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保护方案_第1页
轨道保护方案_第2页
轨道保护方案_第3页
轨道保护方案_第4页
轨道保护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渝中区中华路小学改扩建项目对轻轨一号线轨道)轨安全保护方案编制人:审核人: 编制单位:江西福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编制时间: 2017 年 12 月目录一、工程概况 项目概况 . 工程地质概况 交通情况 6前期审查情况及执行情况 6二、编制依据 编制依据 编制说明 编制原则 三、轨道交通施工安全保护 15本项目与轨道位置关系 15项目施工对轨道交通的安全影响 18危险源辨别及预防控制措施 19基坑开挖及边坡支护 21边坡支护以及基坑开挖时排水 26主体施工 29管线保护 29边坡支护以及深基坑开挖监测 30四、施工工艺技术施工安全保护措施 37总体施工部署 37边坡支护设计方案 37支护桩施工

2、38土石方开挖 39基础及主体结构施工 39回填施工 40装饰装修施工 41质量保证措施 41五、施工组织管理措施 44、组织措施 44、安全技术措施 46六、应急救援预案 48总则 48危险性分析 48应急救援管理体系的建立 49预防与预警 52应急处理措施 53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53附件一:通过的深基坑专家审查报告; 附件二:通过的人工挖孔桩专家审查报告; 附件三:施工平面布置图。一、工程概况项目概况重庆市渝中区中华路小学改扩建项目位于重庆市解放碑较场口和平路240号。总占地面积约7540m2本工程南邻和平路,北邻新民街,西邻金汤 街,东邻水市巷。因现场部分区域位于正在运行的轨道一号线较场

3、口与七星岗段的保护 线范围内 , 本工程新建教学楼一栋,为 4层地下室,地面为 5层教学楼;扩建 操场为地下一层为车库,地下车库大部分在轨道 50米保护范围内。轨道与 地下四层基本平行,人工挖孔桩最近距离轨道为米。整个施工等过程中都 需要对 1号线较场口 七星岗段在运行的轨道线进行保护。本项目计划工期为 34个月, 2017年 10月开工, 2020年8月完成所有施工 工作( 边坡挡墙支护土石方开挖工期 10个月, 2017年10-2018年8月、基础 施工工期 3个月, 2018年9月-2018年11月、主体施工工期 7个月, 2018年 12 月-2019年6月、装饰装修施工工期为 8个月

4、, 2019年7月-2020年2月、园林 绿化以及市政工程工期为 6个月, 2020年3月-2020年 8月)。本项目临近轻轨较场口站,轻轨从场地附近地面穿过。项目用地呈长 方型,场地地形南低北高,标高为 ,相对高差米,建筑物正负零标高为。本工程改扩建项目建教学楼(5F/吊1F/-4F,框架结构),设计地坪士 二,地下车库-1F=和-4F=.对新增用地范围内的建筑工程。场地按设计地下 车库及地坪标高整平后将形成 8段基坑边坡和 7段环境边坡,基坑边坡总长 308m最高,环境边坡总长248m最高约,坡体主要由杂填土、砂岩、泥 岩组成, 为了该项目主体工程的顺利进行, 对该边坡进行支护后进行建设。

5、该项目主要功能为: 地下 34 层为汽车库及设备机房, 地下 2 层为游 泳馆、报告厅、篮球馆、形体室、乒乓球室及公共教学配套用房、设备机 房、汽车坡道;地下一层为厨房、职工餐厅、职工活动中心、后勤配套服 务用房、车库及设备机房;吊一层为阅览室、藏书室、2校史展览区、部分教学用房及后勤配套服务用房;地上 14 层为教学用房、办公室,地上 5层为教师办公室、教师会议室及设备机房。 主楼采用框架结构体系,建筑基础型式采用柱下独立基础和墙下条形 基础,持力层为中风化砂岩,底板厚度为 250mm有37m的人工填土区 域采用嵌岩桩基,持力层为中风化砂岩,桩径 1000mm其中项目二期操场 及-1F地下室

6、位于隧道正上方区域,为减小项目建筑荷载对隧道结构影响, 填土较薄区域基础拟米用 x独立基础,米用中风化砂岩作为基础持力层; 填土较厚区域,采用承台桩 +转换梁的形式跨越隧道, 桩基伸入隧道结构 45 0 破裂面以下,时采用桩身隔离措施将建筑荷载传递至隧道结构以外,减 小对其影响。里程号为左K2+K2+右K2+K2+,长约。区间隧道轨顶设计 标高为 ,隧道洞顶标高为 ,地面高程为 ,隧道埋深约 ,穿越岩层主 要为砂岩及泥岩,围岩级别为 IV 级。该段区间隧道是在原有人防洞室基 础上扩挖而成,为单洞双线马蹄形断面,复合衬砌暗挖结构,钻爆法施工。 毛洞洞跨为 ,洞高 ,二衬厚度为 450mm。我公司

7、负责深基坑土石方开挖及基坑支护施工、基础、主体结构、装 饰装修工程、园林绿化工程。本项目与 1 号线轻轨较场口 七星岗段位置关系图(详附图). 工程地质概况地形、地貌勘察区位于四川盆地东部平行岭谷间的向斜台地区, 地处嘉陵江南岸、 长江北岸,属构造剥蚀浅丘地貌。建设场地地形整体较平坦,位于丘陵平 台,在北侧地形相对高,并修建有挡墙。勘察区西侧为中华路小学,地形平坦;东侧为拆迁地块,现已全部拆迁完,作为临时停车场使用,坡角一般515 ;南侧为和平路;北侧为居民区。勘察区最高点位于勘察区东北方向,高程,最低点位于勘察区 中部南侧,高程,相对高差。项目所在区域虽然交通极为便利, 但高峰期比较拥堵,

