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第一章 各种环境中的动物第一节水中生活的动物【教学目标】:1.说出动物的生活环境的种类和特点。2.说出水生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的常见种类和主要结构特点。3.探究鱼类的运动和呼吸的方式,并概述鱼类的主要特征。4.归纳出水生动物适于水中生活的共同特点。5.关注水生动物的生存环境变化情况。【重点和难点】:重点:1、探究鱼类的运动和呼吸的方式,并概述鱼类的主要特征。2、说明水生动物适于水中生活的特点。难点:探索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课前准备】:教师:制作CAI课件(展示不同生活环境中的动物、水中生活的各种动物类群、水中自由生活的鱼和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水域污染对水生动物的影响
2、,增强直观性);鱼缸、金鱼、气球、吸管、塑料板、剪刀、橡皮筋、针线、钢尺等、鱼鳃结构挂图。学生:预习探究鱼鳍在游泳中作用的模拟实验;查找出水体环境的恶化情况资料。【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设计】师:录像展示不同环境中生活的各种动物,带领学生进入那绚丽多彩的动物王国,去领略大自然的神奇。然后,组织学生填表总结。生:填表总结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并总结。师:请根据生活环境和运动方式的不同,给它们找个家,然后相互交流。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交流。师:通过交流,我们不难发现动物种类繁多,而且生活环境和运动方式也各不同。质疑:这些动物都是怎样适应各自的生活环境的?生: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师:播放录
3、像,水中自由生活的鱼。质疑:鱼为什么能在水中自由的生活呢?我们人类为什么不能像鱼那样自由自在地生活在水中呢?生:开动脑筋,阐述自己的观点。(相互补充、完善)师:大家的观点正确吗?就让我们先看一看鱼是怎样生活的。组织学生观察鱼缸里的活鱼,然后提出观察问题。(CAI展示)问题l:鱼的外形有什么特点?是否有利于克服水中运动的阻力?问题2:鱼的运动器官是什么?胸鳍、腹鳍、尾鳍在运动中各起什么作用?生:以小组为单位,认真观察,根据提示问题积极动脑思考。然后,表述交流、补充完善,最后得出正确结论。.体型呈梭形、鳞片;.外有黏液,可减少水中运动的阻力;.鳍:鳍是运动的器官,胸鳍、腹鳍起平衡作用,尾鳍保持前进
4、的方向。师:在科学探究过程中,有些问题仅凭观察是难以得出结论的。这就需要通过实验或模拟实验来探究。接下来,就请你们以小组为单位,设计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的探究方案。生:以小组为单位,相互讨论研究,提出本组想要探究的问题,作出假设。师:组织学生汇报交流,相互质疑,补充完善本组设计方案。生:修改自己的实验方案。师:教师引导学生参照书(P5P6)中的方法步骤和老师提供的实验材料(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模拟探究。生: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师:巡视指导。生:体色的观察:鲫鱼背面呈色,腹面呈色。师:这种体色对鲫鱼在水中生活有什么意义?生:体形的观察:鲫鱼的身体(圆形、侧扁),体呈。师:这种体形有什么好处
5、?生:体表的观察:体表覆盖,呈状排列,体表(干燥、有粘液)。师:体表的这种特点与鲫鱼的水中生活是如何适应的?生:认真记录,讨论并得出结论,表述交流。师:人为什么不能像鱼一样在水中呼吸呢?生: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观点。师:要想明白这个道理,让我们先看一看鱼的呼吸器官鳃的结构。组织学生观察鱼缸里的鱼的口和鳃盖后缘交替张合的动作。质疑:口和鳃盖后缘为什么不是同时张或合的呢?生:用吸有墨汁的吸管慢慢滴在鱼口的前方,观察墨汁流动的情况,并认真记录。生:实验操作,轻轻掀起鱼的鳃盖,看一看鳃的形态和颜色。对照鱼鳃的结构放大图。师:质疑:鳃为什么是鲜红色?鳃丝为什么既多又细?生:讨论并填表:鱼鳃位于两侧,外有
6、保护,共有对鳃,颜色。当水流经鳃丝时,溶解于水里的进入鳃丝中的毛细血管里,而血液中的扩散出毛细血管,排到水中。师:总结鳃的结构与气体交换。生:讨论人类为什么不能像鱼那样生活在水中。师:质疑:你们能判断一下什么样的动物是鱼类吗?生:它们体表被有鳞片,用鳃(gill)呼吸,通过尾部的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游泳,以此来适应水中生活。师:除去鱼类以外,还有哪些动物生活在水中呢?生:举例说明。师:组织学生看书,认识书中的各种水生动物。质疑:1腔肠动物有什么结构特点?常见腔肠动物有哪些? 2软体动物有什么结构特点?常见软体动物有哪些? 3甲壳动物有什么结构特点?常见甲壳动物有哪些?生:表述交流(略)。师:水中
