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字博物馆和殷墟博物苑讲解中涉及到的生僻的字释义_第1页
中国文字博物馆和殷墟博物苑讲解中涉及到的生僻的字释义_第2页
中国文字博物馆和殷墟博物苑讲解中涉及到的生僻的字释义_第3页
中国文字博物馆和殷墟博物苑讲解中涉及到的生僻的字释义_第4页
中国文字博物馆和殷墟博物苑讲解中涉及到的生僻的字释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国文字博物馆和殷墟博物苑讲解中涉及到的生僻的字释义1、契(xie 、q、qi )契:黄帝之玄孙、少昊之曾孙、蟜极之孙、帝喾之子、帝尧之弟,子姓,名契。别名阏伯,封号商,商部族的杰出首领,大约于公元前2096年-公元前?年在位,被尊为“玄王”。他是商族部落的祖先,也是商朝开国君主成汤的先祖。契(xi),一作卨(栔),子姓,尊称阏伯。上古时代汉族传说历史人物,五帝之一帝喾之子、帝尧的异母弟,生母为简狄,出生于上古时代的商。封为契玄王,尧称帝时做为司徒。 相传为帝喾后妃简狄吞玄鸟之卵而生。左传载:“陶唐氏之火正契居商丘,祀大火,而火纪时焉。相土因之,故商主大火。”阏伯在公元前2400年,传说中的尧

2、舜时代发明了以火纪时的历法,在管火的同时曾筑台观察星辰,以此为依据测定一年的自然变化和年成的好坏,为中国古老的天文学作出了贡献。契在他的出生地与封地“商”(今商丘)做火正,呕心沥血,深受人民的爱戴,故中国民间尊他为“火神”。契死后葬于封地,建有阏伯台,由于契的封号为“商”,他的墓冢也被称为“商丘”,即今商丘市的由来。“契”(qi)字,右边是一把刀形,左边的一竖三横表示是用刀在一块小木条上刻下的三个记号。它形象地反映了上古时代结绳记事之外的另一种主要记事方法契刻记事。楷书的“契”字增加“木”旁”则表示这种契刻记事是以木条为材料的。后来“木”误写成“大”,就成了今天的“契”字。契的本义为刻,引申为

3、指符契,又引申为指契约、文卷;用作动词,则有符合、投合之义。契【qi】古同“锲”,用刀子刻。2、阏:读作 yn “阏”字在一般作为古地名时读这个音。例如:阏与yu,战国时韩邑,后属赵,故址在今山西和顺。阏氏 yn zh 汉时匈奴单于之正妻的称号。阏伯 b 子姓,名契(xi,一作“卨”)。帝喾之子、帝尧的异母弟。生母为简狄,出生于上古时代的商(今河南商丘睢阳区)3、簋(gui):簋,读作“诡”(Gu),是中国古代用于盛放煮熟饭食的器皿,也用作礼器。流行于商朝至东周,是中国青铜器时代标志性青铜器具之一。簋,盛放煮熟的黍、稷、稻、梁等饭食的器具。本字作“毁”,经籍作“簋”。商周时,簋是重要的礼器。特

4、别是西周时代,它和列鼎制度一样,在祭祀和宴飨的时候以偶数组合与以奇数组合的列鼎配合使用。据记载,天子用九鼎八簋,诸侯用七鼎六簋,卿大夫用五鼎四簋,士用三鼎二簋。出土时,簋所见也是以偶数自合为多。簋的形制很多,变化较大。商代簋形体厚重,多为圆形,侈口,深腹,圈足,两耳或无耳。器身多饰的兽面纹,有的器耳做成兽面状。西周除原有式样外,又出现了四耳簋、四足簋、圆身方座簋、三足簋等各种形式,部分簋上加盖。商周时多数簋体饰云雷、乳钉等纹饰,少数为素面或仅饰一二道弦纹。春秋时期,簋的铜胎变薄,花纹细碎,有的簋盖铸成莲瓣形。战国以后,簋极少见到。4、癸(gui):癸gu天干的第十位。也用作次序的第十。甲(ji

