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关电源原理_第1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6/3/d76e0271-3fb0-45d8-8b5e-403af233e6da/d76e0271-3fb0-45d8-8b5e-403af233e6da1.gif)
![开关电源原理_第2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6/3/d76e0271-3fb0-45d8-8b5e-403af233e6da/d76e0271-3fb0-45d8-8b5e-403af233e6da2.gif)
![开关电源原理_第3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6/3/d76e0271-3fb0-45d8-8b5e-403af233e6da/d76e0271-3fb0-45d8-8b5e-403af233e6da3.gif)
![开关电源原理_第4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6/3/d76e0271-3fb0-45d8-8b5e-403af233e6da/d76e0271-3fb0-45d8-8b5e-403af233e6da4.gif)
![开关电源原理_第5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6/3/d76e0271-3fb0-45d8-8b5e-403af233e6da/d76e0271-3fb0-45d8-8b5e-403af233e6da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开关电源原理及其应用第一部分:功率电子器件第一节:功率电子器件及其应用要求功率电子器件大量被应用于电源、伺服驱动、变频器、电机保护 器等功率电子设备。这些设备都是自动化系统中必不可少的,因此, 我们了解它们是必要的。近年来, 随着应用日益高速发展的需求, 推动了功率电子器件的 制造工艺的研究和发展, 功率电子器件有了飞跃性的进步。 器件的类 型朝多元化发展,性能也越来越改善。大致来讲,功率器件的发展, 体现在如下方面: 1器件能够快速恢复,以满足越来越高的速度需要。以开关电源 为例,采用双极型晶体管时, 速度可以到几十千赫; 使用 MOSFET 和IGBT,可以到几百千赫;而采用了谐振技术的开
2、关电源,贝J 可以达到兆赫以上。通态压降(正向压降)降低。这可以减少器件损耗,有利于提 高速度,减小器件体积。电流控制能力增大。 电流能力的增大和速度的提高是一对矛盾, 目前最大电流控制能力,特别是在电力设备方面,还没有器件 能完全替代可控硅。额定电压: 耐压高。耐压和电流都是体现驱动能力的重要参数, 特别对电力系统,这显得非常重要。 温度与功耗。这是一个综合性的参数,它制约了电流能力、开 关速度等能力的提高。目前有两个方向解决这个问题,一是继 续提高功率器件的品质,二是改进控制技术来降低器件功耗, 比如谐振式开关电源。总体来讲,从耐压、电流能力看,可控硅目前仍然是最高的,在 某些特定场合,仍
3、然要使用大电流、高耐压的可控硅。但一般的工业 自动化场合,功率电子器件已越来越多地使用 MOSFE和IGBT,特别 是IGBT获得了更多的使用,开始全面取代可控硅来做为新型的功率 控制器件。2345第二节:功率电子器件概览一 整流二极管:精品文档5二极管是功率电子系统中不可或缺的器件,用于整流、续流等。 目前比较多地使用如下三种选择:1,高效快速恢复二极管。压降0.8-1.2V,适合小功率,12V左右电 源。2,高效超快速二极管。0.8-1.2V,适合小功率,12V左右电源。3,肖特基势垒整流二极管 SBD 0.4V,适合5V等低压电源。缺点是其 电阻和耐压的平方成正比,所以耐压低(200V以
4、下),反向漏电流较大, 易热击穿。但速度比较快,通态压降低。目前SBD勺研究前沿,已经超过1万伏。二. 大功率晶体管GTR分为:10-30。单管形式。电流系数:双管形式一一达林顿管。电流倍数:100-1000。饱和压降大,速 度慢。下图虚线部分即是达林顿管。+ L乂 V图1-1 :达林顿管应用实际比较常用的是达林顿模块,它把 GTR续流二极管、辅助电 路做到一个模块内。在较早期的功率电子设备中,比较多地使用了这 种器件。图1-2是这种器件的内部典型结构。图1-2 :达林顿模块电路典型结构两个二极管左侧是加速二极管,右侧为续流二极管。加速二极管 的原理是引进了电流串联正反馈,达到加速的目的。这种
5、器件的制造水平是 1800V/800A/2KHZ 600V/3A/100KHZ左右 (参考)。三. 可控硅SCR可控硅在大电流、高耐压场合还是必须的,但在常规工业控制的 低压、中小电流控制中,已逐步被新型器件取代。目前的研制水平在 12KV/8000A左右(参考)。由于可控硅换流电路复杂,逐步开发了门极关断晶闸管GTO制造水平达到8KV/8KA频率为1KHZ左右。无论是SCR还是GTO控制电路都过于复杂,特别是需要庞大的 吸收电路。而且,速度低,因此限制了它的应用范围拓宽。集成门极换流晶闸管IGCT和M0咲断晶闸管之类的器件在控制 门极前使用了 M0栅,从而达到硬关断能力。四. 功率MOSFE
