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大学物理学(下册)思考题解第14章 电磁感应14-1 在电磁感应定律中,负号的含义是什么? 如何根据负号来判断感应电动势的方向?答:电磁感应定律中的负号来自于楞次定律。由于磁通量变化而引起感应电动势变化、从而产生感应电流,这个电流的磁场将阻碍原磁通量的变化。例如原磁通量正在增加,所激发的感应电动势的感应电流的感应磁场将阻碍这个增加。14-2 如题图所示的几种形状的导线回路,假设均匀磁场垂直于纸面向里,且随时渐减小。试判断这几种形状的导线回路中,感应电流的流向答: 14-3 将一磁铁插入一个由导线组成的闭合电路线圈中,一次迅速插入,另一次缓慢插入。问:(1)两次插入时在线圈中的感生电荷量是否相同
2、?(2)两次手推磁铁的力所做的功是否相同?(3)若将磁铁插入一个不闭合的金属环中,在环中间发生什么变化?答:始末两态的磁通、不变,所以(1) 感生电荷量,与时间、速度无关,仅与始末两态的磁通有关,所以两次插入线圈的感生电荷量相同。(2)从感应电流作功考虑,定性地判断:两种情况下不变,分子不变分母有区别,所以两次手推磁铁的力,慢慢插入的作功少,快速插入的作功多。(3) 若将磁铁插入一个不闭合的金属环中,在环的两端将产生感应电动势。14-4 让一块很小的磁铁在一根很长的竖直钢管内下落,若不计空气阻力,试定性说明磁铁进入钢管上部、中部和下部的运动情况,并说明理由。答:把小磁铁看作磁矩为的磁偶极子,下
3、落至钢管口附近时,由于钢管口所围面积的磁通量发生了变化,管壁将产生感生电动势和感生电流,感生电流将激发感生磁场,由于磁矩自己产生的磁感在管口产生的磁通正在增加,根据楞次定律,它所激发的感生磁场将阻碍这个增加,因此,与反方向。磁矩在外场的作用下,所受合外力为零,受到一个外力矩的作用,小磁铁在原先自由落体的基础上发生旋转。进入钢管内后,由于管很长,小磁铁的磁感线全部被屏蔽在管内,管壁所围面积的磁通不再变化,因而也没有感生电流和感生磁场,如果忽略空气阻力,小磁铁将维持原有的角动量不变,也就是以角速度继续旋转。即将离开钢管下端的管口时,管口所围面积的磁通再次发生变化,的磁通将减少,再次激发感生磁场。根
4、据楞次定律此时的与同方向,磁矩在外场的作用下,所受合外力为零,受到一个力矩的作用,和应该是数值相当方向相反,所以小磁铁离开钢管下端后,基本停止了旋转。14-5 条形磁铁沿铜质圆环的轴线插入圆环时,铜环中有感应电流和感应电场吗?如用塑料圆环代替铜质圆环,环中仍有感应电流和感应电场吗?答:条形磁铁插入铜质圆环时,环内既有感应电流又有感应电场;磁铁插入塑料圆环时,环内没有感应电流,但有感应电场。14-6 如题图所示,均匀磁场被限制在半径为的圆柱体内,且磁感强度随时间变化率常量,试问各点的是否均为零?和各为多少?答:选坐标如图,方向为Z轴正向,进入纸面。变化的磁场产生左旋电场。若,圆柱体内的感生电场的
5、方向为逆时针向。设是以为圆心、为半径的圆周,则圆周上的感生电场处处相等,即 ,圆柱体内各点的感生电场的数值为。回路处因没有磁场,故也没有感生电场,。14-7 随时间变化的磁场空间中,如果没有导体,则,这个空间是否存在感生电场?是否存在感生电动势?答:随时间变化的磁场空间中,即使没有导体,也存在感生电场,但不存在感生电动势?14-8 将尺寸完全相同的铜环和木环适当放置,使通过两环内的磁通量的时间变化率相等。这两个环中的感生电场是否相等?感生电动势是否相等?答:两个环中感生电场完全相等。只有铜环中有感生电动势,木环中没有。14-9 如题图所示,当导体棒在均匀磁场中以速度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棒中出现
6、稳定的电场,其大小为,这是否和导体中的静电平衡条件相矛盾?为什么?是否需要外力来维持此棒在磁场中作匀速运动?答:如果沿棒的轴线方向加一个外电场,也会驱使导体中的电荷趋向棒的两端,直到静电平衡。这与本题中的运动导体棒切割磁感线产生的后果确实有相似之处:“导体中的正负电荷均因受到外力作用而趋向棒的两端,这些处在棒两端的正负电荷又因互相吸引而产生一个内部电场。最终这个内电场力是被外力抵消的”。静电平衡问题中外力是外电场力,它与内电场平衡后,使得导体内部总电场强度为零。本题中外力是磁场力(洛仑兹力),单位电荷所受到的洛仑兹力为,内部电场必须也是这么多,才能达到动态平衡。电荷在导体棒两端积累产生了电势差
