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教 学 目 标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1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吧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会进行整数,小数的互化,能够比较熟练第进行约分和通分。2掌握因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奇数和偶数等概念,以及2,5,3的倍数的特征,会求100以内的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3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会解决有关分数加减法的简单实际问题。4知道体积和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有关体积和容积单位的实际意义。5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2、6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以及将简单图形旋转90;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灵活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7通过丰富的实例,理解众数的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根据具体的问题,能旋转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8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9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0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1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12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
3、良好习惯。教 学 进 度 表周别时间内 容备注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课 题轴对称第一单元第 1 课 时教学内容:书本第24页教学目标:1通过画、剪、观察、想象、分类、找对称轴等系列活动,学生正确认识轴对称图形的意义及特征;2掌握已学过的平面图形的轴对称情况,能正确地找出其对称轴3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教学重难点:会利用轴对称的知识画对称图形课前准备:挂图、软黑板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出示第2页主题图。师:观察这些图形,说一说这些图形有什么特征。2、出示例1上面的图案。观察这些图案,你发现了什么?3、指出这些轴对称图形的对
4、称轴。4、学生相互交流:你们还见过哪些轴对称图形?并找出各个图形的对称轴。5、揭示并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1、认识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性质。(1)幻灯片出示例1。同学们先看一看,再用尺子量一量,或数一数题中每个轴对称图形左右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的距离,你能发现什么规律。(2)组织学生在小组中合作探讨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性质。(3)组织学生汇报合作学习的结果。(4)教师对学生的合作学习进行小结评价。(5)引导学生总结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性质。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性质。师:“在轴对称图形中,对称轴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两侧的距离相等”我们可以用这个性质来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对称图形。或者
5、作对称图形。2、学习画轴对称图形。出示例题2:师:根据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性质,你能够画出轴对称图形吗?(1)、组织学生独立完成。(2)、指名上台演示画的过程并交流画法。(3)、通过课件演示画的全过程,帮助学生纠正不足。三、巩固练习:1、判断下面各图是否是轴对称图形,如果是,请指出它们的对称轴。2、第4页“做一做”;练习一 第1、2题。四、课堂小结。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感想?五、作业。用纸剪出一个轴对称图形。板书设计: 轴 对 称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画法:先找对称点,再把对称点连接起来。 个性调整补充课 题旋转第
