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名著导读期末复习_第1页
中国古代名著导读期末复习_第2页
中国古代名著导读期末复习_第3页
中国古代名著导读期末复习_第4页
中国古代名著导读期末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十六周周四6月16日A1201晚七到九(中国古代名著导读)一:诗经的文学价值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笙诗六篇,有目无辞。诗经共分风、雅、颂三大部分。诗经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 诗经的文学价值主要表现为它的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 从思想内容上看; 首先,诗经是反映生产劳动和恋爱婚姻的诗篇。诗经的民歌作者是劳动人民,因此他们的作品要描写从事田猎、畜牧和农业生产的劳动情景,如周南芣苢魏风十亩之间小雅大田。而诗经中的爱情诗,多方面的反映了男女恋爱生活

2、中的场景和心理描写,也反映了围绕恋爱婚姻问题而产生的各种社会矛盾,如周南关雎邶风静女郑风溱洧。一对热恋中的情侣,有相会时的欢乐和幸福,也有分离时的痛苦和不安,如王风采葛秦风蒹葭。青年男女正当的恋爱生活,在剥削阶级的社会里,常常遭到礼教的束缚和干预,如郑风将仲子鄘风柏舟。诗经民歌中还有一些弃妇诗,反映妇女被丈夫欺凌和遗弃的悲剧,写出婚姻生活的现实。如卫风氓邶风谷风。 其次,反映征战,徭役,社会黑暗和离乱的诗篇;如齐风东方未明,小雅何草不黄等,写出了战争与徭役给人民带来的痛苦,这种痛苦还表现在思妇诗中,写出了妻子对出征丈夫的思念,如卫风伯兮,王风君子于役。战争具有两种不同的性质,对抵御外族入侵的正

3、义战争,人民总是全力支持的,甚至不惜做出巨大的自我牺牲,如秦风无衣鄘风载驰。 再次,反映阶级压迫、剥削和社会不公。如豳风中的七月、魏风中的伐檀硕鼠。这部分诗歌或揭露当时政治腐朽、黑暗,或讽刺统治者的丑恶行为、肮脏的灵魂,如邶风新台,齐风中的南山载驱等。“国风”中还有一些暴露统治阶级残酷行为的诗篇,如秦风黄鸟。 最后,歌颂祖先创业的史诗和古老的祭歌。诗经中的一组古老的史诗,它用简朴的语言记载了周人发祥和创业的历史,歌颂了周民族在黄河流域开垦土地、建立家园的光辉事迹,如大雅中的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尊天敬祖的宗教性祭歌,大都是为统治阶级歌功颂德和祭神的乐歌,大部分保存在“三颂”中。这些颂歌,虽然表面

4、上堂皇庄严,音调铿锵响亮,但是内容空虚肤浅,形式呆板单调。 从艺术成就上看; 首先,诗经表现出的关注现实的热情、强烈的政治和道德意识、真诚积极的人生态度,被后人概括为“风雅”精神,直接影响了后世诗人的创作。其“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创作精神,启发和推动了后世作家密切关注现实、国家命运和民生疾苦,如汉乐府诗缘事而发的特点,建安诗人的慷慨之音,都是这种精神的直接继承,后世诗人往往倡导“风雅”精神,来进行文学革新。 其次,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为后世文学的创作提供了成功的艺术借鉴。诗经所创立的比兴手法,经过后世发展,成为我国古代诗歌独有的民族文化传统。诗经中仅作为诗歌起头协调音韵,唤起情绪的兴

5、,在后代诗歌中仍有表现。诗经中触物动情,运用形象思维的比兴,塑造鲜明的艺术形象,构成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对我国诗歌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诗经中的形象、意境等也对我国诗歌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最后,它开创了中国诗歌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确立了民间文学在文学史上的地位。诗经中的诗歌绝大部分是民歌,朴素清新,生动活泼,和谐自然,给后世文人学习民间文学开辟了广阔的道路。从文学史发展看,一种新的文学样式,常常是先从民间孕育,然后由文人予以加工发展,历代一些有成就的作家,也多是通过向民间文学学习,丰富自己的创作。向民间文学学习,这是我国文学发展历史的优良传统。 诗经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

