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渎胥江南岸规划ppt汇报_第1页
木渎胥江南岸规划ppt汇报_第2页
木渎胥江南岸规划ppt汇报_第3页
木渎胥江南岸规划ppt汇报_第4页
木渎胥江南岸规划ppt汇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木渎胥江南岸片区总体规划木渎胥江南岸片区总体规划(2014-2030)资源资源1211班第四大组班第四大组指导老师:朱建达、刘柯指导老师:朱建达、刘柯目录目录1规划总则规划总则2规划区现状分析规划区现状分析3产业发展规划产业发展规划4发展战略规划发展战略规划5总体布局与功能分区总体布局与功能分区6城市职能与城市性质城市职能与城市性质7规划建设方案规划建设方案1规划总则规划总则规划总则规划总则规划原则规划原则规划期限规划期限规划范围规划范围规划目的规划目的规划背景规划背景规划背景 面对后金融危机时代国际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国内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发展的时代背景,且胥江南岸片区的工业所占比重过大,污染严

2、重。 长三角、苏州的发展转型:长江三角洲是我国也是全球经济快速增长的地区,人均超过3000美元,处于关键转型期。 苏州市总体规划将木渎镇38.20平方公里纳入苏州市中心城区。 规划法律环境日益改善:城乡规划法、物权法日益完善。 木渎胥江南岸片区自身建设的需要。规划目的 面对木渎胥江南岸片区的规划背景,需要创新发展思路,扩大内需,加快转型升级,增创发展优势,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的基础上,实现胥江南岸片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按照苏州建设“三区三城”的要求,坚持以产业升级为抓手,加快向产业集聚型转变;坚持以自主创新为核心,加快向科技创新型转变;坚持以功能开发为重点,加快向城市新区型

3、转变;坚持以绿色发展为目标,加快向生态安全型转变。努力把木渎胥江南岸片区建设成为苏州城南高端产业集聚区、新兴服务业繁荣区,成为最佳乐居、创业的现代化新城区。规划范围 吴中区木渎胥江南岸片区总体规划的规划范围北至苏福路,南抵宝带西路,西临金枫南路,东至金猫路。规划面积共约482.55公顷,其中水域面积35.89公顷,实际规划用地面积为446.66公顷。用地属苏州市木渎镇行政辖区范围。规划期限基准年:2014年2030年近期:2014年2020年远期:2020年2030年规划原则统筹苏州市、木渎镇、木渎胥江南岸片区之间的城乡和区域发展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考虑到胥江南岸片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

4、要求,根据片区经济社会发展趋势、资源环境承载力、人口变动情况等,合理确定胥江南岸片区的城市规模和城市性质。加快将木渎胥江南岸片区建设成为节约型城市:节地、节水、节能、节材和资源综合利用。在片区内落实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以水的供给能力为基本出发点,落实节水设施。大力促进木渎胥江南岸片区的综合节能(供热体制、景观照明,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加大片区的城市污染力度,发展循环经济,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为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提供方便:改善片区中的人居环境,建设宜居城市是木渎胥江南岸片区总体规划工作的重要目标。统筹胥江南岸片区中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交通、水利、电讯、环卫等市政公用设施。地下空间资开发利用

5、:其中最重要的人防工程的开发与建设。木渎胥江南岸片区防灾减灾和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理机制。2规划区现状分析规划区现状分析区位分析区位分析人口分析人口分析区位分析 苏州市位于江苏省东南部太湖之滨,是江苏省辖市。地理位置为北纬3119,东经12037,距上海70km,距南京230km,东临上海,南接浙江,西抱太湖,北依长江与南通相望。 苏州市吴中区木渎镇地处苏州城西5km,太湖之滨,灵岩山麓,具有十分优越的区位优势,地处长江三角洲中心腹地,位于中国沿海经济开放区与长江经济发展带的交汇处,距上海仅80km。 木渎胥江南岸片区位于苏州市吴中区木渎镇东南方向,是木渎经济的主战场,木渎经济

6、开发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块范围北至中山东路及苏福路,南抵宝带西路,西临金枫南路,东至金猫路。宏观:中观:微观: 规划范围涉及王家村、郭家村、田沟村、和合山、谢巷村、李塔村、马庄村、七子村、巨塔村等多个村庄及金枫美地小区,现状总人口约1.9万人,其中外来人口约1.2万人。 用综合增长率法进行人口规模预测,2030年木渎胥江南岸片区的预测人口为4.2万人,估计未来可提供就业岗位3.34.6万个。人口分析1、户籍人口分析:人口分析2009年2011年自然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的变动:2009年2010年2011年出生率%10.112.611.5死亡率%5.64.95.2自然增长率4.57.6