7、生活的动物有许多,它们都是水与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之间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形成紧密而复杂的联系。质疑:发生赤潮或水华后,水生动物会出现什么现象? 生:各抒己见、慷慨陈词。师:录像展示:烟波浩渺的海洋,奔流不息的江河,涓涓流淌的小溪,原本都是水生动物的乐园。然而,人类的不文明、不道德行为正在使水域环境遭到破坏,从而使大量水生动物死亡,甚至灭绝。难道不值得我们去深思吗?生: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课堂小结:1你了解了吗?常见的水生无脊椎动物。2你明白了吗?鱼类适应水中生活的形态特点和结构特点。3你认同了吗?水域环境的污染影响水生动物的生活。达标检测(略)结束语:在动物王国里,还有许多生
8、活在陆地上的动物,它们是怎样适应陆地环境生活的?请大家课前预习、查阅资料,我们下节课再来一起学习。第五单元第一章第二节陆地生活的动物学习目标1、 能说明陆地生活的动物与陆地环境相适应的主要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特点。2、 描述蚯蚓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特点、概述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阐明蚯蚓在运动、呼吸等方面与其陆地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特点。3、 阐明兔适应陆地生活的特点、概述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4、 强化“生物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观点。5、 关注动物栖息地的保护。学习重点、难点、1、重点: (1)陆生动物适于陆地生活的特点重点(2)描述蚯蚓与陆生环境相适应的特点(3)概述环节动物的主要(4)哺乳动物的主
9、要特征(5)关注动物的栖息地2、难点:(1)陆生环境与水生环境的差别(2)设计制作观虫器 (3)观察蚯蚓(4)兔适于陆地生活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理特点4学习过程一、 情景引人1、观察P12页图片描述这些动物的栖息环境2、假设水中生活的动物如鱼到陆地生活需要克服哪些困难?(引出陆生环境与水生环境的不同,使学生产生疑问,激发学生学习欲望)二、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习任务一:比较水生环境与陆生环境的不特点对比分析教材中的图片,讨论总结填表。温差湿度浮力氧的存在状态复杂程度水生环境陆地环境学习任务二:举例说明陆地生活的动物对环境的适应1、 学生自学教材P13结合图说明陆地生活的动物对环境的适应2、 小组
10、讨论交流完成表格湿度运动呼吸反应环境特点动物适应结构3、 结合学习内容归纳出陆地生活的动物对环境的适应的特点(1) 结构:(外骨骼、鳞、甲)(2) 器官:(支持躯体和运动的器官)(3) 呼吸器官:(气管和肺)(4) 反应:(感觉器官、神经系统发达,能对多变的环境及时作出反应)学习任务三:了解蚯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1、 学生观察和饲养蚯蚓,各小组描述采集的环境介绍并展示蚯蚓观察器的制作方法及饲养过程,互相质疑。(指导观察方法:先整体后局部做好学生思想动员,消除部分学生恐惧心理)2、 探究活动:观察和实验(1)蚯蚓的生活环境(2)外部结构特点(身体的分节情况、触摸感觉腹面的刚毛及体表是否有黏液
11、、如何区别身体的前后)(3)生理特点 (对比蚯蚓的运动) (呼吸)小组在进行实验、观察、讨论交流时严格按设计好的实验步骤操作,随时作好记录。3、 展示结果,小组讨论P15思考题并回答4、 师生总结:蚯蚓有哪些适于陆地生活的特点5、 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水蛭、沙蚕,总结环节动物的共同特征:学习任务四:举例说出家兔适应陆生环境的特点,总结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1、学生分组学习并讨论(指导学生观察的方法)(1)、观察兔,描述兔的外部形态特征,思考兔毛的作用。(2)、观察兔的运动并测量前后肢的长度,推测与运动方式的关系。(3)、观察兔的牙齿并与狼的牙齿作比较,思考牙齿的不同与食性的关系。(4)、 家兔的内
12、部结构:观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体会对维持恒定体温、取食和对多变环境迅速作出反应的意义。2、学生总结家兔与陆地生活适应的特点? 3、介绍常见几种动物,结合内容概括出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学习任务五:动物栖息地的保护学生汇报自己调查和搜集的当地动物栖息地保护的现状及措施等资料阐述1、 陆生生物生活需要哪些基本条件?2、 保护动物栖息地的重要性三、系统总结(引导学生对本节知识进行总结,构建知识体系。小组内交流)四、尝试应用1、蚯蚓在自然界有什么作用?2、以“陆生动物如何适应环境”为题写一篇300字的小论文五、诊断评价1、下列生物中牙齿分化为门齿、犬齿、臼齿的是 ( )A.青蛙 B.
