮、感觉上皮、生殖上皮。第15页/共115页被覆上皮(被覆上皮(covering epithelium)单层上皮单层扁平上皮内皮:心、血管和淋巴管腔面间皮:腹膜、肠系膜、心包膜 和

5、胸膜表面单层立方上皮:肾小管和甲状腺滤泡等单层柱状上皮:胃肠道和子宫、输卵管等腔面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呼吸道等腔面变移上皮:肾盏、肾盂、输尿管和膀胱、 尿道前列腺部等腔面第16页/共115页第17页/共115页第18页/共115页第19页/共115页第20页/共115页被覆上皮(被覆上皮(covering epithelium)复层上皮复层扁平上皮复层柱状上皮:咽、喉、睑结膜、肛门、男性尿道的腔面未角化:口腔、食管和阴道的腔面角化:皮肤表皮第21页/共115页第22页/共115页腺上皮和腺体腺上皮和腺体glandular epithelium and gland 腺上皮:由腺细胞组成并以分泌机

6、能为主的上皮 腺体:以腺上皮为主要成分所组成的器官腺体分类外分泌腺:由导管和腺泡组成内分泌腺:由一团有分泌能力的腺细胞组成,无导管。第23页/共115页外分泌腺的分类: 1、根据腺体细胞的数量:单细胞腺:单个细胞、杯状细胞。多细胞腺:分泌部(腺泡),排泄 部(排泄管)。 2、根据腺细胞排列形状分类:泡状腺(皮脂腺)、管状腺(胃底腺)、管泡状腺(腮腺)。第24页/共115页3、根据腺细胞分泌物的性质分类:浆液性腺泡:由蛋白质分泌细胞组成。粘液性腺泡:由糖蛋白分泌细胞组成 混合腺泡:在分泌部有两种细胞,即 浆液性和粘液性细胞。4、根据分泌的形式分类:全质分泌腺(皮脂腺)。顶质分泌腺(大汗腺等)。局

7、质分泌腺(胰腺外分泌腺泡)。第25页/共115页第26页/共115页二、结缔组织二、结缔组织第27页/共115页(一)特性:1、细胞少,间质多, 纤维:有形态。 间质: 基质:无形态,均质状物。2、分布广泛,不规则。3、血管丰富:供应自己,并通过渗透作用 供应上皮。4、再生能力较强:因为在系统发生上,它 属于分化较低的组织。5、构造复杂:6、可互相转化:第28页/共115页(二)功能:支持、保护、连结、营养、 防御等。(三)种类1. 疏松结缔组织(1)细胞: 成纤维细胞。 巨噬细胞。 肥大细胞。 浆细胞。 脂肪细胞。 间充质细胞。 (2)纤维: 胶原纤维。弹性纤维。 网状纤维。第29页/共11

8、5页第30页/共115页第31页/共115页第32页/共115页第33页/共115页胶原纤维 形态特征:新鲜时呈白色,有光泽,又称白纤维。 光镜结构: HE染色呈嗜酸性,着粉红色。 粗细不等,直径约120m,呈波浪状,常有分支,并吻合成网分散在基质内 电镜结构: 每条纤维是由更细的(20200nm)胶原原纤维组成。 胶原原纤维在纤维中平行排列,由胶状基质粘合在一起。 每一根胶原原纤维呈现周期为64nm的明暗相间的周期性横纹。第34页/共115页第35页/共115页(3)基质:主要是蛋白多糖,糖蛋白和水。蛋白多糖主要由透明质酸及硫酸软骨素A、C组成。分子筛:透明质酸大分子链上结合着其他蛋白质,并

9、与硫酸软骨素等共同结合成能限制某些物质通行的屏障称之。第36页/共115页第37页/共115页 2. 致密结缔组织第38页/共115页(三)脂肪组织: 单房脂肪组织(白) 多房脂肪组织(棕)第39页/共115页 4. 网状结缔组织: 5. 软骨组织:(1)结构: 软骨细胞。 纤维 间质 基质(凝胶状半固体)(2)特点: 软骨细胞成群,位于陷窝 内,称同源(族)细胞群。 无血管。 纤维丰富。 (3)种类: 透明软骨 弹性软骨 纤维软骨 第40页/共115页透明软骨:分布较广,多在关节等处。肋软骨、呼 吸道某些软骨也为透明软骨。第41页/共115页纤维软骨:分布于椎间盘、关节盂、关节盘、耻骨联合面