5、)乙(y)丙(bng)丁(ding)戊(w)己(j)庚(gng)辛(xin)壬(rn)癸(gi) 妣癸:商代卜辞所见武丁的配偶除了妇好(即母辛、妣辛)、妇嬕(妣癸)、妇妌(母戊、妣戊)之外,还有妇嫀、妇周、妇楚、妇蛭、妇杞、妇妊、妇鼠、妇庞、妇妥等60多位,称为“诸妇”。5、圭(gui):玉圭,古玉器名。古代帝王、诸侯朝聘、祭祀、丧葬时所用的玉制礼器。为瑞信之物。长条形,上尖下方,也作“珪”。形制大小,因爵位及用途不同而异。周礼春官典瑞有大圭、镇圭、桓圭、信圭、躬圭、谷璧、蒲璧、四圭、裸圭之别。周代墓中常有发现。6、甗(yn) 青铜甗:(汉语拼音:yn,粤音“演”)是汉族在先秦时期的蒸食用具,

6、流行于商至汉代。甗可分为两部分,下半部是鬲,用于煮水,上半部是甑zng, 两者之间有镂空的箅(b),用来放置食物,可通蒸汽。另可作为姓氏。商代甗多为圆形,直耳,侈ch口,束腰,袋状腹,腹下设锥足或柱形足,器体厚重。商早期花纹简单,晚期多用兽面纹装饰。西周除沿袭商代形式外,还出现了附耳,有的上下部可以分开,在下半部也加附耳,同时还出现了长方形甗。春秋战国时,器身变薄,袋足消失,许多器物不再用花纹装饰。甗在商代早期至西周晚期,基本上都是甗鬲合体的,春秋早期以后则多为甑鬲式。商代的甗一般甑部较深,比例上略大于鬲部,多为立耳。西周的甗则甑部与鬲部的高度相差不大,附耳较多。西周中期开始出现方甗。春秋以后

7、,甗的甑部多为大口斜腹的式样,即甑的底径要大大地小于口径。殷墟妇好墓出土的三联甗,却是在一个长方形鬲部上置3个甗,这仅是极个别的特例。除实用外,西周末春秋初,甗还是礼器,与鼎、簋、豆、壶、盘等组成成套随葬品。大多数的甗为联体铸造。最独特的是妇好墓出土的三联甗,甑鬲分体,鬲体长方案形,六只方足,腹底平,中空可以盛水,其下可以焚火。案面上有三个灶孔,分置三甑,可以同时炊煮几种食物。三联甗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三联甗是“妇好”生前蒸饭或祭祀时使用的器物,不仅铸造精良,造型更是非常独特。甗,本是一种蒸饭器,相当于现代的蒸锅。每件甗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上部分称为“甑”,盛放待蒸的食物;其底部是“箅”,有若干

8、通气的孔;下部分为“鬲”,用以煮水。商代的铜甗大多是甑、鬲连体,一次铸成,并且都是单体,即一甑一鬲。而这件三联甗则是由一件长方形鬲和三件大小、形制基本相同的甑组成。这种样式的铜甗到现在为止仅此一例。三联甗的形体也比较巨大,下部的长方形鬲,长达103.7厘米,宽44.5厘米,上部的甑,高约26厘米。看上去,有如长条桌上放置了三口蒸锅。 该器表面还铸有精美的纹饰。甗的口部是两组由夔龙组成的饕饕纹,夔龙长身卷尾,张口吐舌,颇显神威。夔身周边有一些圆涡纹。甑的内壁和双耳的下方均有铭文“妇好”二字。再看长方形部分,平面有3个略高出的喇叭状圈口,上装饰三角形纹和云雷纹各一周。平面上围绕口底部还各有一条蟠龙

9、。侧面是上下两条纹带,上条纹带由夔龙纹和圆涡纹一一相间组成,下条纹带是由云雷纹构成的三角形纹,排列均匀、整齐。三联甗的上下左右均饰以醒目的龙纹,这或许是在刻意张扬王室的权威吧。 从考古资料看,我们的祖先在距今约7000年的时候,便烧制了陶甗,是世界上最早懂得利用蒸气、采用蒸的方法熟食的民众,加之,祖先培育了世界上最早的水稻,所以曾说:“中国人蒸熟了世界第一碗米饭”。甗,一种看似简单、平常的熟食器,竟然还有着如此重要的科学内含。食器:鼎、鬲、甗、簋、簠、豆酒器:爵、角、斝、觚、觯、兕觥、尊、卣、盉、方彝、勺水器:罍、壶、盘、 匜、瓿、盂乐器:编铙、编镈兵器:钺、戈、矛7、斝(中国古代盛酒器) j

