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RS/GPS/PDA土地利用变化图斑快速调查技术规定_第1页
基于RS/GPS/PDA土地利用变化图斑快速调查技术规定_第2页
基于RS/GPS/PDA土地利用变化图斑快速调查技术规定_第3页
基于RS/GPS/PDA土地利用变化图斑快速调查技术规定_第4页
基于RS/GPS/PDA土地利用变化图斑快速调查技术规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基于rsgpspda土地利用变化图斑快速调查技术规定(征求意见稿)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二一年七月目录第一章总则31适用范围32规范性引用文件33术语34技术指标45技术路线46工作流程57组织模式68调查成果6第二章准备工作89软硬件系统准备810资料准备8第三章数字正射遥感影像图制作1011卫星影像数据1012控制资料1013drg/ludrg制作1014影像纠正1015影像配准1016影像融合1017影像接边与镶嵌1018标准分幅1119图幅整饰11第四章基于rs的变化图斑快速发现1220目的任务1221技术指标1222技术方法1223工作流程12第五章基于gps的变化图斑外业采集1824目

2、的任务1825技术要求1826技术方法1927工作流程19第六章基于gis的变化图斑数据处理2328目的任务2329基本要求2330技术方法2331工作流程23第七章数据交换2532矢量数据交换格式2533影像数据交换格式2934格网数据交换格式3035元数据交换格式31第八章质量控制3236遥感数据3237地形图/土地利用现状图3238遥感影像分类3239信息采集3240面积量算32附录a 1:1万卫星数字正射影像图图廓整饰范例33附录b 变化图斑vct交换格式示例34附录c 土地利用变化图斑调查记录表37附录d 土地利用地类汇总表38基于rsgpspda土地利用变化图斑快速调查技术规定第一

3、章 总则1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应用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掌上电脑(pda)技术开展土地利用变化图斑快速调查的技术指标、操作流程、成果和质量控制等。本标准适于1:10000比例尺和1:2000比例尺土地利用变化图斑快速调查,其他比例尺土地利用变化图斑快速调查参照执行。实际应用可选择3s的一种或数种技术组合,应用时参照执行相应条款。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规范性文件包含的内容,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组成部分。本标准发布时所示版本均有效。所有规范性文件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规范性文件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t13989-92 国家基

4、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和编号gb/t 21010-2007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td/t 1014-2007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td/t 1015-2007 城镇地籍数据库标准td/t 1016-2007 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国土资源部 土地利用数据库建设技术规程3 术语下列术语和定义适合于本标准。3.1 土地利用数据库按土地利用数据库建设技术规程,将土地利用现状图经坐标转换、投影变换和分幅数据接边后形成的数字化产品。3.2 数字正射遥感影像图(dom)将航空影像扫描数据或航天遥感数据,经过辐射校正、几何校正,并利用数字高程模型进行投影差改正,并附之以主要居民地、地名、境界等要素,形成的影像产品

5、。3.3 遥感影像监测将最新时相遥感影像与基年土地利用数据库或两时相遥感影像进行叠加,提取变化图斑及属性。3.4 土地利用分类知识库指利用tm、spot、ikonos、quickbird等卫星影像与航空影像以及其他相关的辅助资料(包括土地利用现状图、外业采集资料等),按照土地利用分类体系,提取各地类的典型影像样本及其属性数据,形成不同地区不同季节的土地利用类别的影像分割参数和影像特征知识库。3.5 图斑凡被境界、权属界、线状地物、地类界分割形成并以单一地类指称的封闭地块,其图面表示称为地类图斑(简称图斑),如疏林地图斑、苇地图斑等。3.6 基准站架设在固定点进行长时间测量的gps设备,该点坐标

6、作为测区的起算坐标。3.7 移动站用于图斑、线状地物、零星地类采集的gps设备。3.8 静态测量两台(或两台以上)gps接收机,分别安置在一条或数条基线的两端,同步观测4颗以上卫星,观测45分钟以上时间。这种模式用于测定基准站坐标和用于坐标转换参数计算的控制点联测。3.9 快速静态测量在一个已知测站上安置一台gps接收机作为基准站,连续跟踪所有可见卫星。移动站接收机依次到各待测测站,每测站观测数分钟。这种模式用于引点法测定基站坐标或特征高精度采集。这种方法要求在观测时段内确保有5颗以上卫星可供观测,流动点与基准点相距不超过20km。3.10 动态测量这种模式是在一个已知测站上安置一台gps接收