10、之间的连接处和关节软骨上肌腱附着的部分第42页/共115页弹性软骨:耳廓、外耳道、咽鼓管、会厌等处第43页/共115页(六)骨组织1、骨的组织结构: 细胞:有四种(骨原细胞、成骨细胞、骨 细胞和破骨细胞) 骨细胞:胞体扁圆形,有许多细胞 突起,胞体位骨陷窝,突 起伸入周围的骨小管内。 纤维:胶原纤维 间质 有机成份 基质:蛋白多糖 骨盐 无机成份 化学结构为羟基磷灰石结晶Ca10(PO4)6(OH)2 第44页/共115页相邻骨细胞的突起以缝管连接相互连接。第45页/共115页 2、长骨的结构: 骨松质 骨密质 长骨骨干的结构:外环骨板、 内环骨板、穿通管、中央管、 骨单位、间骨板等结构。第4

11、6页/共115页第47页/共115页第48页/共115页第49页/共115页骨单位(osteon):又称哈弗斯系统(Haversian system),介于内、外环骨板之间,是长骨干的结构和营养单位。长骨骨干主要是由大量的哈弗斯系统组成。第50页/共115页3、骨的发生:成骨的方式:膜内成骨 软骨内成骨成骨的过程:间充质细胞成骨细胞(纤维、骨细胞、有机基质)类骨质(骨盐)骨组织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的作用下改建成骨。第51页/共115页第52页/共115页 主要由肌细胞(肌纤维)组成,根据结构、功能、分布和神经支配等特点分为三种。四、 肌肉组织 (muscle tissue)第53页/共115页(

12、一)骨骼肌1. 骨骼肌肌纤维一般形态结构:肌细胞长柱状,一般长140mm。多个核靠近肌膜,肌质(细胞质)内含丰富的线粒体、肌红蛋白和肌原纤维,肌原纤维与肌纤维长轴一致。肌纤维有横纹。第54页/共115页第55页/共115页2. 骨骼肌纤维的超微结构(1)肌膜 :表面的基膜和内面的细胞膜(2)肌原纤维:每条肌原纤维呈明暗相间的带,明带(I带)暗带(A带),明带中央有Z线,暗带中央有H带,H带中央有M线 每条肌原纤维有肌微丝组成,肌微丝分为肌球蛋白微丝和肌动蛋白微丝第56页/共115页 肌球蛋白微丝由肌球蛋白分子构成,位于A带,较粗称粗丝,中间略粗,正中间又伸出一些丝突,形成M线,H带两侧肌球蛋白

13、微丝的长轴旋转伸出一些等距离的横突(横桥),每周六个,横突与相邻的肌动蛋白微丝相连,H带没有横突。第57页/共115页 肌动蛋白微丝由肌动蛋白分子、原肌球蛋白分子和肌原(钙)蛋白分子构成,较细称细丝,从Z线上伸出形成I带,并伸入A带到H带两侧,形成6条肌动蛋白微丝围绕一条粗的肌球蛋白微丝的立体图案。第58页/共115页第59页/共115页第60页/共115页骨骼肌骨骼肌光镜结构超微结构横纹暗带H带M线明带Z 线肌节肌丝粗肌丝细肌丝肌球蛋白杆部头部(横桥)肌动蛋白原肌球蛋白肌钙蛋白双螺旋结构结合位点肌管系统横小管肌质网三联体第61页/共115页第62页/共115页3、横小管:肌膜呈漏斗状向内深陷

14、,形成与肌原纤维相垂直的横行细管,称为横小管,也称T小管。T小管环每条肌原纤维,沿二条终池之间穿行。第63页/共115页4、肌质网:是肌质内的滑面内质网,是由薄膜构成的管道系统,也称肌小管,肌小管在A带与肌原纤维平行排列,在H带彼此分枝吻合成网状,在A带和I带交界处,肌小管汇合成单条横向膨大的肌小管称为终池。调制肌质内Ca2+的浓度。三联体(管)由中间的横小管和两侧的终池构成。第64页/共115页肌管系统肌管系统第65页/共115页第66页/共115页(二)平滑肌:1. 特点:(1)细胞梭形,一个核,位中央。(2)光镜下肌原纤维不明显。(3)一个肌细胞收缩可使周围的细胞都收缩。 (4)再生能力

