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处理专业技术名词解释_第1页
水处理专业技术名词解释_第2页
水处理专业技术名词解释_第3页
水处理专业技术名词解释_第4页
水处理专业技术名词解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名词解释水处理篇1 生化需氧量(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简称BOD),表示在有氧条件下(20),由于微生物(主要是)的活动,可降解有机物被微生物降解所需的氧量,常以BOD表示,5d生化需氧量BOD5和20d 生化需氧量BOD20。2 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简称COD),在酸性条件下,以强氧化剂(我国法定用重铬酸钾)将有机物氧化为CO2和H2O所消耗的氧量,以CODcr 表示。如采用高锰酸钾为氧化剂,则写作CODMn,由于高锰酸钾氧化作用较弱,测出的耗氧量值较低,故又称耗氧量,以OC表示。3 总需氧量(Total Oxygen D

2、emand,简称TOD),有机物主要组成元素是C、H、O、N、S等,被氧化后,分别产生CO2、H2O 、NO2和SO2,所消耗的氧量称为总需氧量。TOD以燃烧法测定,仅需几分钟。4 总有机碳(Total Oxygen Carbon,简称TOC),总有机碳TOC是目前在国内外使用的表示污水被有机物污染的综合指标,它所显示的污水中有机物的总含碳量。5 富营养化(Eutrophication)在缓慢流动的湖泊、水库、内海等水域,由于生物营养元素的增多,促进了藻类等浮游生物的繁殖。大量繁殖的藻类会在水面形成密集的“水花”或“红潮”。藻类的死亡和腐化又会引起水中溶解氧的大量减少,使水质恶化,鱼类死亡,严

3、重时会使水体消亡,这一过程称之为富营养化。6 水体自净(Water Self-Purification):污染物在进入天然水体后,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的共同作用,使污染物的总量减少或浓度降低,层受污染的天然水体部分地或完全地恢复原状,这种现象称为水体自净。按其作用机制可分为物理净化、化学净化和生物净化。7 氧垂曲线(Dissolved Oxygen Sag Curves),有机污染物排入水中后,经微生物降解而大量消耗水中溶解氧,使河水亏氧;另一方面,空气中的氧通过河流水面不断地溶入水中,又会使溶解氧得到恢复。所以耗氧与复氧同时存在,污水排入河水后,DO曲线呈悬索状下垂,故称氧垂曲线。8 水

4、质评价(Water Quality Assessment), 是根据监测取得的大量水质资料,对水体水质所作出的综合性定量评价。其目的是:对不同地区各个时期水质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分析对工农业和生态系统的影响;分析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水质评价包括现状评价和预测评价,所用方法主要有综合指数法和水质质量系数法。9 水环境容量(Capacity of Water Environment),在满足水环境质量标准的要求下,水体最大允许污染负荷量,又称水体的纳污能力。它建立在水质目标和水体稀释与自净规律基础之上。10 生物处理法(Biological Process)就是利用微生物分解氧化有机物这一功能,并采

5、取一定的人工措施,创造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长、繁殖的环境,使微生物大量增殖,以提高其分解氧化有机物效率的一种废水处理方法。生物处理分为好氧和厌氧两大类。好氧生物处理的进行需要有氧的供应,而厌氧生物处理则要保证无氧环境。11 活性污泥法(Activated Sludge Process),是水体自净的人强化,是使微生物群体在反应器(曝气池)内呈悬浮状,并与废水接触而使之净化的方法,所以又称悬浮生长法。活性污泥法是以活性污泥为主体的生物处理方法,在活性污泥上栖息着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微生物群体,在微生物的新陈代谢功能作用下,使活性污泥具有将有机物转化为稳定无机物的活力,且外观形状像污泥,故称之为“活性污泥

6、”。12 生物膜法(Bio-Film Process),是土壤自净的人工化,是使微生物群体附着在其它物体表面呈膜状,并让它和废水接触而使之净化的方法。利用生物膜净化废水的设备称为生物膜反应器,主要有生物转盘、生物接触氧化法、生物滤池和生物流化床等几种形式。13 挂膜(Bio-film Formation)使具有代谢活性的微生物污泥在处理系统中滤料上固着生长的过程,称之为挂膜。挂膜也即生物膜处理系统中膜状微生物培养和驯化的过程。14 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Mixed Liquid Suspended Solid,简称MLSS),它表示的是混合液中活性污泥的浓度,即在单位容积混合液内所含有的活性污泥

