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概论复习提纲2014地科课件_第1页
遥感概论复习提纲2014地科课件_第2页
遥感概论复习提纲2014地科课件_第3页
遥感概论复习提纲2014地科课件_第4页
遥感概论复习提纲2014地科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遥感概论期末复习提纲以下内容不在考试范围之内:1第一章 1.5-6 p6-132. 第二章 2.3.4 p41-443. 第三章 3.3.3 p70-714. 第四章 4.1.3 p91-955. 第五章 5.1.2-3 p138-144; 5.2.3 p163-171; 5.3 p176-1856. 第六章 6.3-4 p203-224 7. 第七章 7.1 p225-236 7.5 p253-2598. 第八章 全部题型与分值:1、 名词解释: 5题,每题4分, 共20分 2、 填空题: 25空,每空1分, 共25分;3、 选择题: 15题,每题1分, 共15分;4、 计算题: 2题,每题

2、5分, 共10分;5、 问答题 : 4题,每题7/8分, 共30分。内容归纳:一、基本概念:第一章 1.遥感平台(p3): 2.传感(遥感)器(p3):接收、记录目标物电磁波特征的仪器。如扫描仪,雷达,摄影机等。 3.主动遥感(p4):利用人工辐射源的遥感方式。 4.被动遥感(p4):利用天然辐射源的遥感方式。第二章 1.辐照度(p18) 2.辐射出射度(p18) 3.(绝对)黑体(p19):如果一个物体对于任何波长的电磁辐射都是全部吸收,则这个物体是绝对黑体。 4.灰体(p23,例2):没有显著的选择吸收,吸收率虽然小于1,但基本不随波长变化的物体。 5.大气吸收(p28): 太阳辐射穿过大

3、气层时,大气分子对电磁波的某些波段有吸收作用,这一过程称为大气吸收。 6.大气散射(p29):太阳辐射在传播过程中遇到小微粒而使传播方向改变,并向各个方向散开,称散射。散射使原传播方向的辐射强度减弱,增加向其他各方向的辐射。 7.大气窗口(p31):通常把电磁波通过大气层时较少被反射、吸收、或散射的,透射率较高的波长范围称大气窗口。 第三章: 1.静止卫星:卫星轨道面倾角为0,运行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运行周期与地球自转周期一致的卫星。 2.极轨卫星:运行轨道与地球赤道面垂直,飞经两级,卫星每天在固定的时间经过每个地点的上空。 3.地球同步轨道p48: 指卫星运行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一致,运行

4、周期等于地球自转周期并位于地球赤道平面上的圆形轨道。其高度约36000公里。) 4.太阳同步轨道 :指卫星的轨道平面和太阳始终保持相对固定的取向,以保证卫星通过某一地点时的地方时相同。轨道的倾角接近90度,卫星要在两极附近通过,因此又称之为近极地太阳同步卫星轨道。5.总视场(P68)Field of view (FOV) :指整个扫描带对应的地面宽度。6.瞬时视场(P68)Instantaneous field of views (IFOV) :扫描仪在成像的瞬间扫描到的地面的范围,即扫描图像构像的最小单元像元(pixel)。它反映扫描图像的空间分辨率的高低。7.谱像合一(P70,P53):谱

5、指的是光谱,像指的是图像。指利用高光谱遥感既可以获得地物的连续波段的完整的光谱曲线,又可以获得对应于各个狭窄波段的目标地物的图像。因此称之为“谱像合一”。8.高光谱遥感(P70,P53):指利用特别的传感器,将可见光、近红外、中红外和热红外等波段分离成几十个甚至数百个很窄的波段来接收信息。这种特别的传感器称为成像光谱仪,这种遥感技术称为高光谱技术或成像光谱技术。 9.空间分辨率(P80):指像元(也称像素)所代表的地面范围的大小,即扫描仪的瞬时视场,或影像中能分辨地面物体的最小尺寸。NOAA-AVHRR 的空间分辨率为1.1 km(星下点); Landsat-TM的空间分辨率为30 m(TM6

