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内部资料 注意保存银行监管统计数据质量管理良好标准评估手册中国银监会银行监管统计数据质量管理良好标准评估组编写2011年7月65银行监管统计数据质量管理良好标准评估手册前 言全面、及时和准确的监管统计信息是银监会提升监管有效性、银行做好风险管控的重要基础和保障。提升数据质量,从根本上要解决体制和机制问题,要从银行基础数据的管理抓起,从组织、制度、系统和流程建设抓起。2011年初到5月份,银监会经过充分研究讨论和征求各方面意见,起草了银行监管统计数据质量管理良好标准(试行),在全面总结银行监管统计数据质量管理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一套既符合实际、又有一定前瞻性的良好标准和要求。2011年6月下旬
2、至7月初,银监会评估领导小组组织了三个评估组,对照良好标准,分别对三家银行进行了监管统计数据质量管理外部评估。从评估情况看,外部评估工作的复杂程度和难度较高,各种因素均可能影响评估结论的确定。为推进评估工作在全国扎实开展,保证评估的严肃性,领导小组决定,由评估人员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撰写评估手册(以下简称评估手册)。评估手册力求帮助评估人员更好的理解良好标准的内涵、标准间的关系、评估方法和重点,并通过评估实例分析,帮助评估人员把握好评估尺度。评估手册可作为良好标准外部评估的参考工具书使用。评估手册的结构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对评估工作的组织开展、方式方法和有关原则进行总体介绍,第二部分是对各项
3、原则标准的具体评估方法进行说明。每一项原则下有三项内容,一是对此原则的要义解读和总体把握,二是评估中调阅资料的清单,三是访谈中了解和询问的要点。每一条标准下,列出了两项内容,一是此标准的评估重点,二是参考案例。评估手册的撰写是集体的成果,参与撰写评估手册的人员包括统计部、全国各地银监局的同志,还有来自安永会计师事务所的专家。评估手册第一部分“评估工作的开展和总体原则方法介绍”由白雪梅同志起草;第二部分第一项要素“组织机构及人员”起草人为:赵铮、李健全、罗楠、马野川、孙玲玲;第二项要素“制度建设”起草人为:刘志清、鄢姣、李应军、余志祥、周杰;第三项要素“系统保障和数据标准”起草人为: 刘忠瑞、曹
4、洪、郑珊珊、陈飒、高峰、朱佳鑫、刘冬梅;第四项要素“数据质量的监控、检查与评价”起草人为毛仙青、韦琬、高超、许清建、王洋、王彦兮;第五项要素“数据的报送、应用和存储”起草人为:费英珮、孙慧、黄宁莹、李婧、梁江波、任洪波。统计部领导高度重视评估检查和评估手册撰写工作:刘春航主任亲自确定评估手册大纲,主持评估手册讨论,对评估手册撰写进行全程指导。鲁素英巡视员和叶燕斐副主任参与讨论并提出许多重要指导性意见。苗雨峰副主任对评估手册的写作提出具体要求,并对全文进行修改把关。经银监会良好标准评估领导小组审议通过,现将评估手册发银监会相关部门和派出机构。由于评估工作仍处于探索阶段,评估手册仅是对三家大银行评
5、估经验的总结,请大家在使用手册时不要生搬硬套案例的评估结论,而应在充分了解被评估银行的基础上,按照“有没有”、“做没做”和“做的好不好”的评估方法,以及“匹配性”、“实质性”和“前瞻性”的评估原则,由评估组做出自主判断。另外,评估手册是银监会及派出机构开展外部评估的参考手册,为内部工作资料,请注意保密。衷心希望评估手册能够为大家实施评估提供帮助,也希望广大的使用者多提意见,不断完善和改进评估手册,为做好银行监管统计数据质量管理良好标准评估工作出谋划策。目 录第一部分 评估工作的开展和总体原则方法介绍4第二部分 各项原则和标准的具体评估方法6(一)组织机构及人员6原则1 组织领导6原则2 归口管
6、理10原则3 岗位设置13原则4 团队建设17(二)制度建设21原则5 管理制度21原则6 业务制度25(三)系统保障与数据标准29原则7 基础系统29原则8 监管统计系统35(四)数据质量的监控、检查与评价44原则10 日常监控44原则11 监督检查48原则12 考核评价53(五)数据的报送、应用和存储56原则13 数据报送56原则14 分析运用59原则15 资料存储61第一部分 评估工作的开展和总体原则方法介绍银行监管统计数据质量管理良好标准(试行)(以下简称良好标准)涵盖了监管统计数据质量管理的各个方面,共包含5方面要素,分别为:组织机构及人员,制度建设,系统保障和数据标准,数据质量的监
7、控、检查与评价,数据的报送、应用和存储;5方面要素下包含15项原则,15项原则下包含61条具体标准。希望通过银行对照良好标准进行自我评估以及银监会组织实施外部评估,帮助银行确定需要关注的领域,制定行动计划,有步骤地改进监管统计数据质量管理工作,努力达到良好标准的要求。一、评估工作的开展。第一,先由银行对照良好标准开展自评,根据自评发现的问题,制定整改方案,逐年对整改效果进行评价。第二,主监管员应定期跟踪了解银行开展自评和整改的情况,与银行进行沟通、复核、确认,提出实施外部评估的意见和建议,或者提请实施专项现场检查。第三,银监会组织监管统计人员、主监管员和其他相关监管人员成立工作团队,在银行自评
