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下人家课堂实录及课后点评_第1页
乡下人家课堂实录及课后点评_第2页
乡下人家课堂实录及课后点评_第3页
乡下人家课堂实录及课后点评_第4页
乡下人家课堂实录及课后点评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乡下人家课堂教学实录(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 认识 5 个生字,学会 14 个生字,正确读写带有生字的词语, 并掌握多音字 “冠”率“”。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摘录积累好词佳句。3. 学习作者通过描写乡下人家的景物来表达感情的写法。4. 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对大自然由衷的 热爱之情。学习重、难点:重点: 随文章的叙事在头脑中浮现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 从而感 受乡村生活的美好。难点: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体会从平凡的事物、普通的场景展 现出来的乡村生活的美,从而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教学准备:课件 课前准备:实物投影,有关田园风光的图片、文字。第一课时

2、一、导入课题,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 我们生活在一个热闹的繁华的都市,我们每天看见 的是高大的楼房和遍地奔跑的汽车 有感而发:生:我喜欢,这样的地方很美丽。 生:我喜欢能生活在这样的地方。 生:这里的空气肯定很新鲜。 师:乡下的风景是那么的美丽,空气是那么的新鲜,在那生活的 人们是那么的悠闲,自在, 今天就让我们随作家陈醉云一起走进“乡 下人家”,去感受田园特有的诗情画意。(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二、范读课文,认读生字词 师:这篇课文是四年级下学期第六单元的课文, 为了帮助大家学 习,我先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请同学们仔细听读,注意生字和多音字 的发音。(播放课文录音) 师:听完课文录音,谁

3、能来读读课文生字词?开火车试试,不会的后 面的同学帮助完成。棚架 装饰 率领 觅食 捣衣 向晚 屋檐 独特 依着时令 天高地阔 月明人静 自然和谐 迷人 鸡冠花 (开火车朗读生字词)生:依着时令“着”不知怎么读,纠正后继续)自然和谐(学生不确定,老师范读后继续) (请学生当小老师再领读一遍) 师:同学们读字词的声音可真响亮, 那这些词当中有没有不理解 意思的词呢 ?生依次说出:什么是依着时令?天高地阔? 棚架?向晚 ? 师:这些词语哪个同学能当小老师,替这些同学解释一下。 生:依着时令是按时间顺序。师:“时”可以是时间,也可以是时节,季节, “依着时令”可以 说是按着时节顺序,按着季节顺序。生

4、:“棚架”是种有些瓜就要搭一个架子 师出示“向”字在字典里的几种解释,让同学选择哪种解释放在 “向晚”比较合适,从而理解“向晚”的意思是傍晚。范读词语“天高地阔” ,启发学生从老师的语调中感受词语的意 思天地空间的宽阔师小结:同学们以后理解词语可以通过相互交流,查查字典,有 时候可以通过朗读,通过联系上下文学习。师过渡语:字词问题解决了,如果把这些字词放回到课文中,同 学们能不能自己读呢?(生:能! )三、指名读课文,引导想象画面。 学生读完第一段,师纠正多音字“结”课文中应该读第一声,老 师范读该字所在的句子,学生跟读一遍。师:这位同学读得真棒, 老师听她读着, 眼前出现了一幅幅画面, 你们

5、的脑海中是否也有画面呢?其中都有些什么景物呢? 生:一座房子的门前有许多的瓜。师:谁能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她看到的景物? 生:鲜果飘香 师:哦,这位同学不但看见了,还闻到了鲜果的香味。(师板书:鲜果飘香) 师:这位同学边听,边读,边想象出文字描绘的画面,这样就能 让文章鲜活起来,我希望后面的同学 也能这样边读边想象。哪位同 学能接下来继续读课文?师问:你读完后,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生:竹林。师:怎样的竹林?生:碧绿、茂密的竹林。生:我的眼前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花。师:谁能用一个四字词语形容一下,看到了怎样的花?生:朵朵的鲜花盛开。生:我看见一个个的笋儿,带着春雨的滋润,诱使我赶快吃掉它。因 为它们