10、i 斝是古代汉族用于温酒的酒器,也被用作礼器,通常有青铜铸造,三足,一鋬(耳),两柱,圆口呈喇叭形。由商汤王打败夏桀之后,定为御用的酒杯,诸侯则用角。甲骨文中有其象形字。王国维认为,礼书上称为“散”的实与斝为一种器物。其初为玉制。后世珍贵的玉制饮器,往往亦称为“斝”。诗.大雅.行苇:“或献或酢,洗爵奠斝。” 说文.斗部:“斝,玉爵也。夏曰盏,殷曰斝,周曰爵。”8、钺yu 钺,一种古代的汉族武器,虽具备杀伤力,但是更多的是一些仪卫所用,和使用武器不同。在西方权力象征物是权杖,中国是钺。在原始社会时期,钺为成年男子的象征。钺确切来说是大斧,本来是刑具(用于斩首或者腰斩),而不是兵器。故从文人撰写史

11、记记载的“兵器”之说有出入。往往君王用钺象征征伐。说文上曰:“钺,大斧也,一名天戉。”,书?顾命上曰:“钺、铖同兵类,脱胎斧。大者钺、小者铖。一人冕执钺,一人冠执铖。”,释名?释兵上曰:“钺,豁也,豁然破散也。铖,权也,所向莫敢当前。钺,青铜或铁制成。形状像板斧而较大。史记“汤自把钺以伐昆吾”9、西周兕觥(si gng)兕觥是汉族古代盛酒或饮酒器。诗经中屡见其名,如卷耳:“我姑酌彼兕觥”。此件为椭圆形腹,圈足,有流有鋬,带盖,盖为带角的兽头形,造型极富于想象力。主要盛行于商和西周前期。10、匜yi匜音同仪,是中国先秦时代汉族礼器之一,用于沃(w)盥(gun)之礼,为客人洗手所用。周朝沃盥之礼所

12、用水器由盘、盉组合变为盘、匜组合。中国古代汉族贵族举行礼仪活动时浇水的用具,出现在西周中后期(约2700多年前),盛于东周。匜形椭长,前有流,后有鋬(pan),多有四足。早期匜为青铜制,汉代以后出现匜金银器、匜漆器、匜玉器。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有“奉匜沃盥”的记载,沃的意思是浇水,盥的意思是洗手洗脸,奉匜沃盥是中国古代汉族在祭祀典礼之前的重要礼仪。匜是商周时期用青铜铸造的一种洗漱器皿,相当于现代的瓢或舀水器,有的有盖,有的体高,有的全身布满花纹,造型不一。11、盨:读音x汉族在古代盛食物的铜器,椭圆口,有盖,两耳,圈足或四足。详细解释:盨是盛放黍、稷、稻、粱等饭食的礼器或食具。由圈足簋发展而来,用

13、途相同。器盖与器身形态相近但稍小,器盖上有四个方足,为其一般判定标准。取下器盖后翻置起来即成另一器皿,食毕归置如一。说文解字皿部:“盨,槓盨,负载器也。”盨出现于西周中期后段,主要流行于西周晚期,到春秋初期已基本消失。12、簠fu(古代器具) 簠是中国古代汉族祭祀和宴飨时盛放黍、稷、粱、稻等饭食的器具。周礼舍人:凡祭祀共簠簋。 簠的基本形制为长方形器,盖和器身形状相同,大小一样,上下对称,合则一体,分则为两个器皿。簠出现于西周早期,主要盛行于西周末春秋初,战国晚期以后消失。13、觯:zh繁体字: 觯是中国古代汉族礼器中的一种,做盛酒用。流行于商朝晚期和西周早期。商朝时,觯为小瓶形状,大多有盖子