8、的基础上,对法人机构开展外部评估。外部评估可以和银监会现场检查相结合,也可根据需要单独开展。外部评估中,对数据质量的核查以定期报送报表和数据为主。二、外部评估的方法评估人员在实施外部评估时,应对照每条标准和原则,通过文件资料查验、相关人员访谈、数据质量核查等手段,从三个方面对银行统计数据质量管理的现状予以评估:第一,在机构范围内有规范的制度性文件或者具有约束性的其他书面材料,即“有没有”;第二,这些制度文件得到了全面和实质性地执行,即“做没做”;第三,执行达到了预期效果,数据质量能满足监管要求,即“做的好不好”。评估中首先从每一条标准的评估入手,利用获取的信息进行分析判断,得出评估结果。根据每
9、一条标准的评估结果,结合该项原则的总体要求,进而得出每一项原则的评估结论。每一条标准并不都具有同样的重要性,每条原则下多数标准的评级未必能够代表某一条原则的总体评级情况,需要评估人员根据具体情况做出全面客观的判断。每条原则或标准的评估结论以定性为基础分为4档:分别为符合、大体符合、较不符合和不符合,评级标准及其使用的简要说明如下:达到“符合”标准需要满足的条件是:完全达到要求,没有明显不足。评为“大体符合”依据的条件是:银行没有完全符合条款要求,但总体有效性较好,覆盖了主要方面。评估中发现的一些小问题未对数据质量带来实质性的影响,银行具备在较短时期内实现达标的能力并且做出了具体安排。评为“较不
10、符合”的依据是:虽然制定了规章制度和政策程序,但存在较明显缺陷;事实证明,有关政策和程序在实际工作中没有得到全面执行,由此对数据质量带来实质性影响。评为“不符合”的依据是:在数据质量管理的主要方面没有规章制度,或相关制度未得到有效执行,严重影响数据质量。三、外部评估的原则在按照以上评级标准进行评估的过程中,外部评估应遵循匹配性原则、实质性原则和前瞻性原则确定评估档次。第一,匹配性原则是指数据质量管理水平应与银行业务规模和复杂程度相适应,规模越大业务越复杂的银行,其数据质量管理水平应越高。第二,实质性原则是指数据质量管理中存在的缺陷足以对数据质量产生实际影响。第三,前瞻性原则是指,数据质量管理应
11、对银行未来业务发展和规模扩展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四、外部评估的顺序对银行外部评估的先后顺序可根据银行自评情况、主监管员意见以及统计部门掌握的情况确定先后顺序和重点。一是考虑银行数据质量的重要性。两类银行应先做评估,1.规模大的银行,因其在辖区数据中占比高,对整体数据质量影响大;2.虽然银行规模不够大,但数据质量问题比较严重,因而对辖区整体数据质量影响大。二是考虑银行的it系统。对于没有独立it系统的农商行、农合行等,评估顺序靠后。三是考虑银行的稳定性。即将进行重组等机构调整的银行,不进行评估。五、外部评估的组织与实施各省(市、区)银监局(以下简称省局)组织对辖内法人银行的外部评估。第一,评估团队
12、。省局统一组织统信处、分局统信科、主监管员等人员组成评估团队。评估时从团队中抽调人员。第二,评估人员。按照被评估银行的规模和业务复杂程度,配备一定数量的评估人员,应包括省局统计人员、主监管员和分局统计人员;可在对银行信息保密的前提下,邀请银行的外部审计人员加入。第三,实施方式。外部评估的实施方式以“与统计现场检查同时进行”为主。单独开展的评估仍需要以数据质量核查情况为支持。第四,情况分析。进入现场前评估人员集中一定时间进行问题分析,应包括:1.主监管员介绍被评估银行的情况和日常发现的报表数据问题;2.研读银行的自评报告和自评备查清单中的资料;3.请被评估银行介绍自评报告,了解其统计管理情况;4
13、.分析被评估银行的报表数据问题;5.组内讨论,确定需要进场了解或核实的问题,列出问题清单。第五,现场评估。原则上,评估现场作业时间不超过两周,其间完成评估报告。离场前向被评估银行通报评估情况。第六,结果运用。应在三个层面运用好评估结果。一是银监会及派出机构的运用。1. 在监管部门对银行进行监管评级和风险评估时,考虑良好标准评估结果;2.监管三方会谈时,与外部审计沟通评估情况;3.在其他相关现场检查时,对数据质量管理整改情况进行重点跟踪复查。二是在被评估银行内部的运用。1.以发文形式将评估报告发至银行;2.结合年度审慎会谈,向银行通报评估结果,提出整改要求。必要时要求银行召集董事会成员和高管层会
14、议,由会(局)领导通报评估情况,提出整改意见。三是在同业间的运用。为避免外部误读信息,可在内部会议,如年度统计工作会议上,通报前一年外部评估的结果。第七,重点复查。对评估发现的重点问题进行跟踪复查,对于整改不力的,可对银行进行问责并予处罚。六、评估报告的内容评估报告的名称为:*银监局对*银行监管统计数据质量管理情况的评估报告。具体内容应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评估方法与本次评估结果;第二部分,要素评估情况,在每个要素下列出银行的现状、存在问题和评估组的改进建议;第三部分,良好标准评估表:表一汇总表(每个原则和标准的评估结论汇总表),表二分项目详表(每个原则的现状、存在问题、评估组的改进建议及评估
15、结论,每个标准的现状、存在问题和评估结论)。七、交流与后评价在银监会“统计信息网”设置良好标准专栏,登载文件、培训资料和工作动态等,加强交流和联动。银监会评估领导小组办公室将对各局的评估报告和评估结果进行评价,并以适当的方式指导各局开展评估工作。第二部分 各项原则和标准的具体评估方法(一)组织机构及人员 原则1 组织领导银行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高度重视并积极推动本行数据质量管理和监管统计工作,明确政策和目标,建立机制和流程,落实各环节责任。总体把握:本原则及下属三条标准主要是评估银行董事会、高管层和主管领导对数据质量管理和监管统计工作两个层面的重视程度和组织领导的力度。本条原则奠定了整个良好标准