6、,奠定了我国诗歌的优良传统,我国诗歌艺术的民族特色由此开端而形成。诗经可以说主要是一部抒情诗集,从诗经开始就显示出我国抒情诗特别发达的民族文学特色,从此以后,我国诗歌沿着诗经开辟的抒情言志的道路前进,抒情诗成为我国诗歌的主要形式。诗经对我国后世诗歌体裁结构、语言艺术等方面,也有深广的影响。总之,诗经牢笼千载,衣被后世,是我国古代诗歌的光辉起点。二:论语中关于君子人格的塑造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论语许多篇幅谈及君子,但这里的君子是一个广义概念,重在强调一种人格的追求,教人做一个不同于平凡的人。为实现这一目的,论语提出了君子的言行标准及道德修养要求。其一,“君子不器”。孔子认为作为君子必须具备多种

7、才能,不能只像器具一样,而应“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卫灵公)也就是说,君子应以道义作为做人的根本,按礼仪来实行,用谦逊来表达它,用忠诚来完成它,否则就谈不上君子。其二,君子要重视自我修养。孔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里仁)在孔子看来,作为君子就必须重视仁德修养,不论在任何条件下,都不能离开仁德。同时曾子认为,君子重视仁德修养还必须注意三个方面的规范:一是“动容貌,斯远暴慢矣”;二是“正颜色,斯近信矣”;三是,“出辞气,斯远鄙倍矣”(泰伯

8、)。也就是说,君子要严肃自己的容貌,端正自己的脸色,注意自己的言辞。只有这样才能使人对你尊敬,信任,温和。同时,孔子还认为“君子泰而不骄”(子路);“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卫灵公);“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亡不已知也。”“君子疾得世而名不称焉。”“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卫灵公)即作为君子应心境安宁而不傲慢,态度庄重而不与人争吵,能合群而不结党营私;君子要重视提高自己,在有生之年对社会多做贡献。只有这样才能称得上君子的修养。其三,君子要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孔子认为,君子除了自我修养,还要重视用“戒、畏、思”几项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

9、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季氏)这些思想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对君子的要求,概括起来有三点:一是要随时注意戒除个人的欲念;二是处事中要有敬畏之心,防止肆无忌惮;三是认真处理,随时严格要求自己。其四,君子要重义避利,追求道义。孔子认为,君子和小人之间的差别还在于具有不同的生活态度和不同的人生追求。他认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卫灵公)“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里仁)也就

10、是说,作为君子只有重视道义,追求道义,才能与小人区别,才能真正体现君子的精神。同时,孔子还认为,君子必须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即所谓:“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里仁)“先行其言而后从之。”(为政)三:孙子兵法朴素的军事辩证法思想表现在哪些地方?孙子兵法中的朴素辩证法辩证法是哲学里面的另一个基本问题,是讲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运动规律的。辩证法的主要之点:一是事物内部是可分的,一分为二,负阴抱阳,互为条件,互相依存,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二是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孤立存在的事物是没有的。三是事物是永恒发展的,一成不变的事物是没有的。 四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动力在于事物内部。 外因是变化的条件,

11、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孙子兵法中渗透了朴素辩证法的思想。辩证法是孙子兵法的灵魂。(一)分析事物强调“两点论”“两点论”,是孙武考虑和处理问题的重要方法,体现了孙子兵法 的辩证思维。孙武说:“ 是故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 杂于利而务可信也,杂于害而患可解也”(九变篇)。这句话,可以说是孙武认识和解决战争中各种矛盾的一把钥匙。孙武指出,无论攻守、强弱、劳逸、奇正、虚实、远近等等战争中的对立双方,都是互相依存的,利害相联的,可以转化的。比如防御作战时,“备前则后寡,备后则前寡,备左则右寡,备右则左寡,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虚实篇)。“顾此”则“失彼”,不可能天衣无缝,总有弱点,总有疏漏。因此,如果避其

12、实而击其虚,敌人的主动地位就转化为被动地位了。所以孙武肯定地说:“敌逸能劳之,饱能饥之,安能动之”(虚实篇)。这种关于矛盾转化的朴素思想,对于以弱敌强、以少敌多,以小敌大的国家和军队,无疑是一件锐利的思想武器。孙子兵法的两点论,还表现在他对阴阳说的灵活运用。孙武说,“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自然之天中,阴阳包括昼夜(昼为阳,夜为阴)、晴雨(晴为阳、雨为阴)等等。曹操对此注曰:“顺天行诛,因阴阳四时之制”(孙子十家注卷一计篇)。可见,军事上的胜负,与阴阳四时的更替有密切关系。在行军作战时,要注意阴阳的利用。 孙武在行军篇说:“凡军,好高而恶下,贵阳而贱阴,养生处实,军无百疾,是谓必胜”。“丘