13、家兔 C.家鸽 D.犬2.鲸生活在海洋中,但它是用肺呼吸,而且是胎生、哺乳的,所以它应该属于( )A.鱼类 B.两栖类 C.鸟类 D.哺乳类3、观察与思考:取一条活的蚯蚓,放在玻璃板上,观察:(1)用手触摸蚯蚓身体腹部,感觉 。用放大镜观察,可以看到腹部有许多小突起。(2)蚯蚓在玻璃上运动比在纸上运动的速度要 。(3)在实验的过程中,应经常用浸水的湿棉花球,轻轻地檫蚯蚓体表,这是因为蚯蚓是靠 呼吸的。4、牙齿对动物的生存和生活具有重要意义,生活在南极的海豹在冰下游泳时,隔一段时间就要用牙齿咬破坚冰,浮出水面呼吸空气,海豹牙齿的损坏即意味着死亡的来临。人的牙齿损坏以后,不仅影响食物的消化,而且会
14、引起疾病,给人带来极大的痛苦。图3是某动物上、下颌骨及牙齿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与牙齿有关的问题。(1)与该动物牙齿相比较,人的牙齿多了哪一种?其作用是:_。患龋齿时,若病菌侵入_会引起剧烈的疼痛。举出一种你自己保护牙齿所采取的措施:_。(2)根据该动物牙齿的分化情况可以推断:该动物最可能是_食性动物,推断的理由是_;从此图可以推断该动物消化管的特点是_。5、家兔用 呼吸,心脏 腔,血液循环包括 和 ,家兔的体温 ,消化道中有发达的 ,有发达的 及遍部全身 的,所以对外界变化敏感。6、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第三节 空中飞行的动物 教学案例第1课时引言: 师: 前面我们学习了水中生活的动物,陆
15、地上生活的动物,今天我们学习第三节,空中飞行的动物。(板书:第三节 空中飞行的动物)如果生态环境良好,应该说在我们周围处处可见鸟飞影,随处能闻鸟鸣声,但由于人类的破坏和影响,这种美妙的景象离我们越来越远了。在作家的笔下也有许多描写鸟类的诗句,同学们说一说你所知道的有关描写鸟的诗词。生:1、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师:鸟是我们人类追求自由的象征。生:2、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师:这既是一首优美的诗,又是一幅绝秒的画。生:3、春江水暖鸭先知;生:4、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生:5、孔雀东南飞;生:6、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生:7、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师:同学们设想一下,假如自
16、然界中没有鸟类,没有莺歌燕舞,鸟语花香,那么我们的生活将会是怎样的情形呢?生:1、将会变成寂静的世界;生:2、毫无色彩;生:害虫会增多,生态平衡将会遭到破坏;生:没有鸡肉、鸡蛋吃了。师: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鸟类是我们人类的伙伴,我们应该保护它们。那么,你们都对哪些鸟类熟悉呢?生:家鸽、燕子、喜鹊、海鸥、大雁等师:你们通常见到鸟类在哪里活动?生:天空。师:同学们是否想过,鸟类为什么能飞呢? 生:有翅膀。师:有翅膀就能飞吗?如果给你绑上一对翅膀,你能展翅飞翔吗?生:不能。师:为什么呢?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鸟类有哪些形态结构特点是与它在空中飞行相适应的。(板书:鸟适于飞行的特点) 授新:师:请同学们快
17、速浏览一下课文2023页,并根据22页“提示”,以及家鸽、羽毛和骨骼实物,思考鸟类有哪些外部形态特点是与飞行生活相适应的。生:1、身体光滑,体形呈流线形,可以减少飞行时空气的阻力师: 板书:1.体形呈流线形-减小阻力生:2、体表被覆羽毛,有保温和飞行作用师: 板书:2.体表被覆羽毛-保温、飞行师:羽毛由羽片和羽轴组成,主要有两种类型即正羽和绒羽。正羽指的是被覆在体外的大型羽片,主要是翅膀和尾部有一列羽毛。在飞行时起重要作用。绒羽位于正羽下方,呈棉花状,主要用于保温。正羽和绒羽之间还杂生着一些纤羽,有触觉功能。请同学们再仔细的观察一下。生:观察鸟的翼和羽毛,识别正羽、绒羽、纤羽。(课前自己收集)
18、师:翼有什么特点,与飞行有什么作用? 生:前肢变成翼,羽毛在排列上是彼此重叠的,展开时呈扇形,这样就增加了与空气接触的面积,便于扇动空气而飞行。师:板书:3. 前肢变成翼-扇形适于扇动空气飞行生:胸肌发达,与飞行也有关吧师:飞机在飞行时翅膀不动,它的动力来自发动机。而鸟在飞行时,要通过扇动翅膀来完成飞行动作,胸肌越发达,越能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因此,发达的胸肌也是与鸟飞行生活相适应的。师:板书:4.胸肌发达-牵动两翼飞行师:同学们再仔细观察家鸽的骨骼,看看承载胸肌的那块骨有什么特点,是否也跟飞行有关?生:通过观察家鸽的骨骼,不难看出,胸部的骨胳很突出,胸骨上有高耸的突起部分叫龙骨突,它增大了与胸
19、肌的附着面,与飞行有关。师:板书:5.龙骨突发达-增大与胸肌附着面,与飞行有关师:家鸽的骨骼还有什么特点? 生:骨骼轻而薄,可减轻身体比重师:鸟在空中飞行,不宜身体太重,武打片或武打小说里面,形容某人轻工好,就说“身轻如燕”。仔细看家鸽的骨骼,它的骨很薄,我们在吃鸽子或鸡时,大家也都能感觉到,像肋骨,稍一用力便可咬断它,而猪骨哪一块你都是不敢咬的。可见家鸽骨骼轻而薄,(板书:轻而薄)此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长骨中空,(板书:长骨中空)这样,由于鸟的骨骼的特点,大大减轻了它的身体体重。有利于飞行。(板书:可减轻身体比重)板书:6. 骨骼轻而薄,长骨中空-可减轻身体比重师:由此可见,鸟的外部形态
20、是与空中飞行生活相适应的。那么鸟类的内部结构如何呢?请同学们参考教材22页资料1、2、3,阅读分析。师:鸟类在空中飞行是剧烈的运动,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你们说能量从哪来呢?生:食物师:那么鸟类在食量和消化方面有哪些特点呢?生:食量大,消化能力强,不贮存粪便师:请一名同学举例说说从哪里能看出鸟的食量大生:阅读资料1第二自然段师:资料充分说明了鸟的食量相当的大了。师:我们刚才说了,鸟在空中飞行,身体轻更有利于它的飞行,而这么大的食量会不会增加它的负担,影响它的飞行呢?生:不会。与之相适应,它的消化能力也强。师:怎么看出来的,好,请同学举例说说,看看它的消化能力究竟是不是很强。生:阅读资料1第1自然
