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_第1页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_第2页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_第3页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_第4页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授课人:陈坤炎一、 教学目标(一) 知识与能力:1、 学习本文具体生动地写景状物的写作方法,学习运用多种修辞方法;2、理解并学习本文按空间顺序记叙事件的写作方法;3、有感情的背诵诗歌,积累语言素材。(二)过程和方法:1、反复朗读课文,理清层次;2、通过自主圈读批注,同学间合作与交流,探讨写景的妙处;3、结合自身实际,用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多角度深思课文的主题。(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认识鲁迅从小热爱自然、热爱生活,启发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走好人生的每一步。2、认识封建教育对儿童身心发展的束缚。二、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1、学习文章独特的写景技巧;2、品味文章简练生动的

2、语言特色。(二)教学难点1、生词多且难理解;2、对这部分内容的理解困难。三、预习反馈(一)、读准字音桑椹sh皂荚树ji油蛉lng蟋蟀xshui斑蝥mo缠络chn攒cun珊瑚shnh豁hu脑髓su陌生觅食竹筛shi传授shu书塾sh渊博yun蟋蟀shui宿儒r蝉蜕chntu窦du厥士ju秕谷b金叵罗p盔甲ku绣像xi锡箔xb倜傥ttng洒脱,不拘束。拗(o):这里是用力弯曲的意思。确凿(zo):确实。菜畦(q):菜地。轻捷(ji):轻快。臃肿(yng)(zhng):这里形容何首乌块根的粗大。(二)、解释词义相宜:适宜。方正:正派。博学:学问丰富。渊博:(学识)深而且广。人迹罕至(hn):少有人来

3、。迹,足迹、脚印。罕,稀少。敛(lin)收拢。人声鼎沸(dng):形容人声喧闹。沸,水开。系(j)打结。消释:溶解。长吟:长声鸣叫。机关:这里是秘密的意思。无从:没有办法。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 课文导入1、 导语上课前老师先让同学们听一首歌童年。同学们怀念童年吗?(十二三岁,你们已经迎来了人生中的豆蔻年华,告别童年进入青春期了,有一个人也特别怀念自己的童年。)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鲁迅先生的童年故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2、 课时目标1) 理解并学习本文按空间顺序记叙事件的写作方法;2) 学习记叙文记叙线索。(二) 整体感知1、 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2、 从文题来看,同学们

4、获得了哪些信息?明确:1)点明全文记叙的两个地方:“百草园”“三味书屋”。2)“从到”句式表明文章是按“百草园”在前,“三味书屋”在后的时间和空间顺序来写的,很明显就是把文章分为两大部分内容。3、 请同学思考文章从第几段到第几段写的是“百草园”的生活?第几段到第几段写的是“三味书屋”的生活? 明确:“百草园”:第1第8段;“三味书屋”:第9第24段。强调过渡段是第9段。(过渡段的作用就是承上启下,即把上一部分的内容过渡到下一步部分,所以一般把过渡段归在下一部分)4、 百草园和三味书屋是鲁迅童年生活过的两个地方,阅读时抓住地点的变化可将全文分为两部分。那么每个部分分别写了哪几件事?明确:第一部分

5、(18段):回忆百草园的有趣生活。又可分四层。第一层(1段):总的介绍百草园情况。点出是“我的乐园”,充满留恋之情。第二层(2段):写热天百草园充满无限乐趣。第三层(36段):写长妈妈讲的美女蛇故事及“我”的感慨。第四层(78段):写冬天百草园雪地捕鸟的乐趣。第二部分(9段结束):回忆在三味书屋读书的经历。可分五层。第一层(9段):是过渡段,告别百草园去书塾读书。第二层(1011段):写入学的情形。介绍了书屋和先生。第三层(1216段)写不准提课外的问题。第四层(1720段):写不准去后园玩。第五层(2124段):写师生读书的可笑情景“我”趁先生读书入神时画画儿。5、 知识拓展文体知识(1)体

6、裁:体裁分文章体裁和文学体裁。其中文章体裁: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文学体裁:诗歌、小说、戏剧、散文。(2)记叙文的六要素知识: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3)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4)记叙线索:人线;事线;物线;时间线;地点线;情感线。作用:线索是贯穿全文、将材料串连起来的一条主线,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时间有机的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如果把好文章比喻成一条珍珠项链,那么珍珠就是素材,记叙线索就是那一条绳子,如果没有记叙线索,素材再好文章都是七零八落的、散乱无章的。1、 时间线:忆读书2、 地点线:从百草堂到三味书屋3、 物线:

7、唐家寺的雨伞民国初,一个商人在外多年苦心经营,终于攒下了大宗财富,准备告老还乡,结束半生的漂泊辛苦,回家与妻儿团聚,置田购房,安度晚年。当时时局动荡,路上常有劫匪,商人一身灰布衣衫,一双布底鞋,扮做一个风餐露宿的行路人。商人把所有的钱买做玉器,有道是黄金有价玉无价,特制一把竹柄油纸伞,将粗大的竹柄关节全部打通,把珠宝玉器全部放入,身藏万贯家私,却貌似贫寒之士,轻轻松松地上路了。果然好计谋!行路多日,无人打扰,这天中午就到了唐家寺,这天下着小雨,他来到了一个小面馆,煮了一碗面,面香喷喷的,吃饱之后,倦意涌了上来,外面又下着小雨,他不觉双手撑腮,打了一个盹。一阵清凉的风吹醒了商人,天已黑了,揉揉眼

