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拆模的施工方案_第1页
立、拆模的施工方案_第2页
立、拆模的施工方案_第3页
立、拆模的施工方案_第4页
立、拆模的施工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合蚌客运专线HBZQ-2标段DK57+580DK110+000段箱梁预制时速350km客运专线铁路无碴轨道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整孔箱梁(双线)立、拆模专项施工方案文 件 编 号:ZXSGFA-LCM 版号/修改状态:A/0编 制:审 核:批 准:受 控 编 号:中铁四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下塘制梁场二九年八月时速350km客运专线铁路有碴轨道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整孔箱梁(双线)立、拆模专项施工方案1、 目的对合蚌客运专线HBZQ-2标段DK57+580DK110+000段箱梁预制工程中时速350km客运专线铁路无碴轨道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整孔箱梁(双线)的立、拆模施工进行控制,使其符

2、合现行有关设计图及规范、标准的要求。2、 适用范围适用于合蚌客运专线HBZQ-2标段DK57+580DK110+000段时速350km客运专线铁路无碴轨道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整孔箱梁(双线)预制的立、拆模作业。3、 职责3.1、工程部负责发放有效的施工图纸,作业标准、技术要求并对作业工序进行控制,检查其工序产品是否合格。3.2、安质部负责按标准、规范对工序最终产品检查、验证,并协助甲方及监理检查。工序最终产品须经甲方监理签认合格。3.3、模板班组负责按要求组织实施。4、 技术标准4.1、客运专线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梁暂行技术条件(铁科技2004120号)4.2、客运专线高性能混凝土暂行技术条件4

3、.3、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0-2005)4.4、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3-2005)4.5、铁路桥涵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TB10415-2003)4.6、时速350km客运专线铁路无碴轨道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整孔箱梁(双线)施工工艺细则以下简称工艺细则4.7、企业内控标准修订版资源配置表1 每班次资源配置表机械设备配置人员配置序号名称单位数量序号名称单位数量180t龙门吊台41技术员人325t卷扬机台22木工人103QY10t千斤顶台683普工人1043t倒链台24龙门吊司机人45、 工艺操作图1 模板安装流程图底模检查、清理修整模板除锈、涂脱模剂内模在

4、胎具上整备安装及调整加固侧模安装支座预埋板内模整体穿入钢筋笼安装端模进入下道工序本工艺程序由模板班组组织施工作业,龙门吊司机需持证上岗。6.1、立模立模作业工序作业流程详见图1。在制梁过程中应严格根据设计位置安装预埋件,浇筑混凝土时必须专人值班,负责检查模板联结紧固螺栓、支撑丝杠,如有松动应及时停止该部位浇筑进行紧固,以免模型变形或漏浆。6.1.1、技术准备在底模首次拼装完成,并经验收合格后,在底模上放出纵横十字轴线,并将其引设至台座两侧,用以控制内模安装。6.1.2、底模施工过程中,主要由工程部对底模技术状态进行检查,模板一班、二班应根据工程部对底模各项控制点测量、检查结果进行相应调整。(1

5、) 技术状态检查预制梁移出台座后,模板班组及时清理底模,工程部即对底模平整度、反拱设置、四支座板位置高差、底模长度、拼缝错台等情况进行检查。底模平整度采用1m靠尺检查,要求不平整度2mm/m。反拱度采用水准仪测量,反拱设置值详见表2。四支座板位置高差采用水准仪测量,要求四支座板位置高差2mm,并对同一支座板的四个角点、支座板范围内的平整度进行测量,要求其高差及不平整度为0。底模长度采用50m钢卷尺测量,底模长度应计入梁体预设压缩量,预设压缩量根据表2按不同梁型进行设置,两端平均分配,检查合格后,在底模上放出梁端线,底模据此控制各预埋件纵向位置。表2 各种梁型反拱及压缩量设置值表序号梁 型跨中反

