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统治者列表(15)晋·五胡诸国_第1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0/26/5ce51a0b-7917-4c6b-8641-68bf903a6652/5ce51a0b-7917-4c6b-8641-68bf903a66521.gif)
![中国统治者列表(15)晋·五胡诸国_第2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0/26/5ce51a0b-7917-4c6b-8641-68bf903a6652/5ce51a0b-7917-4c6b-8641-68bf903a66522.gif)
![中国统治者列表(15)晋·五胡诸国_第3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0/26/5ce51a0b-7917-4c6b-8641-68bf903a6652/5ce51a0b-7917-4c6b-8641-68bf903a66523.gif)
![中国统治者列表(15)晋·五胡诸国_第4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0/26/5ce51a0b-7917-4c6b-8641-68bf903a6652/5ce51a0b-7917-4c6b-8641-68bf903a66524.gif)
![中国统治者列表(15)晋·五胡诸国_第5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0/26/5ce51a0b-7917-4c6b-8641-68bf903a6652/5ce51a0b-7917-4c6b-8641-68bf903a6652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晋晋(司马晋)265年由晋王司马炎胁迫魏元帝禅让于己,国号改为晋,定都洛阳,之后灭孙吴,统一中国,但到西晋后期,北方胡人势力逐渐向南渗透,五胡十六国逐渐形成,其中的汉赵更是两度灭亡晋朝晋(西晋)序号尊号称号庙号谥号习称别称姓名表字生卒在位年号陵号备注说明安国曹魏封国1安国乡侯太傅司马懿仲达179251220224晋朝的奠基者向曹魏封国1向乡侯太傅司马懿仲达179251224226舞阳曹魏封国1舞阳侯太傅高祖(司马炎追尊)文贞侯(初谥)(魏帝曹芳谥)宣文侯(魏帝曹芳改谥)(一说改谥为文宣侯)宣王(魏元帝追谥)(晋王谥号)宣皇帝(司马炎追尊)晋宣帝司马懿仲达179251226251高原陵249年,
2、发生高平陵事件,至此曹魏军政大权落入司马氏之手其子司马昭受封晋王后,司马懿被追谥为晋宣王;司马炎称帝后,追尊司马懿为宣皇帝251年曾被封为安平郡公,但他固辞不受2舞阳侯大将军世宗忠武侯(魏帝曹髦谥)景王(魏元帝追谥)(晋王谥号)景皇帝(司马炎追尊)晋景帝司马师子元208255252255峻平陵晋朝的奠基者,追尊为帝3舞阳侯大将军司马昭子上211265255256晋朝的奠基者高都曹魏封国1高都公大将军司马昭子上211265256263晋(晋公)曹魏封国1晋公大将军司马昭子上211265263264晋(晋王)曹魏封国1晋王大将军太祖文王(魏元帝谥)(晋王谥号)文皇帝(司马炎追尊)晋文帝司马昭子上2
3、11265264265崇阳陵魏元帝封司马昭为晋王,司马炎追尊其为帝2晋王司马炎安世236290265或265266265年袭晋王,数月后逼迫魏元帝曹奂禅位于自己,国号晋晋(皇帝)1皇帝世祖武皇帝晋武帝司马炎安世236290265290或266290泰始266274咸宁275280太康280289太熙290290峻阳陵2皇帝孝惠皇帝晋惠帝司马衷正度259307290301永平291.1291.3元康291299永康300301太阳陵太傅杨骏辅政290291皇后贾南风专权291300赵王司马伦专权300301篡位皇帝襄祖(一些文章称庙号襄祖)孝武皇帝(一些列表称谥号孝武皇帝)睿皇帝(一些文章称谥号
4、睿皇帝)赵王(晋封号)司马伦子彝?301301.1301.4建始301.1301.4八王之乱中的八王之一,301年,逼晋惠帝让位给自己,之后三王起兵讨伐司马伦。司马伦被迫于同年四月退位复辟皇帝孝惠皇帝晋惠帝司马衷正度259307301307永宁301302太安302303永安304304建武304304永兴304306光熙306.6306.11太阳陵齐王司马冏专权301302常山王司马乂专权302303河间王司马颙专权303305305年司马颙、张方、司马颖、司马越、司马虓混战,最终司马越胜利,取得晋朝实权司马越专权3063皇帝孝怀皇帝晋怀帝司马炽丰度284313307313永嘉307313?
