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2我用残损的手掌导学案新人教版_第1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2我用残损的手掌导学案新人教版_第2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2我用残损的手掌导学案新人教版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我用残损的手掌一、自学导航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诵读全诗、能背诵全诗;2、了解象征手法在诗歌中的应用,理解象征意义;3、 体会诗歌感情色彩的变化,理解诗人爱国主义思 想感情。学习方法诵读法、自主(合作)探究法、圈点勾画法二、自主学习1、读标题,先猜一猜作者会写什么?会怎么写?2、 静静地、慢慢地读课文,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要用这样一个题目?3、借助工具书,结合注释及文本,了解作者概况及相关作品并掌握课后“读读写写”的词语。4、再读课文,边读边勾画、圈点,理清作者写作思路并认真思考“自主训练”中关于“文本理解”的练习题。三、自主训练(一)基础达标1、文学常识填空。戴望舒(19051950),原名 戴

2、梦鸥 。浙江杭县人。1923年秋人上海大学中文系。诗集有我的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和灾难的岁月。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并解释加横线的词语。锦幛(zha ng)荇藻(xi ng z a )蓬蒿(Pe ng h a0憔悴(qi a o cu i ):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蝼蚁(I 6 u y )1 “蝼蛄和蚂蚁,用来代表微小的生物,比喻力量薄弱或地位低微的人。(二)文本理解1 按原文填空。我用残损的手掌/摸索着广大的土地:/这一角,/那一角; /我触到;/这长白山的雪峰 ,/这黄河的水 ;/江 南的水田,你当年新生的禾草/是那么细,那么软现在;/岭南的荔枝花,/尽那 边,/无形的手掌掠过无限的江山

3、,/手指_,手掌, /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 ,。/在那上面, 轻抚,/像,婴孩手中乳。/我把全部的力量运在手掌/贴在上面, ,/因为只有那里是太阳,是春,/,/因为只有那里我们不像牲口一样活,/蝼蚁一样死那里,永恒的中国!已变成灰烬 只是血和泥 荇藻和水的微凉 冷到彻骨 夹泥沙在指间滑出只有蓬蒿寂寞地憔悴 我蘸着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沾了血和灰 沾了阴暗 温暖 明朗 坚固而蓬勃生春 我用残损的手掌 恋人的柔发 寄与爱和一切希望 将驱逐阴暗 带来苏生2、用“/”为下列诗句划分朗读停顿(1) 无形的手掌掠过无限的江山,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沾了阴暗(2) 我用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1)

4、 无形的手掌/掠过无限的江山,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沾了阴暗(2) 我/用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3、文意理解(1) 把握诗中用“无形的手掌”抚摸中国地图生发联想的抒情线索。这首诗以“我”用“无形的手掌”抚摸祖国地图时的联想为抒情线索。“无形的手掌”指的是诗人的思绪、联想、心理和情感,而“抚摸”则是思绪和联想的展开,心理和情感的流动。(2) 读第一部分,思考:“残损的手掌”表明了什么?“这广大的土地”仅仅指土地吗?诗人用“残损的手掌”摸索着广大的土地,他摸索到了什么?实写,表明诗人坚贞不屈的意志。象征手法,象征祖国。荇藻和水、长白山的雪峰、黄河的水夹泥沙、江南的水田、岭南的荔枝花、南海

5、。四、自主(合作)探究1、这首诗形象众多,但是一点儿不乱,作者是怎样做到的?(1 )巧妙运用对比手法;(2)在想象中展开诗歌的内容,突出手掌的触觉作用,把广泛的描写对象集中起来,贯穿在“残损的手掌”的感受这条主线上,使他们多而有序、有情。2、找出诗中的比喻句,分别说明其含义。(1) “像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是明喻,以情侣关系与母子关系的比喻,把诗人对“这一角”的温柔感情抒发得细致动人。(2) “不像牲口一样活,蝼蚁一样死”是明喻,很形象地描绘出能够把握自己命运的确民的新生活。(3) “堤上繁花锦障”是明喻,用“繁花锦障”来形容家乡百花盛开的美好图景。(4) “摸索这广大的土地”是借喻,用“

6、广大的土地”借喻整个中国。(5) “那里是太阳,是春”是暗喻,用“太阳和春天”来比喻解放区的欣欣向荣与勃勃生机。“无形的手掌”是隐喻,用来比喻诗人的思想、联想、心理和情感。3、这首诗前后两部分的感情色彩和描写手法明显不同,结合原诗具体分析一下。从感情色彩上说,前半部分是消极的冷色调的,后半部分是积极的暖色调的。前后两部分形成 明显的对比。前半部分,是作者想像着用手掌触摸地图上的沦陷区,这里只有“灰烬”“血和泥”,一片凄凉景 象。风景如画的“家乡”,如今被侵略者强占,作者在诗句中流露出忧愤。诗人的情绪还投射到更 多的对应物上。以下出现的一系列词语,如长白山雪峰的“冷”,黄河的“水夹泥沙”,江南水

7、田 里生长的“蓬蒿”,岭南憔悴的“荔枝花”,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等等,是多种感觉器官对国土现状的感受,也是对沦陷区人民苦难生活的暗示,是诗人在囹圄中向祖国母亲的抒怀。在前半 部分里,作者运用了今昔对比的手法(即“江南的水田”一句),加重了情绪的渲染。后半部分,作者抚摸到了解放区那“辽远的一角”, 情绪陡然一变。因为那里“温暖” “明朗”“蓬 勃生春”,前后两部分一对比,诗人的情感倾向更加突出。“恋人的柔发” “婴孩手中乳”,是-向为人称道的两个比喻,使人们对解放区倍感亲切。在作者对解放区的抒情性描述中,用的是“爱”“希望”“太阳” “春”等词语。“牲口一样活” “蝼蚁一样死”两个比喻,是用水深火热的沦陷区反衬解放区一一那里是将要实现民族复兴诞生“永恒的中国”的地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