15、强。(5)自主神经支配,不受意志支配。(二)分布:内脏器官的壁、血管、 淋巴管道等处。第67页/共115页(三)心肌:属横纹肌,自主性神经支配,不随意肌。1. 分布:心脏2. 特点:(1)心肌纤维为短柱状有分支现象。(2)一般一个核,位细胞中央,也有2个 核的。(3)横纹不太明显。(4)肌纤维的连接处有闰盘。第68页/共115页(5)肌质网的肌小管简单而又不规则,包绕肌节吻合成网状,无明显的终池,横小管位Z线。(6)有蒲肯野氏肌纤维。(7)不易疲劳。(8)无再生能力。第69页/共115页第70页/共115页 五、神经组织(nerve ssue)组成: 神经细胞,是形态和功能单位,称为神经元。

16、神经胶质细胞,对神经元起保护、支持、绝缘、营养的作用,但无传导的作用。第71页/共115页(一)神经元1. 神经元的形态结构(1)胞体细胞膜:可兴奋细胞膜。细胞核:位中央,大、圆、核仁清楚。细胞质:尼氏体(粗面内质网与游离核 糖体);神经原纤维(微丝和微管)。第72页/共115页第73页/共115页(2)突起:树突:1多个轴突:一个,无尼氏体。轴突表面的细胞膜称轴膜,轴突内的细胞质称轴浆,内有微丝、微管、线粒体,长管状的滑面内质网轴浆流动: 顺向运输:轴膜更新所需的蛋白质,及神经递质,由胞体合成后顺滑面内质网运输到末梢进行补充或释放 逆向运输:轴突末梢代谢产物及摄取的神经营养因子,形成多泡体,

17、向胞体运输第74页/共115页2. 神经元的分类 (1)突起的数目: 单极神经元 多极神经元 双极神经元 假单极神经元 (2)功能: 感觉神经元(传入) 运动神经元(传出) 中间神经元(联合) (3)轴突长短:高尔基型神经元 高尔基型神经元 (4)递质: 肾上腺素能神经元 胆碱能神经元 肽能神经元第75页/共115页(二)神经胶质细胞(二)神经胶质细胞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胶质细胞星形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室管膜细胞周围神经系统的胶质细胞神经膜细胞(施万细胞)卫星细胞(被囊细胞)第76页/共115页第77页/共115页第78页/共115页轴突轴突第79页/共115页第80页/共115页第8

18、1页/共115页(三)突触: 1. 概念:是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 与非神经元之间的结构 功能上的联系点。 2. 结构: 突触前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 突触间隙: 突触后部:突触后膜有特异性蛋 白受体。第82页/共115页第83页/共115页第84页/共115页(四)神经纤维和神经1.神经纤维(1)概念:神经元长突起和包在它 外表的鞘膜状结构合称 神经纤维(2)结构分类: 有髓神经纤维(有鞘、有膜) 无髓神经纤维(有膜无鞘)(3)分型:根据纤维直径及传导速 度分A型、B型、C型第85页/共115页第86页/共115页第87页/共115页第88页/共115页2. 神经:由神经纤维在中枢以外组成神经纤

19、维束。(五)神经末梢: 是周围神经纤维的终末部分。是神经与组织器官发生联系的结构。分为:感觉神经末梢、运动神经末梢。1. 感觉神经末梢 是感觉神经元树突的末端装置,与附属结构构成感受器,分为:游离神经末梢和有被囊神经末梢(环层小体、触觉小体、肌梭、腱梭)第89页/共115页第90页/共115页2. 运动神经末梢 泛指运动神经元轴突的末端,终 止于肌肉和腺体,形成效应器。(1)躯体性运动神经末梢(运动终 板),是指躯体性运动神经元轴 突未梢与骨骼肌细胞结构和功能 的联系点,包括终板前膜,终板 间 隙和终板后膜三部分。 终板前膜:末梢的神经细胞膜, 递质小泡有乙酰胆碱递质。第91页/共115页 终

20、板后膜:对应的肌细胞膜,有凹槽和小皱褶,膜上有特异性受体。 终板间隙:有胆碱脂酶。(2)内脏运动神经末梢,自主性神经分布在心肌、平滑肌、腺上皮的神经末梢。第92页/共115页第93页/共115页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1.1.单纯扩散单纯扩散 (Simple diffusion)(1 1)定义:)定义:在生物体系中,脂溶性的物质分子顺浓度差所进行的跨细胞膜的转运。在生物体系中,脂溶性的物质分子顺浓度差所进行的跨细胞膜的转运。(2 2)影响因素:)影响因素:膜两侧的浓度差、物质的脂溶性。膜两侧的浓度差、物质的脂溶性。第94页/共115页OO2 2 o o OO2 2 i iCOC

