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冰观测介绍课件_第1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0/20/28c2aa86-13f7-4035-a61a-d68a8ba5e174/28c2aa86-13f7-4035-a61a-d68a8ba5e1741.gif)
![海冰观测介绍课件_第2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0/20/28c2aa86-13f7-4035-a61a-d68a8ba5e174/28c2aa86-13f7-4035-a61a-d68a8ba5e1742.gif)
![海冰观测介绍课件_第3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0/20/28c2aa86-13f7-4035-a61a-d68a8ba5e174/28c2aa86-13f7-4035-a61a-d68a8ba5e1743.gif)
![海冰观测介绍课件_第4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0/20/28c2aa86-13f7-4035-a61a-d68a8ba5e174/28c2aa86-13f7-4035-a61a-d68a8ba5e1744.gif)
![海冰观测介绍课件_第5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0/20/28c2aa86-13f7-4035-a61a-d68a8ba5e174/28c2aa86-13f7-4035-a61a-d68a8ba5e174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海冰是海水冻结而成的咸水冰。但广义的海冰指海冰是海水冻结而成的咸水冰。但广义的海冰指海洋上所有的冰:咸水冰、河冰、冰山等。海洋上所有的冰:咸水冰、河冰、冰山等。 大陆冰川或陆架冰滑入海大陆冰川或陆架冰滑入海洋后断裂而成的巨大冰块中,洋后断裂而成的巨大冰块中,露出海面的高度在五米以上露出海面的高度在五米以上的称为的称为冰山冰山。高度大的可达。高度大的可达几十米,长度可为几百米至几十米,长度可为几百米至几十公里。特大的冰山就叫几十公里。特大的冰山就叫冰岛冰岛。海冰概念海冰概念2一、海冰分类一、海冰分类海冰是海洋中一切冰的总称,其分类可见下表根据根据海冰来源海冰来源根据根据发展阶段发展阶段根据根据
2、海冰外貌海冰外貌根据根据存在时间存在时间根据根据运动形式运动形式海水冻结而海水冻结而成的咸水冰成的咸水冰江河入海带江河入海带来的淡水冰来的淡水冰极地大陆冰极地大陆冰川或山谷冰川川或山谷冰川崩裂滑落海中崩裂滑落海中的冰山的冰山初生冰初生冰尼罗冰尼罗冰莲叶冰莲叶冰灰冰灰冰灰白冰灰白冰白冰(厚白冰(厚冰)冰)平整冰平整冰重叠冰重叠冰堆积冰堆积冰冰脊冰脊冰丘冰丘冰山冰山裸冰裸冰雪帽冰雪帽冰一年冰一年冰多年冰多年冰随风、浪、随风、浪、流漂泊不定的流漂泊不定的浮冰浮冰与海岸、岛与海岸、岛屿、海底冻结屿、海底冻结在一起的固定在一起的固定冰冰3二、海冰主要分布区二、海冰主要分布区南极海冰北冰洋海冰渤海海冰3-
3、4米厚的多年冰(2-3米厚的一冬冰)4三、海冰的影响海冰的影响 海冰是全球气候系统的重要因子,覆盖世界海洋中7%的区域。海冰在两极及高纬地区随季节变化。 海冰使地球表面获取的太阳辐射能量显著减少,极大地控制海洋与大气之间的热、能量、动量交换。其凝结和融化过程中,关联的盐分和热量通量影响上层海洋的密度结构。而密度结构随时间的变化导致深水层甚至海底的结构变化,海水向赤道的静平流可使低盐度的冷水从底部输送到两极地区。5 海冰的生消及数量多少,直接影响海况和海平面的变化,又影响大气环流和气候。海冰,特别是冰山,对航运和海洋资源开发的设施有很大的威胁。 在北大西洋纽芬兰附近,每年3-9月冰山最多,为保证