13、陵堤防,必处其阳而右背之。此兵之利,地之助也。”孙武认为,驻扎军队应该选择向阳干燥的地方,避免背阴潮湿的地方。因为营地在背靠阴湿之地,士兵容易生病。在丘陵和堤防这种地形上,要抢先占领向阳的一面,并把它作为军队的主力或主要翼侧的依托。孙武把齐文化中的阴阳说推广到军事领域,是朴素辩证法的正确应用,是两点论的生动体现。(二)永恒发展的观点孙武在孙子兵法中运用了朴素辩证的发展观,指出一切事物都处在不断变化中。孙武把这些变化比做“ 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海”(势篇)。他在虚实篇中形容说:“夫兵形象水”,“兵无常势,水无常形”。战争像流动的水,时刻处于动势之中,水没有固定的形态,战争也没有固定的格局,都在永

14、恒地变化着。他在势篇还指出:“乱生于治,怯生于勇,弱生于强。”治与乱,勇与怯,强与弱不是固定的,而是变化的。军队的士气是“朝气锐,昼气惰,暮气归”(军争篇),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战争需要的物资和进行的时间也在不断变化着,“五行无常胜,四时无常位;日有短长,月有死生”。(虚实篇)总之,战争及与战争相关联的事物,一切皆变。战争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敌我双方的矛盾斗争。为此,孙武认为:将帅必须善于临事应变,根据敌变而定我之变。“将通于九变之利者,知用兵矣;将不通九变之利,虽知地形,不能得地之利矣;治兵不知九变之术,虽知五利,不能得人之用矣。”(九变篇)指挥员只有根据不断变化的战争形势,才能促使战争

15、向有利于己、不利于敌的方向转化。孙武还指出事物发展变化“度”的问题。事物发展都有一定限度,度是事物发展的关节点,超过了一定的“度”,事物就要走向反面。他在讲到爱卒不能骄纵时指出,“视卒如婴儿,故可与之赴深溪;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厚而不能使,爱而不能令,乱而不能治,譬若骄子,不可用也。”(地形篇)他强调对士卒关心、爱护,士卒就会赴汤蹈火;但如果超过了一定的“度”,变爱护为骄纵,那样便会后患无穷,以至无法用来作战。(三)普遍联系的观点孙子分析战争,不是单纯地就战争分析战争,就军事分析军事;而是运用世界万物普遍联系的观点对战争现象、军事问题加以考察与解读。战争、军事与政治是联系在一起的。孙武说

16、:“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形篇),这里所谓的“道”,就是“令民与上同意”(计篇);所说的“法”,就是加强法制,严明赏罚。这就表明政治基础、民心向背是战争胜负的决定性因素。这与军志上说的“有德不可敌”(政治清明的国家是不可战胜的)可谓一脉相承。德国近代著名军事家克劳塞维茨曾论断:“战争是政治的继续。”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则将其深化为“政治是不流血的战争,战争是流血的政治。”他们讲的道理都是一样的。战争、军事与经济密不可分。孙武曰:“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又曰:“国之贫于师者远输,远输则百姓贫;近师

17、者贵卖,贵卖则百姓财竭,财竭则急于丘役。”(作战篇)可见一场战争,对于国家财力的消耗是何等之巨!如何能够在战争时期避免国力过度消耗,使得百姓免受贫困之苦,这是需要着意解决的问题。战争、军事离不开外交。在谈到外交策略时,孙武说:“不知诸侯之谋者,不能预交”(不知道诸侯意图的时候,不可与之结交);“威加于敌,则其交不得合。”(将兵威加到敌人头上,能使其得不到盟国诸侯的配合策应。)“不争天下之交,不养天下之权,信己之私,威加于敌,则其城可拔,其国可隳。”(不争着去与天下诸侯结交,也不使任何国家的势力强大,相信自己的力量,把兵威指向敌人,就可拔取它的城邑,摧毁它的国家。)(九地篇)(四)矛盾分析的方法

18、孙子兵法的杰出命题“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就是强调用矛盾分析的方法,深刻了解、准确把握敌我双方情况,并找到克敌制胜的途径和措施。军争篇说:“军争为利,军争为危。”意思是说,军争有其有利的一面,也有危险的一面,将帅必须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处理战事。在九变篇中,孙武对此问题又进一步说明:“是故知者之虑,必杂于利害。杂于利,而务可信也;杂于害,而患可解也。”意思是说,明智的将帅考虑问题,总是兼顾到利和害两个方面。在有利情况下考虑到不利的方面,事情就可以顺利进行,在不利情况下考虑到有利的方面,就可增强胜利的信心。所以,孙武在作战篇中指出,“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五)促进矛盾转化在孙