6、非常鲜嫩。生:那眼前看到了茂密竹林,如果走进去一定会闻到竹子的清香味。 师小结:这时同学们看到的是盛开的鲜花、 茂密的竹林。(师板书:盛开的鲜花, 茂密的竹林)师过渡:剩下的时间,请同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手上拿 着笔,看看自己眼前都能出现哪些美丽的画面,用笔画画,写写。四、讨论交流自己在读课文中又看到了哪些美丽的画面,请用几句简短的话给大家描述一下。生:我似乎看见了几只肥肥的老母鸡正带着一群小鸡。生:我似乎看到几只公鸡在伸着脖子鸣叫。 师:哦,因为公鸡爱打鸣。 生:我仿佛看见有些肥肥的鸭子边悠闲的游着,边找寻食物。师:是啊,有了食物,鸭子就肥肥的。生:我看见了屋前有一棵大树,树旁有一

7、条小溪,这让我想起一句诗: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师:你真是一个有文学修养的孩子,能用诗句来表达自己所看到的画 面。生:我似乎看见一些动物跑进了竹林,那真是它们觅食的好去处,他 们生活在那很快乐!师过渡:是啊,他们生活在这非常的快乐,乡下人家的景色非常美丽, 如果让你用一两个词来概括一下,生活在这样的地方让人感觉怎么 样?生:我觉得那很舒服。 生:我觉得很让人心旷神怡。 生:我觉得与其在电脑上玩 “快乐农场”不如真实的到那去体验一下 乡下人家的快乐。生:我觉得在那生活肯定很幸福! 生:我觉得在那生活的孩子每天都会洋溢着笑容 . 师过渡:同学们说得真好! 那我们本文的作者陈醉云她对乡下

8、人家的 生活又有怎样的感受?哪位同学来替作者发表一下感慨? 生:(读出课文最后一段)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 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 师:同学们都找到了这是课文中的那句话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来 替作者表达一下。(同学们齐读课文最后一段) 师过渡:刚才有位同学说很想去亲身体验一下乡下人家的生活, 虽然我们不能亲自前往,但我们走进作者的文字,走进作者的描写, 去细细的感受那道风景的美丽,那风景的独特和迷人。下面请同学们到课文中找一个段落, 找一处你最喜欢的风景。 细 细的读,细细的感悟。并告诉大家你为什么喜欢那个地方?五、品读课文,交流个人读文的感受。 (根据学生的回答,

9、教师 相机板书),可以在书的空白处写出来。再和大家朗读交流。 生:我最喜欢的是第五自然段。 师:第五自然段描写的是什么? 生:描写的是乡下人家吃晚饭时都把桌子搬到门前来吃。 可以呼吸着 新鲜的空气。这也让想起我以前和奶奶一起度过的快乐时光。 师:你能简单给大家描述一下和奶奶在一起是怎样的生活吗? 生:我们那时总是在外面一会儿到那, 一会到这乘凉, 还能看见月亮。 师:那这样的乡下人家他们也生活怎样让你感觉到向往呢? (引导齐读,感受他们的生活的快乐。 )师:他们这顿晚饭吃得是生:天高地阔。师引导: 这段写的是乡下人家露天吃完饭,天当屋顶,脚踩地,天地 直接就是他们巨大的餐厅,在那吃饭有什么感受

10、? 生:心旷神怡。生:很清新。出示相应的图片,播放小溪水、小鸟的声音,创设相应的情境。师:这时人们的心情一定是非常的愉快,非常的舒服。生:他们非常的快乐!请一位同学再读这一段,再来感受一下他们愉快,舒服的心情。师:啊!难怪作者会发出感慨:乡下人家(出示课文最后一段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 的风景。)生接读: 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师过渡:还有哪位同学喜欢乡下人家怎样的风景呢?生:我喜欢第一自然段描写的风景。师:你喜欢那的什么呢?生:我喜欢那有很多的大瓜,不愁没菜吃。而且夏天不怕热,在绿叶下乘凉,真是人在青山上,不怕没柴烧!引导同学