7、6.3 由以上的两张表格可以看出:木渎镇的户籍人口增长总体平稳,近期略有加快:1999年2002年增长较缓慢,2003年2008年人口增长较快。人口自然变动逐步进入微增长状态,人口结构老龄化趋势加重。机械增长成为户籍人口变动的主因:人口的迁入成为近年来户籍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2000年以来,木渎人口年均机械增长为19.2,2005年以后,达到25.2。 人口分析2、暂住人口分析暂住人口来自区域分析 暂住人口的区域分布:暂住人口中有72%来自省外,遍布全国各地。有28%来自省内,省内主要是以苏北为主。人口分析暂住人口年龄结构分析暂住人口在年龄结构上青壮年占大多数。,主要集中在2545岁。人口分析

8、3产业发展规划产业发展规划产业发展措施产业发展措施产业发展规划产业发展规划产业发展现状产业发展现状产业发展现状 木渎镇的产业发展,从1991年开始,木渎镇第二产业总值在地区生产总值中所占份额开始下降,而第三产业所占份额逐渐增长。进入21世纪以来,全镇经济始终保持较快增长。2008年全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3.8亿元,增长15.56%;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1680美元,增长14.25%;第三产业增加值31亿元,增长31.36%,三产业结构为0.3:51.48:48.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2亿元。木渎镇已从90年代的二产主导巨剑转化成为二三产业双轮驱动的态势。 木渎胥江南岸片区产业发展目前是以第

9、二产业为主,在规划中实现主导产业由二产向三产转化,最终的主导产业为第三产业中的高新技术产业。同时第三产业中的商业服务业发展较快,主要是中澳广场的汽车销售和维修产业,是在现有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些国际品牌,产生了产业集聚性。主要分为近期、中期、远期近期:颇显效益的精密机械制造集聚中心,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片区,对接苏州房地产业发展的次级城市副中心。 中期:集研发制造于一体的精密机械产业簇群,电子信息产业开发的重要基地,制造业升级改造的典型示范区,颇具影响力的苏州商业名镇。远期:凸显研发设计等产业链高端环节的机械和电子产业创新基地,循环经济发展的示范基地,和谐的江南商务、信息和物流集群,繁华的苏南生

10、态文化特色基地。由近期中期远期,是逐步将第二产业转化为第三产业中的高新技术产业的过程。产业发展规划将第二产业转型为第三产业的规划方案: (1)加紧产业研发和创新 从经济发展的动态博弈过程来看,只有自身首先具备了某些高新技术产品的研发能力,即使开始时成本较高、进展艰难,但只要人才利用得当、有实用成果面世、产业形成规模,才会以此为契机,构建木渎胥江南岸片区高新技术研发创新的沃土,大批外埠机构以至世界级公司的研发中心和实验室必然会为此所吸引,产业才会有所提升。 另外,木渎胥江南岸片区工业产业的发展亦应考虑到与苏州高新区之间的对接,加强二者之间的产业和企业互动。同时,在吸引外资方面,要注重对其先进技术

11、与管理经验的不断学习,这也是提升第二产业的有效途径。(2)产业高新化 木渎胥江南岸片区的第二产业的产业结构现在仍以传统产业为主,虽然近年来第二产业中的高新技术产业的份额有所增加,但是集聚程度不高,结合高新技术产业的拉动力以及利用资源的能力,提出通过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如机械及设备制造业等)来提升和优化第二产业。产业发展规划对第三产业进行规划的方案: (1)开发商贸服务业的发展潜力 木渎胥江南岸片区主要商业发展在中澳广场,广场上汽车销售服务业发达,产业的集聚效应较强,可以在此基础上增加汽车文化区,加强汽车服务业产业链。规划结合现有中澳广场进行调整,在胥江北侧发展金融保险、商务办公、酒店餐饮、休

