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组织行为学视域下中国古代教育激励思想 组织行为学认为,激励从根本上说就是激发和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力,通过效率提高以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历来重视人的因素,注重调动人的积极性。从激励思想发展的历史轨迹来看,激励活动最初始于人们的集体活动,主要表现在政治思想、伦理思想、教育思想和管理思想等方面。我国古代教育激励思想的精华要追溯到先秦诸子百家,古代的先哲们从不同角度提出了激励问题,并实行了一系列行之效的激励方法。虽然这些论述都还算不上是系统的激励理论,但已经闪现出激励思想的火花,激励机制下的闪光思想和成功范例不胜枚举,出自司马迁史记范睢蔡泽列传中的“欲以激励应侯”,比西方人提出“激
2、励”概念更早数百年。综观我国古代典籍,涉及教育激励思想的论语、孟子、管子、史记、孙子兵法等著述,直今仍被国际社会所认同,原因在于书中有关激励观点契合了现代激励理论和组织行为学理论。 借鉴和利用中国古代的教育激励思想,是在继承优良传统、吸收有益成果的基础上,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立足现实,努力创新,真正做到古为今用,无疑对教育管理激励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有必要以组织行为学的观点去审视我国古代先哲们的教育激励思想。 一、重视道德教育,强调训教合一 古代教育激励思想强调以育人为中心和德育至上,重视教书育人,训教合一。各个时期的先哲们都主张要以育人为中心,各种社会教化渠道都渗透着道德教育
3、,以对民众进行熏陶教化。为了达到德政的目的,孔子认为要加强礼教的感化性,他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如果用道德来诱导他们,用礼教来整顿风俗,人们就会有廉耻之心,而且归服于领导。儒家重视德治教育,孟子把教育作为管理手段,把调动管理对象主动性概括为:“善教得民心。”这样做的结果是最终达到“明人伦”、“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的教育目的。在这种观念下,“礼”是规范各种社会秩序的工具,“不学礼,无以立”。促成“人和”的内在机制是“仁”,“礼”的核心“仁”在论语中出现了109次,其基本含义就是“爱人”,也就是承认别人的人格,把人当做人来
4、爱。 中国传统管理非常强调心治,重视精神激励。虽然也不排除峻法严刑,但以人道、仁义、群体为中心,以心理感情为纽带,以情理渗透为原则的“德治”方式,始终占主导地位,把修身看成是同齐家、治国、平天下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个系统。管仲认为:“心安是国安也,心治是国治也,治也者治心,安也者安心。”实际已提出了心治为管理之要。基于这一认识,古代统治者比较重视塑造人的精神,要求臣民接受儒家思想,教育臣民要“忠”、“孝”、“仁”、“义”。不足的是中国古代激励思想的根本目的是为维护统治阶级服务的,有着很深的阶级烙印和历史局限性。 二、注重各种需求的层次性,激励要有针对性 激励理论认为,满足成员需要是调动成员积极性
5、的着力点。人的需要是分层次的,不同的人存在着不同的需要,激励个体要有针对性。马斯洛在人的动机理论中把人的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在我国古代,对人需求的层次性也有很深的见解。管仲认为,物质性需要对于人的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意义在于:“衣食之于人也,不可以一日违也,亲戚可以时大也。”管子牧民所说“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说明了人的欲望发展是有层次的:“仓廪实”、“衣食足”体现了物质欲求、生理欲求这种较低层次的需求,而“知礼节”与“知荣辱”则为高层次的精神需求、社会欲求。他还分析了当时人的欲求的主要种类:“民恶忧劳,我佚乐之;民恶贫贱,我富贵之;民恶危坠
6、,我存安之;民恶灭绝,我生育之。能佚乐之,则民为之忧劳;能富贵之,则民为之贫贱;能存安之,则民为之危坠;能生育之,则民为之灭绝。故从其四欲,则远者自亲;行其四恶,则近者叛之。”其中,“贫贱富贵”表示生理欲求,“危坠存安”与安全欲求相关;“忧劳佚乐”即精神享受的追求;“灭绝生育”表示对种族繁衍的欲求。人的这四种需求,在管子的阐述中,内容已不仅仅限于物质需要方面,还涵盖了生理要需、安全需要、社会需要等多个层面。这表明,以满足个体需要为出发点的激励思想在管子一文中已经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和现实意义。 三、强调环境因素和教育因素对人性发展的影响 孔子特别强调后天的环境因素和教育因素对人性发展的重大影响。