19、子兵法中,孙武也进一步指出了矛盾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相互转化的道理。他说:“敌佚能劳之,饱能饥之,安能动之”(虚实篇)。意思是说,敌人休整得好,能设法使它疲劳;敌人给养充分,能设法使它饥饿;敌军驻扎安稳,能够使它移动。孙子兵法对于虚实的分析深刻而精辟。孙子曰:“以碫投卵者,虚实是也。”(势篇,要求“避实而击虚”,“因形而措胜于众。”(虚实篇)变我虚为实、敌实为虚,胜利就有了希望。孙子兵法在分析取胜的客观条件时讲到:“ 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形篇)。因为敌人发生不发生过失,事在敌人。又说:“胜可知,而不可为”(形篇)。胜利是可以预见的,但不能凭主观愿望去取得,是需要一定条件的。四:试分析老子的主

20、要思想。(1)老子将“道”抽象化,概括为普遍的、无所不包的最高哲学概念。在他看来,“道”是凌驾于天之上的天地万物的本原。他还提出“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2)老子哲学中包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他指出,任何事物都有对立的两个方面,矛盾的双方可以互相转化。他主张只要能“守静”,就可以“以弱胜强”。(3)老子从“天道自然无为”的思想出发,倡导政治上“无为而治”,以“无事取天下”。解析:老子的思想主要包括:对世界本原的认识,辩证法思想和“无为而治”的政治思想三个大的方面。五:何谓前四史?四史,其实就是前四史,分别是史记、汉书、后汉书和三国志,西汉司马迁的史记东汉班固的汉书西晋陈寿的三国志南朝 宋范

21、晔的后汉书属于二十四正史中的前四部,是中国历史上的史学巨著. 史记纪传体通史汉书纪传体断代史后汉书纪传体史书三国志纪传体国别史 史记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共一百三十篇,分为本纪、书、表、世家、列传五种形式.传记的一种,主要记诸侯之事.作者是西汉时期的司马迁.史记约成书于公元前104年至公元前91年,本来是没有书名的,司马迁完成这部巨著后曾给当时的大学者东方朔看过,东方朔非常钦佩,就在书上加了“太史公”三字.“太史”是司马迁的官职,“公”是美称,“太史公”也只是表明谁的著作而已.班固的汉书艺文志在著录这部书时,改成太史公百三十篇,后人则又简化成“太史公记”、“太史公书”、“太史公传

22、”.史记最初没有固定书名,一般称为“太史公书”,或称“太史公记”,也省称 “太史公”.“史记”本来是古代史书的通称,从三国开始,“史记”由通称逐渐成为“太史公书”的专名.近人梁启超称赞这部巨著是“千古之绝作”(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鲁迅誉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汉文学史纲) 汉书 汉书,又称前汉书,由我国东汉时期的历史学家班固编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汉书是继史记之后我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 汉书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西汉的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下至新朝的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230年的史事.汉书包括纪十

23、二篇,表八篇,志十篇,传七十篇,共一百篇,后人划分为一百二十卷,共八十万字. 后汉书 后汉书南宋绍兴刊本后汉书是一部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书,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合称“四史”.书中分十纪、八十列传和八志(司马彪续作),记载了从王莽起至汉献帝的195年历史. 三国志 三国志是西晋陈寿编写的一部主要记载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纪传体国别史,详细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到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六十年的历史,受到后人推崇.六:礼记学记主要有哪些内容?它对当今大学生的人格塑造及人际交往有何指导意义?(必考)礼记学记曰:“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在当今大学生主体意识和知识水平不断提高的现实下

24、,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不能仅仅靠权力影响和思想灌输,必须充分利用同伴教育的作用,解决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种种障碍,为学生的发展搭建一个有利的平台。中国最早的体系极为严整的教育专著.礼记中的一篇,写作年代约在战国晚期.据郭沫若考证,作者为孟子的学生乐正克.学记文字言简意赅,比喻生动,系统而全面地阐明了教育的作用和目的任务,教育和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在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以及同学之间关系.学记主张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课本学习和实际训练相结合,既要扩大知识领域,又要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生活习惯.书中用较多的篇幅,阐述“教”与“学”的辩证关系.认为只有通过“学”的实践,才会看到自己

