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电子教案_第1页
大象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电子教案_第2页
大象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电子教案_第3页
大象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电子教案_第4页
大象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电子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课时教学计划 单元第一单元课题1.1 猜猜看 课时1 三维 目标1、能选择自己喜欢的问题,进行大胆的猜想与想象。2、能说出自己猜想的依据,初步了解科学家猜想的有效途径,了解地球表面是在不断变化的。3、培养学生敢于猜想和想象的思维能力,积极参与头脑风暴活动。重点难点寻找猜想的依据,尝试猜想与假设。教法学法猜想法、讨论法教学准备教学白板教学过程修改意见 1、提出问题,大胆猜想同学们,在生活中充满着神奇的科学奥秘,人们总喜欢问个为什么,并力求寻找到正确的答案。现在老师这有一些有趣的问题,你们想猜猜看吗?(想)课件出示问题与画面,学生猜想。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小游戏,我们把全班同学分成两组,一组提问题,

2、另一组则对这些问题进行猜想。我们看一看哪一组做的最棒。(游戏活动)2、讨论猜想的依据在猜想与假设的过程中,无论是对问题起因的猜想,还是对问题结果的猜想,以及对过程的猜想,人们都是依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的现象作出不同程度的说明和解释。通过刚才的猜想,同学们从中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并说一说你猜想的依据是什么。3、阅读科学家猜想的途径阅读海洋变成了高山。全班交流科学家猜想的途径以及自己的收获。【板书设计】 1.1 猜猜看 猜想 依据【教学反思】课时教学计划 单元第一单元 课题1.2 猜对了吗课时1三维 目标1、利用实验验证的方法,明白猜想只是一种可能的答案,它和事实并不总是一致。2、学会使用

3、酒精灯加热的技能,了解材料传热的性能。3、培养重视实验和证明的科学态度。重点难点1、了解猜想、假设和事实的区别。2、培养学生重视实验和证明的科学态度。教法学法 猜想法、实验法教学准备酒精灯、铁架台、纸杯、火柴、水槽、烧杯、镊子、铁棒、纸团、纸条等。 教学过程修改意见一、激趣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喜欢)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几个谜语,请大家猜一猜,看谁最聪明。(课件出示谜语)1、上边毛,下边毛,中间一个黑葡萄。生:眼睛。2、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着白胖子。生:花生。3、身体生来瘦又长,五彩衣裳黑心肠,嘴儿尖尖说黑话,只见短来不见长。生:铅笔。4、小铁驴,真是好,又不踢,又不咬,屁股后面把

4、烟冒,突突突叫着跑。生:摩托车。这几则谜语你猜对了吗?生:猜对了。二、猜想和验证1、大胆猜想你们想挑战更难的吗?(想)请同学们来猜想。(课件出示猜想问题图)(1) 用酒精灯烧空纸杯的底部,纸杯会烧着吗?(2) 把空纸杯倒扣在酒精灯上,纸杯会烧着吗?(3) 用酒精灯烧装水的纸杯底部,谁能烧开吗?生把猜想填入表格,指明说说自己猜想的根据。2、学习使用酒精灯我们进行了大胆的猜想,猜对了吗?我们要设法验证自己的猜想。要验证自己的猜想,就必须学会安全使用酒精灯。请同学们打开书第6页,阅读左下角的“安全使用酒精灯。”生阅读。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怎样安全使用酒精灯。生在小组内互说,指明说一说怎样安全使

5、用酒精灯。师示范安全使用酒精灯。3、验证小组讨论所用实验材料。小组组长到材料超市选取实验材料,分组实验,是巡视指导,生填写实验报告单。汇报实验结果。4、我进步我成功课件出示:在几次猜想中,我的猜想与实验结果:(1) 总是不一样( )嘿,没关系!(2) 有时不一样( )呵,再努力!(3) 总是一样的( )瞧,我真棒!指名说,是鼓励。5、你在猜想与验证活动中取得了哪些收获?师:猜想只是一种可能的答案,它和事实并不总是一样的,要想知道猜想是否正确,必须设法验证。三、课外延伸我们再来进行两个猜想。1、杯子竖直扣入水底,塞在杯底的纸团会湿吗?2、用一张普通的纸,裁成长条,以螺旋状紧绕在一根铁棒上,然后火