6、T又叫功率场效应管或者功率场控晶体管。其特点是驱动功率小,速度高,安全工作区宽。但高压时,导 通电阻与电压的平方成正比,因而提高耐压和降低高压阻抗困难。适合低压100V以下,是比较理想的器件。目前的研制水平在1000V/65A左右(参考)。商业化的产品达到 60V/200A/2MHZ 500V/50A/100KHZo是目前速度最快的功率器件。五. IGBT又叫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这种器件的特点是集MOSFE与GTR的优点于一身。输入阻抗高, 速度快,热稳定性好。通态电压低,耐压高,电流大。目前这种器件的两个方向:一是朝大功率,二是朝高速度发展。大功率IGBT模块达到1200-1800A/1800
7、-3300V的水平(参考)。速 度在中等电压区域(370-600V),可达到150-180KHZO它的电流密度比MOSFE大,芯片面积只有 MOSFE的40%但速 度比MOSFE低。尽管电力电子器件发展过程远比我们现在描述的复杂,但是 MOSFE和IGBT,特别是IGBT已经成为现代功率电子器件的主流。因 此,我们下面的重点也是这两种器件。第三节:功率场效应管 MOSFET功率场效应管又叫功率场控晶体管。一. 原理:半导体结构分析略。本讲义附加了相关资料,供感兴趣的同事可 以查阅。实际上,功率场效应管也分结型、绝缘栅型。但通常指后者中的MOS管,即卩 MOSFETMetal Oxide Sem
8、iconductor Field Effect Transistor )。P沟道两种。器件符号如下:它又分为N沟道、P 沟道口号N 沟道图1-3 : MOSFE的图形符MOS器件的电极分别为栅极 G漏极D源极S。和普通most样,它也有:耗尽型:栅极电压为零时,即存在导电沟道。无论Vgs正负都起控制作用。增强型:需要正偏置栅极电压,才生成导电沟道。达到饱和前, VgS正偏越大,I DS越大。一般使用的功率 MOSFE多数是N沟道增强型。而且不同于一般 小功率most的横向导电结构,使用了垂直导电结构,从而提高了耐 压、电流能力,因此又叫 VMOSFET二. 特点:这种器件的特点是输入绝缘电阻大
9、(1万兆欧以上),栅极电流 基本为零。驱动功率小,速度高,安全工作区宽。但高压时,导通电阻与电 压的平方成正比,因而提高耐压和降低高压阻抗困难。适合低压100V以下,是比较理想的器件。目前的研制水平在 1000V/65A左右(参考)。其速度可以达到几百KHz使用谐振技术可以达到兆级。三. 参数与器件特性:无载流子注入,速度取决于器件的电容充放电时间, 与工作温度 关系不大,故热稳定性好。(1) 转移特性:I D随UGs变化的曲线,成为转移特性。从下图可以看到,随着UGs的上升,跨导将越来越高。UGs图1-4 : MOSFE的转移特性(2) 输出特性(漏极特性): 输出特性反应了漏极电流随 Vd
10、s变化的规律。 这个特性和Vgs又有关联。下图反映了这种规律。图中,爬坡段是非饱和区,水平段为饱和区,靠近横轴附近为截图1-5 : MOSFE的输出特性V Gs=0时的饱和电流称为饱和漏电流Ids;。(3) 通态电阻Ron:通态电阻是器件的一个重要参数,决定了电路输出电压幅度和损 耗。该参数随温度上升线性增加。而且 Ms增加,通态电阻减小。(4) 跨导:MOSFET勺增益特性称为跨导。定义为:G fs = I D Vgs显然,这个数值越大越好,它反映了管子的栅极控制能力。(5) 栅极阈值电压栅极阈值电压Vgs是指开始有规定的漏极电流(1mA时的最低栅 极电压。它具有负温度系数,结温每增加 45
11、度,阈值电压下降10%(6) 电容MOSFET个明显特点是三个极间存在比较明显的寄生电容, 这些电容对开关速度有一定影响。偏置电压高时,电容效应也加大, 因此对高压电子系统会有一定影响。可以用于估算电容的影响。以栅有些资料给出栅极电荷特性图,可以看到:器件开通延迟时间 内,电荷积聚较慢。随着电压增加, 电荷快速上升,对应着管子开通时 间。最后,当电压增加到一定程度 后,电荷增加再次变慢,此时管子 已经导通。图1-6 :栅极电荷特性(8)正向偏置安全工作区及主要参数MOSFE和双极型晶体管一样,也有它的安全工作区。不同的是, 它的安全工作区是由四根线围成的。最大漏极电流Idm:这个参数反应了器件
12、的电流驱动能力。最大漏源极电压VpsM它由器件的反向击穿电压决定。最大漏极功耗PDm:它由管子允许的温升决定。漏源通态电阻Ron这是MOSFE必须考虑的一个参数,通态电 阻过高,会影响输出效率,增加损耗。所以,要根据使用要求加以限 制。#精品文档9图1-7 :正向偏置安全工作区第四节: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GBT 又叫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一. 原理:本讲义附加了相关资料,供感兴趣的同事可半导体结构分析略。以查阅。该器件符号如下:G PCZeP 沟道N 沟道图1-8 : IGBT的图形符号注意,它的三个电极分别为门极 G集电极C、发射极E。O-0*2DriEt ScguiLvnlelFig 3: (
