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基坑支护监测方案_第1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7/3/4cb2dfab-9fc8-4e8b-8811-29614c8b646c/4cb2dfab-9fc8-4e8b-8811-29614c8b646c1.gif)
![某基坑支护监测方案_第2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7/3/4cb2dfab-9fc8-4e8b-8811-29614c8b646c/4cb2dfab-9fc8-4e8b-8811-29614c8b646c2.gif)
![某基坑支护监测方案_第3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7/3/4cb2dfab-9fc8-4e8b-8811-29614c8b646c/4cb2dfab-9fc8-4e8b-8811-29614c8b646c3.gif)
![某基坑支护监测方案_第4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7/3/4cb2dfab-9fc8-4e8b-8811-29614c8b646c/4cb2dfab-9fc8-4e8b-8811-29614c8b646c4.gif)
![某基坑支护监测方案_第5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7/3/4cb2dfab-9fc8-4e8b-8811-29614c8b646c/4cb2dfab-9fc8-4e8b-8811-29614c8b646c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福祥礼服改扩建项目基坑支护工程监测方案 审 核: 项目负责人: 校 对: 编 写: 厦门华岩勘测设计有限公司2013年6月目 录一、工程概况1二、监测依据1三、监测项目2四、监测方法及精度要求2五、监测点布置6六、监测频率及周期7七、监测报警值标准7八、监测数据处理及反馈8九、主要人员配置9十、监测点平面布置示意图(见附图)99一、工程概况1、福祥礼服改扩建项目由厦门福祥礼服有限公司投资建设,主体设计单位为厦门合道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拟扩建项目为1栋10层生产性用房,设一层地下室,项目占地面积2768平方米。基础形式为预应力管桩基础。 工程场地位于厦门思明区前埔片区厦门福详礼服有限公司厂区的东南
2、侧。场区北侧为空地,西北侧邻近公司2#厂房,距离地下室外墙约10.5m;西侧邻近公司1#综合楼(管桩基础),距离地下室外墙约10.88m,中间建有一长方形化粪池(2.216.0m),化粪池边距离地下室外墙约6.64m,埋深4.5m;西南角规划新建一化粪池(3.212.0m),化粪池边距离地下室外墙边约3.05.4m;南侧红线外为前埔中路,东侧红线外为前埔路。基坑周长231米,基坑面积约3372平方米。 2、建筑设计标高0.00相当于黄海高程+17.00m,场地标高为黄海高程+16.50 +19.20m。地下室底板底相对标高为-5.75-5.35m(绝对标高+11.25+11.65m),基坑开挖
3、深度为4.85m7.85m。3、本工程基坑侧壁安全等级为二级,重要性系数1.0。 4、支护方式:南侧、北均采用自然放坡;东侧、西侧及西南角(化粪池区域)采用直径500预应力管桩悬臂支护。按设计要求,为保证基坑开挖及结构施工安全,基坑施工应与现场监测相结合,根据现场所得的信息进行分析,及时反馈并通知有关人员,以便及时调整设计、改进施工方法、达到动态设计与信息化施工的目的。二、监测依据基坑支护工程设计说明及基坑支护设计相关图纸;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91)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t8200
4、7);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7200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8-2007)岩土工程监测规程(ys5229-93)三、监测项目1、 坡顶水平位移2、 坡顶竖向位移3、 深层土体水平位移监测4、 水位观测5、 周边道路沉降观测6、 周边建筑沉降观测四、监测方法及精度要求为保证所有监测工作的统一,提高监测数据的精度,使监测工作有效的指导整个工程施工,监测工作采用整体布设,分级布网的原则。即首先布设统一的监测控制网,再在此基础上布设监测