21、段师:鸟类的消化腺如肝脏、胰脏都很发达,它们分泌的胆汁和胰液都通过十二指肠进入小肠,帮助消化。所以鸟的消化能力非常的强,我们经常看到鸟总是在不停的啄食;而且鸟的直肠很短,粪便不贮存,从而减轻了体重,利于飞行。师:可见,鸟的消化系统也是与飞行生活相适应的,一方面食量大,消化能力强,为鸟的剧烈运动提供了大量的能量,另一方面粪便不贮存,减轻了体重,利于飞行。师:板书:7. 食量大,消化能力强,不贮存粪便师:与陆地气态氧环境相适应,陆地上生活的动物用什么来呼吸生:肺、气管、湿润的体壁师:像我们上节课讲的家兔等哺乳动物,包括我们人类,都是用肺呼吸的,而鸟类不仅有肺,而且还多了一个结构,是什么? 生:气囊
22、师:看23页资料3,气囊的分布示意图,气囊与肺相通,分布在内脏的各个器官之间,有的甚至还突入到骨的空腔里。一方面看出鸟的骨骼薄这个特点,另一方面看出气囊的发达程度。师:以我们自身为例,正常情况下,在完成一次呼吸时,进行了几次气体交换,生:一次师:深吸气,气体通过呼吸道从外部进入到肺内,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在这里,氧气透过肺泡壁进入到血液中,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出来,经呼气排出,实现了氧和二氧化碳的气体交换。即在这一次的呼吸过程中,进行了一次气体交换。师:而鸟在完成一次呼吸时,进行了几次气体交换呢?师:深吸气,气体到达肺同时也进入气囊,吸气时,肺内的氧气便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行了一次气体交换,呼气
23、时,气囊里的气体要经过肺、呼吸道排出,当气囊里的气体经过肺时,便又一次进行了气体交换,也就是说,鸟在完成一次呼吸时,进行了几次气体交换生:两次。师:即典型的双重呼吸方式师:板书:8.有肺和气囊-双重呼吸师:可见,气囊辅助肺进行呼吸,为鸟类在飞行时提供了大量的氧气。鸟类在空中飞行时需要的氧气量很大,大约是静止时的20多倍。师:看资料2,它的心脏有什么特点? 生:不难看出,鸟的心脏占体重的百分比是相当大的,心肌非常发达,我们也都特别喜爱吃鸡心。而且心搏次数也多的惊人。师:我们在学习人体时已经学过,心脏就是身体的动力器官,是一个泵,通过它的收缩和舒张,源源不断地把血液运往全身各处。从食物中获得的大量
24、养料、呼吸系统获得的大量氧气,通过鸟这种强大的心脏工作能力,由血液循环运往组成全身的每一个细胞,供给每一个细胞生活所需。生:所以,食量大,摄氧能力强,相应的血液循环能力也强,内部结构上都是遥相呼应:,都为鸟的飞行作准备。 师:总结的非常好!师:板书:9.心肌发达-输送氧气能力强师:有经验的同学都知道,当我们用手触摸鸟时,总是热乎乎的感觉。那么你们知道鸟的体温有什么特点,也跟飞行有关吗? 生:体温高,是恒温动物 师:从鸟类开始到哺乳类,都是恒温动物了,我们在讲家兔时,它的体温恒定仅仅是因为它体表被毛么生:不是,主要是因为强大的呼吸系统、循环系统、以及神经和体液的调节使得它具备了高而恒定的体温。师
25、:说的非常好。同样,鸟的这些内部结构特点,再加上体表被毛,保证了鸟也具有高而恒定的体温,鸟的体温大约是C。体温高,可以释放大量能量,与鸟的飞行生活是相适应的。 师:板书:10. 体温高而恒定-释放大量能量,适于飞翔 师:以上我们了解了鸟与飞行生活相适应的一些形态结构特点。除此之外,老师在给补充一些其他方面的:1.鸟的眼睛很大,具有眼睑,使鸟类在飞翔时避免干燥气流和灰尘对眼球的伤害。鸟眼的视觉调节能力特别强,由远视迅速改变为近视。因此,当鸟在树木中疾飞时,从未和树枝相撞,由高空俯冲到地面觅食时,也能在一瞬间由“远视眼”调整为“近视眼”。相对发达的视觉器官,嗅觉器官却很不发达。 2.现代鸟类缺齿,
26、咀嚼功能由砂囊代替。嗉囊壁能分泌“鸽乳”用来喂养雏鸡。 3.鸟的大脑、小脑、中脑都很发达。尤其是小脑,与鸟类飞翔运动的协调和平衡相关。 4.鸟类无膀胱,尿中水分较少,随粪便排出而不单独排尿。 5.鸽与大多数鸟类一样,体内受精,卵成熟后,破卵巢壁而出。鸽的受精卵,孵化期约16天,鸡约21天,鸭约28天。 6.家鸽的飞行速度也很快,顺风时每小时可达120km,逆风时每小时2030km,无风时每小时6070km。1965年5月8日,在英国东阿格利亚举行的一次鸽子飞行比赛中,飞得最快的家鸽每小时飞行177km。7.我国是世界上鸟类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 世界上的鸟有9000多种, 我国有1 186种,占
27、世界鸟类总数的13%,比多鸟的国家印度还要多,超过整个欧洲、整个北美洲,是世界上鸟类种类最多的国家.8. 很多鸟类是认巢不认卵的,它们一见到自己的巢就会去孵卵,即使把鸟巢中的卵换成玻璃球或石头子,有些鸟也全然不顾地照孵不误。但如果毁掉了它的巢窝,孵卵行为就立即终止。所以,保护鸟巢,保护鸟的栖息地,就是对鸟的保护,多数鸟都是益鸟,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像猫头鹰能在黑夜里捕食田鼠;称啄木鸟是森林医生;百灵鸟、画眉等悦耳的鸣声; 丹顶鹤由于它身姿秀丽、又修颈长脚,多为画家所瞩目;又因它举动优雅、行止有节,或引颈高鸣,或展翅作舞,常为诗人所赞颂。也因它易于饲养繁殖,其寿命可长达五六十年,常被引为长寿的象
28、征,在国际交往中常作为国礼赠送。鸵鸟,是现代生存的最大的鸟。可取用羽毛及肉。等等。 总结:师:1.好,通过以上的学习,我们知道了鸟只有翅膀是不能飞的,因为从鸟的外部形态到它的内部结构都是与它飞行生活相适应的,正像26页课后练习3所说“鸟的全身都是为飞行而设计的”。2.鸟类的飞行,扩大了它的活动范围,有利于觅食和繁育后代。3.根据鸟飞行的特点,1903年第一架飞机问世,发明者是美国的威尔伯莱特和奥维尔莱特兄弟。莱特兄弟实现了人类飞往蓝天的梦想,这架飞机被称为飞行者-1号。在此之前兄弟俩付出了无数艰辛,甚至冒着生命危险,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也向莱特兄弟一样,经过自己的不懈努力,都能插上理