16、体系的逻辑基础:良好的监管统计数据质量管理要以银行整体的数据质量管理为基础,也是银行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银行监管统计数据质量管理水平的评估不能忽略银行自身的全面的基础数据质量管理,否则就成为无本之末、无源之水。但评估的落脚点还是重点针对银行报送监管机构的“监管统计数据”质量的管理,要以此作为抓手。这就要求评估人员既要把握重点,又要做一定程度的延伸,将评估导向深入和根本。通过实施评估,一方面提高整个银行业的监管统计数据质量,为银行监管夯实信息基础,另一方面也推动银行加强全面数据质量管理,增强其提升数据质量的内生动力。前两条标准评估银行董事会、高管层对数据质量管理的定位、重视程度,以及督
17、促内审、内控等相关部门在全行范围内检查评估并落实责任的力度,突出的是数据质量管理的基础。第三条标准评估银行“主管领导”对监管统计工作的组织领导是否有力,支持是否充分,落脚点是监管统计工作。评估人员应平衡考虑董事会、高管层及主管领导在“基础”和“重点”两个层面的领导力度和成效,做出综合判断。例如,某行董事会和高管层在有关文件中将数据质量管理纳入内控体系,并能一定程度督促落实,但主管领导对监管统计工作的领导协调不力,不能对重大监管统计事项及时部署,对监管统计所需资源也不够支持。该行各标准的评级为:1.1评为大体符合,1.2评为大体符合,1.3评为较不符合。考虑到该行虽然对本行基础数据质量管理较为重
18、视,但对监管统计工作存在明显的“短板效应”,该项原则的最终评级评为较不符合。调阅资料:1. 公司章程2. 银行关于中长期公司战略规划方面的资料3.内部控制指引、内部控制体系建设规划4.董事会有关会议纪要5.有关高层管理委员会会议纪要6.有关数据质量管理办法、数据质量考核办法、数据质量责任分工文件7.有关内审数据质量的检查评估报告8.有关内控合规部门对数据质量的检查评估报告9.有关数据质量问责方面的文件10.“主管领导”部署重大监管统计事项的会议纪要或签报行领导在有关监管统计重大事项文件上的批示11.有关领导分管分工的文件等12.有关监管统计资源调配方面的批示访谈要点:1.了解银行董事会对数据质
19、量管理的认识和定位情况。2.向内审或内控有关人员询问有关数据质量检查和评估方面的情况。3.了解高级管理层对数据质量管理工作的思路和定位。4.了解银行在数据质量管理机制和流程方面的情况。5.了解银行各部门数据质量管理的责任。6.了解银行数据质量管理的考核机制。7.了解银行对出现数据质量问题的部门和人员的问责情况。8.了解银行内部行领导分管分工情况。9.了解银行监管统计工作的协调机制。10.“主管领导”对重大监管统计事项的部署情况。11.主管领导在监管统计人员、经费、专用设备等相关资源的资源调配方面的支持力度。具体标准:1.1银行董事会制定明确的政策,将本行数据质量管理纳入内控合规体系和战略规划之
20、中,并定期对其有效性和执行情况进行评估。 评估重点:1.董事会是否在相关文件中明确将数据质量管理作为内控合规和战略规划的组成部分。2.董事会是否督促有关内审、内控合规或其他部门定期对数据质量进行有效的检查和评估。3.能体现董事会对数据质量重视程度的其他方面。参考案例:1.某行在公司章程、内部审计章程、三年规划等文件中,将数据信息质量管理纳入内控体系当中,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规定,但董事会在督促内审、内控部门加强评估监测、查找问题和督促整改方面力度不够,内审、内控部门专门针对数据质量管理的评估、监测和督促落实不足,评估组评为大体符合。2.某行董事会没有把数据质量管理纳入内控体系和战略规划,也未纳入
21、内审稽核范围,没有对其有效性和执行情况开展程序化、制度化的评估,但考虑到董事会还是对数据质量管理表现出一定的重视,审计委员会会议纪要已就数据质量问题向高管层提出要求,高管层也作出书面答复,评估组评为较不符合。3.某行董事会战略规划、内控指导意见中更加侧重了业务发展的方向和定位,未提数据质量管理相关事项,也未对数据质量管理的有效性和执行情况进行评估,在访谈中,董事会相关人员也没有表现出对数据质量管理的重视和对未来的规划,评为不符合。1.2银行高级管理层确立数据质量管理的目标,建立机制和流程,明确职权和责任,定期对本行数据质量管理水平进行评估,并有效落实数据质量问责制。评估重点: 1.银行是否对数
22、据质量管理的流程机制、职责分工、考核评价和问责都有明确的规定。2.管理层是否督促银行内控合规部门或其他相关部门定期对数据质量管理进行考核和评估。3.银行是否对出现较大数据质量问题的部门和人员实施了问责。4.能体现高管层对数据质量管理重视程度的其他方面。参考案例: 1.某行高管层较为重视数据质量管理,基本建立了数据质量管理机制和流程,将数据质量管理作为操作风险委员会年度提案的重要部分,每年定期提请操作风险委员会审议数据质量管理工作。但未有证据表明内审、内控部门曾经就数据质量管理方面进行专项的检查评估,并督促整改和落实各方面责任,高管层在数据质量问责方面的力度也不明显,评估组评定为大体符合。2.某