7、机作为基准站,连续跟踪所有可见卫星。移动站接收机在进行初始化后依次到各待测测站,每测站观测几个历元数据。这种模式用于边界和拐点采集。3.11 差分处理由于存在着轨道误差、时钟误差、sa影响、大气影响、多径效应以及其他误差,gps解算出的坐标与已知坐标存在一个差值,通过基准站已知精确座标,计算gps测量坐标与已知坐标的改正数,实现对其他测量点座标修正,达到高精度定位目的。4 技术指标4.1 土地利用数据库土地利用数据库精度符合土地利用数据库建设技术规程规定。4.2 数字正射遥感影像图数学基础与土地利用现状图或土地利用数据库保持一致。遥感影像图精度符合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规定。分幅遵循gb/

8、t13989-92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和编号。4.3 变化图斑边界1:1万土地监测图斑边界提取位置中误差小于5米。4.4 土地利用分类耕地、建设用地等主要地类识别属性误差小于20%。4.5 基准站两次引点较差不超过0.1米。4.6 动态测量拐点动态测量(10秒)中误差不超过0.5米,最大不超过1.0米。边界动态测量(1秒)中误差不超过1.0米,最大不超过2.0米。采集时接收卫星数要求4颗,截止高度角15。4.7 坐标转换检查点坐标转换中误差不超过0.1米,最大不超过0.2米。5 技术路线采用面向对象的土地利用分类方法主动识别变化图斑。制作数字正射遥感影像图,作为土地利用变化调查工作底图;数

9、字正射遥感影像图与数字栅格土地利用现状图或土地利用数据库套合或采用两个时相数字正射遥感影像图,主动发现变更源。采用基于pda遥感影像调绘技术和gps现场采集技术快速采集变更图斑边界和属性。采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处理、分析、管理和更新土地利用数据库。土地利用现状图件与数据更新;调查成果存储、管理、分析和统计汇总。基于rsgpspda土地利用变化图斑快速调查技术流程6 工作流程 软硬件系统准备 资料准备 数字正射遥感影像图制作 遥感监测主动发现变化图斑 变化图斑信息采集 采集信息后处理 图斑变更 面积量算 统计汇总7 组织模式7.1 乡镇主要工作任务是外业采集该区域土地变更信息;配合县级土地管

10、理部门收集地方有关资料。主要工作内容包括: 1)收集整理该区域地方详查数据库。2)收集整理历年变更调查图件和数据资料,包括历年变更调查记录手簿,变更调查图,变更一览表等。3)搜集其他资料,如行政边界调整资料,分村行政区划图等。4)辅助县级单位实地野外建立典型地类知识库。主要内容包括主要地类、影像图上的特征地物和部分典型变化图斑。5)提供gps测量影像纠正地面控制点等资料数据。6)辅助县级单位进行外业数据后处理。7)分析当地土地利用变化特点,确定外业变更路线。8)外业作业。7.2 县(区、市)县级土地管理部门主要负责和组织该县土地利用变化图斑快速调查任务、技术方案确定,同时负责最后变更成果的核查

11、汇总工作。主要工作内容包括:1)该区域土地变更技术方案建议与可行性报告分析。2)汇总整理具有空间坐标信息的变更资料,与土地利用变更工作底图进行精度核查,利用间接补测方法直接进入变更数据库。3)检查土地利用详查资料和数据库的质量分析,精度控制情况。4)与乡镇一起实地野外建立典型地类知识库。主要内容包括主要地类、影像图上的特征地物和部分典型变化图斑。5)工作区遥感监测提取变化图斑。6)收集整理该区域gps控制点,确定作业区域的gps基准站设置范围。7)进行外业数据后处理。8)土地利用变更数据库建立。对各乡镇外业变更数据进行入库、镶嵌拼接、拓扑关系检查、与土地利用基础数据库叠加更新数据库。9)土地变