7、固体物的总重量,由以下四部分构成:具有活性的微生物群体、微生物自身氧化的残留物、原污水中挟入不能为微生物降解的惰性有机物以及原污水中挟入的无机物质。15 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浓度(Mixed Liquid Volatile Suspended Solid,简称MLVSS),指混合液活性污泥中有机性固体物质的浓度,本项指标能够比较准确地表示活性污泥具有活性部分的数量,仅包含MLSS中的三项,即具有活性的微生物群体、微生物自身氧化的残留物、原污水中挟入不能为微生物降解的惰性有机物。16 污泥沉降比(SV%),混合液在量筒内静置30 min后所形成的沉淀污泥占原混合液容积的百分率,以%表示。沉降比能

8、够反映曝气池正常运行时的污泥量,可用于控制剩余污泥的排放,还能够通过它及早发现污泥膨胀等异常现象的发生。17 污泥体积指数(Sludge Volume Index, 简称SVI),曝气池出口处混合液经 30 min静沉后,每克干污泥所形成的沉淀污泥所占的容积,以 mL计。SVI值能够反映出活性污泥的凝聚、沉淀性能,一般介于70100之间,SVI值过低,说明泥粒细小,无机物含量高,缺乏活性;过高,则说明污泥沉降性能不好,并且有产生污泥膨胀现象的可能。18 生物滤池( Bio-Filter)以土壤自净原理为基础,在污水灌溉的实践基础上,经原始的接触砂滤池而发展起来的人工生物处理技术。1893年在英

9、国试行将污水在粗砂滤料上喷洒进行净化试验,1900年以后,这种工艺得到公认,命名为生物过滤法,处理构筑物称为生物滤池。生物滤池可分为普通生物滤池,高负荷生物滤池,塔式生物滤池及曝气生物滤池等。19 生物转盘(Biological Rotating Contactor)又称浸没式生物滤池,其工作原理和生物滤池基本相同,但构造形式却和生物滤池很不相同。它是一个装有很多盘片的水池,水池中充满了待处理的废水,盘片约一半浸没在水面之下,当废水在池中缓慢流动时,盘片在水平轴的带动下缓慢转动。盘片上生长着一层生物膜,当其一部分浸入水中时,生物膜吸附水中有机物,使微生物获得丰富的营养;当转出水面时,生物膜又从

10、大气中吸收直接所需的氧气,如此循环,使废水中有机物在好氧为生物作用下得到氧化。其主要组成部分有盘片、氧化槽、转轴和驱动装置构成。20 生物接触氧化(Biological Contact Oxidation)又称接触曝气,就是在池内设置填料,经过充氧的废水以一定的速度流经填料,使填料上长满生物膜,废水与生物膜相接触,并在其作用下,废水得到净化。是一中介于活性污泥法和生物滤池之间的一种生物处理方法。21 氧化塘(Oxidation Pond)又称生物塘或稳定塘,是一种利用天然的池塘或进行一定人工修整的池塘处理废水的构筑物,主要依靠自然生物净化功能使污水得到净化的一种废水生物处理技术。废水在塘内停留

11、的时间较长,有机污染物通过水中生长的微生物的代谢活动而被降解。该方法利用废水灌溉,除了具有农业上的意义外,废水还能得到净化,是一种土壤自净过程,所以又称为废水的土地处理法。根据塘深及供氧情况,分为好氧塘、兼性塘、厌氧塘和曝气塘。22 水的硬度(Hardness of Water)水中Ca2+、Mg2+离子含量总和一般叫水的总硬度,它又分为碳酸盐硬度和非碳酸盐硬度。碳酸盐硬度指水中钙、镁的重碳酸盐和碳酸盐含量之和,但由于天然水中碳酸根含量很少,所以碳酸盐硬度在大多数情况下指的就是碳酸盐含量。降低水中Ca2+、Mg2+离子含量的处理叫做水的软化。23 水的含盐量(Salt Concentratio