23、行高管层未确立数据质量管理的目标、机制和流程,未督促合规部门定期对本行数据质量管理水平进行评估或把数据质量管理作为合规监督检查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银行仅就数据质量进行考核,并根据考核结果进行奖惩,经评估组综合考虑,评定为较不符合。1.3银行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对本行监管统计数据的真实性负责,亲自或委派领导班子成员(以下简称“主管领导”)组织领导监管统计工作,对制度性变革等重大监管统计事项能够及时研究部署,在资源调配方面予以充分支持和保障。评估重点: 1.银行是否确定一位主管监管统计工作的行领导。2.银行是否建立了有效的监管统计工作分工协调机制。3.银行“主管领导”是否对重大监管统计事项及时进行
24、部署。4.银行“主管领导”是否在统计人员、经费、专用设备等资源调配方面进行了有效地支持。 参考案例:1.某行成立了非现场监管报表领导小组,委派分管行长管理协调监管统计工作,通过召开行长办公会协调落实制度性变革的重大监管统计工作,对重大监管统计事项能够进行研究部署,但及时性有待提高,主管领导能够主动加强协调,对数据质量管理和监管统计工作能够给予基本支持,调配资源基本能够满足监管统计工作需要,综合以上因素,评估组评定为大体符合。2.某行虽然是行长亲自分管监管统计工作,但对制度性变革等重大监管统计事项不能及时研究部署,对于监管统计系统及相关信息系统的建设、改造升级等相关资源配备方面支持较为不足,导致
25、集团客户取数错误、授信数据额度漏报等问题长时间得不到有效解决,评估组评定为较不符合。 原则2 归口管理银行对监管统计工作实行统一管理、分级负责的管理体制,确定归口管理部门组织管理本机构的监管统计工作。总体把握:“归口管理”是监管统计工作的重要原则,但其实质并不是要求银行确定一个部门完成所有的监管统计工作。不同的银行完成监管统计工作采取的模式可以是不同的,监管统计报表和数据往往涉及银行各个业务、管理部门,一刀切的要求银行有一个部门完成所有的数据填报,既不合理,也无必要。但是银行还是应确定监管统计工作的归口管理部门,牵头对监管统计制度进行统一规范、推动系统建设和整合、对监管统计数据质量进行监控核查
26、,统一出口报送数据等,发挥归口管理部门应有的统一协调和组织管理作用。实践证明,这是保障监管统计数据质量的良好标准。本原则重点关注银行对监管统计工作实施归口管理的组织架构和体制设计,以及归口管理部门在各方面基本的“归口”履职情况。归口管理部门履职的实际效果在本原则予以适当考虑,但更侧重在后述制度建设、数据质量监控、检查与评价等各项要素评估中体现。如果银行在组织框架上的体制符合原则要求,归口管理部门基本能够发挥牵头组织管理监管统计工作的职责,就可评为“大体符合”以上。当然,归口管理部门若履职存在严重不足或有名无实,也可评为“较不符合”以下。标准2.1是本原则的前提和基础,标准2.2重点是评估银行总
27、行归口管理部门是否尽到所列的基本履职责任,标准2.3重点是评估银行总行归口管理部门是否能保证银行分支机构归口管理部门切实有效履行归口管理职责。例如:某银行确定一个部门为监管统计归口管理部门,并赋予相应的权限,归口管理部门基本能够发挥归口管理职责,牵头协调总行相关业务部门,并领导分支机构,共同做好监管统计工作,但是归口管理部门在履职方面仍存在不少缺陷,包括对监管统计业务制度没有进行全面的规范梳理,对相关业务部门报送的数据质量监测考核也较薄弱等等。评估组对各项标准的评级为:2.1为符合, 2.2为大体符合, 2.3为大体符合。考虑到该行在组织架构和体制方面是符合“归口管理”的要求的,归口管理部门也
28、基本能够履行职责,原则评估结论为大体符合。调阅资料:1.银行确定监管统计归口管理部门职责的规章制度2.银行其他相关业务部门在监管统计职责方面的规章制度3.监管统计归口管理部门根据授权负责制定的全行性监管统计工作制度、流程和管理措施4.年度或专项全行性统计工作会议相关资料,如“主管领导”讲话、工作报告、年度工作意见、出席人员名单、会议议程等5.监管统计归口管理部门对监管统计数据质量的检查报告6.归口管理部门向主管领导就数据质量方面提出的意见或建议7.银行对各级分支机构确定监管统计归口管理部门职责的文件性规定8.银行各级分支机构确定监管统计归口管理部门的制度性文件访谈要点:1.了解银行监管统计归口
29、管理的组织架构与体制。2.了解银行归口管理部门的职责权限。3.了解其他相关业务部门在监管统计工作中角色和责任。4.向归口管理部门了解全行监管统计工作的制度和流程。5.了解归口管理部门在协调和督促其他业务部门做好监管统计工作方面存在的困难。6.向归口管理部门了解本行数据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自我整改的建议。7. 向归口管理部门了解报送后解锁情况和对监管部门“四单”的使用情况。8.了解银行分支机构监管统计归口管理部门的履职情况。具体标准:2.1银行总行确定监管统计归口管理部门,授权其负责全行监管统计领导、组织、协调和管理工作。评估重点:1.银行是否确定监管统计归口管理部门。2.归口管理的职责是否涵盖
30、了全部的监管统计工作任务。3.银行归口管理的授权是否充分。参考案例:1.某行统计管理办法规定监管统计工作实行“统一管理、分级负责”的管理体制,确定总行计划财务部为统计归口管理部门,并授权其负责全行监管统计领导、组织、协调和管理工作。计划财务部能够发挥归口管理部门的基本职责,牵头协调总行相关业务部门,共同做好监管统计工作。评估组评为符合。2.某行长期对监管统计归口管理部门的归口管理授权主要限于负责综合报表内容和标准的协调、规范、审核、修改等,且在2年前职能部门调整后,一直没有对原来的统计工作制度进行修订,造成归口管理部门职责不清晰、授权不明确,其实际履职情况存在严重缺陷。评估组评为较不符合。2.