13、a) Simple equivi&lerit ciiciiit foT the ICjBT; (b) more complete equivalent circuit Showing the txanaistors vhich make up tiu paxuitlc thyristor图1-9 : IGBT的等效电路图。上面给出了该器件的等效电路图。 实际上,它相当于把most和 达林顿晶体管做到了一起。因而同时具备了most、GTR勺优点。二. 特点:这种器件的特点是集MOSFE与GTR的优点于一身。输入阻抗高, 速度快,热稳定性好。通态电压低,耐压高,电流大。它的电流密度比 MOSFE大
14、,芯片面积只有 MOSFE的40%但速 度比MOSFE略低。大功率IGBT模块达到1200-1800A/1800-3300V的水平(参考)。 速度在中等电压区域(370-600V),可达到150-180KHN三. 参数与特性:图1-10 : IGBT的转移特性这个特性和MOSFE极其类似,反映了管子的控制能力。(2)输出特性图1-11 : IGBT的输出特性它的三个区分别为:靠近横轴:正向阻断区,管子处于截止状态。爬坡区:饱和区,随着负载电流Ic变化,UCe基本不变,即所谓 饱和状态。水平段:有源区(3)通态电压Von:图1-12 : IGBT通态电压和 MOSFE比较所谓通态电压,是指IGB
15、T进入导通状态的管压降 V,这个电压 随Vgs上升而下降。由上图可以看到,IGBT通态电压在电流比较大时,Von要小于MOSFETMOSFE的Von为正温度系数,IGBT小电流为负温度系数,大电 流范围内为正温度系数。(4)开关损耗:常温下,IGBT和MOSFE的关断损耗差不多。MOSFE开关损耗与 温度关系不大,但IGBT每增加100度,损耗增加2倍。开通损耗IGBT平均比MOSFE略小,而且二者都对温度比较敏感, 且呈正温度系数。两种器件的开关损耗和电流相关,电流越大,损耗越高。(5)安全工作区与主要参数I CM UCem PCmIGBT的安全工作区是由电流IcM电压UCem功耗PCm包围
16、的区域。安全工作区图1-13 : IGBT的功耗特性最大集射极间电压UCem取决于反向击穿电压的大小。 最大集电极功耗PCm :取决于允许结温。最大集电极电流ICM则受元件擎住效应限制。所谓擎住效应问题:由于IGBT存在一个寄生的晶体管,当Ic大 到一定程度,寄生晶体管导通,栅极失去控制作用。此时,漏电流增 大,造成功耗急剧增加,器件损坏。安全工作区随着开关速度增加将减小。(6)栅极偏置电压与电阻IGBT特性主要受栅极偏置控制,而且受浪涌电压影响。其di/dt 明显和栅极偏置电压、电阻 Rg相关,电压越高,di/dt越大,电阻 越大,di/dt越小。而且,栅极电压和短路损坏时间关系也很大,栅极
17、偏置电压越高, 短路损坏时间越短。第二部分:开关电源基础第一节:开关电源的基本控制原理 一.开关电源的控制结构:一般地,开关电源大致由输入电路、变换器、控制电路、输出电 路四个主体组成。如果细致划分,它包括:输入滤波、输入整流、开关电路、采样、 基准电源、比较放大、震荡器、V/F转换、基极驱动、输出整流、输出滤波电路等。实际的开关电源还要有保护电路、功率因素校正电路、同步整流 驱动电路及其它一些辅助电路等。下面是一个典型的开关电源原理框图, 掌握它对我们理解开关电 源有重要意义。输入电路变换电路输出电路图 2-1 :开关电源的基本结构框图根据控制类型不同,PM(脉冲调制)电路可能有多种形式。这
18、里 是典型的 PFl 结构。二开关电源的构成原理:(一)输入电路: 线性滤波电路、浪涌电流抑制电路、整流电路。作用:把输入电网交流电源转化为符合要求的开关电源直流输入 电源。1线性滤波电路: 抑制谐波和噪声。2浪涌滤波电路: 抑制来自电网的浪涌电流。3整流电路: 把交流变为直流。 有电容输入型、扼流圈输入型两种,开关电源多数为前者。(二)变换电路: 含开关电路、输出隔离(变压器)电路等,是开关电源电源变换的主通道,完成对带有功率的电源波形进行斩波调制和输出。这一级的开关功率管是其核心器件。自激式、他激式。 隔离型、非隔离型、谐振型。 最常用的有 GTR、MOSFE、TIGBT。PWM PFM混
19、合型三种。PWl最常用。1开关电路 驱动方式 变换电路 功率器件 调制方式2变压器输出 分无抽头、带抽头。半波整流、倍流整流时,无须抽头,全波时 必须有抽头。提供电压基准。如并联型基准 LM358 AD589串联REF192等。 采取输出电压的全部或部分。把采样信号和基准信号比较,产生误差信号,(三)控制电路: 向驱动电路提供调制后的矩形脉冲,达到调节输出电压的目的。 基准电路:用于控型基准 AD581、 采样电路: 比较放大: 制电源PM电路。V/F变换:把误差电压信号转换为频率信号。 振荡器:产生高频振荡波。基极驱动电路:把调制后的振荡信号转换成合适的控制信号, 动开关管的基极。(四) .