6、为60m); SPOT5-HRG的空间分辨率为10m; IKONOS 多波段影像的空间分辨率为4m; Quickbird-Pan的空间分辨率为0.61m。 10.波谱分辨率(p81): 指传感器接收电磁波辐射所能区分的最小波长范围。波段的波长范围越小,波谱分辨率越高。也指传感器在其工作波长范围内所能划分的波段的量度。波段越多,波谱分辨率越高。MODIS 有36个波段;Landsat-ETM有8个波段; SPOT5-HRG有5个波段; IKONOS有5个波段; Quickbird有5个波段。 11.辐射分辨率(P82):指传感器接收波谱信号时,能分辨的最小辐射差。 12.时间分辨率(P83):指

7、对同一地点进行遥感采样的时间间隔,即采样的时间频率,也称重访周期。第四章 1.像元/像素(p96 , P187-188):数字图像中的最基本单位。像元具有空间特征和属性特征,代表特定地理位置的光谱信息,并表征一定的面积,其大小对应于瞬时视场。 2.像元值(P97,P188):指像元的灰度值或亮度值,其大小取决于传感器所探测到的目标地物电磁辐射的强度。通常将其转换为能表征地物辐射亮度的相对值。 3.纯像元/正像素(P189):一个像元内只包含一种地物的,称为正像素或纯像元。 4.混合像素/混合像元(P189):一个像元内包含两种或两种以上地物的,称为混合像素(混合像元)。 5.直方图(P100)

8、:以横坐标代表图像中像元的亮度值,纵坐标代表某一亮度或亮度间隔的像元数的统计图。反映图像亮度值与像元数之间的关系。从直方图的形态可以判断图像的质量。6.程辐射(P99):天空中的散射光直接进入传感器,这部分辐射称为程辐射。只去除程辐射的校正称为粗略校正。7.真彩色合成:彩色合成时,选择红波段赋红,绿波段赋绿,蓝波段赋蓝。这种合成方案称为真彩色合成。如TM321 的RGB 合成。 8.标准假彩色合成:彩色合成时,选择近红外波段赋红,红波段赋绿,绿波段赋蓝。这种合成方案称为标准假彩色合成。如TM432 的RGB 合成。 第六章 1.监督分类:(P195)首先需要从研究区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训练场地作

9、为样本,根据训练区的已知样本,通过选择特征参数,建立判别函数,据此对样本像元进行统计,然后依据样本类别的特征对整个研究区的像元进行类别识别。这种分类方法称之为监督分类。 2.非监督分类:(P195)在没有先验类别的(训练场地)作为的条件下,即事先不知道类别特征,主要根据像元间光谱值变化的相似度的大小进行归类合并,将相似度大的像元归为一类。这种分类方法称之为非监督分类。ERDAS遥感图像处理常用的菜单或命令或按钮: 显示图像:Viewer; 数据预处理:Dataprepare; 图像解译:Interpreter; 图像分类:Classifier 显示单波段影像:Gray Scale; 显示彩色影

10、像:True Color; 空间增强:Spatial Enhancement; 辐射增强:Radiometric Enhancement; 光谱增强:Spectral Enhancement 主成分变换:Principle Component; 缨帽变换:Tasselet Cap; 指数计算:Indices; 分辨率融合:Resolution Merge; 监督分类:Supervised Classification 非监督分类:Unsupervised Classification 二、分类与构成第一章:1遥感系统的构成( p2图1.1) 信息源,信息的获取,信息的纪录与传输,信息的处理,信

11、息的应用2. 遥感平台的分类 (p4) 地面遥感,航空遥感,航天遥感,航宇遥感3. 遥感按探测波段的分类(p4) 紫外遥感,可见光遥感,红外遥感,微波遥感4. 遥感按工作方式的分类(p4) 主动遥感和被动遥感,成像遥感和非成像遥感 第二章 1. 遥感常用的电磁波谱及波长范围(p16-17,图2.3) 可见光波段 Visible:0.38-0.76m。 其中:蓝 Blue:0.4-0.5;绿 Green:0.5-0.6;红 Red:0.6-0.76。 红外波段 Infrared :0.76m-1mm。 其中:近红外 NIR:0.76-1.3m;短波红外 SWIR 1.3-3m;中红外 MIR:

12、3-8m; 热红外 TIR: 8-14m; 远红外 FIR: 14-1000m) 微波波段 Microwave:1mm-1m2.引起大气吸收的主要物质 (p28,图2.14) O2,O3,CO2,H2O,N2O,CH4 3. 发生大气散射三种情形(p29) 瑞利散射,米氏散射,无选择性散射 4.大气窗口的主要光谱段。(p31-32,图2.18) 紫外-可见光-近红外:0.3-1.3m ;中红外:3.5-5.5m ;热红外:8-14m ; 0.8-2.5CM 微波 5.被动遥感的两个重要辐射源p33-34 太阳、地球第三章1. 遥感卫星平台的三大系列p 46-52 航天遥感平台是发展最快,应用最

13、广的平台。一般将其分为气象卫星、陆地卫星、海洋卫星三个系列。 3.气象卫星的分类及其特点 p 48 静止卫星vs极轨卫星 4.地球同步轨道 其运行周期等于地球的自转周期,如果从地面上各地方看过去,卫星在赤道上的一点是静止不变的,所以又称为静止轨道卫星,静止轨道卫星能够成器观测特定的区域,卫星高度高,能将大范围的区域同时收入视野,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气象和通讯领域中。 5.太阳同步轨道 是指卫星的轨道面以与地球的公转方向相同而同时旋转的近圆形轨道。卫星轨道倾角很大,绕过地球极地地区,因此又称极轨卫星。第四章 1.颜色性质三要素p 85明度(Lightness)、色调(Hue):饱和度(Saturat

14、ion)(P85) 2.加法三原色和减法三原色的构成p87,p90加法三原色(P87):若三种颜色,其中的任一种都不能由其余两种颜色混合相加产生,这三种颜色按一定比例混合,可以形成各种色调的颜色,则称为三原色。红色、绿色、蓝色是最佳的加法三原色。减法三原色(P90):指加法三原色的互补色,即青色、品红色、黄色。 3.遥感图像处理的主要内容。 校正处理、增强处理、分类处理 4.重采样的三种主要方法。(P109-111) 最近邻法(采用最邻近像的值),双向线性内插法(利用相邻的4个像元值进行内插),三次卷积内插法(利用相邻的16个像元值进行内插) 5.常用的数字图像增强方法(P112-117 )

15、对比度变换;空间滤波;彩色变换;图像运算;多光谱变换。 6.空间滤波的主要类型(P116-120) 平滑(低通滤波):消除变化过大的区域,使亮度平缓或去掉不必要的“噪声”点。包括均值滤波和中值滤波. 锐化(高通滤波):突出图像中亮度变化大的细节。如突出边缘和线性地物等。包括罗伯特梯度、索伯尔梯度、拉普拉斯算法、定向检测等方法。7.常用的彩色变换方法。(P120-121)单波段彩色变换;多波段彩色变换(假彩色合成);HLS变换。单波段彩色变换:采用密度分割方法。即将一幅图像的亮度值分成若干个等级,每个等级以不同的颜色来表示。多波段彩色变换:根据加色法彩色合成原理,选择三个波段影像,分别赋予红、绿

16、、蓝三种原色,合成彩色影像。8.缨帽变换成果中前三个分量名称及其物理意义p 126第五章1.遥感图像解译时常用的9大识别标志p 135-137 色调、颜色、阴影、形状、纹理、大小、位置、图型、相关布局。其中,色调和颜色是最基本的标志。 2.常用的目视解译方法。(P171-173)直接判读法,对比分析法,信息复合法,综合推理法,地理相关分析法 3.控制植物反射率的主要因素。(P241)植物叶子的颜色,叶子的细胞构造,植物的含水量 4.传感器上接收到的水体辐射信号包括哪几部分?(P237)天空光反射、水面反射、水体中悬浮物反射、水底反射三、公式与计算第二章 1.反射率(反射系数)、吸收率(吸收系数

17、)、透射率的计算公式及其三者间的关系。p19注 +=1 对于不透明物体:+=12.黑体热辐射定律内容及意义。2.1普朗克公式的意义:M(,T)(p20,图2.7)黑体辐射通量密度随波长增加而连续变化,不同的温度有对应的曲线。每条曲线只有一个最大值。温度愈高,辐射通量密度也愈大,不同温度的曲线是不相交的;随着温度的升高,辐射最大值(峰值)的波长愈短。2.2斯忒藩波尔兹曼定律:(p20,式2.4) W = T4表示黑体总辐射通量密度随温度的增加而迅速增大,它与温度的四次方成正比。2.3维恩位移定律: (p20,式2.5)max T= b 说明随温度的升高,黑体辐射最大值,即曲线的峰顶,将向左边即波

