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瘘健康教育项目内容_第1页
肠瘘健康教育项目内容_第2页
肠瘘健康教育项目内容_第3页
肠瘘健康教育项目内容_第4页
肠瘘健康教育项目内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肠瘘健康教育【饮食指导】1.腹膜炎期:此期为肠瘘早期,腹腔多为严重感染,胃肠功能障碍,为了避免因食物引起的神经及体液调节所致的肠液大量分泌,控制感染,短期内禁饮食,给予肠外营养支持保证患者能量的供给。2.局限性腹腔内脓肿期:此期腹腔感染已被控制,渗出的肠液得到有效引流,有足够长度的小肠可供消化吸收,且远端肠道无梗阻。此时,可开始应用肠内营养。如若开始进食,消化液仍会外漏,继续加大腹腔内的感染,因此患者仍禁食水,逐渐由肠外营养向肠内营养过渡。3.瘘管形成期:此期应以迅速改善病人营养状态,促进患者进入合成代谢为目的,所以应适当增加肠瘘患者的能量与蛋白质供给。肠内营养可维持和改善肠粘膜屏障功能,促进

2、肠蠕动功能的恢复,促进胃肠道急速的分泌,营养物质中的营养因子可直接进入肝脏。此期逐渐增加肠内营养的输入量。4.瘘管闭合期:肠瘘患者因长时间禁饮食及消化道的重建,肠道的消化吸收有所下降。因此早期应以低脂、适量蛋白质、高碳水化合物、清淡低渣饮食为宜。早期清淡、易消化的流质饮食:如米汤、肉汤、菜汤、果汁等。少量多餐,每2-3小时一次,每次100-200ml,待消化道功能逐渐恢复,过渡到半流质饮食:如米汤、肉汤、菜汤、鸡蛋羹、藕粉等,由少到多、由稀到稠。且流质、少渣饮食可以保持肠道正常的节律运动,不易发生肠梗阻。【疾病相关知识】1.肠瘘的概念肠胃与其他空腔脏器、体腔或体腔外有异常的通道,肠内容物将循此

3、进入其他脏器、体腔或体外,引起感染、体液丧失、内部稳态失衡、器官功能受损、心脏营养不良等改变。(肠瘘是指在肠与其他器官,或肠与腹腔、腹壁外有不正常的通道,前者称内瘘,后者为外瘘。肠瘘造成肠内容物流出肠腔,引起感染、体液丢失、营养不良和器官功能障碍等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2.肠瘘发生的原因产生肠瘘的原因很多,可概括为创伤性和非创伤性两大类。在平时,手术是最常见的创伤原因(创伤性方面,腹部手术是肠瘘的主要原因);在非创伤性方面,急性或慢性炎症和特异性感染最常见。3.肠瘘的类型(1)按肠腔是否与体表相通可分为: 肠外瘘:指肠腔通过瘘管与体表相通,如管状瘘、唇状瘘等。 肠内瘘:指肠腔通过瘘管与腹内其他

4、脏器或肠管相通,直肠膀胱瘘、直肠阴道瘘等 。 按肠道连续性是否存在可分为: 侧瘘:肠壁瘘口小,仅有部分肠壁缺损,肠腔仍保持其连续性。 端瘘:肠腔连续性完全中断,其近侧端与体表相通,肠内容物经此全部流出体外。(2)按瘘管所在部位可分为: 高位瘘:指距离Treitz韧带100cm内的消化道瘘,如胃十二指肠瘘等。 低位瘘:指距离Treitz韧带100cm以下的消化道瘘,如回肠瘘、结肠瘘等。(3)按肠瘘的日排出量可分为: 高流量瘘:指每天排出的消化液在500ml以上。 中流量瘘:指每天排出的消化液在200-500ml范围内。 低流量瘘:指每天排出的消化液在200ml以内。4.肠瘘的临床表现 肠瘘的临床