5、司马越专权306311313年汉赵攻洛阳,掳晋怀帝,西晋灭亡4皇太子(312313)(此段时期晋怀帝被挟持至汉赵,司马邺成为晋朝实际上的统治者)皇帝(313316)孝愍皇帝晋愍帝司马邺(司马业)彦旗300318313316建兴313316?312年,秦王司马邺被拥为皇太子,重建晋朝,313年,被掳到汉赵的晋怀帝被刘聪毒杀,司马邺于是即皇帝位,316年,汉赵攻晋,掳晋愍帝,西晋彻底灭亡晋(东晋中晋)别称“江左”,西晋被汉赵所灭,晋愍帝被俘后,晋朝支系琅琊王司马睿在晋朝贵族与江东大族的支持下于317年称晋王,晋朝重建,此段时期的晋朝仅能统治南方,北方被五胡诸国占据序号尊号称号庙号谥号习称别称姓名表
6、字生卒在位年号陵号备注说明南安(开国皇帝司马睿的先祖)魏封国1南安亭侯司马伷子将227283约240?司马懿之子,被魏封为南安亭侯东武(开国皇帝司马睿的先祖)魏封国1东武乡侯司马伷子将227283?264进封东武乡侯南皮(开国皇帝司马睿的先祖)魏封国1南皮伯司马伷子将227283264265东莞(开国皇帝司马睿的先祖)晋封国1东莞郡王司马伷子将227283265277265年,晋武帝司马炎代魏建立西晋,封司马伷为东莞郡王琅琊(开国皇帝司马睿的先祖)西晋封国1琅琊王武王琅琊武王司马伷子将227283277283改封琅琊王2琅琊王恭王琅琊恭王司马觐(字思祖)思祖2562902832903琅琊王司马
7、睿景文276323290317晋(晋王)1晋王司马睿景文276323317318建武317318713年被拥为晋王,以重建晋朝晋(皇帝)1皇帝中宗元皇帝晋元帝司马睿景文276323318323太兴318321永昌322323建平陵王敦专权322323323年爆发王敦之乱,王敦以诛刘隗为名进攻建康,并击败朝廷军队,王敦得以控制朝廷2皇帝肃宗(资治通鉴)肃祖明皇帝晋明帝司马绍道畿299325322325太宁323326武平陵明帝继位后,王敦意图夺位,最终在324年,王敦之乱平定3皇帝显宗(一作显祖)成皇帝晋成帝司马衍世根321342325342咸和326334咸康335342兴平陵太后庾文君临朝称
8、制325328苏峻掌权328329327年爆发苏峻之乱,于次年攻破建康得以执掌朝政,329年被平定4皇帝武宗康皇帝晋康帝司马岳世同322344342344建元343344崇平陵5皇帝孝宗穆皇帝晋穆帝司马聃彭子343361344361永和345356升平357361永平陵太后褚蒜子第一次临朝称制3443576皇帝宁宗哀皇帝晋哀帝司马丕千龄341365361365隆和362363兴宁363365安平陵太后褚蒜子第二次临朝称制3613657皇帝晋废帝东海王海西公司马奕延龄342386365371太和366371吴陵太后褚蒜子继续临朝称制365371在位6年后为桓温所废,降为东海王,372年又降为海西