5、点(孔)。1、高程基准点的布设与测量 根据测量规范要求,在远离施工影响范围以外布置3个以上稳固高程基准点,沉降变形监测基准网以上述稳固高程基准点作为起算点,高程工作点可根据需要设置。基准点应尽量和国家控制网或施工现场控制进行联测,高程基准点、工作基点之间宜便于水准测量。当使用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测量方法进行测量时,宜使各点周围的地形条件一致。高程控制测量宜使用水准测量方法。对于二、三级沉降观测的高程控制测量,当不便使用水准测量时,可使用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测量方法。其精度要求按国家有关测量规范要求. 2、平面基准点的布设与测量2.1平面基准点、工作基准点的布设及应符合下列规定2.1.1 各级位移观
6、测基准点(好方位角定向点)不应小于3个,工作基准点可根据需要设置:2.1.2 基准点、工作点应便于检核检验.2.1.3 当使用gps测量方法进行平面或三维控制测量,基准点位置应便于安装接收设备和操作,同时要求通视条件好方便后续采用常规测量手段进行联测2.2.4 平面控制测量可采用边角测量、导线测量、gps及三角测量、三边测量等形式。三维控制测量可使用gps测量及边角测量、导线测量、水准测量三角测量的组合方法。2.2 平面控制测量的精度应符合下列规定2.2.1 导线网平面测量精度按(导线测量技术要求)内的三级导线要求:等级闭合环或附合导线长度(km)平均变长(m)测距中误差(mm)测角中误差(秒
7、)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三级1.512015121/60002、监测点垂直位移测量按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8-2007)中表3.0.4 建筑变形测量的级别、精度指标及适用范围三级变形测量的要求,历次垂直位移监测是通过工作基点间联测各监测点的高程,各监测点高程初始值在监测工程前期两次测定(两次取平均),某监测点本次高程减前次高程的差值为本次垂直位移,本次高程减初始高程的差值为累计垂直位移。表3.0.4 建筑变形测量的级别、精度指标及适用范围变形测量级别沉降观测位移观测主要适用范围观测点测站高差中误差(mm)观测点坐标中误差(mm)三级1.510.0 地基基础设计为乙、丙级的建筑的变形测量;地表、道
8、路及一级管线的变形测量;中小型市政桥梁变形测量等3、监测点水平位移测量按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8-2007)中表3.0.4 建筑变形测量的级别、精度指标及适用范围三级变形测量的要求,采用轴线投影法。在现场远处选定2到3个稳固基准点, 全站仪架设于合适的点位上,定向固定方向或点,观测时,瞄准在该条测线上的各监测点或觇板,由全站仪测量观测点的距离和角度读取各监测点数据,计算至该基准线的垂距e,某监测点本次e值与初始e值的差值即为该点累计水平位移,各变形监测点初始e值均为两次平均值。4、坑外土体侧向位移监测采用钻孔方式埋设时可用110钻头成孔,钻进尽可能采用干钻进,埋设直径为70的专用监测pvc管
9、,下管后用中砂密实,孔顶附近再填充泥球,以防止地表水的渗入。测斜管内壁有二组互成90的纵向导槽,导槽控制了测试方位。埋设时,应保证让一组导槽垂直于基坑边,另一组平行于基坑边。测试时,测斜仪探头沿导槽缓缓沉至孔底,在恒温一段时间后,自下而上逐段(间隔1.0米)测出x方向上的位移。同时用光学仪器测量管顶位移作为控制值。在基坑开挖前,分二次对每一测斜孔测量各深度点的倾斜值,取其平均值作为原始偏移值。“”值表示向基坑内位移,“”值表示向基坑外位移。仪器采用新北仪器厂xb338-2型测斜仪进行测试,测斜精度0.1mm/500mm,见下图:测试原理见下图:计算公式:式中: xi 为i深度的累计位移(计算结
10、果精确至0.1mm ) xi 为i深度的本次坐标(mm) xi0 为i深度的初始坐标(mm) aj为仪器在0方向的读数 bj为仪器在180方向上的读数 c为探头标定系数 l为探头长度(mm) j为倾角5、坑外潜水水位观测在基坑开挖施工中,须在基坑内进行大面积疏干降水以保持基坑内土体相对干燥,以便于土方开挖和土渣运输。为了使浅层地下水位保持一适当的水平,以使周边环境处于相对稳定可控状态,加强对坑内、外浅层水位和承压水位的动态观测和分析,对于了解和控制基坑降水深度、判定围护体系的隔水性能,分析坑内、外地下水的联系程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水位动态变化的量测,可在基坑降水前测得各水位孔孔口标高及各
11、孔水位深度,孔口标高减水位深度即得水位标高,初始水位为连续二次测试的平均值。每次测得水位标高与初始水位标高的差即为水位累计变化量。采用xbhv-1型钢尺水位计。五、监测点布置根据本基坑支护及周围环境的特点,各监测点的布置方法如下: 1、坡顶水平位移:沿基坑周边布置,水平间距不宜大于20m,以观测基坑侧壁在土方开挖及地下室施工期间的侧向变形,共布置13个监测点。2、围护桩顶水平位移:共布置5个监测点。3、坡顶竖向位移:沿基坑周边布置,水平间距不宜大于20m,观测地下室施工对周围土体的影响,水平和竖向位移监测点宜为共用点,共布置13个监测点。4、围护桩顶竖向位移:共布置5个监测点。5、测斜:土体深
