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文言文阅读练习十二则(一) 记母教铨时,组绣纺绩之具毕陈左右,膝置书,令铨坐膝下读之。母手任操作,口授句读,咿唔之声,与轧轧相间。儿怠,则少加夏楚,旋复持儿而泣曰;“儿及此不学,我何以见汝父!”至夜分,寒甚,母坐于床,拥被覆双足,解衣以胸温儿背,共铨朗诵之。读倦,睡母怀,俄而母摇铨曰:“可以醒矣!”铨张目视母面,泪方纵横落,铨亦泣。少间,复令读。鸡鸣,卧焉。诸姨尝谓母曰:“妹一儿也,何苦乃尔!”对曰:“子众,可矣;儿一,不肖,妹何托焉?”【注:铨:蒋士铨,字心馀。清代江西铅山人。句读:这里泛指文章。咿唔:读书的声调。夏(ji)楚:这里指责打的意思。乃尔:这样。】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3分
2、)毕: 怠: 旋:2、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时的停顿处。(1分)拥 被 覆 双 足3、用自己的话说说这篇短文写了什么事?(3分)4、文中母子两人流泪哭泣的原因各是什么?(2分)5、这篇短文中有多处感人的细节描写,请你任找一处说说感动你的理由。(3分)(二)冬十二月,齐侯(1)游于姑棼(2),遂田于贝丘(3)。见大豕(4),从者曰:“公子彭生也。”公怒,曰:“彭生敢见!”射之。豕人立而啼。公惧,队(5)于车,伤足丧屦(6)。反,诛(7)屦于徒人(8)费,弗得;鞭之,见血。走出,遇贼于门。劫而束之。费曰:“我奚御哉(9)?”袒而示之背,信之。费请先入。伏公而出,斗死于门中遂入,杀孟阳于床,曰:“
3、非君也,不类。”见公之足于户下,遂弑之,而立无知(10)。 左传(1)齐侯,齐襄公(2)游于姑棼,到姑棼巡视(3)田于贝丘,在贝丘打猎(4)豕,野猪(5)队,通“坠”(6)屦,鞋(7)诛,责求(8)徒人,随从(9)我奚御哉,我怎么会抵抗呢(10)无知,即公孙无知他于鲁庄公八年(前686年)弑齐襄公自立为君。1、文中加点的“见”字,下列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2分)见大豕 彭生敢见 见血 见公之足A、/ B、/ C、/ 2、与“队于车”的“于”意思相同的是( )(2分)A、斗死于门中 B、诛屦于徒人费C、不求闻达于诸侯 D、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3、用“/”标出下句朗读的一处停顿(2分)豕
4、 人 立 而 啼4、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2分)费请先入。伏公而出,斗死于门中。5、选文以简练生动的文字刻画了齐侯与费的人物形象,请联系有关内容对这费这个人物形象作简要的分析,并谈谈你对他的看法。(4分) 人物形象分析(2分)看法(评价)(2分)(三) 郭汾阳在汾州,尝奏一州县官,而敕不下。判官张昙言于同列,以令公勋德,而请一吏致阻,是宰相之不知体甚也。汾阳王闻之,谓僚属曰:“自艰难以来,朝廷姑息方镇武臣,求无不得。以是方镇跋扈,使朝廷疑之,以致如此。今子仪奏一属官不下,不过是所请不当圣意。上恩亲厚,不以武臣待子仪,诸公可以见贺矣!”闻者服其忠公焉。王在河中,禁无故走马,犯者死。南阳夫人乳母之子
5、抵禁,都虞候杖杀。诸子泣告于王,言虞候纵横之状,王叱而遣之。明日,对宾僚吁叹者数四。众皆不晓,徐问之,王曰:“某之诸子,皆奴材也。”遂告以故曰:“伊不赏父之都虞候,而惜母之阿奶儿,非奴材而何?” 1文中“郭汾阳在汾州”和“以令公勋德”两句中的“汾阳”“令公”都是对郭子仪的称谓。下列对称谓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官名 官名 B官名 一般尊称 C别号 官名 D爵名 官名 2文中的“南阳夫人”是主要人物的什么人? ( )(2分) A母亲 B妻子 C儿媳 D姊妹 3文中“以致如此”的“此”指的是( )(2分) A宰相之不知体甚也 B所请不当圣意 C以是方镇跋扈 D求无不得 4对下列句中加点
