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第七章第七章 船舶舾装设备与管路设备船舶舾装设备与管路设备 船舶舾装包括舱室内装结构(内壁、天花板、地板等)、家具和生活设施(炊事、卫生等)、涂装和油漆、门窗、梯和栏杆、桅杆、起货设备和舱口盖等。船舶的其他装置和设备中,除推进装置外,还有:锚设备与系泊设备;舵设备与操舵装置;救生设备(救生衣、救生筏、救生艇及其收放装置);消防设备(探火和灭火设备与系统);船内外通信设备(船内电话、无线电台);照明设备;信号设备(号灯、号旗等);导航设备(雷达、各种定位仪、测探仪、计程仪等);起货设备;通风、空调和冷藏设备(食品库和冷藏货舱用); 1舵设备舵设备一、舵一、舵用以改变和保持船舶航向的设备,由舵和
2、操舵装置组成。船舶航行时,通过操舵装置转动舵叶,使水流在舵叶上产生横向作用力,为船舶提供回转力矩,从而使船舶保持航向或回转。 舵由舵叶和舵杆两部分组成。二、舵的种类二、舵的种类舵的种类很多。根据舵叶的剖面形状区分,有平板舵和流线型舵。平板舵舵叶由金属板或木板制成,水平剖面呈直线形,结构简单。这种舵在帆船上广泛使用。流线型舵的舵叶以水平隔板和垂直隔板作为骨架,外覆钢板制成水密的空心体,水平剖面呈机翼形。这种舵阻力小,升力大,应用广泛。根据舵杆轴线在舵叶上的位置区分,有平衡舵、不平衡舵和半平衡舵。平衡舵的舵杆轴线在舵叶靠中前位置,舵压力中心至舵杆轴线的距离较小,所需转舵力矩也小,从而可减少转舵所需
3、的舵机功率。它的缺点是舵在工作时容易摆动,对航向稳定性不利。不平衡舵的舵杆轴线在舵叶导边处,舵压力中心至舵杆轴线的距离较大,所需转舵力距也大。半平衡舵是舵叶上半部分为不平衡舵,下半部分为平衡舵。不平衡舵和半平衡舵有利于保持航向的稳定性,但需要较大的舵机功率。 根据舵的支承方式区分,有多支承舵、双支承舵、悬挂舵、半悬舵。多支承舵的舵叶由几个舵销同舵柱连接,一般为不平衡舵。双支承舵的舵叶有上、下两个支承件。悬挂舵的舵叶悬挂于船体下面,无下支承,舵杆受弯矩大,常用作多舵船的边舵。半悬舵的舵叶上半部连接在舵柱上,下半砍市易础荻姘迨壳郑械宥婧退宥妗宥娑嬉队梢徊闫板构成,结构简单,航行时阻力较大,转舵后产
4、生的舵压力较小,性能较差。双板舵又称复板舵,舵叶由两层板制成,性能较单板舵好。 三、特殊形式的舵三、特殊形式的舵为改善船舶操纵性能和推进效率,船上常设置一些特殊形式的舵。导流罩舵:在舵叶中部正对螺旋桨轴线处装有一个流线型的导流罩,导流罩改善了螺旋桨后水流情况,可以提高推力和减小船尾振动。襟翼舵:整个舵叶由主舵叶和襟翼组成,转舵时襟翼的转角可大于主舵叶的转角,方向可以变换,从而提高舵效或减小舵杆扭矩。反应舵:舵叶前部有向左右舷相反方向扭曲的部分,对经螺旋桨的水流可起导流的作用,从而减小阻力,增大推力。主动舵:在舵叶后端装有小螺旋桨或导管推进器,转舵时可发出推力,增加船舶的转向能力,也可用以推船缓
5、行。反射舵:由螺旋桨两侧各一块可绕轴旋转的弧形片组成,弧形片的旋转可独立控制,按其相对位置,在螺旋桨不逆转的情况下,将尾流导向某一方向或变向,使船舶转向或倒航。差动舵:由多舵叶组成,利用各舵叶的不同转动角度把尾流导向一侧,以提高船舶转向能力。喷射舵:舵叶内装有导管,后端开有喷口,利用从喷口高速喷出水流的作用来提高船舶的回转性能。并联舵:在同一螺旋桨尾流中由两个同步转动的舵并联而成,可以增大舵面积,提高舵效。多叶舵:一根舵杆上装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舵叶,作用与并联舵同。导流罩舵反应舵四、舵的位置四、舵的位置 舵通常安装在船尾螺旋桨后面,可以利用螺旋桨尾流提高舵的效率。也有装在螺旋桨前面的舵,称倒车舵