7、“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他认为人的先天素质没有多大差别,只是由于后天的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才形成了个体之间的差异,所以人都是“学而知之者”。他认为人的生活环境应受到重视,要争取积极因素的影响,排出消极因素的影响,他一方面强调居住环境的选择,主张“里仁为美”,另一方面强调社会交往的选择,主张“就有道而正焉”。 孟子主张“人性善”,即认为人的各种优良品质是先天就有的,“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的含义即表明了这样的观点,而接受教育、刻苦学习,则“人皆要以为尧舜”。同时,他也认为外界环境对人性善的形成同样不可缺少,道德和善有赖于人们后天的社会生活。 荀子认为“人性恶”,认为不学
8、习无法改变恶性,他强调:“我欲贱而贵,愚而智,贫而富,可乎?曰:其唯学乎。彼学者:行之,曰士也;敦慕焉,君子也;知之,圣人也。上为圣人,下为士、君子,孰禁我哉?”他提出通过教化来实现激励的观点,从“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基本思想出发,提出了“化性起伪”的理论。他认为,“习俗移志,安久移质”,习俗可以改变人的意志,安而久之可以改变人的本质。他认为环境可以起“化性起伪”的作用,“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泽乡,游必就土,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人的成功,是环境、教育和个体共同作用的结果,只要寻求政治、教育、环境和个体之间的协调与有序,人的造就是可能的。 四、激励方法注
9、重教化和修身的统一 在教育激励方法上,我国古代激励思想注重教化和修身的统一。在政治上,实施“德政”,坚持以德治国的德治方略;对民众,以道德教化为根本,采用“道之以德”的教民方法;对家庭,教以人伦,讲究孝亲,道德以家族为本位;对师长朋友等人,讲究敬重亲和,注重敬信修睦;对自己,以修身为本,强调克己与内省。 1.情感激励法 众所周知的“士为知己者死”是最典型的例证。孔子的“仁”,就是主张要“施仁政”,强调国家的统治者要善待老百姓,把他们看成是自己的亲属。孟子认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君主要尊重民意,收取民心。孙武曾说过:“视卒如婴儿,故可与之赴深溪;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它体现了以
10、心交心、以情感人、激励下属的思想。同时,孙武又提醒运用情感激励要把握好度的原则,因为过度则“厚而不能使,爱而不能令,乱而不能治。譬若骄子,不可用也”。 2.表率激励法 表率一般是指领导者的带头作用。孔子曾说:“欲政之速行也,莫善乎以身先之;欲民之速服也,莫善乎以道御之。”“以身先之”即为率先垂范作用,身教胜于言教;“以道御之”是指正确的思想、方法。“个人的身正”是“以身先之”的前提条件,孔子指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他主张“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要自觉修养德行,约束和克制自己,“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反躬自问,随时检查自己的言行是否符合道德规范
11、,严于责己,宽以待人,“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管子也说:“凡民从上也,不从口之所言,从情之所好者也。上好勇,则民轻死,上好仁,则民轻财,故上之所好,民必甚焉。”其含义表达了管理者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这是完善德性修养的重要手段。 3.赏罚激励法 管仲认为教化是赏罚的效果,要通过个体的感受和变化来实现,使之心服口服。把教化作为赏罚的先导,赏罚是教化的补充。韩非子要求“因人情、顺人性”地进行赏罚。人的本性就是趋利避害,好赏恶罚。他认为:“明君之行赏也,暖乎如时雨,百姓利其泽;其行罚也,畏乎如雷霆,神圣不能解也。故明君无偷赏,无赦罚。偷赏,则功臣堕其业;赦罚,则奸臣易为非”,意思是说:贤明的君主实施
12、奖赏的时候,犹如及时雨那样给人以温暖;对人施行惩罚的时候,犹如雷霆一样令人生畏。所以,贤明的君主会奖赏与处罚并用。没有奖赏则功臣就会懈怠,免除处罚,奸臣就会为非作歹。只有做到恩威并施,鼓励先进,鞭策后进,才能发挥赏罚的效用。 4.目标激励法 组织行为学特别强调,管理中要重视发挥员工的潜能,汇集组织他们的力量,激励他们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最终达成组织目标的实现。孙武治军时强调“上下同欲者胜”,就是典型的目标激励法,成为作战五个致胜必备因素之一。作为管理者,为实现特定的目标,必须引导下属团结一致,众志成城。“上下同欲”是效用极大的激励方法,上下同心则无往而不胜,上下离心则一盘散沙,不攻自破。孙武