12、闲娱乐等服务功能,形成综合性商业服务区。(2)活跃新型第三产业 充分利用木渎镇与苏州高新区之间的区位和功能关系,结合自身的发展基础,加快提升传统服务业,同时加快发展金融、保险、房产等新型第三产业,支撑其他相关产业发展的同时逐步实现二三产业之间就业人口的转移。产业发展规划产业发展措施 产业发展措施主要有三点:一、准确规划定位。产业规划是一个远近结合,标本兼治,既立足于保稳定发展,又抓住机遇促进结构调整,有目标、有重点、有抓手,务求实效的行动计划方案。二、突出重点,有保有压。在胥江南岸片区要努力发展第三产业,抑制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不符合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原则、不符合工业由大变强转变的落后第二产业

13、。同时应该在发展中创造新的需求,形成新的增长点。三、明确政策措施。胥江南岸片区要优化生产力布局,加快先进生产能力发展,严格控制总量特别是产能过剩行业的扩张,加快淘汰一批落后生产力,比如钢材产业;修订产业政策,进一步提高市场准入门槛;加快推动兼并重组,引导企业集聚发展,培养和壮大一批拥有国际知名品牌的大型企业;加强企业技术改造,加快开发重大产品和重大技术,在带动产业升级的同时,形成高附加值、长产业链的扩大内需拉动。4发展战略规划发展战略规划战略重点战略重点战略目标战略目标战略措施战略措施战略目标经济发展指标:经济总量指标 从1991年开始,木渎镇第二产业生产总值在地区生产总值中所占份额开始下降,

14、而第三产业所占份额逐渐增长。进入21世纪以来,全镇经济始终保持较快增长。2008年全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3.8亿元,增长15.56%;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1680美元,增长14.25%。 木渎胥江南岸片区的经济总量指标到2034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0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0000美元。经济结构指标 木渎胥江南岸片区生产总值到2034年能有451100万元,第一产业生产总值所占比例缩小,约占0.2%,;第二产业生产总值增加,能达到100000万元;由于二产向三产转型升级,第三产业中的创意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成为主导产业,生产总值有望达到300000万元。木渎胥江南岸片区在未来的20年将会重点发展扶

15、持第三产业,主要位于宝带西路以北的高新技术产业。社会发展指标: 人口总量指标 木渎胥江南岸片区到2030年,人口的总量大幅增加,增加到4.2万人左右。人口构成指标 木渎胥江南岸片区经过20年的经济发展,人口主要集中在青壮年,由于现阶段政府生育政策的放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幼儿的数量也会相对增加。20年医疗、教育条件的提高,人口老龄化加重,老年人的比例也会相对增加。从事第三产业的人口数量增加,尤其是第三产业中的创意产业和服务业。教育条件的提高,且木渎胥江南岸片区的地理位置靠近苏州的教育园区,片区居民的文化层次大大提高。战略目标居民物质生活水平指标 到2030年,木渎胥江南岸片区的经济快速增长,

16、特别是以中澳广场为主的商贸集聚区,主要发展汽车销售服务业。居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大大提高。 为了满足居民的需求,居住区的环境几乎成为居民选择居住用地的重要因素,这包括已开发的位于金枫南路和苏福路交界处的金枫美地和在未来会重新规划修建的姑苏村、上李塔村和李塔村。人均居住面积可达6.25平方米。 附近有苏大附二院分院,居民就医方便;附近有木渎第三小学、木渎第三小学幼儿园、高新区第一中学、苏州科技学院天平学院和苏州教育园区,教育条件好,木渎镇外来人员子女中心小学位于木渎胥江南岸片区之内,解决了外来人口子女教育问题。基础设施较现阶段质量大大提高,数量也有所增加,满足了附近居民的要求。由于片区中的中澳广场汽

17、车销售业比较发达,刺激了附近居民的消费欲,车辆的数量增加,相对应的道路设施和停车场数量也增加,方便了居民的出行。城市建设指标: 建设规模指标 从2014年至2034年,木渎胥江南岸片区规划居住用地82.61公顷,公共设施用地42.36公顷,商业服务业用地47.51公顷,工业用地99.73公顷,仓储用地8.24公顷,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44.89公顷。环境发展指标 由于城市发展,绿化用地增加,特别是胥江沿岸,将会开发50米宽的绿化带。随着居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追求生活环境的质量,所以居住用地的绿化用地增加。 房屋建筑质量分析 城市建设越来越注重美观和高质量,经过20年规划的实施,居民的