6、。装在船首部的舵,称首舵,用以改善船舶倒航时的操纵性。多舵船上,位于船体中纵剖面的舵称中舵;位于两侧的称边舵。气垫船、水翼船等离开水面航行的船,船体上部设空气舵操纵船舶。水下航行的船设水平舵控制船舶升降。五、舵角五、舵角 舵转动时产生的回转力矩的大小取决于舵角,即转舵后舵叶与正舵位置的夹角。当舵角为0或90时,回转力矩等于零,当舵角为37时,回转力矩达到最大值。通常将最大舵角控制在35以内,该舵角称为有利舵角。六、舵的选择六、舵的选择 舵型的选择,取决于船舶的类型、大小、尾型和推进装置的类型。舵的数量和舵面积的大小对船舶操纵性影响很大。海船通常采用单舵,内河船则因航道弯曲而复杂常设有23个舵。
7、舵面积一般根据船型、螺旋桨和舵的数目、船长和满载吃水等确定。舵面积的大小,一般用舵面积比(舵面积同船舶长度和设计吃水乘积之比)表示。海船单螺旋桨单舵的舵面积比为 1.62.2,双螺旋桨单舵的为1.52.5;油船的为1.32.0;沿海船的为2.33.3,内河船的为2.15.0。 七、操舵装置七、操舵装置 将舵转至所需角度的装置。可分为人力操舵装置和动力操舵装置两类。操舵装置主要由通常设于船舶尾部的舵机、设在驾驶台的操纵装置和传动装置组成。舵机是转动舵的机械,有电动液压舵机和电动机械舵机。操纵装置是使舵机能按照驾驶者意图及时地、准确地将舵转到所需舵角上的装置,有电力式、液压式、电动液压式和机械式等
8、多种。传动装置是连接舵机和操纵装置的机构。现代大型船舶已广泛使用自动操舵仪。八、舵的结构八、舵的结构一、锚泊设备一、锚泊设备供船舶抛锚停泊用的设备,包括锚、锚链等锚具和锚的收放设备。 锚在抛入水中后能啮入底土产生抓力,通过锚链而使船停泊在某一水域。锚的种类很多,目前使用最广的为无杆锚。 锚链是连接锚和船体的链条,由许多个链环连接而成,大小以链径表示。根据链环中间有无撑档,分有档锚链和无档锚链。锚链可用锻造、铸造和焊接等法制成。大链径锚链过去都是铸造的,近年已逐渐改用焊接制造。船用锚链由若干“节”组成,每节长25.027.5米,节与节之间用连接链环或连接卸扣相连。不用锚时,锚链贮存在船首部的锚链
9、舱中。锚和锚链的规格按照船舶建造规范计算确定。 其他锚具有:穿连甲板和外板、供锚链通过的锚链筒,抛锚后将锚链止住、以免起锚机受力的止链器等。 海军锚、霍尔锚、斯贝克锚、波尔锚、大爪力锚。 锚泊设备锚泊设备二、二、锚的收放设备锚的收放设备 锚的收放设备主要有起锚机和起锚绞盘,安装在船头甲板上。它由链轮、绞缆滚筒、离合器、减速箱和驱动电机等组成。新型船有用液压驱动代替电机驱动的。导锚孔弃链器系船桩系缆桩电动起锚机制链器电动卷缆机四滚柱导缆器将船系靠于码头、浮筒、船坞或邻船用的设备,主要包括缆索、带缆桩、导缆器、系缆卷车和系缆机械。常用的缆索有白棕缆、钢缆、合成纤维缆。带缆桩用于系结缆索,有柱式(双
10、柱、独柱、直式、斜式)带缆桩和十字(单十字、双十字)带缆桩等。导缆器用于引导缆索通过并变换方向或限制它的导出位置,并可减少缆索和船体间的摩擦,主要有滚轮导缆器、导缆钳、导向滚轮或滚柱、导缆孔等。系缆卷车用于收卷和保存缆索。系缆机械用于收紧缆索,有时用起锚机械兼作系缆机械。系泊设备布置于船的首、尾和舷边,且多左右对称 现代船舶特别是大型船舶如集装箱船、油船、散货船等,大都能在数小时内装卸万吨以上货物,以致船舶吃水迅速变化,易使缆索过分张弛而出现险情,因此这类船舶多装有自动系缆机械,能根据缆索张力变化自动收放缆索,以保证船和码头的安全。三、三、规范对规范对锚泊和系泊锚泊和系泊设备配备的规定设备配备
11、的规定舾装数N:夏季载重水线下的型排水量(t)B船宽(m)夏季载重水线上的船体部分和上层建筑及各层宽度大于B/4的甲板室侧投影面积的总和(m2)h从夏季载重水线到最上层舱室顶部的有效高度(m)按舾装数N决定首锚的数量和重量、首锚链总长度、系船索的数量和长度。10232BhN四、锚泊四、锚泊设备的布置设备的布置五、抛锚方式五、抛锚方式船舶自备的用于装卸货物的装置和机械,主要有吊杆装置、甲板起重机及其他装卸机械。 一、吊杆装置吊杆装置 由吊杆、起重柱(或起重桅)、索具和绞车(或起货机)等组成(见图)。吊杆装置是船上传统的起货设备,虽然绳索繁多,操作麻烦,但因结构简单,制造容易,成本低廉,至今仍被广
