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程说明书_第1页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程说明书_第2页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程说明书_第3页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程说明书_第4页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程说明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第一一章章 概概述述 1.11.1 工程概况工程概况 1 工程名称:XXXX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程。 2 工程规模为:根据批准的初步设计,垃圾处理工程日处 理城市生活垃圾 150 吨。 3 填埋场库容:120 万 m3。 4 服务年限:17 年。 5 垃圾填埋场总占地面积:174.30 亩。 6 填埋区占地面积:108.58 亩。 7 垃圾坝采用浆砌石重力坝,最大坝高 25m。 8 每吨垃圾处理年经营成本为:51.23 元/吨。 9 劳动定员:20 人。 1.21.2 工程背景工程背景 XXXX 城的城镇生活垃圾,目前主要靠人工清扫、收集,环 卫工人用人力车将从各处收集到的零散垃圾,集中到垃

2、圾收集 箱处,最后人工装车运往简易垃圾堆放场;这种垃圾的人工集 运方式,由于其机械化程度较低,不仅需要大量的清洁工、保 洁工和搬运工,而且环卫工人与垃圾长时间接触,其健康将受 到极大的影响;再由于垃圾桶旁的垃圾往往不能及时转运,长 时间裸露在外,导致臭气、蚊蝇及啮齿动物等滋生,给周围居 民的生活环境和身体健康带来十分不利影响。 目前的简易垃圾堆放方式,也完全不符合卫生填埋的规范 要求,其直接危害是导致污水(渗滤液)漫流、臭气扩散、蚊 蝇滋生,严重污染周边环境,兴建正规的垃圾处理场势在必行。 可见,XXXX 城现在的环卫基础设施已不能适应城市建设发 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唯有完善垃圾收集、

3、清运系统, 新建垃圾卫生填埋场,才能改善 XXXX 生活垃圾污染环境的状况, 并最终控制垃圾污染,实现城市环卫规划目标,使环卫基础设 施与城市建设同步发展;因此,改善现有垃圾收运系统,新建 垃圾卫生填埋场对垃圾实行无害化处理,无疑是十分必要的。 1.31.3 设计依据设计依据 1.3.11.3.1 有关法规、有关法规、条例、文件条例、文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12);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96.5 修正); 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10); 4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11); 5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04 年 3

4、月版; 6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 1.3.21.3.2 基础资料、基础资料、文件文件 1 XXXX 省 XXXX 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基础资料汇编; 2 XXXX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程初步设计, 3 关于 XXXX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程初步设计的批复, 发改投资2010*号,2010 年*月*日; 4 XXXX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场地形图(1:500); 5 XXXX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6 XXXX 城市管理局提供的关于垃圾卫生填埋场工程施工图 设计阶段的相关基础资料。 1.3.31.3.3 采用的采用的规范、规范、标准标准 1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

5、程项目建设标准建标124-2009; 2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CJJl7-2004; 3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防渗系统工程技术规范CJJ113- 2007; 4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封场技术规程CJJ112-2007; 5 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 6 城市生活垃圾采样和物理分析方法CJ/T3039-1995; 7 城市生活垃圾有机质测定灼烧法CJ/T961999; 8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l6297-1996; 9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l4554-1993; 10 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l2348-1990; 11 大气环境质量标准,GB3095-1

6、996; 12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WKB2w1999; 13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1979; 14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定,(87)国环字第002号文; 15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 16 垂直绿化技术规程,DBJ08-75-98; 17 城市环境专用设备 垃圾卫生填埋,CJ/T18-1999; 18 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CJJ27-87; 19 厂矿道路设计规范,GBJ22-87; 20 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50046-95。 1.41.4 设计原则设计原则 1 根据批准的“初步设计”进行施工图设计; 2 贯彻执行国家关于环境保护的政策

7、,遵照国家颁布的有 关法规、规范及标准; 2 符合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 3 采取可靠的处理工艺,做到无害化,尽可能使之减量化 和资源化,避免二次污染; 4 吸取国内、外关于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程的经验教训, 优化设计方案,提高工程质量,保证最终处理达到设计要求。 5 充分考虑建设地点的具体条件,使其切实可行。 1.51.5 设计范围设计范围及内容及内容 在批准的“初步设计”基础上,进一步核定垃圾产生量及 处理规模,对填埋场工程各设计子项进行优化,包括垃圾卫生 填埋场、垃圾渗滤液处理站及其配套设施,其具体工程内容为: 1150t/d 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 1 座。卫生填埋场区包

8、 括:进场和场区道路,场地平整,防渗工程,坝体工程,截洪 沟,渗滤液导排,填埋气体导排、填埋场运作设备等; 2垃圾渗滤液处理站 1 座; 3与填埋场相关的配套设施,包括变、配电系统和综合房 等辅助工程设施。 1.61.6 城市基本情况城市基本情况 1.6.11.6.1 城市概况城市概况 1.6.21.6.2 地理、气侯条件地理、气侯条件 1.6.31.6.3 地震情况地震情况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 年版), 本区抗震设防烈度为 6 度,设计地震分组属第一组,设计基本 地震加速度值为 0.05g,设计特征周期为 0.35s。 第第二二章章 垃垃圾圾处处理理工

9、工程程设设计计概概要要 2.12.1 垃圾处理规模垃圾处理规模 本初设的垃圾处理工程,仅限于处理城镇生活垃圾,建筑垃 圾不允许进入填埋场,但对其中无害的部分弃土,可考虑作为垃 圾填埋场的覆盖土使用;医疗垃圾因其特殊性亦不允许进入处理 场。 一般城市生活垃圾的产量,主要取决于城市人口和垃圾清 运率,可根据城市实际人口和相应的人口增长因素进行预测。 根据 XXXX2008 年统计年鉴,XXXX 城的实际常住人口为 98985 人,其中非农业人口 65401 人,现日产垃圾约 120 吨。 根据城市规划,XXXX 城镇人口规划期间的综合增长率为: 20092015 年为 4.1%; 20162020