18、住宅用地的房屋建筑质量主要以一类建筑为主,即满足了城市居民的视觉感受,也保证了居住环境的安全性。战略重点城市竞争中的优势领域城市发展中的基础性建设城市发展中的薄弱环节城市空间结构和拓展方向战略措施基本产业政策产业结构的调整重大工程项目的安排5总体布局与功能分区总体布局与功能分区 一核双翼一轴:在中澳广场南侧胥江南岸设置片区活力核心,树立标志性核心形象,建设沿江最主要的公共活动中心;两翼指的是核心西侧的总部经济区以及东侧的商贸集聚区;一轴即沿江设置东西向滨江景观休闲带。 绿廊渗透:依托现有水系、港汊,兼顾周边山体,建立联系老城区、胥江及南侧山前地区的绿地廊道,建构网络状的环境基底,提供开放空间和

19、公共活动路径。绿廊主要是胥江以南的道路。在胥江以南打造绿色廊道网络。 特色板块:胥江以北建设滨江居住及中澳广场上的商住混合社区,南侧采用园林化的建设方式布公园、广场等。 文化景观轴:片区中部设置南北向文化景观轴,通过它串联了中澳广场、城市公园及南部七子山的郊野公园。主要的文化景观轴是珠江南路和长江路。在胥江南岸片区里设置多条贯穿南北的景观绿楔,主要是金枫南路和金猫路为主,辅之以胥江以南的绿色廊道。 木渎胥江南岸片区总体布局结构确定为“一核双翼一轴、绿廊渗透、特色板块、文化景观轴”。 木渎胥江南岸片区规划成为苏州西南部进可赏田园山水之美,退可享城市生活之便的新型未来都市核心,其中规划设商贸集群区

20、、居住区、滨江景观区、公园绿化景观区、工业区、文化休闲区、公共服务区、物流区。 商贸集群区包括:胥江以北的中澳广场; 居住区分布在:胥江以北,金枫南路以东,珠江南路以西;胥江以南,金枫南路以东;胥江以南,金猫路以西,宝带西路以北三个地区; 滨江景观区:顾名思义,主要是位于胥江滨江区域,在胥江两岸设置有防护绿化景观带,滨江景观区主要是在防护绿化带内。 公园绿化景观区:在胥江以南,长江路以西设置了两个公园,其中一个是面积为3.6公顷的小公园,另一个是面积约为12公顷的区级公园。 工业区:主要分为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二产业中的机械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包括胥江以南,宝带西路以北的三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商贸集

21、群区以东的区域;二产中的机械产业较少,分布在金猫路以西地区。 文化休闲区:主要分布在胥江以南,金枫南路以东地区,主要包括图书馆、青少年宫和文化活动中心。 公共服务区:主要是为居民提供公共服务地区,有位于规划在宝带西路以北的医院、胥江以南的电信局,邮政局等、珠江南路以西的消防站,防灾指挥中心、宝带西路以北的凤凰公墓。 物流区:主要是位于胥江以南,珠江南路以东的地块内。6城市职能与城市性质城市职能与城市性质 城市职能是指城市在一定地域内的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和承担的分工。城市内部各种功能要素的相互作用是城市职能的基础,城市与外部(区域或其他城市)的联系和作用是城市职能的集中体现。城市具有居

22、住、工作、游憩、交通四大功能活动。 从全国的层面上,苏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重要的风景旅游城市,是长江三角洲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 从长江三角洲层面看,苏州地区是沪宁杭大都市连绵区中的重要增长地域,长江三角洲北翼与上海的联系显著高于南翼,都市连绵区的发育程度也优于南翼。作为与浦东接轨的第一站,苏州是与上海联系最紧密的城市,上海对其辐射的影响力最大,因而木渎胥江南岸片区接受了上海产业的转移。在沪宁杭城市连绵区中,苏州的经济总量仅次于上海,居第二位,2004年人均GDP位居长三角榜首。2012年苏州市木渎镇的经济生产总值在吴中区位于第二位,仅次于开发区的生产总值。现如今,苏州经济已进入外向型轨道,带

23、动了胥江南岸片区城市产业发展。 从上海大都市圈层面看,苏州地区是上海国际大都市的重要支撑,苏州中心城市是上海大都市圈的副中心,苏州自身也是一个独立完整的强劲增长单元。因此,胥江南岸片区在接收上海市的产业转移的同时,还在积极发展创意性产业,推动高新产业和低碳产业的发展。城市职能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年)中规定苏州城市性质:苏州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风景旅游城市,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长江三角洲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木渎镇总体规划(2009-2030年)中规定木渎镇的城市性质:木渎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苏州西南部旅游休闲度假基地,现代化工业商贸城镇。木渎胥江南岸片区的城市性质:木渎胥