6、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而敕不下 敕:帝王的诏书、命令 B自艰难以来 艰难:艰苦困难 C是以方镇跋扈 方镇:镇守一方的军区长官 D言虞候纵横之状 纵横:这里指放肆 5对“上恩亲厚,不以武臣待子仪,诸公可以见贺矣”一句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郭子仪认为皇上把他看得比一般方镇更重要,对他格外施恩,所以诸公应该祝贺皇上。 B郭子仪认为皇上把他看得比一般方镇更重要,对他格外施恩,所以诸公应该祝贺自己。 C郭子仪认为皇上对他不像对待一般方镇那样姑息,有求必应,这就是对他亲厚,所以诸公应该祝贺皇上。 D郭子仪认为皇上对他不像对待一般方镇那样姑息,有求必应,这就是对他亲厚,所以诸
7、公应该祝贺自己。 6.“对宾僚吁叹者数四”的原因是( )(2分) A奏一州县官,而敕不下 B宰相之不知体甚也 C朝廷姑息方镇武臣 D某之诸子,皆奴材也 (四)蹇叔哭师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曰:“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穆公访诸蹇叔。蹇叔曰:“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师之所为,郑必知之;勤而无所,必有悖心。且行千里,其谁不知!” 公辞焉。召孟明、西乞、白乙,使出师于东门之外。蹇叔哭之曰:“孟子!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 公使谓之曰:“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 蹇叔之子与师,哭而送之,曰:“晋人御师必于肴。肴有二陵焉:其南陵 ,夏后皋之墓也;其
8、北陵 ,文王之所辟风雨也。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 秦师遂东。【注释】管:钥匙。无乃:恐怕,大概,表示委婉语气的副词。 公辞焉:秦穆公拒不接受蹇叔的劝告。孟子:对孟明的敬称。你懂什么!如果中寿死掉,你那坟头上的树早就长得两手合抱了!与(y):参加。1.解释文中加点字的意思。(2分)诸: 劳: 谓: 辟:2.划分句子的朗读节奏(1分)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3.就出师奔袭郑国一事,秦穆公向蹇叔咨询,蹇叔的意见是怎样的?理由有哪些?(3分)4.蹇叔是如何预见秦师和他儿子命运的?请参照蹇叔的预见用一句话点明事件的结局。(3分)5.学了这篇文章后,请谈谈你的感想。(3分)(五)齐桓公出猎,逐鹿而走,入
9、山谷之中,见一老公而问之曰:“是为何谷?”对曰:“为愚公之谷。”恒公曰:“何故?”对曰:“以臣名之。”桓公曰:“今视公之仪状,非愚人也,何为以公名之?”对曰:“臣请陈之:臣故畜牸牛,生子而大,卖之而买驹。少年曰:牛不能生马。遂持驹去。傍邻闻之,以臣为愚,故名此谷为愚公之谷。”桓公曰:“公诚愚矣,夫何为而与之?”桓公遂归。明日朝,以告管仲,管仲正衿再拜,曰:“此夷吾之过也。使尧在上,咎繇为理,安有取人之驹者乎?若有如是叟者,又必不与也。公知狱讼之不正,故与之耳。请退而修政。”注牸牛:母牛。夷吾:即管仲。咎繇:人名,法官。见暴:见,被。暴,欺凌。狱:法律、案件。1用“/”画出下面句子在朗读时的正确
10、停顿。(1分) 管 仲 正 衿 再 拜2、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3分)(1)以臣名之()(2)公诚愚矣( )(3)管仲正衿再拜曰()3下列句中“为”字用法与另三句不同的一项是(2分) A是为何谷B何为以公名之C以臣为愚D故名此谷为愚公之谷4说说文段中的画线句“使尧在上,咎繇为理,安有取人之驹者乎?”的意思(2分)5从全文看,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桓公、管仲都认为愚公不是愚者B桓公、管仲都认为愚公是愚者C桓公认为愚公是愚者,而管仲认为他不是愚者D桓公认为愚公不是愚者,而管仲认为他是愚者6管仲“请退而修政”的原因是,“修政”的内容是(2分)(六)王安石待客王安石在相位,子妇之亲萧氏
