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我们都是科学家:(1)科学是什么(2)做一位小科学家二、我眼里的生命世界: (1)寻找有生命的物体 (2)校园里的植物 (3)校园里的小动物 (4)植物动物人三、生命之源水: (1)生命离不开水 (2)观察水 (3)神奇的水 (4)地球上的水四、他们是什么做的: (1)常见的材料 (2)纸 (3)纺织材料 (4)金属 (5)塑料五、提出问题: (1)尽可能多的提出问题 (2)选择能够研究的问题第一单元1、科学是什么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肥皂泡,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2、学会归纳、总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学科学、用科学、做科学的科学志趣。 3、小组合作,运用探究
2、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4、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确定自己小组研究的问题并知道如何去研究。教学难点:用自己准备的材料进行合作性的研究。教学准备: “七彩”(吹肥皂泡的器具)、肥皂泡的相关资料、录像(彩虹的形成和各种肥皂泡)教学活动过程一、自主学习:(一)教学导入,激发学生研究肥皂泡的兴趣1、谈话:课间我看到有的同学在玩肥皂泡,同学们兴趣很浓,我们这节课就来研究一下它,好吗?2、生回答。(好!)(二)自主学习,研究肥皂泡1、教师:请带了“七彩”的同学吹一吹,大家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现象?你能提出关于肥皂泡的哪些问题?(1) 学生活动。(2) 学
3、生回答问题。(鼓励学生大胆提问)2、教师:同学们观察得非常仔细,提出了很多问题。请思考一下,这些问题归纳起来有哪几个方面?3、生回答。(颜色、形状、大小、弹性)4、教师:请你选择一下最感兴趣而且是你可以研究的问题来研究。(学生选择问题)请大家按选定的问题小组讨论。5、教师:每组同学对你们的问题先进行一下讨论,你认为这个问题是怎样的,准备怎样研究?(学生讨论)6、教师:请各组选一位代表,汇报一下你们的研究方案,其他同学可以给他们提出建议和意见。(生汇报方案)二、合作探究:观看视频,改进自己的方案1、教师:老师也准备了一些资料,看完后,也许对你们的研究有所帮助。2、学生观看视频,改进研究方案。(可
4、与学生先探讨一下)教师:同学们的想法非常好,下课后,请同学们努力搜集有关资料,继续丰富完善你们的研究方案,分工合作,准备研究所需的各种材料,也可以请老师、家长帮忙。三、即时训练:。按下面要求把你最感兴趣的一次探究活动记下来。(1)你探究的问题?(2)你探究的主要过程?(3)你探究的结果?(4)还存在哪些疑问?四、评点总结:通过本课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五、课后反思: 2、做一位小科学家教学目标1过程与方法:(1)能够从“玩”中提出问题。(2)会提问题。2知识与技能:找出与科学家发明创造的相似之处,认识科学是什么。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起我们也能做科学的信心,立志做一位小科学家。教学准备学生自
5、备:自带各种玩具。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一)导入: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发明家爱迪生。(二)自主学习:1讲科学家的故事:(1)同学们相互讲;(2)学生阅读P5的爱迪生发明电灯的故事;(3)老师讲青霉素的发现和滤毒罐的发明故事。2将爱迪生发明电灯的过程与我们吹泡泡的游戏比较,有什么相似的地方?把它记在书后的活动记录上。(1)学生比较并记录;(2)学生相互交流;二、合作探究:玩自己带来的玩具。(1)玩一玩从自己家里带来的玩具,能提出什么问题呢?(2)学生分组研究;(3)汇报交流;(4)得出结论。科学就是这样的。原来科学离我们这么近。我们也能做科学家。三、即时训练:看P6上的一幅图
6、,说一说科学是什么?(1)学生观察研究;(2)师生讲座后得出:自然界提出问题观察测量 查问资料思考得出结论。观察我们周围的事物,每个小科学家提出10个科学的问题,记在书后P74页的表格里。提出后最好能够想办法解决这些问题。四、评点总结:通过本课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五、板书设计:2、做一位小科学家自然界提出问题观察测量 查问资料思考得出结论 六、课后反思:第二单元1、寻找有生命的物体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1)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去观察我们周围的世界。(2)能够运用文字、图表等记录观察、调查的结果。(3)能够有目的地交流研究活动的方法与结果。 知识与技能:(1)知道大自然中有种类繁多的有生命的物体,认
