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茶学_第1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0/18/964acec6-fe66-4d81-b7b8-c958ed486adc/964acec6-fe66-4d81-b7b8-c958ed486adc1.gif)
![校本课程---茶学_第2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0/18/964acec6-fe66-4d81-b7b8-c958ed486adc/964acec6-fe66-4d81-b7b8-c958ed486adc2.gif)
![校本课程---茶学_第3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0/18/964acec6-fe66-4d81-b7b8-c958ed486adc/964acec6-fe66-4d81-b7b8-c958ed486adc3.gif)
![校本课程---茶学_第4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0/18/964acec6-fe66-4d81-b7b8-c958ed486adc/964acec6-fe66-4d81-b7b8-c958ed486adc4.gif)
![校本课程---茶学_第5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0/18/964acec6-fe66-4d81-b7b8-c958ed486adc/964acec6-fe66-4d81-b7b8-c958ed486adc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卷首语第一单元 了解茶的基本知识(茶韵悠悠)第一课:茶的起源中国是茶的故乡,历史悠久,光辉绚丽。中国历史上有很长的饮茶纪录,世界上的很多地方饮茶习惯、种植茶叶的习惯都是直接或间接地从中国传过去的。 关于茶树的最早原产地,不少人认为在云南,有一学者在认真研究考证以后断言,云南的西双版纳是茶树的原产地。饮茶的发源时间追溯中国人饮茶的起源,有的认为起于上古,有的认为起于周,有的认为起于秦汉、三国、南北朝、唐代的说法也都有。造成众说纷纭的主要原因是因唐代以前无“茶”字,而只有“荼”字的记载,直到茶经的作者陆羽,方将“荼”字减一画而写成“茶”,因此有茶起源于唐代的说法。 唐陆羽茶经中写到“茶之为饮,发
2、乎神农氏。”相传神农在野外以釜锅煮水时,刚好有几片叶子飘进锅中,煮好的水,其色微黄,喝入口中生津止渴、提神醒脑,这是有关你还知道哪些有关茶起源的知识呢?中国饮茶起源最普遍的说法。 另有说法则是从语音上加以附会,说是神农有个水晶肚子,由外观可得见食物在胃肠中蠕动的情形,当他尝茶时,发现茶在肚内到处流动,查来查去,把肠胃洗涤得干干净净,因此神农称这种植物为“查”,再转成“茶”字,而成为茶的起源。 关于茶源,还有源于西周的说法,源于六朝的说法等等。活动一 关于茶的起源,你还知道那些故事?咱们一起交流交流。饮茶的起因人类最早为什么要饮茶呢?是怎样形成饮茶习惯的呢? 祭品 茶与一些其它的植物最早是做为祭