4、航运安全,自1913年起,美国和加拿大等国组织了国际冰山巡逻队,用飞机、无线电、雷达等手段,侦查报告冰山的地点和活动情况,发布冰山警报。60年代以后,卫星、遥感技术可进行及时地、同步地和大范围地监视冰山的活动。6 2001年2月7-13日,渤海和黄海北部出现该年度最大范围的海冰。辽东湾海冰距湾顶最大距离115海里,一般冰厚15-25厘米,最大冰厚60厘米;渤海湾海冰距湾顶最大距离约30海里,一般冰厚10-20厘米,最大冰厚35厘米;黄海北部海冰距岸最大距离约33海里,一般冰厚10-20厘米,最大冰厚30厘米。 7海冰对海上石油平台构成严重威胁海冰对海上石油平台构成严重威胁 在冰情严重期,辽东湾
5、北部沿岸港口基本处于封港状态;素有“不冻港”之称的秦皇岛港冰情严重,港口航道灯标被流冰破坏,港内外数十艘船舶被海冰围困,造成航运中断, 锚地有40多艘船舶因流冰作用走锚;天津港船舶进出困难,影响了海上施工船作业;黄海北部大东港船舶航行受到影响;渤海海上石油平台受到流冰严重威胁。 8 2004/05年冬季渤海及黄海北部的冰情冬季严重冰情期间,辽东湾沿岸港口均处于封冻状态。受海冰影响,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位于辽东湾的石油平台需靠破冰船引航才能保证平台供给及石油运输。 8 1969年23月,渤海发生百年不遇的大冰封灾害,整个渤海被几十厘米至一两米、甚至八九米厚的坚冰封堵了50天之久。进出天津港的12
6、3艘客货轮中,7艘被海水推移搁浅,19艘被海水夹住不能动,25艘由破冰船破冰后才得以逃脱,5艘万吨级货轮螺旋浆被海冰碰坏,1艘巨轮被海冰挤压破裂进水,引水船螺旋浆也被海冰破坏、船体变形,航标灯全部被海冰挟走。天津港务局观测平台被海冰推倒,海洋石油1号钻井平台支座拉筋被海冰割断而倒塌,2号钻井平台也被海冰推倒。不冻港的塘沽港、秦皇岛港遭港也遭海冰灾害,损失惨重。 9 2006年,进入2月份,受寒潮影响,渤海海冰增长迅速,辽东湾海冰范围从1月底的48海里发展到70多海里。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首次启动海冰灾害应急预案,及时向有关部委、海上生产运输部门以及受海冰影响的沿海省(直辖市)人民政府等发布冰情
7、警报,提请各有关单位和部门,做好防冰减灾工作。后来的几天,受大范围降雪和大风降温的共同影响,渤海辽东湾海冰范围达到8090海里,一般平整冰厚1525厘米,最大冰厚45厘米。海冰对港口设施、海上交通运输和生产作业产生严重影响。 10四、海冰观测项目四、海冰观测项目海冰的辅助观测项目海冰的辅助观测项目:海面能见度、气温、风速、风向及天气现象。海冰观测的时间海冰观测的时间:连续站每2h观测一次,大面站船到站即观测。海冰观测的类别有海冰观测的类别有:浮冰观测项目,固定冰观测项目,冰山观测项目浮冰观测项目,固定冰观测项目,冰山观测项目。浮冰观测项目浮冰观测项目:冰量、密集度、冰型、表面特征、冰状、流冰块
8、大小、流冰方向和速度、冰厚及冰区边缘线。固定冰观测项目固定冰观测项目:冰型和冰界。具体来说,有堆积量、堆积高度、固定冰宽度和厚度。冰山观测项目冰山观测项目:位置、大小、形状、及漂流方向和速度。五、海冰概况五、海冰概况1 海冰的生成海冰的生成 我国的海冰,大多数是海水冷却直接冻结而成,也有少量是来自河流入海的淡水冰。 淡水在4左右密度最大,在0附近结冰。海水含有食盐等盐类,其冰点和密度最大时的温度,都比淡水低。并且随盐度的增大而降低。12盐度盐度0510152024.6925303540冰点冰点0-0.27-0.53-0.80-1.07-1.33-1.35-1.63-1.91-2.20温度温度(