7、识常见的动物和植物。(2)知道生物体的基本特征和要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到对有生命物体进行探索的兴趣。(2)意识到生命是多种多样的。(3)意识到生命是宝贵的,要珍爱生命。 教学准备寻找一个合适的地点,准备调查用的工具材料等。教学重点、难点让学生获得关于生物的亲身感受是本课重点。讨论这些物体为什么是有生命的是本课难点。 教学过程一、自主学习:寻找有生命的物体。 1、谈话:今天老师想和同学们一起去校园里寻找有生命的物体。 2、室外活动:寻找有生命的物体。 (注)放手让自己去寻找,不要有引导,让学生凭自己已有经验去感知“有生命”。 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去观察我周围的世界,认识常见的动物和植物
8、,体会到对有生命的物体进行探索的兴趣。 记录有生命的物体。 1、谈话:在刚才的活动中,你寻找到有生命的物体了吗? 2、小组讨论,交流。 3、将发现记录在课本74页的活动记录中。(可以用文字记录,对不认识的也可把它画下来。) 4、全体汇报、交流。(用实物投影展示学生的记录) 实物投影 能够用文字、图表等记录观察的结果;能够有目的地交流研究活动的方法与结果。 二、合作探究:“为什么说它们是有生命的” 1、提问:为什么说它们是有生命的? 2、小组讨论。 3、汇报。 4、小结。知道生物体的基本特征和基本需求;意识到生命是多种多样的;意识到生命是宝贵的,要珍爱生命。 三、即时训练:填空题1、寻找有生命的
9、物体时的观察须知:_、_、_、_。2、在校园里我看到一棵生长茂盛的大树,它是_。3、_一般可分为_和_。4、在校园里我看到一棵生长茂盛的大树,它是_。5、观察一种植物,我们可以用_和_来描述。简答题1、我们在观察活动中,我们应该做到什么?2、说说你最喜欢的植物或动物,简单介绍一下它。四、评点总结:通过本课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五、板书设计: 名称 : 蚱蜢 蚯蚓 发现地点: 草丛 泥土 六、课后反思:2、校园里的植物教学目标:1.体会到对有生命的物体进行探索的兴趣。2.意识到植物之间也有许多的相同和不同之处。3.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去观察、去比较,掌握对比的方法。4.观察植物,并能描述出它的形状与特
10、征。教学重难点:重点:初步了解植物在形态方面的一些特征。难点:找出植物的相同之处。教学过程:一、自主学习:导入:1.师:先给大家欣赏几副图片,(出示学校植物的照片)这些图片漂亮吗?漂亮在哪?2.师:这些图片看上去,满眼都是绿色,非常漂亮,那你们有没有觉得图片中的这些景色有点眼熟呢?是哪里的呢?对了,这些图片显示的就是我们学校各个地方的绿化,我们学校的植物可真多啊,今天我们就像科学家一样一起来研究一下我们身边这些植物,好吗?自主学习:认识校园里的植物:1.整体认识植物:(1)师带领学生排队走进校园里植物较多的地方。提问:你认识的校园里的植物有哪些?比一比谁说得最多?(2)提出观察任务:这些植物的
11、生长环境是什么样子的?这些植物长得有什么特点?(要求从高矮、外形等方面描述植物)(3)交流后让学生按照由矮到高的顺序给这些植物排序,说说矮的、高的植物各有什么特点。(4)小结:植物的外部形状是各种各样的。2.局部观察植物:(1)提出观察任务:我们要去观察不同植物的相同部位,有树皮、树叶和花。讲解如何观察树皮:先看一看,有什么不同?再摸一摸,有什么不同的感觉?再拓树皮,看拓下来的图案有什么不同?讲解如何观察树叶:在树枝的一个节上看叶子是怎样长的?把它画下来。讲解如何观察花:比较两种花形状的不同,也把它画下来。(2)师生观察后交流。(交流时要让学生尽情地说,并及时鼓励)3.比较植物的相同之处。(1
12、)师提问:它们有很多不同,那它们为什么都叫做植物呢?我们观察到的植物有哪些相同点?(2)交流讨论:有根、茎、叶等组成部分,位置相对固定等。二、合作探究:对植物进行分类1、师:植物种类繁多,世界上45万种,难记吗?科学家为了方便人们去认识它们,把它们分成的很多类,你能对这些植物分类吗?2、小组讨论,用多种方法进行分类,先说标准,再分。对书本上第13页内容进行讨论1、任意选图中的两种植物,比较它们的相同与不同之处。2、完成第75页的活动记录表,看谁找的最多。三、即时训练:1、植物在_、_、_等方面有许多共同特征。2、桃树和向日葵的共同特征有:都有_、_、_、_、_、_。3、植物的叶,大多数是_色扁