9、公8皇帝太宗简文皇帝简文帝司马昱道万320372371372咸安371372高平陵桓温专权前371前37210皇帝烈宗孝武皇帝孝武帝司马曜昌明362396372396宁康373375太元376396隆平陵太后褚蒜子第三次临朝称制37237611皇帝安皇帝晋安帝司马德宗安德382419396403隆安397401元兴402403大亨403.312丞相桓玄专权402404402年,桓玄自江陵起兵攻入建康,自封为丞相、太尉。从此成为东晋实际统治者,403年12月,桓玄篡位称帝,改国号为楚,安帝被降为平固王楚(桓楚)早在桓温在世,就已经有控制朝廷的能力,桓温甚至在371年废立皇帝,401年,桓玄自江陵
10、起兵攻入建康,自封为丞相、太尉,至此控制东晋中央政府,403年2月,桓玄受封为大将军,9月又自称相国、封楚王。403年12月20日,晋安帝被迫禅位于桓玄。404年1月1日,桓玄正式称帝,国号楚序号尊号称号庙号谥号习称别称姓名表字生卒在位年号陵号备注说明临贺郡晋朝封国1临贺郡公桓宣武桓征西桓温元子(一作符子)312373347360追尊为帝南郡晋朝封国1南郡公丞相太祖(桓玄追尊)宣武公(晋孝武帝赐谥)宣武皇帝(桓玄追谥)桓宣武桓征西桓温元子(一作符子)312373360373永崇陵前371前372,晋简文帝时专权;追尊为帝2南郡公大将军相国桓南郡桓玄(一名灵宝)敬道369404373403402
11、年成为晋朝实际统治者楚(楚王)1楚王桓南郡桓玄(一名灵宝)敬道369404403自封为楚王,掌控晋朝楚(皇帝)1皇帝武悼皇帝(桓振上谥)桓南郡武悼帝桓玄(一名灵宝)敬道369404403404建始403永始403404403年11月,桓玄逼迫晋安帝禅位于己,12月登基称帝,404年二月,刘裕等人举兵讨伐桓玄,桓玄最终兵败被杀,桓楚灭亡,桓谦奉还玉玺给晋安帝,晋朝得以复辟(桓氏首领)1新安郡王(桓楚封号)侍中卫将军江州刺史豫州刺史新安王天康帝桓谦敬祖?410404405天康(天安)404405桓玄死后,桓谦继续抵抗东晋,失败后出奔后秦2都督八郡诸军事镇西将军荆州刺史(404自封)桓振道全?405
12、405天康(天安)404405桓玄败死后作为其继任者继续领导桓楚的余党对抗东晋,终因兵败战死3荆州刺史(410自封)末帝桓石绥?410405410桓玄败死后继续抵抗东晋;410年,乘卢循作乱之机,自洛口起兵,自号荆州刺史。梁州刺史傅歆命魏兴太守傅弘之讨伐桓石绥等,将之斩杀;晋书以桓石绥的死标志桓楚余党的灭亡晋(东晋中晋)(复辟)404年,以刘裕为首的数名将领起兵勤王,楚军不敌,桓玄退出建康,并挟持安帝西逃至江陵。同年,桓玄败死,其堂弟桓谦将国玺奉还安帝,桓楚亡,东晋复辟序号尊号称号庙号谥号习称别称姓名表字生卒在位年号陵号备注说明复辟11皇帝安皇帝晋安帝司马德宗安德382419405419义熙4
13、05419休平陵刘裕专权412419419年,刘裕杀晋安帝,立司马德文为帝12皇帝恭皇帝晋恭帝司马德文德文386421419420元熙419420冲平陵刘裕专权419420420年,刘裕逼迫晋恭帝禅位于己,刘裕称帝后,降司马德文为零陵王,421年,被刘裕派人杀死晋朝叛乱割据卢循作乱,桓石绥自上洛甲口自号荆州刺史,征阳令王天恩自号梁州刺史,袭西城吴兴人钱自号平西大将军、八州都督,劫孙皓子充,立为吴王,既而杀之,后为周玘所平定晋朝农民起义割据晋末流民起义刘尼、张昌314年汉中的杨虎和梁州的张咸也先后投奔了李雄347年,成汉故臣范长生之子范贲被拥立为帝,东晋振威护军萧敬文亦乘乱起兵攻陷涪城,占领巴西
