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论胃病护理学1ppt课件_第1页
脾胃论胃病护理学1ppt课件_第2页
脾胃论胃病护理学1ppt课件_第3页
脾胃论胃病护理学1ppt课件_第4页
脾胃论胃病护理学1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宁夏医科大学宁夏医科大学 李卫强李卫强20172017年年5 5月月脾胃论胃病预防护理学前言前言 李东垣脾胃论是中医脾胃学说的标志性著作,其在继承内经、难经、伤寒论等经典理论的基础上结合长期临证实践,提出“人以胃土为本”,“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等观点。东垣认为饮食所伤、情志内伤、外感时邪、劳役过度等是造成脾胃疾病的主要因素,所以在胃病的预防与调养中亦当重视这些因素。前言前言 素问上古天真论“上古之人,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素问阴阳升降论亦指出“人之不避大寒伤形,大热伤气,四时节候变更之异气,及饮食失节,妄作劳役,心生好恶,皆

2、令元气不行,气化为火,乃失生夭折之由耳。”。所以东垣关于胃病预防、调养护理的思想对后世具有重要的影响。3542节饮食节饮食慎起居慎起居省言省言调情志调情志6忌劳倦忌劳倦养神养神1养胃养胃李东垣胃病调护观李东垣胃病调护观1.养神 东垣在省言箴中言“气乃神之祖,精乃气之子。气者,精神之根蒂也。大矣哉!积气以成精,积精以全神,必清必静,御之以道,可以为天人矣。有道者能之,予何人哉,切宜省言而已”,指出养神为养生最高境界,有道者行之可以为天人,并谦逊的认为自己修行尚不够,只能做到省言以养气。 而养神的关键是做到远欲,使思维、精神始终保持必清必静。东垣在远欲篇举隋珠弹雀的故事说明争名夺利是所得极微而损失

3、很大的愚蠢之举。奉劝人们“安于淡薄,少思寡欲,省语以养气,不妄作劳以养形,虚心以维神,寿夭得失,安之于数,得丧既轻,血气自然谐和,邪无所容,病安增剧?苟能持此,亦庶几于道,可谓得其真趣矣”。 .2.省言李东垣认为,做不到养神的话就应该省言以养气,所以专门写了省言箴。因为“气者,精神之根蒂也”,是精神互相关系的枢纽,而且元气是维护身体健康、发挥各种生理功能的力量源泉,所以“养生当实元气”,而省言即是固气的方法之一。在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的方后注中东垣嘱咐“服药讫,忌语话一二时辰许”,可见其把省言视作常规治疗内容之一。3.调情志东垣还认为,心胸宽广,性格开朗,轻常保持愉快的情绪,将有利于胃气。如“凡

4、怒、忿、悲、思、恐、惧,皆损元气。夫阴火之炽盛,由心生凝滞,七情不安故也。”,如果“使心无凝滞,或生欢忻,或逢喜事,或天气暄和,居温和之处,或食滋味,或眼前见欲受事,则慧然如无病矣,盖胃中元气得舒伸故也。”(安养心神调治脾胃论)4.节饮食东垣引素问阴阳应象论“水谷之寒热,感则害人六腑。”和素问痹论“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反复阐明饮食所伤是引起胃病的最直接原因即“饮食不节则胃病”(脾胃胜衰论),所以饮食有节是预防胃病和胃病调养中的关键因素。在胃病的预防中要注意:(1)饮食的量不要过多,因为“饮食自倍,肠胃乃伤。”(2)饮食的寒温要适宜。东垣在脾胃损在调饮食适寒温、凡治病当问其所便中两次引灵枢师传

5、篇“若饮食,热无灼灼,寒无怆怆,寒温中适,故气将持,乃不致邪僻。”强调饮食的寒温会影响胃气的盛衰。(3)饮食不能有偏嗜,东垣言“至于五味,口嗜而欲食之,必自裁制,勿使过焉,过则伤其正也。”(脾胃虚实传变论)。“或大热能食而渴,喜寒饮,当从权以饮之,然不可耽嗜。如冬寒喜热物,亦依时暂食。”(摄养)(4)饮食不能有偏嗜,东垣言“至于五味,口嗜而欲食之,必自裁制,勿使过焉,过则伤其正也。”(脾胃虚实传变论)。“或大热能食而渴,喜寒饮,当从权以饮之,然不可耽嗜。如冬寒喜热物,亦依时暂食。”(摄养)(5)饮酒不可过多。东垣认为“夫酒者,大热有毒,气味俱阳,乃无形之物也。”,饮用过多可导致湿热、虚损之病,

6、针对酒病专门列有葛花解酲汤、雄黄圣饼子、感应丸三方。但他强调解酒药不可常服,因为“此盖不得已而用之,岂可恃赖日日饮酒,此方气味辛辣,偶因酒病服之,则不损元气,何者?敌酒病也。”(论饮酒过伤)5.慎起居法于四时,起居有常。东垣发挥素问阴阳应象论“寒、暑过度,生乃不固”为“人之不避大寒伤形,大热伤气,四时节候变更之异气乃失生夭折之由耳。”(阴阳升降论)”,并且进一步认为不顺四时或起居失常,则有伤于脾胃。其指出“春气温和,夏气暑热,秋气清凉,冬气冷冽若夫顺四时之气,起居有时,以避寒暑,饮食有节,及不暴喜怒,以颐神志,常欲四时均平,而无偏胜则安。不然,损伤脾胃,真气下溜,或下泄而久不能升,是有秋冬而无

7、春夏,乃生长之用,陷于殒杀之气,而百病皆起;或久升而不降亦病焉。于此求之,则知履端之义矣。”(天地阴阳生杀之理在升降浮沉之间论)摄养篇集中讲述了如何使起居有常:忌浴当风,汗当风。须以手摩汗孔合,方许见风,必无中风中寒之疾。遇卒风暴寒,衣服不能御者,则宜争努周身之气以当之,气弱不能御者病。6.忌劳倦正常的劳动和体育锻炼,有助于气血疏通,可使体魄增强。但形体劳役过度,累及脾胃,脾输精气不足,可致困倦无力,嗜卧、泄泻等症发生。即“形体劳役则脾病,脾病则倦惰嗜卧,四肢不收,大便泄泻。脾既病,则其胃不能独行津液,故亦从而病焉。”此外,东垣认为“阳气者,烦劳则张故苍天之气贵清净,阳气恶烦劳,病从脾胃生者一也”,即劳倦过度会造成阳气外张而散,从而引起脾胃病。鉴此,他提出“不妄作劳以养形”,如此以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