20、输出电路:整流、滤波。把输出电压整流成脉动直流,并平滑成低纹波直流电压。输出整 流技术现在又有半波、全波、恒功率、倍流、同步等整流方式。 第二节:各类拓补结构电源分析一. 非隔离型开关变换器(一).降压变换器Buck电路:降压斩波器,入出极性相同。由于稳态时,电感充放电伏秒积相等,因此:(Ui-Uo) *ton二Uo*tof ,Ui*to n-Uo*to n=Uo*tof, Ui*to n=Uo(t on+toff),Uo/Ui=t on/(ton+toff)=即,输入输出电压关系为:Uo/Ui= (占空比)SLUo图2-2 : Buck电路拓补结构在开关管S通时,输入电源通过L平波和C滤波后
21、向负载端提供 电流;当S关断后,L通过二极管续流,保持负载电流连续。输出电 压因为占空比作用,不会超过输入电源电压。(二) .升压变换器Boost电路:升压斩波器,入出极性相同。利用同样的方法,根据稳态时电感 L的充放电伏秒积相等的原 理,可以推导出电压关系:Uo/Ui=1/ (1- )LVD IZUi q- S C :IIIUoI图2-3 : Boost电路拓补结构这个电路的开关管和负载构成并联。在S通时,电流通过L平波, 电源对L充电。当S断时,L向负载及电源放电,输出电压将是输入 电压Ui+LL,因而有升压作用。(三) .逆向变换器Buck-Boost电路:升/降压斩波器,入出极性相反,
22、电感传输。电压关系:Uo/Ui二- / (1- )UoIVDUi TIS断时,再通过电感对负载图2-4 : Buck-Boost电路拓补结构 S通时,输入电源仅对电感充电,当 放电来实现电源传输。所以,这里的L是用于传输能量的器件。(四) .丘克变换器Cuk电路:升/降压斩波器,入出极性相反,电容传输。 电压关系:Uo/Ui=- / (1- )。Ui TL1C1L2_IITN2正C牛RVDUo图2-5 : Cuk变换器电路拓补结构当开关S闭合时,Ui对L1充电。当S断开时,Ui+EL1通过VD 对C1进行充电。再当S闭合时,VD关断,C1通过L2、C2滤波对负 载放电,L1继续充电。这里的C1
23、用于传递能量,而且输出极性和输入相反。二. 隔离型开关变换器1 .推挽型变换器下面是推挽型变换器的电路。LS2NUT6UiN2n1Fn2CJ_Uo精品文档17S1图2-6 :推挽型变换电路S1和S2轮流导通,将在二次侧产生交变的脉动电流,经过全波 整流转换为直流信号,再经L、C滤波,送给负载。由于电感L在开关之后,所以当变比为1时,它实际上类似于降 压变换器。2. 半桥型变换器图2-6给出了半桥型变换器的电路图。当S1和S2轮流导通时,一次侧将通过电源-S1-T-C2-电源及电 源-C1-T-S2-电源产生交变电流,从而在二次侧产生交变的脉动电流, 经过全波整流转换为直流信号,再经 L、C滤波
24、,送给负载。同样地,这个电路也相当于降压式拓补结构。LRUo图2-7 :半桥式变换电路3. 全桥型变换器 下图是全桥变换器电路。1S11S2TUiNKS4 11S3N2N2RUo图2-8 :全桥式变换电路当S1、S3和S2、S4两两轮流导通时,一次侧将通过电源-S2-T-S4- 电源及电源-S1-T-S3-电源产生交变电流,从而在二次侧产生交变的 脉动电流,经过全波整流转换为直流信号,再经L、C滤波,送给负载。这个电路也相当于降压式拓补结构。4. 正激型变换器下图为正激式变换器。TN3勺;SUiN2:4VD2CL RUoVD3 VD1 L图2-9 :正激型变换器电路当S导通时,原边经过输入电源
25、-N1-S-输入电源,产生电流。当 S断开时,N1能量转移到N3,经N3-电源-VD3向输入端释放能量, 避免变压器过饱和。VD1用于整流,VD2用于S断开期间续流。5. 隔离型Cuk变换器 隔离型Cuk变换器电路如下所示:rrrL1 “C12 L2rHTUiS N1:N2AVDC2L R口 Uo图2-10 :隔离型Cuk变换器当S导通时,Ui对L1充电。当S断开时,Ui+EL1对C11及变压 器原边放电,同时给C11充电,电流方向从上向下。附边感应出脉动 直流信号,通过VD对C12反向充电。在S导通期间,C12的反压将 使VD关断,并通过L2、C2滤波后,对负载放电。这里的C12明显是用于传
26、递能量的,所以Cuk电路是电容传输变 换电路。6. 电流变换器能量回馈型电流变换器电路如下图所示。S2VD3S1UiyN2VD1C_Uo4VD2图2-11 :能量回馈型电流变换器电路该电路与推挽电路类似。不同的是,在主通路上串联了一个电感。 其作用是在S1、S2断开期间,使得变压器能量转移到 N3绕组,通过 VD3回馈到输入端。(上图怀疑N3同名端反了。) 下面是升压型变换器的电路图:S2VD1rtiS1UoVD2图2-12 :升压型电流变换器电路该电路也与推挽电路类似,并在主通路上串联了一个电感。在开 关导通期间,L积蓄能量。当一侧开关断开时,电感电动势和 Ui叠 加在一起,对另一侧放电。因