9、最(最大密度)大密度)3.952.931.860.770.31-1.33-1.40-2.47-3.52-4.54 当盐度高当盐度高24.695时表面海水虽时表面海水虽冷却到冰点,但最大密度值的温冷却到冰点,但最大密度值的温度均在冰点以下,因此,接近冰度均在冰点以下,因此,接近冰点的表层水将比下面的暖水重,点的表层水将比下面的暖水重,这样,便引起了上、下层冷暖水这样,便引起了上、下层冷暖水的对流,从而减慢了海水降温,的对流,从而减慢了海水降温,只有上、下层海水混合至冰点时,只有上、下层海水混合至冰点时,才能发生结冰现象。才能发生结冰现象。 当盐度低于当盐度低于24.695时,最时,最大密度值的温
10、度在冰点以上,大密度值的温度在冰点以上,在上、下层海水都给冷却到在上、下层海水都给冷却到最大密度时的温度以后,此最大密度时的温度以后,此时对流停止,只要表面海水时对流停止,只要表面海水继续冷却到冰点就可以结冰继续冷却到冰点就可以结冰了。了。 131 海冰的生成海冰的生成 海冰的成长,首先向水平方向发展,再沿厚度方向延伸,随着时间的推移,增长速度减慢。 最初生成的冰,是针状或薄片状的冰晶。大量冰晶的聚集和凝结,或降雪落至海面不融化,就形成糊状和海棉状的冰。在平静或有风浪的海面,糊状和海棉状的冰会进一步冻结,分别形成冰皮或饼冰(莲叶冰)。这类冰再增厚,便就形成灰冰和白冰。如有风、浪、流的作用,冰层
11、相互重叠堆积,形成重叠冰和堆积冰。14 当海冰形成以后,大量的盐分从冰中析出,因此冰层以下的海水盐度要增大,这就使海水结冰更加困难了。 海水结冰时,能将所含的盐分排析出来。少数来不及析出的盐分就被包围在冰晶的空隙里,形成盐泡。这样,海冰是淡水冰晶、“卤水”和气泡的混合体,所以带有咸味。14 一般说来,海水达到冰点以后就开始结冰,但由于自然条件和气象条件的影响,海水结冰的情况就有所不同。例如,在风浪较大的大洋中不易结冰,但在无风、海面平静的条件下,或小潮期间(流速低),结冰就迅速得多。此外,淡水流入的河口区,水浅和伸入陆地海湾都易于结冰。 这些特点对海冰预报都有指导意义。这些特点对海冰预报都有指
12、导意义。152 2 海冰的性质海冰的性质 海冰融化成液体后的盐度,称为海冰融化成液体后的盐度,称为海冰的盐度海冰的盐度。其值为。其值为3-25。它与海水的盐度、结冰的速率、和冰龄等有关。如果。它与海水的盐度、结冰的速率、和冰龄等有关。如果海水的盐度高,结冰又较快,则海冰的盐度就会高。冰龄海水的盐度高,结冰又较快,则海冰的盐度就会高。冰龄长,海冰的含盐度就会低。长,海冰的含盐度就会低。 海冰密度为0.850.94g/cm3,略小于海水的密度,所以冰块一般都浮在海面。形状规则的海冰,露出海面的部分,为总厚度的1/7-1/10。尖顶冰山露出水面的高度,约为其总厚度的1/4-1/3。 海冰的比热较淡水
13、冰大,但溶解潜热比淡水冰小。海冰表面的热传导系数为淡水冰的1/3,但厚度不到一米时,和淡水冰相似。海冰的反射率为0.5-0.7,其抗压强度约为淡水冰的 3/4。163 冰期和冰情冰期和冰情 冰期冰期是指初冰日起至终冰日止的总天数(冰维持的时间),自出现冰之日起至冰消失不再出现日止的这一时段。在此时段内可以有无冰日。冰期反应了某海域的气候状况。 最早出现冰的日期叫初冰日初冰日,用某月某日来表示。一般来说,初冰日早,说明本年冷得早。入冬时,根据往年和本年的天气情况,提前注视海面,以防误测初冰日,在一个冰期内,初冰日只有一个。我国的初冰日,一般在11月下旬1月中旬。 17 冰期冰期是用初冰日起至终冰
14、日止的一个时段的天数表示。这与实际有冰的天数不一样,也不能表达实际有冰的程度,但是能说明气候冷暖和变化特征。(有冰天数是有冰日子之和,间断的无冰日数不算在内。) 我国的冰期大多数是跨年度的,这与冬季跨年度有关。冰情年度为入冬的头年年度为准。例如:1968年冰情年度是指1968年冬至1969年春这一时段,并且不论初冰日出现在哪一年,都称入冬的头年的年号为冰期年度。 终冰日终冰日是指冰最后消失之日,也用“某月某日”来表示。在一个冰期内终冰日也只能是一个。因此,观测时要延长一定的时段。如果冰化了一段时期,后又出现冰,应以最后终了的日期为准。我国海区的终冰日一般在2月下旬至3月上旬之间。18显然,各个