5、表现可因瘘管的部位及其所处的病理阶段不同而表现各异。(1)腹膜炎期:多发于创伤或手术后1周内,肠内容物经肠壁破损处漏出,对漏口周围组织器官产生刺激,引起腹膜炎症反应。局部:由于外漏的肠内容物对周围组织器官的刺激,病人有腹痛、腹胀、恶心呕吐、乏力、大便次数增多或由于麻痹性肠梗阻而停止排便、排气;高位瘘的漏出液腐蚀周围血管,导致大出血;肠外瘘者,可于体表找到瘘口,并见消化液、肠内容物及气体排出,周围皮肤被腐蚀,出现红肿、糜烂、剧痛,甚至继发感染。瘘口的排出物性状有助于判断瘘的位置。如下表所示不同部位肠外瘘瘘口流出液的性质和量肠外瘘流出量流出液性质十二指肠瘘或上段空肠瘘流出量可以很大,多者24h可达

6、4000-5000ml含大量胆汁和胰液,有很强的刺激性和腐蚀性,常致瘘口周围皮肤糜烂;从口进食,食物很快从瘘口排出,且多为原形下段空肠瘘稍少于十二指肠瘘淡黄色稀蛋花样液体,对瘘口周围皮肤的腐蚀仍较重回肠瘘流出量随瘘口的口径而异,但较空肠瘘为少肠液较稠,刺激性较轻,口服的食物基本上已不呈原形结、直肠瘘流出量少呈半成形或成形的粪便 全身:继发感染病人有体温升高,可达38以上,病人会突发寒战、高热,并表现出驰张热或稽留热现象,可出现严重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等全身症状,严重可表现脸色苍白、皮肤湿冷、血压下降等休克症状。若未及时处理,可能会出现脓毒血症、多系统多器官功能障碍或衰竭,甚至死亡。(2)腹

7、腔内脓肿期 多发生于瘘发病后7-10d,一般肠瘘的形成往往伴有周围组织慢性炎症的过程。在瘘发生后,随着肠内容物的不断排出,引起腹膜进一步的炎症性反应,并伴有腹腔内纤维素渗出,瘘与周围组织粘连,使渗漏液局限、包裹形成局限性脓肿。(3)瘘管形成期 得不到及时引流的脓肿,沿着漏液排出路线,从肠壁瘘口至腹壁或其他器官瘘口处形成固定的异常通路。(4)瘘管闭合 随着全身情况的改善和有效治疗,瘘管内容物引流通畅,周围组织炎症反应消退以及纤维组织增生,瘘管最后被肉芽组织充填并形成纤维瘢痕而愈合。5.辅助检查(1)口服染料 给予口服亚甲蓝后,定时观察创口,及时记录亚甲蓝排出量及排出时间。根据排出量的多少,可初步

8、估计瘘口大小;根据排出时间,可粗略判断瘘的部位。此检查适用与肠瘘形成初期。(2)瘘管造影 适用于瘘道已经形成的病例,有助于明确瘘的部位、大小、瘘管的长短、走行及脓腔范围,同时还可了解与肠瘘相关的部分肠襻的情况。(3) 胃肠道钡剂造影 依据不同情况选用全消化道钡剂造影、钡灌肠或同时结合瘘管造影以了解全消化道情况,尤其是瘘远端肠曲有无梗阻、占位等。(4)B超及CT检查 腹部B超及CT可帮助发现深部脓肿、积液或占位。对持续高热、疑有腹内脓肿者可行此检查。 6.治疗原则肠外瘘的病理生理改变较为复杂,并发症较多,可引起全身及局部病理生理功能紊乱,肠瘘合理的治疗也就显的很重要。肠外瘘的治疗原则可以归纳如下