11、再读第一段,读出“人在青山上,不怕没柴烧”的安稳。师:听了她的朗读,我似乎看见了瓜藤悠闲自在的长啊长啊,爬呀爬, 它想爬上藤架就爬上藤架,想爬上屋檐生接:就爬上屋檐,师:有一天早上,瓜藤还会伸进你的窗户。然后花谢了,还会结出丝瓜、南瓜,它们想长在哪生接:就长在哪,师:想长多长生接:就长多长,师:想长多大生接:就长多大。师:你能感觉到乡下的生活怎么样?生:乡下的生活自由自在。生:乡下人家的生活很幸福。具体比较不同的感受:引读课文:比较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 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的一对石狮子或竖着两个大旗杆,可爱多了。师:拿乡下人家的瓜棚和城里的石狮子、竹竿比起来,石狮子是

12、什么 感受?生:非常威武。 师:石狮子令人生畏,法院、政府门前的旗杆也是让人震慑,不敢靠 近。而在乡下农家的小院里,瓜棚下,你会感觉怎样? 生:感觉非常的爽。师:所以作者就会感叹乡下的生活比城里可爱多了。 下面请同学们带着对农村生活的向往一起来读读这句话, 一起感受乡 下生活的轻松和自在。“青、红的瓜”(学生齐读) 师:还有喜欢其它地方的吗? 生:我喜欢第二自然段, 师:你读读看。(学生读后)师:你在那似乎看见了什么? 生:我看见鲜嫩的笋从土里探出头来。 师:同学们想想,竹笋在土里整整埋了一个冬天,春雨的滋润,春雷 d呼唤,它终于从土里钻出来了。情境模仿:学生蹲在桌下,老师说: 竹笋在土里整整

13、埋了一个冬 天,春雨的滋润,春雷 d 呼唤,它终于从土里探出头来了。 ”同学们 想象自己是竹笋,从土里探出头来了, (学生从桌下站起来) ,小竹笋 看见什么?听见什么 ?想说什么?老师来采访一下。生:小竹笋出来后会看见许多碧绿高大的竹子。 生:它会看见周围有青的草,绿的叶,美丽极了。 师:是啊,春天到来了,到处都美丽极了。 生:我终于长出来了,没想到这个世界这么美丽!早知道我冬天 就出来呢!生:我昨天还听妈妈唠叨,天凉要多穿衣裳,所以,妈妈给我穿 了一件又一件的绿衣裳。生:小竹笋会听到一只只小鸟在开音乐会。 师:它们在开音乐会,在唱着春天的歌,是吗? 师:这些小竹笋可爱吗?我们一起通过朗读来感

14、受小竹笋的可师:我再屋后能看见竹林,竹笋,我要是绕到房屋前面还能看到 什么?生:我还能看见成群开放的鲜花。师:谁能用上一些四字词语来形容一下这些花?生:鲜花盛开、百花齐放、万紫千红、春暖花开、鸟语花香师:美丽的花把鸟儿也吸引来了,多美啊!可惜我们不能亲自去 看看,那就跟着老师的屏幕过过瘾吧。(播放房前屋后鲜花盛开的景 象)师旁白介绍:看,春天芍药花张开了笑脸,芍药花还没有褪去, 夏天的凤仙花就昂首挺胸了,鸡冠花、大丽菊也赶来凑热闹,这是一 番怎样的景象?生:这是一番美丽的景象。生:这是一番令人难忘的景象。生:这是一番印象深刻的景。引导学生再读这一段:有些人家师:刚才同学们看到了,这些花开的是万

