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第七单元第一节燃烧和灭火说课(人教版)_第1页
九年级化学上:第七单元第一节燃烧和灭火说课(人教版)_第2页
九年级化学上:第七单元第一节燃烧和灭火说课(人教版)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燃烧和灭火说课一、说教学总体设计理念本节课着重体现化学学习内容的现实性,同学们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应用意识。 二、说教材1、教材地位及其作用燃烧和灭火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上册第七单元第一节的内容。在生活中,同学们熟悉燃烧的现象;在第一单元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的学习中,同学们认识了燃烧的本质有新物质生成的化学变化。本课题是对之前所学过“燃烧”的意义进行深入了解并且应用于实际之中。对高中将学习的“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可以起到铺垫的作用。是知识逐步向能力转换的一座桥梁。2、教学目标分析A知识与技能:(1)认识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和方法(2)了解易燃物、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2、3)会运用相关的知识解释和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相关问题B过程与方法:通过活动与探究,学习对于通过实验得出事实进行分析而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意识和探索精神(2)激发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社会的责任感(3)使学生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去认识事物,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3、重点、难点、疑点重点: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难点:对着火点的理解疑点:着火点是否可以降低三、说教法1引导探究法:这节课的主要教学方法是引导探究法。中学课程标准提出科学课程应当通过科学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和方法,还应当通过学生自主的探究等活动来实现教育目标。引导探究法能很好的

3、体现标准中的思想,它不仅重视知识的获得,而且还关注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其模式为:创设情境自主探究归纳总结联系生活。2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利用多媒体技术既能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又能将探究的方案,讨论的情景提前准备好,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动手、思考、讨论。四、说学情 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式往往因地、因校、因师生条件不同而异。我校是湖南省高级示范性中学,学生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实验的动手能力强,讨论的思维活跃。同学们非常适应和喜欢教师通过引导探究法传授新知识。我校学生对课外知识有浓厚兴趣,我将教材的内容略为拓展,增加了火灾自救常识。使教学内容和社会生活相互渗透。真正做到化学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在上完这节课后,

4、我们学校还组织过学生进行火灾逃生的演习。不仅使学生掌握一门逃生的技能,而且加深了大家的防火意识。这次活动还在我省电视台新闻中报道,得到了社会的肯定和好评。五、说学法1实验探究法:通过实验探究出灭火的原理,从探究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2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取长补短,培养学生的合作竞争意识。3自主学习法:对于较简单的内容,同学们通过阅读教材、联系生活自主学习。使学生由“学会”变为“会学”适应了素质教育的要求。六、说教学程序设计过程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师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新课1提出问题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燃烧,燃尽了茹毛饮血的历史;燃烧,点燃了现代社会的辉煌。生

5、活中处处离不开燃烧。请同学们谈谈生活中那些地方有燃烧的现象。2演示小魔术“烧不坏的手帕” 生 回答提出的问题师 演示小魔术,设问“为什么手帕烧不坏”。导入对燃烧条件的探究。从生活中发现化学,体会到化学无处不在;从小魔术引入课题,体会到化学的神奇。很好的激活了课堂,激发了同学们的求知欲。燃烧条件的探究1探究实验步骤一:如下图步骤二:将薄铜片上的红磷与小石头分别放在酒精灯上加热2根据实验探究得出燃烧的条件(1)可燃物(2)与氧气(或空气)接触(3)达到燃烧时所需的最低温度三者必须同时满足。3引导得出着火点的定义生 1全班分为六个小组,按照投影的步骤完成“燃烧的条件”实验。2根据实验现象一起讨论燃烧

6、的条件。师 积极参与到同学们的实验探究中,指导同学们安全、正确的完成实验。引导同学们得出正确的结论。提示步骤1能得说明什么。步骤2又能得说明什么。两者相结合得出正确的燃烧条件和灭火的原理。生 八分钟后每个小组派代表交流讨论的结果,大家一起评出最佳的结果。师 鼓励同学们的积极的动手和思考问题。提出探究时出现的小问题。避免再犯。生 根据燃烧的条件,思考小魔术中的手帕为什么烧不坏。师 小魔术大解密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索,在活动中体验,在尝试中感悟,从而激发了同学们对探究的热情。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相互帮助、相互交流使学生学会分享、学会合作、学会创新,感受合作带来的成功与喜悦。探究内容在教材的演示实验中略有改

7、进。增加了对不可燃物的探究。更加有利于同学们得出燃烧的条件。根据所学的内容,解释魔术的奥秘,同学们初尝掌握新知识的喜悦。燃烧的条件的应用1演示实验“白磷在水中燃烧”。装置如下图:2有关煤炉的讨论(1)如果不继续往炉子里添柴火,炉火还能继续燃烧么?为什么?(2)如果把炉门关得严严的、一点气也不通,炉火还能继续燃烧么?为什么?(3)如果把炉里正在燃烧的柴夹出来,柴还能继续燃烧么?为什么?3利用燃烧的条件,思考怎样燃烧会更旺呢?可举出具体的实例。师 了解了燃烧的条件后,思考怎样能使刚才实验中水里的白磷燃烧呢?生 积极思考回答问题师 演示实验“白磷在水下燃烧”。生 根据燃烧的条件讨论后回答第2题和第三

