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十章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原理及计算规定10.5 张拉控制应力和预应力损失10.5 10.5 张拉控制应力和预应力损失张拉控制应力和预应力损失在张拉预应力筋对构件施加预应力时,张拉设备(千斤顶油在张拉预应力筋对构件施加预应力时,张拉设备(千斤顶油压表)所控制的压表)所控制的总张拉力总张拉力np,con除以预应力筋面积除以预应力筋面积ap得到的应得到的应力称为力称为张拉控制应力张拉控制应力s scon。它是预应力筋在在构件受荷以前所经受的最大应力。它是预应力筋在在构件受荷以前所经受的最大应力。张拉控制应力张拉控制应力s scon取值越高,预应力筋对混凝土的预压作用取值越高,预应力筋对混凝土的预压
2、作用越大,可以使预应力筋充分发挥作用。越大,可以使预应力筋充分发挥作用。但但s scon取值过高,可能会在张拉时引起破断事故,产生过大取值过高,可能会在张拉时引起破断事故,产生过大应力松弛。应力松弛。因此,因此,规范规范规定了张拉控制应力限值规定了张拉控制应力限值s scon。pconpconan,s张拉控制应力限值scon张拉方法钢筋种类先张法后张法预应力钢丝、钢绞线热处理钢筋0.75 fptk0.70 fptk0.75 fptk0.65 fptk第十章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原理及计算规定10.5 张拉控制应力和预应力损失 因为对预应力筋的张拉过程是在施工阶段进行的,同时张拉因为对预应力筋的张
3、拉过程是在施工阶段进行的,同时张拉预应力筋也是对它进行的一次检验,所以表中预应力筋也是对它进行的一次检验,所以表中s scon是以预应力是以预应力筋的标准强度给出的,且筋的标准强度给出的,且s scon可不受抗拉强度设计值的限制可不受抗拉强度设计值的限制。在下列情况下,在下列情况下, s scon可提高可提高0.05 fptk: 为提高构件在施工阶段的抗裂性能,而在使用阶段受压区内为提高构件在施工阶段的抗裂性能,而在使用阶段受压区内设置的预应力筋;设置的预应力筋;为部分抵消应力松弛、摩擦、分批张拉和温差产生预应力损为部分抵消应力松弛、摩擦、分批张拉和温差产生预应力损失。失。 为避免为避免s s
4、con的取值过低,影响预应力筋充分发挥作用,的取值过低,影响预应力筋充分发挥作用,规范规范规定规定s scon不应小于不应小于0.4 fptk。第十章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原理及计算规定10.5 张拉控制应力和预应力损失二、预应力损失二、预应力损失预应力筋张拉后,由于混凝土和钢材的性质以及制作方法上预应力筋张拉后,由于混凝土和钢材的性质以及制作方法上原因,原因,预应力筋中应力会从预应力筋中应力会从s scon逐步减少逐步减少,并经过相当长的,并经过相当长的时间才会最终稳定下来,这种应力降低现象称为预应力损失。时间才会最终稳定下来,这种应力降低现象称为预应力损失。由于最终稳定后的应力值才对构件产生
5、实际的预应力效果。由于最终稳定后的应力值才对构件产生实际的预应力效果。因此,预应力损失是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和施工中的一个因此,预应力损失是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和施工中的一个关键的问题。关键的问题。过高或过低估计预应力损失,都会对结构的使用性能产生不过高或过低估计预应力损失,都会对结构的使用性能产生不利影响。利影响。第十章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原理及计算规定10.5 张拉控制应力和预应力损失第十章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原理及计算规定10.5 张拉控制应力和预应力损失 由于预应力的通过张拉预应力筋得到,由于预应力的通过张拉预应力筋得到,凡是能使预应力筋凡是能使预应力筋产生缩短的因素,都将引起预应力损