10、 年为 3.6%; 20212025 年为 3.0%; 20262030 年为 2.0%。 目前,国内城镇生活垃圾的人均产量为 0.81.2kg/d人;尽 管国外发达国家人均垃圾产量的下降趋势较快,但我国目前还处 于缓慢减少阶段,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城市人均垃圾产量高于发达 城市; 根据 XXXX 的实际经济状况及相关资料,本工程的“可行性 研究报告”曾对垃圾处理场服务期间的垃圾产量进行预测(表 2-1),并根据预测结果,将 XXXX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程的规 模定位 150 吨/d;本设计即按日处理 150 吨生活垃圾进行设计。 表 2-1 XXXX 城 20112030 年的垃圾产量预测 垃圾

11、产量垃圾清运总量 服务 年份 服务人口 (万人) kg/人.日吨/日 垃圾清 运率 (%) 吨/日万吨/年 累计清运 量(万吨 ) 20089.90120.00 201111.17122.8795116.734.2614.261 201211.63127.9395121.534.4368.697 201312.10133.1095126.454.61513.312 201412.60 1.10 138.6095131.674.80618.118 201513.12137.7695130.874.77722.895 201613.59142.7096136.995.00027.895 20171

12、4.08147.8496141.935.18033.075 201814.59 1.05 153.2096147.075.36838.443 201915.11151.1096145.065.29543.738 202015.66156.60961 15 50 0. .3 34 45.48749.225 202116.12161.2097156.365.70754.932 202216.61 1.00 166.1097161.125.88160.813 202317.11162.5597157.675.75566.568 202417.62167.3997162.375.92672.494 2

13、02518.15172.4397167.256.10578.599 202618.60 0.95 176.7098173.176.32184.920 202719.07171.6398168.206.13991.060 202819.54175.8698172.346.29197.351 202920.03180.2798176.666.448103.800 203020.53 0.90 184.7798181.076.609110.410 2.22.2 垃圾成分垃圾成分 业主提供的 XXXX 城的垃圾成分列于表 2-2。 表 2-2 XXXX 城的生活垃圾成分 成份厨余、菜叶等织物纸张塑料灰

14、土类玻璃金属 含量36%2.7%1.7%8%50.1%1.0%0.5% 表 2-2 的数据表明,XXXX 目前的气化率较低,燃料主要以 燃煤为主,所以垃圾中无机物含量较高;随着 XXXX 经济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气化率和用电率将不断提高,预计 垃圾的有机成分亦将随之增加; 本施工图设计按照业主提供的现有垃圾成份进行设计。 2.32.3 垃圾处理工艺垃圾处理工艺 本工程在“可行性研究”阶段,曾对“垃圾卫生填埋”、 “垃圾焚烧”及“垃圾堆肥”几种常用的垃圾处理工艺的适用 性和优缺点进行了综合比较,得出以下结论: 1 XXXX 目前经济尚不发达,城市气化率不高,其垃圾成份 特征是有机物所

15、占比例小,无机物所占比例大,可燃物少,垃 圾热值偏低;若采用焚烧工艺处理,不仅垃圾减量较少,且需 要使用大量的燃煤或燃油作为助燃物,大大增加垃圾处理成本, 给今后的日常运行造成严重的经济负担;因此,对于 XXXX 的垃 圾处理,不宜考虑垃圾焚烧工艺。 2 根据XXXX 的具体情况,也 不宜采用堆肥工艺,其主要原 因: 一是 XXXX 垃圾的有机成分较低(40%),堆肥价值不大; 二是垃圾堆肥系统不仅工程费用较高,而且工艺设备相当 庞大,运行管理复杂;垃圾经过分选后,先将可腐有机物送进 发酵仓经过半个月以上的发酵、后分选,再将有用的腐熟物干 燥、粉碎、磨细,才能做为垃圾粉备用;这对于 XXXX

16、当前的技术、经济条件而言,存在相当难度; 三是垃圾堆肥的肥料中,超标的重金属会对农作物造成污 染,对人、畜造成伤害; XXXX 是当前普遍存在的堆肥产品市场销路不畅,需要进行 深入调查,若销路困难,堆肥厂将难以正常运行,大量的剩余 垃圾仍需进行填埋处理。 3 XXXX 垃圾成分中,无机物占的比例超过 60%,适宜采 用卫生填埋工艺;卫生填埋所需机械、设备较少,基建投资和 日常运行费用均比上述焚烧、堆肥工艺低; 本工程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在综合上述诸因素的基础上, 从 XXXX 的经济条件和垃圾成份的实际情况考虑,推荐采用“卫 生填埋”处理工艺,并在初步设计评审中获得评审专家的肯定。 因此,本施

17、工图设计根据批准的“可研报告”和“初步设 计”,对 XXXX 城的生活垃圾处理工程,按“卫生填埋”工艺进 行设计。 2.42.4 卫生填埋工艺流程卫生填埋工艺流程 本工程采用的卫生填埋工艺,其流程示意于图 3-1。 垃圾进场后,在预先确定的填埋小单元区卸下,用推土机 分层推平、压实、覆土;收集的沼气和渗滤液需分别进行处置 和处理,使之达标排放。 填埋作业方式主要包括运、卸、摊平、压实、覆土等环节。 卸料填埋作业采用垃圾进场后由下向上分层压实填埋的方式。 图 2-1 卫生填埋工艺流程方框图 2.52.5 填埋工艺填埋工艺操作过程操作过程 垃圾运输车辆进入填埋场时必须进行检查和计量,离开填 埋场前