6、柴去烧铁棒上的纸条,纸条会被烧着吗?想知道你猜对了吗?(想)怎么办?(必须进行验证)课下请同学们设法验证,把验证结果记录在小科学家记录本上。老师相信大家一定会有惊人的发现,意外的收获!【板书设计】 1.2 猜对了吗猜想 验证【教学反思】课时教学计划 单元第一单元 课题1.3 猜猜猜课时1 三维 目标1、 了解恐龙的生活背景,学习怎样猜想,初识多重多角度猜想。2、 能理解科学探究永无止境的道理。3、 学习科学家实事求是的态度和不断进取的精神。重点难点 了解有些猜想需从多角度、多层次进行。 教法学法 阅读法、交流法教学准备有关恐龙知识的视频 教学过程修改意见 一、 课前搜集:阅读有关恐龙生活的背景

7、资料,自由猜想恐龙灭绝的原因。二、 探究交流:小组为单位交流搜集资料的情况,初步交流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猜想。并说出验证猜想的方法。三、 阅读分析:1、 小组推荐代表说出猜想及假设。2、 教师引领学生对对各种猜想假设对比分析。3、 播放视频:恐龙的灭绝。4、 说明:对于不能用实验找到答案的猜想需要搜集查找众多资料、经过验证但谜底仍不能揭开的猜想与假设还有待于进一步地思考和探究。【板书设计】 1.3 猜猜猜 猜想-假设 【教学反思】课时教学计划 单元第二单元课题2.1 起风了 课时1 三维 目标1、了解学生对于风的已有的知识和经验。2、会制作各种各样的纸风车。3、能初步对事物或现象作出假设性解释

8、。4、意识到实事求是、尊重事实在科学探究活动中的重要性。重点难点 感受风的存在,初步练习假设性解释。教法学法 猜想法、问题法教学准备 纸、剪刀、大头针、带橡皮铅笔等 教学过程修改意见一、问题接龙同学们,这节老师想让同学们做一个游戏问题接龙,大家愿意吗?(原意)不过如果接不上来的同学老师可是要惩罚的哦!你要为大家学个动物叫或拌个动物的形象。(好)二、猜想与假设大家能对这些问题作出猜想和解释吗?学生猜想。想一想,我们看不见风,怎样才能证明风的存在呢?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到室外,去寻找风的踪迹。三、设计与制作通过刚才的活动我们有没有寻找到风的存在,说一说你找的风。学生汇报交流。我们还有一位好伙伴

9、能帮助我们进一步的了解风,知道他是谁吗?对,是纸风车。纸风车能帮助我们找到风,它的形状有好多种,尽情发挥我们的创造力,做出与众不同的作品来。学生制作。你们的纸风车转得快吗?解释一下原因。我们的纸风车还可以在哪些方面进行改进。四、课外拓展气象台的天气预报中是怎样描述风的?留心电视或报纸等媒体,连续记录一星期风的预报,写在小科学家记录本上,下节课我们再一起进行交流。【板书设计】 2.1 起风了 猜想、假设 设计、制作 【教学反思】课时教学计划 单元第二单元课题2.2 风的测量课时1 三维 目标1、用简单的方法测定风向。2、感受风的力量,设计制作简单的装置测定风力的大小。3、能初步判断风力的大小及等

10、级。4、经历测定风向和风力的过程。重点难点初步判断风向和风力的大小。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判断风向和风力的等级。教法学法 观察法、实验法 教学准备 卡纸、剪刀、大头针、带橡皮铅笔、量角器、吸管、乒乓球、包装泡沫塑料、等。 教学过程修改意见一、导入风是什么样子的?我们怎么知道起风了?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回答。二、测定风的方向(1)、和老师一起去操场寻找风好吗?一起到操场上寻找风的踪迹,并作好记录。(2)、你有办法知道吹的是什么风向吗?用自制的风向标测定风向。在测定风向的过程中有什么问题吗?怎样解决呢?学生提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2分钟内出现次数最多的风向是当时风向)(3)、讨论:旗帜、烟飘去的

11、5和风向有联系吗?请说一下吧。三、风有力量(1)、同学们,我们能测风向了,那么同风向的风一样吗?你有办法知道风的大小吗?学生思考后回答。举例说明风是有力量的,力量是有大有小的。老师简介一下气象站也有用风杯的转动来测定风力大小的方法。(2)、现在,我们照书上的方法制作一个纸风车。学生按书本方法制作风车。对风车吹气,仔细观察,钮扣有什么变化?这种变化和你吹的气有关系吗?学生吹风车后思考、讨论并把自己的看法说给全班听。四、风力的大小(1)、现在,我们知道风是有力量的,有风向的。谁能说一下电视、广播里是怎样报风的情况的?学生回忆后发言。(2)、那么,你知道今天的风是几级吗?依据是什么?一起来看看书上是