6、一单元第 2 课 时教学内容:书本第56页教学目标:1、通过生活事例,学生初步了解图形的平移变换和旋转变换。并能正确判断图形的这两种变换。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 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 。2、通过动手操作,学生会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3、初步渗透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教学重难点:能正确区别平移和旋转的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课前准备:挂图、软黑板教学过程:一、导入。1、课件出现游乐场情景:摩天轮、穿梭机、旋转木马;滑滑梯、推车、小火车、速滑。游乐园里各种游乐项目的运动变化相同吗? 你能根据他们不同的运动变化分分类吗
7、?在游乐园里,像滑滑梯、小朋友推车、小火车的直行、速滑这些物体都是沿着直线移动这样的现象叫做平移(板书:平移)。而摩天轮、穿梭机、旋转木马,这些物体都绕着一个点或一个轴移动这样的现象,我们把他叫做旋转(板书:旋转)。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旋转”。(板书课题)2、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旋转现象?师:同学们的思维真开阔,生活中像这样的旋转现象很多,那到底什么是旋转呢?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概括出旋转含义。师:今天咱们就从与我们日常生活关系最密切的钟表和风车开始研究吧!二、学习新课。1、探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1)、课件出示例3旋转的表针和风车.师:同学们认真观察表针和风车的旋转有什么不同?(师适时讲解“顺
8、时针”、“逆时针”。)(2)、课件出示例3中的问题。师: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共同来解决书中提出的问题。组织全班交流,师适当引导。(师边做小结边演示)从画面中,我们能清楚地看到:风车旋转后,每个三角形的位置都发生了变化,那么什么是没有变的呢?学生交流汇报。师:用我们手中的三角板验证一下我们的发现。2、应用旋转知识绘制图形。(1)、出示例4:师:先想一想怎样画,然后自己试着完成。师随机指导。画完之后与同桌互相说说画法。(2)、展示学生作品,并说说是怎样画的。(3)、师引导学生用语言概括画法并板书。三、课堂练习:1第6页1、2题。 2第9页第4题。四、作业延伸:第6页生活中的数学。板书设计: 旋 转
9、平移 旋转(顺时针;逆时针) 相对应的点到o点的距离都相等。 个性调整补充课 题欣 赏 设 计第一单元第 3 课 时教学内容:书本第7页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与设计图案,学生进一步熟悉已学过的对称、平移、旋转等现象。2欣赏美丽的对称图形,并能自己设计图案。 3学生感受图形的美,进而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审美意识。教学重难点:1能利用对称、平移、旋转等方法绘制精美的图案。 2感受图形的内在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课前准备:软黑板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初步欣赏图形。1、师:我们已经学习了图形变换的三种方式 ,它们分别是什么?生:图形变换的三种方法分别是:轴对称、平移、旋转(生边说师边板书:轴对称
10、、平移、旋转)2、课件出示第2 页的美丽的图案。师:在我国的历史上,勤劳智慧的人们利用图形变换设计出了许多美丽的图案,在我们的生活周围到处可以看到许许多多漂亮的图案。再次看到这些美丽的图案,你又有什么感想呢?组织学生欣赏这些美丽的图案,交流看完后的感想。师:同学们真有志气!相信你们一定会比我们的祖先更加聪明。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利用学过的知识设计美丽的图案。(板书课题)二、进一步欣赏图案,感受图案的美。1、师:我们再来看看这些美丽的图案是怎样设计出来的。(1)、学生逐一进行观察。(2)、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讨论交流:这些图案是通过怎样的变换设计出来的?给了你们哪些启发?(3)、然后逐一进行交流,让学生
11、发表自己的见解。(4)、拓展小练习:练习一第3题。师:这些图案分别是由哪个图形经过什么样的变换得到的?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讨论交流,然后汇报。三、设计图案,创造美。师:欣赏完这些美丽的图案,同学们已经按捺不住自己的心情,一定想自己动手设计出一幅美丽的图案吧!(1)、师:要设计一幅美丽的图案,我们应该按照怎样的步骤来做呢?组织学生讨论交流,然后汇报。师引导学生确定出设计的步骤:板书:、在小组中讨论交流,确定要设计的内容是什么。、说一说应该运用哪一种变换的方法。、把想好的设计在方格纸上画出来。(2)、学生分小组合作,设计图案。(师巡视指导)四、展示学生作品。1、先设计完成的小组可以将作品展示在黑板上。
12、2、对一些有独创性、设计新颖、美观的作品,请同桌上台介绍作品设计的思考过程。3、学生介绍作品设计的思考过程。关键介绍:怎样做到对称?平移的方向和距离?旋转的方向、次数和角度。五、总结。这节课的学习内容是课本第7页的欣赏设计。我们一起欣赏了美丽的图案,感受了美,并同桌合作设计了喜欢的图案。老师希望大家在今后的生活中,还能够用美的语言、美的行为和美的心灵去装点我们的生活!板书设计: 欣赏和设计 设计的步骤:、在小组中讨论交流,确定要设计的内容是什么。、说一说应该运用哪一种变换的方法。、把想好的设计在方格纸上画出 个性调整补充课 题欣赏与设计练习课第一单元第 4 课 时教学内容:书本第89页教学目标