12、n)水中全部阴阳离子含量总和叫做水的含盐量。降低水中含盐量的处理叫做水的除盐。24 水的电阻率(Electrical Resistance Rate of Water)水中离子含量越少,水的导电能力就越差,电阻就越大,而电阻大小就反映了水中离子的多少,也就反映了水的纯度。水的电阻可用电阻率来表示,单位体积(1 cm *1 cm *1 cm)的水所具有的电阻称为电阻率。单位.cm。25 水的电导率(Electrical Conductivity of Water),水的电阻率的倒数叫做水的电导率,它也可以用来表示水的纯度,单位是(.cm)-1。26 水的离子交换( Ion Exchange of

13、 Water),水的软化与除盐的一种基本方法。它借助于一种叫做离子交换剂的物质来进行,离子交换剂种类很多,在水处理中常用的是离子交换树脂和磺化煤。离子交换树脂是由表观上是由一些具有某种颜色的小球,里面有无数四通八达的孔隙,在孔隙的一定部位有一个可以提供交换离子的交换基团,所以离子交换树脂是由交换基团和母体两部分构成。根据交换基团的性质,可分为阳离子交换树脂和阴离子交换树脂。磺化煤是煤磨碎后经浓硫酸处理而得的碳质离子交换剂。27 膜分离(Membrane Separation)是指在某种推动力的作用下,利用膜的透过性能,达到分离混合物(如溶液)中离子、分子以及某些微粒的过程。与传统过滤器的最大不

14、同是,膜分离可以在离子和分子范围内进行分离,并且该过程是一种物理过程,不需要发生相变和添加助剂。膜分离技术主要有微滤(MF)、超滤(UF)、纳滤(NF)、反渗透(RO)和电渗析(ED)等。28 膜污染(Membrane Fouling)膜污染是指在膜过滤过程中,污水中的微粒、交替粒子或溶质分子与膜发生物理化学相互作用,或因浓差极化使某些溶质在膜表面超过其溶解度及机械作用而引起的在膜表面或膜孔内吸附、沉积,造成膜孔径变小或堵塞,使膜产生透过流量与分离特性发生变化的现象。29 电渗析(Electrodialysis)是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利用阴阳离子交换膜对溶液中的阴、阳离子的选择透过性(阳膜只允

15、许阳离子透过,阴膜只允许阴离子透过),而使溶液中溶质与水分离的一种物理化学过程。30 反渗透(Reverse Osmosis)能够让溶液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分通过而其它组分不能通过的选择性膜,叫半透膜。当用半透膜隔开纯溶剂和溶液的时候,纯溶剂通过半透膜向溶液相有一个自发渗透现象,称之为渗透。若在溶液一侧施加一外力超过渗透压力,则溶液中溶剂向纯溶剂反方向渗透,称之为反渗透。31 生物脱氮(Bio-Denitrification)是在微生物作用下,将有机氮和氨态氮转化为N2和Nx O气体的过程,其中包括硝化和反硝化两个反应过程。32 硝化反应(Nitrification)是在好氧条件下,由硝酸菌和亚硝

16、酸菌将转化为和的过程。这两种菌属于化能自养型微生物,总反应式为: 33 反硝化反应(De-nitrification)反硝化反应是指在无氧的条件下,反硝化菌将硝酸盐氮()和亚硝酸盐氮()还原为氮气的过程。总反应式为:34 生物除磷(Bio-Dephosphorus)是利用微生物在好氧条件下,对污水中溶解性磷酸盐的过量吸收作用,然后沉淀分离而除磷。生物除磷是通过好氧吸磷和厌氧放磷两个过程实现的,在厌氧状态下放磷愈多,合成的PHB愈多,则在好氧状态下合成的聚磷量愈多,除磷效果也就愈好。含有过量磷的污泥部分以剩余污泥形式排出系统。35 A/O法(Anaerobic/Oxic)是由厌氧池和好氧池组成的

17、同时去除废水中有机物及磷的处理系统。为了使微生物在好氧池中易于吸磷,DO应维持在2 mg/L以上,pH值在78之间。若进水BOD5与磷浓度之比大于10:1,除磷效果较好,出水磷浓度可在1 mg/L左右。由于微生物的吸磷是可逆过程,过长的曝气时间及污泥在沉淀池中停留时间都有可能造成磷的释放。36 A2/O工艺(Anaerobic/Anoxic/Oxic)是在A/O工艺的基础上,嵌入一个缺氧池,并将好氧池中的混合液回流到缺氧池,达到反硝化脱氮的目的,这样厌氧缺氧好氧相串联的系统能同时除磷脱氮。37 生物流化床(Biological Fluidized Bed Reactor)是借助于流体(液体、气