15、特征冰期的冰情是有区别的,但是特征冰显然,各个特征冰期的冰情是有区别的,但是特征冰期划分至今尚无统一的严格标准。期划分至今尚无统一的严格标准。 在一冰期内,依据冰的发展又分为3个或5个特征期。3个特征期是:初冰期严重(盛)冰期、消冰期。5个特征期是:初冰期封冰期盛冰期融冰期 消冰期19 在海冰观测中,把表达和描述冰情的许多术语通称为冰情要素冰情要素。一种冰情要素,只表达或描述冰一个侧面的状况,冰情要素选取得越多,冰情的表达就越详细。同时,不同的部门,根据不同的需要,冰情要素的选取也不完全相同。 例如:水工建筑部门,为研究海冰的物理性质,冰情要素的选取,有海冰盐度、温度、密度、抗压力、负荷力等等
16、;从事海上交通的部门,为研究及预报冰情的需要,冰情的所有要素都要选取。204 海冰观测点的选择海冰观测点的选择海冰观测点的选择海冰观测点的选择 主要有岸边岸边和海区海区两个方面,岸边测点应选择要既能观测到大范围的海冰情况,又能代表测点周围视程内的海冰特征。一般要求为海面开阔,海拔高度在10m以上地点。要尽量利用灯塔、了望台等高层建筑,以便能观测到航道、港湾锚地、海上建筑物附近的海冰特征。同时也应考虑观测作业方便、安全等条件。测点选定后应测定海拔高度和基线方向。204 海冰观测点的选择海冰观测点的选择海区测点的布设海区测点的布设 原则上测点与测点之间的距离以其视距的两倍为好。此外,还要考虑到岸边
17、常规观测点的配合,组成观测网,以便达到既有重点,又能全面、系统的了解海区冰情概况。21六、冰量和浮冰密集度观测六、冰量和浮冰密集度观测 冰量冰量为能见海域内海冰覆盖的面积占该海域面积的成数。冰量包括总冰量,浮冰量和固定冰量总冰量,浮冰量和固定冰量三种。总冰量为所有冰覆盖整个能见海面的成数;浮冰量为浮冰覆盖整个能见海面的成数;固定冰量为固定冰覆盖整个能见海面的成数。1 冰量和浮冰密集度的定义冰量和浮冰密集度的定义浮冰密集度浮冰密集度是描述浮冰群里冰块与冰块之间紧密程度的一个物理量。它被定义定义为:浮冰群中所有冰块总面积占整个浮冰区域面积的成数。222 观测与记录观测与记录总冰量总冰量(浮冰量、固
18、定冰量)的观测,是将整个能见海面分成十等分,估计十等分中的冰(浮冰、固定冰)所覆盖的成数,用010和 共12个数字和符号来表示。习惯上叫“级”。例如:冰量6级,则表示冰占能见海面为6%。 记录时,只记整数。海面无冰,记录空白;海面有少量冰,但其量不到海面的1/20时记“0”; 冰占整个能见海面的1/10记“”;占2/10记“2”;海面全部被冰覆盖记“10”,若有少量空隙可见海水,则记 ,其余类推。101023浮冰密集度浮冰密集度的观测方法与冰量相同。在进行密集度观测时,当浮冰分布海面内有超过此海面1/10以上的完整水域,则该水域就不应算作浮冰分布海面。若海面上只有微量(不足能见海面的1/20)
19、初生冰或只有零散的分布着几块流冰,则密集度记“0”。 这里所说的冰占的面积,是把所有的冰(包括根据浮冰密集度计算出的冰)集中起来计算的,而不是“散布”的面积。故冰量(或浮冰密集度)还受冰的远近,外形,光照,反射等因素的影响,观测时应注意排除这些因素所产生的误差。24冰量(或浮冰密集度)冰量(或浮冰密集度)的大小不仅与冰的多少有关,还与能见海面的大小有关。 对于同一测点不同时间,同一时间不同测点,不能单从其冰量(或浮冰密集度)的数字大小来比较其冰的量值和浮冰密集度,必须注意其能见海面的大小的变化,而能见海面大小的变化受海面能见度的影响,当海面能见度差,能见海面的视程就小,若能见海面很小时,冰量(