12、怎么规定的?学生思考回答。仔细看书中的风力等级表。大家来判断一下书中的四幅图里的风是几级?学生观察后回答。(3)、我们去操场上观察一下,今天是几级风?学生到操场观察并记录,回教室后对观察记录的结果进行比较。五、课外延伸课外记录天气预报,并对天气情况作观察比较。学生记录、观察、比较【板书设计】 2.2 风的测量 风的方向 风有力量 风力的大小 【教学反思】课时教学计划 单元第 二 单元课题2.3可爱又可恨的风 课时2 三维 目标1、会在辩论会上陈述自己的理由。2、了解风的利弊,知道人们对风的利用和防治方法。重点难点 了解风是好处多还是坏处多 教法学法 辩论法 教学准备 搜集有关风的图片、文字、图

13、表等资料 教学过程修改意见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风是好还是坏,课下我们已经收集了很多的资料,这节课我们就来交流一下自己的看法,你是怎么认为的?根据不同的意见分成两个小组,我们来开一个辩论会。二、分组探讨:引导学生提出目标,再按意见的不同将同学们分成两组,先组间辩论,再组内辩论。三、小组辩论:1、准备好了吗?(好了)好,我们的辩论会现在开始!2、学生将图片、图表、文字等论据分类整理,尽可能多地找到支持本方论点的事实与证据,展开小组内及小组间辩论。四、总结。辩论会后教师小结,引导同学们正确认识自然,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五、阅读、思考:阅读、思考第2021页的资料,进一步深化对风的认识,了解人与自然的

14、关系,知道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和实现途径,思考自己能做哪些力所能及的贡献。六、拓展活动:通过“龙卷风”这个小实验,体验龙卷风的巨大破坏力,激发同学们研究自然的兴趣。 第二课时一、 阅读课本:阅读课本p22页内容了解:1、 人们确定风力大小的历史。2、 人们是怎样根据书的表现定出来的一些风级。二、 风力测量: 阅读课本p23页内容了解: 1、1805年,英国海军大将蒲福,把风力按目测方式分成不同等级,用风力测量标准图表示。2、阅读蒲福风力测量标准图,了解风力等级的划分。3、说明:“蒲福风力等级”几经修订,现已扩张为 18 个等级。三、拓展延伸: 看书或上网查阅资料,进一步了解风的知识,知道风的利用

15、和危害以及人们是如何和大自然和谐相处,化灾消害,为人类造福的。【板书设计】 2.3 可爱又可恨的风 风的利用 大自然的报复-龙卷风 风力大小 风力测量- 风力等级 【教学反思】课时教学计划 单元第 三 单元课题3.1 神奇的小针 课时 2三维 目标1、能从两块磁铁相互作用的现象中,归纳并验证关于磁极相互吸引和排斥的规律的假设。2、能自己制作小磁针并能学习别人的方法。3、会描述两块磁铁相互靠近时,同极相斥,异极相吸。解释在地球上磁铁能指南北方向的原理。重点难点 对现象出现的原因进行猜想教法学法实验法教学准备条形磁铁、蹄形磁铁、环形磁铁、玩具小汽车、缝衣针、大头针、曲别针、指南针 教学过程修改意见

16、第一课时:一、教学引入你能使缝衣针吸起曲别针吗?二、活动一:磁极的相互作用、确定教室里的南北方向、学生判断磁铁的s极与n极的指向。、提出问题:把两个磁铁的两极相互靠近,看看会发生什么现象?引导学生讨论、猜想。并提出注意事项:实验时,周围不能有其它磁铁的干扰。、设计实验证明自己的猜想。小组实验:把两个条形磁铁分别放在两个玩具小汽车上,多次变换磁极相对的方向()观察发生什么现象?()讨论:实验中出现的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尝试用其他方法验证刚才得出的结论(水浮法、悬挂法)。、全班交流,汇报实验结果,、师生共同得出结论,指导填写实验记录。、组织学习“科学在线”。第二课时一、导入提问:磁铁指南北的性质

17、我们可以用他来干什么?有没有可以指南北的物体?(指南针)提出任务: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自制指南针二、自制小磁针、谈话:你能不能把一根普通的缝衣针做成指南针呢?组织学生交流方法。、媒体播放自制小磁针的方法,问:在制作小磁针的过程中应注意什么问题?、组织交流,强调实验注意事项:()磁铁不要来回磨擦,应始终按一定的方向磨擦把缝衣针放在桌面上,用磁力较强的磁铁慢慢从缝衣针的一端划向另一端,至少划20次。() 意别扎手。、自制指南针、试一试,自己制作的小磁针能吸引曲别针吗?、判断自制指南针的南北极:你可以用几种方法找出小磁针的n极和s极?、组织交流:把自己使用的方法与同学交流,比比谁的方法又快又准。三、总结