13、:1.通过收集图案,小组交流,感受图案的美,并为自己以后创作图案提供借鉴。2.通过欣赏图案,发展学生的审美意识和空间观念。3.自己经历创作实践的整个过程,感受创作的乐趣,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教学重难点:1进一步利用对称、平移、旋转等方法绘制精美的图案。2加深感受图形的内在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课前准备:软黑板、方格纸、正方形白板纸、手工纸三张及剪刀等。教学过程:一、展览导入。1、课前让学生收集图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思考:这些图案是怎样设计的,它有什么特点?指名介绍本组中最美的图案,并结合思考说一说它的特点。2、导入新课。师:在生活中的美丽图案还真是不少,今天我们继续来设计美丽的图
14、案。(板书课题)二、实践探究。1、在方格纸上设计美丽图案。(1)、师:我们已经掌握了运用对称、平移、旋转的方法设计一些图案。请在方格纸上分别运用这三种方法设计出三种图案来吧!组织学生动手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师巡视指导。(2)、组织学生在小组中交流自己的作品。(3)、展示学生的作品。2、动手剪一剪:练习一第5题。(1)、师:用我们手中的彩纸也能够剪出美丽的图案来。不信,你试试看。师指导学生按照第5题的方法将彩纸对折3次,然后按照要求剪一剪。学生剪完后相互交流。(2)、师:从上面任意选择一个图案,你能剪出这样的图案吗?学生动手剪一剪,师巡视指导。(3)、展示学生作品,交流剪纸方法。3、设计图案:练
15、习一第7题。(1)、提出三个步骤:、先选择一个喜欢的图形;、再确定你选用的对称、平移和旋转的方法;、动手绘制图案。(2)、分别利用对称、平移和旋转创作一个图案后,全班交流。三、巩固练习 1、制作“雪花”: 取一张正方形纸,按书上所示的方法对折和剪裁。可以经过多次练习,直到会剪一朵美丽的“雪花”。2作品展示。 四、全课总结全班交流各自的作品,选出好的作品互相评价,全班展览。 个性调整补充课 题因数和倍数第二单元第 1 课 时教学内容:教材第1214页例1,例2,练习二的14题。教学目标:1、学生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倍数的方法;2、学生能了解一个数的因数是有限的,倍数是无限的;3、能熟练地找一个数
16、的因数和倍数;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难点:能熟练地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课前准备:软黑板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1、出示第12页主题图1,让学生各列一道乘法算式。2、师:看你能不能读懂下面的算式?出示:因为26=12所以2是12的因数,6也是12的因数;12是2的倍数,12也是6的倍数。3、师:你能不能用同样的方法说说另一道算式?(指名生说一说)师:你有没有明白因数和倍数的关系了?那你还能找出12的其他因数吗?4、你能不能写一个算式来考考同桌?学生写算式。师:谁写出一个算式考考全班同学?5、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因数和倍数。(出示课题:因数倍数
17、)齐读p12的注意。二、新授:(一)找因数:1、出示例1:18的因数有哪几个?从12的因数可以看得出,一个数的因数还不止一个,那我们一起找找看18的因数有哪些?同桌合作尝试完成:汇报(18的因数有: 1,2,3,6,9,18)你是怎么找的?(生:用整除的方法,18118,1829,1836,184;用乘法一对一对找,如11818,2918)18的因数中,最小的是几?最大的是几?我们在写的时候一般都是从小到大排列的。2、用这样的方法,请你再找一找36的因数有那些?汇报36的因数有: 1,2,3,4,6,9,12,18,36师:你是怎么找的?举错例(1,2,3,4,6,6,9,12,18,36)师
18、:这样写可以吗?为什么?(不可以,因为重复的因数只要写一个就可以了,所以不需要写两个6)仔细看看,36的因数中,最小的是几,最大的是几?看来,任何一个数的因数,最小的一定是( ),而最大的一定是( )。3、你还想找哪个数的因数?(18、5、42)请你选择其中的一个在自练本上写一写,然后汇报。4、其实写一个数的因数除了这样写以外,还可以用集合表示:如 18的因数小结:我们找了这么多数的因数,你觉得怎样找才不容易漏掉?(二)找倍数:1、我们一起找到了18的因数,那2的倍数你能找出来吗?汇报:2、4、6、8、10、16、师:为什么找不完?你是怎么找到这些倍数的? (生:只要用2去乘1、乘2、乘3、乘
19、4、)那么2的倍数最小是几?最大的你能找到吗?2、让学生完成做一做1、2小题:找3和5的倍数。汇报 3的倍数有:3,6,9,12 师:这样写可以吗?为什么?应该怎么改呢?改写成:3的倍数有:3,6,9,12, 你是怎么找的?(用3分别乘以1,2,3,倍) 5的倍数有:5,10,15,20,师:表示一个数的倍数情况,除了用这种文字叙述的方法外,还可以用集合来表示(略)师:我们知道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那么一个数的倍数个数是怎么样的呢?(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三、课堂小结: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这节课我们重点研究了一个什么问题?你有什么收获呢?四、独立
20、作业:完成练习二14题 个性调整补充课 题2、5的倍数的特征第二单元第 2 课 时教学内容:教材第1718页。教学目标:1、掌握 2 、5 倍数的特征 2、理解并掌握奇数和偶数的概念。 3、能运用这些特征进行判断。4、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教学重难点:1、是2 、5 倍数的数的特征。2、奇数和偶数的概念。课前准备:软黑板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1、提问。 说出 20 的全部因数。 说出 5 个 8 的倍数。 26 的最小因数是几?最大因数是几?最小的倍数是几?2、按要求在集合圈里填上数。二、 学习新课: (一)2 的倍数的特征。 1、教师:(练习 2) 右边集合圈里的数与左边圈里的数是什么关系?