20、或流冰密集度)就显得大,这种冰量(或流冰密集度)也就失真了。所以当海面能见度小于4km时,不进行冰量观测。25七、冰形、冰外貌特征和冰状观测七、冰形、冰外貌特征和冰状观测1 冰型观测和记录冰型观测和记录 冰型是表示海冰的生成和发展过程的不同形式。 浮冰型浮冰型 :(1) 初生冰初生冰(用N用示)由海水直接冻结或在海面上降雪而成。多为晶状、针状、薄片状、糊状和海绵状。海面呈灰暗色且无光泽,遇微风不起波纹。(2)冰皮冰皮(用表示)由初生冰或在平静的海面上直接冻结而成,其表面平滑而湿润,色暗灰,面积较饼冰为大,厚度小于5cm,能随波起伏,遇风浪易破碎。26()尼罗冰尼罗冰(用i表示)厚度小于10cm
21、的有弹性的薄壳层。表面无光泽,在波浪和外力作用下易于弯曲和破碎,并能产生“指状”重叠现象。(4) 莲叶冰莲叶冰(用P表示)直径30300cm、厚度10cm以内的圆形冰块。由于彼此相互碰撞而具有隆起的边缘。它可以由初生冰冻结而成,也可以由冰皮或尼罗冰破碎而成。27(6)灰白冰灰白冰(用Gw表示) 厚度为1530cm的冰层,由灰冰发展而成。表面比较粗糙,呈灰白色,受到挤压时大多形成冰脊。(7)白冰白冰(用W表示)厚度为3070cm的冰层,由灰白冰发展而成。表面粗糙,多呈白色。(5)灰冰灰冰(用G表示) 厚度为1015cm的冰盖层,由尼罗冰发展而成。表面平坦湿润,多呈灰色,比尼罗冰的弹性小,易被涌浪
22、折断,收到挤压时多发生重叠。28(8)一年冰一年冰(用Fy表示)厚度为70200cm,时间不超过一个冬天的冰,由白冰发展而成。(9)多年冰多年冰(用My表示)至少经过一个夏天而未融尽的冰,厚度多在2m以上。由于它比一年冰厚且松,露出水面部分较高。29 常见固定出型分为冰川舌,冰架、沿岸冰、冰脚和搁浅常见固定出型分为冰川舌,冰架、沿岸冰、冰脚和搁浅冰五种。冰五种。冰舌冰舌(Gf)陆地冰川向海中的舌状伸展,最大可能伸展数十)陆地冰川向海中的舌状伸展,最大可能伸展数十千米。千米。冰架冰架(Is)与海岸相连,高出)与海岸相连,高出海面海面2m50m的的漂浮或搁浅的漂浮或搁浅的冰原称为冰冰原称为冰架架。
23、沿岸冰沿岸冰(Ci)与海岸冻结在一起的冰盖层,其宽度差别很大,)与海岸冻结在一起的冰盖层,其宽度差别很大,随风浪起伏。随风浪起伏。29 固定冰型观测时,应根据固定冰型的特征及形态,固定冰型观测时,应根据固定冰型的特征及形态,以符号记录。当几种冰型同时出现时,依量多少顺序以符号记录。当几种冰型同时出现时,依量多少顺序记录。记录。特殊冰型出现时,与浮冰冰型一样,在备注栏内详细特殊冰型出现时,与浮冰冰型一样,在备注栏内详细记录并摄影。记录并摄影。冰脚(冰脚(If)沿岸冰的残体部分或向沿岸冰发展的初始阶段,)沿岸冰的残体部分或向沿岸冰发展的初始阶段,附在海岸上狭窄的固定冰带,不能随潮汐升降附在海岸上狭
24、窄的固定冰带,不能随潮汐升降也不与海面相连也不与海面相连接接。搁浅冰(搁浅冰(Si)受风浪、潮汐影响搁浅在海岸、礁石、滩涂的)受风浪、潮汐影响搁浅在海岸、礁石、滩涂的冰,多为孤立冰块组成的冰群。冰,多为孤立冰块组成的冰群。302、冰外貌的观测和记录、冰外貌的观测和记录 冰状观测只进行浮冰冰状浮冰冰状观测。 浮冰表面特征分浮冰表面特征分平整冰、重叠冰、冰脊、冰丘、覆雪冰、覆水冰、蜂窝冰、等七种。(1)平整冰平整冰(用L表示)冰面较平整,未受变形作用影响的海冰,或只有冰瘤或冰块挤压冻结的痕迹。(2)重叠冰重叠冰(用Ra表示)冰层相互重叠,但重叠面的倾斜度不大,层次仍较平坦分明。31(3)冰脊冰脊(
25、用Ri表示)碎冰在挤压力的作用下,冰块杂乱无章地堆积在一起形成的山丘状的堆积冰。(4)冰丘冰丘(用H表示)在风、浪、流的作用下,冰块杂乱的重叠堆积在冰面上,呈直立或倾斜状态。(5)覆雪冰覆雪冰(用S表示)覆雪冰是指表面有积雪的冰。(6)覆水冰覆水冰(用F表示)覆水冰是指冰面上覆有融水的海冰。(7)蜂窝冰蜂窝冰(用Ro表示)蜂窝冰是指处于融化阶段后期的冰,其中有许多因融化而成的水孔。32(1)巨冰盘巨冰盘(用Gf表示)巨冰盘是指水平尺度大于2km的海冰。(2)大冰盘大冰盘(用Bf表示)大冰盘是指水平尺度在0.52km的海冰。(3)中冰盘中冰盘(用Mf表示)中冰盘是指水平尺度在100500m的海冰