12、更检查验收,对各乡镇成果和变更数据库进行质量检查。10)面积量算和汇总,进行县级土地变更面积以及土地利用现状面积汇总统计、报表等系列工作。8 调查成果土地利用变化图斑快速调查记录表数字正射遥感影像图土地利用变化图层土地利用现状更新图调查总结报告,包括:.实施单位、起讫时间、参加人员、工作量及工作简况等。.调查依据及技术精度要求等。.调查区域范围与位置、概况、已有资料情况以及检核、采用情况说明等。.gps接收机型号及相应的技术参数、设备检验情况说明等。.坐标系统与起算数据的选定,以及相关的技术参数等。.外业观测方案、作业中的问题、观测成果检验,以及执行技术规定的情况说明等。.观测数据质量分析与外

13、业检核计算情况说明等。.数据处理软件以及处理过程说明等。.精度分析。.存在问题和需要说明的问题等。各种附表和附图等。第二章 准备工作9 软硬件系统准备9.1 高档微机主要用于gps基准站数据传输、存储和处理,遥感图像处理、变化监测和变化图斑数据处理和更新。9.2 全球定位系统9.3.1 基准站东西向或南北向直径小于50km,配备1个基准站gps;东西向或南北向直径大于50km配备2个基准站gps,其中一个作为永久基站,另一个作为移动基站,移动基站架设位置取决于测区位置,移动基站与永久基站及测区最运端距离均要求不超过50km。已完成vrs网络建设的地区,提供验证后的网络差分地址和账号。9.3.2

14、 移动站接收机支持测量模式动态差分精度差分覆盖范围c/a码伪距3.0-5.0m50kmp码伪距0.5-1.0m50kml1单频载波相位0.5m20-30kml1/l2双频载波相位0.1m50km9.3 土地利用变化图斑快速发现系统支持多源数据匹配处理;支持多源数据集成管理;多时相遥感数据辐射匹配;基于多时相遥感影像的变化图斑快速主动发现方法,基于遥感影像与土地利用数据库的变化地块快速检测技术,实现土地利用变化图斑的快速发现和精确获取。9.4 土地利用变化图斑外业调查系统支持面向移动平台的影像高倍压缩与快速显示技术,正射影像图的实地检核技术,多种测量方法集成技术,实现土地利用变化图斑信息的快速核

15、实及采集。9.5 土地利用变化图斑内业处理系统支持多源数据集成管理,内外业数据交换,gis拓扑分析与图形编辑技术,实现内业数据加工的自动化和标准化。10 资料准备10.1 土地利用数据库已完成土地利用数据库建设地区,收集调查区域更新至上一年度的土地利用数据库。10.2 遥感数据选择最新时相遥感影像的全色数据或同时收集全色数据、多光谱数据。多光谱数据与全色数据空间分辨率比须小于10m;时相尽量保持一致,土地利用变化频繁地区最大不超过1个月,一般地区不超过2个月。10.3 土地利用变化图斑快速调查相关资料土地利用变化图斑快速调查相关资料包括国界、行政区域界、权属界,海域、权属性质、土地利用、地籍调

16、查等相关资料。第三章 数字正射遥感影像图制作11 卫星影像数据收集满足1:1万dom制作的卫星影像数据,包括spot5(2.5m全色数据与10m多光谱数据)、ikonos(1m全色数据与4m多光谱数据)和quickbird(0.6m全色数据与2.4m多光谱数据)等。12 控制资料采用1:1万(或更大比例尺)地形图或土地利用现状图。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应优先采用满足1:1万dom成图精度要求的外业控制点。13 影像纠正控制点选取应在影像放大2-3倍的条件下完成。控制点个数根据纠正模型和地形情况等条件确定:物理模型适合可提供卫星轨道参数、传感器参数的卫星影像,要求控制全景、均匀分布12个以上控制点

17、;有理多项式模型适合于难以获得线性传感器的外部几何参数且其姿态十分复杂的卫星数据;几何多项式模型适合于平坦地区或难以提供卫星轨道参数、传感器参数和dem数据的地区,通常要求每景控制点在20个以上,困难地区应适当增加控制点,保证在30-50个之间。14 影像配准以全色数据纠正成果为参考,对多光谱数据进行配准,采样间隔与全色数据相同。 15 影像融合对全色数据与多光谱数据纠正成果进行融合,形成兼具高分辨率空间信息和多光谱彩色信息的融合影像。可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加权相乘法、ihs变换法等多种方法。16 影像接边与镶嵌当监测区涉及多景数据时,须对重叠带进行严格配。镶嵌影像应保证整体色调均匀。17 标准