31、2总行归口管理部门根据授权负责制定全行监管统计工作制度和流程,提出监管统计数据质量管理措施,协调和督促其他相关业务部门,共同做好监管统计工作,定期检查并发现监管统计数据质量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向主管领导报告。评估重点: 1.归口管理部门是否建立监管统计工作相关制度和流程。2.归口管理部门是否能够协调和督促相关业务部门和分行做好监管统计工作。3.归口管理部门是否能够及时针对监管统计质量存在的问题提请开展监督检查,并提出合理化建议。参考案例:1.某行归口管理部门制定了统计管理制定、工作规程等,每年印发统计制度,总行授权归口管理部门牵头协调总行相关业务部门授权,共同做好监管统计工作,通过行长
32、办公会、签报等机制及时对数据质量和监管统计重大问题做出分析,提出合理化建议。但对于部分报表实行部门分包填报,对其数据质量监测审核力度不够。综合以上因素,评估组评为大体符合。2.某行虽然制定了监管统计工作制度,能够定期通报各分行的数据报送状况,但没有就统一数据指标定义、规范全流程控制、全面检查监督、内部组织协调等提出涉及相关业务部门的横向数据质量管理措施,导致在资本充足率报表等关键报表数据差错较多,对于这些问题及差错,归口管理部门也未起到审核监测作用。综合以上因素,评估组评为较不符合。2.3银行各级分支机构确定相应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本级机构监管统计工作,在总行归口管理部门统一领导下,有效履行监
33、管统计相关职责。评估重点: 1.银行是否明确规定分支机构确定监管统计归口管理部门。2.分支机构是否依据总行要求确定统计归口管理部门并履行相关职责。参考案例:某行在全行统计工作管理制度中对各分行归口管理部门及主要职责作了明确,要求各分行制定相应实施细则,并报总行备案。日常工作中虽然分行归口管理部门通过加强与总行归口管理部门联系,通过电话等方式沟通联系内部检查、接受外部检查及整改的情况,但该行分行没有将相关报告抄报总行归口管理部门,总行归口管理部门对分行监管统计归口管理部门的履职行为了解不充分。综合以上因素,评估组评定为大体符合。 原则3 岗位设置银行在监管统计归口管理部门和其他相关业务部门设立相
34、应的监管统计岗位,岗位职责明确,并配备能满足岗位履职所需的资源。总体把握:原则3有三个评估重点:一是岗位设置的匹配性,即归口管理部门和其他相关业务部门是否设立了与本行或本部门业务规模和复杂程度相适应的统计专职或兼职岗位;二是岗位设置的全面性,即岗位的设置是否能够涵盖监管统计所有的工作任务和内容;三是统计岗位的薪酬水平或激励机制是否具有吸引力。评估过程中,评估人员应重点关注上述三个方面。考虑到三个方面,评估人员就要区分大、中型银行和小银行的不同情况。如小银行岗位设置相对简单,可能存在1人多岗现象,但岗位职责能够涵盖监管统计工作内容,并且履职情况较好,那么可以评为大体符合。若大、中型银行岗位设置即
35、使数量相对较多,但可能存在岗位专业化不足、覆盖面不全、激励机制不合理,那么也可以评为较不符合。一般情况下,评估人员主要根据这三方面的评估重点,对银行的监管统计岗位设置状况做出判断。例如某大型银行监管统计岗位数量较多,但没有设置数据分析岗位,对监管统计岗位的绩效工资水平明显低于同级其他岗位,存在岗位激励不足,监管统计资源经费也常常得不到保障,评估组对各项标准的评级为:3.1为符合,3.2为符合,3.3为较不符合,3.4位较不符合,3.5位较不符合。综合考虑该行岗位设置问题较多,评估组对该项原则评为较不符合。调阅资料:1.监管统计归口管理部门中监管统计岗位设置和职责的文件性规定2.监管统计相关业务
36、部门在监管统计报表报送方面岗位设置和职责规定3.银行监管统计岗位设置ab角的有关规定4.银行有关财务预算管理办法5.监管统计管理部门设备、差旅、培训支出计划6.银行财务部门包含监管统计工作履职支出的相关预算表7.监管统计工作设备、差旅、培训支出计划的相关申请签报8.监管统计归口管理部门各监管统计岗位的职级和薪酬水平说明文件9.相关业务部门专、兼职监管统计人员职级和薪酬水平说明文件,部分同类部门、类似岗位职级说明文件10.监管统计岗位人员及职务近三年来变动情况的相关文件资料。访谈要点:1.了解银行的业务规模和复杂程度。2.了解归口管理部门监管统计岗位设置情况。3.了解监管统计工作岗位的职责。4.