11、子至京师,因谒公,公约之饭。翌日,萧氏子盛服而往,意为公必盛馔。日过午,觉饥甚而不敢去。又久之,方命坐,果蔬皆不具,其人已心怪之。酒三行,初供胡饼两枚,次供猪脔数四,顷即供饭,傍置菜羹而已。萧氏子颇骄纵,不复下箸,惟啖胡饼中间少许,留其四傍。公取自食之,其人愧甚而退。【注释】子妇之亲:儿媳妇家的亲戚。京师:京城。果蔬:泛指菜肴。酒三行:指喝了几杯酒。脔:切成块的肉。箸:筷子。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2分)因谒公( ) 果蔬皆不具( ) 2、用“/”划出下句的朗读节奏。(1分)子妇之亲萧氏子至京师。3、说说文段中的画线句“公取自食之,其人愧甚而退。”的意思(2分)4、萧氏子为何认为“公必盛馔
12、”?王安石又是如何招待萧氏子的?(4分)5、学了本文,你从王安石身上学到了什么?(3分)(七)范文正正直范文正公仲淹悴,依睢阳朱氏家,常与一术者游。会术者病笃,使人呼文正而告曰:“吾善炼水银为白金,吾儿幼,不足以付,今以付子。”即以其方与所成白金一斤封志,内文正怀中,文正方辞避,而术者气已绝。后十余年,文正为谏官,术者之子长,呼而告之曰:“而父有神术,昔之死也,以汝尚幼,故俾我收之,今汝成立,当以还汝。”出其方并白金授之,封识宛然。【注释】范文正:即范仲淹,谥号为“文正”。悴:忧。睢阳:古地名,今河南境内。封志:封存并加标志。谏官:给皇帝提建议的官员。而:你。俾:使。封识:即标志。1、解释下列
13、句中加点的字。(2分) 今以付子( ) 辞避( )2、用“/”划出下句的朗读节奏。(1分) 出其方并白金授之。3、术者把什么托付给范文正?为何托付给他?(4分)4、你从“封识宛然”中能看出什么?(2分)5、在现实生活中你接受过别人的托付吗?你是如何做的?(3分)(八)被裘公 延陵季子出游,见路有遗金。当夏五月,有披裘而薪者,季子呼薪者曰:“取彼地金来!”薪者投镰于地, 瞋目拂手而言曰:“何子居之高,视之下,仪貌之庄,语言之野也?吾当夏五月,披裘而薪,岂取金者哉?”季子谢之,请问姓字。薪者曰:“子皮相之士也,何足语姓字!”遂去不顾。【注释】薪:砍柴。裘:羊皮袄。瞋目:眯着眼。视:眼光。仪貌之庄:
14、外貌高雅。皮相之士:中看重外表的人。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当夏五月 遂去不顾2、用“/”划出下句的朗读节奏。延陵季子出游子皮相之士也,何足语姓字3、季子对薪者的态度是怎样变化的?4、能表现季子对薪者敬重的句子是_。5、薪者不捡“遗金”表现了他怎样的品质?6、像季子这样“以貌取人”的人,社会上还大有人在,请你说几句话来劝劝他们?(九)辨盗钟陈述古密直,尝知建州浦城县。富民失物,捕得数人,莫知的为盗者。述古绐曰:“某寺有一钟,至灵,能辨盗。”使人迎置后阁祠之。引囚立钟前,谕曰:“不为盗者摸之无声,为盗者则有声。”述古自率同职祷钟甚肃,祭施以帷围之。乃阴使人以墨涂钟良久,引囚逐一以手入帷摸之。出
15、而验其手,皆有墨,一囚独无墨,乃见真盗恐钟有声,不敢摸者。讯之即服。【注释】选自梦溪笔谈。莫知的为:不知道哪个是真的。绐(d ai):哄骗。后阁:我国古代一组建筑中位于最后的楼房,常作游息、远眺、供神佛或藏书藏物等用。同职:同事。旧社会指同在一部门作官的人。帷(w6i):围幕。1、 解释加点词的含义尝知建州浦县日( ) 惟有一囚无墨( )乃阴使人以墨涂钟( ) 遂承为盗( ) 2、 辨别“之”的不同意义讯之,遂承为盗( ) 引囚逐一令引手入帷摸之( )3、陈述古采用攻心战术,准确地把握了犯罪者的心理进行查证审讯。陈述古抓犯罪者怎样的心理特征?用四个字回答。你从原文中哪句话可以看出?找出来并翻译