14、全郡,时间持续4年。王弥当时在青、徐二州的王弥,魏郡的汲桑、石勒,上郡四部鲜卑陆逐延,氐族酋长单征等人均拥立刘渊为共主王弥的部将曹嶷控有青州、兖州、徐州一带365年,梁州刺史司马勋举兵反叛,引兵进围成都。叛乱被朱序平定,时间持续2年。西晋永安元年(304年),司马颖的将领阳平人公师藩等人自称将军,在赵魏起兵,人马多达数万373年,前秦符坚出兵攻取东晋梁、益二州,邛、笮、夜郎,时间持续不到1年。375年,蜀人张育、杨光等起兵反前秦,时间持续2年。385年,秦晋淝水之战后,东晋派兵伐蜀,攻克成都,梁、益二州复归东晋。时间持续1年。405年,谯纵领兵入据成都,杀东晋益州刺史毛璩。从407年到413年
15、,刘裕数度攻谯纵,卒为刘宋朱龄石讨平,时间持续8年。432年,许穆之(司马飞龙)领导的益州农民起义爆发。许被杀后,赵广、程道养等继续以司马飞龙名义起义。时间持续5年。553年,西魏乘蜀中空虚,派大将军尉迟迥伐蜀,时间持续不到1年。580年,北周外戚杨坚“入宫辅政”。益州总管王谦起兵反杨坚。时间持续不到1年。779年,吐蕃与南诏合兵20万,分三路进攻西川,战火曾一度烧到成都城下,被唐军击走。时间持续不到1年。806年,唐西川节度使刘辟拥军叛乱,时间持续不到1年。831年,南昭犯四川,陷成都外城,掠子女、百工数万人后撤退,时间持续不到1年。870年,南诏大军入犯西川,强渡大渡河,进围成都,后被迫撤
16、军求和。时间持续不到1年。882年,阡能起义,时间持续不到2年。925年,后唐庄宗命郭崇韬伐蜀,前蜀后主王衍投降,时间持续2月。964年,宋太祖派王全彬率6万人分道伐蜀。时间持续仅66天。993年,王小波、李顺领导的农民起义,李顺攻占成都,建大蜀。时间持续3年。1206年,南宋四川宣抚副使兼陕西河东安抚使吴曦降金叛宋,旋被讨平。时间持续仅41天。17年新市(今京山)人王匡、王凤起义。21年南郡(今荆州)人秦丰起义。137年“武陵蛮”(今鄂西境)起义.165年荆州朱益起义。180年江夏蛮(今麻城)起义。303年张昌石岩山(今云梦)起义。1043年光化军(今老河口)邵兴起义。1175年茶户赖文正起
17、义。1277年傅高司空山(今南漳)起义。1351年徐寿辉罗田起义。1352年孟海马(竹山人)起义。1357年明玉珍(随州人)青山起义。1460年李添保(麻城人)起义。1465年刘通(刘千斤)、石龙(石和尚)、刘长子房县起义。1470年李源(李胡子)南漳起义。1510年杨清沔阳(今仙桃)起义。1859年梅堂蕲州(今蕲春)起义。1637年鄂州马迹乡李华起义。1640年兴国(今阳新)柯抱冲起义。1645年蕲黄48寨起义。1664年李来亨兴山茅麓山抗清。1674年黄金龙、何士荣麻城起义。1796年王聪儿襄阳起义。1911年武昌起义。1920年鄂西“神兵”起义。1927年鄂南秋收起义、黄麻起义、荆江两岸