9、:(1)纠正内稳态的失衡 根据病人每天的出入水量、血电解质及血气分析检测结果,及时调整和补充液体、电解质,以维持内环境的平衡。(2)控制感染感染是肠外瘘治疗失败、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腹腔内感染是最主要、最初的感染灶,是由于肠液溢至腹腔内所致。合理有效的引流是控制感染的主要方法,抗生素亦能协同控制感染特别是在急性腹膜炎与全身性感染情况下。(3)加强瘘口的管理保证瘘口能够得到有效的冲洗和引流,可在瘘口旁置入腹腔双套管行负压引流及腹腔灌洗术。同时注意调节负压大小、保持引流通畅、调节灌洗液的量及速度,注意观察和记录病人病情的变化。对于部分病人内环境稳定、营养状态改善,瘘口可自行愈合;无法愈合的病人,在

10、控制感染后,采用堵塞瘘管的方法,阻止肠液外流、具体方法包括:外堵法:包括油纱布填塞、医用胶注入瘘管内填塞粘合法等,该方法适用于经过充分引流、冲洗后,已经形成完整、管径直的瘘管。内堵法:在瘘管内外放置硅胶片或乳胶片堵压,适用于需手术才能治愈的唇状瘘及瘘管短且口径大的瘘。(4)重视营养支持;肠瘘早期给予全肠外营养,它维持了肠瘘病人的营养与水、电解质的平衡,也促进了肠瘘的愈合,使胃肠到处于休息的状态,可抑制胃肠道消化液的分泌,直接降低肠液的外漏。待腹膜炎得到控制,肠蠕动恢复、瘘口流出量明显减少且肛门恢复排便时,即可逐渐改为肠内营养和经口进食。给予肠内营养时,应注意营养液的温度、速度及灌注量,同时也应

11、加强患者血糖等的监测。(5)维护重要器官的功能肠瘘病人丧失大量肠液及营养物质,发生严重的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组织灌注量减少及腹腔内感染等,可诱发肝、肾功能障碍。因此在治疗时应加强监测,定期复查肝、肾功能。及时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失衡,有效控制感染、减少毒素吸收,改善组织灌注,合理补充热量和氮量。(6)防治并发症对于堵片治疗的病人,应注意观察,预防堵片的移位或松脱,一旦发现异常,应立即通知医生及时处理。对于胃肠道或瘘口出血的病人,应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观察伤口渗血、渗液情况,以及引流液的性状、颜色和量;保持有效的负压吸引,避免负压吸引力过大、损伤肠粘膜而导致出血;若明确出血且出血量

12、较大,应根据医嘱应用止血药物并观察用药效果。在病情许可的情况下,鼓励病人多下床活动,以促进肠蠕动,避免肠粘连的发生。【心理指导】 肠瘘的病理生理改变较为复杂,且并发症较多、治疗周期长、检查繁多、治疗措施复杂、卧床时间长、治疗费用庞大,给患者和家属带来巨大的压力,出现情绪波动、恐惧、焦躁、灰心、放弃治疗。医生和护士对病人的治疗要有信心,才能在语言和行动上表现笃定,才能使患者安心接受治疗,保持情绪稳定。1.通过与家属沟通,了解患者性格及习惯,缩短与患者之间的距离,取得患者信任,利于治疗的配合。2.满足患者对自身疾病及相关知识的需求,积极主动向患者讲解疾病转归及预后知识,鼓励患者坚定治愈的信念。3.

13、了解患者病史资料是做好护理的基础,根据患者不同分期给予合理健康指导。4.根据患者疼痛、紧张、焦虑等不良心理状况,合理应用止痛剂及镇静剂,减轻患者身体不适,稳定患者情绪。5。在治疗过程中患者病情改善、加重或出现新的问题,应据实向病人说明,避免猜忌和不信任感,及时向患者介绍成功案例,树立信心,减轻心理压力。6.稳定患者家属情绪,减轻焦虑,对患者产生正面影响,一起对抗疾病。7.医护人员良好的形象和举止能够调动患者潜在的积极因素,使其精神处于最佳状态,促使疾病早日康复。【用药指导】1.生长抑素:能抑制胃肠胰内分泌系统肽的分泌,可有效减少胃液、 胰液和肠液的分泌, 明显降低胃肠内压力, 改善局部血液供应