24、江南岸片区是现代化工业商贸城镇,新型未来都市核心。城市性质规划建设方案规划建设方案7规划建设方案土地利用规划胥江南岸片区用地平衡表用地分类代码用地面积hm2占城市建设用地比例%人均城市建设占地面积m2/人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A44.8910.05%10.69行政办公用地A14.310.96%1.03文化设施用地A28.801.97%2.10教育用地A32.690.60%0.64体育用地A44.000.90%0.95医疗卫生用地A516.183.62%3.85社会福利用地A68.911.99%2.12商业服务业用地B47.5110.64%11.31商业用地B132.967.38%7.85商

25、务用地B23.340.75%0.80娱乐康体用地B35.291.18%1.26公用设施营业网点用地B45.921.33%1.41绿地与广场用地G47.4610.63%11.30公园绿地G115.583.49%3.71防护绿地G220.514.59%4.88广场用地G311.372.55%2.71工业用地M99.7322.33%23.75一类工业用地M181.3518.21%19.37二类工业用地M218.384.11%4.38居住用地R82.6118.50%19.67一类居住用地R113.473.02%3.21二类居住用地R269.1415.48%16.46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S73.8616.

26、54%17.59城市道路用地S169.2815.51%16.50交通场站用地S44.581.03%1.09公用设施用地U42.369.48%10.09供应设施用地U112.812.87%3.05环境设施用地U21.690.38%0.40安全设施用地U34.881.09%1.16殡葬用地U622.985.14%5.47物流仓储用地W8.241.84%1.96建设用地446.66100.00%106.35用地分类代码用地面积hm2占总面积的比例%人均m2/人非建设用地E35.897.44%8.55水域E135.897.44%8.55下图是胥江南岸片区的土地利用平衡表:1、道路交通规划 苏州市干线航

27、道网规划将胥江运河提升为五级航道,本次规划遵照其控制要求,疏浚整治河道,提高其通航能力。道路系统为“方格网”状,分为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四个等级。快速路 金枫路、苏福路规划为快速路。金枫路道路红线宽度控制为50米,苏福路道路红线宽度控制为50米,两条道路的快速路均采用高架形式。主干路 规划主干路形成“两横三纵”的格局,两横为宝带西路和七子路,两纵包括珠江南路、长江路和金猫路,红线宽度40-50米。次干路 规划次干路形成“两纵四横”的格局,红线宽度20-30米。支路兼具交通、生活、景观功能,规划红线宽度14-20米。大部分地块的出入口设置在支路上。2、停车场规划 在珠江南路以东,胥江以北

28、设置了一个社会停车场,为附近居民和中澳广场上活动的人提供停车服务。3、公交场站规划在珠江南路以东,胥江以北设置了一个公交车首末站,并且设置了三条公交线路。 公交线路一:出首末站沿珠江南路向南沿宝带西路向东沿金猫路向北沿苏福路向西沿长江路向北延伸 公交线路二:出首末站沿珠江南路向北沿苏福路向西沿金金枫路向南沿宝带西路向西,去往吴中区、苏州国际教育园方向。 公交线路三:出首末站沿胥江沿岸的次干路向东沿长江路向南沿七子路向西沿金枫南路向北,前往苏州高新区、金枫高新产业园、地铁一号、五号线方向。 木渎胥江南岸片区的总体布局结构为“一核双翼一轴、绿廊渗透、特色板块、文化景观轴”。 片区中的绿地主要是由三

29、个部分构成:防护绿地、公园绿地、广场绿地。 防护绿地主要布置在胥江两岸,并设置了滨江绿化景观带即总体布局中的一轴;在片区中部,胥江北岸设置了两个公园,其中一个为区级公园,占地约12公顷,作为胥江南岸片区的景观核心,另一个是一个占地约3.5公顷的小公园。在胥江南岸片区设置了两个广场,其中一个位于胥江北岸,珠江南路以东;另一个位于区级公园以南,宝带西路以北,周围设置有医院,社会福利院,居住区,这两处广场是胥江南岸片区的主要城市景观节点共占地11.37公顷,是构成城市景观体系的重要要素。 规划还设置了两条南北向的城市景观廊道,廊道上设置了街旁树木等,还点缀着一些人文景观特色要素。规划设置了三条城市主