37、了解银行与监管统计报表相关业务的开展情况。5.了解银行监管统计数据和报表在各部门的分工情况。6.了解相关业务部门的监管统计岗位设置情况。7.了解监管统计b角对a角工作业务及流程的熟悉程度。8.了解财务部门关于统计岗位各项履职支出的预算情况。9.了解监管统计岗位履职资源需要的满足情况。10.了解监管统计人员对监管统计岗位的满意度。11.了解监管统计岗位的定级情况和薪酬水平,及与其他类似部门岗位的比较情况。12.了解监管统计岗位职业发展的前景和通道。具体标准:3.1银行在监管统计归口管理部门设立与本行业务规模和复杂程度相适应的、满足监管统计工作需要的监管统计专职岗位。评估重点: 1.监管统计归口管
38、理部门是否设置监管统计专职岗位。2.监管统计专职岗位数量是否能够满足监管统计工作的需要。3.是否能够随着工作量的增长而增加岗位设置。参考案例:某银行在统计归口管理部门设立专门统计处,设立了统计分析、制度管理、统计报送岗位,负责监管统计统计制度制定和数据报送,能够完成监管统计工作的基本任务,与该银行业务规模和复杂程度基本适应。但由于该银行制度岗位不足,无法对全行数据制度进行梳理统一,监管统计数据分析岗位无法满足实际需要。综合以上因素,评估组评为大体符合。某银行在监管统计归口管理部门设立了统计处,设置了非现场监管统计岗和客户风险统计岗,并指定一名副处长岗负责监管统计报表的管理,没有针对统计制度、信
39、息共享、统计分析等工作流程设置相应的工作岗位,与本行业务规模和复杂程度不相适应,且由于岗位专业化不足,这些工作没有开展或开展效果较不理想。综合以上因素,评估组评为较不符合。3.2银行在其他监管统计相关业务部门设立与其部门业务规模和复杂程度相适应的、满足监管统计工作需要的监管统计专职或兼职岗位。评估重点: 1.其他监管统计相关业务部门是否配备了专、兼职统计岗位。2.其他监管统计相关业务部门专、兼岗位职责是否能够满足监管统计工作需要。参考案例:1.该银行在风险管理、资金、信贷等相关业务部门指定了相应的兼职统计人员承担有关报表工作,并将名单报备归口管理部门,能够完成各项监管统计报表的及时填报。虽然相
40、关业务部门没有设立监管统计工作专职或兼职岗位,但该行涉及相关业务部门的报表质量较好。综合以上因素,评估组评为大体符合。2.某银行各相关业务部门指定了兼职统计人员,基本满足监管统计报表报送工作需要,但监管统计兼职岗位设置和管理缺乏制度性规定,各相关业务部门兼职统计人员简要情况没有报备总行归口管理部门,归口管理部门无法掌握相关业务部门兼职岗位设置能否满足业务规模和复杂程度相适应。另外,结合相关业务部门兼职统计人员调整频繁,对业务掌握水平不高的实际,评估组评为较不符合。3.3 银行对监管统计岗位的设置涵盖监管统计所有的工作任务和内容,分工明确,职责清晰,各岗位均设立a、b角。评估重点: 1.a、b角
41、岗位设置是否涉及数据报送、制度建设、分析应用等工作内容。2.监管统计岗位设置的分工是否明确。3.监管统计岗位ab角是否有效。参考案例:1.某银行监管统计岗位的设置设立了统计制度标准岗、数据报送岗等岗位,每张报表由具体岗位负责,各岗位都设立a、b角,并有明确的制度性规定,岗位设置基本覆盖监管统计工作主要任务和内容,但存在1人多岗现象,考虑到该银行规模较小,业务简单,评估组评为大体符合。2.某大型商业银行监管统计归口管理部门落实了专职监管统计人员,各相关业务部门指定了兼职统计人员。但该行归口管理部门监管统计岗位设置难以涵盖监管统计归口所有的工作任务和内容,各监管统计岗位ab角职责没有明确制度规定,
42、ab角执行缺乏保障措施,在访谈中发现a角、b角人员对制度和操作规程表述不一致。综合以上因素,评估组评为较不符合。3.4银行对监管统计岗位的财务预算满足各岗位履职所需,包括设备、差旅、培训等支出。评估重点: 1.银行财务预算中能否包含监管统计岗位的差旅所需。2.银行能否满足监管统计岗位数据系统设备维护或升级的资金需要。3.银行能否满足参与银监会培训或自身开展培训而发生的费用需求。参考案例: 某银行总行监管统计归口管理部门及其他相关业务部门根据年度部门工作计划和监管统计工作要求,制定满足岗位履职所需的财务预算和培训计划,并按照计划安排年度监管统计工作,财务预算包括职工培训经费、电子设备运转费、差旅
43、费等,能够满足统计岗位的履职所需。综合以上因素,评估组评为符合。3.5银行监管统计岗位薪酬水平能够吸引和留住合格的工作人员,岗位设置能体现职业成长发展的良好通道。评估重点: 1.监管统计岗位的薪酬水平与全行类似岗位的比较情况。2.监管统计岗位的吸引力和发展前景。参考案例: 1.某银行员工工资由基础工资和绩效工资两部分组成,绩效工资划分为四类,根据部门职责类别及考核情况确定。监管统计归口管理部门属于最高类,目前薪酬水平处于中上水平,相关业务部门兼职统计人员与其部门内其他同类岗位执行相同薪酬政策。该行归口管理部门为监管统计岗位人员与其他岗位人员开展换岗交流提供了较多机会,为监管统计岗位人员职业成长
44、创造了较好的通道。综合以上因素,评估组评为符合。2.某银行建立员工岗位职级竞升体系,提供若干序列职业成长发展通道。据评估组了解,在监管统计归口管理部门内部,与其他团队相比,监管统计团队的管理类和非管理类岗位薪酬定级明显偏低,实际上在行内缺乏明确的纵向或横向的晋升渠道,存在激励不足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岗位的吸引力及监管统计人员积极性的发挥,评估期间前后存在重要岗位业务骨干流失现象。综合以上因素,评估组评为较不符合。 原则4 团队建设银行建设一支满足监管统计工作需要的专业队伍,并建立有利于提高监管统计人员工作积极性和促进其职业成长发展的激励约束机制。总体把握:原则4强调银行监管统计工作团队的建