8、且施工作业面、施工时间严重受限。气象、水文 中华路小学位置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无霜期长,雨量 充沛,四季分明。具春早夏长,秋雨连绵,冬暖多雾的特点。根据重庆市 气象台相关资料所记载的极端值引用如下:气温:年平均气温18C,极端最高气温C( 2006年8月23日), 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C,极端最低气温C( 1975年12月5日),最大 平均气温差C( 1953年8月)。蒸发量、湿度:年蒸发量1071mm最大年蒸发量(1959年),年平均 相对湿度 79%,年平均绝对湿度。降水量:多年平均年降雨量,最大降雨量( 1965 年),年最小降雨量 (1958年),月最大降水量( 1996

9、 年 7 月 21 日),月平均最大降水量为 167mm日降雨量普遍大于 50mm多年平均日最大降雨量约 96mm雨季在 59 月,暴雨一般来势猛,强度大。地层岩性经现场调查并结合钻探验证,场地内上覆第四系土层为全新统(Q4ml)人工填土、残坡积层( Q4el+dl )粉质粘土,基岩为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 J2s) 泥岩及砂岩,现由新至老描述如下:( 1 )人工填土( Q4 ):根据钻孔揭露情况,分为杂填土和素填土。1 )杂填土:多为建筑垃圾,灰褐色,主要成分为钢筋混凝土碎块、砖 块夹粉质粘土,混泥土块粒径 5-50mm含量4-70%,其余为粉质粘土,松 散稍密、稍湿,堆填时间 5-8 年,揭

10、露厚度( ZK66)( ZK24)。2)素填土:主要为粉质粘土回填、支挡结构混凝土。粉质粘土回填厚 度(ZK5),由粉质粘土及砂泥岩碎块石组成,碎块石含量510%粒径一般35cm粉质粘土呈可塑状,结构松散稍密,回填时间约1520年;混凝土回填主要为学校下沉礼堂边坡支挡结构,钻孔揭露厚度(ZK7)(ZK13)。( 2)粉质粘土( Q4 ):呈黄褐色,可塑,物质成分较均一,切面较 光滑,有光泽,干强度和韧性中等,无摇振反应。该层下覆于人工填土层 下,钻孔揭示零星出露,厚度(ZK32)(ZK29。( 3)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 J2s)1)泥岩(J2S-MS):紫红色,泥质结构,中厚层状构造,泥质胶结

11、。强风化带岩芯较破碎,呈碎块状、土饼状,岩性较软,遇水易软化,锤击 易碎;中等化带岩芯较完整,岩质较新鲜,呈短柱状、柱状,脱水后易开 裂。该层连续、完整,为勘察区北东侧拆迁区下伏主要岩体。2)砂岩(J2S-SS):灰黄色,中粒结构,中厚层状构造,主要矿物成 分为长石、石英。强风化带岩芯较破碎,呈碎块状、短柱状,岩性较软, 锤击易碎;中风化带岩芯较完整,岩质较新鲜,呈短柱状、柱状。该层为 目前学校范围下伏主要岩体,在北东侧拆迁区和泥岩交替分布。3)基岩面及基岩风化带特征 根据钻探揭示,勘察区现学校用地区域内下覆基岩主要为砂岩,仅个别钻了揭露泥岩;勘察区东侧拆迁区下覆基岩要为砂岩、泥岩。按工程 地

12、质勘察规范( DBJ50-043-2005 )规范,将场地钻探深度范围内的基岩 划分为强风化带和中等风化带。 基岩强风化带:主要表现为物理风化作用,岩芯较破碎,呈碎块状、饼状, 岩性较软,泥岩遇水易软化,锤击易碎,岩体力学强度明显降低。钻探揭 示,场地内基岩强风化带厚度为 0(ZK7)( ZK63)。轨道交通情况重庆轨道交通 1 号线东起朝天门,西至大学城,远期延伸至璧山,全 长约 46 公里,采用地铁系统。该线路是轨道交通线网东西方向的主干线, 也是连接渝中区和沙坪坝区的重要交通通道。受本项目修建直接影响的为 正在运营的重庆轨道交通1号线较场口站至七星岗站区间隧道。轨道交通 1号线位于本项目

13、二期基坑正下方,线路走线与地下二、三、四层南侧外 墙边线基本平行。本工程为较场口站至七星岗站区间工程,该区间起点位于较场口站大 里程端K2+,终点位于七星岗站小里程端 K2+,全长;为马蹄形断面、复合 衬砌暗挖结构,米用钻爆法施工。区间起点线路设计标高,终点线路设计标高,相对高差。线路最高点 约为239;隧道埋深为940m穿越岩层主要是砂质泥岩,均为IV级围岩 里程K2+至 K2+段属浅埋隧道,其余均属深埋隧道。该区间是在现有人防洞 室的基础上扩挖而成,如果区间现有人防洞洞顶标高低于开挖断面标高, 要对现有人防洞室挑顶处理,如果低于开挖洞室顶高,要进行回填。现有 该区间将穿越石油大厦预留段,该