13、平的,一般有_和_两部分,叶片上有_。4、一片完整的叶,是指从叶的_到叶与枝条的_。5、树叶的生长形式有_、_、_。四、评点总结:通过本课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五、课后反思:3、校园里的小动物教学目标:1.对小动物进行细致观察,并能用文字,图画描述出它的形状与特征。2.运用多种感官去观察,去比较,能够围绕小动物开展一些探究性活动。3.到对有生命的物体进行探索的兴趣,喜欢小动物,爱护小动物。教学重点:概括小动物的特征。教学难点:围绕小动物如何开展探究性活动。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放大镜、板、醋。学生准备:课前捉蜗牛,组一个玻璃杯(装蜗牛)。几种食物:肉片,菜叶,苹果皮,面包等,记录纸,笔。教学过程:
14、一、导入:1.出示谜语:身体半球形,背上七颗星,棉花喜爱它,捕虫最著名。(七星瓢虫)2.师:今天我们就来观察“校园里的小动物”。(板书课题)二、织探究活动:1.解蜗牛的生活环境(1)谈话:课前老师让大家去捉蜗牛了,你们都捉到了吗?是从哪里捉来的?(2)交流。(3)小结:由此看来,蜗牛一般喜欢生活在怎样的环境里?(阴暗,潮湿或有蔬菜,嫩叶的地方)2.观察蜗牛的外形特点及运动方式(1)提问:在观察时,我们应该注意什么?(2)师生共同讨论并总结出观察的注意点:不要发出大的响动,以免它受到惊吓;不要用手直接触摸,以免它受到伤害;静静地观察一段时间,会发现更多的特性。(3)学生分组观察,教师巡视指导。并
15、提示:要想看得清楚可借助放大镜。可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把蜗牛放在一样物体上进行观察。(4)交流讨论,观察不到的东西,教师可补充。(5)画一画,记一记。师:把你观察到的记下来并画出蜗牛的外形。3.观察蜗牛的习性(1)蜗牛是怎样出壳的?(2)蜗牛喜欢吃什么?观察活动:在蜗牛周围放一些食物,观察蜗牛会朝什么方向爬?去吃什么食物?(3)蜗牛对刺激有什么反应?观察活动:在蜗牛面前放上醋,看看蜗牛有什么反应。4.学生自由提出问题,课后有针对性的研究。5.抓蚂蚁(不管用什么方法抓蚂蚁,一定不要伤害它)(1)学生去操场上去抓蚂蚁,把蚂蚁装进瓶子里,带回学校观察。(2)仔细观察蚂蚁,做好记录后,全班同学一起交流。
16、(3)实验:是“一家”的蚂蚁的相处情况。三、即时训练:1、树上生活着许多小动物。( )2、金鱼是一种观赏鱼。( )3、在干燥的地方可以捉到蜗牛。( )4、蜗牛是吃菜叶的。( )5、蜗牛的长触角尖端有眼。( )四、评点总结:我们要爱护小动物,让它们在自己的家里快乐的生活!让我们一起把小动物送回家,好吗? 五、课后反思:4、植物 动物 人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1.懂得尊重其他物种,与之和谐相处。2.意识到人也是动物,是自然的一部分,要做有益于生存空间的事情。科学探究:1.能够对植物、动物、人进行观察,比较出它们的不同与相同。2.能够用语言、文字、图表表达、交流观察的结果。科学知识:1.知道生物
17、的共同特征。2.知道生命世界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生物的共同特征。难点:找出植物、动物、人的相同与不同。课前准备:教师准备:萝卜和兔子生长情况的图片,有关黑猩猩和其它类人猿的资料。教学过程:一、自主学习:(一)导入新课:1.师:前几节课我们研究了植物和动物的不同与相同,动物的不同与相同。今天,我们来研究动物与植物相互之间的关系。2.揭题。(二)自主学习:1.找出兔子与萝卜的不同与相同之处。(1)师讲说一个关于兔子与萝卜的故事。(2)请小朋友帮助小兔子找找兔子与萝卜的不同与相同之处,看谁找得多。(3)再看图,说说萝卜和兔子有哪些相似之处。(4)小组交流,小组长记录讨论的情
18、况。(5)全班交流:兔子与萝卜的不同之处和相同之处。要求能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讨论:A不同之处:a.植物一般固定在一个地方,而动物一般能到处活动;b.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自己制造营养,而动物却只靠吃植物、微生物或其他动物为生;c.大多数动物从小到大,一般只是个子变大,器官变化不大。而植物从小到大变化就大了,埋种长出幼苗长根长叶开花结果一直长几十米高。B相同之处:生活环境相同,都会生长,都会死亡,有的都需要氧气等。学生说得越多越好,教师在学生交流中把比较的结果用集合图记录下来。2.找出人与黑猩猩之间的相同和不同之处。(1)教师提问:人是动物吗?为什么?(2)学生按照教材中的提示,引导学生将表格
19、填写下去。(3)全班交流。A相同之处:都是动物、都要呼吸、需要水分、会繁殖、会死亡、会长大、需要一定空间等;B相同之处:人能够直立行走,认得大脑发达,有语言,有思维,人会劳动。二、合作探究:比较动物、植物与人之间的不同和相同之处:1.今天我们学习的植物、动物和人。人是一种高等的动物。虽然它们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但是它们也有许多共同点,这就是它们都具有生命的基本需求和共同特征,要有一定的空间、能生长、能繁殖后代、会死亡等,它们都是生物。在自然界动物、植物和人要和谐相处。2.找出动物、植物与人之间的不同和相同之处。(1)全班讨论交流动物、植物与人之间的不同和相同之处。(2)讲解“笔”的圆圈图的意义。