27、此,L有升压作用。三. 准谐振型变换器在脉冲调制电路中,加入 R、L 谐振电路,使得流过开关的电流 及管子两端的压降为准正弦波。这种开关电源成为谐振式开关电源。利用一定的控制技术, 可以实现开关管在电流或电压波形过零时 切换,这样对缩小电源体积,增大电源控制能力,提高开关速度,改 善纹波都有极大好处。 所以谐振开关电源是当前开关电源发展的主流 技术。又分为:1. zc零电流开关。开关管在零电流时关断。2. ZVS零电压开关。开关管在零电压时关断。具体关于这个技术的简单介绍,见后面相关内容。四开关电源的分类总结开关电源的分类(一).按控制方式:脉冲调制变换器:驱动波形为方波。PWMPFM混合式。
28、谐振式变换器:驱动波形为正弦波。又分ZC(零电流谐振开关)、 ZVS(零电压谐振开关)两种。(二).按电压转换形式:1. AC/DC 一次电源。即整流电源。2. DC/DC二次电源。1)Buck 电路:降压斩波器,入出极性相同。2)Boost :升压斩波器,入出极性相同。3)Buck-Boost :升/降压斩波器,入出极性相反,电感传输。4)Cuk:升/降压斩波器,入出极性相反,电容传输。(三).按拓补结构:1 .隔离型:有变压器。2.非隔离型:无变压器。第三节:谐振式电源与软开关技术本节讨论谐振式开关电源的有关知识。 2-3-1 电路的谐振现象 为了更好地理解谐振式电源, 这里回忆一下电路谐
29、振的条件及其 特点。一、串联电路的谐振一个R、L、C串联电路,在正弦电压作用下,其复阻抗:Z=R+j( 3 1_-1/ 3 C)一定条件下,使得XL=XC即3 L=1/ 3 C , Z=R此时的电路状 态称为串联谐振。明显地,串联谐振的特点是:1. 阻抗角等于零,电路呈纯电阻性,因而电路端电压 U和电流 I同相。2. 此时的阻抗最小,电路电流有效值达到最大。3 .谐振频率:3 0=1/VLC。4. 谐振系数或品质因素:Q=3 oL/R=1/ 3 oCR=(VL/c) /R。由于串联谐振时,L、C电压彼此抵消,因此也称为电压谐振。 从外部看,L、C部分类似于短路。而此时Uc、UL是输入电压U的Q
30、倍。Q值越大,振荡越强。 这里的Z0=VL/C;我们称为特性阻抗,它决定了谐振的强度。5. 谐振发生时,C L中的能量不断互相转换,二者之间反复进 行充放电过程,形成正弦波振荡。二、并联电路的谐振一个R、L、C并联电路,在正弦电压作用下,其复导纳:Y =1/R-j(1/ 3 L- 3 C)一定条件下,使得Y二Yc,即1/ 3 L=3 C , Y =1/R,此时的电路状 态称为并联谐振。明显地,串并谐振的特点是:1. 导纳角等于零,电路呈纯电阻性,因而电路端电压U和电流I同相。2. 此时的导纳最小,电路电流有效值达到最小。3 0=1/ a/LC 。3. 谐振频率:4. 由于并联谐振时,L、C电流
31、彼此抵消,因此也称为电流谐振。 从外部看,L、C部分类似于开路,L、C各自有效电流却达到最大。5. 谐振发生时,C L中的能量不断互相转换,二者之间反复进 行充放电过程,形成正弦波振荡。 2-3-2 .谐振式电源的基本原理谐振式电源是新型开关电源的发展方向。 它利用谐振电路产生正 弦波,在正弦波过零时切换开关管,从而大大提高了开关管的控制能 力,并减小了电源体积。同时,也使得电源谐波成分大为降低。另外, 电源频率得到大幅度提高。PWMH般只能达到几百K,但谐振开关电 源可以达到1M以上。普通传统的开关电源功率因素在 0.4-0.7,谐振式电源结合功率 因素校正技术,功率因素可以达到 0.95以
32、上,甚至接近于1。从而 大大抑制了对电网的污染。这种开关电源又分为:1. ZCS零电流开关。开关管在零电流时关断。2. ZVS零电压开关。开关管在零电压时关断。在脉冲调制电路中,加入L、C谐振电路,使得流过开关的电流 及管子两端的压降为准正弦波。下面是这两种开关的简单原理图。UiLrCr 丄去VD QICUiST卜CrOIcVD1 onP*:1ofU1 1SIs电压谐振式开关电路图2-13 :电流谐振式开关电路ZCS电流谐振开关中,Lr、Cr构成的谐振电路通过Lr的谐振电 流通过S,我们可以控制开关在电流过零时进行切换。这个谐振电路 的电流是正弦波,而Us为矩形波电压。ZVS电压谐振开关中,L
33、r、Cr构成的谐振电路的Cr端谐振电压 并联到S,我们可以控制开关在电压过零时进行切换。这个谐振电路 的电压是正弦波,而Is接近矩形波。以上两种电路,由于开关切换时,电流、电压重叠区很小,所以 切换功率也很小。以上开关电源是半波的,当然也可以设计成全波的。所以又有半 波谐振开关和全波谐振开关的区分。 2-3-3 .谐振开关的动态过程分析实际上,谐振开关中的所谓“谐振”并不是真正理论上的谐振, 而是L、C电路在送电瞬间产生的一个阻尼振荡过程。下面,我们对 这个过程做一些分析,以了解谐振开关的工作原理。一、零电流开关M型。如下面两组图实际的零电流开关谐振部分拓补又分 L型和形所示:S L1S VD