14、, 缩短瘘的自愈时间。生理盐水250ml+生长抑素6mg经静脉10ml/h匀速泵入,直到瘘管闭合,应继续用药1-3天逐渐减量改为3mg,而后停药。给药速度不宜过快,超过50ug/min,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少数病人有眩晕,面部潮红,腹痛,腹泻和血糖轻微变化。停药后1-2天有轻度腹泻,注意补水并做好肛周护理。2.谷氨酰胺:是肠黏膜细胞代谢必须的营养物质,能促进上皮再生,清除损伤细胞,促进浆细胞分泌 SIgA 并在肠腔内包被细菌,促进肠壁固有层淋巴细胞产生白细胞介素等,对维持胃肠黏膜屏障功能,防止肠源性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肠瘘时,Gln 利用率明显增加,体内 Gln 被大量消耗,血浆 Gln 浓

15、度下降,导致肠黏膜细胞的增殖和功能明受抑。在肠瘘患者的 TPN 液中添加 Gln,能够促进氮平衡,保持肠黏膜完整性,降低肠黏膜通透性,减少肠道细菌移位,降低内毒素水平,调节炎性介质和细胞因子,提高肠道和全身的免疫力,减少脓毒血症并发症发生。使用方法:将其加入肠外营养内如(卡文、复方氨基酸等)内,用量为0.30.4g/(kg.d)经静脉点滴。3.质子泵抑制剂:通过高效快速抑制胃酸分泌,保护胃黏膜。使用方法为:0.9氯化钠100ml+奥美拉唑40mg静脉点滴,一天两次。4.-3多不饱和脂肪酸:可以改善细胞膜结构,影响细胞的流动性,细胞信号传递和受体功能,具有免疫调节功能。使用方法:单独使用静脉点滴

16、,或加入卡文里营养静滴。5.精氨酸:具有营养免疫双重作用,经肠内和肠外补充的精氨酸可促进蛋白的合成,增加机体免疫力。使用方法:一次15-20g,以5%葡萄糖液500稀释,滴速宜慢。6.肠外营养护理指导 经静脉途径供应病人所需要的营养要素,包括碳水化合物、脂肪乳剂、氨基酸、维生素、电解质、微量元素及水。以维持营养状况、增加体重、创伤愈合,幼儿可以继续生长及发育。注意事项如下:严格执行营养液的配置及静脉穿刺过程中的无菌操作。配置好的营养液可储存于4冰箱内备用,若存放超过24小时,则不宜使用。输液导管24小时更换一次,更换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注意观察局部皮肤有无红肿、渗液等异常,置管时间超过15天

17、应重新置管。输液过程中加强廵视,注意输液是否通畅,开始时缓慢,逐渐增加滴速,应保持输液速度均匀,每分钟30-60滴。输液的过程中应该防止液体中断或导管出现脱落,更要防止发生空气栓塞。静脉营养导管严禁其他液体、药物以及血液的输入,也不可在此处采集血液标本或监测中心静脉压。使用前以及使用过程中都要对患者进行严密的实验室监测,做好每日出入液量的记录,观察血常规、血糖、电解质、氧分压、尿糖、血浆蛋白、酮体、尿生化等情况,再根据患者体内代谢的动态变化及时调整营养液配方。应该密切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注意有无并发症的发生。若发现异常的情况,应该及时与医生联系,配合处理。停用肠外营养液时应该提前在2-3天内逐

18、渐减量。7. 肠内营养护理指导 肠内营养是经胃肠道提供代谢需要的营养物质及其他各种营养素的营养支持方式。将鼻饲管经鼻腔、口腔或胃肠造瘘口等插入胃或肠内,从管内滴入要素饮食或流质饮食,以保证病人能摄入足够蛋白质与热量的临床治疗方法。首选肠内营养泵持续缓慢泵入,在肠内营养刚开始的1-3天,应让胃肠道有一个逐步适应、耐受营养液的过程,开始时采用低浓度、低剂量、低速度,随后在逐渐增加。一般第1天用1/4总需要量,营养液浓度可稀释一倍。患者若能耐受,第2天可增加至1/2总需要量,第3、4天增加至全量。开始输注时速度宜慢,可先选用生理盐水或葡萄糖氯化钠使肠道适应。输注营养液时,一般开始为25-50ml/h