20、(3)填写有生命物体、人、植物、动物的圆圈图。三、即时训练:1、挖小草做实验时尽量不要_。2、我们可把西红柿里面的_挤出来,称一称重量,就能知道它含有多少_。3、一般情况下,人体_是水,一个鸡蛋中含有_的水,一条鱼_是水,蔬菜中_是水。4、兔子能_、_,萝卜_、_,但它们都_、_。四、评点总结:通过本课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思考:人应该怎样与动植物和谐相处?五、课后反思:第三单元1、生命离不开水教学目标:1过程与方法:(1)学会提取植物体内的水。(2)初步学会安装“观察小草喝水”的装置。2知识与技能:(1)知道水是动物、植物和人体的组成部分,它在生命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2)了解常见食物中的含水
21、量。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意识到水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分组实验用的大试管、植物油、纱布、水果刀、小烧杯、记录纸。2学生准备:搜集有关生命离不开水的资料;蔬菜、水果、鸡蛋等食物;橡皮泥、小尺、彩笔等。教学过程:一、自主学习:(一)导入:1师朗读小诗:“因为有你,小草变得嫩绿;因为有你,鱼儿游得欢畅;因为有你,地球才这样美丽。”2学生猜这首诗是赞美谁的?为什么呢?3揭单元题:“生命之源水”(二)自主学习:1生命离不开水。(1)师生讨论:水有些什么用途?(2)引导学生认识动物、植物和人都离不开水。2哪些地方有水。(1)师生讨论:哪些地方有水?(2)认识植物体内有水。(3)学生
22、想办法把带来的植物体内的水挤出来,看看它们含有多少水?比一比,谁想的办法好。比如手挤、刀拍、捣碎、压汁机等等。(4)让学生感受植物体内有水。(5)让学生比较哪种植物体内含的水多?哪种植物体内含的水少?(6)我们在吃食物时也补充了大量的水。还补充了大量的维生素等等营养。(7)注意事项:注意安全。小刀不要伤着手、损坏桌子等。二、合作探究:1比较人体及各种食物中的含水量。(1)学生新闻记者P24上的内容并完成书上的作业。2观察小草每天“喝”多少水?(1)生阅读P24下的实验内容。(2)按照要求完成该项实验。(3)把实验结果记在P78的表格中。三、即时训练:1、请你想一想,为什么说“人类起源于大海”?
23、2、请举例说明水在生活中的用途。 四、评点总结:生命离不开水,水就像母亲的乳汁一样,哺育着地球上所有的生课后观察比较哪些动植物体的含有水分多?哪些含有的水分少? 五、课后反思:2、观察水教学目标:1过程与方法:(1)学会用多种感官认识水、并能在观察中发现水的性质。(2)能用语言、文字描述观察水的结果。(3)初步认识物体的方法,能够在多种液体中快速鉴别水。(4)能区分什么是假设,什么是事实。2知识与技能;(1)知道水能溶解一些物质,学会做溶解实验,理解溶液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2)知道水能产生毛细现象,了解毛细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3)了解水的表面张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探究过程中,
24、能够细心观察,尊重事实,尊重别人的意见。(2)喜欢研究与水有关的事情,愿意与同学交流看法。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烧杯、滴管、蜡纸或锡纸(铝箔),方糖(或食盐)、木筷子、墨水、曲别针(或小钉子);酱油、牛奶、白醋、糖水(或盐水)、雪碧、水六种液体及热水等。2学生准备:纸巾(或手纸)、硬币、白纸、水杯、调料袋、塑料瓶盖。教学过程:一、自主学习:(一)导入:1我们上一节课研究了生命离不开水,那么为什么生命离不开水呢?让我们通过实验,揭开它的奥秘。2揭题。(二)自主学习:1观察水,描述水。(1)请学生用自己的感官和桌面上的仪器或身边的可利用的物体,观察一杯水,你对这杯水有什么新的发现。我们比一比,哪一
25、组发现的水的奥秘多,把你们的发现用文字或图画记录下来。(2)学生分组活动。(3)教师鼓励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研究:杯中的水是什么样的?当被水溅出来、洒出有什么现象?水滴在别的物体上,会发生什么现象?当越来越多的小水滴聚成大水滴时,水形成的圈有什么现象?几滴水从空气中落下时,呈现什么形状?(4)学生分组汇报交流。要求从多角度描述水是什么样的物体。2辨认水。(1)师出示六杯液体,请学生找出哪一杯是水。教师介绍辨认方法:“一看、二闻、三尝”。不认识的物体不能随便尝,以防中毒。(2)分组活动。(3)汇报交流。二、合作探究:1认识水的溶解现象。(1)研究糖水。糖水是怎么做出来的,糖到水里后有什么变化?(