18、本课。【板书设计】 神奇的小针 指南北方向 s极 n极【教学反思】课时教学计划 单元第 三 单元课题 3.2 有趣的磁铁游戏 课时1 三维 目标1、让学生认识各种各样的磁铁,知道磁铁的性质,了解磁铁的应用。2、能用简单器材做简单的观察实验,并做实验记录;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能倾听和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和评议。3、意识到科学、技术和社会是有机的结合,增强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生活的意识。重点难点 研究磁铁的性质揭开“魔力”产生的原因教法学法实验法、观察法教学准备磁铁、小铁钉、大头针、小木块、铝片、硬币、泡沫塑料教学过程修改意见一、激趣导入 1、谈话导入,板书课题:同学们,你们玩

19、过磁铁游戏吗?其实,磁铁不仅能吸铁,它还有许多重要的本领,这节课,我们就一边玩,一边来进一步认识这位老朋友。(板书:有趣的磁铁) 2、提问: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3、引入:看来同学们的想法还真不少,下面我们就来认识磁铁,解释其中的一些问题。 二、观察交流,实验探究 (一)认识磁铁 1、谈话交流:搜集了一些,老师也给你们了一些,拿出课前你们准备的磁铁看一看,你能发现什么?(磁铁的形状不同、颜色不同,每一块磁铁上面都有s、n两个字母。) 2、给磁铁起名:认识常见的啼形磁铁、柱形磁铁、条形磁铁。 3、介绍磁铁的两个磁极:s极、n极。 (二)探究性质1、谈话:下面我们就一边玩,一边探究其中的科

20、学知识。 2、说明:每个组都有一个材料盒,你都可以把它充分的利用起来。 3、讨论:你们打算玩哪些游戏?在玩的时候应注意哪些问题?4、强调:注意用不同的方法,玩、看、想、记。 5、实验:教师巡视指导,启发各组至少进行一种游戏: 6、交流:汇报实验过程、得出的结论(学生汇报那一种游戏就探究那一种). (l)“给磁铁找朋友”游戏:观察磁铁不能吸引哪些物体,可以吸引哪些物体; (2)把磁铁隔着纸、木板、塑料等物体吸铁,观察能不能吸住; (3)“接链游戏”、“两极对中间”游戏;用磁铁的两端与中间分别吸引图钉或铁圈,发现两端吸引的数量多,中间吸引的数量少,从而知道磁铁的两端磁性强,中间磁性弱; (4)“悬

21、吊磁铁”游戏:把一块磁铁水平悬挂起来,用手转一转,等到它静止下来,观察它的指向; (5)磁铁碰磁铁游戏:用一块磁铁的两端分别去靠近另一块磁铁的两端,知道不同磁铁的两端有时会相互吸引,有时又会相互排斥; (6)用磁铁接近收音机,倾听收音机的发音效果有什么变化,感受到磁铁会影响无线信号的接收。 7、师生总结出磁铁的基本性质:磁铁能吸铁,隔着物体也能吸铁,两极磁性最强; 同极相斥,异极相吸;指南北,干扰信号。三、介绍资料,交流应用 1、提问:刚才同学们积极动手动脑,发现了磁铁这么多的重要本领,谁能来读一读? 2、联系实际: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磁铁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在我们的生活和生产中,谁能举个例子说明

22、它们分别运用了磁铁的哪个性质(磁性记事板、指南针、铅笔盒、收音机、耳机、电冰箱的门等) 3、谈话: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和利用磁铁最早的国家,“司南”就是我国劳动人民利用磁铁的实例。(课件介绍司南) 四、拓展应用,解决问题 1、星期天,王小明的妈妈到河边去洗衣服,不小心把家里的钥匙掉到河里去了,你能帮她想个办法,不用下水就能把朝匙捞上来呢? 2、讨论:这里有一杯水,杯底掉进两个大头针,谁想办法不接触水把它取出来? 五、总结评价,布置作业 1、提问:这节课,你都知道了关于磁铁的哪些知识? 2、评价:你觉得自己在探究活动中的表现怎样?还要注意哪些问题? 【板书设计】 有趣的磁铁游戏 吸铁的物体 两极磁力

23、大 中间磁力小 同极相斥 异极相吸 指示方向【教学反思】课时教学计划 单元第 三 单元课题3.3磁铁的妙用 课时1 三维 目标1、能列举我国古代人们利用磁铁的实例。说出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2、能通过观察搜集,找出日常生活中和生产实际中使用了磁铁。能说出有关应用磁铁解决生活和问题的信息资料的方法。3、乐意关注磁铁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情况。能从别人那里获得有关磁铁在实际生活和生产中应用的事例。重点难点重点:深刻地理解磁铁的发现的重要意义。难点:初步认识到,磁铁在社会生产中和生活中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教法学法合作交流、搜集资料等教学准备每组准备一份材料:小马达、小喇叭、回形针、耳塞、话筒以