14、,圆腹,侈口,圈足。尊者举觯,卑者举角。礼记礼器14、罍:读音:lei罍是汉族古代大型盛酒器和礼器。流行于商晚期至春秋中期。体量略小于彝,罍有方形和圆形两种,方形罍出现于商代晚期,而圆形罍在商代和周代初期都有。从商到周,罍的形式逐渐由瘦高转为矮粗,繁缛的图案渐少,变得素雅。本义:酒樽,也可用来盛水。15、妌:读音jing妌指女子贞洁娴静。妇妌-商王武丁的皇后,是来自井方(今邢台市)之女,妇妌善于农业种植,尤其擅长种黍。殷墟卜辞中记录了很多她在丘商种黍的内容;也从事征伐、祭祀、先导、进贡等一系列王室活动。她的地位较高,有可能是武丁之太子子弓(孝己、祖己)的生母。根据花园庄东地卜辞来看,她死于妇好

15、之前。因为她的儿子曾经被立为太子,故成为武丁三配之一,在殷人的周祭中和武丁配享。举世闻名的“司母戊大方鼎”就是其亲生子为祭祀她而铸,故名“司母戊”,“司母”即“嗣母”,是法定王位继承人也就是储君之母。她是三配中唯一葬入王陵的,墓已被盗窃一空。16、陆费:读音:l b“陆费”属于联姻合姓为氏。许多姓氏学书籍均有记载:清朝时期,湖南巡抚陆费恩洪(陆费瑔),原因父为陆氏,母为费氏,兼桃两族,合为陆费(l b)氏。浙江省桐乡是陆费氏的发源地,今嘉兴、上海、北京、台湾省、香港特区、美国、新加坡等地,均有陆费氏族人分布。陆费逵:(公元18861941年),字伯鸿;祖籍浙江桐乡陆费墟,生于陕西汉中,后随父移

16、迁江西南昌。著名出版家、教育家。提起陆费逵先生,现在年轻一辈大都茫然无知。但说到中华书局,恐怕只要是上过几年学、读过几本书的人都知道这家声誉卓著的大书局。因为中华书局出版的书籍哺育和影响了我国几代文化人,港台乃至东南亚华人社会,一提到中国文化,就要联想到中华书局。近百年来,中华书局在传播中华文化方面作出了不可磨灭的伟大功绩。然而有许多读书人却不知道中华书局的创始人和前期负责人就是这位陆费逵先生。17、豕shi普通话发音:sh 象形字。甲骨文字形,象猪形,长吻,大腹,四蹄,有尾。本义:猪。豕,猪,祭祀用的牺牲。成语:狼奔豕突 、三豕涉河18、鋬(pn)鋬(pn)器物上备手把握的部分。如古代酒器的

17、爵和斝上,都有鋬:“周凫尊有流有鋬。”19、夔 读音:kui夔是汉族神话传说中的一条腿的怪物。出自山海经大荒经。相传为尧、舜时代的国家乐官。夔为乐官,龙为谏官。传至商代及西周时期传说中一种近似龙的动物,形象多为无角、一足、口张开、尾上卷,在钟鼎彝器等青铜器上经常会释有夔纹。外形像夔声音如雷,仅有一足。据说黄帝依照九天玄女的指示将夔杀死,以其皮制成战鼓。四目颉,一足夔夔是舜的臣子,据说只有一只脚。孔子丛鲁哀公问孔子曰吾闻夔一足,有异于人,信乎?子曰昔重黎举夔而进,欲求人佐焉。舜曰一夔足矣非言止一足也。鲁哀公曰善。夔,并非只有一足。多音字:也读l, 同“驴”字。山海经大荒东经描写夔是:“状如牛,苍