19、,以后每12-24小时增加25ml/h,最大速率为125-150ml/h。输注过程中应观察病人有无腹痛、恶心、呕吐、腹胀等症状。如病人不能耐受,应及时减慢输注速度或停止输注。输注体内的营养液温度要适宜,应保持在37-38,避免过冷过热。应用肠内营养时应采取坐位、半坐位、或床头抬高30的仰卧位以防反流,输注结束后应维持此体位30分钟。输注前及输注中要密切观察是否有胃潴留或返流现象,如有胃潴留或返流减慢输注速度或停止输注。连续输注肠内营养期间,应每隔4-6小时应用碳酸氢钠冲洗营养管,每次输注结束前均要用碳酸氢钠或生理盐水冲洗营养管,同时用手轻柔管壁,以便彻底清洗保持管道通畅。从鼻肠管注入药物时,一

20、定要碾碎并完全溶于水中,应用细的喂养管时,禁止经该导管注入颗粒性或粉末状药物,防止导管堵塞。配置营养液时要注意无菌操作,配置好的营养液应置于4冰箱中保存,保存期不超过24小时。输注管道应当每日一换。妥善固定导管,导管穿出鼻孔后应让其紧贴同侧面颊,夹于同侧耳后并粘贴,每1-2日应重新更换胶布。喂养管堵塞时,应先查明原因,排除导管本身因素后,可先用碳酸氢钠加压反复冲洗导管,有利于排出堵塞。如果此方法失败,可用细的导丝插入导管内疏通管腔。【管道护理指导】1.胃肠减压的目的:肠瘘尤其是高位肠瘘,会导致消化液大量丢失,引起机体水电解质紊乱,通过胃肠减压,可以吸出胃肠道内的气体和液体,减少胃肠道内液体积聚

21、,减少消化液自瘘口部位流出,减轻吻合口的张力,促进瘘口愈合。注意事项:胃肠减压期间禁食。若需胃内注药,注药后应夹闭胃管,并暂停胃肠减压0.5-1h。妥善固定,防止移位或脱出。胃管深度为45-55cm,一旦脱出应及时报告医生,遵医嘱是否需要重新留置胃管。保持通畅,防止打折,维持有效负压。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及量。若有鲜红色液体吸出,则怀疑有出血,应立即通知医生,对症处理。引流装置每天更换一次。做好口腔护理。保持口鼻咽腔的清洁。2.腹腔双套管负压冲洗引流:肠瘘发生后,可导致消化液大量丢失引起机体水电解质紊乱、营养失调及腹腔或盆腔感染,充分引流是治疗的重要手段。肠瘘液量大且多粘稠,单腔被动引流有诸

22、多不足,若采取双套管持续负压吸引变被动引流为主动引流,再给予合适的负压,能有效及时的清除漏出的肠液,防止腹腔感染的发生,增加瘘口愈合速度,减轻患者的痛苦。注意事项:冲洗体位:一般为斜坡卧位(30-45)或半坐卧位,每1-2h变换体位,利于引流。冲洗压力:一般负压为0.02-0.04Mpa。负压过大容易引起双套管周围组织出血,也容易吸扁内吸管,引起双套管堵塞。负压过小,会使引流不畅,导致引流无效。冲洗速度:根据引流液的颜色、性状进行调节。一般速度为40-50滴/分。引流液的性状为黄绿色或者黄色粘稠样大便时,可予以快速冲洗,颜色变澄清时减慢冲洗速度。如何判断通畅:注意听双套管的吸引声,发出流水声与