6、拱值(mm)上缘压缩量(mm)下缘压缩量(mm)132m箱梁17.35.8814224m箱梁6.584.077.91(2) 预埋件安装底模上的预埋件有:支座板与防落梁预埋板,预埋板必须事先经过防腐处理,预埋件进场后,工程部、安质部应逐个进行检查,检查预埋件的尺寸、套筒间距以及预埋板外露面平整度。预埋件定位采用螺栓与底模固定。 (3) 底模清理底模清理宜在底模、侧模均安装调整好后进行,以防在检查调整侧膜时被二次污染。底模清理可采用人工用抹布清洁,如遇有锈蚀、浮浆难以清除,亦可采用钢丝圈打磨清理。除清理底模面板上杂物、污锈外,还应对底模与侧模接缝处的浮渣进行清理,确保二者连接严密。(4) 涂刷脱模

7、剂在底模清理干净后,及时对底模涂刷脱模剂,脱模剂应涂刷均匀。表3 底模检修技术要求序号项 目允许偏差(mm)检查方法1两端的活动底板边缘高差1用600mm水平尺测量2底板全长范围内横向偏移2挂中心线,测每节底板两端3底板全长5用50m钢尺测量底板两侧4两端支座螺栓孔中心距2用钢卷尺测量5两节台座钢底板接口处高低差2用钢直尺及塞尺查接口两侧6.1.3、侧模安装(1) 侧模拼装为提高生产效率,每个制梁台座固定一套侧模。侧模在工厂分节段加工,到现场进行拼装,预拼合格后用螺栓将两节侧模初步连接成整体,然后用电焊将侧模的连接缝焊接堵严。焊接宜在不与混凝土接触的背面进行,当必须在与混凝土接触的板面焊接时应

8、用砂轮打磨平整。(2) 侧模安装侧模安装程序如下:水平千斤顶纵向精确对位骨架底部安装千斤顶调整侧模高度拧上侧模骨架连接大螺栓精确对位后,拧紧侧模与底模连接螺栓通过可调撑杆及外侧骨架底部千斤顶,调整侧模顶部尺寸紧固可调撑杆、锁闭千斤顶检查侧模安装尺寸侧模清理整备涂隔离剂下道工序施工采用吊车吊装侧模靠近底模。为便于侧模与底模螺栓连接,螺栓位置除精确放线外,尚须加大螺栓孔直径。侧模精确对位后,在侧模支承骨架下内外侧各安装一台千斤顶,千斤顶全部安装到位后逐个调整千斤顶的高度使模板升高到位,然后将大螺栓拧上使其初步对位,精确调整千斤顶的高度逐个拧上小螺栓。侧模与底模连接就位后,通过侧模可调支撑杆及外侧骨

9、架下的千斤顶调整侧模顶部尺寸。(3) 模板清理及涂刷脱模剂侧模全部调整就位后,对底、侧模面板同步进行清理,相应模板接缝则应在安装前即进行清理,确保接缝严密。底、侧模清理可采用人工用抹布清洁,如遇有锈蚀、浮浆难以清除,亦可采用钢丝圈打磨清理。在底模清理干净后,宜及时对面模涂刷脱模剂,脱模剂应涂刷均匀。(4) 技术及质量控制侧模技术控制除执行底模相同平整度检查外,还应对侧模保证桥梁高度、桥面宽度进行检查。调整侧模顶部尺寸时,工程部技术员采用水准仪测量相同位置底模与翼缘板外侧顶面高差,高差须与设计梁高一致,偏差应满足:0mm,且5mm。调整过程中,技术员置镜观测指导调整量,并且注意不可将水准仪置镜于