45、设,要求银行建设一支满足监管统计工作需要的专业队伍,并通过建立一系列激励约束机制,不断提高监管统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促进其职业成长发展。本原则前两条标准是对监管统计团队建设的基本要求,即首先要有一支在人员数量和专业水平上能够满足监管统计工作需要的团队,而后两条标准则在不断提高监管统计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工作积极性和促进其职业成长等方面提出的更高要求。在对本原则进行总体评估时,重点把握三个方面,一是人员数量的匹配性,二是人员素质和培训状况,三是激励环境和机制。一般情况下,应综合考虑三方面的情况得出原则的评级结论,但如有任何一方面存在严重缺陷,则应考虑短板效应。例如:某银行人员数量可以满足监管统计
46、需求,人员素质优秀,培训状况良好,但对监管统计人员的定级低于同级其他部门人员水平,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监管统计人员积极性的发挥。评估组对各项标准的评估为:4.1符合,4.2大体符合,4.3符合,4.4较不符合,综合考虑将本原则评为“大体符合”,但在整改建议中评估组明确提出银行应对其针对监管统计人员激励机制和措施进行完善和整,提高团队建设的可持续性。调阅资料:1.银行归口管理部门及相关业务部门监管统计人员配备的基本情况表2.监管统计专、兼职人员的名单及简单履历表3.银行对监管统计专、兼职人员的考核评价资料和奖惩记录4.银行有关培训的制度性文件5.银行有关培训计划6.2010年度集中下发的监管统计培训
47、通知7.监管统计相关培训班课程内容清单8.多种形式的培训文档(如视频、邮件等)9.培训满意度汇总情况10.监管统计人员参加银监会组织的培训情况清单11.银行绩效考核办法12.银行对监管统计人员定级和考核的文件访谈要点:1.了解归口管理部门专、兼职统计人员工作的内容和强度。2.了解其他相关业务部门专、兼职统计人员工作的内容和强度。3.了解监管统计岗位人员基本的专业素质和操作技能。4.了解监管统计岗位的专、兼职人员对非现场监管和客户风险统计工作的掌握程度,对银监会相关统计制度的熟悉情况。5.监管统计岗位人员对银行业务及风险的熟悉情况。6.了解监管统计相关业务的培训计划安排。7.了解监管统计人员参与
48、培训的经费、流程、频度和满意度。8.了解银行的激励约束和考核机制。9.了解监管统计人员对本行激励约束机制的满意度。10.了解银行监管统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精神面貌。11.了解监管统计人员的职业发展规划。具体标准:4.1银行应根据监管统计岗位职责要求,配备一定数量的满足监管统计工作需要的监管统计人员。评估重点:1.归口管理部门专职监管统计岗位配备的人员数量是否与业务规模和复杂程度相匹配,是否随规模扩大及复杂程度提高而逐步补充新的人员。2.其他业务条线是否也配备了相应的专、兼职监管统计人员,兼职监管统计人员岗位职责能否满足其承担的监管统计工作需要,并能够与归口管理部门的监管统计岗位人员相互协调配合
49、。参考案例:1.某行归口管理部门设置了专门的统计处,配备了10多位监管统计人员,负责向人民银行、银监会、国家统计局报送数据,能够及时报送各类统计数据,但报表报送任务压力大,人员不足,不能做到对全行数据制度进行统一梳理,对其他部门提供的统计数据审核力度也不够。综合以上因素,评估组评为大体符合。2.某行监管统计归口管理部门配备2名专职统计报表岗人员,1名系统维护人员,其他相关业务部门设置统计兼职人员2人。目前人员数量只能保证基本的统计数据报送工作,报表报送任务压力大,统计人员经常加班加点,监管统计分析、制度制定、监督检查、人员培训等管理职责没有得到效履行。综合以上因素,评估组评为较不符合。4.2监
50、管统计人员应具有良好的职业操守、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熟悉银行业务,具备必要的协调和沟通能力。评估重点:1.监管统计人员是否具备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满足监管统计岗位的职责所需。2.监管统计人员对银行业务和对风险的熟悉程度。3.监管统计人员对非现场及客户风险统计制度的熟练掌握程度。4.监管统计人员是否具备必要的协调和沟通能力。参考案例:1.某行监管统计人员从管理层到基层员工普遍毕业于国内外重点大学的统计、经济、金融、会计、信息专业,来自不同的行业背景,工作勤勉,敬业精神强,具有良好的职业操守和较强的沟通协调能力,但在评估中发现监管统计人员对监管统计制度及对非现场监管报表体系的理解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学
51、习提升。综合以上因素,评估组评为大体符合。2.某行监管统计人员基本具备经济金融理论知识基础,具有一定业务经验,掌握一定操作技能。但评估中发现,统计人员对监管统计制度及报表指标理解仍存在较多错误,对长期明显的数据差错不能及时发现,评估组随机抽取5名统计人员进行了统计基础知识测试,发现参加测试人员对统计制度中的基本原则、指标定义以及具体填报要求、注意事项和填报依据等基本知识掌握较差。综合以上因素,评估组评为较不符合。4.3银行对监管统计人员定期进行科学、系统的培训,培训的内容、方式和频度能满足监管统计工作的需要。评估重点:关键是培训内容和覆盖面。1.考察对归口管理部门统计人员培训的覆盖面2.对监管
52、统计相关业务部门专、兼职统计人员的培训覆盖面3.各项监管统计业务和相关风险业务培训的覆盖面。4.是否能对新入职、轮岗人员做出培训安排。参考案例:1.某行归口管理部门每年定期对其他监管统计相关业务部门监管统计人员、一级分行归口管理部门主管负责人、统计科长、境外机构统计人员进行现场培训,根据监管业务工作需要不定期举行视频培训和电话会议培训。评估中发现,监管统计人员参加的对银行业务和风险业务培训仍然较少,了解掌握不够。综合以上因素,评估组评为大体符合。2.某行在每年全行性统计工作会议上对年度监管统计制度要求通过以会代训方式讲解培训,平时有针对性对分行统计人员安排监管统计培训工作,2010年安排过1次