13、说:“令民于上同意,可与之死,可与之生,而不危也。”所以,组织目标必须取得成员的高度认同,使组织目标在成员的心灵深处生根发芽,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唤起成员的工作激情,使成员为组织目标的实现不遗余力。 五、激励策略注重公平性、及时性和层次性 1.激励的公平性 赏罚激励的过程中,强调标准的公平,人不分贵贱,应公平对待,一视同仁。管仲说:“故禁不胜于亲贵,罚不行于便辟,法禁不诛于严重,而害于疏远,庆赏不施于卑贱二三,而求令之必行,不可得也。”意思是,禁令是不能制服亲近和尊贵的人,刑罚不肯加于君侧的嬖臣;法令不能对犯严重罪行的人予以处罚,就会伤害了于自己关系疏远的人,对地位低下的人不授予奖赏,如果这样,
14、就会使得法令难以贯彻。先秦兵家实施奖赏要公平正直,强调不能按贵与贱的身份去衡量,要做到不偏不私。赏罚要获取人心,达到激励士兵斗志的作用。否则,就会人心不服,奖赏也就失去应有的效能。赏罚公平原则的关键在于要严明、公正,“严惩不避亲贵”。“所憎者,有功必赏;所爱者,有罪必罚”其含义表明:对自己厌恶的人,如果有功也要给与奖赏;对自己喜爱的人,犯了罪过也应受到惩罚。春秋五霸中的齐桓公“奖赏不避仇敌”而得管仲,可谓历史上的美谈。管仲在得到齐桓公的赏赐重用后,尽力辅佐齐桓公治国,开创了齐国的富国强兵局面。 2.激励的及时性 把握激励时机是一门艺术。为了使某种行为得到加强,奖赏应该在行为发生后尽快实施,延缓
15、奖赏会降低强化作用,而奖赏没有兑现,则激励作用无从谈起。对此,管子也有清晰的认识:“赏罚信于其所见,虽其所不见,其敢为之乎?见其可也,喜之无徵;见其不可也,恶之无形。赏罚不信于其所见,而求其所不见之为之化,不可得也。”司马穰苴提出了“赏不逾时,欲民速得为善之利也,罚不迁列,欲民速睹为不善之害也”,强调赏罚的即刻性。激励的及时,就是奖赏不能错过时机。激励只有及时才能使人们迅速看到做好事的利益或做坏事的恶果,“赏一劝百,罚一警众”,产生震憾和轰动效应,才能赏立信、罚立威。赏罚的时机要及时,时机选得好就会事半功倍,时机没选好就可能事倍功半,这是实施正确激励的一条重要原则。如商鞅变法,为了使新法执行取
16、信于民,立“三丈之木”于南门外,宣称只要有人将其搬到北门,就可获得五十赏金,有人这样做了,就立刻获得了五十金,使人心中产生了赏信罚必的效果。 3.激励的层次性 赏罚的力度要和个体的行为相对应,才能起到良好的激励效果。“凡牧民者,以其所积者食之,不可不审也。其积多者其食多,其积寡者其食寡,无积者不食。或有积而不食者,则民离上;有积多而食寡者,则民不力;有积寡而食多者,则民多诈;有无积而徒食者,则民偷幸。”一旦赏罚的力度与个体的行为发生了偏离,则激励的效果会大打折扣。因此,管理者在运用赏罚手段时要注意掌握一定的“度”,就每一次赏罚而言,力度要适宜,使受赏者和受罚者都感到心悦诚服;另一方面,赏罚也不
17、能过滥,如果奖惩过于频繁,则强化作用就会减弱。“一为赏,再为常,三为固然。其小行之则欲也,久之则礼义。故无使下当,上必行之然后移。”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孙武认为:“数赏者,窘也;数罚者,困也。”赏罚的频率过高,不但起不到应有的激励作用,反而会使人陷入困窘、迷惑与漠然的境地。 参考文献 1 严华英.孔子.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2. 2 严华英.孟子.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3. 3 陈永汉著.管子-杰出的经济管理学家.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 4 韩非子.管子.徐君编,译.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3. 5 张法祥,等.荀子解说.北京:华夏出版社,2009. 6 诚举,等.荀子.昆明:云南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期间核查记录表(计量)
- 厂房租赁解除协议范本:2024年
- 卡丁车俱乐部运营合同范本
- 平塘买房合同范本
- 车位购置协议示例 2024 年
- 2024年创业合伙人协议样本
- 2024购物中心装修工程承包协议
- 2024年鲜鸡蛋采购与销售协议范本
- 二手房交易居间协议2024年
- 卖果合同范本
- 2025版 高考试题分析-数学-部分4
- 医疗器械创新售后服务体系建设与应用示范阅读札记
- 汽油机油低速早燃性能测试方法编制说明
-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九年级(上)期中英语试卷
- 2024年全国注册消防工程师之消防技术综合能力考试历年考试题(详细参考解析)
- IWAY6.0实施计划完整
- 《慈母情深》教学设计与指导课件(第二课时)
- 法律顾问服务投标方案(完整技术标)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压轴题专练
- 中国环卫机械行业市场发展态势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当代社会政策分析 课件 第九章 妇女社会政策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