18、宜冲洗轮胎和底盘; 地下水 渗滤液 雨水 卸 料 料 摊铺 压 实 X XXX 实 实 覆土压实 终场覆盖 截洪、分流 导 池 排出填埋场 收集系统 处理站理 进场垃圾 环境监测 灭蝇除害 沼气排放 导排系统 还耕利用 排出填埋场 排 放 部分回灌 经地磅房称重后的垃圾车进入填埋场后,将垃圾卸入预定 位置进行卫生填埋操作;填埋作业采用分区、分单元、分层、 自下而上的填埋方式,填埋作业由坝后向填埋场尾部推进; 填埋作业分区是以逐年递增的垃圾产量为基础,根据当地 气候条件及垃圾成份,进行水量平衡计算,以渗滤液产生量最 小为原则,来确定各个填埋区的面积。本填埋场将库区内分成 三个填埋区,从靠近坝的第

19、一填埋区开始填埋,随后依次向其 它区推进;在每个填埋区内,以填埋单元为作业面进行卫生填 埋; 先将垃圾卸在预先设定的小填埋单元内(10m12m),用 推土机将垃圾均匀摊铺在约 120m2面积的填埋单元上,分层铺垫 并压实,每层厚约 0.400.60m,用压实机碾压 23 次,压实 密度达 0.851.0t/m3,多层循环操作;当每一个小单元的垃圾 铺垫高度达到 2.5m 时,应覆 0.25m 厚的土并压实;随填埋小单 元的水平推进和垂直叠加而完成填埋区的填埋; 当每一作业区填埋至阶段性高度后,如暂时不在其上继续 进行填埋作业,则应对其进行中间覆盖,中间覆盖层厚度宜根 据覆盖材料确定,土覆盖层厚

20、度宜大于 30cm; 当垃圾填埋达到坝顶高程后,再按 1:3 的坡度向后推进, 每升高 5m 留出 2m 宽的水平台阶(俗称“马道”);随着台阶 (马道)的攀升,再进行下一个填埋坡度的填埋,直至达到最 终标高; 当每个填埋区达到设计标高后,进行最后封场;封场时要及 时清理场地,注意封场外形的美观,并最后在终场顶部形成约 5 的坡度,以利于排除表层雨水;如出现因垃圾填埋区沉降而导致 封场顶面层破坏,需及时进行覆土修复,待封场顶面层稳定后, 方可进行绿化或综合开发; 在垃圾填埋过程中,通过渗滤液收集系统,将填埋区域的 渗滤液收集、排放到设置在坝外的调节池贮存。 为减少渗滤液的生成量,采用两种雨水分

21、流措施:一是在 填埋场周边修筑终期截洪沟拦截场地外围雨水;二是在库区内 设置临时土堤拦截未填埋区的雨水并将其提升至终期截洪沟; 然后通过终期截洪沟将雨水排出填埋场。 本工程采用厌氧填埋工艺,填埋场内设置导气系统,导出垃 圾体内产生的甲烷气体并进行监控,视情况进行排空或燃烧处理。 2.62.6 垃圾渗滤液处理方式垃圾渗滤液处理方式 由于垃圾渗滤液水质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其处理技术与常规 污水处理技术存在较大差异,就总体而言,对渗滤液的处理方 式有“(填埋场)场外处理”和“场内处理”两大类,即: 1 “场外处理”:将渗滤液直接排入城市污水处理厂,与 城 市污水合并处理; 2 “场内回灌”:将渗滤液向

22、垃圾填埋场循环喷洒回灌, 利 用垃圾填埋场进行蒸发减量并进一步循环处理; 3 “场内处理场外处理”:将渗滤液先在垃圾填埋场范 围内进行必要的预处理后,再送入城市污水处理厂,与城市污 水合并处理; 4 “场内处理”:在垃圾填埋场建设独立的垃圾渗滤液处 理设施,对渗滤液进行独立处理,达标排放。 在本工程的“可行性研究”过程中,曾对上述几种处理方 式分别进行过论述和比较,并针对 XXXX 的具体情况和气象条件, 推荐采用“厂内处理”方式,并在初步设计评审中获得评审专 家的肯定。 因此,本施工图设计根据批准的“可研报告”和“初步设 计”,对 XXXX 城的生活垃圾处理工程的垃圾渗滤液按“厂内处 理”方

23、式进行设计,即在垃圾填埋场的坝后建设独立的渗滤液 处理站,对渗滤液进行就地处理,达标排放。 第第三三章章 垃垃圾圾填填埋埋场场场场址址 3.13.1 选选址原则址原则及要求及要求 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的场址,应在既定的垃圾处理规模和处 理工艺的基础上,以实现环境保护和最佳的经济效益为目的来确 定; 垃圾填埋场的场址,要与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相适应;并应 对场地的位置、运输距离、占地面积和库容、场地地形,水文 及工程地质条件、水电供应、交通状况及拆迁居民等因素加以 综合考虑;一般应选择在城市夏季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水源地 下游,离居民点 500 米以外区域。 3.23.2 填埋场场址填埋场场址 3.2

24、.13.2.1 地形地貌地形地貌 3.2.23.2.2 地层岩性构成地层岩性构成 经勘探揭示,场地地层按成因、物质组成自上而下可分为由 耕表土、粉质粘土和下伏基岩构成,分述如下: 1 耕表土 分部于场地大部分地段,黄褐色、褐色、红棕色。厚 01.0m。该层主要成分为粘性土,含少量碎石、植物根系等,结 构松散,力学性质差。 2 粉质粘土 分布于场地部分地区 ,暗黄色,厚04.8m,根据其状态,该层可 分为软塑和硬塑两个亚层。 软塑粉质粘土(2-1): 分布于场地水田的部分地区 ,一般厚 不超过3m,软塑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70kpa。 可塑粉质粘土(2-2): 分布于场地部分地区 , 一