18、长短的方向移动。3.不同散射情形的散射强度与波长的关系。P29-30 瑞利散射:与波长的四次方成反比; 米氏散射:与波长的二次方成反比; 无选择性散射:与波长无关。第四章 4.对比度线性变换的计算公式和方法: 5.几何校正时控制点的最少数目公式 p 112 (n+1)(n+2)/2,其中n为所选取的二元多项式的次数6.图像卷积运算的方法。(P133 思考题10,11)P117-120 均值滤波 1 1 1 1 1 11/9 1 1 1 1/8 1 0 1 1 1 1 1 1 1 中值滤波:将窗口内所有像元按亮度值的大小排列,取中间值作为中间像元的值。 索伯尔梯度; 边缘检测 第七章1.几种常用

19、的植被指数(Vegetation Index, VI)的计算。(P246)比值植被指数(Ratio VI): RVI=NIR/R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I): NDVI=(NIR-IR)/(NIR+R)差值植被指数(Difference VI): DVI=NIR-R四、思考题:第一章1.遥感与常规手段相比有什么特点? p 5-6/(课件)感测范围大,具有综合、宏观的特点; 获取信息快,更新周期短,具有动态监测的特点;信息量大,具有手段多、技术先进的特点;投入少,效益高,应用领域广泛。 有一定局限性,需要配合地面调查验证。2.遥感的基本原理。(p3) 任何目

20、标物都具有发射、反射、吸收电磁波的性质,而且不同的目标物都具有特定的电磁波特性。遥感就是依据遥感仪器所接收到的探测目标反射、发射能量的电磁波谱特征差异来识别不同的物体。 第二章 3.太阳光谱有什么特点? (p24-25,图2.11,表2.4)或参考网上资源 能量主要集中在可见光和近红外波段; 在大气层上界是连续光谱,辐射特性与绝对黑体辐射特性基本一致; 在海平面处,由于大气吸收和大气散射的作用,太阳辐射产生很大的衰减。4.反射率的特点与意义。(p37) 反射率的范围总是小于或等于1;反射率大小取决物体本身性质及其表面状况、入射电磁波的波长和入射角度;不同的物体反射率不同。利用反射率差异可以判断

21、物体的性质。5.地球辐射的分段特性。(p34,图2.20) 地球表面的电磁辐射按其波长可以分为三段: 0.3-2.5m 可见光-近红外:地表反射太阳辐射为主; 2.5-6m 中红外: 地表反射太阳辐射和自身热辐射同时存在; 大于6m 远红外: 地表物体自身热辐射为主6.水的透射能力与什么因素有关?p37 入射波的波长范围 水对波长为0.45-0.56um的蓝、绿光波段的电磁波透射能力较强; 水本身纯净度、水体性质、水中悬浮物的性质含量、水深和水底特性, 一般水体的透射深度可达10-20m,混浊水体则为1-2m,清澈水体甚至可透射到100m的深度。7.简述绿色植被的反射波谱曲线特征及其原因.(p

22、39,图2.25;p240,图7.17)分三段进行描述: 可见光波段:在绿光0.55um左右,有一10-20%的小反射峰,在蓝光0.45um和红光0.65um处有明显的吸收谷,这是由于叶绿素对蓝光和红光吸收作用强而对绿光反射作用强的结果。近红外波段:在0.7-0.8um之间出现一个反射陡坡, 0.8-1.3um处,是一个高达40%的反射峰,这是由于叶子的多孔薄壁细胞组织强烈反射近红外光的结果。短波红外波段:在1.45、1.95、2.6-2.7um具有三个吸收谷,这是由于叶子内的水分及细胞液的吸收作用的结果。8.简述土壤的反射波谱曲线特征(p40,图2.26;p249,图7.25;p250,图7