18、年关起义。1928年鄂北起义、巴兴归起义。1949年黄石港起义。五胡诸国十六国十九国二十国“十六国”是占据中国北方诸政权的统称,魏晋时期,边境民族大举内迁,在入迁的众多民族中,以匈奴、羯、鲜卑、羌及氐为主,统称五胡。他们在周边相继建立诸多国家,而北魏史学家崔鸿以其中较为强大的十六个国家为主撰写了十六国春秋,于是后世史学家称这时期为“五胡十六国”,十六国指成汉、汉赵、后赵、前凉、前燕、前秦、后燕、后秦、西秦、后凉、南凉、西凉、北凉、南燕、北燕及胡夏,实际上这一时期国家数目远多于十六,北方还包括冉魏、翟魏、西燕,蜀地还有谯纵的后蜀(西蜀)。之所以选择前面的十六个国家作为时代名,是古代史学家以较为强
19、大的政权以及其对称性为主。冉魏、西蜀都只有一代,西燕虽有多代但只存在了10年,翟魏也只有两代4年,无论存在时间还是影响力都无法与同时代的十六国相比,只能名落孙山。而另有“十九国”和“二十国”两种说法则是加上了代国、冉魏、西燕和吐谷浑,但尽管如此仍然还有一些此段时期的政权未计入,如仇池和丁零等十六国中的前秦曾一度统一北方地区,但由于在南下进攻晋朝的淝水之战中战败,北方再次分崩离析,直至南北朝开始的北魏才再度统一北方成汉追尊的先祖序号职位谥号姓名生卒备注说明1巴郡桓公(李雄追尊)李武李特祖2东羌猎将陇西襄王(李雄追尊)李慕李特父成汉南方诸国之一,巴氐人李特所建。296年,氐首领李特率民入蜀,后于3
20、01年在绵竹聚众起义序号尊号称号庙号谥号习称别称姓名表字生卒在位年号陵号备注说明益州流民起义1行镇北大将军(晋朝授)始祖(李雄追尊)景王(成都国谥号)(李雄称成都王时追尊)景皇帝(李雄称帝时追尊)成汉景帝李特玄休?303301303建初303李雄之父,追尊为帝2大将军大都督益州牧秦文王(李雄追尊)李流玄通248303303建初303(沿用)3大将军大都督益州牧李雄仲俊274334303304建初303304.9(沿用)成都3成都王李雄仲俊274334304306建兴304.10-306大成3皇帝太宗武皇帝成汉太宗成汉武帝李雄仲俊274334306334晏平(宣平)306310玉衡311334安
21、都陵4皇帝哀皇帝(李寿追谥)成汉哀帝李班世文288334334.6334.10玉衡334.6334.10(沿用)334年十月,李越杀李班,群臣立李雄之子李期继位5皇帝幽公(邛都谥号)成汉废帝邛都幽公李期世运313338334338玉衡334335(沿用)玉恒335338338年,李期被堂叔李寿废为邛都县公,幽禁别宫,不久自缢而死汉汉王(李寿任汉王时追尊)皇帝(李寿任皇帝时追尊)献王(汉国谥号)(李寿任汉王时追尊)献皇帝(李寿任皇帝时追尊)汉献王李骧元龙6皇帝中宗昭文皇帝成汉中宗李寿武考300343338343汉兴338343安昌陵338年,率军攻克成都,废李期自立,改元汉兴,因之前被李期封为汉
22、王,故改国号为汉7皇帝文皇帝成汉文帝成汉后主末主归义侯李势子仁?361343347太和344346嘉宁346347347年,东晋大司马桓温率军讨伐李势,李势兵败投降,成汉灭亡。桓温将李势及其亲族迁往晋都建康,封李势为归义侯8皇帝末帝成都帝范贲?349347349嘉宁347349(沿用)347年,成汉被东晋灭,成汉将领隗文、邓定等推范贲为帝,据成都349年,东晋益州刺史周抚、龙骧将军朱焘攻范贲,范贲被杀二赵前赵和后赵合称二赵,都源自刘渊的汉国,前赵和刘渊的汉国合称汉赵追尊的先祖序号庙号谥号姓名表字曾在位年号备注说明汉庙刘渊称帝时自与汉朝刘氏有甥舅之谊,故奉汉祚而追汉朝皇帝认为先祖,追谥蜀汉刘禅为