14、预留段为矩形断面。本工程采用马蹄形断面、复合式衬砌结构,区间断面包括车站端头的 喇叭口段、双联拱段和线间距为的标准段.前期审查情况及执行情况(1)本项目方案已通过重庆市轨道办初步设计意见及回复以及施工响应:序号专家意见回复施工响应备注1下一步设计过程中,本工程 建筑物不得向不利于保护 轨道结构设施方向调整;本项目初步设计与方案 设计保持一致初设与方案设计保持 一致2本工程基坑开挖严禁采用 爆破施工,米用人工或者继 续开挖方式,由北向南分段 分成(W 2米)、对称、跳 槽开挖,严禁超挖;基坑开 挖过程中执行“动态设计、 信息法施工”原则本项目基坑开挖严禁采 用爆破施工,米用人工或 者继续开挖方式

15、,由北向 南分段分成(w 2米)、 对称、跳槽开挖,严禁超 挖加强支护结构检测,加 强有组织排水,严禁基坑 积水,开挖后及时进行封 闭处理。按照设计要求采用由 北向南,由咼到低进 行分层分段开挖(w 2 米)边挖边进行支护, 开挖分段部大于20 米,基坑上下均设置 排水沟,积水井,用 泵进行抽排,防止基 坑积水3本项目桩基础米用人工跳 挖施工,严格控制桩底标 高,满足设计要求,独立基 础及桩基开挖后及时封底 浇筑本项目桩基础米用人工 跳挖施工,将严格控制桩 底成桩标高,独立基础开 挖后将及时封底浇筑人工挖孔桩采用跳挖 方式进行详见第 三章跳 挖示意 图4严格执行控制保护区管理 办法第二十三、二

16、十四条 规定,汇同轨道集团制定轨 道交通设施的安全保护方 案;与轨道集团签订安全责 任书、完善相关管理手续接 受轨道集团的巡查。本项目严格执行控制保 护区管理办法第二十三、二十四条规定。严格按照控制保护 区管理办法第二十 三、二十四条规定执 行5根据条例第四十五条及 控制保护区管理办法第 四条、地段十七条、第二十 条相关规定。本项目将会条例第四 十五条及控制保护区管 理办法第四条、地段十 七条、第二十条相关规定严格按照条例第 四十五条及控制保 护区管理办法第四 条、地段十七条、第 二十条相关规疋执行6该项目应委托具有相应资 质的第三方监测单位,在改 工程施工期间及投用2年内 对影响一号线结构变

17、形的 进行监测,并将监测数据及 时上报轨道集团,施工期 间,应更加监测数据建立施 工风险管控预警和应急处 理机制,确保一号线结构及 营运安全。我项目已经委托具有相 应资质的第三方监测单 位,在改工程施工期间及 投用2年内对影响一号 线结构变形的进行监测, 并将监测数据及时上报 轨道集团,施工期间,应 更加监测数据建立施工 风险管控预警和应急处 理机制,确保一号线结构 及营运安全。详见第三方监测方案7应严格按照初步设计开展 施工图设计,根据办法 第二一条规定,改项目初 步设计若需要更改,应按规 定程丿予重新送审。本项目严格按照初步设 计展开施工图设计按照初步设计展开施 工图设计,我方严格 按照设

18、计图施工8根据办法第二十二条、 第二十五条规定。应将轨道 安全保护方案、施工图等送 轨道办备案,取得备案意见 书,并签订安全责任书荷耦 方能办理施工手续。本项目按规定完善相关 手续手续已完善,并按照 方案和备案意见施工9本意见需要附图方可生效。已附图按附图施工(2)交通一号线较场口至七星岗区间隧道影响评估专家意见及回复以及施工响应序号专家意见设计回复施工响应1计算分析采用岩土参 数宜考虑施工不利影 响进行适当折减;报告参数按渝中区中华路小学改 扩建项目工程地质勘察报告(详细 勘察)和重庆市轨道交通一号 线(朝天门一沙坪坝段)工程设 计文件总说明中所列参数取小值; 数值计算中考虑施工扰动的影响,

19、 出于安全考虑,本报告中隧道围岩 统一采用泥岩参数,按D-P等面积 圆进行折减后取值计算,已完成。按照最小值考 虑,施工过程中 发现问题及时与 设计和业主联 系,调整相应的、亠 * 、亠)1 施工方案2补充相关范围轨道交 通一号线洞室结构现 伏情况(裂缝及渗水 等)说明,补充馨名苑 基坑支护结构说明;重庆康翔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已委 托第三方检测单位对受拟建项目 影响的轨道交通一号线洞室进行 现状检测,根据检测结果:该段轨 道交通一号线洞室结构现状整体 良好,部分区域有裂缝及渗水情 况;重庆康翔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已 委托重庆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 208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对馨名苑 基坑支护结构进行探测

20、,探测结 果:未见锚杆等金属物反应。严格按照设计要 求施工,同时对 轨道壁进行检测,发现问题及 时调整施工方案详见报 告3宜米用有效措施控制 桩板挡墙桩顶水平位 移;支挡在设计过程中已综合考虑对 轨道结构围岩的扰动情况以及变 形要求等因素,对轨道所处区域位 移影响较小,最大水平位移为,满 足规范要求,后期可根据现场实际 情况,采取增大桩径、减小桩间距 及增加桩连梁等措施进一步控制 挡墙桩顶水平位移;严格按照设计要 求施工,同时对 基坑周边及建筑 物进行进行监测,发现问题及 时联系设计和业 主调整施工方案4BC段一层地下车库范 围柱下基础宜米用独 立基础端承型桩基础;BC段一层地下车库范围,在地