18、身而无角,一足,出入水则必有风雨,其光如日月,其声如雷,其名曰夔”。但更多的古籍中则说夔是蛇状怪物。“夔,神魅也,如龙一足。”(说文解字)“夔,一足,踔而行”。(六帖)在商晚期和西周时期青铜器的装饰上,夔龙纹是主要纹饰之一,形象多为张囗、卷尾的长条形,外形与青铜器饰面的结构线相适合,以直线为主,弧线为辅,具有古拙的美感。青铜器上的龙纹常被称为夔纹和夔龙纹,自宋代以来的著录中,在青铜器上凡是表现一足的、类似爬虫的物象都称之为夔,这是引用了古籍中“夔一足”的记载。其实,一足的动物是双足动物的侧面写形,故不采用夔纹一词,称为夔龙纹或龙纹。 青铜器纹饰中,凡是较粗大的蜿蜒形体躯的动物,都可归之于龙类,

19、称之为龙纹。成形古代汉族哲学思想阴阳五行学说,古代阴阳学认为盘古开天辟地阳清为天,阴浊为地。阴阳二气混杂从而化育了万物。 万物中阴阳比较平均的就演化成了人和虫。至阳者化为神,阳气高于人者化为山神或灵兽。至阴者化为虚空,阴气稍重者化身为草木。阴阳不平衡五行偏奇就出现鬼、1976年河南省安阳市殷墟妇好墓出土的“象牙雕夔鋬杯”,用象牙根部制成。米黄色,残破复原。杯身似觚,侈chi口薄唇,中部微敛,腹腔下部有圆形底,切地处略小于口,身一侧近口底处有上下对称的小圆孔,由此插入鋬榫。通体花纹。刻饕餮纹,眉眼鼻镶以绿松石,并有镶绿松石带纹、大三角形纹、夔纹等。鋬作夔形,头向上,宽尾下垂。鋬近杯身一面有上下对

20、称的小圆插入杯身。20、镈:b镈是一种形制接近于钟的汉族乐器。盛行于东周时代。不像钟口呈弧状,为平口。器身横截面为椭圆形。现在发现的镈有三件铭文上自名镈,即素命镈(春秋中期,齐国),叔夷镈(春秋晚期,齐国),邾公孙班镈(春秋晚期)。其他的镈形制像镈而铭文中称为钟。编镈b是远古时期的汉族青铜礼乐器,距今已有两千八百多年历史的西周末期戎生编钟、编镈可能是秦人中的圣者所创制的多序列音响器乐。它具有古朴、深沉、多变、神秘的丰富音色,可排出一个非常绝妙的现代多调性音列。编镈有大型和小型,用以演奏乐曲或伴奏。自春秋以后,镈的扉棱逐渐消失,形体也渐小,小型编镈逐渐流行而与编钟相抗衡。约自唐宋以来,不少编钟逐

21、渐改取镈的形制,遂致钟镈不分,镈名亡而实存。21、蟠螭纹pn ch wn蟠:屈曲,环绕,盘伏螭是中国古代汉族神话传说中一种没有角的龙。汉族古建筑或器物、工艺品上常用它的形状作装饰。它是龙九子中的一子,好险,勇猛,檐翘起的部分都有它,称为螭chi吻。蟠螭纹是汉族传统装饰纹样的一种,是中国青铜器上的装饰。螭是汉族传说中的一种没有角的龙,张口、卷尾、蟠屈。有的作二方连续排列,有的构成四方连续纹样。一般都作主纹应用。盛行于战国时期。在当时的玉器上,亦常见雕琢有蟠螭纹,表现形象有的有所不同。青铜器纹饰之一。又称“蛇纹”。以蟠屈的小蛇(虺qiu)的形象,构成几何图形。裘士京先生认为:“(蟠虺纹)是与蟠螭纹

22、相似,但图案稍简化而龙体更鲜明的(龙)纹饰。” 在古代文献中,这种巨鳄一直被称作“蛟龙”,它与蜥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虺五百年化为蛟,蛟千年化为龙”这一传说的真实涵义应该是:古人认为蜥蜴五百年后可以长成为蛟龙,而蛟龙一千年后可以长成为巨龙。成形古代哲学思想阴阳五行学说,古代阴阳学认为盘古开天辟地阳清为天,阴浊为地。阴阳二气混杂从而化育了万物。 万物中阴阳比较平均的就演化成了人和虫。至阳者化为神,阳气高于人者化为山神或灵兽。至阴者化为虚空,阴气稍重者化身为草木。阴阳不平衡五行偏奇就出现鬼、妖。22、玄:读音xun玄字本意:搓线、编草绳。最后笔画,那一点就是新续的草。基于这个本意,玄字衍生出下面两