16、。 心理特征_ 原句_翻译:_(十)不责碎玉吏 韩魏公在大名,有人献玉盏两只,表里无瑕,世之绝宝也。每开宴召客,特设一桌,覆以锦衣,置玉盏于上,酌酒对客。俄为一吏触倒,玉盏俱碎,坐客愕然,吏伏地待罪。公神色不动,笑谓坐客曰:凡物之成毁,亦自有数,吏误之,非故也,何罪之有?坐客叹服。”【注释】 大名,地名,北宋时大名府又称北京。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表里无瑕 ( ) 坐客愕然( )2、用“/”划出下句的朗读节奏俄为一吏触倒3、翻译下面的句子凡物之成毁,亦自有数何罪之有4、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韩魏公对两只玉盏的珍爱?5、谈谈你对韩魏公的看法?(十一)河南王 河南王卜怜吉歹为本省丞相时,一日,掾史田荣甫
17、抱牍诣府请印,王留田侍宴,命司印开匣取印至前。田误触坠地。王适更新衣,而印朱溅污满襟,王色不少动,欢饮竟夕。又一日行郊,天气且暄,王易凉帽,左右捧笠侍,风吹堕石上,击碎御赐玉顶,王笑曰:“是有数也。”谕令毋惧。噫!此其所以为丞相之量。【注释】卜怜吉歹:即河南王。掾史:官职名。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王适更新衣( ) 是有数也( )2、用“/”划出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命司印开匣取印至前3、上文叙述了河南王哪两件事,请简要概括。4、用一个俗语来概括河南王的度量:_。5、你喜欢河南王这个人吗?谈谈你对他的看法。(十二)鲍叔荐管仲 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
18、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子孙世禄于齐,有封邑者十余世,常为名大夫。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注释】 贾:作买卖。穷困:困厄,窘迫。三:泛指多次。见:被。遭:遇,逢。召忽死之:召忽为公子纠而死。羞:以为羞。耻:以为耻。世禄:世代享受俸禄。多:推重,赞美。1本文所讲的这个故事可用成语_来概括;这个故事也可用典故“知音”来形容,
19、“知音”讲的是_两人的故事,与这个典故相关的成语是_。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围绕一个“知”字展开。第一段,写管仲对鲍叔这个人生知己的感激。B以排比句的形式列举大量而细微的事实说明鲍叔的知贤,语势充沛,说理有力。C在人物描写上属于正面描写。3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鲍叔不以我为不肖 不肖:不贤,此处是愚笨的意思B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 羞:以羞愧(羞耻)C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 困:不得志。D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多:赞美,推崇4翻译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_5下面是关于鲍叔牙和管仲的介绍,读后你有什么感想,请简述之。6.大家
20、在称赞朋友之间有很好的友谊时,就会说他们是“管鲍之交”,结合此文,你能为“管鲍之交”做一个比较详尽的解释吗,试试看!7.对待友情,你有怎样的认识,请用你最认可的名言警句或诗文歌词道出你的想法。(2分)答案(一)1、(1)毕:都,全部。(2)怠:偷懒,不认真。(3)旋:随即。2、拥被/覆双足3、本短文记叙蒋士铨小时候,他母亲怎样呕心沥血,谆谆教导他勤奋学习,以及他不负母望,深夜苦读的动人情景。4、母亲流泪为儿子深夜苦读而心痛,儿子哭泣是为母亲深夜陪读而感动。5、能选择寒夜苦读、母子哭泣、鸡鸣才卧等细节说自己的感动之处,语句通顺,表达到位即可。(二)6、C 7、D 8、豕/人 立 而 啼 9、费请