29、想的翅膀,在未来的征程上越飞越高,越飞越远。教学反思:本节课十分注意学生的认知特点,从动物的生活形象出发,从赞赏和爱护动物的情感出发,唤起学生探究的热情。板书第三节 空中飞行的动物 鸟适于飞行的特点 1.体形呈流线形-减小阻力 2.体表被覆羽毛-保温、飞行 3. 前肢变成翼-扇形适于扇动空气飞行 4.胸肌发达-牵动两翼飞行 5.龙骨突发达-增大与胸肌附着面,与飞行有关6. 骨骼轻而薄,长骨中空-可减轻身体比重7. 食量大,消化能力强,不贮存粪便8.有肺和气囊-双重呼吸9.心肌发达-输送氧气能力强10. 体温高而恒定-释放大量能量,适于飞翔第二章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第一节 动物的运动 一、教学目
30、标 1、 说明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2、 说出运动对动物生存的意义。3、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 认同动物的结构和功能的统一性。二、重点和难点 重点: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难点: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性。三、课前准备 大屏幕投影、电脑、去毛的鸡翅、解剖盘、镊子、解剖剪、解剖刀和猪的关节、关节模式图及投影片。四、课时分配 一课时五、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导言 运动系统的组成探究实验提纲:1、 两手捏住鸡翅两端,向内、外做伸缩运动,让学生体验运动是怎样产生的。2、 用解剖剪和解剖刀除去鸡翅上的皮肤,观察肌肉是怎样附着在骨上的,观察肌肉是怎样牵引骨运动的。
31、3、 观察骨与骨之间是怎样连接的。 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 模拟制作欣赏配乐朗诵,让学生闭上双眼,想像动物那千姿百态、奥妙无穷的运动和行为。观看一段有关动物运动和行为的录像,欣赏并请学生列举动物的运动方式及动物各种行为。首先看老师给出的探究实验提纲,后在小组长带领下完成探究实验。并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小组在解决以上三个问题以后进行小组讨论:如果鸡翅只有肌肉或骨能不能运动?各组派代表发言,组内成员可以补充,在获得成功体验的基础上,自信心增强,学习积极 性更高。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组长组织下,有计划地讨论交流。学生在参与小组活动时,注意及时发现问题,并一起探讨、交流。在老师的指导下,认真观察、积
32、极思考、得出下确结论。回忆、体验自己在做屈肘和伸肘时,骨肌肉、关节之间是如何配合完成这个动作的。在老师启发下说出运动的产生以及对动物生存的意义。按照书中方法分组制作。播放录像片段。提出问题:请列举动物有哪些运动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引出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向学生展示探究实验提纲,指导和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组长组织下,有计划地进行探究和讨论。参与学生小组活动中,注意及时发现问题和只当观众,不要告诉学生答案。引导学生一起探讨,交流。 指导学生进行探究实验,组织学生观察实物和骨骼标本,并结合挂图和大屏幕来充分认识运动系统组成、各自作用及相互关系。大屏幕展示人的屈肘、伸肘动作,引导学生分析运
33、动的产生主要是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 引导,分析。 策略:引导设想对于创意好的小作品给予适当的评价,并在课后做全校展示。 第二节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一、 教学目标 1、 区别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说明这些行为对动物生存的意义。2、 运用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探究动物行为的成因。3、 尝试制定探究计划,设计探究实验的对照组和实验组,会选择并控制变量。4、 参与问题讨论,认同人类学习或自身学习的重要性。5、 参加探究活动,培养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意识。二、 重点和难点 重点:动物行为对其生存的影响,并认同人类学习或自身学习的重要性;学生学习态度的引导和强化;探究实验的实施。难点:探究材料的准
34、备。三、 课前准备 教师:动物行为相关资料;果蝇的相关资料;宠物观察日记;菜青虫卵的采集和隔离饲养,以及果蝇的采集和饲养的布置。学生:宠物观察日记,菜青虫卵的采集和隔离饲养,果蝇的采集和饲养。四、 课时分配 两课时五、 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区分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判断并说出资料1-5中是动物的哪一类行为?小组观察讨论。直接观察教材的资料。引导学性对相关的资料进行比较分析,做出判断。知道动物的先天性行为的形成是由其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是动物生存的基本条件,动物的先天性行为有局限性。能说出资料1、3的行为不是学来的。小组代表阅读相关资料。阅读教材资料。组织其他同学认真听取