21、教师:请观察右边圈里的数,它们的个位数有什么特点? ( 个位上是 0,2,4,6,8。) 教师:请再举出几个2的倍数,看看符不符合这个特点? 学生随口举例。 教师:谁能说一说是2的倍数的数的特征? 学生口答后老师板书:个位上是 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 2、口答练习:(软黑板片)请把下面的数按要求填在圈内(是2的倍数,不是2的倍数) 1,3,4,11,14,20,23,24,28,31,401,826,740,1000,6431。 学生口答完后,老师介绍:奇数和偶数的定义 板书:上面两个集合圈上补写出 “ 偶数 ”,“ 奇数 ”。 教师:上面两个集合圈里该不该打省略号?为什么?
22、学生讨论后老师说明: 在本题所列的有限个数里,奇数、偶数都是有限的,但是自然数是无限的,奇数、偶数也是无限的,所以集合圈里要写上省略号。 教师:奇数、偶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你遇到过吗?习惯上称它们为什么数? (单数、双数。) 3、练习:( 先分小组小说,再全班统一回答。) 说出5个2的倍数。(要求:两位数。) 说出3个不是2的倍数的三位数。 说出 15 35 以内的偶数。 50以内的偶数有多少个?奇数有多少个? (二)5 的倍数的特征。 1、教师先在黑板上画出两个集合圈,然后提出要求:你们能不能用与研究2的倍数的特征的相同方法,找出 5 的倍数的特征? 学生自己动手填数、观察、讨论。老师巡视过程
23、中选一位同学板书填空。 教师:说一说5的倍数的特征? 教师:请举几个多位数验证。 教师:再说一说什么样的数是5的倍数。 板书:个位上是0或者5的数,都是5的倍数。2、练习: 按从小到大的顺序,说出50以内5的倍数。 (软黑板片)下面哪些数是5的倍数? 240,345,431,490,545,543,709,725,815,922,986,990。 (软黑板片)从下面的数中挑出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数。这些数有什么特点? 12,25,40,80,275,320,694,720,886,3100,3125,3004。 学生口答后教师板书:个位数字是 0 。 教师随口说出数,请立即说出这个数是
24、2的倍数还是5的倍数,或者同时是2和5的倍数,并说明判断的依据。 三、巩固反馈: 1 、在1100的自然数中,2的倍数有( )个,5的倍数数有( )个。 2 、比75小,比50大的奇数有( )。 3 、个位是( )的数同时是2和5的倍数。 4 、用 0 , 7 , 4 , 5 , 9 五个数字组成 2的倍数;的倍数;同时是 2 和 5 的倍数的数。 四、全课总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个性调整补充课 题3的倍数的特征第二单元第 3 课 时教学内容:教材第19页教学目标:1、经历在100以内的自然数表中找3的倍数的活动,在活动的基础上感悟3的倍数的特征,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总结特征。
25、2、在探索活动中,感受数学的奥妙;在运用规律中,体验数学的价值。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3的倍数的数的特征。难点:会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课前准备:软黑板教学过程:一、提出课题,寻找3的特征。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知道了2、5的倍数的特征,那么3的倍数会有什么特征呢?谁能猜测一下? 生1:个位上是3、6、9的数是3的倍数。生2:不对,个位上是3、6、9的数不定是3的倍数,如l 3、l 6、19都不是3的倍数。生3:另外,像60、12、24、27、18等数个位上不是3、6、9,但这些数都是3的倍数。师:看来只观察个位不能确定是不是3的倍数,那么3的倍数到底有什么特征呢?今天我们共同来研究。(揭示
26、课题)师:先请在下表中找出3的倍数,并做上记号。(教师出示百以内数表,学生人手一张。在学生的活动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并呈现学生已圈出3的倍数的百以内的数表。)(如下图)二、自主探索,总结3的倍数的特征:先请在下表中找出3的倍数,并做上记号。(教师出示百以内数表,学生利用p18的表。在学生的活动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并呈现学生已圈出3的倍数的百以内的数表。)(如下图) 师:请观察这个表格,你发现3的倍数什么特征呢?把你的发现与同桌交流一下。学生同桌交流后,再组织全班交流。生1:我发现10以内的数只有3、6、9是3的倍数。生2:我发现不管横的看或竖的看,3的倍数都是隔两个数出现一次。生3
27、:我全部看了一下,刚才前面这位同学的猜想是不对的,3的倍数个位上09这十个数字都有可能。师:个位上的数字没有什么规律,那么十位上的数有规律吗?生:也没有规律,19这些数字都出现了。师:其他同学还有什么发现吗?生:我发现3的倍数按一条一条斜线排列很有规律。师:你观察的角度与其他同学不同,那么每条斜线上的数有规律吗?生:从上往下观察,连续两数都是十位数增加1,而个位数减少1。师:十位数加1、个位数减1组成的数与原来的数有什么相同的地方?生:我发现“3”的那条斜线,另外两个数12和21的十位和个位上的数字加起来都等于3。师:这是一个重大发现,其他斜线呢?生1:我发现“6”的那条斜线上的数,两个数字加