18、分幅对融合后数字正射影像进行1:1万标准分幅,dom范围为标准图幅的内图廓范围。第四章 基于rs的变化图斑快速发现18 目的任务应用两个时相遥感影像或遥感影像与土地利用数据库,提取影像特征不同或影像特征与土地利用数据库标示的土地利用类型不符的图斑范围与面积。19 技术指标21.1 最小上图图斑城镇建设用地为4mm2,耕地、园林地为6mm2,草地、水域、其他用地为15mm2。21.2配准误差用于变化信息提取的两个时相影像配准误差在1个像素以内。21.3 叠加限差遥感影像与土地利用数据库的套合限差在0.75mm范围以内,困难地区不超过1.5mm。21.4变化图斑边界1:1万土地监测图斑边界提取位置

19、中误差小于5米。21.5土地利用分类耕地、建设用地等主要地类识别属性误差小于20%。20 技术方法22.1 基于两个时相遥感影像将两个时相影像分别进行多尺度分割和分类,并对图斑进行矢量化,叠加检测后提取变化图斑。或采用灰度差值法,通过影像叠加,选择不同的波段组合,通过直接分类提取变化信息。22.2基于遥感影像与土地利用数据库将后时相遥感影像进行多尺度分割和分类后,与前时相土地利用数据库叠加检测,提取变化图斑。叠加限差范围内,以土地利用数据库为基准,叠加限差范围以外,以遥感影像为基准。或利用土地利用数据库矢量边界直接切割影像,计算矢量图斑对应的影像特征值,通过分类获取发生变化的土地利用图斑。21

20、 工作流程在变化图斑检测过程中,不同的原始数据构成需要采用不同的检测流程和方法。23.1多源数据加载加载历年土地利用现状数据、遥感影像数据、基础地理数据,支持对基础多源空间数据的加载,矢量数据格式支持esri shape格式、coverage 数据、mapinfo格式数据、vct格式数据;栅格数据格式支持(*.img;*.tif;*.bmp;*.jpg;*.gif;*.png)、 grid数据(*.adf)。采用工程的方式对数据进行管理,设置统一规范的图层组织、命名和属性字段。23.2多源数据匹配对多时相影像进行相对辐射匹配,对多时相影像、影像与土地利用数据库进行几何匹配。23.2.1辐射匹配

21、采用伪不变特征归一法多时相影像相对辐射匹配,根据影像的不同构成情况,确定伪不变特征点的选取优先顺序,提高相对辐射匹配精度。23.2.2几何匹配采用基于特征点的影像匹配、基于特征线的矢量与影像匹配、基于特征面的矢量与影像匹配,实现配准精度满足上图比例尺要求。遥感影像地物点相对于实地同名地物点的点位中误差,不得大于表1之规定。特殊地区可放宽到0.5倍。规定两倍中误差为其限差。表1 dom平面位置精度(单位:米)dom比例尺平地、丘陵地山地、高山地1:5000.300.401:10000.600.801:20001.201.601:50002.503.751:100005.007.501:50000

22、25.0037.5023.3两期影像分类后变化检测分别将两期影像进行多尺度分割,再利用知识库分别对分割后的对象进行分类,得到两个分类专题图,对两个分类专题图进行叠加判断,得到变化图斑。两期影像分类后变化检测影像分类专题图的正确性取决于分割精度和分类精度,通过建立不同地区不同季节遥感影像分类知识库,充分利用专家地学知识和样本训练经验知识,提高分类精度。23.3.1土地利用分类知识库根据本地区用地特点,运用多光谱、多时相的遥感数据,以及多种辅助数据,借助gis将不同土地覆盖类型的光谱特征、空间分布与土地覆盖类型的生物学特征(生物物理、生物气候)有机结合起来,建立本地区的土地利用分类知识库。知识库可

23、以通过样本训练或专家先验知识分析获取,数据结构定义和存储格式见23.7。23.3.2多尺度分割采用多尺度分割将遥感影像分割为具有丰富的影像特征属性的多边形对象,分割参数包括尺度参数、波段权重、特征因子参数(光谱因子、光滑度、紧致度)。对不同地区不同季节影像分割不同地类时,应根据影像特征选取合理的分割参数。分割参数可以导入已有知识库记录,也可以保存到分割知识库。23.3.3土地利用分类通过多尺度分割对象的影像特征属性与分类知识库进行匹配,实现分割对象的地类识别。23.3.4叠加检测将两时相影像分类专题图进行叠加,应用图斑叠加(overlay)技术,提取变化图斑。当两时相影像分类对象边界在叠加容差