26、。(4)小冰盘小冰盘(用Sf表示)小冰盘是指水平尺度在20100m的海冰。(5)冰块冰块(用Ic表示)水平尺度在220m的海冰。(6)碎冰碎冰(用Bi表示)碎冰是指水平尺度小于2m的冰块。 沿岸冰状观测时,应根据冰状特征,依量的多少用符号记录,量相同时依碎冰到平整冰顺序记录。3、冰状观测和记录、冰状观测和记录 冰状观测,是指浮冰的大小尺度,分为:冰状观测,是指浮冰的大小尺度,分为:33八、浮冰运动参数和固定冰堆积状况、范围的观测八、浮冰运动参数和固定冰堆积状况、范围的观测1 浮冰运动参数观测浮冰运动参数观测 海上浮冰和冰山的漂流,主要取决于风和流的共同作用。一般在弱潮流海区,由风引起的冰块漂流
27、速度约为风速的1/50。在北半球其漂流方向偏于风向右方30 40 ,在南半球则偏向于风向的左方。但在强潮流海域,冰块的漂流方向因受风力和潮流的共同作用,则更为复杂难测。浮冰的运动过程,包括离散、集聚和剪切。浮冰的运动过程,包括离散、集聚和剪切。浮冰观测可分为流冰块大小、浮冰方向和速度的观测。浮冰观测可分为流冰块大小、浮冰方向和速度的观测。34 浮冰块大小分五级,按浮冰块大小分五级,按“冰块大小等级表冰块大小等级表”测定。测定。先确定最多浮冰块水平尺度,先确定最多浮冰块水平尺度,按等级用符号记录。量相同按等级用符号记录。量相同时取其最大者并测定单个最时取其最大者并测定单个最大冰块的水平尺度。以米
28、为大冰块的水平尺度。以米为单位,取整数。单位,取整数。冰块名称符号水平最大尺度d(m)碎 冰 块Ksd20小 冰 块Kx20= d100中 冰 块kz100=d500大 冰 块kd500=d2000巨 冰 块kj2000 ” ”符号;如海湾河口全部被固定冰所覆盖,此时,除记录其宽符号;如海湾河口全部被固定冰所覆盖,此时,除记录其宽度外,还应在备注框内注明度外,还应在备注框内注明“固定冰宽度至对岸固定冰宽度至对岸”。 有些站测冰点选在测波室,如测波室前垂直于岸线的有些站测冰点选在测波室,如测波室前垂直于岸线的沿岸冰能代表测区一般情况,也可直接以测波室垂直于沿岸冰能代表测区一般情况,也可直接以测波
29、室垂直于岸线的方向作为基线方向。岸线的方向作为基线方向。42(3)固定冰厚度观测冰厚度冰厚度是指沿岸冰表面至冰层底的垂直距离,以厘米为单位,取整数。沿岸冰厚度观测通常用冰钻和冰尺进行。43 冰厚测点一般选在基线方向上,测点的数量,视沿岸冰宽度而定,以能反映出冰厚度变化为原则。测点选好后,先清除冰面上的积雪和其它杂物,再用冰钻钻孔,钻孔过程中,冰钻应保持垂直状态,直至钻透为止,然后将冰尺的支杆用销扣扣住,插入冰孔,当觉知已达冰下后,即将冰尺紧贴冰孔边缘向上提,用冰底将销扣挂落,支杆受弹簧作用成水平状并钩住冰,此时冰面截在冰尺上的读数即为冰厚。 海上乘船观测冰厚时,可用绞车或网具捞取冰块(最好取三
30、个以上),分别测量冰块厚度,最后取其平均值作为冰厚观测值。44九、测绘冰情图九、测绘冰情图表示冰情况的图象叫冰情图表示冰情况的图象叫冰情图 冰情图是测冰点现场冰情,边测边绘,并说明天气情况,用铅笔绘成草图,清晰显目而成。所以冰情图即是冰的原始记录,又是冰情资料编纂内容之一。 冰情图的测绘,实际上就是把观测结果及海冰的分布情况,在测点(或海区)的局部范围内,用规定的格式、符号和色彩反映出来。冰情图由底图和冰情两部分组成。底图板面除预制有测点附近的岸线、入海河流、高山、近岸等深线、岛屿、海上建筑物、测点位置,以测点为中心每2km作一等距圆孤线,每10 作一方位线,还应在图的右下方设计可填主要冰情要