12、泛采用。 二、单杆操作和双杆操作二、单杆操作和双杆操作 用吊杆装置装卸货物,有单杆操作和双杆操作两种方式。单杆操作是用一根吊杆进行货物的装卸,吊杆吊起货物后,拉动牵索使货物随吊杆一起摆向舷外或货舱口,然后放下货物,再把吊杆转回至原位, 起货设备起货设备三、轻型吊杆装置和重型吊杆装置三、轻型吊杆装置和重型吊杆装置 吊杆装置可分为轻型和重型两类。起重量在10吨以下的为轻型吊杆装置,超过10吨的为重型吊杆装置。吊杆的起重量根据船舶的用途决定。一般干货船的轻型吊杆单杆操作起重量为35吨,双杆操作为1.53吨;万吨级干货船的单杆操作起重量可至10吨,双杆操作可至5吨。现代多用途船要装卸集装箱,吊杆的起重
13、量至少应能吊得起20英尺的集装箱(20吨)。重型吊杆是用来装卸大型机械、机车车辆等重件大件货物的,一般货船上仅设置12根,起重量大多为1060吨,也有60150吨的,少数达300吨。一般干货船每个货舱都有两根轻型吊杆;巨型干货船每个货舱往往设置四根轻型吊杆。四、甲板起重机四、甲板起重机 设置在船舶上甲板上的机械。这种起重机结构紧凑,使船舶有较多的甲板面积可利用,对桥楼上视线的影响较小。甲板起重机操作简便,装卸效率高,机动灵活,作业前没有繁琐的准备工作,应用日益广泛。甲板起重机常用的有固定旋转起重机、移动旋转起重机和龙门起重机。传动方式有电力传动和电力-液压传动两种。 固定旋转起重机固定旋转起重
14、机 这种起重机应用最广,可以单独或成对地在左右舷作业。起重量一般为35吨。在多用途船上,要求单吊能吊起20英尺集装箱,双吊能吊起40英尺集装箱(30吨),其起重量可达2530吨。 移动旋转起重机移动旋转起重机 在装卸货物要求起重机跨距较大,而又希望起重机吊臂不太长的情况下,往往采用移动旋转起重机。移动旋转起重机有沿船舶横向移动和纵向移动两种。 龙门起重机龙门起重机 这种起重机为全集装箱船(见集装箱船)和载驳船所广泛采用,通常为四足型或C型。有一根可伸出的吊臂、吊重横档和一个可移动的桥架及驾驶室。桥架的水平主梁高出堆装在甲板上的集装箱,并有自动定位装置,装船时可以把集装箱准确地落放在集装箱分格中
15、或堆放在甲板上。载驳船上的龙门起重机数量比集装箱船上的多,起重量可达几百吨。其他装卸机械其他装卸机械 主要有升降机、提升机和输送机。升降机是船上沿导轨垂直移动的机械,供各层甲板间提升和下降货物用。如滚装船上多采用升降机连接各层甲板以运送货物。滚装船上的升降机有剪式、链式等数种,其长度为918.5米,宽度为35米。有些载驳船上也安装升降机装卸货驳,不过起重能力比滚装船上的大得多。提升机是在垂直方向或较大的倾斜方向连续输送货物。输送机是在水平方向或坡度不大的方向连续输送货物。这两种机械多用在自卸船上或通过舷门进行装卸的船上。五、起货设备的布置要求五、起货设备的布置要求起货设备的布置要考虑作业范围、
16、跨距、吊高等。对于吊杆装置,一般规定在水平偏角45o60o和仰角30o45o时,轻型吊杆的吊钩能跨出舷外35m, 重型吊杆的吊钩能跨出舷外56m。吊钩至少能达到舱口长的2/3,吊钩能升到距甲板67m以上。六、舱口盖六、舱口盖舱口盖关闭各种舱口的盖子及其启闭装置的统称。按舱口的大小分为大舱口盖和小舱口盖。小舱口盖一般用人力启闭。大舱口盖须用电力或液压驱动机械装置启闭。按舱口盖板的材料和型式分为整块木质或金属舱口盖、木质拼装舱口盖、由金属或玻璃钢制成的箱形或波纹型剖面板组成的金属拼装舱口盖等。按传达方式分为滚动式舱口盖,滚翻式包括竖置型、斜置型、套置型,滚移式包括侧移型、层迭型、滚卷型,铰链式包括