25、般厚不超过 2m,水田和山坡均有分布 , 山坡地段局部还含少量碎石 ,碎石大小 一般不超过10 公分,成分以砂岩为主,已强风化,敲击即碎;该 层土可塑,局部近硬塑。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130kpa。 3 基岩: 分布整个场地,棕色,埋深05.4m,一般不超过3.0m,成份为砂 岩,局部为泥质砂岩,根据其风化程度 ,该层可分为强风化和中风化 两个亚层”:强风化砂岩(3-1):见于整个场地,分布在基岩的上部 , 一般厚3.0m 左右,最厚6.1m,岩芯呈碎块状、短柱状,钻探时漏水 明显,该层强风化 ,随着深度的加深 ,风化程度逐渐减弱。地基承载 力特征值fak=200kpa。 中风化砂岩(3-

26、2):见于整个场地,分布在强风化砂岩之下 ,与 强风化砂岩呈渐变关系 ,之间界限不明显 ,岩芯呈柱状,长柱状,局 部岩芯见溶蚀孔隙 ,钻探时有少量漏水,该层中风化。地基承载力 特征值fak=6000kpa。 3.2.33.2.3 水文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 场地内地下水主要为赋存于第XXXX 系松散层的上层滞水和砂 岩中的基岩裂隙水; 松散层的水位及埋深变化大,粘性土以上层滞水为主 ,勘探 期间山坡地带未实测得水位,沟谷中其水位埋深在1.5m 左右,其 受季节影响大,其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及地表水补给 ; 基岩透水性差,局部构造裂隙中赋存一定量裂隙水,主要为 大气降水及地表迳流渗透补给为主。

27、由于场区大部分地带覆盖层 较薄,上层滞水和基岩裂隙水 已上下联通而形成统一水位; 根据勘察资料和调查,场地(坝址区)通常 水位在高程 334m,最高水位在高程339m。 第第四四章章 填填埋埋场场总总图图设设计计 4.14.1 场址概况场址概况 拟建垃圾填埋场地区,地层由耕表土、粉质粘土和下伏基 岩构成。场区抗震设防烈度为 6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 0.0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 4.24.2 总图布置原则总图布置原则 在场区红线范围内,在满足工艺流程的前提下,其各构 (建)筑物平面布置应尽可能紧凑合理;道路设计在充分利用 地形地貌特点的条件下,力求减少工程量和线路长度,并为行 车创

28、造一个安全的行车路线;其所有设计和布置都必须满足国 家现行有关安全、卫生、环境保护及道路运输等设计规范、规 定的技术要求。 4.34.3 总体布置总体布置 根据地形条件,在场地沟口筑一长约 125m 的浆砌石重力垃 圾坝;坝轴线坐标,西侧为:X 3123641.110、Y 539400.000, 东侧为:X 3123656.050、Y 539550.000。 坝后布置调节池、渗滤液处理站; 综合管理房、门卫、地磅房、停车场布置在填埋场东南面 的进场道路边;综合房室外地面标高为 358.80m。 环绕填埋场修建高 3m 的钢丝网护栏,钢柱的柱距为 3m;在 渗滤液处理站 XXXX 周以及管理房的

29、南、北面和东面修筑 2.1m 高的钢丝网围墙。 在填埋场的钢丝网护栏内设置截洪沟,截洪沟边沿至护栏 间距不得小于 0.5m。 本工程总占地 114763.16m2,合 172.14 亩。 4.44.4 场地平整场地平整 1 填埋场场地平整。在填埋场内为铺设防渗膜,需进行场 地平整。由于填埋场地形较特殊,起伏不平,故纵坡分段长度 较小。根据地形条件,沿沟底的纵向剖面设计为多个坡段,最 大纵坡为 32.39%,最小纵坡 0.47%;其横向坡度最大坡度 93.61%, 最小坡度为 0.15%;对相邻两区坡度不同处采取自行渐变处理; 若在操作中发现与实际相差较大,可适当调整坡度和区划范围。 场地平整总

30、挖方为 48943.67m3, 填方为 20951.35m3,对挖出 的土方应存放在弃土暂放区,以备场内道路填方及垃圾填埋时 利用;此外,为防止草根,树根对防渗膜的破坏,防渗膜铺设 区域内的耕植土必须全部清除,清除后的地面标高若低于设计 标高,必须用素粘土填至设计标高,并压实。当垃圾填埋至没 有铺设防渗膜区域时,应对自然场地内坡度小于 5%的场地进行 平整成大于 5%坡度,并坡向沟底。 2 渗滤液处理站场地平整。渗滤液处理站标高为 355.50m。场地平整挖方为 1832.28m3,填方为 11.64 m3。 3 管理房区的场地平整。管理房区的室外标高为 358.80m。靠山体挖方一侧设挡土墙

31、,以稳定原有山体,保护场 区安全;场地平整挖方为 3217.46m3,无填方。 4 调节池的场地平整。调节池的地面标高为 335.00m。场 地平整挖方为 3780.65m3,填方为 624 m3。 4.54.5 场外道路场外道路 进场道路,为场外新建混凝土路面道路,路面宽 4.5m,路 基宽 5.0m,在适当位置设错车位。 4.64.6 场内道路场内道路 1 号场内道路为泥结碎石路面,路面宽 3.5m,路基宽 4.0m,最大坡度 8.84%,总长 350m。 2 号场内道路为泥结碎石路面,路面宽 3.5m,路基宽 4.0m,最大坡度 8.88%,总长 1133m。 场内道路顺填埋场沿山坡布线