24、及制作磁悬浮列车的材料。有关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的课件。 教学过程修改意见一、游戏:1.“金鱼”出水水缸中有两个铁片做成的小金鱼,怎样让它们快速离开水缸呢?要求:(1)不能用手去捞.(2)不能把水倒掉。2.巧拣大头针一位老奶奶不小心将一盒大头针洒落在一盆小米中,她一枚一枚地拣,真费事。我们能想出好办法帮帮老奶奶吗?3.破译“听话”的小汽车探探正用一根“魔棒”指挥者自制的小汽车。“过来”,小汽车乖乖地跑过来了。“离开”,小汽车又听话的跑开了。猜一猜,这是为什么?能用所学的知识解释吗?二、找一找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课前已布置学生调查磁在生活中的用途,搜集有关磁应用的资料。)完成下列评价表。1、我找

25、到磁铁_方面的应用。2、我知道以下地方用到了磁铁:_。3、我找到磁铁的方法:_。小组交流:现把自己收集到的资料和小组同学说一说,听一听别人是怎么做的。全班交流:小组以多种多样的方法向全体同学介绍你们小组的收获。及时鼓励学生收获真大。三、讨论: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使用了磁铁?小组讨论,集体交流。四、阅读自学磁悬浮列车1、悬浮列车的原理请学生说说磁悬浮列车的原理。(同极相斥)2、介绍我国磁悬浮列车的建设情况。(视频资料)五、小制作:制作方法:1.把一块磁铁放到桌子上。2.手拿第二块磁铁,悬在第一块磁铁的上方大约5厘米处,使两块磁铁异极相对。3.将缝衣针的针尖吸在第二块磁铁的底部。4.慢慢放低第二块磁

26、铁,使悬挂的缝衣针十分接近第一块磁铁,但不接触。5.用手把针推向一边,然后放手。6.观察针的摆动。学生动手做一做,把观察到的现象记在小科学家记录本上。师:我们还能设计出更有意思的磁铁小玩具吗?试试看。【板书设计】 磁铁的妙用 方法 磁铁- 应用【教学反思】课时教学计划 单元第 四 单元课题4.1 把盐藏起来 课时 1三维 目标1、对盐溶解的快慢提出假设,设计对比实验。2、知道水能溶解一些物质。3、培养敢于、善于提出猜想与假设,愿意合作与交流,持之以恒的科学态度。重点难点对盐溶解的快慢提出假设,设计对比实验,验证假设。教法学法实验法教学准备食盐、烧杯、筷子、热水等。 教学过程修改意见一、视频引入

27、,板书课题。1、播放或讲述电影闪闪的红星片段,造成悬念,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的欲望。小红军怎样才能把盐藏起来安全地带上山呢?板书课题:把盐藏起来2、学生作出各种猜测。如果你是小红军你会怎么做呢?学生回答。(这里面最好的办法是哪一个呢?)选用“材料超市”内的材料试一试。小结:盐在水中“消失”了,这种现象叫做溶解。二、猜想假设,提出问题。怎样才能使盐尽快的溶解在水里?小红军很聪明,把盐溶解在水里,他当时的处境一定非常危险,请大家讨论一下,怎样帮他将盐尽快地溶解在水里?三、设计实验,验证假设。搅拌 热水(猜想只是一种可能的答案,它和事实并不总是一样。要想知道猜想是否正确,必须设法验证。)1、要验证

28、搅拌是不是可以加快溶解,我们可以用比较实验的方法。那么怎么做才能既公平,又能比较出搅拌比不搅拌溶解得快?引导学生得出:杯子一样大,同一种水而且一样多,盐一样多少。指导学生做对比实验:一个杯子静止不动,另一个杯子用筷子搅拌。引导学生描述实验情况,得出结论。2、让学生小组讨论选择一个问题(教师协调每种方法都有小组实验),讨论设计对比实验,填写实验记录单。3、交流修正实验记录单。4、按设计方案实验,收集证据,填写实验记录单。四、总结交流,得出结论。1、汇报:哪些小组把你们的实验结果汇报一下,大家认真听一听,研究相同问题的小组可以举手进行补充。2、结论:搅拌、热水可以使盐在水中溶解得更快。五、拓展活动