23、负压声交织在一起的“呼呼”声为正常。当压力持续增高或压力降低时,多是引流不畅引起。a.压力持续增高:常见原因为双套管扭曲、受压,外套管腹腔端阻塞。可调整体位,转动引流管管头方向,或用注射器抽取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必要时更换引流管。b.压力降低:常见原因为吸引器连接管松动、瓶盖衔接不紧密、腹腔双套管与负压吸引器接头处连接不紧。发生此情况时,应检查装置,并将所有接口处扭紧,观察压力表是否达到要求。严密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状和引流量:吸引颜色为鲜红色时,提示活动性出血,应立即调整或停止负压,遵医嘱应用止血药物。如果吸引液颜色变清,冲入量与吸出量基本平衡,生命体征平稳,无发热、腹痛、腹胀,遵医嘱行窦道造

24、影检查,显影后观察造影剂是否能流入胃肠道。若胃肠道内无造影剂显影,说明瘘口已闭合,遵医嘱停止冲洗及负压吸引,间断退管后,给予拔除双套管。病人外出检查或活动时,可暂停双套管冲洗。先将冲洗液关闭,使腹腔内残余冲洗液由负压吸引器吸出后,再关闭负压。患者外出回病房时,先将负压吸引器打开,将外渗引流液吸出后,再打开冲洗液。【皮肤护理指导】1. 肠瘘患者一般Braden压疮风险评分较低时,压疮发生风险高,应采取预防压疮措施,如:定时翻身、气垫床、减压垫、床铺平整,皮肤清洁等。2. 瘘口周围皮肤的护理:瘘管渗出的肠液具有较强的腐蚀性,常造成周围皮肤的糜烂,甚至溃疡、出血,因此保持充分有效的腹腔引流、减少肠液

25、的漏出是预防皮肤损伤的关键。加强观察,保持引流通畅,应定期观察负压吸引是否通畅,及时处理引流管堵塞。及时发现并吸净漏出的肠液,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局部皮肤清洁后涂造口护肤粉和皮肤保护膜保护。清洗皮肤时应选用中性皂液或0.5氯已定。若局部皮肤发生糜烂,给予换药、采取红外线或超短波等理疗处理。【瘘口封堵护理指导】 纤维蛋白胶含有高浓度的纤维蛋白原与凝血酶,是一种促进组织粘合与生长的纤维蛋白,不仅能凝结成块堵塞瘘道,而且可作为周围组织纤维母细胞生长的营养底物,并在 4 周内被吸收,而瘘道则被纤维瘢痕组织所充填。因此,纤维胶封堵瘘口后的前几个小时非常重要,因为纤维胶凝结早期非常脆弱,胶堵区域必须制动,

26、在24h 内必须避免牵拉。1.术后绝对卧床6,卧床休息24,尽量避免引起腹部运动的动作。患者有不适需调整体位时护士协助患者轴性翻身,即患者的肩、胸腹、臀部同时向同一方向倾斜。2.避免剧烈咳嗽、打喷嚏,防止纤维蛋白胶未完全堵住瘘口处。3.每日观察患者瘘口敷料有无渗液以及渗液的性状与量,同时更换纱布和敷料,有潮湿、污染时随时更换敷料,更换敷料后瘘口处仍有肠液流出,说明封堵失败。4.瘘口处引流量降为零之前禁止叩背,雾化吸入一日两次稀释痰液。 5.口腔、会阴护理次/,指导患者床上使用便器排便。6.预防压疮,封堵前应用气垫床,骶尾部贴减压帖。7.术后第1天禁止翻身,24后翻身身次/,轻柔按摩四肢,防止静