32、,逐渐下到卸料处。场内道 路的平均日双向交通量设定为 60 辆车;对其中的永久性道路, 按露天矿山道路三级的技术指标设计;对临时性道路,按中、 低级路面的技术指标设计;场内道路在防渗处理区域内修筑时, 应在铺设完防渗膜后再筑路。 道路工程的总挖方量 18196.7m3,总填方量 6204.46m3。 4.74.7 运输运输 垃圾日处理量为 150t,进场垃圾运输由环卫部门承担,本 设计不配备进场垃圾运输车辆; 本工程根据需要配置面包车一辆;为检修配置 0.5t 的工具 车一辆;此外,为统计、考核填埋场的工作量,在垃圾进场处 设置一台 DCS30K 型的电子磅秤。 4.84.8 绿化绿化 填埋场

33、的绿化面积 6216m2,绿化率 5.40%,沿进场道路和弃 土暂存区种植具有防尘、防臭功能的香樟、小叶榕、结缕草等, 作为绿色屏障,防止垃圾场的臭气和飞扬物污染周围环境。 在管理区内及渗滤液调节池周围的空地种草植树(如香花 树、桂花、黄果兰)和栽花,在调节池 XXXX 周种植灌木、花卉、 草坪。同时保护好场外山坡上原有的树木和植被。 第第五五章章 填填埋埋场场工工艺艺设设计计 5.15.1 设计依据设计依据 1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建标124-2009; 2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CJJl7-2004; 3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防渗系统工程技术规范CJJ113- 2007;

34、4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封场技术规程CJJ112-2007; 5 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 6 城市生活垃圾采样和物理分析方法CJ/T3039-1995; 7 城市生活垃圾有机质测定灼烧法CJ/T961999; 8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l6297-1996; 9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l4554-1993。 5.25.2 填埋填埋作业作业 垃圾运输车辆进入填埋场时必须进行检查和计量,离开填 埋场前宜冲洗轮胎和底盘; 经地磅房称重后的垃圾车进入填埋场后,将垃圾卸入预定 位置进行卫生填埋操作;填埋作业采用分区、分单元、分层、 自下而上的填埋方式,填埋作业由坝前向填

35、埋场尾部推进; 填埋作业分区以逐年递增的垃圾产量为基础,根据当地气 候条件及垃圾成份,进行水量平衡计算,以渗滤液产生量最小 为原则,来确定各个填埋区的面积。 本填埋场将库区内分成三个填埋区,从靠近坝的第一填埋 区开始填埋,随后依次向其它区推进;在每个填埋区内,以填 埋单元为作业面进行卫生填埋; 先将垃圾卸在预先设定的小填埋单元内(10m12m),用 推土机将垃圾均匀摊铺在约 120m2面积的填埋单元上,分层铺垫 并压实,每层厚约 0.400.60m,用压实机碾压 23 次,压实 密度达 0.851.0t/m3,多层循环操作;当每一个小单元的垃圾 铺垫高度达到 2.5m 时,应覆盖 0.25m

36、厚的土层并压实;随填埋 小单元的水平推进和垂直叠加而完成填埋区的填埋; 当每一作业区完成阶段性高度后,如暂时不在其上继续进 行填埋作业,则应对其进行中间覆盖,中间覆盖层厚度宜根据 覆盖材料确定,土覆盖层厚度宜大于 30cm; 当垃圾填埋达到坝顶高程后,按 1:3 的坡度向后推进,每 升高 5m 留出 2m 宽的水平台阶(俗称“马道”);随着台阶 (马道)的攀升,再进行下一个填埋坡度的填埋,直至达到最 终标高; 当每个填埋区达到设计标高后,进行最后封场;封场时要及 时清理场地,注意封场外形的美观,并最后在终场顶部形成约 5 的坡度,以利于排除表层雨水;如出现因垃圾填埋区沉降导致封 场顶面层破坏,

37、需及时进行覆土修复,待封场顶面层稳定后, 方可进行绿化或综合开发; 在垃圾填埋过程中,通过渗滤液收集系统,将填埋区域的 渗滤液收集、排放到设置在坝外的调节池贮存。 通过填埋场周边的终期截洪沟拦截场地外围雨水和在库区 内设置临时土堤拦截未填埋区的雨水并将其提升至终期截洪沟 的方式,将雨水排出填埋场,以减少渗滤液的生成量。 本工程采用厌氧填埋工艺,在填埋场内设置导气系统,导出 垃圾体内产生的甲烷气体并进行监控,视情况进行排空或燃烧处 理。 5.35.3 填埋设备配置填埋设备配置 垃圾卫生填埋是专业性很强的作业,需要采用通用机械完 成挖土、填土、铺石、运土、推土、碾压和夯实等一般性的土 方作业。本工

38、程考虑的机械设备如下: 1 压实机 1 台,型号:CLG616L,参数:额定功率128Kw, 激振力150/280 kN,振动频率50Hz。 2 装载机 1 台,型号:ZL50C ,参数:额定载荷 5t,铲 斗容量 3.0m3。 3 挖掘机 1 台,型号:R220LC-5,参数:功率 115 kw, 标准斗容 V=1.05m3。 5.45.4 库容计算库容计算 根据批准的“初步设计文件”,垃圾处理规模为 150 吨 /d;从 20112027 年的 17 年期间,垃圾总量为 91.06 万吨; 填埋垃圾压实后容重为 0.85t/m3,并考虑 10%的覆土量,则填埋 垃圾所需的总库容量为 117