8、,猛然发现油纸伞已不见踪迹,一阵冷汗冒了出来这把伞可是他的身家性命。但商人沉着冷静,他声色不露,仔细分析,他手里的小包袱完好无损,并没有人专门行窃,一定是有人只顾自己方便,顺手牵羊取走了自己的雨伞。沉吟片刻,商人有了主意。他叫来掌柜的,说自己看中了这个小镇,请帮忙租个房子。商人说,自己身无他技,唯会修伞而已。便在交通要道上租了个小房子。他待人和气,心灵手巧,很有人缘,人们都愿把伞给他修理。谁也不知道这个小小手艺人其实是腰缠万贯的富商,谁也不知道他每天谦和的笑脸掩藏着一颗紧张焦灼的心。他每天每时每刻都在等待那把油纸雨伞的出现,经过他的手的伞成千成万,却唯独没有他等待的那一把。一天他接了一把破旧的

9、伞,主人漫不经心地说:“太费事就算了,不然一把破伞值不了几个钱,反倒要花不少钱去修。”言者无意,听者有心,自己的那把破伞怕破得不能再修了,商人又想了一个好办法。第二天,过往的行人看到一条新鲜的广告:油纸雨伞以旧换新。人们纷纷询问,得到肯定答复后,消息立时传开了,不久,来了一个中年人,腋下夹着一把油纸伞,恰是商人心系魂索的那把伞。商人仍不动声色地收下破雨伞,犀利的眼光一扫,就查到伞柄封处完好无缺。他转身在店里挑了一把最好的雨伞,徐徐关了店门。他打开伞柄,商人看到了他的全部玉器,他瘫坐在地上,半日无语。第二天,很晚没开门,一问,已是人去屋空,悄悄地来,悄悄地走了。再以后,这个故事流传开来,当地人恍

10、然大悟,赞叹着商人的沉着、冷静、睿智和大气。4、 人线:乾隆皇帝打广告清代的乾隆皇帝可谓是书写广告老手。有一年除夕,乾隆脱掉龙袍,走向街头,察看民情。是夜家家户户已贴好春联,乾隆边走边看。走到一酒铺前,见没贴春联,便向主人询问,主人答曰:生意不好,没有心思贴联。乾隆一思考,要过纸笔,写出一联:东不管西不管酒管,兴也罢衰也罢喝罢,横批是东兴酒家。让店主人贴出去试试。 之后又来到一药铺门前,见老板正看着门框出神,一问原来是苦思多时,想不出好词句,于是乾隆再次大笔一挥,又出一联:脾好医,气好医,脾气不好医。膏可吃,药可吃,膏药不可吃。横批是药到病除。 5、 事线散步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

11、妻子和儿子。 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天气很好。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 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

12、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说:“走大路。” 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对我说。 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

13、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6、 情感变化为线索紫藤萝瀑布、词典的故事第二课时(一) 课文导入1、 导语上节课我们抓住文章的空间线索,梳理了鲁迅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发生的各件事情,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百草园。2、 课时目标学习本文具体生动地写景状物的写作方法,学习运用多种修辞方法;(二) 合作交流,感悟探讨1、 作为散文,要有文眼贯穿其中,请同学们找一找第18段的文眼是什么?明确:“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画龙点睛,成为这几段文字的文眼。2、“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

14、的乐园。”“似乎确凿”是不是病句?明确:“似乎”表示不肯定的语气,因为“距离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了,印象模糊,所以用“似乎”; “确凿”是确实的意思,表示肯定的语气,百草园里确实有野草,这些野草指的是下文的菜畦、皂荚树、桑葚等植物,这些景物在儿童时期给作者带来了无限乐趣,让他记忆犹新,所以用了“确凿”这个词。3、我们来读一读第二自然段,写得美吗?美,那么我们来赏析一下作者为什么能写得这么美。1)鲁迅先生写了百草园中多少种景物,它们分别是什么?明确:写了十四种景物,它们分别是:菜畦、石井栏、皂荚树、蝉、黄蜂、叫天子、油蛉、蟋蟀、桑椹、蜈蚣、斑蝥、何首乌、木莲、覆盆子。2)作者是用什么句

15、式把这些景物串起来的?明确:不必说(菜畦、石井栏、皂荚树、桑葚),也不必说(蝉、黄蜂、叫天子),单是(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乐趣。泥墙根一带的趣事有?听蟋蟀、油蛉弹唱、翻砖找蜈蚣、按斑蝥、拔何首乌、摘覆盆子3)我们来看“不必说”后面的景物有什么特点?(植物多,静景),“也不必说”后面的景物呢?(动物,动景)所以这里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A表现手法4)作者用了什么词来修饰题板上的景物?(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B色彩角度菜畦和石井栏都是在地面上的,比较矮,而皂荚树非常地高大。C空间角度(低到高)无论是动还是静、空间也好、色彩也好,都是眼睛观察到的。D视觉角