21、质 勘测中可以看出此段地下一层车 库范围的地质条件比较复杂,有 37米不等的杂填土层,35米不 等的泥岩层,以下才为砂岩层。此 范围内上部荷载包括消防车回车 场以及柴油发电机房和储油间等 荷载比较大的建筑功能,因轨道保 护的要求,此段范围内地下一层的 柱下无法布置独立基础,所以采用 端承型桩加地基梁转换的形式,并 建议桩端持力层选择地基承载力 较大的砂岩层。由于此区域内跨轨 道桩离轨道锚杆距离太近,按照专 家意见为了避免施工时的施工误按照设计图纸施 工,发现问题及 时与设计和业主 进行联系,调整、亠 * 、亠)1 施工方案差引起的对轨道影响,现拟将跨轨 道桩基远离轨道布置,地基梁跨度 加大,保

22、证桩基施工时对轨道的影 响降到最低。5补充馨名苑结构荷载 对洞室的影响分析报告在计算分析中,已考虑馨名苑 结构荷载,按每层15KN/m2取值,按照设计要求施工6完善基坑防渗设计说明;报告已在建议中对后期基坑施工 使用过程中的防排水措施进行了 相关说明已完成。按照设计要求进 行防排水措施施 工(3)深基坑开挖专家意见及回复以及施工响应:序号专家意见施工响应1优化施工进度计划、材料计划 及其应急救援的设施设备等;已进行了优化施工进度计划、材 料计划及其应急救援的设施设备详见深基 坑专家安 全方案2优化施工顺序;完善桩板挡 墙、板肋式锚索挡墙、板肋式 锚杆挡墙、悬臂式抗滑桩的施 工措施;补充场区土石

23、方调配 的措施;补充深基坑开挖的顺 序和马道的设置及安全防护 措施;补充周边建构筑物的监 测监控措施等;已优化施工顺序;完善桩板挡墙、 板肋式锚索挡墙、板肋式锚杆挡 墙、悬臂式抗滑桩的施工措施; 补充场区土石方调配的措施;补 充深基坑开挖的顺序和马道的设 置及安全防护措施;补充周边建 构筑物的监测监控措施等;3细化危险源辨识(包括坍塌、 高处坠落、物体打击、机械伤 害、触电、火灾、车辆伤害、 交通伤害、淹溺、中暑等)后 的预防措施和处置措施;加强 现场的安全警示等标识系统 的设置,确保施工人员和施工 实体的安全等;遇到复杂的地 质时,执行“动态设计、信息 化施工”原则等;已细化危险源辨识(包括

24、坍塌、 高处坠落、物体打击、机械伤害、 触电、火灾、车辆伤害、交通伤 害、淹溺、中暑等)后的预防措 施和处置措施;加强现场的安全 警示等标识系统的设置,确保施 工人员和施工实体的安全等;遇 到复杂的地质时,执行“动态设 计、信息化施工”原则4补充兀善安全责任人和特种 作业人员的有效证件等;已补充完善安全责任人和特种作 业人员的有效证件5计算书及其附图:补充施工总 平面图及排水系统图;补充场 地安全警示系统布置图、补充 监测监控点布置图。补充应急 救援线路图。已添加计算书及其附图:补充施 工总平面图及排水系统图;补充 场地安全警示系统布置图、补充 监测监控点布置图。补充应急救 援线路图(4)人工

25、挖孔桩部分专家意见及回复以及施工单位响应:序号专家意见施工响应1优化施工进度计划和应急 救援(包括送风设备和防毒 面具、防坠器、软爬梯等) 的设施设备计划等已优化施工进度计划和应急救援 (包括送风设备和防毒面具、防 坠器、软爬梯等)的设施设备计 划详见人工挖 孔桩专家安 全方案2优化桩基锁口的处理措施; 补充跳桩开挖的措施图;完 善桩基成孔后的桩孔的周 边防护措施;细化桩基及其 周边建(构)筑物(尤其是 有针对性的对轻轨1#线50m 以内)监测监控的措施;完 善桩孔钢筋制作安装等内 容;完善桩孔土石方提升措 施及作业人员的安全措施(包括低压照明、孔内通 风、有毒有害气体的检测和 桩孔抽排水)等

26、;补充完善 强调动态信息化施工管理 等内容已优化桩基锁口的处理措施;补 充跳桩开挖的措施图;完善桩基 成孔后的桩孔的周边防护措施; 细化桩基及其周边建(构)筑物(尤其是有针对性的对轻轨1#线 50m以内)监测监控的措施;完 善桩孔钢筋制作安装等内容;完 善桩孔土石方提升措施及作业人 员的安全措施(包括低压照明、 孔内通风、有毒有害气体的检测 和桩孔抽排水)等;补充完善强 调动态信息化施工管理3完善组织保障体系的相关 人员的安全责任;进一步细 化危险源辨识(包括坍塌、 高处坠落、物体打击、机械 伤害、触电、中毒窒息、淹 溺等)后的预防措施和处置 措施(包括应急演练和应急 救援措施及其线路图)已完

27、善组织保障体系的相关人员 的安全责任;进一步细化危险源 辨识(包括坍塌、高处坠落、物 体打击、机械伤害、触电、中毒 窒息、淹溺等)后的预防措施和 处置措施(包括应急演练和应急 救援措施及其线路图)4补充完善安全责任人和特 种作业人员的有效证件等已补充完善安全责任人和特种作 业人员的有效证件等5计算书及图纸:补充桩孔土 石方提升支架及机具(包括 钢丝绳)的验算;补充桩护 壁的稳定性验算;补充场地 施工总平面图;补充跳桩开 挖桩位图;补充场地排水系 统图;补充监控检测点布置 图;补充应急救援线路图按 照通过的专家组意见进行 施工已计算书及图纸:补充桩孔土石 方提升支架及机具(包括钢丝绳) 的验算;

