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化发展_第1页
试论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化发展_第2页
试论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化发展_第3页
试论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化发展_第4页
试论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化发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试论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化发展简介开始:试论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化发展摘要: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教师的专业发展逐渐备受关注。教师要适应新课程的需要,就必须进一步提高素质,与新课程一起成长。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的专业发展应从三个方面给予加强:本学科专业方面、教育理论方面、教学经验方面。在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过程中,教师自身的努力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教师要评估自己的专业发展,认识自我,确立发展。此内容文章属于教育论文 课改论文栏目,以上内容为试论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化发展2011-6-13 4:34:15简单介绍,正文正式开始 试论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化发展摘要:随着

2、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 教师的专业发展逐渐备受关注。教师要适应新课程的需要,就必须进一步提高素质,与新课程一起成长。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 教师的专业发展应从三个方面给予加强:本学科专业方面、教育理论方面、教学经验方面。在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过程中,教师自身的努力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教师要评估自己的专业发展,认识自我,确立发展目标,首先,教师自身要有专业发展的观念和意识,其次,教师应规划自我专业化发展的内容。关键词:新课改;教师;专业化发展。当今科学技术迅猛发展, 素质教育不断深入,新一轮课程改革逐步实施。课程改革以全新的理念给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带来了挑战和机遇。总结新课程实验的经验来看

3、,教师的素质是新课改能否成功的关键,而教师的素质是其专业发展的根本所在,因此,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问题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推动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保证。教师专业化发展不是一个轻而易举的过程,而是一个长期的、充满困难和艰辛的过程。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教师个体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增长专业能力的过程。在新课程改革地背景下,如何实现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或者说如何重构教师角色和形象,也许没有固定的模式和套路、没有整齐划一的演进历程,但其中至少存在着一些共同性的特征。当今为师之道,知晓教师何以由合格到优秀、由优秀到卓越。一 、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含义:专业, 是指掌握

4、专门的知识和技能的人所从事的职业, 是所从事职业中某一门类的特殊工作。专业要求从业者必须经过专门的教育和训练, 具有较高深和独特的专门知识和技能, 按照一定的专业标准进行活动, 通过活动解决人们生活和社会问题, 促进社会进步并获得相应的报酬、待遇和社会地位。教师专业化是世界教师教育发展的趋势和潮流 , 也是我国教师教育改革所探讨的热点问题之一。随着新课程改革在全面推开,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确立教师在学校教育和教育改革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其主导作用的重要性。可以这样说 ,国家强盛需要教育振兴教育振兴的关键在教师而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又在专业化。教师专业化发展可定义为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涯中,通过终身专业训练

5、,习得教育专业技能,实施专业自主,表现专业道德,并逐步提高自身从教素质,成为一个良好的教育专业工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教师专业化发展有两个基本含义:即教师的专业成长过程和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的过程(教师教育)。在这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中,教师的知识技能、态度、信念及各种行为表现不断进行着调整和修正,接受着审视与评估。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知识快速更新,信息量激增,要求现代教师不仅要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健康的心理素质、精湛的教学艺术,还要有不断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终身学习的理念。教师专业化发展这一概念的核心,在于以终身学习的理念指导教师进行持续的学习。因此,教师专业化发展势在必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实质应该是

6、教师作为一个人的发展,唯有教师发展了,教师的专业身份才名副其实,教师职业才会赢得尊重,其社会地位才会得以提高,教师才可以体面地生活,才能够享受到职业本身的幸福。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阶段及其特征:国内外对教师专业化发展过程的研究因研究角度、划分标准和研究方法不同而各异,但主要分两大类:包含职前培养的专业发展阶段研究和入职后的专业发展阶段研究。1、职前培养的专业发展阶段:美国学者福勒按在成为专业教师的过程中的关注事物分为四个阶段。(1)教学前关注阶段:即师资培养时期。教师对角色处于想象阶段和观察初期,所以只关注自己,且在观察中常常不表同情色彩,甚至持批判态度。(2)自我关注阶段:教师初次接触教学实

7、际工作,关注自己的生存问题,有相当大的压力。主要关注班级管理、在意上级督导者的评价等。(3)任务关注阶段:关注教学情境的限制和挫折,及对教师的各种教学能力与技巧的要求。教师开始重视教学所需的知识、能力与技巧,关注自己的教学表现,但不是学生的学习。(4)学生关注阶段:职前教师尽管也表达了对学生学习和品德的关注,但没有实际行动,担任教师后,才真正关注到学生。2、入职后的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研究:美国学者卡茨(Katz,l972)的教师专业发展的三阶段理论,即分为以下三个阶段:(1)求生存时期: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生存”的阶段,主要关注自己的适应能力,组织学生的能力等;需要技术与情感方面的支持来发展其教学

8、的适应能力。(2)巩固时期和更新时期:教师大多能轻松应对教学,积累了教学经验,但无往日的兴奋与激情,专业发展处于高原期,表面上看大都处于心理倦怠状态,但深层次上看,他们的发展在累积中,尚未找到突破口。他们渴望得到专家的引领,实现其自我更新。(3)成熟时期:教师的教学经验与教育情感已达到一定境界,常常关注尊重感与经验感,希望自己的经验被整理被效仿。他们最担心专业发展上的边缘化体验。三、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三个方面: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要求是提高实施课程的能力和水平。教师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 提升专业知识的发展,增强对课程的适应能力,不断反思自身的教育教学行为, 促进自身专业化发