35、汇报,在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注意激励学生,并进行积极的评价。知道动物的学习行为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形成的,学习行为越复杂,动物的适应能力就越强。 观察讨论,对比资料1与2、资料3与4、资料1与5,能说出越高等的动物学习能力越强,学习行为形成的时间就越短。提示对资料2、4、5的对比观察。在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并进行积极的评价。知道动物的学习行为是为了适应环境,在长期的进化中形成的。人类或自身的学习也应是长期的和不断发展的。 讨论“资料分析”中讨论题4,能说出人类或自身学习的意义。 提示对题4的讨论,在讨论中作为积极“旁观者”参与,在问答中注意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并给予积极的评价
36、。根据探究的资料背景,能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并能作出假设。阅读探究的资料背景,能提出问题和作出假设。认可教材提出的问题,填写相应的假设答案内容。 提示阅读。在学生探究活动开始时,注意使学生养成严谨的、科学的态度来面对科学问题;在提出问题和作出假设时,给予学生积极的评价。 尝试制定探究计划,能设计探究实验的对照组和实验组,会选择并控制变量。 议论教科书及教师的提示,能说出探究实验中的注意事项,说出实验对照和所控制的变量。 巡视,并旁听学生的讨论。参与学生的讨论,注意引导学生思考,注意引导的技巧,并给予学生积极的评价。 第三节 社会行为 一、 教学目标 1、 描述动物的社会行为的主要特征,说出分
37、工合作对于动物生存的意义,举例说出动物群体中信息交流的意义。2、 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推理和假设,尝试探究蚂蚁的多咱行为。对比观察四种类人猿和人类起源与发展过程中的示意图,概述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自身形态和使用工具等方面的变化。3、 认同群体的力量大于个体群体中合作交流的重要性,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二、 重点和难点 重点:1、动物的群体生活对个体及种族延续的意义。2、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推理和假设。难点:1、社会行为形成的本质和意义。 2、探究问题的提出、方案的设计、实施。三、 课前准备 教师:1、搜集社会行为的动物的文字资料、图片、录像片。2、设计并制作课件。3、录像片段(动
38、物世界)。4、为学生的探究提供参考情境。5、和学生一起到周围环境中观察动物的行为。学生:1、收集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的资料、图片、录像片。2、仔细观察蚂蚁、蜜蜂等社会性昆虫的行为。3、预习探究实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探究问题,小组确定本组选题,初步拟订探究方案。四、 课时分配 两课时五、 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群体生活的动物(狮子、斑马、大象、狒狒等)具有社会行为观察图片,说出图中哪些动物是群体生活的。播放录像,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思维。指导学生进行描述,互相交流,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群体生活的动物有一系列的社会行为。3.1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教案(人教版) 课题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39、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能举例说明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等方面的作用。2.认同动物是生物圈中重要成员的观点,培养学生爱护动物、保护动物的情感。3. 学会用辩证的观点来认识动物与人类的益害关系。重点:1、说明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等方面的作用。2、认同动物是生物圈中重要成员的观点,培养爱护动物的情感。难点:1、说明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的作用。2、学会用辩证的观点认识动物与人类的关系。教学内容教学活动 教学技能的结构分析所用教具、仪器和媒体导入师:“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和“千里莺
40、啼绿映红”这两句诗相信大家都很熟悉,就像杜甫和杜牧诗人所写的,我们生活在一个鸟语花香的世界里,周围的生物点缀着我们的生活,使我们的周围呈现出一幅幅美丽的图画,使我们的生活如此丰富多彩。师:美国科普作家蕾切尔卡逊曾于1962年出版了寂静的春天一书。有哪位同学知道寂静的春天是写什么内容的?生:发言,表述寂静的春天的内容。师:对。书中描述了由于杀虫剂破坏生态的缘故,人类可能将面临一个没有鸟、蜜蜂和蝴蝶的寂静世界。请同学们想象一个没有鸟、蜜蜂和蝴蝶的寂静世界,会是怎样的呢?动物在生物圈中真的很重要吗?下面就让我们来探讨一下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由诗和寂静的春天引出新课,可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引发学生的