15、紫千红,五颜六色、争 奇斗艳,那为什么作者会在文中说: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生:可能因为那写花很普通,很漂亮。师:是的,这些话很普通,在任何的一户乡下人家,或农家小院 的门前都能见到,还有同学们想想我们城市的花种在什么地方?生:花坛里、生:小区里生:花园里师:这些花草都有专门的园丁来呵护,而乡下人家门前的花草是 怎样生长的?生:就杂草丛中冒出一朵漂亮的鲜花。生:春天洒下种子,不久就会长叶开花。师:是的 下乡人家不会有太多的时间去给花草太多的呵护,它只要有一点春雨,有一点泥土,它就会自然的开放。开得怎么样? 生:开得很美丽。师:开得姹紫生:嫣红师:开得争奇生:斗艳师:显出一派独特的生:农家风光。师

16、:另所有的人心旷神怡。 (引导再读第二段写花的这部分)六、教师小结,感受乡下人家生活的美好。师:乡下人家还有许多风景待我们去细细品味,他们的生活就像 作者感叹的哪样: 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 道独特、迷人的风景。乡下人家的生活确实很吸引大家, 我希望同学们课后真正的找一 个时间,和父母,和朋友一起到乡村田野去体验体验。 (结束)板书设计:21 乡下人家独特迷人鲜果飘香 快乐盛开的鲜花无忧无虑翠绿的竹林幸福课后点评这节课作为研究人物散文的课例。由于小学基本不讲文章是小说或散文的什么体裁,到初中会讲,到高中会更清晰, 所以老师在 选择课文的进行实验的时候,定位很清楚。这是散文

17、,而且是写人物 的散文。 乡下人家不是写一个人,而是写一类人, 这样的课 文我们应该怎么交呢? 这篇文章写乡下人家也是扣紧了乡下人家的一个整体特点来写, 我们注意到熊老师 反复的带学生去读文章的 最后一句话, 而且打在屏幕上面。最后一段话也是文章最精彩的地 方, 也是画龙点睛的地方。 那么乡下人家作为一个群体有个什么特 点呢? 乡下人家无论何时都是是风景, 而且风景的特点是 独特迷人。 “独特和迷人”是这篇文章研读时的一个关键点。那么 这篇文章的作者陈醉云是怎么写的呢?无非就是抓住“独特、迷人” 这两点来写。“独特迷人”在什么地方呢?我们概括一下有这么五个 片段搭瓜架、种花竹、养鸡鸭、吃晚饭、

18、听虫鸣: ,这种方法就是选 择典型的材料来表现一类人的特点, 而且这五个方面的材料基本上是 并列的。对于四年级的学生, 详细的带学生去体会其中四个方面的材 料去体会乡下人家的特点就很好。 文章的写法是用并列的材料表现一 个典型的特点, 而且每写一个方面都有具体的地方, 如笋儿探头的拟 人手法,如搭瓜棚,或种南瓜,或种丝瓜青的红的瓜,这里“或”的使用是点面结合的写法。这篇文章我们看上去觉得很美, 美在什么地方?一是它抓住了乡 下人家这类人的群体的特点来写, 而且拿它和城市的生活来写, 比较 不是排斥, 只是为了突出作者对乡下人家的情感。 当我们来看熊老师 这节课,她的第一个目标是生字,生词,这个

19、属于是语言性的目标, 第二个目标是有感情的朗读, 这个目标对这类文章来说, 是有一定价 值的。怎样做到有感情朗读, 老师要教会学生用一定的技巧, 或示范, 或举反例,或讲方法。熊老师在教学中我发现她是读得多,但没有讲 什么方法和技巧。 我觉得她这个教学目标还落实得不是很好。 没有在 朗读技巧上下功夫。 第三个目标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 这个是从内容 上来切入,应该也还可以,但重点要抓什么东西呢?要从哪些字眼, 从那些关键句看出作者对乡下人家有喜爱的情感,也许会更好一些。 熊老师在教的时候也喜欢用一些现在典型使用的话语: 1、你感觉作 者写的那个内容怎么样? 2、你最喜欢乡下人家什么风景?这两个问 题值不值得研究呢?而且学生也有很多的优秀表现, 都在这两个问题 当中展露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