3、品用的,后来有人偿食之发现食而无害,便“由祭品,而菜食,而药用”,最终成为饮料。 药品 茶“最初是作为药用进入人类社会的。”神农百草经中写到:“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 食物 “古者民茹草饮水”,“民以食为天”,食在先符合人类社会的进化规律。 建议小组先制定计划、讨论分工,再开展活动 茶在社会中各阶层被广泛普及品饮,大致还是在唐代陆羽的茶经传世以后。所以宋代有诗云“自从陆羽生人间,人间相学事春茶。” 陆羽也被誉为“茶圣”。活动二 饮茶的习惯由来已久,小组合作组织一次家庭饮茶习惯的小调查。可以绘制图表、可以设计调查问卷,也可以开展访谈。第二课:茶的种植中国是最早发现茶树,利用茶叶
4、的国家。早在原始社会,茶已用作医药,至公元前一千一百年的中国周代有了茶的文字记载。世界上每年的茶叶产量大约有300万吨,其中百分之八十左右产于亚洲。 我国是出产绿茶最多的国家,所产绿茶占世界绿茶总产量的近百分之六十。 茶树生长的气候条件茶树的生长环境对茶叶的品质有很大的影响,茶叶的味道会随着生长地的土质、水、气候、光线等条件的改变而发生变化。 茶树生长要求是湿润气候;雨量充沛、多云雾、少日照。土壤是茶树生长的自然基地,茶树一般生长于酸性土壤的中低山区;土壤多为花岗岩石分化的砂质壤土,页岩分化的紫色土等。山地阳坡有树木荫蔽的茶园,其茶叶品质最佳。陆羽茶经认为,茶生长于“阳崖阴林”,“阴山坡谷者,
5、不堪采掇,性凝滞,结瘕疾。”你又了解到哪些种茶的知识呢?古往今来,我国的历代贡茶,传统名茶,直至当代新创制的名茶、优质茶等等,大多出自高山。当然,平地茶园,如果能造就适宜茶树生长的生态环境,照样也能生产出优质茶。活动一 影响重庆本地茶质量的因素有哪些呢?通过各种渠道了解一下,跟大家交流一下吧。种植过程 新的茶树先是在茶的苗圃中培养,大约6个月后移栽至种植园,此时它们已生长到大约1520厘米的高度。每棵幼树需大约1.5平方米的生长面积,并且大约两年不采摘和修剪,这段时间它们的高度约达到1.51.8米,然后它们被修剪到大约0.3米高,再让它们继续长高一些,以后每周修剪一次使它们保持齐腰高。看,我们
6、对于茶的了解又进了一步!根据生长的海拔高度和其他条件,35年后开始对它们进行采摘活动二策划一次远足活动吧,到重庆周边的茶园去参观一下。你对茶的种植还有哪些想了解的问题,先做一个梳理,再去需找答案吧!第三课 采制采茶为什么不机械化进行呢?当新芽或“萌芽”开始生长时,叶子就被采摘下来。在比较炎热的气候条件下,茶树有几次发芽期,然而在较冷的气候条件下,仅有一次短暂、有限的萌芽季节。早期萌发的叶子往往供不应求,但一般认为第二次萌发的叶子才是最好的茶叶。为了获得最高品质的茶叶,采摘者通常摘除来自每个新芽的两片叶子和一个芽,随着采摘者大拇指的向下运动,茶叶被采摘下来,然后被投入采摘者携带的袋子或篮子里。
7、活动一 采茶姑娘练就了一手采茶的好技艺,采茶舞曲表现了这一场景。咱们就来欣赏欣赏吧。 9u!#u1?8v(i-i|中国第一外除了采摘,茶叶还要经过晒青、摇青、炒青、揉捻与烘焙等工序,才可以成为供人们品尝的香茗。摇青:通过机械作用把茶青做“活”,俗称“动”;摇青后晾青,称为“静”。动静交替,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炒青:锅温要高,至啪啪声音停,失水量,手握青叶有叶粘手,并有熟香味即起锅。揉捻与烘焙:初揉主要是挤出茶汁,初步揉成基本条索。复揉是弥补初揉不足,加重色、香、味,固定条索形状。烘干要文火慢烤,使其固定应有条索形状。 活动二重庆巴国城就有制茶的现场表演,咱们一起去参观一下。有兴趣的同学,还看
