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擦角的应用[1]_第1页
摩擦角的应用[1]_第2页
摩擦角的应用[1]_第3页
摩擦角的应用[1]_第4页
摩擦角的应用[1]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作者xxxx-日期xxxx摩擦角的应用1【精品文档】物体的平衡之巧妙方法摩擦角的应用一、 摩擦角的定义摩擦角指的是:物体在受到摩擦力情况下,物体的滑动摩擦力(或最大静摩擦力),支持面的支持力的方向固定不变,我们将支持力与摩擦力合成为支持面作用力(以下讲到的斜面对物体的作用力或平面对物体的作用力都为此力),则支持面的作用力与支持力的方向成角(如图1所示),而这个角就称之为摩擦角。解析:由摩擦公式: 得,图1摩擦角二、意义引入摩擦的意义:摩擦力与支持面的支持力是成对出现的,引入摩擦角后,可以将这对力合成一个力,在物体的平衡态受力分析中很大程度上起到问题简化的效果。尤其是在物体在四个力作用下保持动

2、态平衡的问题中,引入摩擦角后就可以简化成我们熟悉的三力平衡问题(如:三个力中有一个力确定,即大小、方向不变,另一个力方向确定,这个力的大小和第三个力的大小、方向变化情况待定),这里特别补充说明的是:在物体的三力平衡问题中,作用在物体这三个力合力为0,等效于三力共点,则三力的作用线汇交于一点,即三力汇交。三、方法的应用v45图2例1,如图2所示,用绳通过定滑轮 物块,使物块在水平面上从图示位置开始沿地面匀速直线运动,若物块与地面的摩擦因素,滑轮的质量及摩擦不计,则物块运动过程中,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O图3解析:如图3所示,取物体O点,作力的三角形。重力为有向线段,从该线段箭头端点做地面作用力

3、的作用所在射线,作从射线上任意点指向O点且将图形封闭成三角形的一系列的有向线段,它们就是绳子拉力矢量,用曲箭头标明变化趋势。由知力三角形中和的夹角小于45,初始状态绳子拉力与水平呈45,力三角形中和的夹角从45开始慢慢减小,图3中90,不难得出结论:绳子的拉力不断增大,地面的作用力不断减小,由图1易知,地面支持力与摩擦力均随之减小,所以BCD正确。45m图4例2,如图4所示,倾角45的斜面上,放置一质量m的小物块,小物块与斜面的动摩擦因素,欲使小物块能静止在斜面上,应对小物块再施加一力,该力最小时大小与方向是( )。A. ,与水平成15斜向右 B. ,竖直向上C. ,沿斜面向上 D. ,水平向

4、右45m图51530O解析:由得,摩擦角,作出力的三角形,如图5所示,蓝色有向线段为重力,黑色射线为斜面对物块的作用力,红色有向线段为施加的力,青色有向线段为施加的力的最小位置(与斜面的作用力相垂直),则方向与水平成15斜向右。即A正确。F图6例3,(2009.辽宁、宁夏理综)水平地面上有一木箱,木箱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现对木箱施加一拉力F,使木箱做匀速直线运动。设F的方向与水平面夹角为,如图6,在从0逐渐增大到90的过程中,木箱的速度保持不变,则( )A. F先减小后增大 B. F一直增大C. F的功率减小 D. F的功率不变解析:方法一(传统方法):由于木箱的速度保持不变,因此木箱始

5、终处于平衡状态,受力分析如图所示,则由平衡条件得:,两式联立解得,可见F有最小值,所以F先减小后增大,A正确;B错误;F的功率,可见在从0逐渐增大到90的过程中tan逐渐增大,则功率P逐渐减小,C正确,D错误。(此常规方法对数学要求比较高,如果是在高考时过于紧张,一时半会儿对其中的F表达式里变化情况弄不清楚从而半途而废)45图7vF1FG方法二(引入摩擦角):由得,摩擦角45,作出力的三角形,如图7所示,黑色射线为地面对木箱的作用力F1,红色有向线段为拉力F,蓝色有向线段为重力。由题意在从0逐渐增大到90的过程中,F的变化趋势为青色曲箭头方向变化,易得到:F先减小后增大。对于F的功率,由矢量表

6、达式:,重力的功率显然为0(重力与速度成90),得到F的功率与F1的功率互为相反数,F1的功率,显然F1与v的角度保持不变,而F1不断的减小,从而F的功率的值不断的减小,所以答案为AC。F图8结论:对比两种方法,方法二显然要简单容易的多。因此高中有必要掌握摩擦角的应用,而不一定非得参加竞赛的学生才掌握。例4,(竞赛训练题)如图8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物体与地面的动摩擦因素,想用力F推动物体沿水平地面滑动,推力方向与水平夹角在什么范围内事可能的?F图9mgF答案:解析:摩擦角,考虑临界情况,重力mg、地面对物体的作用力以及推力F构成闭合三角形时,则有,临界角,由图9可知时物体可在地

7、面上滑动。即。F图10v四、拓展实践练习1一物体质量为m,置于倾角为的斜面上,图10所示,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若要使物体沿斜面匀速向上滑动,求拉力的最小值。图11练习2(竞赛训练)结构均匀的梯子AB,靠在光滑竖直墙上,已知梯子长为L,重为G,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如图11所示,(1)求梯子不滑动,梯子与水平地面夹角的最小值0;(2)当=0时,一重为P的人沿梯子缓慢向上,他上到什么位置,梯子开始滑动?练习3(竞赛训练)一架均匀梯子,一端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另一端靠在竖直的墙上,同图11所示,梯子与地面及梯子与墙的静摩擦系数分别为1、2,求梯子能平衡时与地面所成的最小夹角。答案解析练习1,

8、GF图12解析:(引入摩擦角)如图12所示,摩擦角,由平衡条件得,作力的矢量三角形,其中:蓝色有向线段为重力,黑色有向线段为斜面对物体的作用力,红色有向线段为拉力。显然:当拉力F垂直于全反力方向时此时F的拉力最小,即:N1GF0图13练习2,解析:(1)(引入摩擦角)将梯子的重力,根据三力汇交,作出力的三角形,如图13所示,其中N1为竖直墙面对楼梯的支持力,F为水平面对楼梯的作用力,摩擦角:。由平衡条件可得: N1GF0图14所以有:(2)如图14所示,将梯子和人的重力用其等效重力代替,当等效重力的重心还在梯子重心下面时梯子还不会滑倒,当等效重力的重心还在梯子重心上面时梯子就会滑倒,所以当人上到梯子一半即L/2时,梯子开始滑动。GF11AHCDEBF22图15练习3,解析:系统达到临界平衡状态(极限平衡状态)时,即梯子与水平所成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