26、2)研究溶解。学生汇报后,教师强调同学们说的“化了”、“溶化了”等,在科学上叫做溶解。(3)研究固体、液体、气体都能溶解在水里。溶解在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它既有好处也有坏处,说说生活中溶解的应用。2认识毛细现象。(1)师演示实验:窄纸巾的下部插入带色的水中,先猜猜会发生什么现象?再试试结果怎样?(2)学生分组实验。(3)汇报交流。(4)生活中还看到过哪些水往上爬的现象?(5)师生共同小结:科学上把不沿着缝隙往上爬的现象叫做“毛细现象”。3认识水的表面张力。(1)师演示实验:往硬币上滴水,大家共同数一数,直到水溢出时,一共可以滴多少滴水?再从多个角度去观察水面,你能发现什么?(2)学生分组实验。
27、(3)汇报交流。(4)师生讨论。得出“水的表面张力”的概念。理解“张力”的意思。(5)书上P27下方的图中的实验。(6)学生共同研究这些问题。三、即时训练:1找找生活中,还有哪些物质能够溶解在水里?它对人们的生活有益,还是有害?2完成P27下的两个研究实验。四、评点总结:通过本课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后反思:3、神奇的水教学目标:1、会做水的毛细现象、表面张力,水的溶解等实验。2、能区分什么是假设,什么是事实。3、知道水能产生毛细现象,会产生表面张力,可以溶解其他物质。4、在探究过程中,能够细心观察、尊重事实,尊重别人的意见。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水的毛细现象,溶解现象。难点:认识水的
28、表面张力。教学过程:一、合作探究:实验1:毛细现象A:纸巾实验1、“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导出“纸巾”实验。2、展示实验记录单,教师指导学生填写“我的预测”。3、教师讲述实验要求,并演示纸巾的折叠方法,并让小组长合理分工。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实验。4、师生共同听取各小组汇报本组观察到的实验现象。B:直尺、粉笔、玻璃棒的实验1、教师讲解用同样的方法用以上实验器材进行实验,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2、师生共同听取各小组汇报的实验现象。C:找出原因1、通过以上两个实验,教师引导学生找出水会沿物体向上爬的原因。提醒学生可利用手中的放大镜。2、学生汇报自己的发现。(教师板书:孔隙)3、教师小结,课件出示
29、“毛细现象”的定义。4、根据对定义的理解,学生说说自己在生活中见过的毛细现象及应用。5、教师出示课件,请学生欣赏生活中的毛细现象的图片。实验2:水的表面张力1、教师讲解滴管的使用方法。2、出示实验表格,鼓励学生大胆猜测。3、教师讲解实验要求,并强调实验注意事项。4、师生共同倾听各小组汇报的实验数据,并描述溢出前水表面的形状。教师适时板画。5、教师小结,课件出示水的表面张力的定义。(教师板书关键字:互相拉着的力水的表面张力)实验3:水的表面张力的大小1、教师演示实验:倒满水的杯子还能放入多少枚回形针?教师讲述实验要求,引导学生大胆预测。2、教师演示实验。3、比较预测数据与实验数据的差距,了解水的
30、表面张力的大小。实验4:水的溶解性1、教师出示高锰酸钾和装满水的烧杯。2、引导学生猜测高锰酸钾溶于水的变化。3、教师进行实验。4、学生讨论汇报看见的实验现象。5、教师小结,引出水的溶解性。二、拓展延伸:1、让学生自己动手做一做:会“喷射”的水和会“托举”的水,教师在旁指导。2、教师小结。三、即时训练:1、奶粉能溶解在水里吗?2、结合实际想一想,物质溶解后水的颜色会发生变化吗?3、用什么方法可以使物质溶解得快点? 四、评点总结:通过本课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后反思:4、地球上的水教学目标:1过程与方法:(1)能从适当的情景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2)能向大家表达自己的发现和感受。2知识与技
31、能:(1)了解自然界水资源的分布。(2)知道水资源在工农业生产、人类中的应用。(3)知道常用的节水措施。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欣赏大自然中美丽的水体,产生喜爱祖国河山的感情。(2)意识到水资源的缺乏,我们应该保护它。(3)体验缺水的痛苦和节水好处。(4)养成节水的行为习惯。教学准备:地球仪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一)导入新课:复习引入。(二)自主学习:1欣赏自然界美丽的水体。(1)观察地球仪,认识地球上水的分布。(2)师生共同欣赏自然界中美丽的水景,感受大大自然的美丽。2指导学生亲身感受淡水资源的缺乏。(1)尽管地球表面上大多数被水覆盖着,但这些水中绝大部分是海水,真正与我们生产、生
