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逆通腑法消重症“呃逆”_第1页
降逆通腑法消重症“呃逆”_第2页
降逆通腑法消重症“呃逆”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降逆通腑法消重症“呃逆”“呃逆”古称“哕” ,俗称“打嗝” ,“胃气逆为哕 (哕)”。呃逆的病因病机非常复杂,几乎寒热虚实、七情六 欲皆可致病。其病状轻重不一,轻者常不治自愈,重者缠绵 难愈。中风及久病并发呃逆者,多属危候。当见病知源,探 究虚实,始可奏效。 验案一 牛某,男, 35 岁, 2013 年5月 9日初诊。 诉:打嗝一周,加重两天。患者打嗝 昼夜不停, 腹胀便少, 欲便无便。 近 2日已输液 (奥美拉唑、 西米替丁、克林霉素、佐氧氟沙星、 654-2)未能取效。刻诊:打嗝频频,声音洪亮,全腹胀硬,拒按,叩诊鼓音,舌 苔白腻厚,两脉弦滑。证属肠胃积滞逆气上冲为“呃逆” , 治以降逆通

2、腑法。 组方:姜半夏 20 克,厚朴 50 克,陈 皮 30 克,木香 20 克,赭石 30 克,砂仁 10 克,大黄 10 克, 生姜 20 克。2 剂,水煎服。 用法:嘱患者先用凉水把药 浸泡 1 小时,水面高出药面 2 厘米。煎开后改微火熬 10 分 钟即淋出。 2煎加水 600 毫升,煎至 200毫升(约需 30分钟 以上)淋出,与头煎药合并,一日分 2 次温服。配合电针, 穴用:鸠尾、中脘、天枢、气海、内关,每日一次。 患 者次日来述,服药 1次,3 小时后呕吐大量水液,打嗝即见 好转。过半夜入睡 4 小时。当日稀便 2 次,矢气频频,腹胀 已减。嘱原药继服。5 月 29日来述,上次

3、共服药 1.5 剂即愈。但前天又犯打嗝, 28 日加重, 自感气上攻心 (剑突部) 和咽部攻疼,昨夜未眠,两天无便。诊见打嗝重势如前次, 四诊所见亦同,仍用前方药和电针。 30 日来诊时述,已服药 一剂,打嗝未减,且加干呕阵作(即打嗝时气上攻咽,欲吐 无物),整夜未眠,腹胀仍重。 嘱原药继服,另加调中 四消丸,一次 6 克, 6 小时一次,便通即停。5 月 31 日复诊, 30 日下午 6 时汤药与丸药同服。至夜 11 时、3 时, 便畅 2 次,矢气频频,打嗝、腹胀已减大半。6 月 3 日来诊述, 6 月 1 日中午打嗝已停,已能进食。但心口部隐隐 作痛, 咽下食物亦痛。 查舌苔已退, 全腹

4、已软, 脉沉无弦滑。 考虑其痛为逆气攻冲所致,现已气平,当会自复。 按: 患者年轻体健,虽呃逆几天,又不得眠,尚无虚象。从打嗝 声响,舌苔厚腻,脉象弦滑。腹诊全腹胀硬为“气滞邪实” 的病机,故遵金匮 “哕而腹满,视其前后,知何部不利, 利之则愈”之旨,用苦辛通降法,取半夏、厚朴、陈皮、木 香、赭石理气降逆,加大黄通腑导滞,砂仁、生姜和胃,交 通上下,服药一次吐出水液,而打嗝顿减,是药效初达,助 自身祛邪,邪去则正安。 患者初次病愈后两周余,原症 复作,且在呃逆中加干呕症状,服药一剂未能取效,加用具 有通利作用的调中四消丸与汤药合服 2 次始能取效。考其原 因,初次煎药是遵医嘱自煎,故效较速,第

5、二次发作开药 4剂是用煎药机煎药,药机煎药是 4 剂装入大布袋内泡 1 小时煎 1 小时即成。药中含有易挥发起理气作用的那些药及久煎 易失效的大黄会遭破坏,药效大减。加服丸药始取良效。 验案二郝某,男,25岁,2013年 7月 26日初诊。诉:打嗝1天,憋气如喘3天。患者1周前,患感冒发热39C, 服药(不详) 1 天即退热,但增加胸痛(左乳头部) ,憋气如 喘已 3 天。 25 日拍胸片示,左胸腔积液。医嘱要其住院,患 者不同意, 遂来门诊。 当日即用清开灵、 克林霉素输液一次, 及服清肺化痰药一剂。 26 日胸痛好转,但增加打嗝,持续不 断。 刻诊:打嗝频频声稍高,舌苔白腻厚,脉象弦滑,

6、全腹胀硬,上腹拒按。证属:外邪束表,肺气郁闭,失于肃 降,故症见胸痛憋气,肺气不降,腑气不通,气机上逆,以 成呃逆。拟用清降肺气通腑法。组方:瓜蒌 30 克,桑白皮 30 克,葶苈子 30 克,枳壳 15 克,郁金 20 克,赭石 30 克,姜半夏 15 克,覆花 15克,厚朴 60 克,木香 20 克,大 黄 10 克。 3 剂,水煎服。7 月 29 日二诊:胸痛憋气止,白天打嗝无休止,夜间阵作,稍可入眠,但腹胀不减,欲便 不畅,舌脉如前。原方继进 3 剂,加调中四消丸 1 袋,日 3 次。 8 月 3 日三诊:药已服完,打嗝减少,已能安眠, 大便未泻,腹胀未减。前方赭石改 40 克,姜半夏

7、改 20 克, 大黄改 15 克单包单煎。先泡 1 小时,一、二煎各煎 5 分钟, 再入煎药机煎出的药液中同服。次日便仍不畅,加用麻仁润 肠丸 2 丸,日 2 次。 8 月 7 日四诊:患者未按时服药, 四天只服汤药两剂,丸药已服 10 丸。大便已畅, 6 日打嗝已 止,纳增眠安。查舌苔已退,全腹已软,已无拒按,脉转沉 数,呃逆告愈。 按:肺与大肠相表里,大肠与胃同属阳 明经。患者病起外邪束表,肺气郁闭,无力通调水道下输膀 胱,水饮内生成为饮邪肺气更为壅塞,致大肠传导失权,积 滞停留,气机难降,胃气上冲已成呃逆腹胀,显示脏腑生理 病理上的因果关系,故采用肺胃同治。 方用瓜蒌、桑白 皮、枳壳、郁金、葶苈子清肺利饮,开胸中结气;赭石、姜 半夏、旋覆花和胃降逆,厚朴、木香、大黄通腑导滞,滞下 气通,逆气始降。三组药(肃肺、降逆、导滞)通调三病位 (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