39、.8 万 m3;所需中间覆土的粘土量为 9.1 万 m3; 填埋场内场地平整的挖、填方平衡后,尚有约 8.9 万 m3的 土方余量,可作为垃圾卫生填埋的覆土使用;挖、填方平衡后 的多余土方置于未填埋区内。 5.55.5 库底防渗库底防渗 根据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CJJ17-2004)的有 关要求,对于库底防渗工程,设计时比较了天然防渗和人工合 成材料防渗两种方法。依据XXXX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程岩土 工程勘察报告,场区内土层的渗透性较强,所以只能采用人 工防渗膜来达到库底防渗。 在进行填埋场人工防渗前,首先按场地平整图中要求的坡 度将地形清理干净,再按防渗规范进行人工防渗施工、验收。

40、本工程采用人工防渗,整个防渗工作分成水平防渗和边坡防 渗。防渗膜的铺设应严格按防渗系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进 行。 1 库底防渗 (1)基础层 基础层应平整、压实、无裂缝、无松土,表面应无积水、 石块、树根及尖锐杂物。 场底的纵、横向坡度必须大于 2,且向边坡基础层的过渡 要平缓。基础要求达到“三度”,即: 平整度(2cm/m2); 压实度不得小于 93%; 洁净度(垂直深度 2.5cm 内,不得有树根、瓦砾、石子、 混凝土块、钢筋头、玻璃屑等)。 将地表植被铲除干净,去除淤泥,平整夯实,形成2坡 度的坡地(向场中央和垃圾坝方向倾斜);基底阴、阳角修圆, 半径50cm,场地不均匀沉降10%;为了

41、铺设高密度聚乙烯卷 材等柔性膜防渗层,其地基基础表层一般不得有直径大于 1.5cm 的颗粒物。 (2)人工防渗层 人工防渗层采用 HDPE 膜单层防渗结构,其包括膜下防渗保 护层、HDPE 土工膜、膜上保护层。 防渗保护层:该层可采用 75cm 压实粘土(渗透系数不应大 于 1.010-7cm/s)。 防渗层:采用 1.5mm 厚的 HDPE 人工膜防渗,人工膜的施工 应由专业人员进行,以保证填埋场防渗的要求。 膜上保护层:在防渗层上,铺设一层 600g/m2的无纺长丝土 工布,以保护防渗膜。 2 边坡防渗 XXXX 周边坡的基础层应结构稳定,压实度不得小于 90, 边坡坡度陡于 1:2 时,

42、应作出边坡稳定性分析。 由于填埋场属山谷形,XXXX 周边坡较稳定,地下水出现在 沟低,植被覆盖较差。施工时以清除草根和杂树为主,遇孤石 应去除干净,开凿深度0.3m 用素土填平拍实后,边坡不需设 置山体渗入水导排层,只需在平整好的边坡上铺设 75cm 的粘土 层(k110-7cm/s)并压实; 当土层铺设完成后,在其上铺 1 膜 1 布(1.5mm 厚的 HDPE 人工膜+600g/m2的长丝土工布);由于膜的自重和填埋垃圾的 拉伸作用,往往发生人工膜破裂或下落,因此,需在坡的顶面 设锚固沟;在坡面上每上升十米建一平台,平台宽约 2m,上面 设置锚固沟;本工程在场地与边坡的过渡区和填埋边界处

43、各设 一道锚固沟,具体详见有关图示。 边坡防渗施工时应注意: (1)坡面上膜的接合用小段进行; (2)坡面与底面接合应离开坡面底部 1m 以上; (3)膜接口上游侧在上面,膜接口不要逆构筑物地基的坡 度;边坡坡度一般控制在 45%以下(陡岩除外),如此,既可降 低施工难度,又不容易造成人工防渗膜的破损;在边坡的顶端 设一层或两层锚固沟,以防止防渗膜沿坡下滑。 (4)由于场地的部分边坡倾角较大,防渗膜的铺设由施工 单位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按国家现行有关规范、规程执行。 5.65.6 渗滤液收集渗滤液收集 1 1 渗滤液收集系统渗滤液收集系统 在垃圾卫生填埋场的建设中,对垃圾渗滤液进行收集、导 排,

44、是防止二次污染必不可少的重要措施。渗滤液收集后,将 其引入坝后渗滤液调节池并进入渗滤液处理站进行处理。 渗滤液的收集、导排系统,包括导流层、盲沟和渗滤液排 出系统。 导流层设在防渗膜保护层上,可选用卵石或碎石等材料, 材料的碳酸钙含量不大于 10;本设计场底导流层采用 16- 32mm 砾石,厚度为 300mm,其渗透系数不小于 110- 3cm/s;XXXX 周边坡采用 5.2mm 厚 HDPE 土工排水网,其参数为 5.2mm,v20Kpa,导水率 1.1510-3cm/s。 渗滤液的收集系统由填埋场沟底的盲沟组成,在盲沟内铺 设 DN400、PN0.6Mpa 的 HDPE(PE80)导渗

45、干管,或 DN200、PN0.6Mpa 的 HDPE(PE80)导渗支管;盲沟成倒梯形状, 沟深 700mm,收集管下先铺一层 200mm 细砂,再在管上铺 500mm 大卵石(D=50100mm),大卵石上再铺 700 mm 小卵石 (D=1632mm),最上面铺一层 300g/m 2的无纺土工布;在导渗管道朝下 45方向的侧面开 16mm 孔。通过盲沟将渗滤液收集在填埋场集液池内。 渗滤液排出系统:从集液池通过两根 DN300,PN0.6Mpa 的 无孔 HDPE(PE80)收集管,将渗滤液穿过垃圾坝重力排出填埋场,进 入坝后的渗滤液调节池。 2 2 土工排水网的铺设土工排水网的铺设 (1