23、个意思:1、变化,而且是有规律的无穷变化。2、很远,看不到结果。玄色,不是黑色,而是很远看不清究竟是什么颜色。深奥不容易理解的:妙。奥。理(a.深奥的道理;b.魏晋玄学所标榜的道理)。学。秘。另指天或天空。玄鸟(传说中神鸟)xun nio 玄鸟是古代汉族神话传说中的神鸟。出自山海经:四翅鸟类,羽毛呈淡黄色,喜食鹰肉,性暴戾,居于平顶山,玄鸟的初始形象类似燕子,后来随氏族部落的不断发展和融合,玄鸟就逐渐演变成了有鸡冠、鹤足和孔雀尾巴的凤凰了。史记殷本纪记载,商契的母亲简狄在郊外,因吞玄鸟之卵怀孕而生下商契。这就成为后人所谓玄鸟是商祖先这一传说的根据诗经里有一首诗,名叫玄鸟,诗中说:“天命玄鸟,降

24、而生商。”玄鸟,就是燕子,是说商王朝的先祖为上天派遣的燕子所生。那么,这只燕子与契的出生有什么关系呢?原来有一次,简狄和另外两名女子到河中洗浴,飞来一只燕子,下了一只卵,简狄误而吞之。回去后,有了身孕。十月后,生下一子,取名为契。契长大后,帮助禹治水有功,帝舜封其为司徒,并把商地分封给他,商部族开始形成和发展。 23、饕餮:读音to ti 饕餮,是古代汉族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神秘怪兽。古书山海经介绍其特点是:其形状如羊身人面,其目在腋下,虎齿人爪,其音如婴儿。饕餮性好食,故立于鼎盖。又说,贪食曰饕,故美食家俗称“老饕”;贪财曰餮。在世上代表人性中的贪欲商周青铜器的兽面纹饰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自然神的崇

25、拜,因而有着神秘而肃穆的气氛,但这些具有浓厚神秘色彩的纹饰具体代表着什么意义,至今众说纷纭。青铜器是殷商先民“尊神”意识的体现,周代则发展为“敬天法祖”,形成宗教、政权、族权三位一体的表征。 大部分学者认为,商周统治者用青铜器纹饰的“狰狞恐怖”来表达王权的“神秘威严”,以表达其对政治权力、地位与财富的占有,让人望而生畏。奴隶主在这些可怖狰狞的纹饰中寄托了他们全部的威严、意志、荣贵、幻想和希望。张光直先生同样认为“青铜便是政治和权力”,但他认为这些动物纹样不是为了威吓,而是为了与神沟通。由于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把许多无法解释的现象都归结为神的力量,人们对神灵充满敬畏之心,乞求神灵,取悦神

26、灵,借助神力以支配事物。因此“可以通神”的巫师有着极高的地位,巫师阶层也就成为最初的帝王统治阶层。祭祀是巫师的特权,也是沟通人、神,使人间秩序神圣化的中心环节。巫师们利用青铜器上的动物们与神灵交流,因此这些怪异动物纹样也就代表着神秘和权力。另据陈公柔和张长寿先生研究,无身兽面纹的最原始形式,只是一对圆泡状乳钉,以表示兽面的双目,渊源可直溯到二里头文化,后来逐渐增添鼻角口耳眉,成为器官齐备的兽面。眼目是兽面纹的主体,由于兽面纹一般其实只见有双目,它原本应当源自史前的眼睛崇拜。史前彩陶上有成对眼目纹,玉器上有成对眼目纹。新石器时代晚期已经有了标准的兽面纹,也有了兽面纹的简化形式即眼目纹。据汤惠生先