21、求先进宫去,(进宫后)把齐侯藏起来再出来与叛贼搏斗,战死在宫门里。10、人物形象分析:费是齐侯的随从,尽管齐侯性情乖戾、残暴,无端地毒打他,他对齐侯依然忠心耿耿,危急关头挺身救主,镇定自若,机智地与叛贼周旋,最后以死相拼。齐侯之形象反衬费,突出了这个小人物的忠诚与大智大勇。看法(评价):开放题,不设标准答案。评价历史人物不可割断历史。费的忠诚与智勇是值得后人赞颂的。否定性看法言之成理的也可以給满分。(三) 1D(郭子仪被封为汾阳郡王,汾阳是爵名。郭子仪官至太尉中书令,令公是官名) 2B(文中有“惜母”句,故知南阳夫人为诸子之母,为郭子仪之妻) 3D(“此”是指方镇跋扈的程度) 4B(指安史之乱
22、,不能停留于字面的解释) 5D(安史之乱后,出现了藩镇割据的局面,武臣节度使常骄横跋扈,有所要求,朝廷畏惧,尽量满足。郭子仪请求处分一个州县官,皇帝迟迟不批准,说明皇上不把郭子仪和一般武臣同样看待。这也说明皇帝知道郭子仪办事出以公心、忠于朝廷,所以郭子仪很高兴,希望大家祝贺他。“见贺”,即“贺我”)6D(叹诸子不懂事,不奖赏严肃执法的都虞候,而怜惜母亲乳母之子,是循私的表现) (四)1、诸:相当与“之于”。劳:使劳累。谓:对说。辟:通“避”,躲避。2、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3、蹇叔认为不可,理由是“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备之,师之所为,郑必知之;勤而无所,必有悖心。”4、扣“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 “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两句回答。至肴,遭晋师伏击,全军覆没。5、言之有理即可。 (五)1管 仲 / 正 衿 / 再 拜2、(1)命名(2)确实(或:真)(3)使正(或:整理好)每个1分3B4假使尧在上主政,咎繇当法官,怎么会有夺人马驹的呢?(重点词:“使”“理”“安”,兼顾全句)5C6狱讼不正完善法制 (六)1、拜见 准备 2、子妇之亲萧氏子/至京师。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河南省公路规划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5年事水处理技术与设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20250101-194246
- 玻璃工艺品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上海房屋租赁合同参考样本(2篇)
- 餐巾纸架行业市场发展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通讯高端射频器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幼儿园转让合同
- 中国玛钢管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 江西省某废旧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保姆育儿嫂合同书
- 内科学(医学高级):风湿性疾病试题及答案(强化练习)
- 音乐剧好看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
- 办公设备(电脑、一体机、投影机等)采购 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查干淖尔一号井环评
- 案卷评查培训课件模板
- 体检中心分析报告
- 2024年江苏省样卷五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 波浪理论要点图解完美版
- 金融交易数据分析与风险评估项目环境敏感性分析
- 牛顿环与劈尖实验论文
- 移动商务内容运营(吴洪贵)任务四 其他平台载体的运营方式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