29、:让学生举一些生活中的溶解现象。六、思考:小红军把盐安全地带上了山,可是怎样才能把盐从水中取出来呢?【板书设计】 把盐藏起来 溶解- 搅拌、热水溶解更快【教学反思】课时教学计划 单元第 单元课题4.2 水落“盐”出课时 2三维 目标1、经历控制变量进行对比实验的过程。2、探究得出水的三态变化条件,知道水的沸点与冰点。3、培养敢于猜想、尊重证据、乐于合作的科学研究态度。重点难点对水的三态变化条件提出猜想与假设。经历控制变量进行对比实验的过程。教法学法实验法、对比法教学准备 水盆、玻璃片、三脚架、蒸发皿、酒精灯、水、盐等。 教学过程修改意见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由上节的故事引入,回顾问题:“小红军

30、是怎样把掩藏起来的?谁能再说一下?”找个学生重述一遍。复习“溶解”的概念。提出问题:“小红军把盐藏到水中带到了山上,可红军怎样把盐从水中取出来呢?”,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板书课题水落“盐”出。二、集体探究。1、教师提问:我们怎样让盐再变回来,怎样变比较快?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这个问题,鼓励学生大胆提出猜想与假设。建议搞一次竞赛:比一比,看哪一组能让盐尽快地“变”出来。根据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会有一些学生能猜想到可以用蒸发的方法析出食盐。2、设计实验,验证假设。(1)学生假设影响水蒸发快慢的因素有哪些,小组交流。(2)制定实验方案。(3)分组实验,教师指导。(4)交流汇报实验结论,师生共同评议纠正。

31、(水蒸发的快慢与下列三个因素有关:水的表面积的大小,水面上方空气的流动,水的温度。)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导入新课。二、学习新课。1、提出问题:“水到哪里去了?2、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与经验进行探讨和阅读,了解水的三态变化的知识。接着就引导他们围绕新的问题:“水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状态变化?”进行猜想。3、实验验证。学生分组实验:(1)研究水变成水蒸气。(2)研究冰变成水。(3)水蒸气变成水。 水蒸气固化成霜的实验,是通过在冰水中加盐,令冰强行融化,从而杯内温度低于0,空气中的水蒸汽碰到杯壁时就会凝结成霜。这个实验能够比较清楚地观察到水结冰的过程,实验时可在冰水中插入一

32、支温度计进行观察。用金属杯做这个实验效果比较明显,实验时要提醒学生不能对着杯子呼吸,否则他们呼出的热气会使这个实验失败。冰熔化成水的实验比较简单,但由于要用到酒精灯等器材,教师要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实验时要求学生注意观察水的物态变化和杯内水温的变化。重点观察冰水共存时的温度和水沸腾时的温度和现象,并记录下来。由于当时的实际气压可能不会正好是一个大气压,再由于水的纯度和温度计的精度及读数的等因素的影响,会使测得的沸点会比100低。届时可向学生说明。水变成水蒸汽的实验在前面水中“取”盐活动中已经做过了,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或安排。如把这个实验与水蒸气变成水的实验结合起来,则更有利于解释问题

33、。如教材43页“水和水蒸气”实验图所示,同时演示水的汽化和汽的液化两个过程:一是酒精灯加热使水变成水蒸气,水蒸汽遇到装冰的勺子又变成水。这个实验证明了水变成水蒸气的条件是遇热,而水蒸气变成水的条件是遇冷。另外需要向学生指明的是,水加热后在水上方出现了“白气”,有很多学生以为那就是水蒸气,要让他们知道这实际是水蒸气遇到冷空气变成的小水珠,这实际就是天上的云,地上的雾。三、总结与交流讨论水的蒸发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通过各组汇报与交流各组设计的实验方案与结论,总结出水的蒸发快慢(盐析出的快慢)与什么条件有关。讨论水发生三态变化的条件,总结出水蒸气、水和冰两两之间发生变化的条件。比较蒸发与沸腾的异同点

34、。四、拓展活动讨论生活中蒸发的例子,如:杯中的水时间长了怎么少了?怎样晾衣服干得快?生活中水的三态变化的例子。如:烧开水时,锅盖上可观察到的现象。冬天,戴眼镜的同学从室外到室内,眼镜片上发生的现象。【板书设计】 水落“盐”出 浮力 水的三态及变化 (吸热) (吸热) (吸热)固态 液态 气态 (放热) (放热) (放热)【教学反思】 课时教学计划 单元第 四 单元课题4.3 沉与浮 课时1 三维 目标1、通过探究,知道浮力的存在,了解浮力在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学生对实验现象应备条件的猜想能力。2、初步了解和体验物体沉浮应具备一些条件,可以通过改变这些条件来控制物体的沉浮。3、继续培养学生敢