46、)土工膜或底层土的铺设完成后,须认真清理表面,确保 没有泥土和碎石; (2)承包商和施工方在装卸土工网时,必须确保土工网不受 损坏;在铺设土工网的过程中需注意对下层衬垫的保护; (3)土工网必须沿斜坡向下铺设,注意减少褶皱; (4)如果施工时场地有风,必须将土工网压上沙袋或类似的 重物,直到铺设上一层材料时,才能移开沙袋; (5)在铺设土工网的过程中,如果遇到障碍物(如排出管 或测视井),必须 沿障碍物边界裁开土工网材料然后铺设, 并注意确保障碍物和土工材料之间没有缝隙,防止 细小土颗 粒进入土工网芯。 3 3 接缝和搭接接缝和搭接 (1)土工网的每一部分都要求和同类材料搭接或者拼接。 (2)

47、宽度方向的土工网相邻边 可拼接或搭接,搭接部分长度必 须达到5 075mm,见图1 (a);如确属现场实际条件限制并经设计单 位同意,相邻边可拼接,见图1(b),用白色或黄色的扎线带捆紧 土工网芯,连接重叠部分 ,沿材料卷的长度方向, 最远每隔0.5 米 需要绑扎一个扎线带。 5.75.7 气体收集系统气体收集系统 1 收集方式 本填埋场采用厌氧填埋工艺,产生气体的主要成分为 CO2 和 CH4,其中 CH4约占 4550。 根据本工程批准的初步设计,垃圾填埋场甲烷收集,采用 被动气体收集方式,即靠沼气本身的压力来排放气体。 2 2 收集管布置收集管布置 随着垃圾填埋的进行,在距底部防渗层 3

48、m 处预埋垂直导气 管,管间距约为 40m; 当单元填埋垃圾作业面上升时,通气管亦随之增高,使其 始终保持高出垃圾层顶面约 1m 高度;到最终封场时,使导气管 高出垃圾层高 2.0 米; 导气管为开孔花管,下部采用硬聚氯乙烯管,管径为 1609.5mm;封场后的上部管材采用 1594.5mm 钢管,便 于引出气体燃烧;导气管最顶部设置一可拆卸的挡雨帽,以防 止雨水和异物进入导气管; 导气管 XXXX 周设石笼透气层,即钢丝网包拢的砾石滤料, 直径 1000mm;导气管的高度,随着填埋作业面逐层上升而加高, 每根导气管根据填埋终场厚度确定,排放口高出最终覆盖层 2m。 5.85.8 地下水地下水

49、导流系统导流系统 因填埋场地下存在基岩裂隙型潜水,按生活垃圾卫生填 埋技术规范(CJJ17-2004)的规定,为了减少地下水的水压 力对防渗系统造成破坏,必须将地下水导流出垃圾场。 地下水收集分地下盲沟、碎石导流层和土工复合排水网导 流层三种方式。 由于该填埋场内地下水量较少,故选用地下盲沟。盲沟设 置分两种方式: 1 库底与边坡的交接处设一道盲沟。 2 沿渗滤液收集盲沟之下设置。 盲沟的尺寸详见地下水导排图,盲沟内铺设 30cm 厚 1632mm 砾石层。盲沟一直通向垃圾坝,通过一根 dn600 的承 插式预应力钢筋砼管穿过垃圾坝,引入排水井。经排水井溢流 至地面。 5.95.9 封场工程封

50、场工程 每当完成一个大单元的垃圾填埋后,进行中场覆土(中期 封场),即用 0.50m 厚 K110-7cm/s 的压实粘土覆盖马道和 斜坡,作为防渗层,并在坡脚修建排水沟。 待垃圾填埋达到设计终场标高并覆土后,开始终期封场; 封场结构包括植被层、排水层、防渗层和排气层。 植被层由营养植被层和覆盖支持土层组成。营养植被 层的土质材料应利于植被生长,厚度为 15cm,营养植被层应压 实;覆盖支持土层由压实土层构成,渗透系数大于 1.010- 4cm/s,厚度为 45cm。表层应具有一定倾斜度,一般为 5%。在表 层上还要有地表排水工程。 排水层的功能是排泄通过保护层渗入的地表水,降低 渗入水对下部

51、防渗层的水压力;若渗入的水量少、水压小时, 可以不设排水层;用作排水层的材料有砂、砾石、土工网格、 土工合成材料等,排水层中还可以有排水管道等设施;排水层 的最小透水率应为 10-2cm/s,排水层应与填埋库区 XXXX 周的排 水沟相连。 本工程排水层材料采用 D16-32 卵石,厚度 30cm。 3 防渗层是表面密封系统中最重要的部分。主要功能是防 止渗水进入填埋场废物中,防止填埋场气体溢出填埋场。使用 的防渗材料与基础衬层系统有压实粘土、柔性膜、人工改性粘 土和复合材料等。 本工程采用粘土材料,粘土厚度 30cm,防渗系数K110- 7cm/s。 4 排气层用于控制填埋场气体,将其导入填

52、埋气体收集设 施,进行处理或利用,避免高压气体对防渗层的点载荷破坏作 用,保证防渗层气体压强小于 0.75KPa。 本工程采用 D2550 卵石作排气层,厚度 30cm,渗透系数 应大于 110-2cm/s。 最终形成的封场顶面为中间高、XXXX 周低的坡地(坡度 5),顶面坡脚一定要接至终期截洪沟,以利于排除面层雨水; 待封场顶面稳定后,在上面种植草皮。 5.105.10 环境监测设计环境监测设计 1 本工程各监测点均应在填埋场使用前进行各项本底监测, 并建立监测档案; 2 各监测项目控制极限值以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 准 GB16889-2008 为准; 3 地下水监测井采用管井施工方法