32、活关系最为密切的淡水却很少、很少。(2)模拟感知地球上的水资源之间的相互关系。P32页。学生分组操作。 二、合作探究:1引导学生讨论淡水的用途。(1)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充分发表意见。(2)教师介绍工农业生产、人们的生活都需要水。(3)师生小结:工农业生产、人们的生活都需要水。采用“头脑风暴”的方式:先分组讨论发言,形成一个小组意见,写在纸上,然后每个小组派一个代表向全班发言,最后把各小组的内容张贴在教室内的墙上。2引导学生寻找身边的浪费水现象,提出节水措施。(1)师生讨论。 (2)老师补充介绍农业、工业等高科技节水技术。三、即时训练:1、想象,如果没有水了,将会怎么样?2、怎么理解“请珍惜每一
33、滴水,如不珍惜水,最后一滴水,将是人类的眼泪!”四、评点总结:通过本课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后反思:第4单元1、常见材料教学目标:1、认识一些常见的材料。知道材料有天然的,也有人造的。2、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和方法认识材料。能名对常见材料进行简单分类。3、意识到人们为了满足各种需求,在不断研究、发明、生产新材料。教学准备:课前学生查阅一些新型材料的资料。教学过程:一、由教室里的物品导入新课:1、谈话:同学们,请仔细观察一下,教室里有哪些物品?它们是哪些材料制成的?2、学生分组观察、讨论,做好记录。3、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将学生的汇报适量板书。4、谈话:我们认真观察了教室里许多物品,它们的材料多
34、种多样,有纸、木头、金属、塑料等材料做成的,这些材料都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材料。二、探究新知:1、给常见材料分类:(1)讲述:我们在生活中认识了许多材料,你们能给它们分个类吗?(2)学生分组讨论,给这些材料分类。(3)提问:同学们在给这些材料分类时是按什么标准分的?怎么分?(4)、学生汇报讨论结果。(5)教师总结:材料的分类方法很多,人们一般把材料分为两类:直接来自于大自然的,是天然材料,如木材、石料、棉花、羊毛等;不是直接来自于大自然,而是经过加工处理的,使天然材料的性质发生了变化,如纸、铁、玻璃和塑料等,它们是人造材料。(6)引导学生感知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的关系。(7)你们还能把这些材料分成
35、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吗?(8)学生进行分类。2、观察、研究身边常见的物品:(1)讲述:我们身边的物品都是由各种各样的材料制成的,今天就来研究研究他们分别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同学们可以观察自己的球鞋或者其他物品,研究他们制作的材料。(2)学生分组选择身边的物品进行研究,做好记录。(3)汇报研究结果。(4)提问:人们为什么要选择这些材料来制作这些物品呢?(5)学生讨论、汇报。(6)教师总结。(7)拓展:任选一件有两种以上材料制作的物品,研究他们是什么材料?有什么特点?(8)分组研究、讨论。3、认识一些新型材料:(1)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一些新型材料的资料,在全班进行交流。(2)教师也可以介绍有关“纳米
36、材料,超导材料”等新型材料的知识。(3)学生谈谈了解了这些新型材料后有什么感想、体会。三、拓展应用:1、观察家中的物品,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哪些是天然材料,哪些是人造材料?2、如果让你发明一种新型材料,你将发明什么材料,用来做什么?四、评点总结:通过本课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后反思: 2、纸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扩大学生的阅读面,锻炼学生收集信息,分析资料,提炼观点的能力。同时使学生在实践中检验自己的阅读能力,培养阅读的兴趣,进而提高阅读的速度和能力。 2、引导学生关注中国的古代四大发明之一造纸术,激发民族自豪感。并引导学生关注造纸术的发展,以及现代纸的种类,用途,扩大眼界,把学习生活
37、的触角伸向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3、学做再生纸,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树立环保意识。 4、了解各种纸艺,欣赏纸艺艺术,接受美的熏陶,并学做折纸,剪纸撕纸,纸贴等。 5、在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探究精神和创造精神以及不怕困难,独立思索等优良品质。 6、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学生交流表达的需要,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质。活动准备: 、教会学生利用网络搜索的本领。 、教会学生利用图书馆资源的方法。 、教师提供参考书目。 、准备做再生纸的工具。 、准备各种纸艺的欣赏作品。三、活动过程: (一)活动动员 、谈话导入。 请同学们打开书包看一看,再想一想,哪样东西最多?、