23、.26,图7.27) 土壤的反射波谱曲线没有明显的峰值和谷值。反射率的与其机械组成、颜色、有机质含量、含水量等密切相关。 颜色:浅反射率高;深反射率低;黄壤红壤褐色土黑土 颗粒:细平滑,高反射;粗低反射;粉沙土沙土,但沙土粘土腐殖土 有机质:含量高反射率低 含水量:大反射率低9.简述水体的反射波谱曲线特征(p40,图2.27;p237,图7.15) 可见光波段:反射率总体上比较低,并随波长的增大逐渐降低。蓝、绿光波段反射和透射较强,反射率一般为4-5%,0.6um处约为2-3%。近红外波段:波长大于0.75um后,水体几乎成为全吸收体。因此,近红外影像上清澈的水体呈黑色。微波波段:在1mm-3

24、0cm的波段内发射率较低,约为0.4%。平坦水面的后向散射很弱,因此在侧视雷达影像上水体呈黑色。水中泥沙量增加时:可见光波段反射率增加,黄红区出现峰值;浑浊水体的反射波谱曲线整体高于清水。含有泥沙的浑浊水体在0.93um处反射率才接近于零。水中叶绿素含量增加时:蓝光波段反射率下降而绿光波段反射率增高。近红外波段仍有一定的反射率。因此当水中叶绿素和浮游生物浓度高时,水体在近红外波段影像中不是呈黑色,而是呈灰色,甚至浅灰色。第三章10.各种类型传感器的成像原理 摄影成像属于中心投影; 光机扫描成像属于多中心投影; 固体自扫描(光电扫描)成像属于线中心投影; 侧视雷达成像属于斜距投影。11.工作波段

25、与遥感工作模式的关系 可见光、近红外遥感一般属于被动遥感; 红外遥感、微波遥感可以做被动遥感,也可以做主动遥感。 侧视雷达属于主动遥感; 热红外扫描属于被动遥感。12.中心投影与垂直投影的区别。(P58-63)投影距离的影响。垂直投影的构像比例尺与投影距离无关,中心投影的构像比例尺随投影距离的变化而改变。像片的比例尺与相机的焦距成正比,与平台的高度成反比;投影面倾斜的影响。如果投影面倾斜,垂直投影的影像表现为比例尺有所放大,但各处的比例尺均是相同的;中心投影的影像上,各处的位置和形状不再保持原来的样子,即各处的比例尺,由此产生的像点位移称为“倾斜误差”。 地形起伏的影响。垂直投影时,随着地形起

26、伏变化,影像上各点间的距离与实际的水平距离成比例缩小,相对位置不变;中心投影则受地形起伏的影响,产生像点位移。由此产生的像点位移称为“投影误差”。地形起伏越大,引起的投影差越大。 像主点附近,影像的倾斜误差和投影误差最小。13.微波遥感有什么特点?(P72)能全天候、全天时工作;对某些地物具有特殊波谱特性;对冰、雪、森林、土壤等具有一定穿透能力;对海洋遥感具有特殊意义。16.为什么微波能够全天时、全天候工作? 全天时是指无论白天、黑夜都可以工作;全天候是指无论晴天、下雨都可以工作。 被动式微波遥感的辐射源是探测目标本身,主动式微波遥感的辐射源是从雷达传感器上发出的脉冲波,因此不需要依赖太阳作为

27、辐射源,所以微波遥感可以不管白天黑夜,全天时进行。微波的波长范围在1mm-1m 之间,比可见光、红外线都长,因此可以绕过一些直径小于微波波长的微粒,如可以绕过大气中的小水滴、尘埃颗粒等,可以探测到雨、雾、霾之下的地面的状况,因此微波遥感可以不管晴天下雨,全天候工作。第四章17.数字图像的表示方法。(P189-190) 数字图像可用二维矩阵表示。矩阵中每个元素代表一个像元,像元的坐标位置隐含,由该元素在矩阵中的行列位置所决定。元素的值即像元值,为传感器探测到像元对应的面积上目标地物的电磁辐射强度。对于多个波段图像可以用矢量形式或多维空间来表示。如X=X1,X2,X3,.,X7表示7个波段影像。1