53、,管径 200mm,井深 需至地下水位以下 3m; (1)地下水采样 采样方法:以瞬时采样为主,用硬质塑料桶取样; 采样频率:填埋场使用前取样 1 次,填埋场启动后,每年 枯、丰、平水期各取样 1 次; (2)监测项目及分析方法: 见生活垃圾填埋场环境监测技术标准(CJJ/T3037-95 简介) 。 4 地面水监测点,填埋场排水河的断面水中心布一点,左 右岸边各一点;水深:水面下 0.5m 布一点,一半水深布一点, 河底以上 0.5m 深布一点。 采样方法:以瞬时采样为主,水平点的水样用硬质塑料桶 取样,深层垂直点水样用直立采水器采集。 采样频率:填埋场启动后,第一年枯、丰、平水期各取样 1

54、 次,第二年枯、丰水期各取样 1 次。 监测项目及分析方法: 见生活垃圾填埋场环境监测技术标准(CJJ/T3037-95 简介) 。 5 大气监测点,设在填埋场上风向、下风向各一点。高度 1.5m。 (1)采样频率:填埋场运行前本底监测取样 1 次,启动后进 行连续监测,CO2、CH4每月监测 1 次。 (2)采样方法,监测项目及分析方法: 见生活垃圾填埋场环境监测技术标准(CJJ/T3037-95 简介) 。 6 土壤监测 (1)监测对象:场外本土、填埋后垃圾稳定状态监测; (2)采样方法:土壤监测取样用小铲挖去表层 15cm 土后, 每点样 500g;深层垃圾取样用钻头取,第 2m 深度一

55、个混合样, 每个样 500g; (3)采样频率:填埋场运行前取表层土样 1 次作为本底值, 填埋运行后每年取土,取垃圾 1 次。 (4)监测项目及分析方法: 见生活垃圾填埋场环境监测技术标准(CJJ/T3037-95 简介) 。 7 渗滤液监测 (1)采样点:渗滤液引出管出口。 (2)采样方法:硬质塑料桶 5001000mL。 (3)采样频率:填埋运行后每月取样 1 次,第二年后每季 度取样 1 次。 (4)监测项目及分析方法: 包括水温、PH 值、色度、CODcr、BOD5、NH3-N 和 SS。见生 活垃圾填埋场环境监测技术标准(CJJ/T3037-95 简介)。 8 苍蝇监测 (1)采样

56、点:场内每隔 2050m 布一点,综合房和居民生活 区各布一点(设诱蝇笼)。 (2)采样方法:蝇笼放在距地面 1m 高,晴天日出放笼, 日落收笼。 (3)采样频率:填埋运行后每 13 年内,每年 4 次, 79 月测定。 (4)评价标准:苍蝇数2 只/h (5)苍蝇数测定工具:诱蝇笼 300mm h=360 mm. 9 恶臭物质测定:见生活垃圾填埋场环境监测技术标准 (CJJ/T3037-95 简介)。 第第六六章章 垃垃圾圾坝坝设设计计 6.16.1 采用的规范、标准及依据采用的规范、标准及依据 浆砌石坝设计规范 SL25-2006 浆砌石坝施工技术规定 SD120-84 混凝土重力坝设计规

57、范 SL319-2005 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3-2002 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 CJJ50-92 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CJJ17-2004、J302-2004 市政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城市防洪工程) CJJ9- 85 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 DL5073-2000 XXXX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中铁 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009 年 11 月 6.26.2 一般说明一般说明 1 本工程砌石重力垃圾坝工程等级为等,级别为 4 级。 2 砌石重力垃圾坝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工程设计使用年 限为50

58、年; 3 最大坝高为 25.0m,坝顶宽 3.0m,坝底宽 16.00m,坝 顶长 124.92m,坝上游坡 1:0.0,下游坡 1:0.65,坝体以 C15 细石砼砌块石砌筑,下游表面 0.6m 厚为浆砌毛条石砌筑, 上游坝体表面为 300mm 厚 C25 防渗混凝土层;混凝土抗渗等级 为 W4;坝顶为 C15 混凝土现浇路面 150mm 厚。 4 坝顶下游侧外边沿设置一道永久性钢筋混凝土预制栏杆, 上游侧外边沿设置浆砌毛条石临时栏杆。 5 为控制坝前最高水位, 在坝体内设 2 根 400mm 的钢筋 混凝土管至坝后;在坝底部设 2 根 300mm 的 HDPE 渗滤液导出 管至坝后调节池;

59、为了减小坝底的扬压力 ,在坝基与填埋场防渗 层高程之间设置 1 根 600 钢筋砼管排泄地下水至天然沟渠。 6 垃圾坝设计采用参数为:浆砌块石容重 23KN/M3;垃圾 土湿容重 10KN/M3;内聚力 C=0,内摩擦角=30;饱和容重 13KN/M3,浮容重 3KN/M3。 7 坝体与基地面的摩擦系数 f=0.55;大坝基础置于中风化 砂岩上层,且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fak=3000kpa。 8 本工程抗震设防烈度为 6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 0.0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 6.36.3 坝前最高水位的确定坝前最高水位的确定 设计上考虑垃圾坝坝前填埋场底及周边已由粘土与土工膜 防渗层

60、包裹成了一个密封体,坝前水压力为填埋场防渗层以上 最高蓄水压力,其水来源为填埋场区截洪沟以下雨水补给汇水 面积,约 0.0864 平方公里。 根据此面积,由XXXXXXXX 省中小流域暴雨洪水计算手册 公式(3.22)计算出历时 T=6.94 小时,故设计按短历时 624 小时暴雨公式(2-3)计算出 20 年一遇设计频率的暴雨量,并 按公式(3-24)计算出相应设计频率的洪水总量为 1.50 万 m3, 再由高程库容曲线查出相应蓄水水位高程为 341.00m,此高程 即为所确定的坝前最高蓄水水位,即坝顶下 14.00m。 6.46.4 场区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场区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 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