27、生研究,萨满教中的天神同时也是太阳神,太阳神往往被绘制成眼睛状,因为在诸多古代神话中,太阳被称为是“天之眼”。如波罗门教的太阳神,又称“天之眼睛”或“世界的眼睛”。持这一类观点的学者认为,传统意义上的饕餮纹并不仅仅是一种兽面纹,饕餮当为天神或太阳神之属,饕餮纹中对眼睛的强调,正是其作为太阳神光明这个特征的描述。24、觞 读音 shng1、古代酒器:举称贺。酌。2、欢饮,进酒:饮。咏(饮酒赋诗)。古人每逢农历三月上巳日于弯曲的水渠旁集会,在上游放置酒杯,杯随水流,流到谁面前,谁就取杯把酒喝下,叫做流觞shng.永和九年(353年)三月初三上巳日,晋代有名的大书法家、会kui稽内史王羲之偕亲朋谢安

28、、孙绰等42人,在兰亭修禊后,举行饮酒赋诗的“曲水流觞”活动,引为千古佳话。从此流觞曲水,咏诗论文,饮酒赏景,历经千年而盛传不衰。“流觞曲水”这一风俗也东传至日本,演变成女儿节的一个习俗。25、桀:读音ji1、凶暴:骜不驯。黠。 2.(夏朝君主) 桀(?公元前1600年),姒姓,夏后氏,名癸,一名履癸,谥号桀,史称夏桀,帝发之子,夏朝最后一位君主,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在位52年(夏商周断代工程中预测为公元前1652年公元前1600年),都于斟鄩(今河南洛阳)。桀文武双全,但荒淫无度,暴虐无道。商汤在名相伊尹谋划下,起兵伐桀,汤先攻灭桀的党羽豕韦、顾国,击败昆吾国,然后直逼夏朝重镇鸣条(今河南封

29、丘东,一说山西运城西)。后被汤追上俘获,放逐于南巢,夏朝覆亡。数年后死于南巢。26、蟜(jio)极:中国上古人物,华夏族(汉族)人,他是黄帝之孙、玄嚣(少昊)之子、帝喾之父。史记五帝本纪:“帝喾高辛者,黄帝之曾孙也。高辛父曰蟜极,蟜极父曰玄嚣,玄嚣父曰黄帝。自玄嚣与蟜极皆不得在位,至高辛即帝位。高辛於颛顼为族子。高辛生而神灵,自言其名。普施利物,不於其身。聪以知远,明以察微。顺天之义,知民之急。仁而威,惠而信,修身而天下服。取地之财而节用之,抚教万民而利诲之,历日月而迎送之,明鬼神而敬事之。其色郁郁,其德嶷嶷。其动也时,其服也士。帝喾溉执中而遍天下,日月所照,风雨所至,莫不从服。帝喾娶陈锋氏女

30、,生放勋。娶娵訾氏女,生挚。帝喾崩,而挚代立。帝挚立,不善,而弟放勋立,是为帝尧。”27、“妺”读作“m”妺喜,“妺”读作“m”,又名妺喜、妺嬉、有施氏女(有施氏原为喜姓)施部落酋长的妹妹,有施国公主,举国最美的女子。夏朝末代国王夏桀姒履癸的宠妃。生卒不详。据说,妺喜是后世红颜祸水的第一例证,此后陆续出现商朝妲己,周代褒姒,春秋骊姬。 夏桀伐有施氏(今山东省滕州市),有施氏是东方小国,国弱力薄,不敢与夏朝为敌,表示愿意称臣纳贡。夏桀乘势凌人,不准有施氏投降,一定要血洗有施氏,有施氏探知夏桀是一位好色暴君,投其所好,选了美女妺喜进献请降。夏桀见妺喜貌美,十分高兴,遂罢兵带妺喜回到王都斟鄩(今河南

31、省偃师二里头),妺喜见王都宫殿陈旧,很不高兴,桀王为了讨好妺喜,造倾宫,筑瑶台,用玉石建造华贵的琼室外瑶台,以此作为离宫,终日饮宴淫乐,不理政事。据列女传夏桀妺喜传载,桀“日夜与妺喜及宫女饮酒,无有休时。置妺喜于膝上,听用其言”。又据帝王世纪记载,妺喜喜欢听“裂缯之声”,夏桀就把缯帛撕裂,以博得她的欢笑。夏桀攻打岷山,岷山氏效法有施氏,也献了美女,一个叫琬,一个叫琰,渐渐冷落了妺喜。妺喜生恨,还暗地里为商汤送夏军情。 夏灭,商汤并没有感谢妺喜,而将妺喜和桀流于东海毙。 又一说,有施国国主为报仇,献妺喜,做间谍。妺喜后与伊尹密谋将夏朝灭掉。所以,她也称得上是我国有史以来第一位女间谍了。国语晋语一