23、孝怀皇帝,立汉高祖以下三祖五宗神主1太祖高帝刘邦季前206前1952太宗孝文帝刘恒前180前1573世宗孝武帝刘彻前141前87建元、元光、元朔元狩、元鼎、元封太初、天汉、太始征和、后元4中宗孝宣帝刘询前74前485世祖光武帝刘秀文叔25576显宗孝明帝刘庄57757肃宗孝章帝刘炟75888烈祖昭烈帝刘备玄德221223章武9仁宗孝怀帝刘禅公嗣223263建兴、延熙、景耀炎兴孝怀帝为刘渊追谥蜀汉被魏所灭,魏贬蜀汉皇帝刘禅为安乐公,刘禅死后给予的谥号为“思公”赵庙(前赵)汉(刘汉匈奴汉)北方诸国之一,匈奴人刘渊所建。八王之乱时诸王互相攻伐,刘渊乘朝廷内乱而在并州自立为汉王序号尊号称号庙号谥号习称
24、别称姓名表字生卒在位年号陵号备注说明南匈奴左部1左部帅刘豹216279216年,呼厨泉入东汉汉献帝朝觐时被授予官职,被留在邺城,作为人质。而匈奴事务则交匈奴右贤王刘去卑整顿,后分南匈奴为左、右、南、北、中五部,由刘豹统辖左部2代理左部帅北部都尉(晋武帝授)刘渊元海249310279290刘豹死,其子刘渊代理左部帅汉光晋朝封国1汉光乡侯建威将军五部大都督(290300)宁朔将军监五部军事(300304)刘渊元海249310290304300年因为部人叛逃出塞而被免官;不久又被举荐为宁朔将军、监五部军事卢奴晋朝封国1卢奴伯代理辅国将军冠军将军刘渊元海249310304匈奴1北部单于参丞相军事(司马
25、颖授)大单于刘渊元海249310304.8304.11汉(汉王)1汉王刘渊元海249310304308元熙304308汉(皇帝)1皇帝高祖太祖(刘曜改庙)光文皇帝光文帝刘渊元海249310308310永凤308309河瑞309310永光陵登帝位后,聚于青州、徐州的王弥,赵、魏的汲桑、石勒,上郡鲜卑人陆逐延,氏族酋长单征等纷纷归附,拥其为北方共主2皇帝戾太子废帝刘和玄泰?310310河瑞310(沿用)即位后不久便被其弟刘聪所杀3皇帝烈宗昭武皇帝汉烈宗昭武帝刘聪(刘载)玄明?318310318光兴310311嘉平311315建元315316麟嘉316318宣光陵4皇帝隐皇帝隐帝刘粲士光?31831
26、8汉昌318.7318.9刘粲即位后沉湎酒色,又大肆诛杀辅政大臣,将军国大事全权交给靳准决断。不久,靳准发动平阳政变,领兵入宫弑刘粲,自立为汉天王(5)汉天王大将军和武皇帝(由来不详)和武帝靳准?319318.8318.12(靳准向晋朝称藩,奉晋朝年号)遣使向东晋称藩;319年,靳准被堂弟靳明所杀,其众共推靳明为主(6)尚书令(原职位)汉天王?(可能延续靳准的称号)(盟主)(晋书记载被拥立为盟主)靳明318.12靳明送传国玺于刘曜,投降刘曜。刘曜斩靳明全族男女5皇帝昭文帝刘曜永明?329318.10319光初318319刘曜知靳准作乱后,进兵平阳,十月,刘曜进占赤壁,太保呼延晏等从平阳前来归附