9、展。教师专业化发展主要包括本学科专业、教育理论、教学经验三方面的发展。1本学科专业方面:要不断学习学科专业发展中的新知识,跟上学科专业发展的脚步。过去我们常常津津乐道于教师“一桶水”相对于学生“一杯水”的丰富渊博,现在“一桶水”的容量已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教师必须时刻吐故纳新,不断丰富和提高自己,成为学生的“源头活水”。否则,不仅难以在学生面前维持自己的威望,在专业发展方面也会遭遇重重困难。这里所讲的知识应包括与专业相关的理论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两大类。实践性知识是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来源,它包括教学技术规则、教学经验、教学情境知识、教学决策判断能力的知识和实践化的学问知识。显然,在课堂教学层

10、面上,教学行为的改变需要实践性知识的支撑,实践性知识构成了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知识基础。从某种意义上说,实践知识并非纯粹是“知识”,而是混合了教师智慧技能和教学观念的综合体。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如何实施新课程?如何实践新的教学方法?如何理解新的课程形态?如何体现新的课程理念?这些问题是广大教师最关心的问题,也是他们感到最困惑的问题。为了应对这些问题,仅仅让教师掌握理论性的知识是不够的,还必须让教师有机会通过实践、反思和体悟去积累,形成实践性知识。新课程、新教材和新教法对教师的专业知识提出了较高要求。“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提出由过去教师对教材的忠实取向向教师与教材的互适转变。” 教学中,教师只关注

11、教法, 不关心怎么教、教什么的问题, 教师对教材的运用只有全部接受、执行, 不存在教师对教材的取舍、增添新的权力。而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赋予教师一定的教材运用的灵活性, 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删除、增补教材, 从而达到教师与教材的互相适应。新课改要求教师应有方向性和专业性的知识, 通过继承、批判和弘扬优秀文化,提高科学与人文素养;要求教师应有具体性的知识, 要求教师学习分科课程、综合课程、活动课程、隐性课程、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重视新教法,如体验式教学、探究性教学、研究性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并结合教材与学生实际,引入教学。2教育理论方面:树立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 就是要树立教育民

12、主化、国际理解教育、关注个性发展等观念。提倡学科本位向学生本位转变、科学本位向科学与人文整合转变、知识技能接受向知识主动意义建构转变等,尤其要培养课程意识。传统上教师只是把课程看作是一些儿童学习的材料, 这只是课程内涵的一个方面。课程不仅指学习材料, 也不单单是学科科目, 它还是一种过程,一种结果,一种意识。教师要认识到,自己并非是课程开发的“局外人”,而是课程开发的参与者, 学校课程开发的主体。教师增强课程意识有助于课程目标的实现。要保证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达到课程目标, 教师既要理解设计者要达到的课程目标的含义、设计者选择现有内容的原因,又要理解在课程设计方案中所蕴涵的对课程要素一致性的内在要

13、求。掌握最新的教育理论,跟踪世界教育发展趋势,同时了解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动态。新课程的实施,对教师是一种严峻的挑战。为了应对这种挑战,教师必须进行教育观念的更新、教育能力的提高与教育行为的转变,而这种更新、提高与转变就是教师的进步和发展。教育理论对教师具有非常重要的启迪和启示作用,没有教育科学理论指导的教师是一个盲目和短见的实际工作者。3教学经验方面:反思、积累教学案例,形成自己特有的实践话语。新课改要求教师经常思考和反思。面对各种新的教育思想、资源、手段和方法,教师要做出科学分析,结合学校和班级的实际情况及自身优势,为我所用,以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作为教师,不能盲目地迷信专家的权威,坐等专家

14、把研究成果送上门来,不假思索地照搬到自己的教育教学中。而应持怀疑的态度,对之进行认真的研究反思,检验其是否适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变通,为自己的教育教学服务。教师应该培植起自己的“反思”意识,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与行为,思考各种教育行为的后果,不断自我修正、调整和更新,从而加快自己的专业发展与成长。教学反思是教师借助行动研究,不断反思探究自身教学过程中各方并在教学实践中尝试解决问题,实现教学的优化, 使自己成长为“创新型” 教师、“学者型” 教师的过程。可以说,教师的专业成长过程就是积极的、坚持不懈的、有效的教学反思的过程。教学反思的内容、方法和途径有:一是以反思的时间为

15、标准,可以分为教学前的反思、教学中的反思、教学后的反思。教学前的反思即在实践教学之前(一般指备课阶段)的反思,有对学生的学习现状、接受能力、学习水平、学习习惯的分析与反思。教学中的反思(边实践边反思)是对教学的实施进行反思,有对教学现状的反思,有对学生的表现的反思,有对教学时间安排的反思,也有对教学方法的使用适当与否进行的反思活动。教学后的反思(实践后的反思)就是在教学后对教学的组织、教学采用的方法、教学的效果等进行反思,进一步明确课堂教学理念,修正课堂教学设计,促进教学的提高。二是以反思所使用的手段为标准,反思方法分为录像反思法、录音反思法、日记反思法。顾名思义,录像反思法即将教学过程进行录

16、制,通过反复的观看进行反思活动的方法。录音反思法是专门针对教师的教学语言反思而创造的方法,在实践中进行录音与重放, 进行语言的分析与反思, 以改进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日记反思法, 即是教师以记日记为手段,反思一天或一学期教学过程的得与失,实现自我反思、自我发展、自我追求。三是以反思主体为标准,反思可以分为集体反思法、对话反思法和个人反思法。集体反思法即教师集体共同听课,共同研讨, 对课堂教学的理念、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手段等是否合理性进行的反思活动。对话反思法即是采用一对一式的、访谈式的对话交流的方法。个人反思法是教师依据自身的教育理论修养和水平以及教学经验进行的个别行为的反思方法。四是以反思的内容为标准,可以分为专题反思法和综合反思法。所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