21、O2 2 i i COCO2 2 o o第95页/共115页 (3 3)特点)特点: : 扩散速率高扩散速率高 无饱和性无饱和性 不依靠特殊膜蛋白质的不依靠特殊膜蛋白质的“帮助帮助” 不需另外消耗能量不需另外消耗能量 扩散量与浓度梯度、温度和膜通透性呈正相关扩散量与浓度梯度、温度和膜通透性呈正相关扩散通量(mol or molmol or mol数数/min.cm/min.cm2 2) )表示。表示。第96页/共115页(4 4)转运的物质:)转运的物质: O O2 2、COCO2 2、NHNH3 3 、N N2 2 、尿素、乙醚、乙醇、类固醇类激素 等少数几种脂溶性物质。 膜对膜对H H2

22、2O O具高度通透性,具高度通透性,H H2 2O O除单纯扩散外,还可通过除单纯扩散外,还可通过水通道水通道(水孔蛋白(水孔蛋白 aquaporin,AQPaquaporin,AQP)跨膜转跨膜转运。运。渗透(OsmosisOsmosis)第97页/共115页2.2.易化扩散(facilitated diffusion)(facilitated diffusion) (1) (1)概念: : 一些一些非脂溶性或脂溶解度甚小非脂溶性或脂溶解度甚小的的物质物质, ,需需特殊膜蛋白质特殊膜蛋白质的的“帮助帮助”下下, ,由膜的高浓由膜的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移动的过程。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移动的过程

23、。 (2)(2)分类: : 经通道的易化扩散经通道的易化扩散 经载体的易化扩散经载体的易化扩散第98页/共115页(1)经通道的易化扩散经通道的易化扩散转运的物质转运的物质: :各种带电离子各种带电离子KK+ + i i KK+ + o oNaNa+ + o o NaNa+ + i i通道扩散(Channel diffusion)第99页/共115页特点:选择性高 速度快 动力电化学梯度 受多因素调控1 1、电压门控性通道( (电压传感器)2 2、化学门控性通道(配体门控性通道)3 3、机械门控性通道第100页/共115页(2 2)经载体的易化扩散)经载体的易化扩散转运的物质:葡萄糖转运的物质

24、:葡萄糖(GL)、氨基酸、氨基酸(AA)等等小分子亲水物质小分子亲水物质第101页/共115页 (3)(3)特点: : 需依靠特殊膜蛋白质需依靠特殊膜蛋白质 不需另外消耗能量不需另外消耗能量 选择性选择性 饱和性饱和性 竟争性竟争性 浓度和电压依从性浓度和电压依从性第102页/共115页 3.主动转运(active transport)(active transport) (1 1)概念:物质逆浓度或电位梯度的转运过程物质逆浓度或电位梯度的转运过程 (2 2)特点:逆电逆电- -化学梯度进行化学梯度进行 依靠特殊膜蛋白质依靠特殊膜蛋白质( (泵泵) )的的“帮助帮助” 消耗能量消耗能量, ,能

25、量由分解能量由分解ATPATP来提供来提供 (3 3)分类:原发性原发性(primary)(primary)主动转运主动转运 如如:Na:Na+ +-K-K+ +泵泵(sodium-potassiun pump)(sodium-potassiun pump)、H H+ +-K-K+ +泵等泵等 继发性继发性(secondary)(secondary)主动转运主动转运第103页/共115页泵转运泵转运NaNa+ +-K-K+ +泵,泵,CaCa2+2+泵,质子泵泵,质子泵第104页/共115页通道转运与钠-钾泵转运模式图当当NaNa+ + i i/K/K+ + o o时激活钠泵时激活钠泵第105

26、页/共115页 钠钠- -钾泵的这种活动还为其它一些物质转钾泵的这种活动还为其它一些物质转运的提供了动力运的提供了动力(如葡萄糖、氨基酸的吸收:(如葡萄糖、氨基酸的吸收:NaNa+ +- -载体载体- -葡萄糖、葡萄糖、NaNa+ +- -载体载体- -氨基酸的复合体形式进氨基酸的复合体形式进行的联合转运)。行的联合转运)。维持NaNa+ + o o高、KK+ + i i高原先的不均匀分布状态2K2K+ +泵至细胞内;3Na;3Na+ +泵至细胞外分解ATPATP产生能量当NaNa+ + i i/K/K+ + o o激活钠- -钾泵: :第106页/共115页继发性主动转运概念:逆浓度梯度或逆电位梯度转运的能逆浓度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