16、度B/C /D从写景角度去写“(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E排比(修辞手法)5)请同学们赏析“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用了什么写作技巧?树叶里菜花上草间。A空间角度(高到低)“长吟”B听觉角度“鸣蝉长吟”C拟人(修辞手法)6)请同学们赏析作者写“泥墙根一带”运用了什么写作技巧?“油蛉低唱”、“蟋蟀弹琴”、“翻砖见蜈蚣”、“斑蝥喷烟雾”是动静,“何首乌、木莲、覆盆子”静景。A动静结合(表现手法)“油蛉低唱”、“蟋蟀弹琴”。B听觉角度“油蛉低唱”、“蟋蟀弹琴”。C拟人(修辞手法)“覆盆子”“像

17、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D比喻(修辞手法)“覆盆子又酸又甜”E味觉角度 “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果如莲房一般、臃肿的何首乌根、覆盆子像小球”F形状角度7)总结:作者运用了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从色彩角度、空间角度、视觉角度、听觉角度、味觉角度、形状角度来描写着十四种景物,写出了百草园的景乐。3、 写了百草园的景物后,为什么要写美女蛇的故事? (可请学生复述美女蛇的故事)明确:美女蛇的故事很吸引孩子,给百草园增添了神秘色彩,丰富了百草园作为儿童乐园的情趣。4、 由赤练蛇而写到美女蛇,这是什么表现手法?能否从学过的文章中再举出一两个使用这种手法的地方?明确:联想。春“树、杏

18、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5、 文章是怎样描写捕鸟的?(记述捕鸟这件事,既然是机事就会有事情的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明确:时间:冬天 地点:百草园 人物:“我”“闰土父亲”起因:“冬天的百草园比较无味”“拍雪人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鉴赏,这里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条件:“鸟雀们久已无处觅食”过程:(动作描写)(可请同学们上来饰演“我、竹筛、鸟雀”演示捕鸟过程)结果:“麻雀”“张飞鸟”教训:“性子太急,来不及等他走到中间去”6、 作者先写百草园冬天

19、的“无味”,然后写下雪带来的乐趣,这是什么写法?起什么作用?明确:先抑后扬,欲扬先抑。以没有雪的无味来衬托下雪带来的乐趣。7、 第一部分小结有声有色的美景之乐、神秘多姿的听故事之乐、无穷乐趣的捕鸟之乐乐园第二课时一、 导入人们往往祈祷:“希望时光送来的美好的东西,永远不会走。”儿童鲁迅也在这种希冀中无奈地开始了他的书塾生活,我们这节课来学习一下鲁迅在三味书屋又发生了哪些故事。二、课时目标1、重点理解写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2、探讨百草园与三味书屋在文中的关系;3、讨论文章的主题。三、解析“三味书屋”1、三味书屋塾师寿镜吾次子寿洙邻曾解释说:“三味是以三种味道来形象地比喻读诗书、诸子百家等古籍的滋

20、味。”出自宋代李淑邯郸书目所言:“诗书味之太羹,史为折俎,子为醯醢,是为三味。”意思是读四书五经之类的书味如吃米面,是食之本;读史记味如喝美酒吃佳肴:读诸子百家之类的书,味如盐油酱醋这些调料。而寿镜吾之孙寿宇先生认为:“这样的解释淡化了祖先对清王朝的反叛精神。”祖父对三味书屋含义的解释是布衣暖,菜根香,诗书滋味长。”,“布衣”就是老百姓,“布衣暖”就是甘当老百姓,不去当官做老爷;“菜根香”就是满足于粗茶淡饭,不羡慕、不向往于山珍海味的享受;“诗书滋味长”就是认真体会诗书的深奥内容,从而获得深长的滋味。“到底哪一种说法比较恰当呢?我们应当知人论世。寿老先生年轻时,已经爆发了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

21、争,中国割了香港岛、九龙岛给英国,签了许多不平等条约,赔了很多钱,清政府国库亏空,赔不出来那么多钱,就更加搜刮百姓,民不聊生,后来甚至出现了政府卖官求财的现象。寿镜吾先生对腐败无能的清政府极为不满,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深恶痛绝。他20岁考取秀才后就再没去参加乡试,一直在三味书屋坐馆教书长达60年之久。也不准自己的子孙参加科举考试进入仕途。据说他的小儿子富才学,镜吾将其锁于楼房内,不令出而应试。鹏飞缘绳而下,赴京得朝考一等第一名,授吉林宏安知县,镜吾斥为不孝,拒收送来之银。从这件事可以看出老先生更推崇于乱世之中不愿和清政府同流合污的反清思想,甘愿过一种吃饱穿暖,知足常乐的生活。由此可见,后一种说法才是寿镜吾先生“三味书屋”的深层含义。四、探讨感悟1、从第9到第24自然段,鲁迅记述了在三味书屋的哪几件事?明确:入学拜师、问“怪哉”被拒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