27、脉血栓。8.封堵治疗后直至纤维蛋白胶成功封堵瘘口6-7的时间内使用TPN,禁食水,周后逐渐恢复EN。【康复锻炼指导】1.腹膜炎期:此期患者多处于手术或外伤后一周内,卧床居多。为预防下肢肌肉萎缩及绯总神经损伤、深静脉血栓形成、坠积性肺炎等并发症,指导患者采取半卧位(30至45)或半坐卧位。每1-2h变换体位,利于引流,进行被动运动和主动运动。被动运动:应用间歇性充气加压泵,促进血液循环。适度按摩腓肠肌,可加速下肢血液循环,促进下肢静脉回流,协助患者做膝、踝、趾关节的伸屈和举腿运动 。主动运动:足泵运动,双足同时做静力性屈伸踝关节活动,并在背屈极限位置保存5-10秒钟,15-20次/组,每日3-4

28、组。2.局限性腹腔内脓肿期:此期患者瘘与周围器官粘连,使渗漏液局限,包裹形成局限性脓肿。多处于发病后7-10天,卧床居多,协助患者被动运动及下肢足泵运动。抬臀运动:下肢屈膝,两上肢撑着床抬臀运动,5-10次/组,6-8组/天。此期患者病情基本稳定,可增加上肢功能锻炼,举哑铃:手握哑铃做向上屈伸运动。长期卧床患者易发生肺泡萎缩,分泌物聚集,肺泡壁塌陷造成肺不张及坠积性肺炎,指导患者吹气球,增加肺通气量,改善肺功能。3.瘘管形成期:此期患者瘘管形成,病情稳定,应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床边站立,每日3-4次,每次5min;床边缓步行走,每日3-4次,每次5-10min;室外活动,每日3-4次,每次1

29、0-15min。根据患者体能,选择适合的运动方法,逐步进行。4.瘘管闭合期:此期患者腹部伤口愈合,无发热,肠内营养支持充足,体质逐渐恢复,合理的营养支持配合适当的运动能促进身体内蛋白质的合成,增加瘦肉组织和体重,此期患者应加大运动量。较长时间的锻炼可增强心功能,增加心搏量,改善全身血液循环,促进营养及药物吸收。指导患者床旁原地踏步,每日三次,每次5-10min;爬楼梯锻炼全身肌肉功能,增加肺活量,每日3-4次,每次5层楼梯,不建议下楼梯,增加膝关节承重,损伤膝关节。【出院指导】1. 带管患者出院前指导 由于肠瘘的治疗过程复杂,周期漫长,费用昂贵,部分病人病情稳定后可采取院外治疗的方式,带管出院

30、患者注意事项如下:(1)保持双套管引流通畅。冲洗体位一般为斜坡卧位(30度至45度)或半坐卧位。每1-2h变换体位,利于引流。(2)冲洗压力:一般负压为0.02-0.04Mpa。负压过大容易引起双套管周围组织出血,也容易吸扁内吸管,引起双套管堵塞。负压过小,会使引流不畅,导致引流无效。(3)冲洗速度:一般速度为40-50滴/分。引流液的性状为黄绿色或者黄色粘稠样大便时,可予以快速冲洗,颜色变澄清时减慢冲洗。(4)如何判断双套管通畅:注意听双套管的吸引声,发出流水声与负压声交织在一起的“呼呼”声为正常。当压力持续增高或压力降低时,是引流不畅引起。压力持续增高:常见原因为双套管扭曲、受压,内外套管

31、腹腔端阻塞。可调整体位,转动引流管管头方向,或用注射器抽取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必要时更换引流管。压力降低:常见原因为吸引器连接管松动、瓶盖衔接不紧密、腹腔双套管与负压吸引器接头处连接不紧。发生此情况时,应检查装置,并将所有接口处扭紧,观察压力表是否达到要求。(5)如带有营养管的患者,营养液输注速度匀速均衡,温度控制在37-40,且输注速度在80-100ml/h(每分钟20-25滴)为最佳。(6)营养液保存:开启后的营养液应在4下保存,24小时用完。如发现营养液变浑浊或凝结成块须停止使用,更换营养液及营养液滴管。(7)营养液滴管每日更换,保持无菌。(8)保护双套管周围皮肤,减少引流液外渗腐蚀皮肤,瘘口肠管周围用凡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