24、范围内时,选择基准时相边界对变化图斑边界进行控制。23.4灰度差值法对两时相影像进行变化监测对两期影像进行灰度差值计算,得到影像差异灰度图,再采用阈值法分离变化图斑,或利用知识库对影像差异灰度图进行多尺度分割,得到变化图斑。灰度差值法要求两期影像同类地物具有相近的灰度值,最好是不同年份同一季节遥感影像变化检测。灰度差值法检测变化图斑23.4.1 变化信息增强对两个时相遥感影像进行辐射校正,采用差值法对变化信息进行增强。23.4.2 变化信息发现(1)采用阈值法分离变化部分与未变化部分。(2)对两个时相遥感影像波段进行组合,选取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未变化及变化地类作为训练样本,直接对变化信息进行

25、分类。23.5后时相影像分类后与土地利用数据库叠加变化检测首先将后时相影像数据进行多尺度分割,然后利用知识库的知识对分割影像进行分类,得到地类分类专题图,将分类专题图和土地利用数据库进行叠加检测,检测出变化图斑。后时相影像分类后与土地利用数据库叠加变化检测变化监测参照土地利用数据库矢量边界,设定容差范围对变化图斑边界进行控制,提高变化图斑边界提取精度。23.5.1多尺度分割同23.1.2。23.5.2土地利用分类同23.1.3。23.5.3 变化图斑提取对遥感影像进行分类和矢量化后,通过图层叠加(overlay)技术,提取与土地利用数据库不一致部分的类型和范围。分类图斑界线与土地利用数据库对应

26、图斑界线在套合限差范围内,以土地利用数据库图斑界线为准;超过套合限差,以分类图斑界线为准。23.6矢量边界切割影像检测变化图斑利用土地利用数据库矢量边界切割影像数据,计算地类图斑对应的影像特征值,再利用知识进行变化判读,得到矢量图斑的土地利用状况未变化、全部变化和部分变化三类情况。矢量边界切割影像检测变化图斑矢量边界切割影像检测变化图斑,能够快速发现土地利用数据库中哪些图斑土地利用状况发生了变化,特别适合利用同期遥感影像检测土地利用数据库的正确性。23.6.1矢量切割影像使用土地利用数据库矢量边界切割影像,得到以土地利用数据库地类图斑为单元的影像对象。23.6.2提取影像特征值提取各地类图斑在

27、影像上的光谱特征和形状特征,作为变化检测的判别基础数据。23.6.3变化检测通过土地利用分类,判读土地利用数据库中哪些图斑土地利用状况发生了变化,或验证同期土地利用数据库的正确性。23.7知识库定义以数据库形式保存土地利用分类知识,实现分类知识库和分割知识库的添加、删除、修改、查询操作。23.7.1知识记录:knowledgelib序号字段名称字段说明字段类型大小1ididint2name知识名称string503type知识类型int3adaptablearea适用区域int4adaptabletime适用时间string1005adaptableenvironment适用环境条件strin

28、g1006comment备注string50023.7.2知识属性:knowledgeproperty序号字段名称字段说明字段类型备注1knowledgeid知识idint2id参数idint3name参数名string(50)4type参数类型int1:表示字符串2:表示单一数值3:表示范围数值5strvalue字符串值string(100)6singlevalue单一数值double7minvalue最小值double8maxvalue最大值double23.7.3知识参数表: parametertable序号字段名称字段说明字段类型大小1id参数idint2knowledgetype知识

29、类型string503name参数名称string504paramtype参数类型string5023.7.4 知识库xml格式定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3.8 变化检测输出成果表达23.8.1遥感影像分类遥感影像分类按照耕地、非耕农用地、城镇村及工矿用地、交通运输用地、水库水面、水工建筑用地、未利用地七大类,分别用黄色、橙色、红色、褐色、蓝色、紫色、绿色表示。表5 变化前后地类及编码表变化前(占用)地类耕地非耕农用地未利用地编码0110b3010