8、可以亲手实践哦!第二单元 中国的茶叶种类第一课 基本茶类 通过之前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不少关于茶种植、采制的知识,你知道茶有哪些基本类型吗?咱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吧。绿茶是不经过发酵的茶,即将鲜叶经过摊晾后直接下到一二百度的热锅里炒制,以保持其绿色的特点。红茶加工时不经杀青,而且萎凋,使鲜叶失去一部分水分,再揉捻,然后发酵,使所含的茶多酚氧化,变成红色的化合物。这种化合物一部分溶于水,一部分不溶于水,而积累在叶片中,从而形成红汤、红叶。青茶(乌龙茶)属半发酵茶,即制作时适当发酵,使叶片稍有红变,是介于绿茶与红茶之间的一种茶类。它既有绿茶的鲜爽,又有红茶的浓醇。因其叶片中间为绿色,叶缘呈红色,故有
9、“绿叶红镶边”之称。白茶黄茶你知道这三种茶的知识吗? 黑茶活动一 结合资料袋和你搜集的有关茶的知识,咱们一起整理一下吧。想一想,填一填种类得名原因特点功效代表绿茶红茶青茶白茶黄茶黑茶活动二大家了解了这么多有关茶的知识,咱们一起认识一下大家带来的茶叶吧。第二课 我国的十大名茶茶分绿茶、红茶等种类,你知道我国的十大名茶是那些吗? 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黄山毛峰,庐山云雾茶,六安瓜片,君山银针,信阳毛尖,武夷岩茶,安溪铁观音,祁门红茶。中国十大名茶由1959年全国“十大名茶”评比会所现在你知道什么是名茶了吧?西湖龙井,居中国名茶之冠。龙井茶外形挺直削尖、扁平俊秀、光滑匀齐、色泽绿中显黄。冲泡后,香气
10、清高持久,香馥若兰;汤色杏绿,清澈明亮,叶底嫩绿,匀齐成朵,芽芽直立,栩栩如生。品饮茶汤,沁人心脾,齿间流芳,回味无穷。 洞庭碧螺春产于江苏省太湖洞庭山。碧螺春茶条索纤细,卷曲成螺,满披茸毛,色泽碧绿。冲泡后,味鲜生津,清香芬芳,汤绿水澈,叶底细匀嫩。民间有这样的说法:碧螺春是“铜丝条,螺旋形,浑身毛,一嫩(指芽叶)三鲜(指色、香、味)自古少”。黄山毛峰茶产于安徽省太平区以南,歙县以北的黄山。黄山毛峰的品质特征:外形细扁稍卷曲,状如雀舌披银毫,汤色清澈带杏黄,香气持久似白兰。六安瓜片 君山银针 信阳毛尖 武夷岩茶 活动一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十大名茶的相关信息。活动二 民间非官方组织也评出了中国十
11、大名茶,你知道又有哪些茶?它们各自的特点又是什么呢? 第三课 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茶叶 我国不仅十大名茶蜚声中外,少数民族茶叶更是独具特色。酥油茶,是藏族民众每日必不可少的饮料。居住在青藏高原的藏族,由于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日常生活中以酥油和糌粑为主要食品,那里气候较冷,不宜于蔬菜的生长,与之相比,茶叶却容易运输和保存。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藏族民众渐渐懂得,蔬菜所含有的营养成分,可以通过茶叶来扑充。这样就创造了独特的酥油茶。 蒙古族奶茶蒙古族嗜茶,且视茶为“仙草灵丹”,过去一块砖茶可以换一头羊或一头牛,草原上有“以茶代羊”馈赠朋友的风俗习惯。蒙古族牧民日常饮用的茶有三种:酥油茶、奶茶、面茶。奶茶
12、,蒙古语叫“乌古台措”。这种奶茶是在煮好的红茶中,加入鲜奶制成。 白族三道茶当你做客跨进白族人家的大门,主人会热情地让你在火塘边就座。此时,主人一边与客人聊天,一边将熬茶的砂罐烤在火上,等砂锅预热后,放入少许茶叶,并不断地抖动,等茶叶渐渐变黄,发出清香对,冲入少许开水,这时只听“呲啦”一声,泡沫杂质从罐口溢出,这就是“雷响茶”。用雷响茶”敬客,每一盅内只倒二三滴茶汁,兑适量的开水,使茶水呈琥珀色,清香扑鼻。在一般情况下,一罐茶敬给客人,只斟三杯。头道斟两盅,主客各一杯,其余两道茶客人独饮,“头苦、二甜、三回味”,其乐无穷。 活动一你还知道哪些独具特色的独具特色民族茶,跟大家交流一下。活动二少数