38、口语交际。 说一说,在你的记忆中,你最早一次用纸的情形你还记得吗?你用纸干什么了?说出来和大家分享。 、用一句话表达你对纸的了解。用一句话表达你想进一步从哪个方面了解纸。 、综合表达:设计一份广告,告诉大家你想研究的内容,争取几个伙伴和你一起研究。 (二)学生利用两周的时间,到网上或图书馆查阅资料,了解纸及其文化。开展一些参观和实践操作,体验纸文化。 (三)学做再生纸。1、参观造纸厂,了解纸的生产过程 2、自己动手做再生纸:、阅读制作方法 、看教师演示过程,听清提示。 、小组为单位,自己动手制作、展示各自的作品 (四)纸艺欣赏 1、布置一个纸艺展览,并对每种纸艺做文字说明。 主要有:剪纸,纸雕
39、、刻纸、撕纸、折纸、贴纸 2、请会剪纸,或折纸的同学为小老师,开办小艺术技巧讲座,辅导学生制作纸艺作品,并为自己的作品起名、配解说。 (五)综合展示活动 、纸文化知识竞赛 、看图猜带纸的成语 例如:纸上谈兵、洛阳纸贵、命比纸薄 、各小组上台演示各自准备的“我的纸文化之旅”五分钟交流材料,可以用图、幻灯片、文字、实物等展示对纸的了解,以及自己探究的过程和体会,并回答其他学生的提问。 (六)课后反思:3、纺织材料教学目标:1过程与方法:(1)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和适当工具,对纺织材料进行探究。(2)能够根据材料的特性、用途、来源或其他标准对纺织材料进行分类。2知识与技能:(1)认识一些常购买的纺织材料
40、,如:棉、丝、毛和人造纤维。(2)知道这些材料的主要区别、特点和用途。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2)意识到人们为了满足各种需求,在不断研究、发明、生产新材料。教学准备:学生自带各种纺织布料,放大镜、镊子、火柴等。教学过程:一、自主学习:(一)导入新课:检查学生带来的纺织布料情况。(二)自主学习:1认识纤维。师出示几种纤维。人们穿的衣服都是纤维做成的。根据加工的方法,纤维一般分为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化学纤维又可以分为人造纤维和合成纤维。2学生认识布料。(1)4人小组全在一起,共同研究自己带来的布料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按照P53上图的方法(棉布、丝绸、羊毛、合成纤维)
41、分类。如果认为还有其他的类别,也可以列出。(2)分组研究。(3)小组汇报。(4)同学分的对不对呢?3教师讲解一些辨认的方法。(1)讲解用火烧的方法辨认布料。棉、麻是植物纤维,燃烧时易燃,有烧纸张的气味,燃烧后有灰烬。丝、毛燃烧时有烧头发的气味,燃烧后灰烬很少。合成纤维燃烧时成黏胶状熔化物,燃烧后的灰烬呈黑色固体物质。 (2)注意安全。取得布料一定要小,不能太大。(3)学生分组用火烧的方法辨认带来的布料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4)小组汇报辨认情况。你们是怎样做实验的,你还发现了些什么现象?它们都是些什么材料做成的?(5)师生共同讨论得出结论。(6)通过衣服上的标签来辨别布料的成份。4指导学生比较各
42、种布料的不同点。(1)让学生通过用眼看、手摸、观察纤维的光泽、粗细、长短和弯曲情况,比较各种布料的不同点。可以从柔软必、透气性、牢固性、吸水性、防水性等方面去研究。(2)从以上几点判断布料的优劣。二、合作探究:研究布是怎样织成的。(1)利用放大镜等工具,通过拆布料的方法,研究一下布是怎样织成的。(2)学生汇报演示:布是怎样织成的。三、即时训练:1、在比较棉布与尼龙燃烧后气味的试验中,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2、大家都知道钢铁侠有一套无所不能的盔甲,那么请你畅想一下未来的衣服是什么样的?3、搜集有关一些纺织材料的发展史。 四、评点总结:通过本课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后反思:4、金属教学目标:1
43、、了解常见金属的种类,了解不同金属的性质。2、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和方法认识金属,通过实验研究不同金属的性质。3、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4、各种类型的金属段,实验用的相关材料。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各种金属以及它们的用途。难点:了解各种金属的性质。教学过程:一、导入:讲述:在我们生活中的常见材料,除了我们前面认识和研究的纸和布外还有很多,今天我们就再来认识和研究一种材料:金属。二、探究新知:(一)了解身边的金属制品。1、谈话:我们周围许多物体都是金属制成的,同学们仔细想一想我们周围有哪些物品是金属制成的?人们为什么用金属制作它们?2、学生分组讨论,交流。3、汇报本组的讨论结果。4、