12、层水平位移监测点宜布置在基坑周边的中部、阳角处及有代表性的部位,监测点水平间距宜为20m50m,每边监测点数目不应少于1个,共布置4个监测点。6、水位观测:在基坑外侧布置水位观测井,观测地下室施工降水对基坑周边水位的影响。观测管的管底埋置深度应在最低设计水位或最低允许地下水位之下35m,共布置2监测点。7、周边道路:周边道路每隔30m布置一个沉降观测点,共布置8个监测点,监测点布置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8、周边建筑:周边建筑四个角点各布置一个沉降观测点,共布置8个观测点。六、监测频率及周期根据本工程基坑围护结构设计监测的要求,监测频率如下:基坑开挖持续阶段,每2天观测1次;地下室底板浇捣完毕后
13、时间为7天、714天、1428天、28天,监测频率分别为1次/2d、1次/3d、1次/7d、1次/10d;基坑施工至土方开挖前的监测频率视具体情况确定;地下室施工至场地标高后,观测一次即该告结束。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适当提高监测频率,具体由设计人员确定。a、 监测数据达到报警值; b、监测数据变化较大或者速率加快; c、存在勘察未发现的不良地质 d、基坑及周边大量积水、长时间连续降雨,市政管道出现泄漏; e、基坑附近地面荷载突然增大或超过设计值; f、支护结构出现开裂; g、周边地面突发较大沉降或出现严重开裂; h、基坑底部、侧壁出现管涌、渗漏或流沙等现象; i、超深、超长开挖或未及时加撑
14、等违反设计工况施工; j、邻近建筑突发较大沉降、不均匀沉降或出现严重开裂; k、基坑发生事故后重新组织施工; l、出现其他影响基坑及周边环境安全的异常情况。监测过程中将根据工程施工进度、变形速率、观测精度要求和工程地质条件等因素适当调整。七、监测报警值标准变形测量的周期应根据工程施工进度、变形速率、观测精度要求和工程地质条件等因素综合考虑,观测过程中根据变形量的情况可适当调整。基坑监测以获得定量数据的专门仪器测量或专用测试元件监测为主,以现场目测检查为辅。观测点的布置应能满足监测要求,基坑开挖影响的范围随开挖深度的增加而增大,一般从基坑边缘向外3倍开挖深度范围内的建(构)筑物均为监测对象。各监
15、测项目在基坑施工影响前应测得稳定的初始值,且不应少于两次。监测项目限值或报警值:1)、基坑边坡坡顶最大水平位移大于45mm,或其变化速率已连续三日大于6mm/d;2)、围护桩顶最大水平位移大于40mm,或其变化速率已连续三日大于4mm/d;3)、基坑边坡坡顶最大竖向沉降大于30mm,或其变化速率已连续三日大于4mm/d;4)、围护桩顶最大竖向沉降大于25mm,或其变化速率已连续三日大于3mm/d;5)、深层水平位移大于0.7%h,或其水平位移率已连续三日大于6mm/d;6)、地下水位上升超过勘察期水位1.0m,或水位上升速度超过0.5m/d;7)、周边地表竖向位移大于40mm,或其变化速率连续三日大于5mm/d。八、监测数据处理及反馈8.1 数据处理每次量测后进行成果整理,将原始数据及时整理成正式记录,并对每一个量测断面内每一种量测项目按照以下要求进行资料整理:1、 原始记录表及实际测点图; 2、 位移值随时间及随开挖面的变化图; 3、 位移速度、位移加速度随时间以及随开挖面变化图。每次量测后,对量测面内的每个量测点(线) 分别进行回归分析,求出各自精度最高的回归方程,并进行相关分析和预测,推算出最终位移(应力) 和掌握位移(应力) 变化规律, 并由此判断建筑物的稳定性。利用已经得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养老服务业委托贷款协议
- 自愿合伙经营合同书(33篇)
- 2025届柳州市高三语文下学期开学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 5万吨年锂电池物理法循环再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模板-立项备案
- 2024-2025学年安徽省滁州市定远英华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 2025年企业租赁办公地点合同标准格式
- 2025年移动支付行业策划发展联盟合作协议模板
- 2025年化妆专业学员培训协议
- 2025年脚踏自行车及其零件项目提案报告模板
- 2025年制造业转让合同范文
- 电流互感器试验报告
- 蒋中一动态最优化基础
- 华中农业大学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单位意见反馈表
- 付款申请英文模板
- 七年级英语阅读理解10篇(附答案解析)
- 抖音来客本地生活服务酒旅商家代运营策划方案
- 钻芯法桩基检测报告
- 无线网网络安全应急预案
- 国籍状况声明书【模板】
- 常用保洁绿化人员劳动合同范本5篇
- 新高考高一英语时文阅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