41、思考,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爱护动物、保护动物的情感。多媒体电脑、PPT课件。 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师:请同学们翻开课本P44看资料分析的第1题,并思考“专家为什么呼吁我们保护麻雀?”看后先让同学们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然后教师作一总结“虽然麻雀平时多食谷类,对人类有害,但在生殖季节大量捕食农业害虫,间接的保护了庄稼,因此有对人类有有利的一面.我们应该辨证的看待麻雀,如果把麻雀都消灭掉了,那么农业害虫会大量增加,对人类更为不利,所以专家提出的保护麻雀的呼吁是正确的!”师:请同学们看课本P44资料分析的第2题,并思考“野兔数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生:狼的数量的减少。师:回答的很好。野兔数量增
42、加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狼的数量的减少。并用牧草、野兔和狼的食物链图解来进一步阐述。师:请同学们看课本P45资料分析的第3题,师:同学们通过对以上资料1、2、3的分析,你认为人类能否随意灭杀某种动物?为什么?生:不能。师:先展示并解说一张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图,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师生:共同得出答案“不能。因为每种动物在食物链中都占据重要的地位,一旦被大量灭杀,就会发生食物链断链现象,生物之间的制约就会失控,从而破坏了生态平衡,使人类遭受无情的报复”。引出一个新概念“生态平衡”。师:强调“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作用”。师生:通过图解阐述“动物能促进生态系
43、统的物质循环”。师:动物还可以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同学们可以举例说明吗?生:蜜蜂传播花粉生:蝴蝶传播花粉师:大家说的都对。下面我们来看看动物是怎么样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的。播放“动物帮助植物传粉和传播种子、果实”的视频。师:动物帮助植物传粉,使它们顺利地繁殖后代。动物还可以帮助植物传播果实和种子,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但是当某种动物的数量过多时,也会对植物造成危害,如蝗灾。所以动物太多太少都不行,应保持适量。先让学生看书和思考问题,并发表和交流意见,然后再由教师归纳总结或师生共同归纳总结,这样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和筛选信息的能力,而且学生也更容易掌握所学知识。通过直观的图解和生动
44、的视频更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本节小结小结: 1.生态平衡的概念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就叫生态平衡(ecological balance)。2.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在生态平衡中的重要作用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帮助学生梳理本节知识要点,巩固和加强学生对本节知识要点的掌握和记忆。课堂练习PPT展示课堂练习题,让学生回答或做练习,对学生的作答给予评价和讲解习题。及时检查和反馈学生学习的情况,以便及时解决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帮助学生巩固应用所学知识。附板书:3.1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1.生态平衡的概念:2.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在
45、生态平衡中的重要作用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第三章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第二节 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一、 教学目标 1、 参与调查动物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2、 举例说出现代生物科学技术-生物反应器、仿生在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3、 关注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关系。二、 重点和难点 重点: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调查动物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的实践活动,培养实践能力。难点:调查活动的组织、开展与落实。三、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写有调查活动内容提示的幻灯片。 学生:收集生物反应器、动物与仿生的有关资料。四、 课时分配 两个课时五、 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
46、师活动动物在现代生物科学技术发展中的作用1、动物与生物反应器2、动物仿生阅读探讨课文资料分析的讨论题;阅读讨论有关动物与仿生的内容,提出疑问,相互交流,分析动物在现代生物科学技术发展中的作用。参与小组讨论,并进行适时的启发和点拨。鼓励学生积极提出疑问,学会交流,学会倾听。通过学生的交流,引导学生分析动物在现代生物科学技术发展中的作用。调查动物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并制定调查计划,编写好调查提纲,并在课上进行交流,小组之间对展示的调查计划进行质疑和评价,从而完善各组的调查计划。课外调查。各组同学根据分工,认真收集材料,做好调查记录。调查报告交流会(第二课时)。各组叙述展示各自的