34、1 L1VD1L1_o-rC1TC1o图2-14 : L型零电流谐振开关(中半波,右全波)TC1GIfJVD1L1rryr -rCl图2-15 : M型零电流谐振开关(中半波,右全波)这里的L1用于限制di/dt,C1用于传输能量,在开关导通时, 构成串联谐振。用零电流开关替代PWMfe路的半导体开关,可以组成 谐振式变换器电路。按照Buck电路的拓补结果,可以得到如下电路:VDi 1L7/w1_2Vi- C2=FC1 ZSvD2 牛V0R.精品文档31图2-16 : Buck型准谐振ZCS变换器(L型)VDLi精品文龟2Vi本VD2 CT rV0R./w图2-17 : Buck型准谐振ZCS
35、变换器(M型)这里,我们分析一下L型电路的工作过程。假定这是一个理想器件组成的电源。L2远大于L1,从L2左侧看, 可以认为流过L2、C2 RL的输出电流是一个恒流源,电流lo。谐振 角频率:co 0=1/ a/LiC o特性阻抗:Zo =/Li/Ci)o动态过程如下:1 .线性阶段(to-t1 ):在S导通前,VD2处于续流阶段。此时 Vvd=Vc1=0。S导通时,L1 电流由0开始上升,由于续流没有结束,此时初始V.1=Vi o由VL1=Vi=L1di/dt,且L1初始电流为0,有:i 1=Vi(t-t 0)/L 1到t1时刻,达到负载电流l0,因此:此阶段持续时间:T1=t1-t 0=L
36、1l 0/Vi由式1,可以看出,此阶段i1是时间的线性函数。2.谐振阶段(t1-t2 ):在电流i1 上升期间,当i 1小于l0时,由于i1无法供应恒流l0, 续流过程将维持。当i1=l0时,将以i 1-l 0对C1充电,VD2开始承受正 压,VD2电流下降并截止。L1、C1开始串联谐振,i1因谐振继续上 升。i c1=CdV:1/dt=i 1-1 0VL1=L1di 1/dt=Vi-V c1因而:i 1=l 0+ i C1=l 0+V/Z0*sin o 0 (t-t1)其中,i C1为谐振电流。Vc1=V-Vl1= Vi -V iCOSo 0 (t-t1)= Vi 1- iCOS o 0 (
37、t-t1)-谐振到ta时刻,谐振电流归零。如为半波开关,则开关自行关断; 如果是全波开关,开关关断后,将通过 VD1进行阻尼振荡,将电容能 量馈送回电源,到时刻tb电流第二次为0。本阶段结束,这时的时刻 为t2。Vci在i 1谐振半个周期,i 1 = 1 0时,达最大值。i 1第一次过零(ta) 时,S断开。如为半波开关,则谐振阶段结束。如为全波开关, C1经 半个周期的阻尼振荡到电流为 0 (tb)时,将放电到一个较小值。i 1、从式2、3,可以看出谐振阶段ta前,i1、仏是时间的正弦函数; 如为全波开关,还有一段时间的阻尼振荡波。3 .恢复阶段(t2-t3 ):由于VC1滞后1/4个谐振周
38、期,因而在t2后,因L2的作用还将 继续向负载放电,直至VC1=0。这阶段,如考虑电流方向性:10二CdVD/dt故:Vc1= Vc1 (t2 )-1 0 ( t-t 2)/C1 式 4因此,这个阶段的 V是时间的线性函数,电压从Vc1( t2 )逐步下降 到零。如为半波开关,则开关分压也将线性上升到输入电源值。4.续流阶段(t3-t4 ):当电容放电到零后,VD2因反压消失而导通,对L2及负载进行 续流,以保持电流I 0连续。此时,我们可以根据电路的要求,选择在适当时间再次开通S,重新开始线性阶段。图2-18 :半波ZCS开关波形全波ZCS开关波形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ZCS谐振开关变换器的开
39、关管总是在电流 为0时进行切换。实际情况与理想分析有所不同,Vci将有所超前。M型电路分析方法类似,不再赘述。二、零电压开关ZCS在 S导通时谐振,而ZVS则在S截止时谐振,二者形成对偶 关系。分析过程大体类似,此处从略。软开关技术及常综合以上分析过程,我们可以看出,该拓补谐振结构只能实现 PFM调节,而无法实现PWM原因是脉冲宽度仅受谐振参数控制。要 实现PWM还需要增加辅助开关管。这在本节“四、 见拓补简介”中将予以介绍。使开关器件中的电 使器件关断,当 同时,有助于提 2-3-4 .软开关技术及常见软开关拓补简介 软开关技术实际上是利用电容与电感的谐振, 流或电压按正弦或准正弦规律变化。
40、当电流过零时, 电压过零时,使器件开通,实现开关的近似零损耗。 高频率,提高开关的容量,减小噪声。相对于软开关,普通开关电源的转换器也叫硬开关。 按控制方式,软开关可以分为:脉冲宽度脉冲频率调制式(PFM、 脉冲频率调制式(PWM、脉冲移相式(PS三种。一、PW礎换器PWM控制方式是指在开关管工作频率恒定的前期下,通过调节脉 冲宽度的方法来实现稳定输出。这是应用最多的方式,适用于中小功 率的开关电源。1. 零电流开关PW变换器VDUinI LR /vvLrsPVD1立I 0LlOVDCsLRo图2-19 : Buck型ZCS-PW变换器上图是增加辅助开关控制的Buck型零电流开关变换器。其工作