28、8.遥感数字图像的特点。(P189) 便于计算机处理与分析; 图像在获取、传输、分发过程中信息损失低; 抽象性强,便于建立计算机分析模型和遥感图像专家系统。19.遥感数字图像的分类及数据量。(P190) 二值图像,每个像元占1 bit,即1/8字节; 单波段图像,每个像元一般用1字节表示; 彩色数字图像,由红、绿、蓝三个数字层构成,每个数字层中每个像元用1字节来记录,三层数据共占3个字节。 20.引起辐射畸变的主要原因。(P98) 传感器本身产生的误差; 大气对辐射的影响; 太阳辐射强度的变化。21.说明遥感影像几何变形主要原因。(P103) 遥感平台的位置及运动状态变化; 地形起伏的影响;

29、地球表面曲率的影响; 大气折射的影响; 地球自转的影响。22.简述几何校正的具体步骤。(P107)包括两大步骤:确定校正公式,建立两图像像元点之间的对应关系。通过每一个变换后图像像元的中心位置(u,v)计算出变换前对应的图像坐标(x,y);进行重采样,给校正后图像上的每个像元点赋予新的灰度值。24.如何利用直方图分析图像的特点?p113观察图像的像元亮度值的直方图的形态,可以粗略地分析图像的质量。一般来说,像元亮度值随机分布时,直方图应是正态分布的。实际工作中,如果直方图的峰值偏向亮度坐标轴左侧,则说明图像偏暗。峰值偏向坐标轴右侧,则说明图像偏亮。峰值提升过陡、过窄,则说明图像的亮度过于集中。

30、25.对比度变换的几种方法。(P112-116) 线性变换。非线性变换:指数变换,对数变换,查表法,直方图均衡,直方图标准化26.利用TM影像做彩色合成时,如何使植被呈较鲜艳的绿色?如果想让其呈较鲜艳的红色或蓝色呢?TM影像彩色合成时,将波段3、4、5分别放入红、绿、蓝通道,则使植被呈较鲜艳的绿色;将波段4、3、2分别放入红、绿、蓝通道则呈现较鲜艳的红色;波段7、5、4分别放入红、绿、蓝通道则呈现蓝色。27.简述图像差值运算的概念及其意义。(P122-123) 两幅同样行、列数的图像,将对应像元的亮度值相减就是差值运算,即 fD(x,y)=f1(x,y) f2(x,y) 进行两个波段间的差值运

31、算时,可以突出反射率相差大的地物。如植被在近红外和红光波段的反射率差异很大,相减后的图像上,植被信息便突出出来。差值运算有利于目标与背景反差较小的信息提取,如冰雪覆盖区,黄土高原区的界线特征等;进行两个时相间的差值运算时,可以进行动态变化的监测。如监测森林火灾发生前后的变化和计算过火面积;监测水灾发生前后的水域变化和计算受灾面积及损失;监测城市在不同年份的扩展情况及计算侵占农田的比例等。将空间配准后的两幅图像,先将其行、列各错移一位,再进行差值运算,可以突出边缘,起到几何增强的作用。28.简述图像比值运算的概念及其意义。p 123 两幅同样行、列数的图像,对应像元的亮度值相除(除数不为零)就是

32、比值运算, 即 fR(x,y) = f1(x,y) / f2(x,y) 比值运算可以检测波段的斜率信息并加以扩展,以突出不同波段间地物光谱的差异,提高对比度;比值运算对于除去地形影响也非常有效,可判别山坡向阳处与阴影处;比值处理还有其他多方面的应用,例如对研究浅海区的水下地形有效,对土壤富水性差异、微地貌变化、地球化学反应引起的微小光谱变化等,对与隐伏构造信息有关的线性特征等都能有不同程度的增强效果。29.主成分变换有什么作用。(P124-125) 经过主成分变换后,输出图像Y的各分量yi之间将具有最小的相关性。而且第一主分量集中了最大信息量,常常占到80%以上;第二主分量、第三主分量的信息量

33、依次很快递减,到了第n分量,信息几乎为零,全部是噪声。因此,常常运用主成分变换的方法实现对遥感图像的数据压缩和图像增强。30.缨帽变换(K-T变换)的意义。(126) 缨帽变换是针对陆地卫星(Landsat)数据提出的一种处理方法。缨帽变换后得到的前三个分量与地面景物具有密切的关系。其中,第一分量反映了亮度特征,称为亮度分量;第二分量反映了绿色生物量特征,称为绿度分量;第三分量反映了湿度特征,称为湿度分量。这三个分量组成的新的三维空间,更能够突出植被和土壤的特征。因此缨帽变换在农业遥感方面具有重要意义。31.遥感信息复合的意义和基本步骤。P128-129 意义:遥感信息复合有利于相互取长补短,