30、b指耕地以外的其他农用地,包括02、03、04(043除外)三个一级类和104、114、117、122、123五个二级类;30指农用地和建设用地以外的土地,包括043、111、112、115、116、119、124、125、126、127十个二级类。变化后(新增)地类交通运输用地水库水面水工建筑用地城镇村及工矿用地编码101131182010交通运输用地中不包括街巷用地(103)和农村道路(104)。20指城乡居民点、独立居民点以及其以外的工矿、国防、名胜古迹等企事业单位用地,以及其内部交通、绿化用地,包括05、06、07、08、09五个二级类和103、121两个二级类。23.8.2变化图斑表

31、示以标准分幅为单元按自上而下、从左到右由1开始对变化图斑顺序编号。当一个图斑涉及多个图幅时,视该图斑的每部分为独立图斑,并分别参加所在图幅统一编号。影像监测变化图斑用红色界线表示。23.8.3 变化图斑属性表字段名称字段类型字段宽度备注序号number8图幅编号char20按标准图幅号填写图斑编号char10中心点坐标(x)float8小数点后一位中心点坐标(y)float8小数点后一位变化类型char11-确定,0-可疑变化前地类char8变化后地类char8面积(亩)float8小数点后一位备注说明char50第五章 基于gps的变化图斑外业采集22 目的任务通过gps测量和其他测量方法的

32、集成,对遥感监测发现的变化图斑进行外业核实,并采集精准边界和变化属性信息。23 技术要求25.1 基本要求全部监测图斑应实地走到、看到、拍到、记录到;凡发生变化的镇(区)境界按有关部门勘界成果确定;凡发生变化的权属界线,以村为基本单位,参照影像实地核实确认。权属界需本权属单位与相邻权属单位权利人共同指界确认; 凡发生变化的地类或图斑等调查内容,参照影像实地核实遥感监测是否准确。若遥感监测与实地不一致,则需实地测量,重新勾绘界线;境界、权属界以线状地物为界时,须说明线状地物的归属;与影像对比,采集的各种明显界线移位不得大于图上0.2毫米;不明显界线移位不得大于图上0.5毫米;平地、丘陵地物点点位

33、中误差不得大于图上0.4毫米,山区不得大于图上0.8毫米。25.2地类及其边界调查地类界应包含在权属界内,即地类界不跨越权属界;属于交替使用的地类或两种以上土地利用类型的地类,应以主要的利用类型表示,其它利用类型可备注说明,即同一地类界内的地类只能从属一个类型,不能两个类型同时并存。25.3地类图斑调查单一地类地块,以及被行政界线、土地权属界线或线状地物分割的单一地类地块为图斑。界线与dom上同名地物的移位不得大于图上0.3mm,不明显界线不得大于图上1.0mm。 最小上图图斑面积:城镇村及工矿用地为图上4.0mm2,耕地、园地为6.0mm2,林地、草地等其他地类为15.0mm2。 25.4线

34、状地物调查线状地物包括河流、铁路、公路、林带,固定的农村道路、沟渠、田坎、管道用地等。线状地物宽度大于图上2毫米的,按图斑调查;线状地物宽度小于图上2毫米的,调绘中心线,用单线符号表示。在实地线状地物宽度均匀处量测其宽度至0.1米。当线状地物宽度变化20时,应分段测量线状地物宽度;在以系数扣除田坎的地区,田坎不调绘。但作为权属界线和行政界线的田坎应调绘其准确位置,不参与面积计算。25.5 零星地类调查零星地类是指耕地中小于最小上图图斑面积的非耕地、或非耕地中小于最小上图图斑面积的耕地。零星地物可不调查。对零星地物较多地区,可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自行制定具体调查方法,开展调查。24 调查内容1.确

35、定新增建设用地图斑的真伪和范围。2.调查新增建设用地图斑变化前后地类。3.测量新增公路、铁路和管道用地等线状地物宽度。4.修正图斑地类的分割与合并。5.补充调查监测时段内遗漏图斑。6.拍摄每块图斑实地照片。25 工作流程土地利用变化图斑外业调查工作流程包括数据准备、外业采集和成果输出三个阶段。土地利用变化图斑外业调查工作流程27.1 数据准备(1)遥感图像准备遥感图像准备主要指本区域最新时相的全色数据或多光谱数据;主要目的是真实、形象反映出当前的地貌、地物特征;方便外业调查。(2)矢量数据准备矢量数据主要包括:遥感监测变化图层、本区域的行政边界、土地利用现状数据等其他辅助调查矢量数据等。(3)