25、学业方面的差距(“学然后知不足”),只有通过“教”的实践,才会看到自己知识和经验方面的贫乏(“教然后知困”).看到差距,才能力求上进,看到贫乏,才能鞭策自己,从而得出“教学相长”的正确结论.学记重视启发式教学,重视教学的循序渐进,强调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重视因材施教.主张从了解学生学习的难易,才质的美恶,作为启发诱导的依据.主张由浅入深,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的教学顺序,并且提出一条积极性的教育原则,即要在学生不良的行为没有发生前,引导他们向善的方面发展.并指出在学习过程中同学之间要取长补短.学记赋予教师以崇高的地位.提出严师和尊师的思想.学记是研究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和

26、实践的宝贵资料.书中在总结先秦儒家教学经验基础上提出的教学原理,教学原则与方法,以及尊师重道的思想,对中国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发展,都产生了重大影响,是中国也是世界珍贵的教育遗产之一.学记不仅是中国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主张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既要扩大知识领域,又要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生活习惯.书中用较多的篇幅,阐述“教”与“学”的辩证关系.七:试析论语的现实意义及其局限。论语记录的是我国春秋时期的大圣人孔子生活中的言行。它是由孔子的门人们记录下了孔子生活中的片片断断,然后汇集编纂,最后形成了论语。两千多年来,论语以及儒家思想无不影响着中华文化。并且它对中华民族

27、的思维方式,道德规范,价值观,世界观等等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当社会步入了二十一世纪,当西方文化大肆“侵占”我国的传统思想,人们逐渐忽略了我国的传统文化、思想,当然也包括论语。更有甚者觉得论语是封建社会的产物,不该出现在当今的现代社会中。虽然宋代宰相赵普的“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豪言壮语”早已不适用于这个时代,更何况他只是夸张的彰显了论语的重要性,但是孔子思想中还是有很多观点在如今社会中是有现实意义的。 论语的现实意义并不是三言两语能够讲清楚的。简而言之,我觉得可以把它归结为一本教我们如何在社会活的快乐,活出自己的人生价值,为社会做出最大的贡献的书。它始终都在传递的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朴素的、中

28、庸的生活态度。孔子也正是用这样的生活态度在生活中点点滴滴的来影响他的弟子。 “人类要想在二十一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到孔夫子哪里去寻找智慧”,也许这句话略带有夸张的成分,但是要知道这话是1999年世界诺贝尔奖获得者发出的宣言。目前的中国正处于一个经济快速发展,社会转型的时期。一方面,社会快速的发展并在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使得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的丰富,但是另一方面,我国社会还是存在着很多问题有待解决,尤其是在精神生活建设上。当下很多人缺乏信仰,精神空虚,无论做什么事都是金钱至上。这一系列的问题都是今后社会发展的重大隐患,可能会在以后严重的影响社会健康有序的发张和运行。我们既需要在现实

29、中找到原因同时也要充分的从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寻求有利的部分来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匡正人心的迷失与混乱。而论语中的积极部分正是人们现在所需要的,我们完全可以充分发挥它的正确理念和观点在理论上为我们的社会发展做出指导。 我们可以来简单分析解剖下论语的几个适用于现今社会的观点与思想。 孔子的教学思想是“有教无类”。在孔子以前,社会中文化的传播是相当有限的,一般的平民百姓是上不起学。而孔子恐怕是创立私立学校的第一人了,而他的学生大多也是出生贫贱,所以孔子的收费也是相当低廉的。孔子提倡有教无类,就是说教育是应该面向所有人的,应该不分贵贱地域,一视同仁。这样的办学思想是很值得很多以当今金钱至上的各

30、类学校的办学者学习的,贯彻了这样的指导思想才更有利于文化在各级阶层的人民中间传播。 当今的社会,似乎很多人都习惯存在于自己的世界,或者活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却忽略了现实,忘记了如何与人交往。孔子在处理人际关系时,主张首先要严格的要求自己,约束注意自己的言行,要合乎道德礼数。并且孔子重视积极的展开自我的思想分析,强调要对自己进行思想监督并不受外外来强加限制。总的来说可以把这观点总结为克己内省。而诸如“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攻其恶,无攻人之恶”等等都是属于同一类的思想。 子曰“丘有幸,苟有过,人必知之”,孔子从不否认自己犯错的错误,甚至觉得自己的过错被别人所了解是自己的有幸