41、 过程与前面过程略有差异:1)线性阶段(S1、S2导通):开始时,在Lr作用下,S1零电流 导通。随后,因Uin作用,Ilr线性上升,并到达I lr=Io。2)正向谐振阶段(S1、S2导通-关断):当I lr=Io时,因G开 始产生电压,VD在零电流下自然关断。之后,Lr与Cr开始谐振,经 过半个谐振周期,Ilr再次谐振到Io,UCr上升到最大值,而Icr为零, S2关断,UCr和 Ilr将被保持,无法继续谐振。3)保持阶段(S1导通、S2关断):此状态保持时间由PWMfe路 要求而定,保持期间,Uin正常向负载以|0供电。4)反向谐振阶段(S1导通-关断、S2导通):当需要关断S1时, 可以
42、控制重新打开S2,此时在Lr作用下,S2电流为0。谐振再次开 始,当5)减到0。I LR反向谐振到0时,S1可在零电流零电压下完成关断。 恢复阶段(S1关断、S2导通):此后,UCr在10作用下,衰续流阶段(S1关断、S2导通-关断):UCR衰减到0后,VD 自然导通开始续流。由于VD的短路作用,S2可在此后至下一周期到 来前以零压零电流方式完成关断。可见,S1在前四个阶段(线性、谐振、保持)均导通,恢复及 续流时关断。S2的作用主要是隔断谐振产生保持阶段。S1、S2的有 效控制产生了 PW的效果,并利用谐振实现了自身的软开关。该电路的开关管及二极管均在零电压或零电流条件下通断,主开关电压应力
43、低,但电流应力大(谐振作用)。续流二极管电压应力大, 而且谐振电感在主通路上,因而负载、输入等将影响ZCS工作状态。2.零电压开关PW变换器R)6)上面是Boost型零电压谐振变换器。在每次 S1导通前,首先辅 助开关管S2导通,使谐振电路起振。S1两端电压谐振为0后,开通 S1。S1导通后,迅速关断S2,使谐振停止。此时,电路以常规 PWM 方式运行。同样,我们可以利用谐振再次关断S1, CR使得主开关管可 以实现零关断。S1、S2的配合控制,实现软开关下的 PWM调节。期缺点是辅助开关管不在软件开关条件下运行,但和主开关管相 它只处理少量的谐振能量。3.有源钳位的零电压开关PW变换器下图为
44、有源钳位的ZVS开关PWI变换器,这是个隔离型降压变换 其中,Lr为变压器的漏电感,Lm是变压器的激磁电感。G为S1、该电路实现了主开关管的零压导通, 且保持恒频率运行。在较宽 的输入电压和负载电流范围内,可以满足 ZVS条件二极管零电流关 断。比,S2的结电容。这个电路巧妙地利用电路的寄生 Lr、CR产生谐振而达到 ZVS条件。同时,CR有电压钳位作用,防止S1在关断时过压。这里的辅助开关S2同样是通过控制谐振时刻,来配合S1进行软 开关。该电路具体工作过程从略。LrLmRoJ. .,feJ1CcTlUossq图2-21 :有源钳位ZVS-PW正激变换器(这个开关的课堂讲解略)。二、PFM变
45、换器PFM是指通过调节脉冲频率(开关管的工作频率)来实现稳压输 出的。它控制电路相对简单,但由于它工作频率不稳定,因此一般用 于负载及输入电压相对稳定的场合。1. Buck零电流开关变换器VDSUosItJS?Lr/wLiG 冬乩VDR0图2-22 : Buck型ZCS准谐振变换器该电路就是前面动态过程分析讲的典型 ZCS降压型拓补结构。我 们可利用谐振电流过零来实现 S1通断,脉宽事实上受谐振电路参数 控制,但我们可以控制 S1开通时刻(即频率)来实现 PFM2. Buck零电压开关变换器VDSLrS r 口IUinMPCrLZa VDCs图2-23 : Buck型ZVS准谐振变换器这个电路
46、是一个Buck型电路结构它利用。它直接利用输出电感 作为谐振电感,和 G产生谐振。过程是:1)线性阶段(S导通):S导通时,输入电压Uin将对G充电, 并提供输出恒流10。开始时,由于续流过程没有结束, VD将维持一 段时间向Lr提供电流。2)谐振阶段1 (S导通-关断):随着G电压的上升,VD逐步承受反压关断。Lr、G开始谐振,输入电源既要提供负载恒定电流,又 要提供谐振电流。由于电源钳位作用,VD无法恢复续流。谐振中,可以选择某一时刻关断S,关断时两端电压为0。3)谐振阶段2 (S关断):此后,Lr、G、CS共同谐振。当G电 压谐振到过零时,VD重新导通续流。4) 谐振阶段3 (S关断-导
47、通):续流期间,Lr、Cs继续谐振。当 CS电压过零时,可以重新开通 S。这个电路是利用 S的关断时刻来达至j PFM调节的。三、PS软开关变换器脉冲移相软开关变换器用于桥式变换器。 桥式变换器必须是在对 角开关管同时导通时,才输出功率。我们可以通过调整对角开关管的重合角度,来达到调节电压的目的。在中、大功率电源中,经常使用 这种变换器。1. 移相全桥零电压零电流变换器下图是移相式PS-FB-ZVZCS-PWM移相-全桥-零电压零电流-脉 宽调制)变换器电路拓补结构图。OS、SCic、Gc是开关管结电容或并联电容,Lr为变压器的漏电感,Ls 为串联的饱和电感,Cb为阻断电容。VDVD4用做续流
48、二极管原理简述:这是一个全波桥软开关变换器,我们可以让 在移相时滞后,则我们把S、S2称为超前桥臂,S3、S称为滞后桥臂。 S、S2可以在Lr、Ls、Cc、Gc、副边耦合电感等的谐振作用下,实现 零电压开关。在电流过零时,由于阻断电容、饱和电感作用,使得零 电流有一定保持时间,在此期间,S3、S实现零开关。如果把Ls、G去掉,在S3、S两端并联两个谐振电容,就构成了 移相全桥零电压变换器。_VD1Uos辛SC2c VD2 jg =h 忑VD4Lrf1c Jc -TLrR图2-24 :移相全桥零电压零电流变换器2. 不对称移相全桥零电压零电流变换器下图中,超前臂外接了旁路电容和反并二极管,而滞后