36、工程文件制作开展外业调查工作之前,首先要将所在区域的空间信息底图资料(arcgis、autocad 等)按照相关的国家标准要求,通过土地利用变化图斑内业处理系统将矢量数据转为统一的shape格式文件,遥感影像数据转换为压缩格式,并制作为工程文件,导入到pda储存卡里。制作工程文件时将各图层的叠加关系、颜色、样式进行配置,图面整饰简洁,能够明显快速识别变化图斑、土地利用现状地类图斑边界、遥感影像图,方便外业核实与采集。(4)正射影像实地检核在外业实地核实过程中,通过选择同名地物点对正射影像的平面精度进行检核,当发现影像有偏移时,可以选择影像平移直接进行纠正,保存仿射变换参考点后内业进行仿射变换纠

37、正。27.2 gps定位设置27.2.1 gps观测指标卫星高度截止角应大于15、卫星数目应大于五颗、pdop小于4时。27.2.2 gps设置设置gps连接参数,包括常规串口通讯设置和差分网络参数设置。27.2.3 gps坐标匹配gps坐标与基础图件的匹配方法可以采用四参数模型、七参数模型和三参数模型。27.3 变化图斑边界核实与采集27.3.1 基本要求现场指界。边界采集可以采用gps单点测量、gps连续测量、屏幕调绘、常规测量等多种测量方法的组合。(1)对于规则地物图斑,并且遥感影像有明显特征地物点,宜依据影像勾绘边界。(2)对于不规则地物图斑或遥感影像上无明显特征地物点,宜以动态测量方

38、式按正常匀速步行速度沿边界采集几何数据。27.3.2屏幕调绘若遥感影像具明显特征地物点,依据影像勾绘图斑边界,与影像对比,调绘、转绘的各种界线偏移量,影像明显处不得大于图上0.2毫米,不明显处不得大于图上0.5毫米。27.3.3 gps测量边界不规则采用gps测量时,gps拐点采集误差小于0.5米,边界采集误差小于1米。gps连续动态采集构成弧段,采样率取决于边界复杂度,中误差不超过2.0米。27.3.4 传统测量方法的补测对于gps信号盲区、难以抵达的地区等,应充分利用传统测量方法,如前方交会测量法、直线交会测量法、甚至平板测量法进行补测。补测地物点对四周明显地物点的位置中误差,平地要求小于

39、图上1.00mm,山地要求小于图上1.50mm。采用皮尺、钢尺、玻璃纤维尺、激光测距仪等丈量距离时,量纲为m,数据记录取一位小数。往返与单程量词丈量的相对误差应小于1/200。27.4变化图斑属性数据核实与采集应及时将(调查)对象的有关地类、权属、坐落等属性数据录入到数据采集系统中。属性数据在内业处理时,允许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编辑、修改。27.4.1 图斑属性序号字段名称字段代码字段类型字段长度小数位数值域备注1图斑编号tbbhchar802地类编码dlbmchar4非空3权属单位代码qsdwdmchar194权属单位名称qsdwmcchar605权属性质qsxzchar36坐落单位代码zldw

40、dmchar197坐落单位名称qsdwmcchar608图斑面积tbmjfloat15209平差面积pcmjfloat152010变化后地类编码bhhdlbmchar411变化后地类名称bhhtbbhchar812新增建设用地状况xzjsydchar2013新增耕地类型xzgdlxchar2014减少耕地类型jsgdlxchar2015扣除类型kclxchar216线状地物面积xzdwmjfloat15217零星地物面积lxdwmjfloat15218图斑地类面积tbdlmjfloat15219核实地类hsdlchar420备注bzchar20027.4.2 线状地物序号字段名称字段代码字段类

41、型字段长度小数位数值域备注1图斑编号tbbhchar802地类编码dlbmchar4非空3权属单位代码qsdwdmchar194权属单位名称qsdwmcchar605权属性质qsxzchar36坐落单位代码zldwdmchar197坐落单位名称qsdwmcchar608图斑面积tbmjfloat15209平差面积pcmjfloat152010变化后地类编码bhhdlbmchar411变化后地类名称bhhtbbhchar812新增建设用地状况xzjsydchar2013新增耕地类型xzgdlxchar2014权属单位代码1qsdwdm1char1915权属单位名称1qsdwmc1char6016