28、补充桩护壁的稳定性验 算;补充场地施工总平面图;补 充跳桩开挖桩位图;补充场地排 水系统图;补充监控检测点布置 图;补充应急救援线路图按照通 过的专家组意见进行施工二、编制依据编制依据1)重庆市轨道交通条例2)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办法(建设部令第 140 号)3)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安全质量管理暂行办法(建质【2010】5 号)4)重庆市轨道交通控制保护区管理办法(试行) 5)城市轨道交通结构安全保护技术规范( CJJ/T202-2013 ) 6)重庆市轨道交通控制保护区建设第三方监测管理办法 7)城市轨道交通设施结构检测技术规程 DB11T 1167-2018 8)建筑深基坑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

29、( JGJ311-2013) 9)重庆市轨道交通结构安全保护检测管理暂行办法 10)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99-99,2007 年修订版); 1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15) 12)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JGJ94-2008); 13)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范( YB9258-97); 14)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 JGJ120-2012); 15)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GB50330-2013); 16)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规范( GB50086-2015); 17)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GB50108-2008); 18)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

30、规范( GB50208-2011); 19)地铁杂散电流腐蚀防护技术规程( TCJ49-92); 20)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 GB50119-2013); 21)岩土锚杆(索)技术规程( CECS22:2005); 22)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 (建质【2009】87 号); 23)建筑工程质量验收统一规范( GB50300-2013); 24)工程测量规范( GB50026-2007);( 25)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 GB/T50300-2013);(26)重庆市轨道交通控制保护区建设项目轨道安全保护专项设计文件 编制技术规定;(27)重庆市轨道交通一号线工程总体设计;(

31、28)重庆市轨道交通一号线工程竣工图;(29)重庆市轨道交通一号线总体设计控制性技术要求;(30)重庆轨道交通一号线岩土工程初步勘察报告;(31)重庆市轨道交通一号线工程文件编制统一规定;(32)重庆市轨道交通一号线工程文件组成与内容;(33)重庆市轨道交通一号线隧道施工图设计(竣工图);(34)重庆市轨道交通一号线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 35)中华路小学项目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重庆市二零八勘察设计院) ;(36)渝中区中华路小学深基坑工程土石方及边坡支护项目基坑支护设 计工程施工图设计;(37)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 国国务院令第 302 号);(38)关于

32、印发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 (渝建发( 2014)16 号文);(39)工程所在地区行政主管部门的批准文件,建设单位对施工的要求。 编制说明本方案是指导项目施工过程中对轨道线路的保护, 编制时对施工总体 布置、施工方案、质量、安全等诸多因素尽可能作充分考虑,突出科学性、 实用性及针对性。指导工程施工,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按工期完成工程的全 部施工内容,保证工程质量。在施工中,我司积极协调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接受人民政府安全监 督管理部门、质量监督管理部门的监督管理。接受轨道集团相关单位的技术指导,从严控制工程质量,认真做好轨道的保护工作。编制原则(1)严格遵循“安全第一,预

33、防为主”的方针。在施工过程中切实保 证轨道隧道结构安全。(2)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工期定额,并具有一定的先 进性、科学性。(3)严格遵循我司安全生产、质量管理等方面的相关规章制度。(4)本方案坚持从实际出发,切实可行,符合现场的实际情况,有实 现的可操作性。三、轨道交通施工安全保护本项目与轨道位置关系项目操场及教学楼及生活附属用房均位于轨道交通 50m 保护线范围 内。轨道交通一号线位于中华路小学改扩建项目新建操场(地下一层)正 下方,线路走向与地下二、三、四层南侧外墙边线基本平行,地下室侧墙 外边线与轨道交通一号线水平距离最近,最远。 ( 详图 。受拟建项目影响的轨道交通一号线区

34、间隧道底标高约为 ,隧道顶标高约为 。中华路小学地下四层区域基坑底标高约为 ,与隧道洞顶标高基 本相同。 地下室侧墙外边线距隧道最近距离约为 ,支护桩临土侧距隧道最 近水平距离约为 ;基础底标高距隧道洞顶最小垂直距离为。 平面位置见平 面图及剖面位置关系详见图 、,图 轨道交通一号线与中华路小学改扩建项目平面位置关系图1、1-1 剖面位置关系图 中华路小学与轨道交通一号线区间隧道的剖面关系图 (1-1 剖面 ) 操场(地下一层车库)位于轨道交通一号线正上方,正压隧道区域建 筑采用独立基础,洞顶与基础底标高的垂直距离为 ,其它采用桩基区域, 隧道位于基础应力扩散线以上,建筑荷载不传递到隧道上。该

35、部分 -1F 底 标高为(基坑深度米), -4F 底标高为 (基坑深度米),为减少对轨道交 通结构的影响, -3F-4F 地下室侧墙相对于 -2F 地下室侧墙回缩了, -1F 与 -2F之间形成的边坡高度较低,约,按62放坡处理;-2F与-4F之间形成 边坡高约,采用桩板挡墙进行支挡。 -2F 地下室侧墙外边线距离轨道主体 结构外边缘水平距离为 , -3F-4F 地下室侧墙外边线距离轨道结构 ,支 护桩临土侧距离轨道结构 。2、2-2 剖面位置关系图 中华路小学与轨道交通一号线区间隧道的剖面关系图 (2-2 剖面) 地下室侧墙外边线距隧道水平距离约为 ,支护桩临土侧距隧道的水平 距离约为 。隧