31、。“小人之过也必文”,文过饰非,这种行为是孔子坚决反对的。人们在生活中必须要正视自己所犯下的过错,当人也要正确的对待别人所犯下的错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要容许别人犯错,对别人的错误采取谅解的态度。论语中还有“既往不咎”的观点,意思就是说对别人过去犯的错就不要再去责备了,要着重看现今的表现。 孔子是提倡身体力行的,他认为在道德教育既有知的问题,也有行的问题,也就是说对道德的认知问题和道德的实践问题,这两个方面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孔子着重强点的是道德的时间,他着力提倡身体力行,要求言行一致。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实践是验证真理的唯一标准。为了防止言行的脱节孔子提倡“慎言”。“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不逮也”,

32、这话的意思是说,说话要谨慎,因为怕说了大话之后做不到。孔子主张先脚踏实地做事,等事情做完了之后再讲也不迟。而“君子于娜语言而民欲行”更是说明了孔子的观点,即说话迟钝没有关系,但是行动必须敏捷。 北大的季羡林先生曾经说过,不需要赵普所说的半部论语才能治天下,只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八个大字就可以。确实,论语作为一部儒家的经典著作统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其中是有其与众不同所在的。即使在今天它对于人们还是很受用的。细细品味其实你可以发现论语是来源于生活,是孔子以及其门人生活实践的结晶。现在我们学习论语,学习古代圣贤的典著的用意就是学习他们对生活的体验,学习他们在实践中得出的真理,并运用于现实的社

33、会中,来更好的发挥自身的价值,更好的更快乐在这个社会中生存下去。 首先,孔子思想上最大的局限性是其 “愚民思想”。体现在 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论语泰伯第八九)杨伯峻的译注是:“老百姓,可以使他们照着我们的道路走去,不可以使他们知道那是为什么。”据此可以看出:孔子将民众置于被统治、被支使的地位,他属于典型的愚民论者。其次,孔子思想中还有轻视劳动人民,轻视妇女,轻视少数民族的局限。 孔子轻视劳动,特别是轻视体力劳动,也轻视那些从事体力劳动的劳动人民。最典型的例子是论语子路第十三四: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

34、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孔子不屑于种地,他的理想是做官。樊迟找孔子学种地简直是对孔子的侮辱,所以孔子骂樊迟是“小人”。孔子认为只要当官的讲究“礼”,“义”,“信”就能吸引民众,哪用得着亲自去种庄稼种菜。并且他还认为种田还有挨饿的时候,而当官了就不愁贫穷了。“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卫灵公第十五三十二)正因为孔子轻视劳动人民,所以劳动人民同样也看不起他。如有一次,他迷路了,叫子路去向路旁耕田的长沮问路,长沮就讥讽说:孔子不是无所不知吗,那他应该知道渡口在哪里呀?(论语微子

35、第十八六)另外一个劳动者也讥讽孔子说:“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 论语微子第十八七)由此可见,孔子轻视劳动,轻视劳动人民的思想在当时是众人皆知,并且为劳动人民所不屑。 至于轻视妇女,最著名的一句话就是论语阳货第十七二十五之“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 女子,是泛称广大妇女。小人,朱注以为仆隶下人也。这里孔子把“女子”和“小人”划为一类,包含了性别歧视。 在论语泰伯第八二十之“唐虞之际,斯为盛,有妇人焉,九人而已”这句话中,孔子同样表达了对妇女的轻视。 轻视少数民族主要体现在孔子对少数民族的称呼上。多次把他们称呼为“夷狄”,“九夷”,“蛮貊”等。如(论语八佾第三五)

36、: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历史上,讲华夷之辨,大家经常引这段话,使它大出其名。但这段话该怎么讲,历来有争论。前人的解释,可以分成以下几种: (一)诸夏不如夷狄。它是说,你看,就连人家夷狄都有君,不像咱们诸夏反而无君(目无君长), (二)夷狄不如诸夏。它又分两种:(1)就算夷狄有君,也比不上诸夏无君,因为他们野蛮,不懂礼仪。(2)如果夷狄有君,竟敢对诸夏发号施令,那还不如咱们无君。 我认为第二类的第一种可能最符合原文。当然在历史上,各个时期有各个时期的需要,各个时期有各个时期的解释。但不管怎么为孔子辩护,至少孔子使用“夷狄”这类词本身就是对少数民族的轻视。 八:孟子的思想有哪些?民本思想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意思是说,人民放在第一位,国家其次,君在最后。孟子认为君主应以爱护人民为先,为政者要保障人民权利。孟子赞同若君主无道,人民有权推翻政权。仁政学说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道德伦理 孟子把道德规范概括为四种,即仁、义、礼、智。同时把人伦关系概括为五种,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九:试析法家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及地位。西周封建社会的诸侯将领地交由手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