17、铰翻型、折迭型等。按密性分为水密、油密、气密和非密舱口盖等。根据不同密性要求在舱口盖盖板与相邻的部件间分别配有压条、填料、垫圈、压紧器等组成的衬舱装置或密封装置。一、救生设备一、救生设备救生设备包括救生艇、救生筏、救助艇和个人救生设备(救生圈、救生衣、救生服及保温用具)。 救生设备救生设备救生圈救生衣浮环救生设备的配置按船舶类型、航区、吨位、人数等由法规确定。二、救生设备的布置要求二、救生设备的布置要求顺舷梯吊放降落的救生艇应存放在船舶推进器之前尽量远的地方。船长在80120m间的货船,应使救生艇的尾端在船舶推进器之前的距离至少为该艇的长度。船长大于120m的货船和大于80m的客船,该距离至少
18、为该艇的长度的1.5倍。 救生艇、救生筏应布置在尽可能靠近起居和服务处所的地方。 在安全可能的情况下,救生艇、救生筏应布置在尽可能靠近水面处。但在满载的不利的纵、横倾时,救生艇、救生筏应离水面不小于2m。一、前桅一、前桅 前桅应设置在离船首不大于船长1/4处。长度20m以上的船的前桅灯在船体以上的高度不小于6m,如船宽大于6m,则应不小于船宽,但不必大于12m。二、后桅二、后桅 后桅通常设置在上班层建筑的顶甲板上。后桅灯应高于前桅灯至少4.5m。前后桅灯的水平距离应不小于船长的1/2。,但不必大于100m. 信号桅信号桅 船舶管系即船舶管路系统,是指保证船舶航行性能和安全以及满足船舶正常运行和
19、人员生活需要、贷物运输安全的管路系统。其整个系统包括管子及其附什、机械、器具、仪表等所组成的整体。一、船舶管路系统的组成一、船舶管路系统的组成 船舶管路系统遍布全船,从船艏至船艉,从顶层至底层,纵横交错。现代船舶上有多达数十种管路系统,为了便于对船舶管路系统的识别、使用、维修、管理等,将各种船舶管路系统分为:船舶动力管路系统,简称动力系统;船舶通用管路系统,简称船舶系统两大部分。 6 船舶管路系统船舶管路系统二、船舶管路系统的分类二、船舶管路系统的分类 1 按管路输送的工质分类 可分为水管路、油管路、气管路、风管路和其他杂物管路系统。 2 按管路的作用分类 可分为动力系统和通用系统。 (1)动
20、力系统 是为船舶动力装置中的主机、辅助机械及其他机械设备提供服务的管路及其附件的总称。包括燃油、润滑油、冷却水、压缩空气、蒸汽和排气系统等。 (2)船舶通用系统 是除了动力系统外,为保证船舶的正常运行所需的设备及其附件的总称。三、动力系统三、动力系统 动力系统主要包括燃油、润滑油、冷却水、压缩空气、蒸汽和排气系统等。1 燃油系统燃油系统 燃油系统的主要任务是向主机、副机、锅炉提供质量良好、数量充足的燃油。燃油系统的设备和设施按其功能的不同可分为下列几个部分: (1)燃油系统的组成、布置和要求 燃油系统主要由燃油舱、沉淀柜、日用柜、驳运泵、调驳阀箱、分油机、粗细滤器、低压输送泵、加热设备以及相关
21、的管路和阀件组成。上述设备按其功能的不同主要分为注入、储存、测量、驳运、净化、供给等几部分。 注入。在主甲板两舷设置的带有标准法兰的直角截止阀,实现燃油的加装。 储存。一般用深舱或双层底舱储存燃油。其布置必须符合以下要求:燃油舱柜尽可能布置成为船体结构的部分,如与其他舱柜相邻时;应用空舱隔开;燃油舱柜和管系不得布置在高温热表面的上方;重油、重柴油等疑点较高的燃油舱柜应设置加温装置并设置透气、测深、溢流管。 调驳。通过系统中的驳运泵和调驳阀箱,可以将任一油舱的燃油调驳至沉淀柜或各油舱柜。 净化。净化设备主要有沉淀柜、滤清器、分仙机等。燃油一般应在沉淀柜中沉淀12h以上。 其中分油机的净化效果最好