28、起来的和都等于6。生2:“9”的那条斜线上的数,两个数字加起来的和都等于9。生3:我发现另外几列,除了边上的30、60、90两个数字的和是3、6、9,另外的数两个数字的和是12、15、18。师:现在谁能归纳一下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呢?生:一个数各个数位上数字之和等于3、6、9、12、15、18等,这个数就一定是3的倍数。师:实际上3、6、9、12、15、18等数都是3的倍数,所以这句还可以怎么说呢?生:一个数各个数位上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一定是3的倍数。师:刚才是从100以内数中发现了规律,得出了3的倍数的特征,如果是三位数甚至更大的数,3的倍数的特征是否也相同呢?请大家再找几个数来验证
29、一下。学生先自己写数并验证,然后小组交流,得出了同样的结论。全班齐读书上的结论。三、巩固练习: 完成p19做一做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个性调整补充课 题练习课第二单元第 4 课 时教学内容:教材练习三教学目标:1、进一步掌握2、 3 、5的倍数的特征,会正确判断一个数是否是2、 5 、3的倍数。2、会运用2、 3 、5的倍数的特征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重难点:重点:会正确判断2 3 5的倍数。难点:会运用2 3 5的倍数的特征解决实际问题。课前准备:软黑板,数字卡片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教师提问,学生回答。(1)2、5、3的倍数分别具有什么特征?(2)什么叫做偶数?什么叫做奇数?(
30、3)在我们的身边哪些数是偶数?哪些是奇数?(4)教材练习三第8题。二、练习指导。(1)教材练习三第5题。组织学生观察题中的情境,收集题中的数学信息。学生独立思考后再在小组中讨论交流。(2)教材练习三第6题。学生观察题目情境后,指明说说题中的数学信息和问题。学生独立思考后,在小组中交流,说一说是怎样思考的?(3)练习三第7题。学生独立解答,再在小组中相互交流。提出问题:解决这样的问题有什么规律吗?(4)教材练习三第10题。思考:要从四张卡片中取出三张,有几种不同的取法?(5)练习三第11题。先让学生在小组中讨论交流,汇报。并说说理由。三、练习提高。教师出示5 8 7 6 3这五张数字卡片。(1)
31、任意从中间取出2张,3张,4张组成不同的数,哪些数是2的倍数?哪些是5的倍数?哪些数是3的倍数?(组织学生在小组中合作学习,分别写出这样的数)(2)让学有余力的学生思考:怎样取出的卡片不能组成2的倍数,或3的倍数,或是5的倍数?四、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练习,你有哪些收获? 个性调整补充课 题质数和合数第二单元第 5 课 时教学内容:教材第2324页,练习四相关题目。教学目标:1、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概念,并能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会把自然数按约数的个数进行分类。2、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3、培养学生敢于探索科学之谜的精神,充分展示数学自身的魅力。教学重难点:重点:1、理解
32、掌握质数、合数的概念。2、初步学会准确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难点:区分奇数、质数、偶数、合数。课前准备:软黑板 数字卡片教学过程:一、探究发现,总结概念:1、师:(出示三个同样的小正方形)每个正方形的边长为1,用这样的三个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你能拼出几个不同的长方形?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全班交流。2、师:这样的四个小正方形能拼出几个不同的长方形?学生各自独立思考,想像后举手回答。3、师:同学们再想一下,如果有12个这样的小正方形,你能拼出几个不同的长方形? 师:我看到许多同学不用画就已经知道了。(指名说一说)4、师:同学们,如果给出的正方形的个数越多,那拼出的不同的长方形的个数,你觉得会怎
33、么样? 学生几乎是异口同声地说:会越多。 师:确定吗?(引导学生展开讨论。)5、师:同学们,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有时只能拼出一种,有时拼出的长方形不止一种。你觉得当小正方形的个数是什么数的时候,只能拼一种? 什么情况下拼得的长方形不止一种?并举例说明。 先让学生小组讨论,然后全班交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师:同学们,像上面这些数(板书的3、13、7、5、11等数),在数学上我们把它们叫做质数,下面的这些数(4、6、8、9、10、12、14、15等数)我们把它们叫做合数。那究竟什么样的数叫质数,什么样的数叫合数呢?学生独立思考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然后再全班交流。引导学生总结质数和合数的概念
34、,结合学生回答,教师板书:(略)6、让学生举例说说哪些数是质数,哪些数是合数,并说出理由。7、师:那你们认为“1”是什么数?让学生独立思考,后展开讨论。二、动手操作,制质数表。1、师出示:73。让学生思考着它是不是质数。师:要想马上知道73是什么数还真不容易。如果有质数表可查就方便了。(同学们都说“是呀”。)师:这表从哪来呢? (教师出示百以内数表)这上面是1到100这100个数,它不是质数表,你们能不能想办法找出100以内的质数,制成质数表?谁来说说自己的想法?(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想法。)2、让学生动手制作质数表。3、集体交流方法。三、练习巩固:完成练习四第1、2题。四、课题小结:这节课你