18、体)使表面生长着微生物的固体颗粒(生物颗粒)呈流态化,充分与废水接触以去除和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生物膜处理技术。可分为两相流化床和三相流化床两种。它是70年代开始应用于污水处理的一种高效生物处理工艺,具有有机物容积负荷大、处理效率高、占地少等优点。38 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Up-flow Anaerobic Sludge Bed,简称UASB)是一个在反应器底部有一个高浓度(可达6080 g/L) 、高活性的污泥层,大部分的有机物在这里被转化为CH4和CO2,由于气态产物(消化气)的搅动和气泡粘附污泥,在污泥层之上形成一个污泥悬浮层,反应器商埠设有三相分离器,完成气、液、固三相分离。被分离的消

19、化气从上部导出,污泥则自动滑落到悬浮污泥层,出水从澄清区流出。由于在反应器内保留了大量厌氧污泥,使反应器的负荷能力很大,在水温30左右时,可达1020 kg (COD)/m3.d。39 膜-生物反应器(Membrane Bioreactor, 简称MBR), 膜-生物反应器是膜分离技术与污水生物处理技术有机结合而产生的一种高效污水处理新工艺,主要由膜组件和生物反应器两部分构成。根据膜组件与生物反应器的位置,可分为分置式膜-生物反应器和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由于膜的高效截留作用,微生物被完全截留在生物反应器中,实现了水力停留时间和污泥停留时间的彻底分离,有利于增殖缓慢的硝化菌的生长和繁殖;生物反

20、应器在高容积负荷,低污泥负荷和长泥龄条件下运行,能够提高难降解有机物的降解效率。40 底物(Substrate)一般情况下,污水中含有大部分有机物和部分无机物都可以作为微生物的营养源而加以利用,这些可被微生物利用并在酶的催化作用下而进行化学转化的物质,均称之为底物。对于去除有机污染物而言,底物则是指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的量。而限制微生物生长的底物,被称为基质。41 废水生物处理基本数学模式(Mathematical Model of Wastewater Bio-treatment)微生物的增长和有机底物的降解之间存在着一定量关系,微生物增殖是底物降解的结果,在单位反应器容积内,微生物净增殖速率

21、为: 式中 活性污泥微生物净增殖速率; 活性污泥微生物合成速率,=Y 活性污泥微生物对有机底物的利用速率,Y为微生物产率系数; 活性污泥微生物内源代谢速率,= 活性污泥微生物自身氧化速率,d-1; 挥发性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MLVSS);因此,活性污泥微生物增殖的基本方程式为:=Y该方程式表达了生物处理反应器内微生物的净增长和有机底物的降解的基本关系,称之为废水生物处理基本数学模式。42 米氏方程式(Mi-Mens Equation)1913年,米歇里斯和门坦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采用纯酶做了大量的动力学实验研究,并根据中间产物学说,提出了表示整个反应过程中,底物浓度和酶促反应速度之间的关系式,

22、简称米氏方程式,即: 式中 有机底物比降解速度,h-1 ; 有机底物最大比降解速度,h-1有机底物浓度,mg/L 米氏常数,即=时的底物浓度,mg/L43莫诺特()方程式,微生物增长速度和微生物本身浓度、底物浓度之间存在一定量关系,因微生物增长是底物降解的结果,其间关系可由莫诺特()方程式描述。式中 微生物比增长速度,h-1 微生物最大比增长速度,h-1限制微生物增长的底物浓度,mg/L 饱和常数,即=时的底物浓度,mg/L44理想沉淀池(Ideal Sedimentation Pond), 为了说明平流式沉淀池的工作原理,假定:(1)进出水均匀分布在整个横断面,沉淀池中个过水断面上各点流速军相同;(2)悬浮物在沉降过程中以等速下沉;(3)悬浮物在沉淀过程中的水平分速等于水流速度;(4)悬浮物落到池底,即被认为除去。上述沉淀池称为理想沉淀池。45接触凝聚(Contact Coagulation)指胶体颗粒被巨大颗粒表面所吸附而得到去除。在水处理中,常用接触凝聚的现象来净化水质,如澄清沉淀过程中,利用矾花与水中被压缩了的双电层的粘土颗粒起接触凝聚作用;在过滤中,石英砂滤料吸附粘土颗粒、氢氧化铝胶粒等也属于接触凝聚。4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