36、道位于基础应力扩散线以上,且基础采用隔离措施,建筑荷 载不传递到隧道上。3、3-3 剖面位置关系图 中华路小学与轨道交通一号线区间隧道的剖面关系图 (3-3 剖面) 该部分基坑为 -4F ,底标高为 ,坡高 ,拟采用桩板挡墙进行支挡。基 坑边离隧道衬墙边的距离约为, 支护结构外边线离隧道衬墙边的距离约为。项目施工对轨道交通的安全影响教学楼楼的修建在轨道 1 号线较场口到七星岗段北侧开挖基坑,然后 修教学楼。对车行区间隧道,的影响均为先卸载后加载的过程。本工程施 工中可能出现的对轨道交通 1 号产生影响的有:(1)场地基坑开挖深度为6iim基坑开挖卸载会导致主体结构隧道、 车行区间隧道、向上的竖

37、向位移,如果变形较大可能会影响的结构安全与 运营安全;( 2)基坑开挖过程中, 部分区段会有深埋变为浅埋, 围岩压力将增大;( 3)主体结构一侧开挖基坑,会导致其产生偏压,隧道受力产生不利 影响。4)基坑坑壁失稳引起的破坏;5)基坑坑底如排水不良, 降雨导致能内积水可能造成轨道交通隧道渗漏水;( 6)基坑及桩基开挖过程中的振动过大对轨道交通相关结构及正常运 营产生不利影响;(7)教学楼完成以后建筑附加荷载可能会导致较场口到七星岗段主体 结构隧道、车行区间隧道内力增大,影响其结构安全与正常使用。、危险源辨识及预防控制措施本项目对轨道交通设施安全的危险源主要为: 1、基坑边坡变形过大、 失稳、基坑

38、产生塌方,对轨道结构产生影响; 2、在工程施工过程中高空物 体坠落,对轨道行人和设施产生伤害; 3、基坑积水导致轨道渗漏等。1、基坑边坡变形过大、失稳、基坑产生塌方的主要原因: 基坑无支护设计或是放坡设计不合理; 基坑无支撑暴露时间过长; 基坑周边扰动过大; 开挖至基底,未及时进行垫层和底板施工。预防措施:(1)在基坑无支护和放坡设计时, 充分考虑地质情况和轨道 1 号在施 工中的各种不利因素综合考虑。本设计方案经专家论证后并通过。( 2)严格按分层分段跳槽法开挖,每层厚度不大于,每段长度不大于 20m。(3)每层每段开挖后及时施工支护,一般不超过 7 天,避免基坑无支 护暴露时间过长。(4)

39、加强基坑监测,及时了解变形信息,提前做好针对性防护措施。2、在工程施工过程中产生高空物体坠落的主要原因: 高空作业未按要求搭设作业平台,设置安全网; 临边无安全围护设施; 作业人员未正确佩带安全带。预防措施:(1)按照现行重庆市有关安全和文明施工的规范和条例搭设下料平 台,在边梁上予埋钢筋环并按计算悬挂限载重量牌;(2)参加施工的工人要熟知工种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在操作中,应 坚守工作岗位,严禁酒后操作。(3)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安全防护措施,进入施工现场,必须带好 安全帽,禁止穿拖鞋或光脚;在没有防护设施的情况下高空、悬崖和陡坡 施工,必须系安全带;上下交叉作业有危险的出入口要有防护棚或其他

40、隔 离设施;距地面2m以上作业要有防护栏杆、档板或安全网。安全帽、安全 带、安全网要定期检查,不符合要求的,严禁使用。(4)施工现场的脚手架、 防护设施、安全标志和警告牌不得擅自拆动, 需要拆动的,要经工地负责人同意。(5)高空作业所用材料要堆放平稳,工具应随手放入工具袋内,上下 传递物体禁止抛掷。3、轨道渗漏的原因: 基坑内排水设施未设置齐全; 开挖外露结构未及时回补防水层; 暴雨时排水设备不满足要求等。预防措施:( 1)派专人收集天气预报,提前做好防雨措施。(2)支护桩人工开挖时及时抽排孔内积水。( 3)每层土石方开挖时必须设置临时排水沟、 集水井并配备足够的自 动抽水泵。4)基坑开挖完成

41、后必须按照图纸要求设置排水沟和集水井及时抽排水。(5)配备一定数量的彩条布作为暴雨时覆盖使用。基坑开挖及边坡支护该项目与轨道交通 1 号线南侧距离较近,为保证轨道结构安全,该项 目土方开挖施工机械采用小型挖掘设备,配合采用人工开挖。该项目在轨 道交通控制保护区范围内严禁堆载。该项目施工时,在现场设置反映项目 与轨道位置关系及轨道结构位置的标识,以避免该项目超挖等对轨道结构 的不利影响。(1)、本工程基坑开挖严格按照图纸要求采用机械和人工开挖的方式, 严禁采用爆破施工。临近轨道结构位置应采用小型机械作业,并应严格控 制施工振动。(2)、边坡支护桩采用人工挖孔桩,并采取跳挖的方式进行;开挖须 分层

42、分段,对称开挖,每层开挖深度不大于米,每段长度不大于20m开挖顺序为,距离由远到近进行开挖,本工程分为一期和二期,先开挖一期, 一期桩总计 29 根分为两批开挖,第一批开挖 15 根,第二批开挖 14 根;二 期桩总计 77 根也分为两批开挖, 第一批开挖 38 根;第二批开挖 39 根。(详 见开挖示意图 )图基坑开挖分段示意图图边坡以及基坑对称开挖示意图1513 li例OOi 2 L轨il母潍J亠 亠 一 Jl_r * J J第二批跳挖桩图护壁桩跳挖示意图图边坡支护土石方分成开挖示意图(3) 开挖时应控制施工速率,以降低对轨道结构的影响。(4) 、基坑开挖时及使用期内,加强对隧道、基坑边坡