7、,这相当于一个电源电动势,它的能量是由非静电力作功积累的,这个非静电力就是洛仑兹力。而洛仑兹力不作功(因为力与电荷运动方向垂直)。因此这个过程只是把磁场能量转化为电场能量储存起来。外力只是克服了移动金属棒过程中的摩擦力以及空气阻力,从而维持棒的匀速运动。 14-10 如果要设计一个自感较大的线圈,应该从哪些方面去考虑? 答:根据例题14-5,线圈的自感系数,如果要设计一个自感较大的线圈,可以从三个方面去考虑:(1)选磁导率较大的磁介质;(2)增加线圈密度;(3)增加线圈所围的体积。这三个方法中,(2)更加有效果,因为它导致的自感是按照平方增加的。 14-11 两螺线管A、B,其长度和直径都相同
8、,都只有一层绕组,相邻各匝紧密相靠,绝缘层厚度可忽略,螺线管A由细导线绕成,螺线管B由粗导线绕成。哪个螺线管自感较大?答:在其他参数都相同的前提下,细导线绕成的螺线管A的总匝数比粗导线绕成的螺线管B的总匝数更多,线圈密度更大,因而它的自感系数更大。14-12 将自感为、电阻为的线圈和电动势为的电源串联构成一个闭合电路,当开关接通的瞬间,线圈中还没有电流,自感电动势为什么最大?回路正向RL电路答:自感电动势与电流随时间的变化率成正比,与电流的大小没有直接关系。开关接通的瞬间,虽然电流从零开始增加,但此时电流的变化率最大。此关系可以定量求解出。如图电路,它的微分方程是,解得。可见当时,电流;自感电
9、动势,当时,。 14-13 长为的单层密绕直螺线管,绕有匝导线,问在下列情况下,螺线管的自感有何变化?(1)将螺线管的半径扩大一倍;(2)换用直径比原来导线直径大一倍的导线密绕;(3)在原来密绕的情况下,用同样直径的导线再顺序密绕一层;(4)在原来密绕的情况下,用同样直径的导线再反方向密绕一层。答:(1)根据例题14-5, 设长直螺线管原来的的自感为,若将螺线管的半径扩大一倍,。(2)换用直径比原来导线直径大一倍的导线密绕,原来单位长度上能绕匝,现在只能绕,自感。(3)、(4)为了回答这两个问题,需要做一些专题研究。*关于两个线圈顺接或反接的自感与互感* 如图,有两组线圈1有匝,线圈2有匝。每
10、个线圈有自感假设给线圈1通电流,将产生自感磁链,自感电动势;假设给线圈2通电流,将产生自感磁链,自感电动势;两个线圈有互感假设两线圈靠得很近,有互感:线圈1(电流1)的磁场部分穿过线圈2,在线圈2产生互感磁链和互感电动势;同理,线圈1 有来自电流2的互感磁链和互感电动势。于是线圈1总的感应电动势同理线圈2总的感应电动势在上面的推导中加上“无磁漏互感”这一条件:一个线圈产生的磁感完全穿过另一个线圈,即,以及。利用它们本来的定义,得,另可以证明所以 ,。假设线圈1的尾接线圈2的首,如图。从、至通以电流。线圈1中将产生自感电动势和互感电动势,二者叠加 ;同理,线圈2中的自感电动势和互感电动势也将叠加
11、 ;首位连接的线圈1、2中的总电动势为这表明,串联顺接的两线圈的总自感系数为 。若无磁漏,线圈总自感。假设线圈1的尾接线圈2的尾,如图。从、至通以电流。这种情况下,线圈1中的自感电动势与来自线圈2的互感电动势方向相反。同理线圈2中的自感电动势与来自线圈1的互感电动势方向相反。两线圈串联后总电动势 如果两线圈这样反接且无磁漏,则线圈总自感。*现在回答思考题14-13的问(3)在原来密绕的情况下,用同样直径的导线再顺序密绕一层;答:这相当于两组线圈顺序串联相接。如果不计两层线圈的半径差别,总的自感系数为(4)在原来密绕的情况下,用同样直径的导线再反方向密绕一层。答:这相当于两线圈顺序串联反接,若不
12、计两层线圈的半径之差,总的自感系数为14-14 试说明:(1)当线圈中的电流增加时,自感电动势的方向和电流的方向相同还是相反;(2)当线圈中的电流减小时,自感电动势的方向和电流方向相同还是相反,为什么?答:自感电动势与自感电流的方向是相同的。(1)当线圈中的电流增加时,自感电流将阻值这种增加,于是自感电动势的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2)当线圈中的电流减小时,自感电流将弥补这种减小,此时自感电动势的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同。14-15 有两个半径相接近的线圈,如何放置方可使其互感最小?如何放置可使其互感最大?答:使辆线圈所围面积的法线方向相互垂直,这样,一个线圈的磁感尽可能少地穿过另一个线圈,二者的互感磁通可以达到最少,互感就最小。如果使两线圈尽可能同轴同方向,且紧密相靠,就可以使二者互感最大。14-16 两个直螺线管串联相接,两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