35、在激烈的讨论中有什么收获? 个性调整补充课 题长方体的认识第三单元第 1 课 时教学内容:教学目标:通过观察实物和动手操作等教学活动,使学生掌握长方体的特征,形成长方体的概念,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重难点:长方体的特征。课前准备:教师准备:教材第27页图中的各个实物,铁丝制作的长方体框架、软黑板仪。学生准备:收集一些长方体开头的小纸盒,并将教材第145页的长方体展开图剪下来贴在硬纸板上备用。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观察后回答:我们已经学过这些图形,你能说出它们的名称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有意归类并板书。平面图形 立体图形指着左边问:这些都是什么图形?(并在上面板书:平面图形)指着右边问:这又
36、都是什么图形?(并在上面板书:立体图形)2实验用两个同样大小的量筒装600毫升的水。然后往其中一只里放入一块石头,让学生观察,这只量筒里水面的变化情况?小组讨论一下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空间”这一概念。从今天开始,我们的数学课主要研究长方体和正方体,这节课我们首先学习长方体的认识,并板书课题。二、探索实践1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一个长方体的纸盒来观察它们的特征。(1)认识长方体的面。(让学生分组讨论)用手摸一摸它有几个面(注意培养学生有顺序地观察)每个面是什么形状?(注意出示也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哪些面完全相等?(演示给学生看)再根据学生的发言用软黑板归纳出:长方体有6个面
37、,每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的形状、大小完全相同。(2)认识长方体的棱。让学生用手摸一摸长方体每两个面相交的地方(有意引导学生有顺序地摸)。这些地方我们给它起个什么名字呢?(学生按自己的想法来做,最后统一为“棱”)再让学生分小组去数和量:数:长方体有多少条棱?(要说出数的方法)量:动手量一量每条棱的长度,看哪些棱的长度相等?(有什么规律?) 根据学生的发言归纳出:(软黑板显示)长方体有12条棱,相对的4条棱的长度相等。(3)认识长方体的顶点。让学生拿一个长方体纸盒,用手摸长方体每三条棱相交的地方,并提问:你们知道它叫什么吗?(顶点)长方体有几个顶点?(8 个)(
38、4)拿一个长方体放在讲台上让学生观察。最多能看到几个面?(3个面)讲:所以我们通常把长方体画成这样: (软黑板出示)(5)用填空的形式小结长方体的特征。(软黑板显示)长方体是由 个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 形)围成的 图形。在一个长方体中,相对的两个面 ,相对的棱的长度 。2、教学长方体的长、宽、高。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下的两个问题:(1)它的12条棱可以分成几组?怎样分?(2)相交于同一个顶点的三条棱长度相等吗?找几名代表将测量结果告诉大家。想一想:(1)你知道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什么吗?(长、宽、高)(2)长方体的长、宽、高的长短与这个长方体有没有关系?(软黑板
39、显示出几个长、宽、高不同的长方体)结论:长方体的大小和形状是由它的长、宽、高决定的。三、课堂实践1量一量教科书的长、宽、高。2练习五的第2题。3练习五的第3题。四、课堂小结由学生小结今天学习的内容。口诀: 长方体立体形, 8顶6面12棱;棱分长、宽、高,每组四条要记好;6个面对着放, 对应面都一样。 五、课外延伸 在家里找一个自己喜欢的长方体玩具或物体,仔细观察一下它的面、棱、顶点;或是找一些材料自己做一个长方体并涂上或画上喜欢的图案。 个性调整补充课 题正方体的认识第三单元第 2 课 时教学内容:书本第3032页教学目标:通过观察实物和动手操作等教学活动,使学生掌握正方体的特征,理解长方体和
40、正方体之间的关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重难点:正方体的特征及长、正方体的异同点。课前准备:教师准备:教材第27页的正方体实物和一个长方体纸盒、软黑板仪。学生准备:上节课做好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纸盒各一个,并将教材第147页的正方体展开图剪下来贴在硬纸板上备用。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请大家拿出昨天做好的长方体,边观察边填写下表:(软黑板显示)形体面棱顶点面的形状面积 棱长长方体2、填好表后请回答:(软黑板显示)(1)什么叫做棱?(2)什么叫做顶点?(3)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这个长方体的什么?以上是长方体的特征及有关知识,(拿出一个正方体)你知道它有什么特征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