43、的监测,做好 对隧道、基坑边坡和邻近构筑物的变形和位移监测,一旦发现异常情况, 应采取有效工程措施,并及时通知设计人员,避免工程事故的发生。(5) 基坑开挖接近坑底标咼时,加强标咼控制,确保基坑不超挖。(6) 开挖过程中发现邻近隧道处局部岩体破碎、 因定位不准或其它原 因开挖到隧道锚杆等情况时,立即停止施工,及时向业主、监理、设计、 轨道公司等相关单位汇报,同时组织相关专家协商确定下一步方案。(7) 每层开挖后及时采取设计要求放坡后 C30混凝土 50厚喷射混凝 土以防止边坡岩土分化的措施, 施工过程中按要求及时施作临时性排水沟、 集水坑,及时抽排集水,避免水渗入岩体中,造成岩体强度降低。基础

44、施 工过程中不得超挖,基础开挖后及时浇筑混凝土。边坡支护以及基坑开挖时排水措施 根据中华路小学改扩建项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本工程仅第四系覆土 层中存在少量松散层孔隙水,基岩中存在少量基岩裂隙水,大气降水为地 下水主要补给源,水位及水量受季节影响大。1、基坑分层分段开挖时均先挖设临时集水坑, 并随着开挖的进行设置 临时排水沟将水引入集水坑。临时集水坑尺寸为 3m 2mK 2n,容量不小于 12m3设置数量根据开挖面积大小合理设置,且必须满足强降雨时能及时 抽排水的要求。每个集水坑设置两台自动水泵(一台备用)以满足排水要 求。分层分段开挖时设置向集水坑方向不小于 1%的坡度,利于积水流向集 水坑。

45、2、待基坑开挖完成后,设置 7 个集水坑进行抽排水。集水坑尺寸为 2m 2m 4m并做好防水措施,配置八台自动水泵(一台备用)。3、基坑坡顶采用C10厚150mm昆凝土硬化并设置截水沟,确保坑顶积 水不排入基坑。4、为避免水渗入岩体中,造成岩体强度降低,危及轨道结构安全,条 基、独立基坑和桩孔中应及时抽排积水并尽快浇筑砼。5、坑顶、坑底四周设置排水沟并及时抽排水,确保无积水。6、配备 8 台潜水泵用于挖孔桩内积水抽排并派专人负责。7排水措施: 为有效有组织排除地表雨水,避免雨水冲刷坡面形成泥浆污染环境和 雨水渗透边坡造成滑坡、临近轨道 1 号线渗漏等不良影响,分别在坡顶、 坡脚、马道、每阶开挖

46、面设置截、排水沟及集水坑(1m*1m),且坡顶、 坡面均采用昆凝土封闭。(1)、坡顶、坡脚排水沟施工在基坑开挖前应在坡顶布设闭合的排水系统,拦截坡顶雨水,并用于 接受坑底抽水,排水沟的尺寸为 500X 500 (顶宽X底),每间隔20米30 米设置一个集水坑,积水坑大小为 1000X 1000X 1000,汇入市政管道前设 置有效的沉砂池。基坑开挖过程中,将坑底集水坑内的水及时抽排至坑顶 集水坑,再经水沟外排。排水方向均向远离轨道侧设置。(详图)图边坡及基坑开挖排水方向示意图坡顶排水沟以明沟形式排泄,基坑顶四周排水沟范围以内采用素喷混凝土以防地表水渗入。排水沟采用 C20混凝土浇筑,沿排水流向

47、,沟底排 水坡度。坡脚排水沟施工根据土石方开挖至基底时,开始插入坡底排水沟施工,坡脚排水沟按照设计要求采用 C20混凝土浇筑进行施工。详见图坡顶排水沟设置皿o P灑 /坡底及基础底部排水沟设置图,排水沟以及集水井图(2)、坑内排水方式在基坑开挖过程中,沿基坑开挖边线切槽 1000X 1000X 1000的集水 坑,并在开挖过程中形成一定坡度以便基坑内的积水先根据坡度排入就近 的集水坑内,再通过抽排方式将集水坑内的积水抽排至坡顶排水沟的集水 坑,经过沉淀后流入市政排水管道内。(3)、防暴雨的措施A.增加水泵的数量;B.安排专人对排水工作进行协调安排;C.对于在地势较低的部位增加水泵的数量,加快排

48、水的速度;、配备一定数量塑料 防雨布用于暴雨时进行基坑边坡覆盖。主体施工本工程主体施工是对基坑加载的过程,总体来说对轨道结构有利。故 主体施工期间主要是对轨道设施的保护,防止由于高空坠物、机械操作不 当等损坏轨道设施。施工中我司对轨道外露设备及部分易损坏结构采用搭设防护棚的方式 进行保护,并加强施工中严格执行各项安全文明措施,杜绝违规操作等措 施防止高空坠物等对轨道结构破坏的现象发生。施工过程中实时与第三方监测、轨道公司保持联系,对突发情况及时 采取措施,确保轨道结构安全及轨道交通正常运营。车库主体结构施工完成后及时进行回填施工,保证基坑边坡稳定性。地下车库车道与轨道交通1号线采用强度等级不低