49、臂则没有。 所以称为不对称移相全桥变换器。这个电路同样是通过谐振在零压时 开关S1、S3,而在零电流开关 S2、S4。这个电路和对称全桥的区别是,对称全桥由于滞后桥臂有续流二 极管和电容,因此在电流过零后,将形成反向流通渠道,因此要有比 较大的电感来维持电流过零的时间, 以完成对滞后桥臂的开关。而不对称全桥则因为滞后桥臂没有了通路,因此过零后能保持在零电流, 以便完成滞后臂的开关。同时,由于对称全桥电路原边串联了比较大的电感,因而电源效 率会有一定损失。而不对称电路可以不串较大电感,所以损耗降低, 电源效率得以提咼。下面是该电路的工作过程要点分析如下:ViS4sCT图2-25 :不对称移相全桥
50、零电压零电流变换器1)2)3)4)5)6)CCLoC0R0先看对角导通,如S1、S4开通时,原边能量正常向副边传 输,C2、Cc充电。当S1关断时,C1充电,C2放电,原边电流方向不变。由 于C1上升是渐进的,所以S1属于零压关断。当C2放电过零,VD2开始反向导通时,可以控制S3导通, 因此S3为零压导通。S3导通上升沿触发一单稳态脉冲,控制辅管 Sc导通。此 时,Cc电压被瞬间接到变压器副边。从而在原边产生一瞬 间高压,此较高电压将加快原边电流迅速复位归零。 当电流回零后,辅管关断。此时副边又被钳制在近似短路 的低电压,原边电压也迅速降低。使得 C3电压反向加到 S4上,促使 S4在零电流
51、下关断。此时,在Lk作用下,同时可以零电流开通 S2。电流换向 成功,进入下半个周期。7)副边在原边换向的同时,也完成换向,且由于 Cc的存在,抑制了整流管的反向尖峰电压。第四节:其它软开关技术应用及发展概况其实,为了提高对输入电压、负载变化的适应能力,降低开关管 电压、电流应力,减少开关损耗等目的,其它改进型的软开关类型还 有很多,也有许多问题需要讨论,远远不是这些篇幅所能探讨的。这 里只简单浏览相关典型软开关电路,感兴趣者可查阅相关专业资料。一. 半桥不对称PW变换器与全桥变换器不同, 在合适的控制方案下, 半桥电路也可以组成 不对称ZVS变换器,但无法构成ZVZCSfe路。它可以实现开关
52、管的零 压切换,且在宽负载和输入电压范围实现恒频 PWI调节。 二 有源与无源软开关一般的软开关, 分为有源和无源两种。 传统的软开关要附加有源 器件(如开关)及控制电路,近几年逐步开始开发无源软开关,从而 促进了电路的简化和开关电源的成本降低。这项技术的关键是用简单的电路结构来实现 dv/dt 、di/dt 的降低,从而有效地完成ZVS ZCS空制,以消除电路中的有源部分。三. DC/DC变换器DC/DC变换器实际上就是前面讲到的各类变换器。只是去掉开关 电源的输入电路及部分输出整流器件,形成简单的 DC/DC转换模块。 这类器件目前取得了较大范围的应用, 使得用户可以简单地构件自己 的电源系统。这种器件的研发,成为开关电源的一个重要分支。四 软开关逆变器借用软开关的概念, 在全桥电路上适当改进, 可以构成软开关全 桥有源逆变器电路。 所以,软开关技术的应用不仅仅限于开关电源本 身,其它类似功率变换电路也可以借用这个技术, 而实现功率器件的 软开关,从而降低损耗,提高效率。典型的如变频器、电机保护器。 五 三电平电路在大功率高电压变换电路中, 管子的电压应力必须尽量降低。 因此,研发了所谓三电平电路。通过增加“变换电感”和电容器件,达到降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施工合同(地下空间利用)
- 2025年度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设备采购合同范本
- 2025年事业单位岗前培训的心得体会及感受(4篇)
- 2025年事业单位岗前培训学习心得范文(2篇)
- 2025年中学学校工会年度工作总结模版(四篇)
- 2025年中班教研组语言文字工作总结样本(五篇)
- 2025年中心学校教研工作总结例文(二篇)
- 2025年乍甸镇非公经济工作总结(2篇)
- 2025年度兼职员工劳动合同-广告传媒行业服务合同
- 2025年度建筑公司项目分包合同范本
- 宿舍、办公楼消防应急预案
- 细胞全能性的课件资料
- 职业安全健康工作总结(2篇)
- 14S501-1 球墨铸铁单层井盖及踏步施工
- YB 4022-1991耐火泥浆荷重软化温度试验方法(示差-升温法)
- 水土保持方案中沉沙池的布设技术
- 安全生产技术规范 第25部分:城镇天然气经营企业DB50-T 867.25-2021
- 现代企业管理 (全套完整课件)
- 走进本土项目化设计-读《PBL项目化学习设计》有感
- 高中语文日积月累23
- 弹簧分离问题经典题目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