6、失产生缩短的因素,都将引起预应力损失,主要有:主要有: 锚固损失:锚固损失:锚具变形引起预应力筋的回缩、滑移锚具变形引起预应力筋的回缩、滑移摩擦损失:摩擦损失:在预应力筋张拉过程中,后张法在预应力筋张拉过程中,后张法预应力筋与孔预应力筋与孔道壁之间的摩擦道壁之间的摩擦,先张法预应力筋与锚具之间以及折点处,先张法预应力筋与锚具之间以及折点处的摩擦,也会使张拉应力造成损失。的摩擦,也会使张拉应力造成损失。混凝土的收缩和徐变引起的损失混凝土的收缩和徐变引起的损失松弛损失松弛损失:长度不变的预应力筋,在高应力的长期作用下:长度不变的预应力筋,在高应力的长期作用下会产生会产生松弛松弛,会引起预应力损失。
7、,会引起预应力损失。温差损失:温差损失:先张法中的先张法中的热养护引起的温差损失热养护引起的温差损失弹性压缩损失:弹性压缩损失:混凝土弹性压缩,后张法中后拉束对先张混凝土弹性压缩,后张法中后拉束对先张拉束造成的压缩变形而产生拉束造成的压缩变形而产生分批张拉损失分批张拉损失等。等。1 1、锚固损失、锚固损失s sl1 预应力筋张拉后锚固时,由于锚具受力后变形、垫板缝隙的挤预应力筋张拉后锚固时,由于锚具受力后变形、垫板缝隙的挤紧以及钢筋在锚具种的内缩引起的预应力损失记为紧以及钢筋在锚具种的内缩引起的预应力损失记为s sl1。对直线预应力筋,对直线预应力筋,slela1s第十章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原
8、理及计算规定10.5 张拉控制应力和预应力损失锚具变形和钢筋内缩值 a(mm)锚 具 类 别a支承式锚具(钢丝束镦头锚具等) :螺帽缝隙每块后加垫板的缝隙11锥塞式锚具(钢丝束的钢质锥形锚具等)5有顶压时5夹片式锚具无顶压时682 2、摩擦损失、摩擦损失s sl2 摩擦损失是指在摩擦损失是指在后张法后张法张拉钢筋时,由于预应力筋与周围接张拉钢筋时,由于预应力筋与周围接触的混凝土或套管之间存在摩擦,引起预应力筋应力随距张拉触的混凝土或套管之间存在摩擦,引起预应力筋应力随距张拉端距离的增加而逐渐减少的现象。端距离的增加而逐渐减少的现象。直线预应力筋曲线预应力筋第十章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原理及计算规
9、定10.5 张拉控制应力和预应力损失npnp-df1dxnpnp-df2 pdd/2d/2dxdxndfp1dndxppdnpdxdfp2取取dx=rd ,np=s spap ppdadfsssdrdpp)(ss)(lnlnconrp第十章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原理及计算规定10.5 张拉控制应力和预应力损失21dfdf sdarpp)(第十章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原理及计算规定10.5 张拉控制应力和预应力损失ss)(lnlnconrpss)(conkrpe为张拉端与计算截面曲线部为张拉端与计算截面曲线部分的切线夹角(分的切线夹角(rad)设该夹角很小,可近似取张拉设该夹角很小,可近似取张拉端到
10、计算截面的距离端到计算截面的距离 x = r ,则摩擦损失则摩擦损失s sl2为,为,plssscon2)(con2ssxl2 . 0)(x若若)(con11sxe第十章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原理及计算规定10.5 张拉控制应力和预应力损失钢丝束、钢绞线摩擦系数孔道成型方式预埋金属波纹管预埋钢管抽芯成型无粘结预应力钢绞线0.00150.00100.00150.00350.250.250.550.09注:1、当有可靠的试验数据资料时,表列系数值可根据实测数据确定;2、当采用钢丝束的钢质锥形锚具及类似形式锚具时,尚应考虑锚杯口处的附加摩擦损失,其值可根据实测数据确定;3、无粘结预应力钢绞线的数据适用