30、要景观道路:苏福路、金枫南路、宝带西路。设置了两条次要景观道路:金猫路、七子路。 根据木渎胥江城规划环境影响的评价报告书二次公示(简本),给水主要是以太湖水为主要水源,以横山水厂供水为主,与木渎镇、主城区给水管网接通。 预测规划区最高日用水量约为2.8万 m3/d,平均日用水量约2.3万m3/d。其中浇洒道路及绿地1732m3/d,城市用水量日变化系数为1.22。城镇、居民区同一时间内发生两次火灾,一次灭火用水量为25L/s。市政管网接入点给水压力要求不小于0.35MPa;依据苏州市吴中区城乡协调规划(2008-2020)。保留苏福路上DN500给水管,同时在金枫路上拟布置DN500区域干管。

31、规划区给水主要从这两条区域干管接入。规划区内布置DN400DN200给水管,各级管道形成环网,以满足区内各地块用水及室外消防安全用水需求。 根据苏州市的最新暴雨公式q=(3306.63(1+0.8201lgp)/(t+18.99)0.7735,苏州市的暴雨强度为32.36L/s万m2,道路纵坡为0.4%。规划在道路交叉路口、路侧边沟的一定距离处设置及设有道路边石的低洼地方设置雨水口。木渎胥江南岸片区采用完全雨污分流制排水体制。规划设置的雨水管径有500mm、400mm、300mm三种,确定水流方向后,采用高水高排、低水低排的原则就近排入水体。 依据苏州市吴中区城乡协调规划(2008-2020)

32、,规划区内不设污水处理厂,污水排入木渎污水处理厂处理。 排放的日污水量最高为2.52万m3/d,平均日污水量约为2.07万m3/d,日变化系数为1.22。规划设置的污水管径有四种:600mm、500mm、400mm、300mm。在苏福路上设置600mm的污水主干管,再经过金枫路主干管,排入苏州木渎镇污水处理厂进行集中处理。一般的生活污水可直接排入市政污水管道,餐饮业、酒店业、超市等污水需经企业预处理达到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后方可排入市政污水管道。规划的污水管道主要是重力流管道,所以有一定的坡度,坡度越大,埋深越大,当超过最大埋深深度时,需要设置泵站抽升污水,因此规划设置了三个污水提升泵站

33、。 规划新建110kv变电所1座,主变容量为3*80MVA,110kv变电容载比为2.3。变电所采用全户内型结构,规划用地面积不小于4000平方米。用分类用电综合指标的方法,按分类用地的单位建筑面积的用电负荷计算电力负荷为63443.5976kW。木渎胥江南岸片区规划总人口4.2万人,计算得出人均综合用电量为7552.81kWh/人年。 变电所规划设置在宝带西路和金枫南路交叉口东北侧,分别由220kv越溪金山线和220kv胥口变电站接入一条110kv电缆线。在片区中还设置了35kv架空电力电缆和10kv电力电缆沟,35kv主要是为片区中的学校、医院、工业、商业等公共场所供电,10kv则主要是为

34、片区中的居住区供电。并对35kv电力线路设置13米高压走廊,对110kv电力线路设置17米高压走廊。35kv架空电力线路导线与建筑物之间的安全距离为3米,110kv的为4米。用地分类用电kW一类居住区2694二类居住区12445.2行政办公用地1077.5文化设施用地2640教育用地538体育用地800医疗卫生用地3236福利设施用地712.8商业、商务用地14520娱乐用地1587公用设施营业网点用地532.8绿地与广场用地8.5428一类工业用地16270二类工业用地5514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13.2948市政公用设施用地360.06物流仓储用地494.4 规划区内布置5座电信模块局,服务

35、半径500米左右,可以满足规划区内固话需求。规划区规划的木渎东邮政支局建设后可依托木渎邮政支局,规划一座电信局,都设置在片区中的供应设施用地中。规划住宅电话每户一部,普及率为100%,移动电话普及率约60部/百人。住宅的有线电视覆盖率达100%,各单位的有线电视综合业务全部实现光纤化。有线电视网络采用宽带双向传输系统,为区内住宅区和公共设施提供高速带业务平台,并逐步由目前的光纤、电缆混合网向全光纤网过渡。 胥江南岸片区的防灾工程规划主要四个部分组成:消防、防洪、防震、人防。片区中的重点防灾单位主要有学校、医院、福利养老院、公园、广场、娱乐场所,这些场所要重点加强防灾力度。在医院中设置应急急救中心。 消防主要包括消防站、消防水网、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