35、于提出猜想与假设、愿意合作与交流的科学态度。重点难点 了解物体的沉浮规律。教法学法分析比较法教学准备老师用:大玻璃缸、白菜、萝卜等常见的生活物品。学生用:玻璃缸、木块、塑料块、铁块、石子、鸡蛋、盐、橡皮泥、钩码、测力计等教学过程修改意见一、引出课题:今天开始,我们来研究有关物体在水中沉和浮的一些问题。 二、猜想实验:观察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把木块、石头、小纸片、铁片放入水中,观察它们的沉浮,能有新的发现吗?交流观察中的发现。讨论:我们是根据什么推测的?物体的沉浮和什么有关?三、感知浮力:物体的沉浮和它的大小、轻重有关吗?怎样说明物体的沉浮和它的轻重、大小有没有关系?把泡沫塑料、胡萝卜、铁螺帽

36、、橡皮块、回形针、牙签、蜡烛等物体按体积大小顺序排列在实验桌上,再用小卡片标出它是沉的还是浮的。四、思考讨论:物体的沉浮和它的轻重、大小到底有没有关系?怎样说明物体的沉浮和它的轻重、大小的关系。什么样的物体容易沉?什么样的物体容易浮?五、拓展活动:课后继续研究物体的沉浮还与哪些因素有关。【板书设计】 沉与浮 浮力 应用 【教学反思】课时教学计划 单元第 五 单元课题5.1 生活离不开电 课时1课时 三维 目标1、引导学生认识电对人们生活的改变,能说出电对人类生活有哪些作用。2、能举例说明电与现代化生活密切相关。3、引导学生初步了解电的来源,懂得节约用电的重要性。4、体验讨论与交流在科学学习中的

37、重要性。重点难点培养学生想知道、爱提问的良好习惯。了解电的来源。教法学法联想法、调查法教学准备有关发电站的图片。 教学过程修改意见(一)激情导入1、展示课本的组图,2、师:两幅图让我们了解到不同的生活,电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请说一说电与我们生活、生产的关系。(板书:11、电在我家中)(二)新课活动1、认识电在人们的生活中的作用(1)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在发明电之前,人们是怎样生活的?”(2)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在停电之后,人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 ?(3)小组讨论:结合组图,说说电对人类生活有哪些作用?(4)鼓励学生从“我想知道”的角度提出关于电的问题,并展开交流。(5)指导学生交流收集的家

38、电资料,说说各有什么用途和功能,使学生对电有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2、认识电是如何传送到各个地方的。(1)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各种的看法: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电,但是电是怎么来到我们生活中的?(2)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插图,认识电是发电厂发电(水力发电、火力发电等)后,经过高压输电、变电站改变电压、长途输送,最后才成为我们家中的电源。(3)指导学生阅读科学在线。(4)vcd:电从哪里来(8分钟)了解人类发现电的历史,使学生懂得电的发现经过了一个漫长的过程,电的发现是人类历史上一件重大的事情。(4)组织学生分组讨论生活中怎样才能做到节约用电。(5)布置节约用电的小调查活动。(6)鼓励学生课后调查生活中节约用电

39、的方法。3、拓展及作业:了解近年来新型的生产电能的方法。【板书设计】 生活离不开电 停电了 生活中的电器 停电的原因【教学反思】课时教学计划 单元第 五 单元课题5.2 电灯亮了 课时1 课时 三维 目标1、能用科学探究的方法来解决科学问题,包括:根据科学现象提出问题,根据问题组织、选择材料,根据材料开展科学探究。 2.知道电可以转变成光;知道简单电路所需的基本元件。能动手拼装简单电路并画出简单电路。 3、对科学现象充满好奇、兴趣; 乐于合作学习,乐于交流。培养环保意识、节能意识。 重点难点学会分组拼装电路。 教法学法实验、制作法教学准备简单电路的基本元件。教学过程修改意见一、创设情境,引出问

40、题 (5分钟) 1.好看吗?(老师指着讲台上的各种漂亮的灯笼,黑板周围挂着满天星。) 2.可惜同学们桌上的小灯笼都不亮,要亮起来多漂亮啊,你们能设法让小灯笼亮起来吗? 3.要想使小灯笼亮起来,你得首先知道需要哪些器材。二、尝试实验,开展探究 (20分钟)1.互相商量一下要些什么器材。2.由组长统一到物品超市来挑选:1 )一种最好只选一件;2)各组要团结协作;3)还需要器材可以再选。3.学生分组练习。4. 给灯亮的同学发奖!5.说说你是怎么组装的?(让学生尽可能多的说出不同的组装方法。)6.请你把组装的方法画在纸上告诉老师。7.比一比谁画得好,发给奖品。8. 说说他们组装方法的相同的地方。9.强