34、发挥各自的优势、弥补各自不足、有可能更全面地反映地面目标提供更强的信息解译能力和更可靠的分析结果,提高了分析精度,应用效果和实用价值。基本步骤:不同传感器的遥感数据复合:配准;复合 。不同时相的遥感数据复合: 配准;直方图调整;复合。第五章32.详述遥感图像目视判读的具体步骤。(P174-175) 准备工作阶段:针对研究目标,选择研究区合适波段与恰当时相的遥感影像,并对其进行校正与增强处理。 建立目视解译标志:根据目标地物与影像特征之间关系,通过对比影像与实地情况,建立遥感影像判读标志。 室内详细判读:根据建立的判读标志,进行室内详细判读。如果遇到有疑难的地方,先将其记录下来,留待野外调查时进

35、行验证。 野外验证与补判:到实地核实室内判读的结果,纠正错判、漏判或补判已变更的地类。 目视解译成果的转绘与制图:将经过验证和补判后的成果转绘、整饰后,绘制成专题图。33.可见光像片和热红外像片中的色调、形状和阴影所反映的特征一致吗?第六章35.比较监督分类与非监督分类的优缺点。P201 根本区别在于是否利用训练场地来获取先验的类别知识。监督分类的关键是选择训练场地。监督分类法优点是:简单实用,运算量小。缺点是:受训练场地个数和训练场典型性的影响较大。受环境影响较大,随机性大。训练场地要有代表性,样本数目要能够满足分类要求。此为监督分类的不足之处。非监督分类优点是:事先不需要对研究区了解,减少

36、人为因素影响,减少时间,降低成本。不需要更多的先验知识,据地物的光谱统计特性进行分类。缺点是:运算量大。当两地物类型对应的光谱特征差异很小时,分类效果不如监督分类效果好。第七章37.遥感在植被调查中的应用。P242-24838遥感在水体调查中的应用。P237-239 水陆界线确定(P237)利用近红外波段,清澈的水体呈黑色;利用微波雷达影像,水体呈黑色。 水中泥沙确定(P238)混浊水体反射率整体高于清澈水体,色调比清澈水体要浅。随着泥沙浓度加大,反射峰值向长波方向移动。 水中叶绿素确定(P238)水中叶绿素含量增加,蓝光反射率下降,绿光反射率增强。可以利用“蓝绿比”判断水体中叶绿素的含量。水

37、体中叶绿素浓度较大时,近红外区具有一定的反射率,色调呈灰色或浅灰色。 水温探测(P238)利用热红外影像。 水深探测(P239)利用蓝光波段或蓝光波段与绿光波段的比值。39.大面积农作物遥感估产技术路线。(P245)包括三个过程:农作物的识别和面积估算:采用空间分辨率较高的卫星影像,根据作物的色调、图形结构等特征区分待估产的农作物,确定其种植面积,作出农作物的分布图。长势监测:采用高时相遥感数据(如气象卫星)对作物生长全过程进行动态观测。对不同时段的苗情、长势绘制分片分级图,并与往年同期进行比较、拟合、修正,预估本年度的单产。监测作物长势最常用的方法是计算植被指数。建立农作物估产模型:将多年不同时期的植被指数与作物产量进行回归分析。40.几个重要卫星的轨道参数。轨道类型轨道高度轨道面倾角重访周期地方时观测宽度静止气象卫星地球同步轨道36000km0301/4的地球表面极轨气象卫星近极地太阳同步轨道800-1600km9912-24h2800kmLandsat近圆形近极地太阳同步轨道705km98.216d9:45am185kmSPOT近圆形近极地太阳同步轨道832km98.726d (5-6d)10:30am117km(两台)IKONOS近圆形近极地太阳同步轨道681.8 km98.2 l3 d10:30am11kmQuickbird近圆形近极地太阳同步轨道450 km9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