22、,可以除水也可以清除燃油中的杂质。分油机在系统中可设置2、3台,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串联或并联方式工作。分油机一般设置在沉淀柜与口用柜之间。 供抽。日用油柜中的燃油通过燃油输送泵(一般选用齿轮泵或螺杆泵)经管路和细滤器送到主、副机的喷油泵和锅炉的喷油嘴处。 燃油系统的设置应注意:日用油柜要高于喷油泵,其出口管应高于柜底80mm。设置在舱外可遥控关闭的速闭阀. 2 润滑油管系润滑油管系润滑油管系的主要任务是供给各运动件磨擦表面而以足够的合乎质量要求的润滑油管:润滑油管系主要由滑油储存舱、滑油循环舱、滑油泵、净化设备以及滑油冷却器等相关的管路和阀件组成。3 冷却管系冷却管系冷却管系的主要任务是对需要散
23、热的机械设备供给足够的液体(水、油),使其冷却,并维持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正常工作。柴油机动力装置需冷却的机械设备有:(1)主、付柴油机,包括气缸套、缸头、活塞、喷油器、增压器等。(2)主、付机的滑油冷却器、淡水冷却器、空气冷却器。(3)轴系中的轴承、尾轴管等。(4)空气压缩机。冷却管系分为开式循环和闭式循环。开式循环使用舷外水,闭式循环使用自带淡水。 4 压缩空气管系压缩空气管系压缩空气用作主、付机的启动、换向,气笛的吹鸣,海底门的冲洗,海水与淡水压力柜的充气,气动仪表和阀件的操纵使用等。压缩空气管系主要由压气机、分离器、储气瓶、各种阀件及管路组成。其工作原理大致有:(1)压气。(2)分离。(3)储存。(4)过滤。(5)减压。船舶机舱的辅助机械及装置简称辅机。机舱辅机可分为:(1)水力机械。(2)气体输送机械。(3)完成特定任务的装置。 一、一、水力机械水力机械水力机械输送的工质是液体。船舶上广泛使用的水力机械是泵。泵可分为:活塞泵、回转泵、离心泵、旋涡泵和喷射泵等。 (1)活塞泵依靠液缸中的活塞往复位移产生吸排液体的作用。(2)回转泵依靠特定形状的转子的旋转改变工作腔内液体的体积产生吸排液体的作用。(3)离心泵依靠高速转动的叶轮对液体产生的离心力产生吸排液体的作用。(4)旋涡泵依靠高速转动的叶轮对液体产生的离心力,使液体形纵向涡流运动,产生吸排液体的作用 7 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贵州省纳雍县烟草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试题带答案详解
- 打造高效网络及故障定位
- 小学生作文写景课件
- 2025-2030年中国排气接口垫行业深度研究分析报告
- 铁氧体元件研磨工上岗证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0-2025年中国食用菌市场运行态势及行业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 木材削片工实操任务书
- 中国玻璃钢手糊制品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2024-2030)
- 煤气净化回收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 电池制造人员职业技能模拟试卷含答案
- BICC协议介绍
- 盾构刀具大解析
- 公铁联运物流园区及配套项目建议书写作模板
- 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形梁桥毕业论文
- 变频器变频altivar71说明书
- 农村饮用水工程监理规划
- 疑难路段处理能力及室项目分析
- WBS BOM操作手册
- 维瓦尔迪《The Four Seasons四季》【春】小提琴 钢琴伴奏谱
- 铁路文物保护管理暂行办法
-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告知牌及警示标志(共21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