32、说:“昔夏桀伐有施,有施人以妺喜女焉;妺喜有宠,于是乎与伊尹比而亡夏。” 所以,古往今来,世人对妺喜之评不一而足。但,妺喜是一位倾国美人,并名列四大妖姬之一,却是毋庸置疑的。28、妲己 读音d j妲,是对商朝宫廷中女官的称呼。妲,女子人名用字。如:妲己妲己d j,己姓,字妲,河内温(今河南省温县)人,有苏氏之女1,帝辛的妃子。妲己乃是难得一见的美女,纣王沉迷于妲己的美色,荒理朝政,对她言听计从,到了“妲己之所誉贵之,妲己之所憎诛之”的地步,使商朝灭亡,最后被周武王所杀。29、褒 读音:bo褒:赞扬,夸奖,与“贬”相对。中国周代诸侯国名-褒国。在今陕西省勉县东南。亦称“有褒”。褒姒bo s(史记

33、作襃姒,列女传作褎姒,生卒年不详,姒姓,褒国人,周幽王姬宫湦(shng)第二任王后,太子姬伯服的生母,周平王姬宜臼的后母。前779年,周幽王攻打褒国,褒国兵败,献出褒姒乞降。周幽王得到褒姒后,对她很是宠爱。前778年,褒姒为周幽王生下儿子姬伯服。从此周幽王对褒姒更加宠爱,最后竟然废黜(ch)王后申后和太子姬宜臼(ji),而立褒姒为王后,姬伯服为太子。褒姒生性不爱笑,一但笑起来就更加妩媚可爱。周幽王为取悦褒姒,举烽火召集诸侯,诸侯匆忙赶至,却发觉并非寇匪侵犯,只好狼狈退走。此乃“烽火戏诸侯”的出处。前771年,申后之父申侯联合鄫国、犬戎攻打周幽王,周幽王举烽火示警,诸侯以为又是骗局而不愿前往,致

34、使周幽王遭犬戎所杀,褒姒亦遭劫掳,从此下落不明。30、骊姬 liji骊姬(春秋),山西人,本是骊戎首领的女儿,公元前672年,被晋献公虏入晋国成为献公的妃子,她使计离间了献公与申生、重耳、夷吾父子兄弟之间的感情,并设计杀死了太子申生。骊姬倾晋、“骊姬夜哭”的典故都是出自骊姬。 上述四大美女,被后人视为古代四大妖女。31、殳 sh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手持一种长柄勾头似的器具,可以取物,可以打击乐器,后成为兵器。本义:一种用竹或木制成的,起撞击或前导作用的古代兵器。古时候,竹制兵器叫殳,是古老的武器,当远古人类还没使用金属时,狩猎和战争前,要手持殳舞蹈,这即是动员练习,又是祭神和鼓舞士气。殳仗(古

35、代宫廷中的一种仪仗)出自姜姓,是因功获赐的姓氏。以兵器名作为姓氏的姓,以兵器名为氏。出自有虞氏,以祖名为氏。32、杵 : 血流漂杵 ch杵是棒的一种,因其两端粗,中间细,故此得名。手握中间,用两端粗的部分打击敌人。打兵器的打击力与自身的重量有关,越重,打击力越大。所以,把杵的两端做的又粗又重。杵用木、铁、铜等多种材料制成。有的,是以木料做芯,外包铁皮,用以增加打击力。也有全部用铁制成的铁杵,威力更大,即使打在厚重的铠甲上,也能给敌人以致命的伤害。杵和臼都是远古使用的捣谷工具。据说,是由伏羲发明的,也有说是由黄帝的臣下雍父制造的。杵还有一个重要的用途。在“版筑”这种中国传统土木建筑施工法中,通过把土捣实,来修筑墙壁或打基础。而杵就是把土捣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