10、正在调整模板上。 两侧侧模均调整到位后,工程部技术员采用钢尺检查桥面宽度,桥面宽度允许偏差为10mm,检查不应少于10点。安装好后,技术员、质检员对连接螺栓的紧固情况逐个进行检查验收,严防漏浆和模板变形。其他控制项允许偏差详见表4。表4模板安装尺寸允许误差序号项 目要 求1模板总长10mm2底模板宽+5mm、03底模板中心线与设计位置偏差2mm4桥面板中心线与设计位置偏差10mm5腹板中心线与设计位置偏差10mm6横隔板中心位置偏差5mm7模板倾斜度偏差38底模不平整度2mmm9桥面板宽10mm10腹板厚度+10mm、011底板厚度+10mm、012顶板厚度+10mm、013横隔板厚度+10m

11、m、-5mm14端模板预留孔偏离设计位置3mm6.1.4、端模安装(1) 端模安装流程为:模板清理整备涂刷隔离剂安装锚垫板吊装端模端模与侧模、底模、内模进行连接和固定(2) 端模安装注意事项 安装端模前,应清理端模表面混凝土浆; 安装锚垫板时,应使锚垫板须与张拉槽面板贴紧,不同型号锚垫板不得安错,并用棉纱或海绵将喇叭管中抽拔橡胶管以外的空隙堵塞严密,防止漏浆;吊装端模。端模吊装时要保持水平,靠拢前,应逐根将抽拔管从锚垫板中穿出,并且边穿边进。端模两侧的移动要同步跟进,防止差异过大和猛顶硬撬,将抽拔管挤变形,如发现抽拔管有变形,则应导链将其拉顺。 (3) 技术控制端模安装就位后,用钢尺测量桥梁顶

12、板长度,顶板长度应计入预设压缩量,压缩量设置根据梁型不同详见表2,梁长偏差:-10mm,且10mm。6.1.5、内模(1)、内模安装流程为清洁整修内模在专用拼装台座整备涂刷隔离剂内模整体拖入钢筋笼内启动液压系统,伸展各部位至设计位置检查并调整内模轴线、顶面标高下道工序施工(2)、拼装内模前,应先对模板清理干净,拼装时在接缝钢板侧模粘贴止浆胶带,使拼缝严密,相邻两节段内模面板错台2mm;(3)、内模必须在拼装台座上预先检查校正内模的截面尺寸及外形尺寸,如误差超标,侧通过可调支撑杆进行调整,调整就位后须经专职质检工程师检查验收合格;内模安装前,梁体钢筋骨架应已通过监理工程师检查验收,且必须对模板面

13、板喷涂隔离剂;(4)、模板拖入制梁台座后,由工程部技术员对模板轴线、标高进行检查。内模轴线采用底模和端模上的中线来控制。标高检查采用水准仪观测,测量底模与内模顶面相对高差,并通过调整内模小车支腿螺杆高度调整内模顶面标高。(5)、注意事项内模在拖入对位时要慢,两端及两边应平衡,保持轴线一致,防止将梁体钢筋笼挤变形。6.2、模型拆除经试验室试件随梁养护混凝土试件强度,确定梁体混凝土强度33.5MPa,梁体混凝土芯部与表层、箱内与箱外、表层与环境温差均不大于15,且能保证混凝土棱角完整时由试验室出具箱梁拆模通知单方可进行拆模工作。6.2.1、拆内模拆除内模前,必须预先拆除内模支撑。模板收缩时,首先使两侧下梗肋模板与上梗肋模板连接油缸回油,收缩下梗肋模板;之后,使两侧上梗肋模板与顶面模板连接油缸回油,收缩两侧上梗肋模板;最后,内模小车支柱竖向油缸回油,使顶面模板脱落,启动液压装置,使内模整体下落至内模托架。采用卷扬机牵引内模至拼装台座,施工时,防止卷扬机牵拉内模时损坏梁体。及时清理各种配件,以备再用。6.2.2、拆端模拆去端模上锚垫板的连接螺栓;在端模上、下、左、右各设一台10t油顶进行脱模,施顶时要同步,防止梁体受损;脱模时,禁止生拉硬撬,以免损坏梁体。模板拆完后,应及时清除模板表面残余灰浆并均匀涂刷隔离剂,与此同时还要清点和维修、保养、保管好模板零部件,如有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