47、调查报告,并与其他组进行交流。调查报告展览。课后各组整理调查报告及图片资料,以板报形式展出,同学之间互相观摩,从中吸取知识与经验。幻灯展示调查内容提示,鼓励学生自主确定调查内容,参与小组讨论,巡视、指导学生编写好调查计划。在交流调查方案时,鼓励学生质疑,相互评价,完善调查计划。教师强调调查时应注意的安全问题。教师在交流展示中起引导、帮助的作用,对学生的发言进行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师生共同总结动物与人类关系。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一、 教学目标1、 说出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特点2、 尝试采用细菌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3、 小组成员间相互交流、合作,共同完成探究活动,体验与人的合作
48、与交流。4、 知道细菌和真菌生活所需要的一般条件和不同细菌生活所需要的特殊条件。5、 认同严谨求实、持之以恒的科学态度二、 教材分析1、 教材内容分析:本节教材内容从宏观上介绍细菌和真菌的知识,让学生知道如何在培养基上区分细菌和真菌的菌落,认同细菌和真菌分布广,让学生在探究实验过程中学习接种和对培养细菌和真菌的操作,体验与人的合作与交流,为学生学习生物技术打下了一定基础。同时,也教育学生关心自己的生活环境,用科学去了解身边的生活环境,并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2、 教学重点1)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特点2)探究活动“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3、 教学难点探究活动中各小组成员要做好分工,在规定的时间做
49、好观察记录4、 课时安排:本节教学内容为一课时三、 教学准备变质的牛奶、米饭 长“毛”的馒头 长有木耳的树桩 蘑菇 足癣、背癣的图片 培养菌落实物 实物投影仪 琼脂 培养皿 烧杯 牛肉膏 蛋白胨 酒精灯 吸管 三脚架 无菌棉棒 镊子 放大镜四、 教学策略1、 教学策略和方法的建议教师与学生交流:“细菌和真菌是什么样的?”“细菌和真菌在哪儿”“我是怎样知道细菌和真菌的存在的?”了解学生日常生活中积累的有关细菌和真菌方面知识的情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新课;也可以联系食物变质、物品发霉等生活经验,创设情景,激发兴趣,提出问题,导入新课;也可以开门见山地问:同学们想了解关于细菌和真菌地那些方面的
50、知识?由学生提出问题,从而进入新课。也可以从生物的分类引出细菌和真菌。学习菌落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中的插图,并阅读相关内容,也可以展示不同形态菌落图片或课前培养好的菌落。关于培养细菌和真菌的一般方法,可以让学生在课前预习、自学,也可以先行对各小组组长进行课前培训,让它们在课堂上演示讲解,也可以由教师直接演示讲解。如何去研究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分布?教师可以利用课文创设的问题情景引导学生进行探究,也可以引导学生围绕自己经常活动的环境或接触的物体设计探究方案。在课堂上教师要提供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设计方案,鼓励学生提出多种不同的方案,同时要建议全班各组选择的环境尽可能不同,以保证探究实验的结
51、论更近事实。在实验结束后,要利用课上时间让各小组交流对细菌和真菌分布特点的研究成果,使学生通过探究活动认识细菌和真菌分布的特点;综合课后练习,让学生认同细菌和真菌的生活同其他生物一样也要一定的条件。本节教学建议以观察、自学讨论法为主,辅以讲授、演示、阅读等法。教师要注重学生体验与人的合作与交流,培养学生的严谨求实、持之以恒的科学态度。2案例设计思路从生活经验中质疑,引入新课。教师展示一些常见的真菌,学生从实物中获得有关真菌的感性认识,同时也产生认知矛盾:细菌怎样才能看见?激发兴趣,自然引出“细菌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教师鼓励学生多提出问题,因为提出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比解答一个问题更有意义。通过观察使学生主动地获取有关细菌和真菌菌落分布特点的知识,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橡胶制品质量控制与检测考核试卷
- 皮鞋生产工艺流程再造考核试卷
- 留在心底的声音初三语文作文
- 上海高三语文一模满分作文
- 摩托车展示区环境卫生考核试卷
- 再生物资回收与工业绿色转型考核试卷
- 静脉血液标本采集指南(WST661-2020)解读
- 河南省洛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一数学下学期5月月考试题含答案
- 二年级加减混合运算练习题
- 山东省牡丹区胡集中学2024-2025学年初三下期期中考试英语试题含答案
- 办公设备项目安装调试方案
- (多种情景)建设工程施工合同通用条款模板
- 管理沟通与人际交往概述
- 大单元教学设计 统编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第二单元备课教案
- 工地工人工伤赔偿协议模板合集3篇
- 2024年陕西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通用技术试题
- 《HSK标准教程3》第1课
- 乳腺癌化疗个案护理
- 眼睛的结构和视觉系统
- 医疗试剂服务方案
- 2024年医疗信息安全培训资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