27、,及太傅朱纪等共推刘曜为帝;刘曜杀靳明后不久宣布迁都长安,设立宗庙,改国号为赵,是为前赵赵(前赵)刘渊汉国的正统延续,常把前赵和刘渊汉国合在一起称汉赵或就称前赵序号尊号称号庙号谥号习称别称姓名表字生卒在位年号陵号备注说明5皇帝襄宗昭文皇帝昭文帝刘曜永明?329319329.1光初319329319年11月,石勒于襄国即赵王位,始建社稷,立宗庙。至此,赵国分裂;328年11月,石勒发兵攻刘曜,12月两军于洛西交战,前赵军大溃。刘曜在退兵时马陷石渠坠于冰上,为石堪所俘6皇太子(摄政)(328年12月刘曜被俘后摄政)刘熙义光329.1329.9光初329(沿用)刘曜被俘后,前赵由太子刘熙摄政,329
28、年,石勒让刘曜写信令其子刘熙投降。刘曜给刘熙的信中却令刘熙“与大臣匡维社稷,勿以吾易意”,石勒遂杀刘曜;刘熙率文武百官逃至上邽,9月,后赵军破上邽,后赵将领石虎擒获刘熙、刘胤及将军、郡王、公卿、校尉以下三千余人,将其全数杀死,前赵灭亡大秦#称号姓名统治时间年号备注说明1句渠知320.6320.7(约1月)平赵320年,汉赵将领联合部分巴氐首领谋叛,事泄后皆被汉赵帝刘曜所杀。于是巴氐族人皆反,推句渠知为领袖,国号“大秦”,改元平赵。一时间羌、氐、羯等族响应,号称三十余万。刘曜接受游子远建议,下诏大赦,于是其众纷纷归降,只余句姓宗族余党五千余户,游子远灭之,句渠知下场未知赵(后赵)北方诸国之一,羯
29、人首领石勒所建。石勒原是汉赵将领,319年,石勒自称大将军、大单于、领冀州牧、赵王,于襄国即赵王位序号尊号称号庙号谥号习称别称姓名表字生卒在位年号陵号备注说明1刘曜封其为赵王(因石勒控制地区为战国时赵国故地),而后三秦前秦,后秦、西秦乞伏鲜卑(陇西部鲜卑)五凉前凉,后凉,南凉,北凉,西凉慕容氏诸燕南燕太平帝国王始(?-403),莱芜人。农民起义军首领,太平帝国皇帝。公元403年(南燕建平四年),鲜卑贵族在山东建立南燕政权后,实行残酷统治,王始利用宗教形式在莱芜谷聚兵数千人,宣布起义。他自称太平皇帝,年号太平,同时置署公卿百官,建立农民起义政权太平帝国,也称王始帝国。一时附近百姓纷纷响应,起义军
30、发展到数万人。燕帝慕容德派桂林(阳)王慕容镇进剿,起义军奋起反抗,终因众寡悬殊而败,王始被俘,在燕都广固(今青州市)慷慨就义。其它代国亡国后刘氏刘氏2贺氏刘库仁刘卫辰刘头眷贺洵刘显贺纳复国代王拓跋珪其它诸国这是未计入“十六国十九国二十国”的国家秃发鲜卑部首领秃发树机能囯名政治中心年限立国者末任君主灭亡者丘汉江夏303304丘沈丘沈东晋帝国成汉成都304347李雄李势东晋帝国汉赵离石-平阳-长安304329刘渊摄政太子刘熙后赵前燕昌黎-棘城-龙城-蓟城-邺城308370慕容皝慕容暐前秦芒荡汉马兰山309309刘芒荡刘芒荡东晋帝国略阳公国略阳310319蒲洪蒲洪东晋帝国胡楚公国竟陵312319胡亢
31、杜曾东晋帝国虚除秦王国陇右316320虚除权渠虚除权渠汉赵辽西公国令支318338段末秠段辽前燕后赵襄国-邺城319351石勒石祇冉魏前凉姑臧320376张茂张天锡前秦句渠秦王国阴密320320句渠知句渠知汉赵陈凉王国上邽322323陈安陈安汉赵后辽东公国平郭333336慕容仁慕容仁前燕侯子光公国杜南山337337侯子光侯子光后赵范贲公国成都347349范贲范贲东晋帝国黄韬公国豫章348348黄韬黄韬东晋帝国冉魏邺城350352冉闵冉智前燕段齐王国广固350356段龛段龛前燕前秦枋头-长安-晋阳350394苻洪苻崇西秦刘显公国襄国351352刘显刘显冉魏张秦王国宜秋352352张琚张琚前秦段勤