44、讲述:用金属制作的物品有厨房用具、高压电线、奖杯、常用工具等,因为它们比较耐用、可以导电、有光泽、锐利,所以用金属制作这些东西。用金属来制作是利用了金属的一些特性,如坚固耐用、坚硬锐利等,那金属的性质究竟有哪些呢,我们接下来研究研究。(二)、研究金属的性质。1、研究金属的光泽度。(1)选择铁钉、粗铝丝、粗铜丝等材料;(2)用砂纸摩擦它们表面;(3)比一比,摸一摸,说说有什么发现。(变光亮,有热度)(4)学生分组实验,汇报。(5)总结:摩擦变亮、摩擦生热。2、研究金属的导热性。(1)把铝勺、塑料棒、木筷放在热水里,过3分钟后摸一摸,有什么感觉?(塑料棒有一点热,木筷没有感觉,铝勺很烫)。(2)学
45、生分组实验,汇报。(3)总结:铝勺导热快。3、研究金属的延展性。(1)裁剪一段5厘米长的粗铝丝放在钢板上;(2)用铁锤敲打它,把圆形敲成扁形的;(3)用尺子量一量,有什么变化?(变宽、变长)(4)学生分组实验,汇报。(5)总结:金属在受到外界压力时,形状可以发生变化,具有向外扩散的延展性。4、总结金属的性质。(1)提问:通过以上的实验活动,我们知道金属有哪些性质?(2)学生分组讨论、交流。(3)总结:轻重、硬度、延展性、导热性。(4)讲述:金属的性质还很多,我们在以后的学习探究中会逐步学习到。三、拓展应用:1、谈话:想一想,根据这节课所学的知识结合书本的资料,如果要制作锅、易拉罐、首饰,你会选
46、择哪种金属?为什么? 2、学生分组讨论,汇报。3、教师总结。4、课后学生搜集有关金属的的资料阅读。 四、评点总结:通过本课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后反思:5、塑料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人造材料塑料。2、人造材料与天然材料在作用上的对比。3、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教学重点:了解塑料的性质。教具准备:常见多种塑料制品。教学过程:一、自主学习:认识塑料这种人造材料:1、讲解并提出问题:塑料是一种用途广泛的人造材料。找一找我们身边哪些物品是由塑料制成的。2、学生思考后回答:桶、杯、电视、录音机、笔、水管等。3、讲解:塑料的用途可真多呀!可以说塑料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材料。那么塑料与其他材料作用
47、上各有什么优点和缺点呢?4、比较并记录塑料制品与其他材料制品的优缺点。二、合作探究:塑料杯遇到热水会怎样:1、先预测:变软、变硬、不变化。2、实验:用热水分别倒入塑料杯和矿泉水瓶内,观察有什么变化?注意:小心别让热水烫着!3、学生把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小结。4、判断自己的预测正确吗?5、关于塑料你们还有什么问题想要了解的。戴手套:把塑料手套和棉花手套分别戴在两只手上有什么感觉?结果:一个凉,一个暧和。三、即时训练:1、塑料是天然材料。( )2、塑料透明隔热,牢固有弹性。( )3、科学家已经成功研制出比较容易分解的塑料。( )4、长期使用塑料杯喝水对人体有害。( )5、塑料袋的使用也带来了一些环境问题。( )四、总结塑料的性质:轻便、易塑形、不易碎、导热能力差等。五、小调查“白色污染”:1、我家一星期使用塑料袋垃圾袋有几个,是怎么处理的?2、统计全班同学的家中一星期共使用塑料袋垃圾袋有几个?3、提出减少“白色污染”的有效建议六、课后反思:第5单元1、尽可能多地提出问题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家电产品担保合同
- 代理合同协议风险防范
- 降水井施工分包劳务合同
- 房屋买卖合同补充协议的常见问题解答
- 公司借款合同典范
- 购销合同印花税的税率计算器版
- 第二批白酒经销商合同范本
- 服装行业时尚趋势分析与供应链优化策略
- 秩序维护员培训课件
- 防火消防安全教育4
- 《囚歌》教学课件
- 2024年刹车盘行业未来五年发展预测分析报告
- 民法典银行培训课件
- 四年级下册数学单位换算题200道及答案
- 技术总监年度述职报告
- 四年级上学期美术试卷(附答案)
- 机电一体化职业生涯
- 江苏省常州市教育学会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检测英语试题(无答案)
- 山东省烟台市芝罘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含解析)
- 用友U8操作教程2
- 河南省南阳市邓州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