31、素、冰情概述以及站名、年、月、日、比例尺,在图上方设计可填图例的专栏 45绘制时,用红色笔实线表示固定冰分布外缘线,蓝色铅笔线表示流冰群边缘线,能见距离在能见水平最大远程以内时,用黑色虚线标明,在固定冰及流冰分布区内,用符号及数字分别标出冰型、冰状、密集度、固定冰厚度、流冰块大小、堆积量和堆积高度。堆积高度以三角形符号表示,在符号内标出堆积量,在符号顶端标出最大堆积高度,在符号底端标出一般堆积高度。流向用箭头表示,在其上方注明流速,同时还应绘出等深线 46乘船观测冰情图应根据每航次冰观测的结果来编制。绘图时,首先在空白底图上标出各测站冰区边缘线的特征量,然后用圆滑曲线连接各点,即为冰区边缘线,其次在冰区内各测站附近按右方格式填注观测结果,某项无记录时,相应位置空白 。海上某测站14时海冰记录是:冰量8%;密集度10;冰型以板冰为主,同时还有灰白冰和少量厚冰,外貌特征以平整冰为最多,其次为重迭冰和少量堆积冰,堆积冰的一般堆积高度为1m,最大堆积高度为1.5m;冰块大小以中冰块为最多,最大流冰块的水平最大尺度为350m,流冰的方向为45 ,速度为0.2m/s;冰厚为15cm,填注结果如图 所示。 填绘结束后,应同时用文字概述本航次冰情分布特征,变化情况,特殊海冰现象及其危害等。 47十、海冰监测系统十、海冰监测系统 利用各种可能的手段对海冰的分布、类型、生成、发展以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1年中国调墨螺钉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年移动平板滑轮车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成都2025年四川成都师范学院招聘高层次人才67人(第一批)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水族产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显色皂洗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至2031年中国实心轮胎模具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年可转位车刀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单回路数字控制系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至2031年中国MDF总配线架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年GSM短消息监控系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ESPEN重症病人营养指南(2023版)》解读课件
- 《金属与石材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1332001-2021112401384
- 即时通讯系统建设方案
- 2024年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小升初英语试卷
- 《坚毅:释放激情与坚持的力量》随笔
- 区块链应用操作员技能大赛考试题库大全-下(多选、判断题)
- 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管理考核试卷
- TB-T 3263.1-2023 动车组座椅 第1部分:一等座椅和二等座椅
-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1-8单元习作课件
- 劳工及道德体系法律法规清单
- 2024年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