13、民族喝茶还有不少讲究,你知道吗?感兴趣的同学搜集资料,给大家介绍介绍吧。 第四课 巴渝茶话茶香悠远 重庆的茶文化抗战时期寓居重庆的一位作家在香港星岛旅游杂志上发表的文章中说“领略巴黎的风情在咖啡馆,领略重庆的风情在茶 馆。写重庆,不可不写茶馆。用盖碗泡茶,泡上一碗,三朋四友,躺在竹椅上谈夭,想谈多久就多久。”足见重庆茶馆浓郁的巴渝风情韵味,为海内外游客所赞赏。 重庆人饮茶之风俗,历史悠久。据专家们考证,早在唐代品茶专家陆羽所著的茶经一书中就写道;“茶者,南方之嘉木也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 西汉学者王褒在憧约一书中,就记载巴人家中烹茶待客的情景:“舍中有客,提壶行酷。烹茶尽具、已而盖藏。”晋代
14、诗人诗词中就有“蜀中饮茶冠六清”的诗句。坐茶馆是重庆人的生活习俗,坐在茶馆,手捧香茶,无拘无束,海阔天空,天南地北,前三皇、后武帝,古往今来,无一不是摆谈的谈资。各自倾吐发泄内心欲吐为快的思想感情,实在是人们调剂和丰富精神生活的一种享受。传统的重庆茶馆,竹躺椅前摆小茶几,可躺可坐,久坐不累,端茶顺手,搁茶方便。 一盏“盖碗”,慢慢品茗,想坐多久就坐多久,店主不下逐客令。 如有事离开,只须将茶盖斜放在茶船上,堂馆就会给你保留。 用盖碗茶方能体会茶文化的韵味,头开鲜开水泡的茶,浓汁沉在碗底,用茶盖来调节茶味,轻刮茶味谈些,重刮则茶味大上,喝时不必揭盖;放正则密封防止 茶味外溢,侧放则散热凉得快些,
15、半扣半闭浮叶既不会人口,茶水则徐徐沁入口中。金船瓷杯,慢拂盖碗,细细品茗,姿势优雅,情趣盎然,有着巴偷茶文化的独特 的风情雅趣。 茶馆业也十分讲究店堂的服务,跑堂的茶堂植称“么师”,必须练得一手按茶的好手艺。 只见他左手提着细嘴铜茶壶,右手五指将8副茶碗、茶盖、茶船叠成扇状,走到茶桌前,瞪眼之间,“哗”的一声,干净利落地依次“梭”到茶客面前。掺满 到碗沿,却滴水不漏、不溢、实在令人叹为观止。 重庆十大名茶:滴翠剑名、定心.巴渝银针、渝云贡芽、西农毛尖、渝州碧螺春、龙珠翠玉、永川秀珍珠兰花茶(仙茗)、金佛玉翠、鸡鸣贡茶活动一认真查阅资料,了解重庆名茶,并和同学们分享所得。活动二 和小伙伴一起进行
16、一次重庆人饮茶习惯的调查研究吧,看看你会有哪些发现。第三单元 茶道第一课 认 识 茶 具茶具有很多材质,我们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玻璃茶具陶瓷茶具 紫砂壶茶具快来了解它们的用途吧。泡茶需要茶道六用: 茶匙、茶针、茶漏、茶夹、茶食、茶桶茶匙用来把茶叶从茶荷中拨到泡茶的器具里茶针用来疏通壶嘴茶漏放到壶口便于把茶从茶荷中放入壶中茶夹用来夹品茗杯茶荷用来盛放茶叶 展示给品茶者看的茶桶用来盛放 活动一我们也来试试茶道六用,在小组内实践一下。活动二关于茶杯,你还了解到哪些知识,跟大家交流一下。第二课 泡茶的基本方法 1、 烫 壶 2、置 茶 3、温 杯 4、高 冲 5、 低 泡 6、分茶、敬茶 7、闻香、品
17、茶活动一观看泡茶视频,学习泡茶方法。活动一自己动手泡一壶茶,和大家分享。 第三课 品茶礼仪 如果你是主人 端茶:给客人端茶时,切忌用手抓提杯边缘或握住杯身,正确做法是恭恭敬敬地用左手托住杯底,最好下垫托盘,右手拇指、食指和中指握住杯身。不要把茶递进别人的手中,只需放在他面前的桌子上,靠近他的地方就可以了。斟茶:不要等客人喝到快露杯底时再加,要勤斟少加。通常只斟七分满,留下的三分是情谊-这是中国茶文化中的特殊含义。如果你是客人 主人敬茶:应在座位上略欠身,并说“谢谢”。如人多、环境嘈杂时,也可行叩指礼(用中指或食指轻触一下茶杯)表示感谢。 品茶:宜用右手端杯子,切忌用两手端茶杯,那寓意茶不够热。