11、于由公称直径 12.70mm 或15.20mm 钢绞线制成的无粘结预应力钢筋。 对于曲线预应力筋张拉锚固时,由于锚具变形和钢筋内缩对于曲线预应力筋张拉锚固时,由于锚具变形和钢筋内缩a(mm),使预应力筋有回缩的趋势,从而产生,使预应力筋有回缩的趋势,从而产生反向摩擦力反向摩擦力以阻以阻止其内缩。止其内缩。反向摩擦力只在一定的影响长度反向摩擦力只在一定的影响长度lf(m)内发生,内发生,即在距张拉端即在距张拉端lf处,预应力筋的内缩值为零。处,预应力筋的内缩值为零。第十章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原理及计算规定10.5 张拉控制应力和预应力损失(m) )(1000conscpfrael第十章 预应力混
12、凝土结构的原理及计算规定10.5 张拉控制应力和预应力损失设反向摩擦和正向摩擦相同设反向摩擦和正向摩擦相同dsds=2s sl2fpfcconfpllelrlea)(2ss)(con2ssxlxrcl)(con2ss内缩值内缩值(m) )(1000conscpfrael)1 (1fllxdss第十章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原理及计算规定10.5 张拉控制应力和预应力损失设反向摩擦和正向摩擦相同设反向摩擦和正向摩擦相同dsds=2s sl2)(con2ssxlxrcl)(con2ss)1)(2confcflxrls一端张拉一端张拉两端张拉两端张拉超张拉超张拉减少摩擦损失的措施第十章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13、的原理及计算规定10.5 张拉控制应力和预应力损失3 3、热养护损失、热养护损失s sl3 为缩短先张法构件的生产周期,常采用蒸汽养护加快混凝土为缩短先张法构件的生产周期,常采用蒸汽养护加快混凝土的凝结硬化。的凝结硬化。升温时升温时,新浇混凝土尚未结硬新浇混凝土尚未结硬,钢筋受热膨胀,但张拉预应力,钢筋受热膨胀,但张拉预应力筋的台座是固定不动的,亦即钢筋长度不变,因此预应力筋中筋的台座是固定不动的,亦即钢筋长度不变,因此预应力筋中的应力随温度的增高而降低,产生预应力损失的应力随温度的增高而降低,产生预应力损失s sl3。降温时降温时,混凝土达到了一定的强度,与预应力筋之间已具有粘,混凝土达到了
14、一定的强度,与预应力筋之间已具有粘结作用,结作用,两者共同回缩,两者共同回缩,已产生预应力损失已产生预应力损失s sl3无法恢复无法恢复。设养护升温后,预应力筋与台座的温差为设养护升温后,预应力筋与台座的温差为d d t ,取钢筋的温,取钢筋的温度膨胀系数为度膨胀系数为110-5/,则有,则有, 10153teslds第十章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原理及计算规定10.5 张拉控制应力和预应力损失ttdd2102101554 4、钢筋松弛损失、钢筋松弛损失s sl4钢筋在高应力长期作用下具有随时间增长产生塑性变形的性质。钢筋在高应力长期作用下具有随时间增长产生塑性变形的性质。在长度保持不变的条件下在
15、长度保持不变的条件下,应力值随时间增长而逐渐降低,这,应力值随时间增长而逐渐降低,这种现象称为松弛。种现象称为松弛。应力松弛与初始应力水平和作用时间长短有关。应力松弛与初始应力水平和作用时间长短有关。根据应力松弛的长期试验结果,根据应力松弛的长期试验结果,规范规范取取普通预应力钢丝和钢绞线普通预应力钢丝和钢绞线:conptkconlfsss)5 . 0(4 . 04低松弛预应力钢丝和钢绞线低松弛预应力钢丝和钢绞线:当当s scon0.7fptk时,时,conptkconlfsss)5 . 0(125. 04当当0.7fptk s scon0.8fptk时时,conptkconlfsss)5 .