41、调组装电路的方法。 10.给说得好的同学发奖。11.尝试一下别的方法能使灯亮起来吗?不知道装的同学可以向其他同学请教。 三、提出新的问题,开展新的尝试 (10分钟) 1.这小灯笼老是亮着,挺耗电的,要能控制他多好啊!你有办法吗?大家试试。组长可以再来选材料。 2.请你讲讲你的方法,上台给大家演示一下。 3.鼓掌表扬。4.大家再试试。 四、联系实际,拓展应用 (5分钟) 1.你见过哪些开关?2.老师演示声控开关,给学生展示各种开关样品,延伸到楼道的触摸开关、家用的遥控开关。3.请你想想还可以设计哪些开关?4.给有创意的学生发奖。 5.你见过哪些电池?6.用完后人们是怎样处理的? 7.电池污染严重

42、,能不能设计出没有污染的电池。8. 发奖。9.让我们在课后来设计一个电池回收装置吧。【板书设计】 电灯亮了 电路小电珠、电线、电池 开关接通、切断电路,保护电路【教学反思】课时教学计划 单元第 单元课题5.3 小心!有电 课时 三维 目标1、能够设计检测装置检测物体的导电性能,在作出预测的基础上检验自己的预测;2、认识导体和绝缘体,知道人体、大地也是导体;3、树立安全用电的意识。重点难点 实验探究导体和绝缘体的区分。教法学法教学准备木片、塑料、玻璃、橡皮、铁钉等几种导体与绝缘体;科学检测记录表。教学过程修改意见一、活动引趣1、观察简单的电路连接,说说电流在电路中是怎么流的?2、如果一个学生将电

43、路中铜片不小心弄丢了。学生观察:说说出现什么情况?为什么?3、你能想办法重新接亮小灯泡吗?学生纷纷提出自己的想法。二、检验活动:1、探究:简单电路演示中,灯泡亮与不亮的原因分析是什么?学生交流答案。2、预测:同学们带来的物品中,哪些能使小灯泡亮起来呢?记下预测结果。3、学生操作:实际检测。4、讨论哪些物体容易导电?哪些物体不容易导电?把你的想法填到记录纸上。5、交流探索结论:像铜、铝、铁等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像橡胶、塑料、陶瓷等极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三、拓展活动:检验人体和大地的导电性能1、人体是导体还是绝缘体? 思考发现:生活中哪些地方运用了人体的导电功能。思考:人的手指能碰到电笔下

44、面的金属杆吗?为什么(容易触电,引发危险。)2、探索研究:绝缘体一定不导电吗?人体能够导电,湿竹竿上有水,水也能够导电,用湿竹竿去挑电线,电流经过竹竿和人体,流经大地后,形成通路,人就会遇到危险。四、探究导体和绝缘体在生活中的应用1、导体和绝缘体在生活中的应用。2、探索导体和绝缘体不同的用途。3、讨论:怎样做到安全用电?(1)分析现状:现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生产和生活中使用电的地方越来越多,必须注意安全用电。因为人是导体,如不注意,当有强大电流流过身体时,就会把人电伤或电死。(2)出示课本图,讨论这些做法对不对?为什么?学生汇报讨论结果。1生:在高压电线下放风筝,风筝容易碰到高压线,形成

45、危险。2生:爬电线杆,容易碰到高压线,形成危险。3生:湿衣物晾在电线上,水是容易导电的,容易与人及地面形成通路,损坏电网,伤及人的身体。4生:铅笔插插座,人体、铅笔芯、导线形成通路,引发危险。 5生:湿布插灯泡,灯泡发热遇水会爆炸,人体与灯泡内的导线形成通路,引发危险。6生:用电器在通电时,拆装修理,引发危险。(3)讨论探究:发生触电事故的原因。五、拓展延伸: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1、以少先队的名义写一份倡议书,教育大家都来安全用电,好吗?2、安全用电,同学们不但要自己记在心里,而且回到家以后,还要向其他人宣传一下,让更多的人了解电的知识。【板书设计】 小心!有电1、导体,绝缘体。2、导体和绝缘体的应用,3、安全用电【教学反思】课时教学计划 单元第 六 单元课题揭开燃烧的秘密课时1 三维 目标科学探究注重观察实验,注重事实证据。利用简单的实验工具做控制变量的探究性实验,能帮学生获取事实证据,提高探究能力。为了有效地实施此项二级目标,教材在设计和编写时,既遵循小学生的认知特点进行循序渐进地指导与训练,又考虑到各个探究活动之间的有机衔接重点难点了解火为人类生产生活带来的方便,同时了解火也会给人类带来极大的灾难。 教法学法分析比较法教学准备老师用:大玻璃缸、白菜、萝卜等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