18、如果茶杯有盖,需用左手按住茶杯取下盖,等茶盖上的水珠都滴到茶杯中后,再将杯盖反面朝上,放在右侧。品茶讲究三品,就是品盖碗茶或瓷碗茶时,要三口品完,切忌一口饮完。活动一品茶后,应对主人的茶叶、泡茶技艺和精美的茶具表示赞赏。 练习敬茶、斟茶、品茶礼仪。活动二回家后给家人敬茶、斟茶第四课 茶艺表演四川功夫茶客家擂茶茶艺 安溪茶艺活动一宫廷茶艺观看视频,欣赏茶艺表演。活动二 开展班级茶艺表演活动。 第四单元 茶的故事第一课 茶诗词楹联这首有关“茶”的诗形象地写出了煮茶的过程。 茶的兴起,激发了中国无数文人墨客的情思,品茶已经不是一种单纯的生活习惯,更成为了一种文化。茶中杂咏煮茶 【唐】皮日休香泉一合乳
19、,煎作连珠沸 时看蟹目溅,乍见鱼鳞起。 。声疑松带雨,饽恐生烟翠。尚把沥中山,必无千日醉。 尝茶【唐】刘禹锡 生拍芳丛鹰觜芽,老郎封寄谪仙家。 今宵更有湘江月,照出菲菲满碗花。不光是诗词,由“茶”还引发了另一种文化形式茶联。茶联是指关于茶的对联,其以对联为形式,以茶为题材,是中华茶文化的一部分,亦是一种常见的对联种类。 茶联欣赏吸来江水烹新茗 买尽青山当画屏 听泉树下酒无味 雨花石前茶更香茶亦醉人何必酒 书能香我无须花。 九曲夷山采雀舌 一溪活水煮龙团。活动一我还知道有关茶的诗词、楹联,咱们一起来交流交流吧!活动二 咱们一起搜集有关茶的诗词楹联,举行一个朗诵会吧!第二课 有关茶的故事这个故事和
20、大文学家苏轼有关,很有意思。 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茶,有茶的地方就有故事.司马光、苏东坡斗茶斗智唐宋时期文风大盛,而文人雅士又以尚茶为荣,不仅嗜好品饮,而且参与采茶、制茶,于是斗茶之风兴起。相传有一天,司马光约了十余人,同聚一堂斗茶取乐。大家带上收藏的最好茶叶、最珍贵的茶具等赴会,先看茶样,再闻茶香,后尝茶味。按照当时社会的风尚,认为茶类中白茶品质最佳,司马光、苏东坡的茶都是白茶,评比结果名列前茅,但苏东坡带来泡茶的是上雪水,水质好,茶味纯,因此苏东坡的白茶占了上风。珍贵的“冻顶乌龙”又有什么故事呢,我自己好好读读。苏东坡心中高兴,不免流露出得意之状。司马光心中不服,便想出个难题压压苏东坡的气焰
21、,于是笑问东坡:“茶欲白,墨欲墨;茶欲重,墨欲轻;茶欲新,墨欲陈。君何以同爱两物?”众人听了拍手叫绝,认为这题出得好,这下可把苏东坡难住了。谁知苏东坡微笑着,在室内踱了几步,稍加思索后,从容不迫地欣然反问:“奇茶妙墨俱香,公以为然否?”众皆信服。妙哉奇才!茶墨有缘,兼而爱之,茶益人思,墨兴茶风,相得益彰,一语道破,真是妙人妙言。自此,茶墨结缘,传为美谈。林凤池赶考得香茗 冻顶山是台湾省凤凰山的一个支脉,海拔700多米,月平均气温在20摄氏度左右,所以冻顶乌龙实不是因为严寒冰冻气候所致,那么为什么叫“冻顶”呢? 因为这山脉迷雾多雨,山陡路险崎岖难走,上山去的人都要绷紧足趾,台湾俗语称为“冻脚尖”
22、。所以此山称之为冻顶山。相传在一百多年前,台湾省南投县鹿谷乡,住着一勤奋好学的青年,名林凤池,他学识广博,体健志壮,一年前他听说福建省要举行科举考试,就很想应试,可是家境贫寒,不能成行。 乡亲们喜欢林凤池为人正直,有学识,有志气,得知他想去福建赴考,就相约跑来对他说:“凤池,你想去考是好事!去吧,有困难,大家帮你。”说罢大家就慷慨解囊,给林凤池凑足了足够的路费。第二天即拜别乡亲上路了。不久林凤池果然金榜题名,考上了举人并在崇安县衙就职。林凤池决定回台湾探亲,在回台湾前邀同僚一起到武夷山一游。上得山来,只见山上岩间长着很多茶树,又听说树上的嫩叶做成乌龙茶,香高味醇,久服有明目、提神、利尿、去腻、