49、于C20的素混凝土回填, 并振捣密实,防止地表水浸入隧道内,影响轨道正常运行 。管线保护本工程场地内已知管线主要为一根 PVC2O0非水管,主要供场地边轨道 施工单位临时生活区排水用。(1)本工程基坑施工开挖后该PVC2O0非水管移至场地红线范围外。( 2)需迁移或临时迁移的管线在开挖前制定迁移方案经相关单位同意 后施工,施工完成并验收合格后方可开挖原管线部位。( 3)基坑周边管线施工前应进行测量定位并设置警示标志。( 4)施工道路下面有管线时, 采取浇筑 300 厚钢筋混凝土路面的方式 加固,有管线井部位铺设钢板加固。(5)加强基坑周边地表和管线监测, 根据监测情况针对性的采取措施保护管线边

50、坡支护以及深基坑开挖监测方案 本工程分为两部分监测,一部分为轨道内监测和轨道外监测,轨道内 的监测由重庆市监测院进行监测,轨道外由我公司和中科监测有限公司进 行监测,轨道内部监测由重庆市监测院完成,方案详见第三方监测方案。 本方案主要对轨道外部进行监测。开工前对轨道 1 号线有影响的区段进行了隧道壁的全面检查,里程:左K2352K2+581右K2+352K2+581)的检测,结果如下:隧道衬砌部分接缝位置存在修补痕迹,局部衬砌存在竖向裂缝,个别部位仰拱有斜向裂 缝,裂缝形态多为中大,裂缝宽度最大为; K2+、 K2+ 侧墙存在渗水现象; 未发现隧道衬砌有压溃、错台等现象;隧道衬砌变形缝无错位、

51、填塞物脱 落情况。监测目的( 1)在施工期间对轨道 1 号线一定范围内的地表、道路、管网、重要 建(构) 筑物等进行沉降和水平位移监测,为施工方提供及时、可靠的用以 评定对轨道 1 影响的监测数据和信息,并对可能发生的安全隐患或事故进 行及时、准确的预报,让有关方面有时间做出决策,避免重大事故的发生。(2)实施监测,为施工方提供及时、可靠的信息用以评定对轨道 1 号 线影响,并对可能发生的危事故提供及时、准确的预报,以便及时采取有 效措施,避免事故的发生。( 3)监测的数据和资料将使施工单位和业主能完全客观真实地了解工 程安全状态和质量程度,掌握工程各主体部分的关键性安全和质量指标, 确保中华

52、路小学工程能按照预定的要求顺利完成。( 4)监测数据和资料可以按照安全预警位发出报警信息, 既可以对安 全和质量事故做到防患于未然,又可以对各种潜在的安全和质量做到心中 有数。(5)监测数据和资料可以丰富设计人员和专家对类似工程的经验,以利专家解决工程中所遇到的工程难题监控量测项目一览表表教学楼主体结构及周围地表监控量测项目一览表序号监测项目监测元件最大限值监测范围测点布置监测频率必 测 项 目1基坑内、外观察/基坑外地 面、建筑地层土质描述、支护 桩、内支撑/天次2基坑 周围 地表 沉降水准仪%周围一倍基坑幵挖深度间距10-20m1-2 次 /日,异常情况时 频率加 倍3桩顶水平位移全站仪%

53、且30mm抗滑桩顶冠梁及坡顶间距10-20m桩顶竖向位移水准仪%抗滑桩顶冠梁及坡顶间距10-20m4桩体水平位移测斜 管、测斜仪%且30mm抗滑桩全高孔间距20-40m,同一孔测点竖向间距1次/日异常情况时频率加倍5地下水位水位管、水/基坑周边及内侧基坑四角点及长短边中点、位计或沿基坑长边每 20-40m 一个测点,基坑内 按施工分区布 设6建筑物沉降水准 仪、经纬仪沉降冬30mm基坑周边建筑物角点,每个建筑物不小于3点1次/12日,异常情况 时频率 加倍管线沉降水准 仪、经纬仪按相关权属单位要求基坑周边给水管上布置3个点监测点位布设监测等级为I级,基坑长度约为 308m(1)周边地表沉降监测

54、点布设2排点,第一排监测点距基坑边缘im 第二、排为2m每排纵向监测点间距为20m周边沉降监测点共只可布置 30个点位。(2) 抗滑桩桩顶竖向位移、水平位移监测点布设间距为iom点位均 布置在冠梁顶部,离抗滑桩桩体位移点 1m范围外,抗滑桩桩顶竖向位移、 水平位移监测点共布置了 10个点。在基坑中间部位、阳角部位、深度变化 部位、给水管道部位等应布设监测点。(7)沉降监测沿钢便桥临时路面及基坑周围布设沉降观测点,观测钢便桥在车辆荷载作用下的沉降情况,同时掌握临时条基的沉降情况。采用 EBJ-5 7型表面应变计、振弦式频率接收仪进行内力监测,选取3个监测断面,根据贝雷钢桥结构受力特征,每榀梁布置3个监测点。本工程第三方监测与我公司在布置点上有1/5是相同的,便于发现监测值是否变化好 及时根据变化,调整施工方案。详见图监测报警值(1)监测报警值表教学楼附属结构及周围地表报警值一览表序号监测项目预警值变化速率1基坑周边地表沉降25 35mm23mm/d2围护结构顶水平位移25 30mm23mm/d3围护结构顶竖向位移10 20mm23mm/d4抗滑桩变形25mm2mm/d5管线位移103013mm/d6建筑物沉降10 60mm13mm/d(2)监测报警按下表规定对测点进行三级警戒状态判定。表监测点三级警戒状态判定表预警级别预警状态描述黄色预警监测的绝对值和速率值双控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