16、 0(2 . 04为超张拉系数,一次张拉时,取为超张拉系数,一次张拉时,取=1;超张拉时,取;超张拉时,取=0.9。当当s scon0.5fptk时,可不考虑应力松弛损失,即取时,可不考虑应力松弛损失,即取s sl4=0。第十章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原理及计算规定10.5 张拉控制应力和预应力损失5 5、收缩徐变损失、收缩徐变损失s sl5混凝土的混凝土的收缩收缩和和徐变徐变,都会导致预应力混凝土构件长度的缩短,都会导致预应力混凝土构件长度的缩短,预应力筋随之回缩,引起预应力损失。预应力筋随之回缩,引起预应力损失。由于收缩和徐变是同时随时间产生的,且影响二者的因素相同由于收缩和徐变是同时随时间产
17、生的,且影响二者的因素相同时随变化规律相似,时随变化规律相似,规范规范将二者合并考虑。将二者合并考虑。规范规范对混凝土收缩和徐变引起的损失,按下列公式计算:对混凝土收缩和徐变引起的损失,按下列公式计算:ss151220455cupclfss151220455cupclf先张法先张法ss151220255cupclfss151220255cupclf后张法后张法第十章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原理及计算规定10.5 张拉控制应力和预应力损失第十章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原理及计算规定10.5 张拉控制应力和预应力损失an=ac +a asas0aaasp0aaasp先张法先张法nspaaa nspaaa后
18、张法后张法a0=ac+a apap+a asas第十章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原理及计算规定10.5 张拉控制应力和预应力损失三、预应力损失的组合三、预应力损失的组合预应力混凝土构件从预加应力开始即需要进行计算,而预应力预应力混凝土构件从预加应力开始即需要进行计算,而预应力损失是分批发生的。因此,应根据计算需要,考虑相应阶段所损失是分批发生的。因此,应根据计算需要,考虑相应阶段所产生的预应力损失。产生的预应力损失。混凝土预压前完成的损失混凝土预压前完成的损失s sli;混凝土预压后完成的损失混凝土预压后完成的损失s slii。根据上述预应力损失发生时间先后关系,具体组合见表。根据上述预应力损失发生时间先后关系,具体组合见表。预应力损失的组合预应力损失的组合先张法构件后张法构件混凝土预压前(第一批)损失slisl1 +sl2+sl3+sl4sl1 +sl2混凝土预压后(第二批)损失sliisl5sl4+sl5第十章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原理及计算规定10.5 张拉控制应力和预应力损失考虑到预应力损失计算的误差,在总损失计算值过小时,产考虑到预应力损失计算的误差,在总损失计算值过小时,产生不利影响,生不利影响,规范规范规定当总损失值规定当总损失值s sl =s sli +s slii小于下列数小于下列数值时,按下列数值取用,值时,按下列数值取用,先张法构件先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0年中国按钮型开关门锁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瓦松栓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中小企业用工合同范文(2024版)
- 二零二五年度承台施工绿色施工技术规范合同3篇
- 2025年度电梯IC卡管理系统远程监控与数据分析合同4篇
- 2025年高校后勤集团食堂承包合作协议3篇
- 2025年度新型环保材料门牌生产与安装合同书4篇
- 2025年中国冷轧不锈管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5年度出租车经营权许可及车辆更新置换协议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厨师餐饮市场调研聘用合同范本3篇
- 广东省佛山市2025届高三高中教学质量检测 (一)化学试题(含答案)
- 人教版【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全面+九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
- 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成都市石室联合中学2023-2024学年七上期末数学试题(解析版)
- 2024-2025学年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上册各单元重点句子
- 2025新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下单词表
- 公司结算资金管理制度
- 2024年小学语文教师基本功测试卷(有答案)
- 未成年入职免责协议书
-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评估咨询管理服务方案1
- 5岁幼儿数学练习题
- 2024年全国体育单招英语考卷和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