23、健胃、强身的作用。于是向当地茶农购得茶苗36棵,精心带土包好,带回台湾南投县。乡亲们喜出望外,又见他带来福建的乌龙茶苗,格外兴奋,他们推选几位有经验的老农,仔细地把36棵茶苗种植在附近最高的冻顶山上精心管理。台湾气候温和,茶苗棵棵成活,不断吐着绿油油的嫩芽,接着,人们按照林凤池介绍的方法,采摘芽叶,加工成乌龙茶。这茶山上采制,山下就闻到清香,而且喝起来清香可口,醇和回甘,气味奇异,成为乌龙茶中风韵独特的佼佼者,这就是现今台湾省“冻顶乌龙”的由来。活动一古往今来,有关茶的故事还有很多,交流一下吧。通过学习,你对与茶又有了什么新认识,小组讨论后,再发表一下自己的感受第三课 茶与古代名画(欣赏课)萧
24、翼赚兰亭图 唐 阎立本画面有5位人物,中间坐着一位和尚即辨才,对面为萧翼,左下有二人煮茶。画面上,萧翼和辨才和尚神态维妙维肖。画面左下有一老仆人蹲在风炉旁,炉上置一锅,锅中水已煮沸,茶末刚刚放入,老仆人手持“茶夹子”欲搅动“茶汤”,另一旁,有一童子弯腰,手持茶托盘,小心翼翼地准备“分茶”。矮几上,放置着其它茶碗、茶罐等用具。这幅画记载了古代僧人以茶待客的史实,再现了唐代烹茶、饮茶所用的茶器茶具,以及烹茶方法和过程。宫乐图(会茗图) 唐 作者不详 (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描绘宫廷仕女坐长案娱乐茗饮的盛况。图中12人,或坐或站于条案四周,长案正中置一大茶海,茶海中有一长炳茶勺,一女正操勺,舀茶汤于自己茶碗内,另有正在啜茗品尝者,也有弹琴、吹萧者,神态生动。斗茶图卷 唐 阎立本这幅画生动地描绘了唐代民间斗茶的情景。画面上有6个平民,似乎三人为一组,各自身旁放着自己带来的茶具、茶炉及茶叶,左边三人中一人正在炉上煎茶,一卷袖人正持盏提壶将茶汤注入盏中,另一人手提茶壶似在夸耀自己茶叶的优异。右边三人中两人正在仔细品饮,一赤脚者腰间带有专门为盛装名茶的小茶盒,并且手持茶罐作研茶状,同时三人似乎都在注意听取对方的介绍,也准备发表斗茶高论。整个画面人物刻画逼真,再现了唐代某些产区已出现的斗茶情景。韩熙载夜宴图(局部) 五代 顾闳中文会图 北宋 赵佶活动一欣赏意蕴悠远的其他有关茶的中国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三农产品网络营销作业指导书
- 2025年怀化考从业资格证货运试题
-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口算题
- 2025年武威货运上岗证模拟考试试题
- 2025年楚雄驾校考试货运从业资格证模拟考试
- 电力调试合同(2篇)
- 电动车补充协议书范文(2篇)
- 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课时作业4毛泽东词两首含解析粤教版必修2
- 六年级班主任第二学期工作总结
- 小学班主任工作计划二年级
- 中兴ZCTP 5GC高级工程师认证考试题库汇总(含答案)
- 2023年考研考博-考博英语-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考试历年真题摘选含答案解析
- 反接制动控制线路电路图及工作原理
- MCNP-5A程序使用说明书
- java基础知识大全
- SMM英国建筑工程标准计量规则中文 全套
- GB 18030-2022信息技术中文编码字符集
- SB/T 10977-2013仓储作业规范
- GB/T 854-1988单耳止动垫圈
- GB/T 2520-2017冷轧电镀锡钢板及钢带
- 【QC成果】提高地下室抗浮锚杆一次验收合格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