53、。但是该行对相关业务部门统计人员培训重视程度不够,没有专门组织过培训,系统性的培训较为不足,难以满足实际工作需要,统计人员对监管统计报表数据指标理解性错误较多,逻辑性校验关系知识较为缺乏,而导致监管统计报表出现错误的情况较多。综合以上因素,评估组评为较不符合。4.4银行建立对监管统计人员合理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创造有利于提高监管统计人员工作积极性和促进其职业成长发展的良好环境。评估重点:1.银行有无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2.银行对监管统计岗位人员的考核机制是否合理。3.监管统计人员对绩效考核和职业发展前景的满意度。参考案例: 1.某行制定了统计考核办法,对统计数据和统计管理的考核方式和考核要点进
54、行了详细规定,并根据考核要点的达标情况制定了明确的加减分标准,定期采取通报表扬或批评方式。该行监管统计人员定级与绩效考核与其他岗位人员的标准相同。但该行奖励期薪主要用于对重点岗位和关键岗位人员的奖励,未包含归口管理部门或相关业务部门的统计人员。综合以上因素,评估组评为大体符合。2. 某行把对监管统计人员纳入员工年度考核机制,虽然各岗位序列可以实现纵向、横向晋升发展,监管统计岗位人员理论上可以选择监管统计高层级岗位或转至其他业务线发展。实际工作中监管统计人员承担大量的协调沟通工作,任务繁重,但薪酬定级与其他部门和处室相比明显偏低,存在激励不足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监管统计人员积极性的发挥。综合
55、以上因素,评估组评为较不符合。(二)制度建设 原则5 管理制度银行建立全面、科学、有效的监管统计管理制度,保证监管统计工作的规范性和严肃性。总体把握:原则5的核心是把握银行监管统计管理制度的全面性、科学性和有效性,并以正式文件形式进行贯彻,以保证监管统计工作的规范性和严肃性。标准5.1是要求银行建立的管理制度内容既要全面,又要科学、有效,同时组织形式规范,辅以正式文件的形式印发,标准5.1是整个原则5的基础;标准5.2是要求银行通过持续评价不仅要保证制度建立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还要发现制度中不完善的内容及时进行补充和更新;标准5.3是要求银行主动将管理制度向监管机构备案,并且重大事项要有汇报,通
56、过主动接受外部监督,保证制度的全面性、科学性和有效性。建立全面、科学、有效的监管统计管理制度,是一个长期的、持续的、渐近的过程,在评估管理制度时,既要注重良好标准的统一性,又要注重银行的实际情况,区别对待,综合评估。对于成立时间较短或规模较小的银行,评估可以更侧重于统计管理制度建立的全面性,而对于成立时间较长、规模较大的银行,评估可以更侧重于统计管理制度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在实际评估过程中,一般而言,原则5的最终评估结论不会高于标准5.1的评估结论,例如在评估某银行时,标准5.1为较不符合,标准5.2为大体符合,标准5.3为大体符合,但考虑到该行管理制度的内容没有涉及到部门间的协调机制,相关业务部门的统计管理制度也不够完善,对数据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最终该原则被评为较不符合。调阅资料:1.综合性的监管统计管理办法(如各行根据银监会监管统计管理暂行办法制定的管理办法)。2.针对性的监管统计管理办法(各行为弥补综合性管理制度的不足或突出强调综合性管理制度的某一方面而进行具体的规定,如统计数据质量管理办法、统计工作考核办法等)。3.对综合性与针对性管理办法进行持续评价和修订的文件。(如会议记录、签报)。4银行各相关业务部门制定的统计管理制度。访谈要点:1.了解归口管理部门组织其他业务部门制定统计管理制度的情况。2.了解归口管理部门贯彻落实该行统计管理制度所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上海客运驾驶从业资格证考试题库答案
- 《吉星送宝解析》课件
- 重庆三峡学院《汽车构造下》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重庆财经学院《证券投资学》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重庆三峡学院《工程制图》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北京二十中九年级(上)期中物理(教师版)
- 重庆三峡学院《巴蜀民艺图像符号再造》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面向对象程序设计》2023-2024学年期末试卷
-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2021-2022学年期末试卷
- 医疗器械年会总结
- 系统工程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
- ad域控规划方案
- 2023水利工程设计变更报告编制导则
- 森林防火消防知识课件
-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学生情况分析
- 江苏省苏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年级上册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
- 记者的职业规划
- 厦门市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年级质量检测数学试题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 社区专职网格员培训课件
- 人民调解员业务培训讲稿
- 2024年中考九年级语文专题复习现代文阅读(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