41、习和研究正方体的特征,并板书课题。二、探索实践1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正方体,小组合作学习。(1)观察并回答:它们的形状都是什么体?(正方体)正方体还有一个名称你知道吗?(立方体)(2)小组讨论。请同学们拿出你们准备好的正方体,观察和讨论一下正方体有什么特征。然后选一个代表说出你们观察讨论的结果,最后将学生的发言归纳在下表中。(软黑板出示)形体面棱顶点面的形状面积 棱长长方体(3)用填空的形式小结。正方体是由 个 的正方形围成的 图形。正方体也有 条棱,它们的长度 。正方体也有 个顶点。(4)做第30页的“做一做”。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正方体展开图的硬纸片,动手将它折、贴成一个正方体,再量出它的棱
42、长,并标出它的棱长。2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异同点。首先将复习与新课的两张表合在一起如下图:(软黑板显示)形体面棱顶点面的形状面积棱长长方体61286 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时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每组互相平行的四条棱的长度相等正方体6128都是正方形都相等都相等(1)请你观察一下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看它们有哪些相同点,有哪些不同点,根据学生的回答填完上表。(2)想一想: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关系?结论:正方体可以说成是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它是一种特殊的长方体。用图表示。(软黑板显示) 长方体 正方体三、课堂实践1练习五的第5题。2练习五的第6题。3练习五的第7题。先让学
43、生口述出上下、左右、前后六个面的的长和宽,再让学生观察后归纳出相对的两个面的长和宽。四、课堂小结让学生小结今天学习的内容:(1)正方体的特征。(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五、课堂作业1练习五的第8题。2练习五的第9题。 个性调整补充课 题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第三单元第 3 课 时教学内容:书本第3334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意义,掌握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2、在引导学生理解和推导长方体表面积计算方法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推理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同时发展他们的空间观念。教学重难点:1、表面积的意义。2、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课前准备
44、:教师准备: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展开的教具、软黑板仪。学生准备:长方体和正方体纸盒各一个。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说出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2、看图回答。 (1)指出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各是多少? (2)哪些面的面积相等? (3)填空:上、下两个面的长是 宽是 。 这个长方体 左、右两个面的长是 宽是 。 前、后两个面的长是 宽是 。3、想一想。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几个面?4老师现在做了一个“长6,宽5,高4”的长方体架,要在它的六个面上贴上薄塑料片,你说应该准备多少平方厘米的塑料片呢?二、实践探索1个别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概念:(1)老师和同学们都拿出准备好的长方体和正方体并在上面分
45、别用“上”、“下”、“左”、“右”、“前”、“后”标在6个面上。(2)沿着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棱剪开并展平。(3)你知道长方体或者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什么吗?学生试着说一说。2小组合作学习长方体塑料片的面积计算(1)想:这个问题,实际上就是要我们求什么?:使学生明确:就是计算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2)学生分组研究计算的方法。(3)找几名代表说一说所在小组的意见。解法(一):(是分别算出上、下,前、后,左、右面的面积之和,然后算总和。)652642542=60+48+40=148(平方厘米)解法(二):(是先算出上、前、左这三个面的面积之和,再乘以2)(656454)2=742=148(平方