42、权属单位代码2qsdwdm2char1917权属单位名称2qsdwmc2char6018长度cdfloat15119宽度kdfloat15120线状地物面积xzdwmj float15227.4.3 零星地类序号字段名称字段代码字段类型字段长度小数位数值域备注1图斑编号tbbhchar802地类编码dlbmchar4非空3权属单位代码qsdwdmchar194权属单位名称qsdwmcchar605权属性质qsxzchar36坐落单位代码zldwdmchar197坐落单位名称qsdwmcchar608图斑面积tbmjfloat15209平差面积pcmjfloat152010变化后地类编码bhhd

43、lbmchar411变化后地类名称bhhtbbhchar812新增建设用地状况xzjsydchar2013新增耕地类型xzgdlxchar2014权属单位代码qsdwdmchar1915权属单位名称qsdwmcchar6016面积mjfloat152字段含义参见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第六章 基于gis的变化图斑数据处理26 目的任务利用gis技术,完成外业核实后变化图斑数据的修改,整饰,报表生成等土地变更内业工作。27 基本要求依据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标准的分层要求对采集数据进行分层处理。线目标不偏离其定位线0.3毫米,点位误差0.1毫米。不同要素层重叠要素,其几何位置必须严格匹配。28 技术方法

44、内业数据处理包括内外业数据交换、变化图斑编辑、现状数据更新、统计报表生成等环节,主要实现历史数据,影像数据,以及其他参考数据的导入,工作数据的生成等预备工作;对工作数据进行编辑,保存,与外业调查系统进行导入导出数据交换等数据编辑工作;和生成最终土地利用变化图斑调查相关报表的工作。29 工作流程内业数据处理工作流程包括基础数据加载、内外业数据交换、外业成果数据检查、变化图斑处理和成果输出等阶段。内业数据处理工作流程31.1 变化图层和基础数据加载加载变化图层和基础数据,包括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前时相和后时相遥感影像数据、遥感监测变化数据、行政区划数据。根据导入的数据类型(地类图斑,线状地物,零星地

45、物),选择对应的数据,并根据图层数据字段与系统设置字段进行匹配,对图层属性字段进行规范化处理。31.2内外业数据交换实现区域内土地利用变化图斑的标准化外业核查与测量,统一外业调查工作包数据内容和标准,以乡镇或县级行政辖区为数据分包单元,实现外业调查工作包定制化。同时,在内业处理系统中建立与外业调查工作包相匹配的数据库。外业数据的导入导出,主要涉及外业调查工作包的裁剪与外业成果的拼接。31.3变化图斑编辑对变化图斑的空间信息和属性信息进行编辑,形成最终变化成果数据。31.4成果数据检查成果数据检查包括空间拓扑检查和属性检查。空间拓扑检查是指各图层内部的拓扑检查。通过拓扑重建,检查分层数据的面域的

46、闭合情况,寻找重叠图斑。图层属性检查主要是土地利用类型属性值的检查。土地利用类型属性值不能存在为空现象、不能存在非土地利用类型值的内容等。对于出现错误属性值要进行修改。31.5土地利用现状图变更其中土地利用现状图的变更方法有: 导入矢量图斑及属性,计算机支持下的批量变更。 依据外业工作底图,进行图形修改和属性修改的人机交互变更。31.6面积计算图斑面积计算包括线状地物扣除面积计算、平差面积计算、图斑净面积计算三步。(1)扣除面积计算扣除面积包括田坎面积、线状地物面积和零星地物面积。扣除面积计算根据地类图斑、线状地物和零星地物的权属单位及扣除方式,计算各类扣除面积并写入到相应图斑的字段内。(2)图斑面积平差计算图斑面积平差计算可以根据输入的控制面积完成图斑的面积平差,同时计算图斑内零星地物面积,以及根据田坎系数计算田坎面积。(3)图斑净面积计算图斑净面积计算计算工作地图中的图斑的净面积,并将值写入相应的字段。此项要求图斑数据中“平差面积”,“田坎面积”,“线状地物面积”,“零星地物面积”已齐备。31.7统计汇总以变化图斑层为基础生成土地利用变化图斑快速调查记录表、土地利用现状地类面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