32、公国绎幕352352段勤段勤前燕安国王国鲁口352354王午吕护前燕苏林公国无极352352苏林苏林前燕刘晋王国平阳353353刘康刘康前秦北成都王国南郑365366司马勋司马勋东晋帝国弘汉王国广汉370370李弘李弘东晋帝国张蜀王国绵竹374374张育张育东晋帝国后燕中山-龙城384409慕容垂慕容盛北燕北燕龙城409-431冯跋冯宏北魏西燕华阴-阿房-长安-闻喜-长子384394慕容泓慕容永后燕后秦长安-陇西384417武昭帝姚苌末主姚泓东晋帝国鲜于赵王国行唐385385鲜于乞翟成后燕西秦勇士堡-金城-西城-苑川385400乞伏国仁乞伏乾归后秦度支山-枹罕-南安409431乞伏乾归乞伏暮末
33、夏国后凉姑臧386403懿武帝吕光吕隆后秦后匈奴王国西平387?康宁?翟魏黎阳-滑台388392翟辽翟钊后燕刘黎公国皇丘389389刘黎刘黎东晋帝国魏揭飞王国杏城郊389389魏揭飞魏揭飞后秦法长公国白狼城390390法长法长后燕窦秦王国野人堡393393窦冲窦冲后秦南凉廉川-金城-乐都-西平-姑臧397414秃发乌孤秃发褥襢西秦北凉张掖-姑臧397439段业沮渠牧犍北魏南燕滑台-广固398410慕容德慕容超东晋帝国南乌桓王国南皮398399张超张超北魏广秦乞活堡399399苻广苻广南燕西凉酒泉-敦煌400421李暠李恂北凉张翘王国行唐402402张翘张翘北魏王始公国泰山403403王始王始南
34、燕桓楚建康-江陵-涢县403405桓玄桓振东晋帝国谯蜀王国成都405413谯纵谯纵东晋帝国夏国统万-上邽-平凉407431赫连勃勃赫连定吐谷浑汗国曹龙汗国蒲子413413曹龙曹龙北魏北晋王国河西414414司马顺宰司马顺宰北魏率善王国上党-河内415416白亚栗斯刘虎北魏曹弘汗国平阳416416曹弘曹弘后秦洮阳公国洮阳417419彭利和彭利和北凉国名首都年代开国者末任君主灭亡者前仇池王国后仇池王国仇池陇右296371385443杨茂搜杨定杨纂杨保炽前秦帝国北魏帝国丘汉帝国江夏303304丘沈丘沈晋帝国成汉帝国成都304347武帝李雄李势晋帝国汉赵帝国离石-黎亭-蒲子-平阳-长安-上邽304329光文帝刘渊摄政太子刘熙后赵帝国前燕帝国昌黎-棘城-龙城-蓟城-邺城308370武宣帝慕容嵬幽帝慕容暐前秦帝国芒荡汉帝国马兰山309309刘芒荡刘芒荡晋帝国略阳公国略阳310319蒲洪蒲洪晋帝国胡楚公国竟陵312319胡亢杜曾晋帝国虚除秦王国陇右316320虚除权渠虚除权渠汉赵帝国辽西公国令支318338段末秠段辽前燕帝国后赵帝国襄国-邺城319351明帝石勒石祇冉魏帝国前凉王国姑臧320376成王张茂张天锡前秦帝国句渠秦王国阴密320320句渠知句渠知汉赵帝国陈凉王国上邽322323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