8、题。1改进演示实验优点:向水中通入氧气,硬纸片不能很好的固定白磷,白磷四处游动,不能和氧气很好的接触。可以用一个螺帽代替硬纸片,白磷能和氧气很好的接触。并且能清楚的观察到燃烧的现象。2从化学走向生活。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加深对燃烧条件的理解。3在新知识的运用中形成发展的知识结构。培养了同学们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灭火的原理和方法的探究1实验探究用尽可能多的方法将燃着的蜡烛熄灭。并思考为什么该方法有效。2根据实验探究得出灭火的原理(1)清除可燃物(2)隔绝氧气(或空气)(3)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三者任满足其一。师 燃烧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方便。但控制不当将演变成无情的火灾。同学们

9、例举生活中的燃烧时,有人就提到了火灾。多媒体展示 衡阳113特大火灾。有20名消防队员壮烈牺牲,11名消防队员光荣负伤,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消防官兵扑救火灾伤亡最惨重的一次。师 我们应掌握有效的灭火方式,将火灾的损失降到最低。灭火的方法有哪些,其原理是什么?生1分为六个探究小组进行实验探究。 2完成教师所给的表格师 积极参与到同学们的实验探究中,发现他们的问题,给予适当的提示,让整个探究过程顺利进行。生 8分钟后,派一个代表交流讨论结果。其他同学可以补充和完善。师 鼓励各组的实验方法。归纳总结出正确的灭火原理。以衡阳特大火灾过渡到燃烧有利还有弊。使学生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去认识事物,学会一分

10、为二的看待事物。给定实验目的,请同学们自主设计实验。开放式的探究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实验能力。分组合作,进一步加深了同学们的合作精神,培养了大家的默契,为以后的探究学习打下基础。灭火的原理和方法的应用1生活中遇到下列情形应该怎样灭火,其原理是什么?(1)炒菜的锅起火了;(2)做实验时,不慎碰倒酒精灯,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 (3)由于电线老化,短路起火;(4)邻居吸烟,不慎引燃被子发生火灾;(5)森林在打雷闪电时起火。2油田起火,采用降低其着火点的方法将其熄灭是否可行。为什么?(本课疑点)3了解几种常见的灭火器的灭火原理和灭火范围(见教材127页)。分组做“人人都当消防员”的实验。生

11、根据灭火的原理完成第一题、第二题。师 “着火点是否可以降低”是本节课的疑点。可将着火点比喻成铁、铜等物质的密度。不同的物质密度不同。密度是物质固有的物理性质,不能随便降低。生1自学了解几种常见的灭火器2分组做简易灭火器灭火的实验(如图),人人都当消防员。1将理论用于实际,巩固灭火的原理。情感上认识火灾是可以控制的,掌握有效的灭火方法能防止发生火灾。激发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社会的责任感。2以提问的形式提出本节课的疑点。形象的比喻使同学们更容易接受着火点不能降低。3根据教材步骤,自主完成灭火实验。学生感到学有所用的喜悦。掌握易燃易爆安全知识1了解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2认识一些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

12、图标师 火灾无情,灭火不如防火。生 1了解爆炸威力后,积极主动的自学“易燃易爆安全知识”。2认识图7-12的图标表含义3联系生活,思考应当在哪些地方张贴这些图标。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引导学生更关心生活,关注消防安全。火灾自救常识看影片学习“遇到火灾如何自救”生 认真看影片。遇到火灾,学会自救。学会一门自救常识,激发同学们对化学学习的热情。总结总结本课的重点1燃烧的条件2灭火的原理和方法生 一起回顾两个重点的内容。根据学生的认知结构,总结本课的重点。同学对本课的重点由短时记忆过渡到有效的长时记忆。作业电影院、学校、幼儿园、网吧等地是人口密度较大的场所,一旦发生火灾损失惨重,请任选一地,根据

13、其特点,设计预防火灾的方案或考察该场所的预防火灾的方案。(包括万一发生火灾时需要采取的灭火和自救措施)可参考的网站: http:/www.china- 学生可分组合作调查,也可独立完成,写一篇调查报告。改变传统的作业形式,将课堂延伸到同学们的生活中,进一步拓展所学的内容,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七、板书设计课题1燃烧和灭火一、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着火点:燃烧时所需达到的最低温度。二、易燃易爆安全知识三、自救常识八、教学反思本节课最大的亮点是引导探究法的灵活运用。教师灵活的引导情境,学生灵活的实验探究。在注重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的同时,更加注重了学生在活动中进行科学探究以及分析推论的体验。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实验操作、探究能力都得到了最大的发挥。对知识理解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