46、厘米)(4)比较上面两种解法有什么不同?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三、课堂实践做第34页的“做一做”,学生独立列式算出后集体订正。四、课堂小结你发现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了吗?结论: =长宽2+长高2+宽高2 长方体的表面积 =(长宽+长高+宽高)2五、课堂练习做练习六的第1、2题,学生口答,学生讲评。七、课后实践做练习六的第3、4题在作业本上。 个性调整补充课 题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以及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实际应用第三单元第 4 课 时教学内容:书本第3537页教学目标:1、根据正方体特征,推导出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2、学会解决实际生活中有关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问题。3、培养学生思维的灵
47、活性。教学重难点: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课前准备:教师准备:一个正方体纸盒和例2的实物模型、软黑板仪;学生准备:一个正方体纸盒。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看图并回答。(软黑板显示)(1) 什么是长方体的表面积?(2)怎样计算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2看看各自准备的正方体回答问题。(1)什么是正方体的表面积?(2)正方体6个面的面积怎样?(3)如果给你正方体一条棱的长度,你能算出它的表面积是多少吗?师:好,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实际应用。(板书课题)二、实践探索1小组合作学习正方体纸盒模型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正方体纸盒的棱长就是每个面的什么?你能算出这
48、个正方体纸盒的表面积吗?小组合作,寻找计算方法。 336或者 326 =96 =96 =54(平方厘米) =54(平方厘米)说明:上面两种做法都对,32表示2个3相乘。2教学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某几个面的面积。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有时还要根据实际需要计算长方体或正方体中某几个面的面积,如:软黑板显示例2,拿出实物模型。(1)帮助学生分析题意。(2)再让学生分小组讨论解答方法,只列式不计算。(3)学生讲所列出的算式的含义,确定正确后算出结果,集体订正。三、课堂实践1、做第35页的“做一做”,先让学生分析题意:玻璃鱼缸是什么体?“上面没盖”就是没有哪一个面?要求的问题,实际上是算哪几个面的面积之和?
49、2、列出解答的算式,并讲一讲自已是怎样想的,确定正确后算出结果。四、课堂小结。学生小结今天学习的内容。五、课堂实践做练习六的第5、6、7题。 个性调整补充课 题体积和体积单位第三单元第 5 课 时教学内容:书本第3839页教学目标:1、通过实验观察,使学生理解体积的含义,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2、使学生知道计量物体的体积,就要看它所含体积单位的个数。3、使学生初步了解体积单位与长度单位、面积单位的区别和联系。4、通过学生对体积意义的探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教学重难点:使学生感知物体的体积,掌握体积和体积单位的知识。课前准备:软黑板、同样大小的透明杯2个、大小不同的鹅卵石2块、魔方、口香糖1粒、1个粉笔盒、1个鞋盒、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正方体模型各1个,用绳子搭建的1立方米模型1个。教学过程:一、激情引入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下面我们来看一段动画,(播放乌鸦喝水的课件)乌鸦是怎样喝道水的?引导学生说出石头占据了水的空间,所以把水挤上来了。(1)教师演示实验石头真的占据了水的空间吗?我们来做个实验:取两个同样大小的玻璃杯,先往第一个杯子里倒满水;取一块鹅卵石放入另一个杯子,再把第一个杯子里的水倒入第二个杯子里,大家仔细观察,结果怎么样了?为什么会有这种结果呢?(使学生明确剩下的水的体积就是石头的体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全国讲师培训课件
-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第八课探问生命第二框敬畏生命教案新人教版
- 成都酒店英语培训课件
- 2021幼儿园园长证培训测试题库含答案
- 团队规划培训课件
- 《细胞周期的调控》课件
- 培训课件选择思路
- 微笑礼仪培训课件
- 《病例讨论伤寒》课件
- 《致我所有的朋友》课件
- 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分项工程及检验批划分方案
- 七年级数学资料培优汇总精华
- 器乐Ⅰ小提琴课程教学大纲
- 主债权合同及不动产抵押合同(简化版本)
- 服装厂安全生产责任书
- JGJ202-2010建筑施工工具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 液压爬模系统作业指导书
- 2018-2019学年北京市西城区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期末测试数学试卷
- SFC15(发送)和SFC14(接收)组态步骤
- LX电动单梁悬挂说明书
- 旅行社公司章程53410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